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大學生教育管理分析(4篇)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大學生教育管理分析(4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大學生教育管理分析(4篇)

第一篇:高校學生入黨前后教育管理銜接研究

【內容摘要】本文分析了西藏高校學生發(fā)展黨員工作特別是學生入黨前后教育管理銜接問題,明確了新發(fā)展黨員和入黨后的教育管理同等重要,也明確了基層黨組織在新發(fā)展黨員及黨員日常教育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創(chuàng)建良好的社會育人環(huán)境,建立良好的學校、社會、個人三位一體的教育管理網絡體系等措施來解決西藏高校新發(fā)展黨員及黨員日常教育管理等問題。

【關鍵詞】高等學校;黨員發(fā)展;教育管理

大學生是實現(xiàn)科教興國戰(zhàn)略的重要后備力量,是人類優(yōu)秀精神文化和物質文化的傳播者和推動者,他們的思想品德和黨性修養(yǎng),直接關系黨的建設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也關系到西藏的長治久安。西藏高校以培養(yǎng)“靠得住、用得上、留得下”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目標,完善黨員培養(yǎng)模式和日常教育管理,深化黨員學習理念,同時也積極發(fā)揮著基層黨組織的戰(zhàn)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隨著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社會形勢復雜化,大學生的入黨意愿和動機產生了多樣化趨勢,并且部分高校的黨務工作者存在對學生黨建工作不夠熟練等情況,使高校學生黨建工作也出現(xiàn)了許多新問題。本文在西藏大學和西藏農牧學院等幾所西藏高校的個別基層黨組織進行了調研和訪談,分析了目前西藏高校黨建工作的現(xiàn)狀,進而指出高校學生黨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關的解決辦法。

一、高校黨建工作現(xiàn)狀分析

(一)組織領導。

近年來,西藏各高校運用多種措施加強和改進黨建工作。以西藏大學理學院為例,一是積極組織開展師生黨員思想政治教育和理論學習,提高黨員個人思想覺悟和黨性修養(yǎng)。學院黨委定期組織開展黨員先進性教育、“三嚴三實”、“兩學一做”以及基層黨組織建設年等活動,使基層組織建設和黨員的日常教育管理起到了重要作用。二是服務廣大師生。學院黨委開展師生座談會、開設意見箱、領導接待日、黨員愛心基金捐款等活動,深入師生員工,及時掌握和解決群眾的實際困難問題。三是建設基層黨組織。2003年學院黨委剛成立時,設有六個支部,教工支部四個、學生支部兩個;現(xiàn)在理學院黨委下設有學生黨總支一個,教工黨支部六個、本科學生黨支部五個、研究生黨支部一個及掛靠學院黨委的協(xié)會黨組織四個,共計十六個基層黨支部。學院在有限的經費中專門設立黨建工作專項經費,購買黨員學習資料、布置“兩學一做”教育活動室、以及黨員參觀學習等活動經費,在基層組織建設和黨員的各項活動順利開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基層黨組織的戰(zhàn)斗堡壘作用。

基層黨組織是推動我們黨的事業(yè)不斷發(fā)展的基本力量。在學院黨委的正確領導下,各支部積極主動開展自身建設和黨員的日常教育管理。一是不斷地完善基層黨組織的各項工作機制,結合“兩學一做”教育活動,制定年度工作計劃并上墻,同時工作過程及時自我監(jiān)督檢查,存在問題及時整改。二是嚴格開展新發(fā)展黨員工作及黨員日常教育管理。近些年來發(fā)展大學生黨員數(shù)量較多,因各種因素的影響,大學生的入黨意愿和動機產生多樣化趨勢,這對新發(fā)展黨員工作帶來了一定的困難。但絕大部分基層黨組織克服困難,認真對待并按期保質保量完成此項工作,給黨組織輸送了新鮮血液。[1]同時黨員的日常教育與理論學習實行常規(guī)化。如,建立“”制度、“黨員民主生活會”、“兩學一做”教育活動等,不斷提高了師生黨員的黨性修養(yǎng)和實踐能力。三是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支部生活,以黨員創(chuàng)先爭優(yōu)活動和“兩學一做”教育活動為契機,開展學術、社區(qū)服務、“結對認親、進班入舍”幫扶工作以及參觀學習等活動,這些活動使黨員的集體意識和服務意識不斷地加強,也充分發(fā)揮了基層黨組織的戰(zhàn)斗堡壘作用。

(三)積極發(fā)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在上級黨委和基層黨組織的堅強領導下,西藏高校大部分學生黨員在各方面都能夠嚴格要求自己,具有良好的宗旨意識和服務意識以及大局意識。主要表現(xiàn)在,一是思想覺悟較高,積極靠攏黨組織,自覺遵守黨的紀律以及校紀校規(guī)和法律法規(guī),學好自身專業(yè)課同時,積極參加學?;驅W院以及支部組織的各項政治理論學習。二是服務意識和大局意識較強。很多學生黨員利用課余或放棄休息日積極主動地參與并協(xié)助學生會、團委以及社團開展的各類活動,在學校和學院的校風、學風建設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西藏高校新發(fā)展黨員和黨員日常教育管理中的問題與對策

(一)基層黨組織建設方面。

絕大部分基層黨組織在自身的組織建設和黨員日常教育管理中起到了應有作用,但不能否認部分問題的存在。在新發(fā)展黨員與黨員的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不嚴格,黨支部自身建設及建章立制執(zhí)行不到位。主要表現(xiàn)在,一是個別基層黨組織注重新發(fā)展黨員的數(shù)量,而后天的教育管理相對放松,有些面上做了,但點上沒有做好,使黨員放松了嚴格要求自己,甚至出現(xiàn)違紀行為。支部在新發(fā)展黨員的入黨過程中沒有嚴格把關,比如:學生入黨動機、對黨的認識,平時的其他思想表現(xiàn)等沒有很好的了解,導致黨員質量問題,主要因素:個別基層黨組織及黨務工作人員沒有很好地掌握新發(fā)展黨員有關工作條例,同時對申請入黨者的基本情況沒有了解好,特別是組織上入黨與思想上入黨的重要問題沒有把關好?;鶎狱h務工作者的理論知識和工作能力需要加強,尤其是學生黨支部,學生黨員變動較大,對基層黨組織的日常教育管理帶來諸多不便,這主要是每年學生畢業(yè)時,學生黨組織的黨務工作人員又需要換屆,容易導致管理上的偏差,黨務工作者隊伍不穩(wěn)定,現(xiàn)有人員的工作能力偏低,影響基層組織的建設和發(fā)展。[2]基層黨支部平時組織黨員理論學習和其他各類活動次數(shù)較少、而且形式單一,效果不明顯,特別是“”制度和黨員民主評議制度等常規(guī)工作沒有按時開展。部分支部工作有時停留在面上,沒有抓到點上,缺乏個別教育或典型教育,主要原因是個別黨支部開展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強,等上級安排才搞一些活動;同時有些支部的主要領導責任性不強、工作方法不當和投入不夠。針對上述問題的解決方法:一是進一步加強校院兩級黨委對基層黨組織的建設,結合本校實際制定學生黨員發(fā)展、培養(yǎng)以及教育管理等相應措施和總體方案;及時幫助和解決基層黨組織的具體困難問題,如基層工作指導、人員配備、經費投入等有關問題;建立健全相應的監(jiān)督檢查制度,督促基層黨組織及黨員個人不斷地完善和發(fā)展。二是進一步加強基層黨組織自身建設,結合學校黨建工作總體要求,及時制定支部黨建工作預案,如本年度新發(fā)展黨員工作方案、“”制度、“兩學一做”教育等學習和活動計劃。在學校的校風、學風建設和服務社區(qū)、服務群眾等方面加強工作力度,真正體現(xiàn)出基層黨組織的戰(zhàn)斗堡壘作用。三是加強黨務工作者隊伍建設。目前好多基層黨支部的黨務工作人員都是兼職的,而且人員經常變動,特別是學生黨支部。從學?;驅W院的層面引進黨務工作專業(yè)人員和送出培養(yǎng)等措施提高隊伍數(shù)量和質量;基層黨組織要通過邀請專家講座、集中培訓或網絡培訓以及經驗交流等措施提高現(xiàn)有人員的黨務工作能力;及時換屆和選拔優(yōu)秀黨務工作人員。比如優(yōu)秀黨員教師或優(yōu)秀學生黨員擔任基層支部書記工作,同時培養(yǎng)好下一屆黨務工作人員,對基層黨務工作者的隊伍不斷完善。

(二)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

經調研和訪談,西藏高校學生黨員總體上思想政治覺悟較高,黨性修養(yǎng)良好,但存在入黨動機不純等問題。經調查表明,少數(shù)學生入黨動機不純,對黨的認識不夠深入,主要原因有:有的對中國共產黨的光輝歷史和豐功偉績缺乏了解,帶著個人利益或看周圍環(huán)境和聽別人,隨風逐流而盲目入黨;個別基層黨組織對積極分子的培養(yǎng)考察不嚴格,對學生黨的理論知識沒有很好地學習和宣傳。還有部分學生黨員紀律意識淡薄,沒有足夠重視遵守黨紀黨風的有關要求,甚至有時出現(xiàn)違犯校紀校規(guī),主要因素:個別學生組織紀律意識淡薄,黨紀黨規(guī)沒有放在心上,平時學習意識不強和自覺性差;有的服務意識淡薄,體現(xiàn)不出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主要原因有個別學生黨員思想覺悟偏低,黨員意識不強,缺乏奉獻精神;有的缺乏理論知識,學習意識和上進心不強,主要原因為學習黨的理論知識重要性認識不到位,有的重視在??荚囌n程學習或就業(yè)有關考試準備,而缺乏黨性修養(yǎng)、思想政治理論水平偏低。[3]針對上述問題的解決方法:要認識到大學生是寶貴的人力資源,他們的專業(yè)理論知識及思想政治覺悟同等重要,應積極引導思想覺悟和黨性修養(yǎng)。一是學生本人要加強學習和了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和豐功偉績,也要深入認識黨的綱領和宗旨,自覺樹立堅定正確的入黨動機和理想信念,不斷地體現(xiàn)自我發(fā)展和服務群眾的思想行為。二是要加強理論學習,積極參加學校或學院組織的思想政治教育、業(yè)余黨校學習、基層黨支部活動,也關注廣播媒體及時學習先進思想和先進事跡等來提高自己的思想理論水平。三是加強紀律意識,自覺遵守黨紀黨規(guī),以及國家法律法規(guī)和校紀校規(guī)。把自己的言行舉止放進黨紀國法的條款中,不管任何場合,時刻牢記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自覺遵守黨紀國法,并敢于同歪風邪氣等不良行為作斗爭。四是加強服務意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共產黨員的政治本色,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力所能及地關心集體和服務群眾,積極發(fā)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和人生價值。五是基層黨組織應該對廣大學生積極宣傳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和黨的基本知識,讓學生入黨前就掌握黨的歷史知識和黨的綱領宗旨。要高度重視入黨積極分子的培養(yǎng)考察,特別在學生入黨動機和對黨的認識等方面嚴格把關,要始終堅持成熟一個發(fā)展一個的原則。同時基層黨組織要注重老黨員的日常教育管理,積極開展政治理論學習,黨員先進性教育、“兩學一做”、民主生活會以及“”制度等,來提高黨員的思想覺悟和黨性修養(yǎng)。

(三)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建設方面。

目前經濟全球化、文化多花、網絡社會化,社會形勢復雜等隨時沖擊著大學生的思想道德和黨性修養(yǎng)。主要表現(xiàn)在,一是社會上黨員違法違紀行為也不少,特別是個別黨員領導干部亂用職權,貪污腐敗,損害了黨和人民的利益,抹黑了黨員的形象,對社會造成了不良影響。二是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網絡社會化等趨勢下有些負面言論和觀點隨時影響著大學生的思想品德和黨性修養(yǎng)。三是全社會都要關心和支持培養(yǎng)下一代的重任,積極配合學校創(chuàng)建良好的育人環(huán)境。目前有些單位和個人對青年一代培養(yǎng)和關心不夠,總是認為培養(yǎng)學生是學校的是,與自身無關。以上這些問題都直接或間接影響著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沒有及時正確引導容易走向迷途。培養(yǎng)下一代是全社會要關心的一件大事,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共同攜起手來一定能夠建設良好的育人環(huán)境和社會風氣。一是始終堅持反腐倡廉這一主線,貫徹落實好中央八項規(guī)定,堅決打擊貪污腐敗現(xiàn)象和整治國家公職人員的工作作風。不斷地提高領導干部和廣大黨員的組織意識、紀律意識和服務意識。二是進一步加強網絡教育管理,網絡是把“雙刃刀”,各級政府要嚴格管理。有關部門及時監(jiān)督和指導,加強正能量輿論引導,讓網絡教育真正起到應有的作用。三是堅決打擊、賭博、詐騙等不良社會現(xiàn)象。努力建設和諧、發(fā)展文明的社會氛圍,讓全社會共享安居樂業(yè)。四是各黨政機關和社會團體,積極配合學校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提供各類社會活動場所。如大學生專業(yè)實習基地、各類社團活動和愛國主義參觀學習基地。

三、結語

本文以西藏高校學生入黨前后教育管理銜接問題調研的基礎上結合高校黨建工作有關要求,進行了探索和分析,指出高校學生黨建工作中的問題,并提出相關的解決辦法。

【參考文獻】

[1]吳文靜.建設系統(tǒng)性高校黨建工作的建議[J].科技展望,2015,16

[2]陳英軍.大學生黨員發(fā)展質量保障體系的構建[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7.

[3]劉軍.高校學生黨員發(fā)展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析[J].山東社會科學,2010,9:173~176.

作者:多吉次仁

第二篇:大學生管理互動機制的構建

摘要:我國高等院校的管理和運營過程中面對的最為直觀的問題即為教育管理問題,大學生管理互動機制的建立是實現(xiàn)院校有效管理和發(fā)展的重要措施,互動機制的構建需要高校、社會和政府三方面共同合力,建立良好的互動狀態(tài),才能夠有效的提升大學生管理質量,形成互動機制的良好構建。

關鍵詞:高等院校;教育管理;互動機制;大學生

隨著教育體制的改革以及近年來高校的普遍擴張,高等院校的教育質量提高已經成為了高等院校和社會大眾普遍關注的焦點問題。社會經濟的發(fā)展要求高等院校能夠輸送大量的綜合型人才,建立良好穩(wěn)定的高等院校大學生教育管理互動機制則成為了培養(yǎng)高素質、綜合型人才,穩(wěn)定高校發(fā)展的基本要求。

一、大學生管理互動機制的概念及影響因素

大學生管理互動機制主要是指在高校的高等教育質量建設過程中,以各主體都能獲得相應利益為原則,將追求高等教育質量最優(yōu)化作為共同目標,建立互動平臺以形成積極活躍的互動氛圍,提高政府、社會與高校之間的相互契合。大學生的管理互動機制能夠推動高校大學生管理和教育質量的最大化提升,也能夠加強高校與社會和政府之間的契合。大學生管理互動機制的構成表現(xiàn)在高校與政府、高校與社會之間的互動影響。

1.高校與政府之間的互動影響。當前我國的各大高校與政府之間主要是被管理與管理的關系,政府依據社會和國家的發(fā)展情況和需要對高等教育的內容和目標作出要求,并依據具體情況制定并適當?shù)恼{整相關的政策與方針,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伴隨著快速發(fā)展的經濟需要,急需要高校輸送經濟發(fā)展需要的大批綜合能力強的高素質人才,因此在大學生的培養(yǎng)和管理上,強調不斷的提高科研水平,加強科研人員培養(yǎng),并不斷的優(yōu)化高等教育的辦學結構和教學質量。在大環(huán)境變化的同時,政府利用其宏觀調控手段不斷的優(yōu)化社會發(fā)展需求和高校實際發(fā)展的關系,在高等教育發(fā)展的不同階段、不同時期提出不同的要求和目標,在資金支持、設施采購和師資配備上利用政府的財政支出和政策支持做出直接干預和管理,體現(xiàn)了高校和政府高度的互動關系,但也導致了高校在一定程度上缺乏靈活性和自主性。

2.高校與社會之間的互動影響。高校在教育質量建設和大學生管理互動機制的建設過程中,在一定程度上與社會的發(fā)展以及社會的其他團體間保持著緊密的關系。一方面社會需求和經濟發(fā)展為高校的管理和教育提出了明確的需求和方向。另一方面,高校借助社會資源以及企業(yè)等社會團體開展教育教學實踐,如共同開展科研合作等互動,高校也為企業(yè)發(fā)展、社會進步輸送大量的人才,將科研和教學轉化為實際的社會生產力。高校和社會之間的互動有著顯著的相互影響和互相作用,但實際的互動過程卻受到了諸多因素的影響制約。大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就業(yè)水平提高過程中,企業(yè)和社會發(fā)展往往更加要求生產效益和經濟效益,因此大學生的管理和實踐往往會安排在基層崗位,使得學生的理論知識得不到有效的時間,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著大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

二、構建大學生管理互動機制的具體策略

1.強化互動機制的構建理念。有效構建大學生的管理互動機制能夠促進大學生學習過程的課內外實踐教學體系的提高,能夠有力的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強化互動機制構建的理念是大學生管理互動機制建設的基礎,因此從思想意識和主觀行動上都應該建立良好的互動和對接。高校應該在課堂教學和社會實踐、科學研發(fā)、社會實踐、文化技能等多個方面間建立全面的構建理論和思維狀態(tài),各高校應該在實踐教學和創(chuàng)新性形式教學上進行結合,將專業(yè)教學和社會實踐高效融合,從而實現(xiàn)專業(yè)性人才和綜合性人才的培養(yǎng)。

2.構建積極的互動機制相關政策和制度平臺。政策、制度保障是互動機制開展和完善的重要基礎,只有建構實踐教學和社會實踐相呼應的政策和制度,才能夠充分激發(fā)教師和學生在管理和教學過程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推進實踐教學和社會實踐過程的融合和發(fā)展,積極出臺相關的創(chuàng)新和實踐教學模式獎勵辦法,為大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和教學模式改革過程提供良好的社會資源支持和政策支持。積極構建教學、科研、實驗一體化的教學模式,開展專業(yè)化的優(yōu)勢學科教育和學生能力管理,以完備的政策制度作為后盾支撐,為社會實踐和實踐教學提供良好的支持。通過良好的政策制度環(huán)境促進校內外管理互動的環(huán)境形成,在開放的環(huán)境下推動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創(chuàng)新,推進學生積極主動的進入到政策制定、社會發(fā)展和高校建設的整個管理互動機制過程中,作為主體角色實現(xiàn)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有效提高。

3.構建管理互動機制的多重載體和模式。無論是普通大學生的培養(yǎng)或是杰出人才的培養(yǎng)過程,都需要科學的實踐載體作為依托,而實踐教學和社會實踐模式相結合的人才培養(yǎng)或是和管理互動機制能夠為學生的綜合能力提高以及教學管理模式的提高起到良好的推動作用。實踐教學等教學模式具備明顯的實踐特征,只有構建完善的載體和有效的模式才能夠使大學生管理互動機制的各個因素和主體間實現(xiàn)有效的對接和相互作用。因此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應該加強課堂和實踐的多重載體建設,建立實驗中心、實訓基地、社會實踐基地以及創(chuàng)業(yè)基地等一系列多形式的載體。完善的實踐載體為依托,將實踐的教學形式和教學內容緊密的結合,推動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人才的創(chuàng)新培養(yǎng),促進學生、學校和社會、政府的相互互動。

三、結語

大學生管理互動機制的構建是提升教學質量、培養(yǎng)大批適應社會發(fā)展的綜合型人才的重要措施和重點課題,同時也是滿足我國社會發(fā)展和經濟改革的基本要求,管理互動機制的構建和完善需要政府、社會和學校之間共同的交流和互動,才能夠共同推進高等教育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逄麗紅,于春洋,楊志昌.論構建大學生管理互動機制[J].中國成人教育.2014(1):30-31.

[2]莫辰瑗,孫文娟.如何構建大學生管理的互動機制[J].科研.2016(7):29.

作者:楊琴 單位:四川城市職業(yè)學院

第三篇:大學生自我教育管理制度體系構建

摘要:當前,大學生教育管理中存在學生主體地位不明確、學生自我管理意識差、成人意識、責任感不強及輔導員、學生權利責任邊界不清等問題。契約理念引入大學生教育管理中,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自主性和積極性,引導學生自我教育和管理,實現(xiàn)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務與本質追求。

關鍵詞:契約理念;大學生;自我教育管理

契約即合同,是規(guī)定雙方當事人權利和義務的協(xié)議。契約一般分為顯性契約(文件契約)與隱形契約(心理契約)。契約理念引入大學生教育管理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自主性和積極性,引導學生自我教育和管理。

一、大學生教育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首先,學生參與教育管理的自我意識缺乏,學生主體地位不明確。大學教育管理的一切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生成長成才,學生“主人翁”意識不強,主體地位不突出。學生缺乏主動成長成才意識,自我意識不強,學校教育管理難以取得實效。其次,學生自我管理意識差、自制力弱。大學生從中學過渡到大學后,面臨學習生活環(huán)境的較大變化,適應大學的學習方法發(fā)生根本轉變。不少大學生由于自制力差,客觀存在“等人管”“靠人管”“要我學”等情況,部分學生因此而荒廢學業(yè)。再次,學生成人意識、責任感不強。大學生在中學期間被迫學習、被安排時間和被選擇專業(yè)志愿的情況頗多,家庭成長環(huán)境和社會外部環(huán)境存在不良影響,不少大學生為自己負責、自我發(fā)展的意識不強,部分學生迷失目標。最后,輔導員、學生權利責任邊界不清。高校輔導員作為大學生學生健康成長的知心朋友和引路人,在日常教育管理中需要處理大量矛盾。在為學生服務的過程中,常常面臨責任和權利劃定不清的困惑,容易造成工作中的被動局面。

二、契約理念引入大學生教育管理的意義

(一)契約理念保護學生和學校的合法權益

在高校常教育管理中科學界定學生和學校的權利、義務,并逐步構建與之相適應的大學生契約化管理體系,對于保護學生和學校的合法權益、確保學校的穩(wěn)定,具有重要意義[1]。

(二)契約理念加強大學生主體、責任、守信意識

契約理念體現(xiàn)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對促進大學生自我教育管理具有重要意義。大學生通過簽訂契約強化其主體地位,在履行契約的過程體現(xiàn)契約精神,加強其守信意識和責任意識。

三、構建基于契約理念的大學生自我教育管理制度

(一)以文件契約作為顯性契約

1.學習契約輔導員與學習困難學生、尤其是不及格科目較多同學,連同本宿舍同學、學生家長共同簽訂學習互幫契約,內容包括:學校學籍管理相關規(guī)定、輔導員定期談心談話監(jiān)督鼓勵措施、同宿舍學習較好同學監(jiān)督、互幫互助義務、同學未來學習計劃及個人承諾、家長定期聯(lián)絡關心機制等內容。2.生活契約輔導員作為監(jiān)督人,以班級各宿舍為單位,宿舍成員相互協(xié)商,訂制友好相處、共同成長契約。內容包括:學校宿舍管理條例摘錄、宿舍成員衛(wèi)生值日制度及懲罰制度、宿舍成員作息安排制度、宿舍成員設立共同目標、學習互幫互助條約等。3.品行契約以班級為單位,針對不同班級特點,學生班集體簽訂品行契約,包括學校關于誠信考試管理規(guī)定、學校關于創(chuàng)建文明食堂管理規(guī)定、國家學校關于做文明大學生行為規(guī)范摘錄、班級同學不文明行為舉報和曝光機制。輔導員和班委作為主要監(jiān)督人,受理同學不文明行為舉報。

(二)以心理契約作為隱性契約

心理契約是文件契約的重要補充,有助于實現(xiàn)管理雙方的良性互動,激發(fā)被管理者的潛在動力,發(fā)揮不可替代的作用。1.文件契約制定前雙向充分溝通輔導員老師通過主題班會、個人談心等,充分引導學生認識文件契約的重要作用,廣泛聽取學生意見,制訂文件契約能反映絕大部分學生意愿,使學生積極參與學校事務管理。2.文件契約履行過程中加強激勵學生在遵守諾言、履行學習契約、生活契約與品行契約等顯性契約過程中,借助心理激勵和心理暗示激勵學生,實現(xiàn)大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滿意度的有效提升和有效性的同步共建。3.文件契約實施后注意總結和考評輔導員老師應充分掌握不同年級、班級學生心理預期變化規(guī)律,不同年級、班級文件契約實施一定階段后,適時調整文件契約內容,使其切合大學生身心特點。同時,輔導員老師應根據心理契約的變化,對文件契約實施效果建立動態(tài)考評體系。四、結語高校在大學生教育管理過程中,通過構建基于契約理念的大學生自我教育管理管理制度,努力創(chuàng)建一種平等、民主、和諧的師生雙邊關系,最終實現(xiàn)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務與本質追求[2]。

參考文獻:

[1]劉龍洲.論大學生權益意識與契約管理模式的建構[J].遼寧教育研究,2004(3).

[2]王慶鸞.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契約嵌入[J].教育評論,2014(7).

作者:錢德年 劉昕雨 單位: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第四篇:高校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路徑探析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不斷發(fā)展,我國的網絡建設也在不斷的完善和豐富,其中以QQ和微信等社交工具為主的“微時代”造就了現(xiàn)在大學生的生活方式,大學生是我國發(fā)展的根基,其社交范圍以及社交內容影響著一代大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因此,高校的教育管理也顯得十分重要,基于此,現(xiàn)對“微時代”背景下的高校學生教育管理工作進行分析。

【關鍵詞】“微時代”;大學生;高校;教育管理

聊天軟件的開發(fā),使得整個時代進入到了“微時代”,其中微博動態(tài)、微信聊天、騰訊QQ等一些聊天工具較為流行,而“微時代”則由通訊信息化和通訊工具技術為基礎,組成的新型的“微時代”,這種新型的組成元素也成為了時代的標志性象征?!拔r代”已經覆蓋全球,也標志著新的時代已經來臨,且人們的生活也在發(fā)生著微妙的變化,例如:生活聊天方式,可以通過電子書的分享,心靈雞湯的轉發(fā)學習課本以外的知識,工作方式可以通過視頻聊天、共享進行溝通事務;“微時代”不僅對生活有影響,更涉及到了高校下的教學,大學生可以通過聊天軟件和電子化信息等方式獲取相關信息,與之前封閉環(huán)境授課相比,其獲取速度較快,內容較為多元化。由此看來,“微時代”的來臨使得各高校環(huán)境完全處于開放中,且?guī)淼墓芾硪沧兊檬謴碗s。

一、“微時代”的來臨對高校管理帶來的影響

(一)傳統(tǒng)教育與信息共享的差異性

“微時代”的開放性使得傳統(tǒng)教育環(huán)境成為網絡和學生無監(jiān)管、阻礙的環(huán)境,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信息無法通過有效的監(jiān)管和篩選,對管理學生方面有一定困難,其中包含涉及黃、賭、詐騙等違法信息,使得教育環(huán)境不能通過正規(guī)的途徑進行控制,且處于被動管理,直接影響到了傳統(tǒng)教育的主導性。通過聊天工具大學生在無有效監(jiān)管的環(huán)境下,容易接觸到不切合實際的生活觀、價值觀和不健康思想,而就大數(shù)據時代而言,信息化已經使得國與國之間的信息傳播更便捷,各國將這種信息化平臺作為攻擊大學生思想強有力的工具,主要是對我國“微領域”的入侵,并將西方國家腐朽的思想、不正確的價值觀、迂腐的觀念和享樂主義的錯誤思想共享于信息化平臺上,大學生閱覽后對原有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形成了不小的沖擊。由于“微時代”在傳播過程中,存在不真實的個人信息和虛擬化的信息,這使得傳播信息更加方便快捷、無約束,從而導致教育者對大量流入的信息無法有效的控制,阻礙了高校就教育工作的有效管理,也使今后開展的教育模式更加難上加難。

(二)“微時代”對教育隊伍提出更高要求

各高校的師資力量側重于資歷較深的教師,大部分的師資力量都是經過嚴格的信息化技術培訓、實習、實際操作才能持證上崗,一般教育方式是以一對多的教學模式,集體授課,所以,在同等學習和教學年限的條件下,教師與在校大學生相比使用新時代產物的數(shù)量和頻率將少的多,然而就目前的教學形式而言,無法與現(xiàn)在不斷更新的信息化時代并駕齊驅,這也就導致了一些教育工作者依然采用傳統(tǒng)授課方式,而抵觸新型的信息化共享方式。在“微時代”的大環(huán)境下,許多高等院校的教師會遇到新型教育模式的沖擊,一般主要表現(xiàn)于信息的公開化,例如:教師對在校大學生教授的知識,大學生可以通過多方信息平臺獲取,還有一些大學生熟知網絡用語和新聞熱點,教師得到的信息卻較為困難。在這樣的背景下,通過共享平臺的知識傳播,大學生可以學習到課本以外的知識,而且形式、內容較為多樣化,涵蓋的領域也較為廣泛,是個新型的知識庫,而且隨著人們的認知、科學、文明的不斷進步,這樣的知識庫也會豐富起來。隨著信息的不斷更新,教育工作者如果不具備與時俱進的精神,迎合新時代的發(fā)展,那么,很難通過新型的教育方式對大學生進行教育。

二、“微時代”背景下高校學生教育管理的建議與對策

(一)迎合時代腳步,轉換傳統(tǒng)教學模式

一般事務總是有兩面性,而“微時代”雖然對傳統(tǒng)教育模式帶來了不小的沖擊,但也是教育改革的新起點??梢越柚拔r代”下的各種網絡平臺,傳播途徑等工具,應用于現(xiàn)在的教學管理中,這樣大大的提高了管理工作的可實施性。為了提高管理工作水平,教育工作者應開發(fā)信息時代所帶給管理工作的無限潛力,如果教育工作者用新型聊天工具與在校學生進行溝通,那么就能進一步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減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代溝,而且還能有效的提高對教育管理的管控。在未進入“微時代”時,學生和教師之間只是單一的一對多集體授課形式,但是在新時代下大學生已經顛覆了這一傳統(tǒng)模式,改為更能接受的多元化信息化網絡教育。綜上所述,這種思維的轉換已經迫在眉睫了。

(二)提升知識層次,提高教育工作者網絡認知

教育工作者怎樣通過網絡平臺提高對教育管理的認知,已經成為在“微時代”大環(huán)境下的關鍵環(huán)節(jié)。那么首先,給予教育者、管理者一定的網絡平臺,通過多方面途徑了解相關信息,也能提升使用者對網絡平臺的運用。近年大學生一般通過聊天工具進行線上溝通,而微信聊天工具的運用已經引領主潮流,所以教育管理者需要熟知微信的使用方法和所有功能。其次,針對網絡傳播信息內容的不可控,需要教育管理者通過網絡平臺傳遞積極向上、具有中華美德的信息,通過教育者有效的控制和傳播,大大的減少違法信息的傳播數(shù)量,有效控制不健康思想的傳播,而且對大學生的身心健康有益,引導他們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三)促進教學者對信息教育管理理念的認知

為了適應新型的管理模式,根據當代大學生的生活方式、年齡限制、學習習慣等特點進行教育改革和創(chuàng)新。首先,盡可能規(guī)避傳統(tǒng)教育,多采用網絡化教學方式進行授課,一般學校可通過聊天工具與學生進行交流,及時更新共享信息。而且教育者與學生需要建立良好的溝通環(huán)境;其次,需要教育者對授課形式和內容的創(chuàng)新,例如:教育者可以通過網絡相關內容進行改編,再借助網絡平臺與大學生進行分享;最后,教育者通過網絡轉換語言體系,可以增進與大學生的距離;而師生關系的轉換可以促進師生之間的感情,從之前的師生關系轉換為朋友關系。

三、結束語

隨著“微時代”的到來,繁雜的教育管理工作現(xiàn)在變得可以按照時間來計算變化周期,變得可以將繁重的工作簡單化,但在新的教學管理模式下,仍然有很多碰撞需要慢慢磨合。在這種雙重壓力下,針對學生的管理將會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因此,分析“微時代”下的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并提出有效的對策是十分有必要的。

作者:姜文博 單位:河北環(huán)境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