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論文中心 正文

談房屋建筑結構體系選型及抗震設計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談房屋建筑結構體系選型及抗震設計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談房屋建筑結構體系選型及抗震設計

摘要:在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日新月異的背景下,社會對建筑工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功能、高樓層的建筑得到廣泛應用,作為城市規(guī)劃建設的一部分,建筑工程施工也受到了關注,與人們的利益息息相關。但受到自然災害的影響,尤其是近年來地震發(fā)生頻率高,造成了房屋建筑結構的損壞,威脅到住戶的生命財產(chǎn)安全。為了降低地震造成的損失,必須對房屋建筑建構體系進行優(yōu)化和改進,提高結構的抗震性能,使得在遭受外力時,房屋建筑能夠借助強大的穩(wěn)固性保持原狀。本文主要討論了房屋建筑結構體系選型,立足于建筑結構的抗震功能,提出優(yōu)化結構設計的方案,希望能給同行提供借鑒。

關鍵詞:房屋建筑;結構體系;選型;抗震設計;結構設計

在確定房屋建筑結構體系時,需要綜合考慮各方面影響因素。例如,施工方案中對建筑性能的要求、建筑樓層高度和抗震級別、施工現(xiàn)場的地質情況以及施工材料的規(guī)格型號等。就建筑行業(yè)目前的發(fā)展趨勢來看,未來建筑功能將往綜合性方向發(fā)展,這意味著在制定工程施工方案時,建筑結構體系有著多種設計型號。不同的建筑結構體系,對施工要求有所不同,也深刻地影響著房屋建設效果。因此,房屋建筑結構體系選型至關重要,對工程施工進度和整體質量起著決定性作用。而且在選型過程中,涉及到對各種因素的考慮,具有較高的專業(yè)性和難度。房屋建筑結構體系選型,應該充分重視結構的抗震設計,將提高結構抗震性能作為選型的參考指標。施工人員的專業(yè)水平,也與結構選型的合理性有著密切聯(lián)系,施工人員必須抓住重點,嚴格遵循相關的原則,在確保建筑施工質量的同時,給企業(yè)創(chuàng)造更多的經(jīng)濟效益。

1房屋建筑結構體系選型設計的基本原則

1.1適應建筑功能的同時堅持簡單、受力明確的原則

與傳統(tǒng)的建筑結構相比,現(xiàn)代建筑的樓層有了明顯增加,高層建筑逐漸成為主要的建設模式。高度的增大,對建筑結構穩(wěn)固性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在選擇建筑結構體系時,不僅需要保障建筑的各功能得到滿足,還要兼顧建筑功能與結構體系的兼容性。設計人員應該遵循受力簡單明確的原則,保障建筑各結構受力明確,發(fā)揮著各自的作用,使得建筑結構的抗震性能顯著提升。設計人員可以對建筑結構做抗震分析,模擬在發(fā)生地震時,建筑結構可能受到的外力和影響。并以該模型為指導,對建筑結構進行優(yōu)化和改進,調(diào)整結構的相關參數(shù),以達到提高其抗震能力的目的。

1.2滿足建筑造型需要的同時堅持規(guī)則性和均勻性的原則

建筑平面設計是設計階段中的重要部分,平面設計影響著其他部分的結構,例如建筑的立面和豎向剖面,因此必須嚴格遵循相關的原則,以確保整體設計的規(guī)則性,而且還要充分考慮結構的抗震能力,以及工程建設所耗費的成本。在這一過程中,建筑人員和結構設計人員要進行密切的溝通交流,了解彼此的想法,并能夠協(xié)調(diào)配合。首先,規(guī)則形體的建筑造型是行業(yè)內(nèi)普遍認可的,在該種建筑造型下,建筑的側面和豎向剖面受力較為均勻。選擇施工材料時,也要以此為依據(jù),隨著高度的增高,豎向抗側力構件的強度也要逐漸減小。但在實際施工中,部分設計人員追求建筑造型的新穎,增加了結構設計的難度,無法滿足結構受力規(guī)則的要求。使得結構的抗震性能大打折扣,也增加了施工人員的工作負擔。其次,建筑結構平面設計還要把控水平傳力的順利,通過促進結構的重心以及剛度中心的重合,能夠避免結構出現(xiàn)扭轉或者偏心的情況,在發(fā)生地震時,建筑能夠保持良好的穩(wěn)固性。

1.3具備必要的強度和良好延性及多道設防原則

建筑結構的抗震性能,是由多個指標決定的。一般來說,將建筑的強度、剛度以及巖性,作為衡量結構抗震能力的指標。這意味著提高結構體系的抗震能力,可以從三方面入手。即提高結構的強度、剛性或者延伸性。這三者是缺一不可的,任何一個指標不符合要求,都會對結構的抗震能力造成負面影響。例如,當結構的強度較為優(yōu)良,而延展性卻達不到標準時,那么在發(fā)生地震時,建筑結構很容易因為發(fā)生局部斷裂而遭到損壞。同時,如果建筑結構的強度較小,即使其延展性再好,在面臨地震時,也會因為形變程度過大又無法恢復原狀,而出現(xiàn)結構坍塌的情況。因此,設計人員必須兼顧建筑結構的強度、剛度以及延展性,意識到三者是同等重要的。

2有關于高層建筑中常用的結構體系及其特點的概述

2.1剪力墻結構概述

剪力墻結構所指的是用鋼筋混凝土墻板來承受豎向和水平力的結構。也就是說剪力墻結構體系的抗側力構件都是由剪力墻組成。剪力墻結構具有如下特點,第一,其墻身平面內(nèi)的抗側移剛度很大,而其墻身平面外剛度卻很小,因此比框架結構有更好的抗側力能力。第二剪力墻結構有很好的承載能力,而且有很好的整體性和空間作用,在房間內(nèi)隱藏了梁、柱棱角等,便于室內(nèi)布置發(fā),方便使用。第三,剪力墻結構屬于剛性體系,結構也具有一定的延性,具備較好的抗震性能。

2.2框架-剪力墻結構概述

框架-剪力墻結構簡稱框剪結構,豎向受力構件由框架柱和剪力墻組合而成??蚣苤图袅f(xié)同承受豎向及水平荷載。它具有框架結構平面的布置靈活,有較大空間的優(yōu)點,可以滿足建筑對于各種不同功能的要求,又具有側向剛度較大的優(yōu)點,建筑所受的水平力主要由剪力墻承受,而在豎向荷載主要由框架結構承受??蚣芗袅Y構體系是符合多道抗震防線要求的結構體系,在該結構中抗震墻由于其側向剛度大,成為第一道防線,框架則是抗震的第二道防線。

2.3筒體結構的概述

筒體結構又分為框加-核心筒及筒中筒兩種結構,框筒結構中心為抗剪薄壁筒或密柱框架圍城的框筒,外圍為普通框架所組成的結構。筒中筒結構即中央為薄壁筒,外圍為框筒組成的結構。筒體結構具有造型美觀、使用靈活、受力合理,以及整體性強等優(yōu)點,適用于較高的高層建筑。目前全世界最高的100幢高層建筑約有2/3采用筒體結構;國內(nèi)100m以上的高層建筑約有一半采用鋼筋混凝土筒體結構。

3建筑結構的抗震設計

3.1抗震設防的目標及目標的實現(xiàn)

我國出臺了相關文件,用于規(guī)范建筑抗震結構設計工作,指導著結構體系選型工作的順利進行。并提出了三個明確的抗震目標,被稱為“三個水準”。指的是在不同級數(shù)的地震下,建筑結構應該達到的狀態(tài)。即在地震級數(shù)較小時,建筑結構不受到影響;在級數(shù)為中等的地震下,建筑受到的損壞可通過后期維修恢復;而當發(fā)生大地震時,建筑結構即使發(fā)生局部損壞,整體框架也能維持原狀。為了達到這三個標準,在結構設計階段,可以分為兩個步驟開展設計工作。首先是在小地震情況下,建立建筑結構的變化模型,結合模型對原有設計進行改進。第二階段則是對大地震情況下建筑架構進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結構優(yōu)化措施。

3.2抗震概念設計應把握的重點問題

首先,建筑結構體系設計水平,決定了建筑整體的建設效果。因此,要把結構體系設計放在首要位置,確保結構體系符合受力的規(guī)則性。將結構的強度、延展性以及耗能情況,作為判斷體系質量的指標。盡量采用綜合性能優(yōu)良、各方面情況都符合要求的結構體系,并以此為依據(jù)進行施工方案的確定。其次,建筑結構布置,也是不容忽視的問題。結構布置需要遵循相關原則,以實現(xiàn)結構布置的清晰明了為根本目標,以防止各種結構問題的出現(xiàn),例如結構偏心、受力構件之間有間隔等。結構布置出現(xiàn)問題,將會影響到結構整體的受力均勻。通過設置科學的抗震墻間距離,以及把控結構上下的協(xié)調(diào)性等,能夠達到提高結構布置合理性的目的。最后,在建筑結構中,存在關鍵的抗震部位。對這些部位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能夠達到優(yōu)化細節(jié)效果的目的。尤其是各種重要的結構部件,發(fā)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實際的設計階段,積極應用先進的設計理念,凸顯剪力墻結構的功能,防止彎曲現(xiàn)象的發(fā)生。并加大豎向構件的分配規(guī)劃、地基的強度的管控力度。

4結論

綜上所述,房屋建筑結構體系選型關乎著工程建設效果,為整個施工環(huán)節(jié)打下了基礎。如果結構體系選型不科學,將會造成重大的負面影響。優(yōu)良的結構體系,能夠實現(xiàn)建筑結構抗震性能的提升,隨著建筑整體穩(wěn)固性的改良,建筑使用壽命也將有所延長,能夠為企業(yè)帶來理想的經(jīng)濟效益。但結構體系選型不是一項簡單的工作,對設計人員的專業(yè)能力提出了要求,需要遵循各種理念和原則。相信在行業(yè)人士的共同努力下,建筑結構抗震能力將逐步增強,為社會帶來更多效益。

參考文獻

[1]GB50011-2010《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2016年版)[S].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16.

[2]JGJ3-2010《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guī)程》[S].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11.

[3]朱炳寅.《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應用與分析GB50011-2010》[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11:3-62.

作者:邢海滔 單位:黑龍江省寒地建筑科學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