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課堂教學步驟范文

課堂教學步驟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課堂教學步驟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課堂教學步驟

第1篇:課堂教學步驟范文

關鍵詞:課堂教學 培養(yǎng)能力 教學效果

中圖分類號: G718文獻標識碼: C文章編號:1672-1578(2009)5-0174-01

在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參與度,不僅具有提高數(shù)學教學質量的近期作用,而且具有提高學生素質的遠期功效?,F(xiàn)處于信息高速發(fā)展的時代,不僅要培養(yǎng)學生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更要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特別是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筆者對課堂教學提出以下幾點看法。

1 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教與學是師生雙邊的關系,教要得法,學要主動。主動來自興趣,興趣需要培養(yǎng)。為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講課藝術,增強教學效果,具體做法如下:

1.1講課語言幽默

態(tài)度和藹可親方能清除學生的畏懼感,幽默風趣、繪聲繪色才能調動學生的聽課興趣。例如,講直線公理前,用一個釘子把一根細木條釘在小黑板上,可以發(fā)現(xiàn)木條繞著釘子轉動,當筆者用兩個釘子把細木條釘在小黑板時,可以發(fā)現(xiàn)細木條被固定住了。筆者邊操作邊念道:一點晃悠悠,兩點定終身。通過實驗及點撥得到結論:經(jīng)過一點有無數(shù)條直線;經(jīng)過兩點有一條直線,而且只有一條直線。通過幽默的方式,生動的語言,學生的學習興趣倍增,情緒高漲,進入一種較高的學習意境。

1.2設計提問,啟發(fā)思維

課堂提問是組織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是實施啟發(fā)式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一個好的提問,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迅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啟迪思維、開發(fā)智力。列方程解應用題對初一年學生來說是困難的。例題:要把30克含16%的鹽水稀釋成含鹽0.15%的鹽水,需加水多少克?分析時可以提出幾個問題:濃度問題中有幾個基本量?它們之間的數(shù)量關系如何?濃度為20%的鹽水a(chǎn)克,含鹽多少?含水多少?加水過程中哪些量變化,哪些量沒有改變?溶液中含鹽不變,如何利用這一等量關系來列方程?學生通過一系列小問題的思考并逐一解決,增強了學習的信心。因此,巧設提問,可以較好地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提高了教學效果。

1.3化難為易

教學中,教師如能引用一些學生熟悉、比較直觀的事例作比喻,可化抽象為具體,化深奧為簡明。例如,絕對值是學生很難理解的一個概念,他們大都是機械地記憶當a

1.4增加對學生的吸引力

初中數(shù)學的教材改革之一是在課文中穿插了“想一想”與“談一談”等欄目,知識性和趣味性并重。它對求知欲旺盛的學生具有較強的誘惑力,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培養(yǎng)了學生閱讀、動腦、觀察、想象的思維能力。事實證明,穿插于課堂的趣味教學,不僅能滿足學生的求知欲,還能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2 運用觀察發(fā)現(xiàn)法教學

發(fā)現(xiàn)法是由美國“結構教育”學派代表人物布魯納提出來的,發(fā)現(xiàn)法是培養(yǎng)學生進行探索思維的一種方法。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不應當將自己當成錄音機的放音鍵,不管學生接受知識的情況如何,一味地很有起勁地講授下去,錯把學生當成錄音鍵,把學生放在被動的地位,將知識硬加給學生。這種“填鴨式”的教學,課堂效果暫時還好,但經(jīng)不起時間的考驗,知識遺忘率很高,往往是事倍功半。所以,教學是時應不失時機地采用發(fā)現(xiàn)法教學。

在教學中,應當注意引導學生參與。教師是導演,學生是演員,不是觀眾,將單純的教師“主演”變成師生共同“表演”。這種共同參與的活動中有一種至關重要的“發(fā)現(xiàn)法”――讓學生仔細觀察后發(fā)現(xiàn)某些規(guī)律、結論。通過教師的引導,就可以將書本的知識讓學生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后變成自己的知識,有助于學生的理解及記憶,培養(yǎng)學生觀察發(fā)現(xiàn)能力,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表達能力,增強了教學效果。

3 注重講課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講練結合這種方法有利于讓學生動口、動手、動腦,在參與中思考、學習,充分利用課堂四十五分鐘,不僅可以減輕學生負擔,還能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例如,“平行線的判定”其主要內容是平行線的判定公理及判定定理,筆者做了這樣的嘗試:引先導學生得出平行線的判定公理,然后讓學生完成與判定公理相適應的練習,加予講評。如此講練結合,能抓住教材重點把知識講明講透,在此基礎上加予練習,就能避開聽覺疲勞的毛病。

4 作業(yè)講評注意方法

作業(yè)講評是課堂教學反饋的重要手段,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一環(huán)。教師事先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批改記錄、講評計劃及注明詳講、略講與不講,善于捕捉典型的錯誤和代表性題目。作業(yè)講評還具有及時性。俗話講:打鐵趁熱。及時講評,可使學生及時更正錯誤,在原作業(yè)的基礎上,再次思考,加深掌握程度。

5 重視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

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在一定條件下是相互促進的。同等智力水平的學生,學習成績有時差距很大,究其主要原因,是非智力因素妨礙了他智力的有效發(fā)展,如學習積極性差,自我約束能力差,等等。因此培養(yǎng)學生的非智力因素,能有效提高教學質量,特別是對課堂教學有著深遠的意義。

參考文獻:

第2篇:課堂教學步驟范文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所謂古詩詞教學情境,是指與古詩詞內容相關的課堂教學氛圍和師生情感體驗的總稱,同時也是課堂教學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無論是選擇一段音樂,還是選擇一段視頻,乃至選擇一段動畫,都能夠創(chuàng)設與古詩詞內容相符的情境,達到集中學生注意力、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促使學生盡快融入詩詞意境的目的。例如,在講解李白的《夢游天姥吟留別》時,為了讓學生體會到作者天馬行空的想象、獨特的構思和描述的夢里仙境,可讓學生提前預習詩歌內容,再在課堂上播放歌曲《仙境》,讓學生在音樂中體會詩歌與音樂的互通之處,以達到有效渲染詩歌意境的目的。音樂作為一種聽覺語言,與人的心靈有共通之處,能夠渲染氣氛,引起讀者共鳴,同時古詩詞具有很強的節(jié)奏和韻律,以音樂來入題,可配合詩歌的節(jié)奏、韻律,有一定的美感。運用音樂可以消除時空上的隔膜,詩歌與音樂的結合可以快速引導學生進入詩歌意境,體驗詩歌魅力,還能激發(fā)學生的表現(xiàn)欲,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指導吟誦,讀出詩意

對于古詩詞教學,朗誦是一個非常重要且有效的方法,就高中生而言,朗讀更容易使他們集中注意力、提高學習興趣。因此,教師要注重詩詞教學過程中朗誦的重要地位,我們平常所說的“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等,都是強調詩歌教學中朗讀教學的重要作用。教師可先進行示范朗讀,再讓學生自己朗讀。朗讀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1.把握朗讀重音、節(jié)奏、情感

例如,在朗讀《念奴嬌?赤壁懷古》時,“綸”和“酹”是需要重點掌握的,要特別注意這兩個字的讀音、寫法和含義;讀到“亂世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時,“穿”、“拍”、“卷”三個字應當重讀,這三個字展現(xiàn)了赤壁之上雜亂山石、長江水滾滾翻騰和浪花如飛雪的景象;而在讀“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這一句時,要讀得鏗鏘有力,節(jié)奏鮮明,赤壁火光中,刀光劍影中,周瑜這一笑,比星空還燦爛,曹操八十萬大軍化為灰、化為煙,從而體會作者追憶赤壁之戰(zhàn)、懷念周瑜的情懷,更能想象赤壁之戰(zhàn)的場景。又如在學習《雨霖鈴》時,朗讀到“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這一句時,要低緩、哀愁,使得學生在這種情境下能展開想象,想象親朋好友難舍難分的場景。通過朗讀來進行詩歌教學,可以加深學生對詩歌的理解,其效果也比僅僅是教師講授要好得多。

2.根據(jù)風格選擇朗讀方式

常見的朗讀方式有:教師范讀、角色朗讀、配樂朗讀、個別朗讀、齊聲朗讀等。讓學生邊聽邊讀、邊學邊思考,不僅可以讓學生得到有效的訓練,還能營造學習氣氛,讓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的佳境。例如在朗讀李白的《蜀道難》時,該作品中凸顯出作者獨特的夸張、豐富的想象力和氣勢,這樣的詩詞就適合選擇教師范讀,再讓全班學生齊聲朗讀,方能加深感受該詩的氣勢、作者的氣魄。

三、聯(lián)系實際,提升體驗

高中古詩詞教學應注重語文和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實際生活包括社會、人文以及自然等。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引導學生將詩詞和實際生活聯(lián)系起來學習,結合平時生活中的積累,讓學生表達對生活、對詩詞的獨特感受,才能深刻地領悟和理解詩詞的真正內涵。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每個人的生活環(huán)境、生活經(jīng)驗都不盡相同,所以對詩詞的理解也是不一樣的。因此在古詩詞教學過程中,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對詩歌內涵進行品味,得出獨特的體驗,教師應特別重視,這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在教學中,教師可有意地提供一些這樣的機會,例如,在對詩詞進行簡單的介紹和朗讀后可以這樣切入:第一,請說出最喜歡的字詞,并說明理由;第二,請?zhí)暨x出寫的最好的詩句,并說明原因;第三,請說出感到疑惑的地方,跟大家一起答疑解惑。

古詩詞學習的關鍵,就是以一個小的、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和情感的切入點來進行教學。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最能夠發(fā)散思維,表達一些精彩獨特的見解而不受束縛,對詩詞的理解也會更深刻,教師要尊重學生對詩歌的獨特看法,不要僵化學生的思維。當然,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并不是說每一個細節(jié)都要做到聯(lián)系實際,而是要求將學生的實際認知與情感、生活體驗帶到學習中來,不要將詩歌庸俗化。

四、注重積累,讀透作品

在高中古詩詞教學中,教師可讓學生多寫多記,要經(jīng)常整理筆記,以達到強化學生詩歌鑒賞能力的目的。如所學的詩詞可按作者、風格或流派等進行分類,將多篇詩歌進行對比學習,體會同一作者不同時期的創(chuàng)作心境,體會不同風格卻又是抒發(fā)同樣情感的作者的心境。學習詩歌一定要積累各方面的經(jīng)驗、方法和技巧:(1)了解作者的時代背景、生平、創(chuàng)作思想以及風格、流派等。例如在學清照的《聲聲慢》時,首先要向學生講解李清照的生活經(jīng)歷,各個時期的作品風格變化、以及作者創(chuàng)作這首詞時所經(jīng)歷的情感或生活變動等,再將《聲聲慢》和《一剪梅》來進行對比,分析它們的創(chuàng)作時期、情感生活變動情況和詞作風格等。(2)了解詩歌結構和藝術手法。在高中古詩詞教學中,教師經(jīng)常會教各種各樣的結構或手法,如《琵琶行》中的雙線結構,《夢游天姥吟留別》中的夸張和豐富的想象等。將詩歌的結構和藝術手法與其他作品來比較,有助于學生更容易的去理解這首詩詞。例如在學習柳永的《雨霖鈴》時,與李清照的《聲聲慢》來進行比較,兩首詞都是情景交融的表現(xiàn)手法,體現(xiàn)了凄慘悲涼之感。在理解了詩歌的大體結構和所采用的各種藝術手法之后,學生能夠更快更容易的學習,教師也能更輕松更有效的教學。(3)注重名言佳句積累,陶冶情操,提升鑒賞能力。古詩詞是語言中的精華,言語簡單卻形象生動,往往都是言簡意賅、一字千金的,寥寥幾字卻能夠讓人心靈震撼,給讀者充分的想象空間。通過對詩歌名句的積累,不僅能讓學生提升鑒賞能力,還能在鑒賞詩歌的過程中陶冶情操。如“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就是激勵人們要樂觀開朗,不論多遠,只要是朋友,心在一起,就是近在咫尺;如表達頑強拼搏的“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等千百年來耳熟能詳?shù)脑娋?,能陶冶情操,給人啟示,成為我們的精神糧食。

第3篇:課堂教學步驟范文

Moodle是目前世界上最流行的課程管理系統(tǒng)之一,它是免費開源軟件,使用方便,功能強大。Moodle的功能主要分為網(wǎng)站管理、學習管理、課程管理三大部分,其中課程管理中有豐富的課程活動,如論壇、測驗、資源、投票、問卷調查、作業(yè)、聊天室、Blog和Wiki等。信息技術課堂可以利用現(xiàn)有的網(wǎng)絡環(huán)境,再安裝Moodle平臺,就可以開展Moodle教學。它既能幫助信息技術教師把繁雜的課程設計、制作、測驗、評價變得極為方便輕松,又能幫教師整合更多的教學資源,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教學。

1 應用Moodle優(yōu)化學生自主學習

初中信息技術(江蘇版)分為上下二冊,共11個單元,其中第3單元“設計應用文檔”、第9單元“制作多媒體作品”、第11單元“設計主題網(wǎng)站”都要求學生完成一個完整的作品,通過制作作品的過程,讓學生掌握相應的技術操作,同時也讓學生掌握制作作品的流程,從需求分析、規(guī)劃設計、素材收集、素材加工、整體優(yōu)化,直到作品等。教師可利用Moodle進行教學,無需太高的技術,只需一些類似Word操作技術就能很容易為學生搭建自主學習框架,輕松制作主題網(wǎng)站、研究性學習網(wǎng)站、學案等。

應用Moodle進行教學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一是課前設計。教師是課程設計者,主要任務是明確每一節(jié)課的任務和要求,提供必要的素材,對于一些技術的難點還要提供視頻,最后還要提供上傳作業(yè)的鏈接。

二是課中。教師要改變觀念,要少講、精講,給學生更多的時間去思考問題,去實踐操作。學生遇到問題也通過Moodle平臺在學案中尋找答案,或通過討論尋找答案,或向教師尋求幫助。要讓學生學會用網(wǎng)絡、用技術、用協(xié)作解決問題,體會成功的喜悅。

三是課后。課堂教學雖然結束,但是學生的學習激情以及Moodle平臺仍然存在,學生仍可以通過網(wǎng)絡進入平臺探索更多更深層次的知識。

2 應用Moodle優(yōu)化課堂評價

在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正確及時的教學評價能夠激勵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也能讓教師獲取反饋信息,及時改進教學,不斷完善教學雙邊活動,更好地實現(xiàn)課堂教學目標,從而達到教學的整體優(yōu)化。評價有過程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在傳統(tǒng)教學中重總結性評價輕過程性評價,不利于對學生作出客觀全面的評價,而Moodle

卻能很好地把總結性評價和過程性評價有機結合。

應用Moodle實現(xiàn)定性定量的總結性評價  Moodle提供了形式多樣的測試功能,如選擇題、判斷題、是否題、簡答題、匹配題、連線題等,只要輸入題目內容、指定答案及評分標準,就可完成一個題目。

應用Moodle實現(xiàn)過程性評價  利用Moodle提供的作業(yè)、論壇等模塊把學生的信息技術作品和作品的評價保存和記錄下來,作為學生成長記錄的一部分,對學生的學習進度作記錄。利用Moodle日志功能記錄學生的學習過程。這些日志以圖形和文字顯示了學習過程的每個細節(jié)、行為和操作,包括訪問課程的次數(shù)、學習者參與的程度、停留的時間、參與討論的情況等。教師可以隨時了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針對學生的參與情況,教師可以通過E-mail等形式及時提醒學生。這樣就能夠使評價與教學同時進行,采用質性評價方式深入地評價學習的質量,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以便使學生能夠及時修改和調整自己的學習行為與目標,使評價在教學中起到良好的導向作用。

應用Moodle實現(xiàn)生生互動評價  同學的評價更能讓學生接受,也是一次再學習反思的過程。教師只要設定評價量規(guī)及范例,學生之間就可以相互打分,相互給出評價信息。

3 應用Moodle優(yōu)化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

初中信息技術課一般每周1~2節(jié)課,師生之間的交流僅限于課堂上,有限的時間不可能讓教師與每個學生都有充分的交流,沒有思想、語言交流的師生關系肯定不會好,進而會影響師生情感。另外,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不僅僅是讓學生學會一些計算機的操作或信息處理的能力,還應該培養(yǎng)學生語言表達主要是對問題的表述能力。有些學生會操作,但他不能把這個過程完整表述出來,這是信息技術課中一個較為普遍的問題。為解決這個問題,可以在平時給學生創(chuàng)造機會,讓學生敢交流、經(jīng)常交流。交流對于學習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建構主義認為,學生如果在課程中能充分地表達他的理解和思考,那么學習效果會大為提高。Moodle為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提供了很多途徑,如論壇、聊天室、博客等。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如碰到難題,就可以通過聊天室即時向同學或老師求助及獲得幫助。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可開展一些比較容易引導的話題進行專題討論,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實現(xiàn)知識共享。

4 應用Moodle優(yōu)化作業(yè)

作業(yè)是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教師通過作業(yè)來了解學生學習情況、掌握程度,進而來調整下一學時的教學內容。一般作業(yè)上交通過兩種方式:一是通過共享文件夾上交作業(yè),其缺點是容易被學生修改、復制、刪除;二是通過電子教室軟件自帶的作業(yè)提交功能,其缺點是學生不能獲得前一次的作業(yè)。信息技術課的很多作業(yè)其實是一件作品,它需要幾節(jié)課乃至更多的時間才能完成,學生需要在前一次作業(yè)的基礎上繼續(xù)進行。

利用Moodle平臺,學生可以將課堂完成的作業(yè)上傳到Moodle平臺,每個學生僅能對自己的作業(yè)進行操作,這樣就可以防止學生對作業(yè)的惡意操作。學生登錄Moodle平臺后,可以通過點擊作業(yè),查看自己的所有作業(yè)情況,每一次的作業(yè)都會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可以進行下載、重新上傳等操作。這一次次的作業(yè)既能鞭策拖拉作業(yè)的學生,又是對每次都能按時完成作業(yè)的學生的一種激勵。學生如果發(fā)現(xiàn)某次作業(yè)未交或對已交作業(yè)不滿意,可以進行補做(因為那些素材資源還在)、補交。教師批改作業(yè)更是方便,只要通過瀏覽器就可以對學生作業(yè)進行評價,不僅可以給作業(yè)打上一個分數(shù),還能給出一些反饋信息或建議。

5 應用Moodle延伸信息技術課堂

第4篇:課堂教學步驟范文

關鍵詞:任務型;外語教學;認識誤區(qū)

一、引 言

任務型語言教學已經(jīng)在世界許多國家成為主導性的語言教學法。不少國家和地區(qū)的教育部明文規(guī)定推廣實施任務型教學法。我國教育部制訂的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明確倡導任務型教學途徑。香港特區(qū)更是實施任務型外語教學的先鋒。但我國內地不少教學單位和個人缺乏對任務型語言教學理論的正確認識,陷入重重誤區(qū),在實施過程中操作走樣,然后又把不良效果歸咎于任務型教學法,形成惡性循環(huán),致使新課標的實施步履維艱。同時,對于任務型外語教學的誤解和質疑與日俱增。任務型外語教學認識誤區(qū)中最有影響和負面作用的觀點包括教學方法“技巧”論、形式聚焦排斥論和交際語境缺失論。要使任務型外語教學得到順利實施,必須認清、批評和走出這三個誤區(qū)。

二、教學方法“技巧”論

教學方法“技巧”論把任務型教學途徑視為教學技巧。新課標倡導的任務型教學途徑是方法(method),它同語法翻譯法、直接法、聽說法等方法并列,是交際法(曾被稱為途徑)的新發(fā)展,是統(tǒng)管全局的外語教學方法,而不是局部的教學技巧(technique)。這種誤解嚴重阻礙任務型外語教學的實施。下文對照任務型外語教學的方法特征論述“技巧觀”的表現(xiàn)形式及負面作用。

1.任務型外語教學的方法特征

任務型外語教學途徑是交際法的新發(fā)展分支,既然是方法就有它區(qū)別于其他教學法的理論基礎、教學設計和教學步驟。它的語言理論基礎是功能主義語言學,語言學習理論基礎是建構主義理論、認知心理學理論、改造主義和進步主義教育哲學觀。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交際能力,即正確、清楚、得體、真實使用語言的能力。教學內容以交際任務安排,即采用任務教綱。課堂教學活動以交際活動為核心,練習活動支持交際活動,并為完成交際任務服務。教材為交際活動服務,教師根據(jù)交際任務的需要去選用教材。師生關系體現(xiàn)兩個主體,即教師是教的主體,學生是學的主體。在教學理論研究和教學設計過程中教師無疑是主體,但應盡量發(fā)動學生參與教學設計。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學生是主體,他們在教師的指導下確定自己的教學目標,使用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調整學習進度,積極主動參與并完成交際任務,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具有選擇語言的權利和控制學習速度的自由。教學步驟分任務前活動、任務中活動和任務后活動。任務前活動主要包括設置背景、講授語言知識、說明完成任務的步驟等。任務中活動是交際性任務和反饋材料的準備。任務后活動主要包括反饋和評價。教學考核的目標是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考核的內容應是交際任務。語言交際任務在任務型外語教學中是核心。交際任務是教學目標的表達方式,是教學內容的主體,也是教學考核的內容??傊蝿招屯庹Z教學途徑是系統(tǒng)的教學方法,不是局部的教學技巧。

2.“技巧觀”及其負面作用

將任務型外語教學理解為教學技巧的理論偏差主要表現(xiàn)在如下兩個方面。第一,不少教師把任務型外語教學視為教學步驟的一部分。有些教師把它作為傳統(tǒng)課堂教學步驟的最后一步,即語言知識的應用性活動。有些教師把它作為激進交際法課堂教學步驟的第一步,即盡量使用已學知識完成交際性任務。第二,有些教師認為任務型教學途徑可以同其他方法交替使用。有的教師聲稱一星期內應用了直接法、聽說法、任務型教學法等幾種教學方法,還有一些教師自認為一堂課上既用了任務型教學法又用了其他幾種教學法。其實質也是把任務型教學途徑看作教學技巧了。

把任務型外語教學作為傳統(tǒng)課堂教學步驟最后一步的教師認為,只要在課堂上讓學生完成了某個應用性任務就是采用了任務型教學途徑。他們樂觀地認為自己一直在貫徹任務型教學途徑,不值得重新研究。把任務型外語教學作為激進交際法課堂教學步驟第一步的教師認為,先輸出后輸入違背了語言學習規(guī)律,因此不能貫徹任務型教學途徑,當然沒有必要實施和推廣。將任務型外語教學視為語言知識的應用性活動是片面的。需要指出的是,采用任務教綱的外語教學活動中也有語言練習活動;采用語法教綱的外語教學活動中也包括交際任務。它們的根本區(qū)別在于任務教綱以交際任務為中心安排教學內容,環(huán)式輸入語言知識、語言因素和話語形式為交際任務服務;語法教綱以語言知識為中心安排教學內容,線性輸入語言知識,交際活動為鞏固語言知識而進行。認為任務型教學途徑可以同其他方法交替使用的教師其實自己已經(jīng)證明了他不在實施任務型教學途徑。因為一個教程的教綱(教學內容安排)一旦確定,所使用的教學方法也基本固定了。教學目標、教學活動、教材和教學考核等都得按一種方法設計和選用,但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應用其他方法的技巧。然而,同時使用兩種教學方法在理論和操作上都是不可能的。

實施推廣任務型外語教學必須掌握它的理論基礎,學會教學目標的設定和表達、教學內容的安排、教學活動選擇和組織、教材的選用、師生關系的處理、教學步驟的操作和教學考核的設計和實施。如果對任務型外語教學缺乏整體理解,就會在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出現(xiàn)種種偏差。在自稱任務型外語教學的教案中,總體教學目標出現(xiàn)用掌握、理解、熟悉等動詞表達非行為性具體教學目標,而不會用構建、演示、評價、解釋等動詞表達行為性教學目標。教學內容仍然與教科書一致,根據(jù)語言知識傳授和操練的需要去組織教學活動,而不是根據(jù)交際任務的需要選學語言知識和收集教學資源。以離散的語言知識考核代替整體交際能力考核。只有把任務型外語教學作為先進的方法實施和推廣,才能避免上述種種偏差。

三、語言形式聚焦排斥論

語言形式聚焦排斥論者認為任務型語言教學忽視語言形式聚焦,不能系統(tǒng)教授語言知識,不利于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本文觀點是任務型語言教學不是單一的聚焦意義教學,既有意義聚焦,也有形式聚焦。其教綱設計屬意義聚焦,教學步驟中包括意義聚焦和多種形式聚焦。

1.任務型外語教學理論包括形式聚焦

事實上,任務型語言教學的提倡者并沒有忽視語言形式。Nunan(2004:9)指出,在交際法語言教學剛問世的一段時間里,語法在語言課程中的地位似乎相當不確定,一些語言學者認為聚焦語言形式?jīng)]有必要,學習者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只要聚焦意思,使用語言的能力會自動獲得。而近年來,這種觀點受到不斷的挑戰(zhàn),現(xiàn)在課堂教學中聚焦形式應有地位,語法是構建意義的基本要素的觀點已經(jīng)被廣泛接受。Nunan在給教學任務下定義時指出,為了表達意思而啟用語法知識,強調意義和形式密切相關(Nunan,2004:4)。Littlewood早在1981年將交際語言教學作了強式和弱式的區(qū)分。強式交際語言教學不聚焦形式,弱式交際語言教學承認形式聚焦的必要。他在闡明弱式交際語言學教學時強調:學習者必須盡可能高度獲得語言能力。那就是,必須發(fā)展熟練處理語言系統(tǒng)的能力,達到自然靈活表達意圖的程度。并指出語言系統(tǒng)的組成部分必須被理解為交際系統(tǒng)的組成部分(Littlewood,1981:6)。綜上所述,認為任務型語言教學忽視語言形式的觀點與事實不相符合。

2.任務型外語教學形式聚焦的類型

任務型語言教學中的形式聚焦體現(xiàn)在教學步驟中,而不是大綱設計上。教學步驟中的形式聚焦分為非交際性的和交際性的。非交際性形式聚焦一般包括操練語音、詞匯或語法的單項練習,可以在交際任務進行之前、之中或之后進行。任務前的語言練習為完成交際任務排除障礙,通常是教師根據(jù)學生的現(xiàn)狀預先設計的或者教師和學生共同磋商確定的活動。任務后的語言練習通常是對完成任務所需的重點語言項目或學生掌握得不夠牢固的語言項目進行強化。任務中的語言練習活動大多數(shù)是隨機的,非預先設計的。在交際任務進行中教師或學生發(fā)現(xiàn)某種語言項目影響任務的成功完成時,教師根據(jù)實際情況對那些語言項目進行解釋,并根據(jù)需要進行必要的操練。上述非交際性形式聚焦活動是教學步驟的組成部分,支持完成交際任務,它們與其他意義聚焦活動共同構成完整的教學過程。

交際性形式聚焦又可分為兩類。一類指的是用一種語言項目完成的以非語言為內容的交際任務,它的交際性在于任務中的交際者之間存在信息差,交際者為獲得產(chǎn)出而積極參與交際。它的語言聚焦性在于使用一種語言項目。值得注意的是,這種任務本來不需要更多的語言知識去完成任務。否則,如果刻意限制學生使用可選擇的其他語言項目,這種任務便失去交際性。另一類是以語言本身為內容的交際任務。Ellis(2001)把它叫做增強意識任務。這種任務能通過一系列歸納和演繹的步驟使學習者注意某種語言特征。Ellis闡明了增強意識任務與其他交際性聚焦任務兩方面的基本區(qū)別。一方面,增強意識任務關注的是外顯知識。也就是說,這種任務不僅僅讓學生注意到所聚焦的語言特征,還要理解它的構成和作用。另一方面,增強意識任務不是以普通文化內容構建的,而是以語言本身作為任務內容,學習者用自己的語言討論語言點的意義。盡管某種語言點是任務中的焦點,并不要求學習者在任務中使用,只需對其進行思考和討論。這種任務的“任務性”不在于被聚焦的語言點,而在于學習者為任務的產(chǎn)出而參與的討論。

四、交際語境缺失論

交際語境缺失論的主要觀點是中國學生在國內學習外語缺少真實的交際語境,不利于組織交際活動,因此,交際法,包括任務型語言教學途徑,不適宜在中國實施。持有這種觀點的人認為中國學生在國內學英語是外語學習,不是二語習得。任務型語言教學只適合二語習得,例如,中國學生在英國、美國或澳大利亞學習英語。筆者認為至少可以從以下三方面認識并走出這個誤區(qū)。

1.外語和二語課堂同失真實社會交際語境

外語學習和二語習得課堂語境基本相同,除課堂組織活動外,所有活動都不是真實交際活動。真實社會交際活動不可能搬入任何課堂,無論進入哪一種課堂里,都失去了真實的語境。眾所周知,社會上的商店、飯館、菜場、旅社、銀行、醫(yī)院等場所都不能搬入課堂。因此,不管在什么課堂里,這些語境都是假定的,有關活動都是模仿的。二語習得課堂語境并不比外語學習課堂語境更優(yōu)越。

2.外語和二語課堂共有功能際語境

外語和二語課堂雖然同失真實社會交際語境,但共有功能際語境。交際活動與非交際活動的根本差別在于活動中是否存在信息差。功能際活動雖然不是真實的社會交際活動,但具有信息差,完全可供外語學生用目的語進行交流,能讓學生獲得交際能力。例如,當教學敘述個人經(jīng)歷和家庭背景時,教師可設置“找朋友”的功能際活動。站著的一半學生按照自己持有的“信息卡”上的信息同坐著的一半同學進行逐一口頭交流,找到手持同樣“信息卡”的同學。在教學描述某個地方時,教師可讓學生進行看圖找差異。在這些活動中,學生必須通過語言交流才能獲得足夠的信息完成交際任務,這樣的活動雖然一般不會在真實社會中發(fā)生,但存在信息差,具有交際的功能。這種功能際活動不受教室環(huán)境的限制,面廣量大,能滿足培養(yǎng)交際能力的需要。功能際任務同真實社會交際任務一樣具有語料語境、情景語境、交感語境、文化語境和篇際語境。

語料語境是指教學資料具有趣味性、多樣性和真實性。趣味性指語料與學習者的經(jīng)歷密切相關,能激發(fā)學習者的興趣。多樣性指語料包括書面的、口頭的、有聲的、無聲的、文本的、非文本的多類型多體裁的教學資源。真實性指語料主要取之于社會真實交際材料,如報刊文章、說明書、通知、菜單等實際使用的語料,而不是為了進行語言教學而編排的語篇。

情景語境包括背景、活動的參與者、活動的目標和參與者所要達到的目標之間的關系以及信息交流的渠道。背景指課堂本身以及想象中的真實社會背景,包括活動的空間和時間兩個概念。任務型外語課堂教學中活動的參與者包括教師和學生。他們應是雙主體關系。在組織活動時教師是主體,在活動進行中學生是主體,師生是語言交際的合作者。在任務型外語課堂教學中教師組織活動的目標和學生的學習目標應該而且能夠保持一致。任務型外語課堂教學中信息交流的渠道是真實而多模態(tài)的。

交感語境指的是交流一方對于對方的了解、估計和照顧。在完成交際任務的過程中師生、同學相互溝通,相互體貼,能估計對方接受的能力,并在交流過程中根據(jù)對方的接受情況,在語速、話語輪回切換、話題切換、措辭、體語使用等方面隨時作出適當?shù)卣{整。

文化語境是指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交流的過程存在的文化信息差,交流的前提之一是對話者雙方之間就某一話題存在信息差。沒有信息差就沒有交流。交流的前提之二是對話雙方之間信息差距不能大到防礙理解對方所表達的意思。

篇際語境指語言教學中所選語篇之間的連貫性。人們的思維是連貫和系統(tǒng)的過程。語言是思維的表現(xiàn)形式和工具。能引起連貫和系統(tǒng)思維的教材才能使學生迅速和牢固地記憶所學的話語形式。任務教綱一般按同一話題設置一個單元的相關任務,為完成同一話題下的任務所收集的語篇具有較強的連貫性。

3.二語和外語課堂并存課堂社會交際語境

外語和二語課堂教學中雖然沒有真實的社會交際活動,但都有課堂社會交際活動。課堂是社會組成部分,課堂組織活動本身就是社會交際活動。只要高度重視課堂社會活動,根據(jù)交際任務的特征恰當利用課堂活動的空間和時間,同時在課堂交際任務中盡量使用目的語,就能使課堂組織活動成為培養(yǎng)語言交際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

總之,真實交際語境不是實施任務型外語教學的必要條件,二語課堂語境并不比外語課堂語境更優(yōu)越。在兩種課堂里語料語境、情景語境、交感語境、文化語境和篇際語境都能得到利用,而且都具有課堂社會真實交際語境。

五、結 論

綜上所述,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明確倡導的任務型教學途徑是系統(tǒng)的教學方法,不是局部的教學技巧,是交際法的新發(fā)展,具有明顯的先進性特征。任務型外語教學兼顧了意義聚焦和形式聚焦。外語和二語課堂同失真實社會交際語境,共有功能際語境,并存課堂社會交際語境。只要大量利用模仿性社會交際活動,創(chuàng)設功能際活動,恰當組織課堂社會活動,外語課堂教學同二語課堂教學一樣能采用任務型外語教學途徑。

參考文獻:

[1] Branden k.Tasks-based Language Education[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6.

[2] Ellis R.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5.

[3] Nunan D.Designing Tasks for the Communicate[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4] Nunan D.Tasks-based Language Teaching[M].Cambridge:Cam

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4.

第5篇:課堂教學步驟范文

一、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習慣,打造高效課堂

英國薩克雷有句名言:“播種行為,可以收獲習慣;播種習慣,可以收獲性格;播種性格,可以收獲命運。”學生有了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將會對進一步學習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推動力。

1.多角度激發(fā)學習興趣,強化自主學習的行為

學生學習的興趣一旦被激發(fā),其潛能便會得到開發(fā),主體性便會得到弘揚。因而,教學應不失時機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意識。

2.教給學生方法,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

學生僅有學習的興趣是不夠的,若沒有自主學習的方法,不具備自主學習的能力,時間一長,遭受學習挫折后,自主學習的興趣也就因此而減弱。因而教學還必須適時讓學生掌握自主學習的方法,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

3.學習結果自我反饋,提高自主反思的能力

傳統(tǒng)教學中的總結,都由教師來做,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如果把這一環(huán)節(jié)讓學生來做,就給學生提供了自我反思的機會。這樣的機會,不但能使思想得以升華,而且能培養(yǎng)主動反思的思維方式和習慣,提高自主學習的質量。

二、規(guī)范教學常規(guī),打造高效課堂

1.改革備課,為上課打好基礎

自主高效課堂要求自己要加強備課,要建設高效的課堂首先要有充分的備課,為提高備課的科學性和實效性??朔鹘y(tǒng)備課方式中教師過多地把時間花在書寫上的弊端,把更多時間放到教學內容設計、問題設計、學法設計、學法指導的準備上來。

2.改革學生作業(yè),實現(xiàn)課堂四十五分鐘向課余時間的有效延伸

(1)分層布置作業(yè)。

(2)改革作業(yè)的批改方式。采用教室閱覽、學生參與、教師檢查反饋方式進行批改,引導師生特別要重視二次作業(yè)與批改工作。

3.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步驟,提高課堂效率

第6篇:課堂教學步驟范文

加拿大語言學家H.H.Stern認為,外語課程包括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三大要素①。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是一個相互聯(lián)系、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統(tǒng)一體,這個統(tǒng)一體決定著外語課程教學的成效性。因此,Stern提出外語課程的每一個模塊教學設計均受語言教學大綱、文化教學大綱、交流活動教學大綱和一般的語言教學大綱的綜合指導。對于這種綜合大綱指導下的外語課程設計方法,Stern將其稱為theMultidimensionalCurriculumApproach(簡稱MDCA)。MDCA強調教師要將課堂的教學過程分為課前導入活動(Pre-activity)、課中學習討論活動(While-activity)和課后拓展提升活動(Post-activity)三個階段,并完成輸入、協(xié)商和產(chǎn)出三大基本任務。同時Stern指出,學生通過外語學習外語語言還要學習其它學科的知識。由于《計算機網(wǎng)絡應用英語》課程是一門與計算機專業(yè)相結合的英語專業(yè)用途課程的導讀課程,兼顧計算機專業(yè)和大學英語課程的要求,以指導學生掌握計算機專業(yè)英語專業(yè)知識,加強學生專業(yè)英語的聽、說、讀、寫、譯的技能操練,和熟練地運用英語進行與本專業(yè)知識相關的交流與溝通能力的培養(yǎng)。我們以此為教學目標來組建《計算機網(wǎng)絡應用英語》課程的單元教學框架。由此,本著實現(xiàn)本課程的教學成效最大化,《計算機網(wǎng)絡應用英語》課程采用的是基于Stern的MDCA理論研制的“大學英語專業(yè)結合單元設計LCCL模型”為其教學模式。

二、按照LCCL模型設計課例

基于SternMDCA理論研制的“大學英語專業(yè)結合單元設計LCCL模型”指導下的每個單元教學過程及其每一個教學步驟都圍繞教學內容的四維要素制定教學目標,即語言技能目標(Language)、專業(yè)拓展目標(Content)、交際活動目標(Commutationactivities)和學習策略(Learningstrategies)目標。四維教學目標指導下組建的教學步驟結合學生個體獨立查閱網(wǎng)絡及圖書館文獻資料,課外合作學習小組開展與主題相關的學習和討論活動、撰寫小組合作學習報告,課堂小組集體演講匯報學習結果、并接受教師和同伴對演講的評估等教學方式。每一個教學步驟都有與單元教學過程中四維教學目標(Unitobjectives)相應的教學目標(Lessonobjectives),并在教學程序上進行系統(tǒng)設計,包括課前、課中和課后三個階段的教學活動、教學材料、教學手段、作業(yè)布置、教學評估等環(huán)節(jié)②。

1.教材編制

為了編制《計算機網(wǎng)絡應用英語》,除了專業(yè)老師的指導外,我們利用網(wǎng)絡資源、圖書館圖書資料等各種渠道收集專業(yè)英語教材,查找與本課程相關的章節(jié),通讀各種版本的參考教材之后,整理教學材料,并編制講義。每個單元上課之前,教師通過“新理念外語網(wǎng)絡教學平臺”將單元講義與相應的課外自主學習任務提前發(fā)給學生,供學生下載學習。

2.與專業(yè)教師共同備課

《計算機網(wǎng)絡應用英語》是一門跨學科的課程,既要涉及計算機專業(yè)知識又要符合英語語言學習規(guī)律,要求兩個學科知識的有效結合,于是課程組與專業(yè)課程教師開展合作備課。由專業(yè)課程教師來指導計算機專業(yè)知識,英語教師負責語言操練與應用設計。大家共同協(xié)商、探討,編制恰當?shù)慕虒W大綱,然后根據(jù)教學大綱進一步制定符合“卓網(wǎng)工”學生需求和特點的教學計劃,并且反復討論相應的教學材料,進而設計課程的六個單元(章)及其每一課(節(jié))的教學內容與基本要求。

3.課堂教學方式

①《計算機網(wǎng)絡應用英語》大班課堂上采用圓桌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討論學習內容,培養(yǎng)學生溝通與理解能力;②小班課堂上,學生就課外自主學習任務的成果進行匯報展示,培養(yǎng)學生PPT制作能力、英語演講能力等;③課堂教學主題、課外作業(yè)與評估相結合,促進課堂教學與課外學習相結合,培養(yǎng)反思、自主學習、搜集文獻、閱讀、概括匯報等能力。(本文來自于《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雜志?!栋不针娮有畔⒙殬I(yè)技術學院學報》雜志簡介詳見。)

三、教學效果

第7篇:課堂教學步驟范文

有效課堂,四個字分量不小。什么是有效?大容量,快節(jié)奏,還是理解的準確率?怎樣才算有效?教師講解分析得透徹?學生參與的程度?還是教學目標的完成情況?老師這一塊尚且可以用時間和教學內容來量化,學生這一塊怎么衡量?在新課程的理念之下,我們由過去的注重結果,到現(xiàn)在的越來越注重過程,這可以說是一個很大的進步。但無論教育還是教學都是一個非常微妙而又精細的活動,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疏忽都會導致教育的失敗,影響課堂教學的效果。就生物課堂來說,不同的內容,不同的課型,就會有不同的效果。但有效課堂還是有幾個必備的要素不能忽略。

1.精心的課堂設計

筆者感言:藝術由來十年功,絕非事事往前沖。未得妙筆丹青手,怎見楓林一飛鴻?

生物個體和生命現(xiàn)象是最優(yōu)美的藝術作品。生物課堂的設計不僅要顯示出其科學性也應該體現(xiàn)出一定的藝術性。課堂設計對每一位生物課老師的創(chuàng)造力提出了極大的挑戰(zhàn)。我認為課堂設計主要包括:明確、具體、集中的課堂教學目標,完整、有序的教學步驟,科學、多樣、實用的教學方法。教學目標是課堂的靈魂,便于落實、便于組織的教學目標有利于課堂教學的實施。教學步驟是完成教學目標的流程,順序不能忽視,有序、完整的教學步驟,使課堂不會零亂或虎頭蛇尾。教學方法體現(xiàn)著教師的教育理念和學識水平,方法不當,適得其反,科學、多樣、實用的教學方法有利于學生吸收和掌握。注重課堂設計有助于梳理教師的思緒,便于駕馭,便于完成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2.和諧的師生關系和良好的學習氛圍

筆者感言:雙手揮來怎舉平?難得往日心鏡明。莫道春風不化雨,潤到心田也顯靈。

有效課堂必須注重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課堂人際關系首先是師生關系,教師尊重愛護學生,學生尊敬欣賞老師。教師和學生都是具有獨立人格的人,兩者在人格上完全平等,沒有高低、貴賤、優(yōu)劣之分。從教學效果來看,師生關系至少影響到以下幾個方面:影響學生對教師所教學科的學習興趣;影響學生學習的勁頭甚至動機;影響學生和教師交往的頻率;甚至影響學生的健康心理,學生的思想、志趣以及學習方法和生活習慣。在平等、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中,學生體驗到平等、友善、寬容和關愛,同時會受到激勵和鞭策、感化和召喚,形成積極的、豐富的人生態(tài)度和情感體驗。在這樣的課堂氛圍中,學生會有自信,敢于自己去主動參與課堂和思考問題,敢于發(fā)表自己的見解,而非無動于衷,置之不理。在這樣的課堂上,沒有對錯誤的嘲笑,只有善意的提醒和彼此欣賞的微笑,只有師生共同成長帶來的快樂。但就目前我見到的課堂當中,以上所說的都是極其罕見的,只有偶爾出現(xiàn)一次。絕大多數(shù)的課堂還是教師主控下的學生被動地接受學習來完成教學目標,多數(shù)學生沒有自信,不敢發(fā)表自己的想法和觀點,甚至說一段完整的話都不能做到。所以說,課堂上沒有學生暢所欲言的積極參與討論的氛圍,是無法達到有效的。

3.多邊、多重、立體的課堂對話

筆者感言:眾為狐兔我為雕,默默不語氣難消。待到秋來豐收日,莊稼何時長成苗?

什么是對話?什么是真正的對話?對話的目的是什么?對話應當遵循什么原則和策略?理清這些對開展對話教學很重要。對話是一種特定的溝通和交流方式。這種方式突出參與各方的平等性、差異性和互補性,彼此之間的人際關系,表達意見和觀點的自由和權利等諸多方面。對話不僅是一種哲學思想,更是一種教育教學的策略。從表層意義來講,強調師生的平等交流與知識共建。從深層意義來講,它挑戰(zhàn)師生關系、知識本質、學習本質等方面的思維成見和一元論。依據(jù)建構主義教育學的觀點,對話可分三個層面:學生與教材知識的對話;學生與教師、同學的對話;學生與自己的對話。對話是每個同學都能認真傾聽他人的意見和看法,徹底表達自己最真實的想法,經(jīng)過碰撞、爭論、交流、融合從而讓真理脫穎而出,對話的目的是為了實現(xiàn)最自由、最徹底、最無拘無束的交流和溝通,在對話過程中探索和發(fā)現(xiàn)真知灼見。這也包括通過文字,與文本對話、與作者對話、與科學家對話、與每一個生動的生命現(xiàn)象對話、與深邃的思想對話和高貴的靈魂對話、與自己生活的世界對話、與自己的情感體驗對話等。課堂上的對話具有特殊性、多重性、立體性,是思想碰撞和心靈交流的動態(tài)過程。打造有效課堂必須注重課堂對話,讓學生在耳濡目染中逐漸具備一定的科學素養(yǎng)和人文素養(yǎng)。

有效課堂,不可能只言片語能講清楚。以上所言,難免帶有理想化,畢竟是管中窺豹,井底觀天??傊獮樾袑?,行為知證,知知行行,行行知知,也許就會領悟。

第8篇:課堂教學步驟范文

一、掌握課堂教學設計的基本特征

1.建立明確的教學目標

教學的目標是教學活動的實施方向和預期結果,是所有教學活動的出發(fā)點和最終目的;對落實課程標準、制訂教學計劃、組織教學內容、確定教學方向、明確教學重點、選擇教學方法、安排教學過程起著重要的引導作用。因此,教師依據(jù)學習者的需要和學習內容的分析來確定目標時,首先要考慮的是將教學目標具體化。所以教學設計的首要任務要考慮學生學習新知識的能力,在新授內容之前,將教學目標明確告知學生,讓學生通過學習予以掌握。教學目標有兩種表述方法:第一,從教師教學的角度提出的目標;第二,從學生學習的角度提出的目標。

2.明確分析學生的學習起點

接受新知識,必須建立在和它有緊密聯(lián)系的舊知識基礎上。學習起點能力,是指學生已具有的與學習新知識相關的能力水平或知識儲備。傳統(tǒng)教學雖然強調備課時要備教材、備教法,但大部分教師只注重備教材,對學生的學習起點――如:學生的基礎知識,理解能力、接受能力,沒有引起充分的重視。有的教師認為教學就是傳授知識,且傳統(tǒng)備課中對“學生情況分析”不作要求。但是,一節(jié)好的課堂教學設計要求教師必須全面分析學生,把握學生的思維方向。通過對學生的知識、能力基礎、學習需要、個性特征及差異、認知水平等學情分析,將教學目標、教學要求以及學生現(xiàn)有的知識結構、知識儲備、接受能力作反復比較,從而讓學生具備學習新知識,鞏固舊知識,構建新的知識網(wǎng)絡能力,也對于學生學習和鞏固新知識更有利。

3.合理地安排學習步驟

傳統(tǒng)的教學以教師為主體,許多教師根據(jù)自己的教學特色和思路選擇教學方法,確立教學步驟,通常是填鴨式的灌輸方式,談不上有的放矢,更難保證教學的效果。教學過程的調整沒有計劃,只是依照教學內容的深淺和教師的猜測斷斷續(xù)續(xù)地發(fā)生,具有很大的隨意性。所以,科學的教學設計應該以學生為本,注重選擇適合學生特點以及學習任務的教學方法和媒體。因此,教學設計需要根據(jù)教學與學習規(guī)律來研究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教學步驟設計至少需要四個相互聯(lián)系滲透的環(huán)節(jié):第一步,復習導入,從而找到新知識立足點;第二步,出示新課標要求,從而明確學習目標;第三步,講授新知識,從而形成新知識網(wǎng)絡;第四步,鞏固課堂,從而促進新知識的遷移升華。只有合理安排教學步驟,教師才能準確地掌握課堂節(jié)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的全過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4.科學測量學習結果

高中歷史教學中,對于知識的理解性和拓展性應用要求較

高。所以在檢測學生的學習結果時要有針對性,要做到量化,要正確認識教學目標要求學生掌握的知識類別。廣義的知識目標學習概括為兩大類:一類是陳述性知識,另一類是程序性知識。檢測上述兩類知識主要是通過對學習結果的測量與評價。如果要檢測預定教學目標和預期學習效果,就必須要有科學檢測學習結果。

二、歷史課堂教學設計的體會

1.以教育理論,指導課堂教學設計

教學活動既是學生獲得知識的主要途徑,又是人類的一種重要實踐活動,在實踐中我們了解到提高課堂教學效益要有科學、完善的教學設計;在課堂教學設計中,我們應該用科學教育理論指導課堂教學,使其成為教學內容的血肉、教學過程的靈魂,這樣才能提高教學設計的水平。

2.轉變教育觀念,以學生為本

素質教育下的歷史教學,要改掉以教材或教師為本的教學傳統(tǒng),真正地樹立起“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以及“學生至上”的意識,了解學生的學習起點與實際情況,應因人制宜、因材施教、面向全體,分層教學,降低教學中心,深入了解學生。因而教師不僅要進行知識儲備、技能培訓,還包括情感培養(yǎng),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縮短師生距離,調動學習興趣,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完成學習任務。

3.強化教學目標管理,規(guī)范教學

教學規(guī)范與否,關鍵在于課堂設計。規(guī)范教學環(huán)節(jié)包括規(guī)范備課、上課、教學效果測評等。要規(guī)范教學的上述環(huán)節(jié),可以通過集體備課這一重要教學活動,規(guī)范教案,明確教學目標,共同分析教材特點和學生的認知、接受能力,共同商討適用于不同層次學生學習任務的測量方案。充分發(fā)揮集體備課的優(yōu)勢,集思廣益,共同論證學生的起點能力和學習情況;合理地安排教學過程,以目標導教、導學、導測,從而保證最優(yōu)教學效果、實現(xiàn)最優(yōu)化教學

過程。

4.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第9篇:課堂教學步驟范文

【關鍵詞】課堂教學 語文 初中 “三四五”

新時期的語文課堂教學,要能夠與時俱進,從學生的主體需要出發(fā),結合學科特點進行師生課堂雙向交流,著眼于學生的生命主體教學。力求使教學過程最優(yōu)化,使教學活動更加科學化,在減負的前提下提高教學效率。

一、“三四五”課堂教學的含義

初中語文“三四五”課堂教學可以說就是課堂的“三個教學步驟”、“四個環(huán)節(jié)”、“五個課型”的簡稱。細化來說,“三個教學步驟”說的是課前、課內、課后;“四個環(huán)節(jié)”說的是學習、探究、點撥、拓展;“五個課型”說的是閱讀課、寫作課、復習課、測試、專題探究。在長時間的實踐探索中,“三四五”課堂教學為初中語文課堂教學開辟出了新的教育模式,突顯出其較強的生命力?!叭奈濉背踔姓Z文課堂教學過程中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優(yōu)勢,是傳統(tǒng)教學模式無法比擬的,它能夠更加全面、立體地進行教育活動,創(chuàng)建高質量的教學課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二、“三個教學步驟”的實施

1.課前預習。預習課中要重視學生的個性化行為,除去一些必要的背景介紹之外,要相對弱化教師的指導分析,保證學生的積極主動性思考,促進學生的情感活動,讓學生在沒有教師指引的情況下有所感觸,啟迪學生的思維。根據(jù)學生的獨立理解和分析,挑選中文中的經(jīng)典語句,完成預習作業(yè)。一些好的文章最好能夠熟讀或背誦,深刻理解文中情理。

2.課堂情境教學。有效的課堂情境教學,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將情境的創(chuàng)設與教學內容聯(lián)系到一起,使知識具體化、形象化,深化學生記憶。學習《爸爸的花兒落了》時,為了讓學生能夠感受到文中作者的情感,筆者嘗試讓學生課堂前先寫一個小隨筆,內容是“與父親的故事”,課堂上以歌曲《父親》進行渲染,讀自己的隨筆,讓他們能夠對文章的基調有一個初步的認識。然后,熟讀文章體驗爸爸的“嚴中有愛”,感受爸爸在去世時“她”的體驗,了解父愛的偉大。之后,在課堂上進行“父愛比較”的活動,與朱自清的《背影》中的父親形象作比較,讓學生口頭評價兩位父親的行為。通過生動細致描寫的分析,積累感知具體形象,領悟作品主題的方法,感悟作品內涵,內化個人經(jīng)驗。

3.聯(lián)系學生課后生活。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將生活與教學內容聯(lián)系起來,鼓勵學生在生活中觀察、發(fā)現(xiàn),感受生活中的點滴。新學期的開始,為了能夠幫助學生盡快過度到正常的學習中,教師可以展開一節(jié)生動的“探討”課。說一說假期里的喜聞樂見,要求條理性強,敘述完整。然后針對某一現(xiàn)象對其展開討論,幫助學生提高自信心,練習語言表達力,促進學生正確價值觀的形成,強化學生的觀察力。

三、“四個環(huán)節(jié)”的實施

“四個環(huán)節(jié)”的實施過程也可以說成是“先學后教再拓展”的一個過程,能夠對學生自身的認知能力進行有效增強。由學生先獨立學習探索,提出問題;然后就發(fā)現(xiàn)的問題進行研究分析,嘗試獨立解決問題;教師對學生的情況進行觀察和了解,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對學生進行點撥;在學生有了初步的了解、分析和探索之后,再進行拓展。摒棄了傳統(tǒng)教學中以講為主的教學模式,通過更加科學的方式給教學關系一個新的定位,給予學生更深層次、高效率的認知。且這一過程中還能有效避免教師自我臆斷情況的出現(xiàn),適時給予學生點撥和引導,強化了學生的自信心,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學生獨立探索期間,教師要鼓勵學生獨立查找一些相關的資料信息,可以是互聯(lián)網(wǎng)上的內容,或者是從期刊雜志上選取的文章等,在查閱的過程中,學生對信息進行有效的篩選、分析和重組,最大程度上開闊了學生眼界,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提高了學生搜集整理的能力。

四、“五個課型”的實施

“五個課型”說的是閱讀課、寫作課、復習課、測試、專題探究。

1.閱讀是學生、教師、作者和文章之間的對話過程,重點是閱讀中所產(chǎn)生的情感共鳴,所以在設計中要重視前后內容的銜接和補充,處理好學生的閱讀體驗,以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閱讀習慣為目的,提高學生的參與度,為學生搭建閱讀成果的展示平臺。學生獨立選擇自讀方式,強化積累字、詞、句,做好勾畫。

2.寫作是學生表達自我情感的一種方式,也是學生內心世界的一種體現(xiàn)。盡量選擇半命題、自命題的模式,降低全命題寫作的出現(xiàn)次數(shù),讓學生從自己的生活體驗出發(fā),寫自己能寫的,寫自己樂意寫的,寫學生有話可說的。降低寫作技法方面的要求,鼓勵學生一起參與到作文的點評中,多采用激勵性語言,增強學生的寫作興趣。

3.復習是學生對之前知識的一種鞏固,所謂“溫故而知新”。復習課在實施過程中,根據(jù)教材的特點構建知識結構,可以嘗試編制圖表使知識集中化、條理化,將短暫的記憶化為長效記憶,將分散的知識點集中,便于學生復習?;蛘卟捎帽容^法進行復習,將易混淆的知識對比記憶,強化知識的使用范疇。

4.測試是對學生一段時間內學習成果的檢驗,能夠使學生更加明確已掌握知識的范圍。而測試材料要注重與學生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尤其是閱讀測試材料,要注重對學生情感的正確導向,關注材料的內涵,促使學生對生活、世界的認識,形成正確的人生、價值和世界觀。

5.專題探究的過程使學生的眼界不再局限于課堂,將社會、生活等與學習緊密聯(lián)系,要有一定的理論依據(jù),考慮專題的主觀和客觀條件,從學生的實質水平出發(fā),處理好難和易的關系,不要選擇難度過大的專題,否則易失去信心。

總結:新時期,教學理念直接影響著教學的進一步發(fā)展,而初中語文“三四五”課堂教學在教學實踐中已經(jīng)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初中語文“三四五”教學模式著眼于學生的素質教育,結合實際情況,以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人才為目的,是一種富有較強生命力的教學模式。但是,在實施過程中,一線教師要不斷進行總結探索,解決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的多種問題,致力于教學的進一步發(fā)展和學生的全面進步,開創(chuàng)初中語文教學新局面。

【參考文獻】

[1]孫曉敏. 初中語文教師教學能力及其發(fā)展策略的研究[D]. 陜西師范大學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