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小學閱讀教學范文

小學閱讀教學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小學閱讀教學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小學閱讀教學

第1篇:小學閱讀教學范文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可見閱讀是語言理解的基石,也是語文學習的重點要素,同時閱讀還是培養(yǎng)學生寫作的重要基礎。小學語文教師教學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學會正確運用言語文字,打好聽、說、讀、寫的基本功,而閱讀教學則是聽、說、讀、寫教學中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是語文教學的核心。

一、目標確立,引領發(fā)展

1.以新課程標準為依據(jù),對三維目標進行整合。語文課程標準的目標無論是“總目標”還是“階段目標”,都是從“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知識、能力”“過程、方法”這三個維度提出的。三個維度缺一不可,只有這三個維度的目標都達到了,才算是有效的教學。

2.以學生的實際情況及課文實際確立教學目標。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學想取得成效,一定要了解學生、認識學生。確立教學目標必須依據(jù)學生認知水平,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學習心理,否則,教學目標定得高,脫離實際,無法實現(xiàn);教學目標定得低,不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影響發(fā)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目標定位也要充分考慮學生的現(xiàn)實,要讓他們易于接受。

二、興趣引領學習,氛圍鑄就成效

我們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學中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們可以用生動的故事、巧設的問題、有趣的謎語、電教手段等導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好奇、激動,帶著濃厚的興趣進入閱讀情境中。如我在教學蘇教版六年級上冊《負荊請罪》一課,上課前我就把這篇課文以表演(一人分飾兩角)的形式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成功的引導學生進入課文。有了興趣,學習起來就主動得多。另外,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該是一個與學生平等的參與者,并起著積極的引導作用。學生則是在互相回答、互相討論的共同活動中,成為學習的主體。

三、語言多積累,語感領悟多

小學生是記憶力的最好時期,因此,積累語言應該是小學閱讀教學中最重要的目標之一。要通過閱讀讓學生積累精彩又豐富的語言材料,儲備一些語言,使學生在大腦中形成一個良好的語言反應機制。然而背誦積累,絕不是“死記硬背”的鄰居,我們須要的是“靈活記憶,快樂積累”。認讀和深情朗讀為背誦奠定堅實的基礎,通過多種形式的讀書訓練,使學生對課文達到熟讀成誦的程度,那么學生背誦課文時水到渠成,輕松地便可完成任務。另外根據(jù)文本的特點,不但可以通過講故事或當導游也可以演課本劇等不同形式,激發(fā)學生背誦課文的積極性。

四、時間有保證,質量有提高

語文的學習需要學生的自我理解能力。這種自我理解能力的培養(yǎng),不能離開學生的閱讀。因此語文教學,必須保證學生的閱讀時間和質量。一堂語文課不可能有較長時間讓學生自由閱讀,這就需要學生們在課外自主閱讀。但是學生讀了嗎?這是我們應該思考的問題。如果沒有,我們就應該有的放矢引導學生去閱讀。我們的語文教材中有很多東西,學生都可以去自己查閱相關的內容的。如《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講的是波蘭音樂家肖邦因侵略者的殘暴行徑不得不離開家鄉(xiāng),最終因勞累成疾客死異鄉(xiāng),臨死他囑托自己的姐姐把他的心臟帶回祖國。在上完課文后,我讓學生們去查閱肖邦的生平經(jīng)歷。學生們去查閱后,對肖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更能領悟到肖邦的愛國之情。這樣有教師引導性的閱讀,在閱讀的質量上能得到保障,并且能及時檢驗他們的所得,是我們語文教學中值得一試的方法。

五、要澆一碗水須有一桶水

第2篇:小學閱讀教學范文

[關鍵詞] 閱讀教學 閱讀模式 創(chuàng)新能力

一、閱讀教學模式的基本特點

1.主動嘗試

素質教育要求學生是課堂的主人。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要能真正體現(xiàn)教師角色的轉變,學生地位的轉變,媒體作用的轉變,教學過程的轉變,把教學過程從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中心的講解傳授模式,轉變?yōu)槌浞煮w現(xiàn)教師主導作用,發(fā)揮教師的主體地位,讓學生通過發(fā)現(xiàn)問題,探究問題和意義建構過程來獲得知識。在實驗過程中,我們在校領導的支持下,建立實驗小組,擬定了與教改實驗同步的設計方案、教材分析、教法的探究??翠浵裾n,不斷進行深入研究,以便我們盡快掌握“四結合”教改試驗這種新型語文教學模式,從而達到“一個目的”,即和諧的雙軌活動提高課堂效率,實施素質教育。

2.發(fā)現(xiàn)創(chuàng)新

實施素質教育,要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而本教學模式正體現(xiàn)了這一點,學生在一定的情境下主動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如在《狼和小羊》一課總結處,教師設計了這樣一個表演環(huán)節(jié):請二位同學上臺,戴上狼和小羊的頭飾,表演出整篇課文的內容,最后在狼撲向小羊的一瞬間,小羊應該怎樣做才能幸免于難,請學生任意發(fā)揮想象,在可能實現(xiàn)的基礎上盡情表演,這樣,既可以使學生總結出對狼這樣的壞人不能只講道理,還要動腦筋想辦法勇于反抗,才能獲勝的道理。我校有位教師在教學《草船借箭》時,提出如下問題讓學生思考:如果3天之內江上沒有大霧,諸葛亮“草船借箭”的計劃落空了,事情的結果會怎樣呢?如果魯肅事先把諸葛亮妙計告訴了周瑜又會怎樣呢?教師這樣精心地為學生鋪設求異路,引導學生多角度、靈活地觀察、分析問題,就能提高他們創(chuàng)造性思維質量。

3.發(fā)揮網(wǎng)絡教學優(yōu)勢

在小語“四結合”教改實驗當中,多媒體計算機走進了課堂,優(yōu)化了閱讀教學,將讀書由被動強化為學生主觀上的需要,學生對學習始終保持一份新鮮感,特別是低年級的小學生,在多媒體刺激下,會對課文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有助于閱讀能力和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如第三冊看圖學詞學句《祖國多么廣大》這一課中,配有長江兩岸這一帶的風光圖片,課件設計如下:長江大橋巍然聳立,橫跨江面,柳枝吐綠,燕子鳴唱,江上漁舟往來穿梭,江面風平浪靜,還配有《春天在哪里》這首歌的音樂,于是一幅美麗的春景圖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學生沉浸在怡人的春光中,使學生興趣盎然。教師再適時提問:“你能不能用更精彩的詞匯來描寫一下美景呢?”“隨著圖中你看到的景物,你能想象出此地還有哪些美麗的風光嗎?”一石激起千重浪,學生紛紛發(fā)表意見,不少好詞好句在此應運而生,最后,教師又布置給學生一個作業(yè),要求學生用想象繪一幅自己心中的春景圖。這種思維方式的訓練,大大激發(fā)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與學習的內在動機,同時還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言實踐、口語表達、說完整話及豐富的想象能力。此外,多媒體還以動態(tài)畫面、展示過程、符號提示、指導朗讀等優(yōu)點,贏得廣人師生的喜愛??梢姵浞掷枚嗝襟w軟件對閱讀教學中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還是大有益處的。

二、閱讀教學模式的操作過程

1.初讀感知

有感于邱學華老師的嘗試教學法,在閱讀教學的首要環(huán)節(jié),也是準備環(huán)節(jié)中,放手讓學生自讀課文,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學生讀準字音了解大概內容后,便會積極主動地帶著問題探索知識。在此,教師不做任何提示,或者可幫助復習一下舊知加深新舊知識間的聯(lián)系,保證下一步活動的順利進行。當然,對于小學生初讀感知的能力不夠強,可引導學生反復閱讀,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為深入理解課文打下基礎。

2.提出問題

學生在自己初步預習的基礎上,掌握了部分知識,但還有一部分不知其所以然的問題,會被學生五花八門地提出來,甚至是教師意想不到的問題。

3.合作交流

這一環(huán)節(jié)主要是教師借助各種手段指點學生進行交流、思考、發(fā)表意見的時間。學生在教師的激勵與鼓舞下,好奇心與成功欲就行到極大的滿足,被動地接受就會變成主動地探求,讓學生回答:通過自學,你知道了什么?你還有哪些不懂的問題,請同學幫你解答。在這個過程中,采用自由交談、主動發(fā)言、教師協(xié)調配合的方式進行,對學生的意見,教師除指出語病外,暫不發(fā)表意見,學生不用舉手,大膽站起來發(fā)表自己的見解,讓學生手、腦、眼、口全部放開,讓思維縱橫馳騁,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獨立解決問題的意識和習慣,凡是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合作互助能夠自我解決的問題,教師一般不要替代,而當學生經(jīng)過思考、合作、討論、交流后仍處于困惑之中,教師再給予必要的提示和講解。同時,鼓勵學生摘記精彩章節(jié)、詞句,培養(yǎng)學生的詞匯積累能力與自學能力。經(jīng)過交流與匯報,學生已對教學內容基本掌握。此時,教師再幫助梳理思路,并對有爭議的問題重點講解,便使學生及時地將整篇課文融匯貫通,顯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4.反饋歸納

在教學過程的小結處,教師要根據(jù)實際啟發(fā)學生舉一反三,揭示主題,使學生的思維形成能力,不要機械重復,只是高度概括。這一環(huán)節(jié)也可留給學生來完成,給學生創(chuàng)新的空間和余地。使學生在總結過程中,感悟樂趣、激發(fā)熱情、發(fā)揮想象,形成認知結構。如在教學《坐井觀天》一課的總結中,教師總結出:看問題要全面,眼光要放得遠,才能把事情本來的面目看清楚,不要向青蛙那樣目光短淺,固執(zhí)己見,不聽勸告。沒想到,此時的一各學生站起來反駁了老師:老師,我不完全同意你的意見,我認為青蛙有值得人學習的一面,它不聽小鳥的話,也正說明了青蛙不盲目相信別人,它對自己的眼睛自信不疑,這也說明它能堅定立場。學生的一番話使老師靈機一動,老師虛心地接受了他的意見,并表揚了他敢于提出自己的見解,不盲從別人的精神。

三、實驗效果

第3篇:小學閱讀教學范文

可是,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不少語文教師發(fā)出語文難教的慨嘆,這種慨嘆也多是基于閱讀教學而言。究其根源,成因有五:一是目標不明確,對年段閱讀目標、課時閱讀目標把握不準;二是不重視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特別是良好的預習習慣和良好的閱讀習慣;三是一講到底,一問到底充斥課堂;四是泛讀、濫讀比比皆是,只一味地讀,沒有層次、沒有點撥、甚至沒有要求;五是不重視對教材進行有機整合。

從教以來,我一直從事小學語文教學,但對于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還未嘗試過深入的思考。前年,我接手了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任務,為了更好地為中高段語文閱讀教學、學生寫作打好基礎,我做了一些針對性探索。

一、閱讀教學中教會學生質疑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獲取知識――這就意味著發(fā)現(xiàn)真理,解答疑問,你要盡量使你的學生看到、感覺到、觸摸到他們不懂的東西,使他們面前出現(xiàn)疑問,如果你能做到這一點,事情就辦成了一半?!睂W習也一樣,“學起于思,思源于疑?!睂W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發(fā)現(xiàn)問題,學習才有興趣,才會主動,因為有了問題才會產(chǎn)生求知欲望。小學低年級學生的閱讀能力有限,特別是像我們這樣的小學,學生的學前閱讀能力很不理想,要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就必須先培養(yǎng)學生的質疑能力,激發(fā)他們大膽質疑,做學習的主人。

二、閱讀教學中留足時間給學生思考

“教室里寂靜,學生集中思考,要珍惜這樣的時刻”,我已忘了這是哪位名家的至理名言,但這話卻在我的閱讀教學中起著重要的指導作用。

在實際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很多教師在提問后就馬上讓學生回答,不給學生時間去思考,如答不出,教師或是不斷重復問題,或是忙不迭地暗示,試想,在這極短的時間內,學生的思考能進行多深呢?學生能獲得多少“頓悟”和思維的火花呢?小學低年級學生更是如此。為了迎合老師,他們在老師話音剛落就匆忙尋找片言只語作答,表面上教學氣氛活躍,實際上是走進了無效教學的圈子。為了改變閱讀教學的這種狀況,我總是在問題提出后(明確,但有一定深度和難度的問題)給學生一些獨立思考的時間,讓他們潛心讀書,深入思考,當學生回答過程中遇到困難時,我總是以期待的目光鼓勵學生積極思考。這個等待的過程時間雖短,卻正是學生思維最為緊張活躍的時候。如第二冊《小燕子進步了》教學時,我在總結課文時提出:“燕子媽媽為什么‘滿意’地笑了?”話音剛落,就有兩三只小手舉起來了。我沒有就此讓他們起來回答,因為在這么倉促的時間內作答,學生的回答十有八九是零碎的、不完整的,而且這時回答會影響別其他學生的思維。于是我用手勢示意他們把手放下,輕聲說:“你們反應可真快,我想你們如果和其他同學一樣能認真思考,把語言組織得完整些,回答一定會更精彩?!边@樣,既保護了他們的自尊心,又調動了他們思考的積極性,同時穩(wěn)定了全班學生的情緒。

三、閱讀教學中創(chuàng)設學生合作學習的機會

根據(jù)“互助互補”的原則,閱讀教學也要給學生提供合作學習的機會。我常在教學的關鍵之處,重點之處設計同桌交流、小組討論的環(huán)節(jié)。這樣可以讓學生取長補短,相互啟發(fā),增加課堂的信息量,從而提高閱讀教學的效率。如教學第二冊《奇妙的舌頭》時,教學重點之一是感受動物舌頭的奇妙。為此,我設計了這樣的教學過程:

(1)獨立思考:課文介紹了哪幾種動物的舌頭?

(2)小組討論:動物舌頭的特點及功能分別是什么?

(3)集體交流:你還知道哪些動物有奇妙的地方?

四、閱讀教學中創(chuàng)設學生練筆機會

第4篇:小學閱讀教學范文

一、結合看圖訓練閱讀

一年級的課文大都配有形象、生動、活潑的插圖、動畫、音像等,并且大部分插圖、動畫、音像就是聲情并茂的故事。一年級學生處在閱讀的起始階段,在教學中我充分利用課文中的插圖等,讓學生先看圖,把學生帶入課文情境,讓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說說圖上畫的什么,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然后圖文對照讀課文。如在教學《小壁虎借尾巴》一課時,我先引導學生認真仔細地看書中的插圖,再說說插圖中介紹了小壁虎向誰去借尾巴?借到了沒有?由于學生已經(jīng)預習過了,加上課文的插圖就是故事情節(jié)的體現(xiàn),所以學生說得非常生動形象,而且富有想象力,緊接著讓學生讀課文,看課文是怎樣寫小壁虎去借尾巴的?它說話的態(tài)度怎樣?它們?yōu)槭裁床唤杞o它尾巴?后來怎么樣了?為朗讀作了充分的準備。這樣由圖像信息轉化為文字符號,同時又理解了課文內容。這種安排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同時對讀懂課文,理解字詞句都是大有裨益的。

二、結合思維訓練閱讀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指出:讓學生在閱讀實踐中逐步學會獨立思考。讀書不思考有如小和尚念經(jīng)――有口無心。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我們應該注意把讀書與思考緊密結合起來,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如在教學《夏夜多美呀》一課時,我就采用了以讀代講,以讀促思,在讀中感悟的方式。首先讓學生自讀課文,想想小螞蟻為什么哭呀,然后讓學生自由討論小螞蟻是在誰的幫助下回家的。最后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小螞蟻回家的過程。這樣在讀中進行思維訓練,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特別是在討論關于小螞蟻回家的過程時,學生的思維異?;钴S,各抒己見。只有經(jīng)歷了模糊到清晰的過程,學生的認識水平才會發(fā)生質的變化,思維能力才能切實提高。

三、結合說話訓練閱讀

如果說“讀”是對信息的輸入,那么“說”就應該是對信息的輸出了。培養(yǎng)學生口頭表達能力,是一個長期訓練的過程。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痹诮虒W實踐中我們應該重視學生讀與說的有機結合。如在教學《烏鴉喝水》的第一自然段的第一句話時,我讓學生自由練讀后,指名一生讀,讀后,我說:你讀得很認真,只是聽了你的朗讀,老師頭腦中沒有出現(xiàn)烏鴉“到處找水喝”的情景。大家想象一下,烏鴉“到處找水喝”,如果我們用望遠鏡看一下,你會看到什么?當學生的思維閘門一打開,他們就會涌現(xiàn)出許多奇特、豐富多彩的想像,并滔滔不絕,口若懸河。有的說,我看見烏鴉找了好多地方;有的說,我看見烏鴉一會飛到樹林里找,一會兒又飛到山上去找;有的說,烏鴉一邊找,還一邊說:“渴死我啦!哪兒有水呢?”有的說,烏鴉一邊找,一邊說:“水真難找哇!”這樣,把學生帶入課文情境,使他們由“局外人”變成“局內人”,體會了烏鴉因口渴難耐而著急的心情,這時再讓學生讀這句話時,學生讀得很投入,讀出了烏鴉非常焦急的心情。讀書、說話、情感陶冶三結合,真可謂“一石三鳥”。

四、結合表演訓練閱讀

情境表演是兒童最受歡迎的表現(xiàn)形式。小學低年級的課文大多是聲情并茂的文章,及富有童趣,適合用表演的形式來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通過表演化抽象為形象,化難為易,使其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突現(xiàn)特點。如在教學《做什么事最快樂》一課時,我先要求學生圖文對照仔細地讀課文,讀后讓學生自找合作伙伴自編、自導、自演《做什么事最快樂》的故事情節(jié),看學生是否把課文內容讀懂了。結果學生的表演令我非常滿意,把小青蛙、啄木鳥、水牛、蜜蜂的動作語言,表演得淋漓盡致,活靈活現(xiàn),惟妙惟肖。在輕松愉快的表演中,學生理解了從小青蛙尋找答案過程中認識到了做對別人有用的事是最快樂的事。

五、結合畫的訓練閱讀

第5篇:小學閱讀教學范文

關鍵詞:小學;藏語文;閱讀教學

在小學藏語文閱讀的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根據(jù)藏區(qū)小學生的實際特點去設計適合的教學策略,不但要使學生藏語文閱讀能力得到有效提升,而且要讓參與其中的藏區(qū)小學生愛上學習藏語文。

一、小學藏語文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

由于地理、語言環(huán)境不一樣,藏區(qū)小學生對語文中的詞語、語句的用法與其他地區(qū)學生有很大差別[1]。藏區(qū)小學生自小在藏語環(huán)境中生活,周圍的人都用藏語交流,一直受藏語熏陶,在藏語文的學習過程中無法避免語境的影響。藏語在藏區(qū)具有非常大的優(yōu)勢。那些用藏語交流的學生只有依靠不斷努力和練習才能掌握和應用好漢語,但難度很大。藏區(qū)小學生藏語和漢語學習的效果與他們的語言環(huán)境、漢語基礎有很大關系。在小學藏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文字、表述方式、句式等基礎較差的學生很難產(chǎn)生興趣[2]。語境的特殊性嚴重影響了藏區(qū)小學生對藏語文學習的積極性,讓他們藏語文閱讀學習的效果大打折扣。

二、小學藏語文閱讀教學的策略

(一)激發(fā)藏區(qū)小學生的閱讀興趣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想提升小學藏語文閱讀教學效果,教師必須開闊思路,針對學生的特點,激發(fā)他們的閱讀興趣。只要對藏語文閱讀有了興趣,小學生就會把閱讀當成有趣的事情,在閱讀興趣的支配下閱讀書籍,激發(fā)閱讀潛力,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為更好地引起藏區(qū)小學生對閱讀的興趣,小學教師要在閱讀的各個階段設計教學活動。比如,教師在教授藏語文人教版教材中《威尼斯的小艇》一文時,就可以引導小學生依照自身的認知對這篇文章進行猜想,如“同學們,看到標題,你們能猜測下這篇文章是描述什么內容的嗎?”“你們想要了解哪些內容呢?”這種閱讀教學導入新課的方式可以輕易激起藏區(qū)小學生的興趣。教師也可以在這種和諧、融洽、輕松的氛圍中順利推動閱讀教學的進程。在藏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根據(jù)課本內容與小學生的想象講解課文,讓學生在閱讀中感到快樂。

(二)體會課文中的漢語言美小學藏語文課本中的文章很多都是名家著作,語言表現(xiàn)方式有的很細膩,有的很精簡,詞語的使用也很講究。因此,教師在小學藏語文閱讀教學中應讓小學生高聲朗誦,體會文中的漢語言之美和詞語使用的準確性。比如,藏語文人教版教材中的《威尼斯的小艇》一文盡管是美國文學巨匠馬克吐溫之作,但在被譯成漢語時被增添了濃重的漢語言特點,以漢語言文字將意大利的風土民情表現(xiàn)了出來,可以使小學生體會到中國文化的韻味。根據(jù)此文章,小學生不但可以從文字詳細了解意大利的風土民情,而且能充分體會到漢語言的博大精深。文中很多詞語都體現(xiàn)了漢語言的用法,如“左拐右拐”“等于”“一般”等。因此,藏語文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探究這篇文章中的關鍵詞語,讓學生試著用它們造句或組詞。比如,其中的“等于”可以用漢語中的“差不多”解釋,學生可以造句:老師在上面說你卻沒聽等于這節(jié)課白學。探究文中的重點詞語可以使學生對漢語文的閱讀和學習產(chǎn)生非常強烈的興趣。

(三)創(chuàng)新教學形式在舊有教學模式中,藏語文教師一直是課堂教學的主體,而藏區(qū)學生則是被迫接受藏語文知識。在小學藏語文閱讀教學中,這種被動式的教學方式很常見。教師若一開始就詳細講解課文中的內容,就不能有效調動藏區(qū)學生對漢語文的閱讀興趣。因此,在小學藏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把主體的位置交給學生,結合小學生的實際特點、性格、理解和認知能力去進行藏語文閱讀教學。采用調動學生自主性的教學形式去進行教學,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融入藏語文閱讀的氛圍中。比如,小學教師在教授藏語文人教版教材中的《草原》一文時,可以為學生播放《蒙古人》《美麗的草原我的家》等與草原相關的歌曲,為學生營造情境,使其產(chǎn)生一種來到大草原的感覺,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使他們盡快進入學習狀態(tài),產(chǎn)生閱讀文章的欲望,自主投入藏語文的閱讀中去。

第6篇:小學閱讀教學范文

閱讀教學實質上就是讓學生通過知識的學習獲取相應信息的過程。在學習中教師不僅需要讓小學生更好地掌握語法,還要盡可能地讓學生在英語文章的閱讀中具有代入感,讓小學生清晰地知道文章所要傳達哪些重要的信息,以及文章主人公所存在的問題,進一步幫助文章主人公解決問題。同時,在閱讀教學中,可以讓教學者通過文章來引導學生領略英美文化內涵,充分感受到文章的獨特風格。為了能夠更好地達到上述效果,就需要教師巧妙設置相應的問題,讓小學生課后主動去查找相應的資料,從而讓教師在這一過程中起到一種引導的作用,使得小學生在閱讀能力層面上有所提升。

2情景設置在閱讀教學中的含義

顧名思義,創(chuàng)設情境是教學者將生活中出現(xiàn)的情境運用到教學過程中,為學生提供一個學習環(huán)境,目的是提升學生學習效率,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通過創(chuàng)設良好的情境,充分達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不斷激發(fā)小學生潛在的學習潛力,進而能夠為小學生思考的拓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另外一方面,為了能夠更好地促進情境設置在閱讀教學中的效果,我們必須讓小學生具有豐富的情感體驗,在課堂上主動營造良好的閱讀氣氛,使得學生個人情感和思想情感產(chǎn)生共鳴,從而了解和掌握英語知識。

2.1情境創(chuàng)設在閱讀教學中藝術的展現(xiàn)

創(chuàng)設情境并不是無邊際的,要根據(jù)實際情況,不是虛構不存在的東西。藝術性的體現(xiàn)是教學者通過語言、周圍環(huán)境、多媒體等工具進行輔助教學,為學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知識提供條件,為學生更好感受作品中的情感作準備。

2.2在閱讀教學中對情境創(chuàng)設的實效性作用分析

在創(chuàng)設情境過程中,教學者必須要切實注重小學生的個性特點,主動了解小學生的日常生活,并切實注重對閱讀知識的引導性作用,從而推動小學生閱讀思維的活躍,有效地擺脫小學生的思想束縛,為小學生提供高效科學的學習環(huán)境,不斷推動小學閱讀教學的順利實施。

2.3在創(chuàng)設情境中,注重藝術性和實效性兩者的結合

我們都知道,在選取情境時必須要選小學生熟悉的事物,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讓小學生融入到教學情境中去。

3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應當有效地采用創(chuàng)設情境的教學模式

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過于注重學生的寫作訓練,卻很大程度上忽視了學生的閱讀。為了能夠使學生能夠在聽、說、讀、寫等各方面得到提高,必須加強對英語閱讀的重視。英語閱讀可以培養(yǎng)小學生的英語語言素養(yǎng),同時還可以豐富學生的知識面和提高學生的口語水平,并且還可以為學生積累寫作素材。在另外一方面,閱讀教學可以極大提高學生的課外閱讀能力,提升小學生的英語知識水平。

3.1教學者在記敘文閱讀教學中,要充分結合實際

例如:教師在講授與好人好事相關的文章時,由于不少家長對學生的日常管理較為嚴格,學生沒有機會進行社會實踐,導致學生與他人相處存在一定的距離感。英語教師可以從自身出發(fā),跟學生講述發(fā)生在周圍的好人好事,這樣不僅可以給學生傳遞正能量,還可以讓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教師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將課本內容轉換為現(xiàn)實中的真實事件,不僅能夠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還能更加順利地完成英語課程規(guī)定的教學目標。再借助一些小故事為學生理清邏輯思維,使其更好地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寫作過程中,無形之中加快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3.2靈活地運用童話情境的設置,激發(fā)小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在小學閱讀教學工作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童話故事來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因為童話具有一定的科幻性和敘事性,能夠很好地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引發(fā)學生對事物的無限遐想,有效地達到相應的教學目標。在這一過程中,教學者還應該根據(jù)學生的年齡和學習狀況進行針對性的設置情景,例如教授神話傳說文章,小學生可以在對這些文章進行閱讀時,有效地依據(jù)多媒體技術來學到相應的知識。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對其中的情景進行表演,這樣才能讓小學生充分領悟到文章中的精髓。

4結語

第7篇:小學閱讀教學范文

關鍵詞:小學英語;閱讀教學;原則;策略

小學英語閱讀教學長期以來都沒受到足夠的重視,使得廣大一線教師喪失了最基本的發(fā)言權。但是隨著小學英語教育在課程中逐步受到重視,英語閱讀教學也得到了長足的發(fā)展。在一項實驗的結果中發(fā)現(xiàn),開展了英語閱讀教學的學生在口語表達和語感等方面都要比那些沒有參加過閱讀訓練的學生強。所以,筆者認為對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探討是很有必要的。

一、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應遵循的原則

1、保證生動性和趣味性

小學生喜歡生動而有趣的東西,所以在英語閱讀課文中教師對閱讀材料的選擇應當體現(xiàn)生動性和趣味性。如教師可以采用圖片輔導,使學生對簡單句子或者關鍵性詞語進行學習,增強學習的興趣?;蛘呓處熆梢酝ㄟ^改編的方式進行興趣引導。如筆者在上6A Unit7 At ChrisglTlas時,把課文中簡單的知識進行整理,同時增加了部分簡單而生動的單詞和句子,使課文內容形成一個完整的故事。隨后教師要求學生通過讀故事想結局,學生在興趣的引導之下居然能想出5至6個不同的結局??梢?,增強英語閱讀內容的興趣性是可以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

2、注重循序性和難易性

英語閱讀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學生在英語老師的引導下循序漸進的獲得的。所以,教師在設置閱讀內容的時候要注意對知識難易的把握,閱讀內容太難或者太簡單都不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產(chǎn)生,相反卻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提高。所以,教師在選取閱讀內容的時候要難易結合,最好是結合學生最近發(fā)展區(qū)進行選擇。

3、選擇拓展性和豐富性

英語教學中應當盡量避免以書本論書本的教學模式,應結合生活實際對學習的材料進行拓展。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選擇那些貼近于生活的材料,包括:小區(qū)、小動物、學校等。同時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對其它閱讀體裁進行應用,如兒歌、名人名言、故事等,形式是多樣性的??傊?,英語閱讀材料從多方面去選擇并不會增加學生的負擔,恰恰相反,能對學生閱讀興趣的提高產(chǎn)生重要的作用。

二、提高閱讀效率的策略

1、豐富學生的詞匯量

詞匯量的多少,直接關乎著小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對主要內容的理解。所以,英語教師應該結合實際,創(chuàng)造積極向上的學習環(huán)境,以活潑、愉快的教學氛圍為依托,增強學生對單詞記憶的主動性和興趣性。教師應該培養(yǎng)學生自主思考的習慣,讓他們采用適合于自己的方法進行記憶,從而在學生認知的過程中加強對詞匯的積累。教師要找準學生記憶的規(guī)律,從不同途徑源源不斷的給予學生記憶單詞的機會,為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打下堅實的基礎。

2、教會學生使英語詞典

在英語閱讀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不認識的單詞,對學生的閱讀往往會形成阻礙。作為英語教師應當培養(yǎng)學生猜測單詞的能力,即根據(jù)上文內容推測單詞或者下文內容意思的能力。讓學生認識到在英語閱讀中出現(xiàn)不懂的詞是很正常的,它并不可怕,應該勇敢的讀出來。在大致理解的情況下,出于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和對課文正確性理解的目的,英語教師應當教會學生應用英語詞典對生詞進行查找的能力。除此之外,英語教師還可以教會學生用英語句子對單詞進行解釋的方法,促使學生對單詞進行很好的理解。如單詞teapot,用英語可以這樣解釋:pot for brewing tea; usually has a spout and handle。這樣就能夠培養(yǎng)學生多方面的英語思維。況且,現(xiàn)在網(wǎng)絡十分發(fā)達,教師可以提供英語詞典的相關網(wǎng)址給學生,如,讓學生進行自學。

3、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

學生在英語閱讀中,經(jīng)常會采用手指移動或者糾纏某一個生詞的閱讀習慣,往往導致了閱讀效率的降低,所以教師要適時的加以糾正。同樣,在閱讀材料的選擇方面,教師應當對學生作出分析,針對不同的學生提供不同的內容。同時,教師要從多角度和多層次方面對課外材料加以利用,并有意識的培養(yǎng)學生略讀(skimming)、精讀(Intensive Reading)等的閱讀能力。

4、把英語閱讀內容進行課后延伸

英語閱讀教學的成效可以用課后的延伸進行檢測,比如應用肢體語言、簡筆畫等讓學生用英語進行簡要復述,增強學生對課內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應用。在一個章節(jié)完成后,教師可以安排學生進行英語閱讀比賽,或者要求學生把最近發(fā)生過的有趣的事情用英語講給其他同學聽。

5、讓學生家長參與到閱讀教學中

家長對學生學習的影響也是比較關鍵的因素,教師應該邀請家長參與到學生學習的行列中,陪同孩子搜集英語閱讀方面的材料,并對學生閱讀訓練加以點評,共同感受英語閱讀帶來的快樂。如教師在上”Have, has”的相關句型時,家長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把閱讀知識進行改編,形成新故事“Magic boxes”講給學生聽,從而豐富學生的閱讀素材,拓展學生英語閱讀的能力。

總之,小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提高不是靠教師一味的講解單詞所能做到的,而是要通過教師在教學中不斷的總結,并以英語閱讀教學作為訓練手段,從多角度、多層次上展開閱讀教學,以此促進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長足發(fā)展。

參考文獻:

第8篇:小學閱讀教學范文

關鍵詞:培養(yǎng)、理解、養(yǎng)成良好閱讀習慣、閱讀技巧

        小學階段開設英語課程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情感,形成初步的英語語感,為其打好語音、語調基礎,最終使學生具備初步的用所學英語進行交流的能力。按《英語課程標準》規(guī)定,小學生在畢業(yè)前至少應該達到二級的目標要求。在二級目標中,讀的要求有:能借助圖片讀懂簡單的故事或小段文,并養(yǎng)成按意群閱讀的習慣;能正確朗讀所學故事或小短文。那就是說,小學生也應該掌握基本的閱讀技巧,能夠輕松、獨立的閱讀相當于該年級水平的讀物。閱讀是語言學習的一個重要方面,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英語閱讀習慣,具有正確的閱讀技巧,為其終身學習打下基礎。然而現(xiàn)行的小學英語并無明確的英語閱讀教學目標,教師對于閱讀教學如何開展,有什么策略需要掌握,還有必要進行探索和研究。

        一、小學生在閱讀中存在的困難

        1、缺乏足夠的詞匯量

        缺乏必要的背景知識是造成閱讀困難的主要原因之一;小學生知識面窄,常因不了解背景知識而無法順利閱讀。詞匯的擴充是閱讀理解的主要組成部分。詞匯量的大小預示著閱讀能力的高低。據(jù)調查,90%有閱讀困難的學生都有詞匯缺乏的問題。由于小學生詞匯量小,雖然讀了,但不能理解其內容,往往使小學生對英語閱讀產(chǎn)生恐懼心理,造成心理緊張,而越緊張就越難讀懂。

        2、缺乏有效的閱讀策略

        小學生年紀小,閱讀經(jīng)驗不足。沒有一套適合自己的閱讀策略。如:不會抓文章段落大意,不會找關鍵詞,不懂得詞義猜測,當面對文章里的一些新單詞,就顯得缺乏信心,變得害怕閱讀。不懂得通過上下文聯(lián)系、插圖來幫助自己理解文章意思等。有效的閱讀策略可以幫助那些在詞語解碼、閱讀流暢性、回憶閱讀內容以及理解力等方面存在困難的學生。

        3、不良的閱讀習慣

        由于缺少系統(tǒng)的閱讀指導和訓練,學生形成了種種不良的閱讀習慣,如機械地閱讀,用手指點著單詞。由于缺乏速度和技巧的訓練,很多學生對模糊語義的容忍度較小,見到生詞就查字典,閱讀效率較低。

        用心理學的角度來看,英語閱讀是非常復雜的心理認知活動,它可以分為感知和理解兩個階段。閱讀過程,由于學生水平上的個體差異,閱讀的效率也有所不同。教師應針對不同學生的能力,授予合適她們的閱讀策略。

        二、英語閱讀教學模式

        (一)閱讀教學基本模式

        主要有三種閱讀教學模式:自上而下的模式,自下而上的模式和交互補償閱讀教學模式。 

        1、自上而下的閱讀過程是指讀者運用自己的知識進行閱讀,整個閱讀過程就是讀者與文章的交互過程。讀者的背景知識比詞匯問題更重要。這對教學對象的水平要求較高,適合采用與高年級學生閱讀教學中。

      2、自下而上的模式是指讀者對材料的理解是從較小的語言文字單位到較大的單位,從底層到高層一步步進行的。讀者從字母、到單詞、句子、逐個進行解碼,從而理解全文。

        3、交互補償閱讀教學模式,是以上兩種模式的結合。既強調背景知識,上下文預測的重要性,又不忽視單詞、短語的解碼能力、迅速捕捉關鍵信息以及理解閱讀材料的重要性,反映了閱讀過程的本質。教學中,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來選擇教學模式。

        (二)閱讀教學的三段教學步驟

        1、讀前活動:激發(fā)動機,引導學生進入閱讀狀態(tài)

        通過下列方式建立起故事或者閱讀內容以往經(jīng)驗、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課堂討論、“brain storm”、制作關于以往知識的分類列表、制定目標、預習課文中的圖片、做出預設以及使用與課文內容相關的視聽輔助材料等。

        2、讀中活動:要求具體,以準確感知閱讀材料

        小學生對事物的感知并非十分準確,他們認識事物常常膚淺、粗略,或者只注重事物的外部特征而忽略事物的本質特性。學生在閱讀過程對閱讀材料的感知也是如此。因此,教師必須采取行之有效的手段對學生提出具體的要求,對學生的要求應具體明晰,教師的要求越具體,學生閱讀的目標就越明確,閱讀的效率就越高。閱讀教學的要求應遵循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和循序漸進的原則。

        3、讀后活動:交流研討,培養(yǎng)綜合運用英語能力

        學生閱讀后,教師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a.對閱讀質量的檢查評估。要求學生限時細讀。引導學生對所讀內容進行分析、比較、推理、綜合、歸納、總結,以便把握短文的實質和內容的各個細節(jié),然后讓學生口頭或書面回答問題。

        b.對策略使用的評估。倡導合作式閱讀活動。教師要精心設計各項任務,由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小組活動來合作完成。學生完成任務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一個合作、互動、創(chuàng)新的過程。

第9篇:小學閱讀教學范文

【關鍵詞】語文閱讀;興趣;主體;多媒體

閱讀教學是小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閱讀是一個不斷探索,不斷學習,不斷付出的過程。在閱讀中注意培養(yǎng)閱讀興趣和能力的同時還要注意培養(yǎng)良好閱讀習慣。閱讀是語文教學的生命支柱,只有加強閱讀,才能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

一、更新觀念,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仍然是一個給予的過程,即:教就是先生講,學就是學生聽,先生傳授知識,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師生之間的關系就是知識授受的關系,老師花了好大的精力,苦口婆心地講解,而學生則昏昏欲睡,結果事倍功半。現(xiàn)代教學論強調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把獲取知識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如《火燒云》閱讀教學可以從題目入手:①什么叫火燒云?認真默讀課文,然后從文中找出一句話回答。(天上的云從西邊一直燒到東邊,紅通通的,好像是天空著了火。②這句話中的“燒”換成“紅”通不通?既然通,為什么用“燒”而不用“紅”?同學們討論后得到三種理由:a:為了點題;b:與這句中“好像是天空著了火”相照應;c:用燒給我們變化的感覺,動的感覺。只有一字之差,就有幾種理由,可見祖國的語言文字多么豐富,激勵學生認真學習。這個教學片斷,始終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上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改變了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消極、被動地位。對后面的內容,像火燒云的顏色,形狀變化多、快的特點,完全可放手讓學生學課文,圈畫詞句,體會積累,再加以運用。這樣的安排,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而教師則成為學生學習的帶路人。避免了教師問,學生答;教師寫,學生抄的老框框??梢哉f,更新觀念,擺正教與學的位置,是提高閱讀教學效益的前提。

二、培養(yǎng)學生閱讀的興趣

新課標中說:“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迸d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只要把學生的內在動力激發(fā)出來,一切都會水到渠成。小學生處于學齡初期(7歲到12歲),該年齡期的學生一般說來很樂意并很有興趣去掌握新知識、技能和技巧,他們渴望學會閱讀,他們在認識中的特點,表現(xiàn)在感知上有較強的情感性。有插圖的書,教師的描繪性語言,都能很快引起他們的反應。他們最先識記的并不是最本質的東西,而是對他們產(chǎn)生最深刻印象的東西。隨著學習的深入,他們逐漸形成一些正確的社會情感(如愛國、崇尚勇敢、樂于助人等),并以此來評價作品、評價人生。

強烈的閱讀興趣是促使閱讀活動深入開展的內驅力,是構成閱讀能力的最為活躍的因素,要產(chǎn)生這種內驅力,首先是需要;其次是滿足;第三是入迷。在閱讀教學中,教師首先提出有關問題,促使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然后在師生共同活動中讓學生闡發(fā)自己的觀點,使他們獲得滿足之后的快樂。在教學中,可適當鼓勵語文基礎薄弱的同學回答較為容易的問題,讓他們在閱讀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一種成就與滿足感。經(jīng)過多次練習以后,同學們的閱讀興趣自然而然便提高了。當閱讀的興趣成為一種推動學生求知的內在力量時,可以使學生產(chǎn)生強烈的學習動力。學生有了學習語文的興趣,便會從內心產(chǎn)生學好語文的自我要求,就會有強烈的求知欲望,并自覺地去提高語文能力。葉圣陶先生一貫主張:“在課堂里教語文最終目的在達到‘不需要教’,使學生養(yǎng)成這樣的一種能力,不待老師教,自己能閱讀?!睘榱伺囵B(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還可以多搞一些課內外的閱讀競賽,教師在平時教學以及競賽中要注意發(fā)現(xiàn)、培養(yǎng)閱讀能力強的苗子,鼓勵并公開表揚他們,讓他們經(jīng)常在班上朗讀,在校會上發(fā)言,推薦他們參加學校和社會組織的詩歌朗誦會、演講會,使他們成為同學們學習的榜樣。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高水平的閱讀,會激發(fā)學生無窮的學習興趣,閱讀效應也會逐步形成起來。同學們的閱讀興趣培養(yǎng)起來了,葉圣陶先生所提倡與追求的“不待老師教”的境界便自然而然地達到了。

三、運用多媒體教學,提高課堂效益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多媒體技術越來越多的被引入課堂教學。運用多媒體技術輔助語文教學,可以創(chuàng)設一個優(yōu)良的情景,開闊學生的視野,使抽象的難以理解的知識具體化,實物化,變成直觀、生動活潑的視覺信息,并配上文字與聲音,圖、文、聲、畫并茂,全方位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觸覺,使學生的認知渠道多元化;使課堂教學生動、形象、直觀、感染力強,對于小學語文教學的改革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情景又是激發(fā)學生興趣的動力和源泉。情景導入的方法很多,如情景引入,懸念引入,設問引入,圖畫引入,音樂引入,表演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