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計算機教學的應用4篇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計算機教學的應用4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計算機教學的應用4篇

第一篇:多媒體網絡在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

一、計算機教學的傳統(tǒng)模式

傳統(tǒng)的計算機教學的主要特點是概念性比較強,涉及面比較廣,在教學過程中一方面要引入大量的實例去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另一方面還要對計算機的基本概念進行詳細的分解。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多采用說教式的教學模式,教師操作,學生聽課,試驗與講課相互分離,實踐與理論不能很好的結合起來。如果通過多媒體和網絡教學的形式,計算機課程則會顯得豐富很多,學生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題,在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中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利用專業(yè)知識進行實際問題的解決。通過網絡教學平臺,進行教學信息的展示和分享,幫助學生隨時進行資料查詢,實現師生的有效溝通。同時利用網絡教學平臺,學生之間容易形成一個穩(wěn)定的學習團體,通過主動學習和協(xié)作探索,達到掌握專業(yè)知識,并通過專業(y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多媒體網絡教學

多媒體網絡教學,主要是建立在校園局域網的基礎上,采用一定的多媒體網絡教學軟件系統(tǒng)形成網絡教學平臺,通過多媒體網絡教學,使計算機和網絡技術進行有機的結合,形成有效的多媒體教學平臺,教師通過其進行課程教學的控制,加強對學生的教學管理。通過多媒體的教學手段,進行專業(yè)知識的傳輸和點播,而且通過多媒體網絡平臺,還能及時的進行交流,有效的提高交互輔導和分組教學等功能,甚至可以利用多媒體網絡平臺實現查收作業(yè)和電子舉手等課堂內行為。總而言之,多媒體網絡教學,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自主性;豐富的教學手段,可以讓學生更好的進行專業(yè)知識的了解和掌握。

三、多媒體網絡教學在計算機教學過程中的運用

計算機教學的主要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機基本操作技能,使其能夠在工作和生活中更好地利用計算機技術解決實際的操作問題。通過學習計算機技術,能夠較熟練地進行電子文件的處理,同時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適應現代信息社會的基本需要。通過多媒體網絡教學平臺的建立,可以促進陌生的軟件環(huán)境和抽象的概念知識,轉化為簡單的言語;利用多媒體網絡技術的操作系統(tǒng)展示計算機的功能和技巧;再通過實踐性的應用軟件進行有針對性的技能傳輸。

第一,多媒體網絡教學平臺優(yōu)化了教學氛圍。通過多媒體網絡教學平臺的建立,概念化的教學內容通過豐富的文字、聲音和圖像視頻等展現出來,豐富了課程內容,有效的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了計算機教學過程的相互交流和學習,同時通過及時的溝通,能夠發(fā)現問題并解決問題,明顯的提高計算機教學效率。

第二,抽象概念形象化,提高學習主動性。計算機教學過程涉及的內容非常廣泛,而且概念性的東西比較多,操作過程相對于初學者來說比較復雜,因此必須要進行必要的實踐課程,才能更好的促進學生掌握基礎知識,進而掌握專業(yè)技能。通過多媒體網絡教學平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利用多媒體網絡教學平臺進行重點講解和實踐操作演示,學生在學習終端進行獨立的思考和實踐,再自行進行任務過程,以任務式的方式要求學生進行技能熟悉。在教學過程中,主要是以學生為主體,并形成主導作用,全身心的進行計算機知識的掌握,達到自主學習的目的。第三,建立完善的評價系統(tǒng),完善教學體系。通過多媒體網絡教學平臺的建立,形成一個具有強大功能的測試系統(tǒng),并設置專門的計算機知識題庫,形成多樣化的測試題型,教師和學生利用題庫進行專業(yè)知識和能力的檢測,從而客觀全面的了解自身專業(yè)知識的掌握程度。

第四,形成專業(yè)的電子教室。多媒體網絡教學的一種典型形式就是電子教室的建立,通過廣播式的教學手段,實現視頻和音頻在師生之間的雙向傳遞,教師通過同步電腦上的內容,使學生有方向有步驟的實現計算機知識的學習;同時可以通過遠程輔導和遠程監(jiān)控的形式,幫助學生解決實際的操作問題;也可以通過文件的形式,將教學過程要使用到的文件傳輸到學生的電腦中,促進教學過程的便捷化;網絡收取作業(yè)也是現代多媒體網絡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通過上傳作業(yè)的命令,監(jiān)督學生完成學習任務;在教學過程中還可以通過電子舉手和語音對話的形式,形成計算機教學的語音教室。

綜上,多媒體網絡教學平臺的建立,有效的提高了現代計算機教學質量。通過建立網絡信息平臺和操作系統(tǒng),規(guī)避了計算機教學的時間和空間局限性。

作者:桂峰 單位:荊州職業(yè)技術學院

第二篇:發(fā)現式教學法在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

一、發(fā)現式教學法概述

(一)發(fā)現式教學法的思想淵源

發(fā)現式教學法的思想淵源,可以追溯到很久。比如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的“產婆術”的教學方法和近代西方教育家盧梭、斯賓塞等人的教學思想。然而,現在眾多教師廣泛采用發(fā)現式教學法乃是美國教育家布魯納積極努力的結果。布魯納提出的著名論斷構成了發(fā)現教學法的理論依據,由此進一步衍生出發(fā)現教學法的基本宗旨。自此,發(fā)現式教學法引起了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關注和重視。

(二)發(fā)現式教學法的內涵

發(fā)現式教學法,又稱為探究法、假設法,現代啟發(fā)式或者問題教學法。顧名思義,發(fā)現式教學法就是發(fā)現探索。發(fā)現探索的主體是學生,教師只是作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具體來說,發(fā)現式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轉換位置,在講授課本知識的時候,一改以往的“填鴨式”教學方式,轉而采取向學生提出問題的模式,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自己思考而獲得問題的答案,最終使學生掌握和理解相應的原理與結論,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發(fā)現式教學法的教學模式為“提出問題,分析問題,最終解決問題”。在這種教學模式下,課堂的重心完全為問題的分析與解決所主宰;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可以充分地表達自己的觀點,教師扮演的角色則是對學生進行引導,并對過程和結果進行合理的解釋。發(fā)現式教學法強調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問題的能力、邏輯分析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這些能力的培養(yǎng)不僅對于學生掌握課堂上的知識,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有重要意義,而且對學生以后的工作、學習和生活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在發(fā)現式教學法下,老師的主要職責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做到自己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通常引導學生按“問題一假設一推理一驗證一結論”的步驟進行學習。

(三)發(fā)現式教學法的優(yōu)點

在發(fā)現式教學模式下,學生在日常學習時,教師不再把課本上的內容填鴨式的灌輸給學生,而是向學生提供一種問題情境,讓學生自己發(fā)現問題,探索解決問題的路徑,最終順利解決自己所發(fā)現的問題。發(fā)現式教學法的指導思想是以學生為主,老師為輔,學生在老師的引領下,自己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探索科學知識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及步驟,最終解決問題。在這一模式下,教師所扮演的角色是學生學習的引領者和促進者,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這種教學方法相比于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有很多優(yōu)越之處,發(fā)現式教學的優(yōu)點主要有以下五個方面:第一,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第二,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問題的能力;第三,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第四,有利于增加學生思維的邏輯性;第五,問題的成功解決有利于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二、發(fā)現式教學法在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分析

隨著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就顯得更為重要了。計算機專業(yè)的教師在傳授計算機知識的同時,更應該重視發(fā)展學生的智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中國古代就有: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傳授給人既有知識,不如傳授給人學習知識的方法。道理其實很簡單,魚是目的,釣魚是手段,一條魚能解一時之饑,卻不能解長久之饑,如果想永遠有魚吃,那就要學會釣魚的方法。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應是“教人以漁”。因此,在計算機教學過程中教師更應重視合理運用發(fā)現式教學,從學生好奇好問的心理特點出發(fā),在教師的引導下,引導學生像當初科學家發(fā)現真理那樣去發(fā)現問題,努力使學生學會探究的一般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和集中思維能力,引導和發(fā)展學生的計算機思維能力。

(一)由教師為學生的學習設置發(fā)現的情境,建立發(fā)現的氛圍,促進發(fā)現的開展由教師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建立一定的發(fā)現氛圍,使學生身處這些情境之中,從而引出“發(fā)現點”:迫使學生通過觀察、討論等活動從而發(fā)現自己難以回答的問題,迫使學生主動提出這些問題。值得注意的一點是課堂上教師在運用發(fā)現式教學法時,應該依據學生的實際能力和實際水平,所創(chuàng)設的情境是學生力所能及予以理解的。只有教師給學生創(chuàng)設的情境、氛圍符合學生實際能力水平,學生的發(fā)現問題的能力和探索能力才會得到發(fā)展。只有這樣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使學生自覺地探求解決問題的方法。

(二)學生根據問題提出自己的假設學生在教師的引導和幫助下,搜集教材中的相關內容,并通過查閱其他相關方面的書籍,提出解決問題的合理假設,這是解決問題的前提。

(三)根據假設進行推理根據假設,進行推理,看看這一過程是否符合嚴密的邏輯過程,是否經得起推敲。

(四)驗證假設引導學生從解決問題的效果方面驗證自己的假設,看看根據假設能否順利解決面臨的問題,并對已提出的假設進行補充和修正。

(五)得出結論,并進行歸納總結,為以后提供借鑒如果我們的假設通過了驗證這一環(huán)節(jié),根據實驗獲得的一定材料或結果,那么在仔細評價的基礎上,我們就可以得出定論了,同時可以對已得到的結論進行總結歸納,并對這些結論加以運用,從而使掌握的知識在應用過程中進一步升華。

三、小結

本文論述了發(fā)現式教學法的諸多優(yōu)越之處,并探討了如何在計算機教學中應用發(fā)現式教學法。從當前的實踐來看,在課堂上運用發(fā)現式教學法能夠改變傳統(tǒng)教學沉悶枯燥的現狀,使老師和學生處于平等的關系之中,學生是課堂的主體,而老師只是充當學生的引導者和協(xié)助者的角色,這樣學生的積極性就能夠被調動起來,構筑教學相長的良好局面。

作者:楊福貞 單位:集寧師范學院

第三篇:計算機教學中的互助教學模式

一、互助教學模式在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

1.1給出任務,呈現問題。任務是課堂的引導,可以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通過任務的布置,學生可以直觀形象的理解學習目的和內容,設計教學方案時要把任務隱含在內,從而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對相應的知識點提出問題。問題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活學生的思維,所以要根據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問題情景,通過層次性和開放性強的問題來引領新的知識學習。教師進行任務設計時,應該考慮到所布置的任務要具有操作性,要設計出只有通過上機操作才能完成的任務,否則就失去意義了。每個學生的水平參差不齊,教師可以根據其水平的差異分層次地布置任務。在任務下達之后,教師應引導學生開動腦筋,展開分析、討論自己在該項任務中的“能及”點以及或“缺點”,確定完成此任務的過程中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在這個分析討論過程中,讓學生自己提出任務中包含的問題。隨著任務的一步步進行,學生仍會提出有待解決的問題,這時就要求教師隨時地解答學生提出的問題,幫助學生完成任務。因此,這個過程也是師生互助的過程。對于相對復雜的任務,可以將學生分成若干組,每組5至6人,包含不同層次的學生,讓每個學生發(fā)揮出自己的水平,彼此在合作中共同進步。對于任務中包含的問題,讓學生分析討論后提出來。學生會對己經學過的知識給出解決方案,對知識的變通以及應用提出問題而后進行解決。這個過程是師生互助的過程。教師給予任務,提出問題,學生討論提出質疑,師生互助,互相啟發(fā),從而激發(fā)學生積極思維,主動思維。

1.2對于知識的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計算機專業(yè)是一門對操作要求很高的一門學科,然而現在很多的職業(yè)學校所開設的課程實踐課時過少,忽略了學生應用計算機能力的培養(yǎng),認為理論基礎越扎實,學生的水平就越高。學生在上機練習中能積極主動的學習,思考,而且操作中遇見的問題的含金量要比課本中的要高。教師可以在學生實際操作的過程中所遇見的諸多問題中,隨機答疑,從而便于了解學生對不同知識點的掌握情況,統(tǒng)一講解普遍性強的問題。在練習和講解的過程中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

1.3任務完成工作的檢查以及反饋、評價。對與學生完成任務的情況,教師一定要予以及時地評價反饋,通過評價反饋的過程可以進一步鞏固學習、查缺補漏。對于完成任務情況較好的學生,教師應給予鼓勵,并登記學生的完成情況;對于在完成任務過程中還存在問題的學生,教師應及時給予幫助,使其能順利完成;對于完成情況與任務初衷相差甚遠的學生,教師應要求其進行修改完善,然后再次檢查修補的情況。

二、互助教學模式實施案例

2.1課前準備。課前準備是教學過程中所必需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應包括教學目的分解和對互助教學媒體的安排和配置。在互助教學模式下,任務是學生開始學習的動力和引導。是問題提出的外在表現。教師應在準備階段對學生的水平有統(tǒng)籌的分析從而設置相應的任務于課程所規(guī)定的知識所組成的模塊中。從而激發(fā)學生探求知識的積極性。學生在接受任務后,教師要引導學生擬定完成任務的可行性方案。

2.2本次教學可使用的互動方式。

2.2.1課程論壇。校園網都有自己學校相應的論壇,學生可以在本課程欄目下發(fā)帖和回帖。從而達到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這種方式解決了一部分自尊心強的不愿意提出問題同學的情況。也可以瀏覽經驗貼,使自己的相應的專業(yè)知識提高。

2.2.2QQ、MSN、uC等聊天工具。這些工具可以取代web聊天室。而且這些工具在學生中被廣泛應用。同學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都可以通關這種工具進行討論。教師也可以通過這種方式給予不同同學單獨的指導。對所有同學的問題進行總匯。挑出具有普遍性的問題,便于以后講解。

2.2.3電子網絡教室系統(tǒng)。各個中職學校學生機房都會安裝llewclass電子網絡教師系統(tǒng)。這套系統(tǒng)專門針對電腦教學開發(fā),可以方便完成電腦教學任務。

2.3學生自主完成任務。這個過程是在學生接受到任務并建立了可行性方案后自主實踐的過程。自主選擇素材,遇見問題自己選擇相應解決辦法,加深對整個過程的理解。發(fā)揮自己的能力,創(chuàng)造自己個性的成果。這種方式比教師教,學生仿,有效的多。因為這是學生自己親身經歷的過程,主動學習程序、工具以及方法進行有效操作。印象會更加深刻。而且整個過程中學生是信息加工的主體,是知識的主動構建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動接受者。在實踐過程中學生還可以互相交流互相學習。把具有創(chuàng)意的作業(yè)推薦出來進行交流研究,從而提高自我,鞏固知識,達到提高。學生也可以在BBS對自己的作業(yè)進行講解,由其他同學給予評論并提出更好的改進方案,促使開放學習的進行。

三、教師指導、反饋、評價

在學生完成任務期間,教師通過登錄論壇以及聊天工具進行巡查,指導。解決學生提出的無法解決的問題,以及指導存在問題的解決方案。在教學任務結束后對前面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作出評價、并且記錄熱點問題進行同意解答。計算機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加之中職教育培養(yǎng)的目標是應用型的專門人才。因此,中職院校應建構適合自己的計算機教學模式。這個建構過程是一個長期的實踐過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解決的,需要從事計算機教學的人員共同協(xié)作,為進一步完善中職院校計算機教學模式而努力,培養(yǎng)出受社會歡迎的具有創(chuàng)新能力和工作技能的高素質計算機專業(yè)人才。

四、總結

實踐證明,在學生通過親身的實踐體會后,對計算機應用的能力的掌握程度較傳統(tǒng)方式效果明顯提高?;ブ虒W模式發(fā)揮了計算機學生的優(yōu)勢,學生在這種模式中能更好的掌握知識、技能和方法。這種方式也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發(fā)散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提高綜合素質。以便于學生離開校園后避免只會紙上談兵的尷尬。

作者:李偉明 單位:廣州市紡織服裝職業(yè)學校,

第四篇:計算機教學中分層教學法應用

一、將中職學生進行分層

由于中職學生基礎的差異較大以及區(qū)域性的教學水平不均,導致中職生學習的能力也有著很大的差異。新課程改革中要求每一個學生都要穩(wěn)步且全面的發(fā)展,而分層教學法則是最為有效的一條路徑。要想將分層教學有效的實施,可結合中職生的實際情況,對學生合理的進行分層,是分層教學的基礎。要通過訪談,筆試,問卷調查,師生座談會,了解學生的現狀,并根據中職生的能力、基礎掌握情況、動手的能力以及智力因素和發(fā)展的空間進行分層,其中層次不能分的太多,那樣不易設計完美的教學方案,不利于教師教學?;旧峡梢詫W生分為三層,即a、b、C,a層是計算機基礎較好的學生,接受能力以及操作能力強,思維活躍,學習興趣較高;b層是綜合能力相對一般的學生,能掌握課堂教學的內容,但缺乏學習的積極性;C層是基礎知識和技能相對較差的學生,學習的習慣以及接受能力都不好,沒有學習興趣,有嚴重的厭學心理。再將水平相近或有一定差距的學生進行分組,把水平相近的同學分成同一組,有差距的同學分在同一組,讓學生能夠取長補短,不會因差距大而造成不能合作。讓每一組都能有一名基礎較好的同學在小組中起帶頭及輔導的作用,來保證小組的平均水平。還在結合學生不同時期的變化,隨時對分層及分組進行調整。

二、將教學的目標進行分層

中職的計算機仍是班級授課的形式,教師要根據中職生掌握計算機的水平及差距,結合教學的內容設計與之相符的教學目標,來優(yōu)化教學的內容。在每節(jié)課中的每部分的教學內容都要有具體的目標,,層學生的目標要拓展學習的深度,b層學生的目標是要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習能力,C層學生的目標是要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幫助他們掌握基礎知識,教學目標一定要遵循讓每層的學生都能得到進步并得到成功的體驗為原則。

三、中職計算機教師要將授課進行分層

學生所在的層次不同,學習的能力和接受的能力都不同。所以,授課的內容要根據中職生的實際情況來確定,計算機教師的授課要以b層學生為主,并要兼顧到,層與C層的學生,強化課后的輔導。:層的學生要以自學為主,教師給予必要的指導,培養(yǎng)他們能夠自主學習的能力以及探究的精神,提高操作的技能。b層的學生要給他們精講并精練,著重基本知識的教授以及基本技能的鍛煉。而c層的學生則要降低對他們的要求,要淺講且多練,讓他們理解最基本的概念并掌握最基礎的知識以及操作的技能·教師在課堂是的提問也要重視層次性,給予及時的點撥,讓每個層次的同學都能夠有收獲,體驗到成功帶來的喜悅。例如:“Excel表格的制作與應用”這一課,利用全班學生以往的成績單排名進行統(tǒng)計,先算每名學生的總分數,再根據分數進行排序,還可利用Excel軟件的自動填充功能去輸入名次;要給,層學生提出需要探索教學的任務,讓學有余力的同學能夠繼續(xù)去探求學習,再讓任務完成的較好的同學去幫助C層的學生,在互相的幫助中將學習的任務完成。

四、教師要將對學生的訓練進行分層

計算機這門學科的操作性很強,應用分層教學法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設置不同的訓練。教師要掌握學生的心理動態(tài),及時幫助學生去克服學習時出現的一些問題,所以計算機教師要將訓練的目標進行分層,兼顧到所有的學生,例如可以給,層和b層的學生安排簡碼或詞組以及段落的練習,設定時間限制,如,層有學生在限制時間內能夠完成任務的則可換成有標點和中英文棍雜的文章段落的輸入訓練;C層的學生則要安排字根、成字的字根以及簡碼的輸訓練。任務完成的較好的小組,要幫助基礎較差小組的學生進行訓練,讓全體同學都能夠掌握打字的技巧。這種分層的訓練方式,不會讓學生有失敗感,反而還能夠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五、教師要將教學評價進行分層

在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學評價也是很重要的環(huán)節(jié),通過教學評價可以驗證課程的目標是否被落實,既能了解到中職生學習發(fā)展的水平,也能對教師教學的水平和能力進行了解,有利于提高教學的質量以及學生的學習效果。所以,一定要改變以一張卷子來統(tǒng)一評價學生的方式,要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的不同學習水平以及教學目標應用多種教學評價。教師要作為評價者與指導者,指導中職生對任務完成的情況以及獨立的探究能力,進行自我評價,但是,無論是學生的自我評價或是指導性評價,都要根據學生的情況去分層評價,營造尊重學生差異性、民主、和諧的學習評價氛圍。計算機的學習是比較特殊的,要對學習條件不同的學生進行分層評價,有電腦的學生能夠在課外進行學習,但很大一部分學生因為經濟條件問題,沒有電腦去進行課外的學習,所以才要對不同學習條件的學生進行分層。通過這種分層的評價方式,激起學生學習計算機的興趣,例如形成評價、總結評價、小組評價、學生間的評價等方式相互結合,從而達到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公正且客觀的評價。

六、結語

在中職院校的計算機教學當中應用分層教學法,一定要因材施教,因人而異,讓不同層次的同學都達到相對應的教學目標,解決統(tǒng)一授課教學和學生個體的差異之間的矛盾,有效的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習的熱情,提高計算機教學的效率。

作者:鄧伯男 單位:遼寧省遼陽市燈塔職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