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民辦高校財務風險管理及措施研討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民辦高校財務風險管理及措施研討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民辦高校財務風險管理及措施研討

摘要:隨著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民辦高等教育的發(fā)展日新月異,我國民辦高等教育內部管理體制的改革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是隨著民辦高校的日益發(fā)展壯大,資產管理缺失導致財務風險增加的弊端,逐漸成為制約民辦高校進一步發(fā)展的突出問題。因此,轉變觀念,加強學校資產管理,提高資產經濟效率,有效降低民辦高校財務風險,提高財務風險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義。文章旨在為規(guī)避民辦高校的財務風險,加強資產管理、控制財務風險提出自己的觀點和策略。

關鍵詞:資產管理;民辦高校;財務風險

中國產業(yè)信息研究網的《2017—2022年中國民辦教育行業(yè)市場現狀分析與發(fā)展規(guī)劃研究報告》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民辦教育市場規(guī)模約為7500億元,到2016年,我國民辦教育市場規(guī)模達到9900億元左右,每年以千億元的規(guī)模增長。據有關統(tǒng)計,目前全國各類民辦高校接近800家,近年來高考考生總量不斷下降,公辦高校以各種方式擴大招生規(guī)模,民辦高校迎來了考驗,招生競爭相當激烈。如何在機遇和風險中尋找平衡點,是每一家民辦高校亟待解決的問題。

1財務管理風險分析

下面本文主要從財務管理的角度剖析民辦高校在日常運營過程中存在的風險,并提出相應的風險管理舉措,能夠有效地對財務風險進行控制和預警。最終將風險降低或者控制在能夠承受的范圍之內,以促進民辦高校的健康發(fā)展。

1.1片面化資產管理理念帶來的風險

民辦高校除了以現金、銀行存款及其他存款形態(tài)存在的流動資產外,資產主要為以教室、校舍、場館以及教學、科研使用的設備、儀器等形態(tài)存在的其他非貨幣形態(tài)的實物資產,對這些實物資產在管理上就不如對貨幣資產那樣重視,管理相對粗放,存在著嚴重的“重錢不重物”的片面化資產管理思想,缺乏規(guī)范的管理制度,導致實物資產存在資產的流失、浪費、減值和低效率利用的現象。對固定的資產管理,只注重眼前的利益,缺乏長遠的規(guī)劃。目前,民辦高校經過十幾年的發(fā)展,民辦高校與投資主體之間資產產權的界定日益完善,高校擁有的固定資產規(guī)模越來越大,學校的管理人員管理好、利用好這些資產的責任和義務也日益顯現,如果還延續(xù)粗放的管理方式,將會造成這些資產無形中的損失。這些資產的未來價值以及潛在的收益也是需要專業(yè)的手段來進行核算、管理,如果沒有高度的管理理念,專業(yè)的管理人員專職負責,也會給學校造成損失。對高校實物資產的管理缺乏有效的認識,缺乏有效的管理機制,將對高校的健康發(fā)展帶來不確定的風險。

1.2資產的利用率偏低

效益觀念淡薄導致資產利用率低,只注重資產的數量、規(guī)模需求,缺乏有效使用方面的理念。為了滿足教學、科研等需要和適應上級進行的各種評審要求,高校每年會投入大量資金添置一定量的實物資產,如教學教研設備、科研儀器等。首先,在采購的環(huán)節(jié)缺乏整體意識和全局觀念,缺少必要的費用與效益控制手段。采購人員在設備儀器等資產選購時,以本部門的需求和意愿出發(fā),就會出現重復構建、購買資產等浪費現象,直接導致投入的資金利用率較低。其次,導致資產的閑置造成資源浪費。研究課題較少、科研的進度跟不上,也會導致科研設備空置。為了高校評估,存在采購的設備不是當前急需的設備,事后對這些設備沒有有效利用,也造成資源的浪費。對高校資產的配備以及使用上缺乏切合實際的發(fā)展規(guī)劃,導致資產利用率低,資源浪費成為高校的普遍現象。

1.3資金風險

民辦高校的資金來源主要為學費收入、銀行貸款以及社會投資,學費收入占比居高不下,而學費收入是與生源直接相關的。如果學費收入占比過大,在當前生源總規(guī)模逐年下降的趨勢下,極容易造成民辦高校的資金鏈斷裂。這種單一的資金來源方式,一直以來都是制約民辦高校發(fā)展的瓶頸,已經遠遠不能滿足高校的辦學要求。銀行貸款作為民辦高校另外一個重要的資金來源方式,一定時期、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學校的資金壓力,特別是學校建設初期的基礎建設,以及實驗室、培訓基地等一些大型項目,得益于銀行的貸款支持,可以快速、有效地解決資金需求。但是銀行貸款容易受到國家宏觀金融政策方面的影響,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就會使民辦高校隨時面臨資金方面的壓力。加之銀行貸款均為特定的項目貸款,銀行設立專項賬戶監(jiān)督使用,專款專用,并不能滿足學校日常運行對資金的多方面需求。社會投資的資金都是逐利的,與民辦高校社會公益性質的經營理念不符。民辦高校發(fā)展初期,辦學資金都是來源于社會的投資,隨著發(fā)展進程,資本增值或者盈利回報達不到投資者的預期時,再引入新的資金就會面臨困難,甚至會遇到撤資的風險。所以提高學校資產利用率,減小資金需求壓力,追求學校自身不斷壯大、增強抗風險能力的良性發(fā)展,也是民辦高校發(fā)展需要解決的問題。

1.4債權債務風險

目前民辦高校隨著對科研項目的大力投入,利用自身技術人才和科研設備、環(huán)境等優(yōu)勢,積極開展與事業(yè)單位的縱向課題及與企業(yè)單位的橫向課題研發(fā)工作,與企事業(yè)單位的經濟聯系也愈加頻繁,與其他單位的經濟往來業(yè)務也越來越多。如果不做好風險防范,明確各方的債權債務關系,極容易造成自身合法利益的損失。再者民辦高校的投資主體,利用民辦高校的技術人才和科研設備、環(huán)境等優(yōu)勢資源來開拓企業(yè)的業(yè)務,多數情況都忽視了民辦高校應享有的權益,導致民辦高校的利益被非法侵占。也有部分民辦高校為了籌措資金,將資產作為抵押向銀行貸款,在增大自身財務壓力的同時,也使學校正常運營受到威脅,不利于民辦高校的健康發(fā)展。

2風險規(guī)避措施

針對以上幾點由資產管理不善引發(fā)財務風險的分析,下文主要針對這些風險因素,做出合理化建議,力爭能夠規(guī)避這些風險。

2.1建立高校風險防范機制

從目前民辦高校的財務風險管理的現狀來看,財務風險防范機制,是一個共性問題。面對日益嚴峻的風險問題,建立風險防范機制,提高風險防范意識,及時防范風險,已經迫在眉睫。民辦高校的管理層,應該高度重視起來,建立學校自身風險評估機制和制定風險預警閾值。學校各職能部門、各級責任人要樹立整體意識從全局出發(fā),切實執(zhí)行風險控制制度,將風險控制工作落到實處,共同維護學校的健康發(fā)展。財務部門作為財務風險管理的核心部門,需要及時了解國家政策、市場環(huán)境,監(jiān)督好學校重大的經濟業(yè)務,及時對風險做出評估和預警。

2.2加強高校內部預算控制,達到風險控制目標

增強預算管理意識,向全校教職人員宣貫“全面預算、績效預算、成本預算、系統(tǒng)預算”的理念。遵循“統(tǒng)一領導、分級管理”的原則,建立校長負責全面預算,各單位各部門負責人負責本部門預算指標內預算管理的運行機制。部門負責人對在規(guī)定的審批權限內對經費支出的真實性、合法性、效益性負責。設置專門的預算機構,制訂預算規(guī)劃、核算預算支出、控制預算指標,制定預算審議流程。監(jiān)督預算過程執(zhí)行,將預算指標與高校戰(zhàn)略目標結合起來,最終實現風險的控制目標。

2.3建立完善、有效的高校資產管理機構體系

各高校應及時建立專門的資產管理機構、配備專職的管理人員,負責對資產進行專項管理,尤其是對固定資產的管理。高校的資產管理機構,依據有關的政策法規(guī),制定并組織實施本單位的資產管理的一整套具體辦法,對學校的固定資產進行規(guī)范化管理。比如對校舍等建筑物以及大型、精密、貴重的儀器設備要安排專人負責,并建立崗位責任制。對于非經營性固定資產轉經營性固定資產,如參與對外的合作,必須有高校資產管理機構預先進行科學、嚴密的可行性論證,按照有關規(guī)定嚴格審批。合作的整個過程中,要嚴格把控,掌握各資產的使用狀況和是否按照要求規(guī)范操作。把價值管理、實物管理、產權管理、效益管理結合起來,提高資產使用效率。

2.4拓展資金來源

近年來國家政策也加大了對民辦高校的扶持力度,民辦高校要想獲取充足的資金去改善教育質量,僅僅依靠國家的支持是不夠的。要想實現自身的發(fā)展,尤其是融資方面,要盡快擺脫依賴學費收入的困境。可以參考國外的私立高校的經驗,設立專門的籌資機構,研究多種融資方式,以及何種融資方式資金風險較低,從而改善民辦高校的融資風險。隨著改革開放領域的擴大,我國也引進了大量的外資,甚至有大部分資金進入了教育領域,這對民辦高校來說是一個重大的發(fā)展契機。國際上高校與高校之間的合作,也非常普遍。采取積極的方式,努力提高高校本身的競爭力,引進外資。一定程度上不僅緩解了資金短缺問題,還能通過合作學習國外高校的管理經驗、教學經驗等,提高自身的發(fā)展。加強高校的教育課題研發(fā),形成一定的社會效益,提升自身的創(chuàng)收能力。順應市場規(guī)律,利用自己在某項方面的專業(yè)優(yōu)勢參與到企業(yè)的生產研發(fā),一方面為高校提供發(fā)展的資金支持,另一方面還可以給學子提供大量的就業(yè)機會,使高校發(fā)展進入良性循環(huán)。

參考文獻:

[1]何亞坤.高校財務風險的形成及其預警與防范[J].中國市場,2014(38).

[2]曾銀娥,張娥.高校財務內部控制問題分析及對策探討[J].中國市場,2016(14).

作者:郭征旭 單位:西安交通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