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論文中心 正文

清流東坑下傳統(tǒng)建筑與人文傳承探析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清流東坑下傳統(tǒng)建筑與人文傳承探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清流東坑下傳統(tǒng)建筑與人文傳承探析

摘要:東坑村古稱東溪,村民主要姓陳。據(jù)歷代傳承有序的《東溪陳氏族譜》所記,村落肇基于宋末,歷史上名人輩出,共出進士1人、舉人5人、拔貢2人、貢生14人,任知縣以上主官達8人,最高官至都察院右都御史兼兵部右侍郎。東坑村是福建首批省級傳統(tǒng)村落、三明市歷史文化名村,村落形態(tài)基本完整,保存有大量明清時期的文物古跡,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形式多樣,是研究閩西地區(qū)社會經(jīng)濟與文化發(fā)展的重要例證。

關鍵詞:傳統(tǒng)村落;文物建筑;人文習俗

東坑村位于福建西部千年客家古縣—清流縣的東部,西距清流縣城38千米,是由縣城通往永安、明溪各縣的主要驛道所經(jīng)之地。村落建在東北-西南向的山谷盆地間(圖1),四周群山圍護,東坑溪從村莊中部流過。東坑的主要姓氏為陳姓,據(jù)《東坑陳氏族譜》記載,其始祖陳文陸于南宋末年從歸化(今明溪縣)柏亨村遷此開基,開枝散葉,宗族繁盛,至今已歷三十余代。東坑古村落格局完整,磚木結構的古建筑造型精美,素雅端莊。東坑陳氏家族對文化教育尤為重視,專供教學的學堂或附建書院的祠堂、民居建筑等數(shù)量較多,是古代耕讀傳家的村落典范。2015年11月,東坑村由福建省住建廳、文化廳、財政廳聯(lián)合公布為首批省級傳統(tǒng)村落。

1村落格局

在村莊的選址上,東坑奉行“卜吉而居”的原則。民居建筑非常講究風水,多依地形山勢擇取朝向,大體沿山坑朝南建,大門斜向溪水,意財源滾滾而來、取之不盡。從村外高處望去,民宅依山勢向各處延伸,全村組成一個巨大的樹杈形,大體走向為東北-西南向。背靠青山,臨水而居,負陰抱陽,吐納有序,形成青山獻秀、綠樹四合的居住環(huán)境。村莊后山及水口處生長著枝葉繁茂的大樹,這些樹木作為村莊的風水樹受到村民的精心呵護,枝葉繁茂,連片成林,蔚為壯觀。利用村莊地勢的自然落差,或引山泉,或筑水圳,然后引入各戶,形成街巷水網(wǎng)并行的框架格局。歷史上,這些水系不僅給村民們的生活帶來極大方便,而且日夜奔淌的流水更使古老的村莊充滿靈動的意境。這種親近自然、寄情山水的風格特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人樸素的人生觀和美學愿景。在整個村莊的建筑布局上,村民們聚族而居,所有民居環(huán)列而建,長幼尊比,排列有序。其他如學宮、廟宇、商店等社會公共設施一應俱全,體現(xiàn)了封建農(nóng)業(yè)社會晚期以宗族為核心、以血緣為紐帶、自給自足型的宗族聚落形態(tài)。東坑古街大都用卵石鋪砌,歷史風貌保存較為完整。其中,十字街總長約1000米,橫街長約200米,屋背屻100米。街兩邊不規(guī)則地排列著大小店鋪,這些店鋪多是與村民生活息息相關的藥店、豆腐店、布店、糕點店、京果店等,也是村民們休息、娛樂、聊天的去處。店鋪均為土木結構,有門板式和窗柜式兩種,有的至今仍在使用。村里的街道旁、院落內(nèi)、小弄里都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水井。由于歷史嬗變,有的井已荒廢,今存還有在用的有近三十口,為一千余人口的東坑人提供取之不盡的優(yōu)質(zhì)生活用水。東坑的井造型、結構豐富多彩。從形狀看,現(xiàn)存的井有正方形、長方形、圓形、橢圓形,還有因地取勢呈不規(guī)則狀。從結構、材料看,有用青磚精砌細壘的,也有采用山石砌的,更有趣的是,有的像現(xiàn)代高樓住宅的水池。井欄有用鑄鐵整體鑄造的,有條石平鋪的,但大多是用巖石筑砌,形似木桶。

2文物古跡

東坑古村是陳氏族人定居、開發(fā)東坑的歷史見證。村內(nèi)街巷、門樓等保存基本完整,歷史風貌相對完備,祠堂、廟宇、廊橋、書院、民居等各類傳統(tǒng)建筑類型齊全,且大多連片分布。由陳氏(宣瑞)祖屋、致懿堂、琢玉書院、思成堂、仰峰堂、臨水宮、“陳氏一門”木牌樓(圖2)等七處古建筑組成的東坑建筑群,于2018年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列入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東坑古建筑整體木構架大多采取穿斗-抬梁結合形式,個別建筑采用抬梁減柱的營造方法,三間通暢,增加使用空間,是清代閩西建筑的典型代表。閩西傳統(tǒng)建筑平面布局合理,通風采光條件較好,契合中國傳統(tǒng)的風水學說和天人合一理念,建筑精巧、美觀,氣勢恢宏,布局科學、結構堅固、裝飾精美。在滿足居住及審美需求的同時,又兼?zhèn)浣逃?、敬宗、祭祀等文化功能,形成獨特的建筑文化景觀。東坑古建筑中,除琢玉書院的建造時期可追溯至明初外,現(xiàn)存古建筑大部為清中晚期所建,歷經(jīng)數(shù)百年,至今仍格局完整。東坑古建筑多依地形、山勢而建,門樓大多飾有層層疊疊出挑之如意斗栱,以前后廳單天井一進式為主,主要建筑以天井為中心,沿中軸線對稱布局,上至屋面,下至地表,內(nèi)外裝飾恰當,極顯雅致,是閩西客家鄉(xiāng)土建筑的典型代表。陳氏(宣瑞)祖屋始建于清末,一進合院式民居建筑,內(nèi)有半月池、書院,背靠花臺,兩側(cè)橫屋相伴(圖3)。建成至今未進行大規(guī)模修葺,歷史風貌保存較好,是東坑少有的內(nèi)含書院的民居建筑,展現(xiàn)了東坑深厚的重教育才傳統(tǒng)。致懿堂又名陳氏(盛瑕)祖屋。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重建。坐落于東坑村龍山坊,由廷獻公所建?!稏|溪陳氏族譜》第一本《重修陳盛瑕祖屋記》記載:“祖屋乃廷獻公所遺也,昔與資房分為二棟,局勢龍脈具不中正,越數(shù)百年未嘗改更書舍??滴跷迨哪暌椅?,陳素志邀集叔侄舜大、能臣、子遴、子健、子文力恢舊址,合為一棟。十一月二十四日丑時重新架造記?!痹萝蔡糜蓛蓷澖ㄖ嫵?,中軸均不在龍脈上,康熙五十四年(1715)損毀。陳素志邀集族人合力在舊址上新建一座獨棟的致懿堂,并于康熙五十四年(1715)十一月二十四日丑時結束工程,至今保存原貌。琢玉書院又名翠禧祠(圖4)。該院始建于明永樂年間,是東坑第一所書院。清朝嘉慶年間,陳隆照先生曾在此院任教,抗日戰(zhàn)爭時期是當時的戰(zhàn)時國民學校。新中國成立后,琢玉書院初定為鄉(xiāng)辦公室;1964年,余朋鄉(xiāng)東坑實驗小學設置于此,全鄉(xiāng)兒童在此就讀;1998年后,因場地所限,該院不再作為小學使用。思成堂又名桂圓書館(圖5)。明萬歷十一年(1583)由十四世祖信福公所建,現(xiàn)存建筑保留清代風格。思成堂集祭祖、教育于一體,辦館經(jīng)費及私教工資等均抽份折入學田計算。新中國成立后,思成堂初屬公辦學校;1958—1959年更改為大食堂;1961年后又作為學校;1972年改為倉庫;1980年歸回思成堂管理。思成堂曾于1994年大修一次,2007年因多處漏雨翻修屋面。仰峯堂又稱姑婆庵,東坑人稱庵里,坐落于東坑村上坪坊,由六世祖念十公于明初所建,現(xiàn)存建筑保留清代風格?!稏|坑陳氏族譜》第一本《仰峯堂祠記》記載:“太邱、光達二公之德業(yè)者,本支藩盛,蓋自此始。念十公既建祠堂于上坪坊以祀之,蓋根本之義也?!彪m為六世祖所建,實為祖祠、神廟兩用。解放初期,仰峯堂辟為大會堂,作為召開群眾大會場所。1962年仰峯堂大廳曾作為東坑小學的學校禮堂。臨水宮(圖6)坐落于水口廊橋的上方,最早由文路公興建,原為陳氏夫人廟,僅數(shù)間而已,明末崇禎年間毀于大火。后至康熙年間,村人集資重新建造,設有殿堂和陳夫人的塑像。至嘉慶初年,夜半起火,整體建筑付之一炬,無一留存。嘉慶十一年(1806),村人又推舉董事,籌資重建。這次重建在原址上擴大了面積,規(guī)模宏偉,重塑陳夫人像,雕鳳輦,歷時六年,各項工作才告完成?!瓣愂弦婚T”木牌樓據(jù)《東溪陳氏族譜》記載,是由隆慶五年(1571)辛末科進士陳用賓所建。陳用賓,號毓臺,東坑始祖陳文陸第十五代孫。幼年隨父陳應春遷到晉江定居,于明隆慶五年考中進士,官歷云南巡撫、都察院右都御史兼兵部右侍郎等職。陳用賓官居要職仍不忘桑梓,特地回東坑村建“陳氏一門”木牌樓,以表達對故鄉(xiāng)父老的眷念。木牌樓經(jīng)過三次劫難,于清嘉慶丁巳年(1797)重建,規(guī)模、格式、氣勢都保留原有的風格。

3文化習俗

東坑古村是閩西農(nóng)耕社會家族聚落生存的記憶,深刻反映了明清清流地區(qū)的政治形勢、經(jīng)濟結構、社會形態(tài)和文化特征。無論是在水邊田地,還是在山麓峰頂,東坑建筑群都順應與模擬自然地形,與自然環(huán)境渾然天成,體現(xiàn)出建筑與自然的和諧共存,實現(xiàn)建筑功能與審美的完美統(tǒng)一,反映出傳統(tǒng)社會天人合一的審美意趣。陳氏是閩西望族,歷史上名人輩出。據(jù)嘉慶、道光、光緒年間編寫的族譜記載,全村有進士1人、舉士5人、拔貢2人、貢生14人,任知縣以上主官達8人。職位最高的是官至都察院右都御史兼兵部右侍郎的陳用賓。此外,清乾隆年間的陳允升(東坑村人)曾參與了《易經(jīng)》的撰寫;舉人陳榮掄一生未涉官場,潛心書法,遂成大家;舉人陳光晉傾注心血為地方教育,成為一代名師,至今還流傳下來28首格律詩。東坑古村具有優(yōu)良的建筑文化景觀與生態(tài)文化景觀,東坑建筑群作為活態(tài)文化遺產(chǎn),至今仍延續(xù)居住、祭祀、儲存等社會功能,保持著原有的歲時節(jié)令、民間信仰、祖宗崇拜等習俗活動,至今口口相傳擇地、建屋、科舉、耆老等民間故事,保存族譜、田契、屋契、賬本、鬮書、碑銘等諸多民間文獻,是清流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寶庫,具有極高的文化價值。由于歷史的原因和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響,東坑村形成了至今依然被村民津津樂道的一些奇特風俗。例如,“走游會”,是東坑村獨有的體育活動習俗;“背三月”是特有的婚俗;“提旌”是東坑最隆重的喪俗。能享受“提旌”喪儀的必是最受村人尊敬、家庭經(jīng)濟寬裕、且有三代男丁的人。對東坑古村的保護與利用,首要是保護好村落歷史遺存,包括古民居、祠堂、廟宇、小巷、歷史遺址和古樹名木等,要保護好村落的原始風貌,尤其是民居的建筑特色、山水風景和自然環(huán)境等。其次,還要保護好東坑的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收集有價值、有特色的詩詞、繪畫、工藝、民俗、名人、文化記憶等,延續(xù)東坑興學重教、重育人才的傳統(tǒng),充分發(fā)揮東坑的孝悌和耕讀文化,有條件地發(fā)展教育旅游,重新打造東坑的又一輪新時代進程。

參考文獻

[1]林善慶.清流縣志[M].福州:福建地圖出版社,1989.

[2]《東溪陳氏族譜》.

[3]孔燦生,陳佳清.東溪尋古[M].新出(明)內(nèi)刊第0255號.

作者:林文霞 單位:清流縣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