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農民工子女家庭教育問題淺析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農民工子女家庭教育問題淺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農民工子女家庭教育問題淺析

一、新生代農民工子女家庭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1.家庭教育內容片面,與子女缺少情感溝通

家庭教育應當以德育為導向,以智育為支撐,同時結合“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然而,在筆者的調研中,近80%的農民工家長將智育理解為教育內容的全部,將分數(shù)的高低視為孩子成長的“晴雨表”。還有一些家長對子女有著不切實際的教育期望,給孩子造成思想壓力,不利于子女良好性格的發(fā)展和健全人格的形成。此外,許多家長不善于與子女進行思想交流和情感溝通,導致子女缺少父母情感上的關愛與支持,親子關系逐漸疏遠。

2.家庭教育方式方法欠妥,重言教而輕身教

部分家長強制子女服從自己的意志,過分干涉子女的自由,不懂得換位思考,容易挫傷孩子的自尊心。相關報告顯示,當孩子學習成績下降或犯錯誤時,66.8%的父母只是簡單地給予懲罰,只有33.2%的父母會給孩子講道理、分析做錯的原因,找出解決的辦法。此外,多數(shù)農民工家長意識不到自己的一言一行會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50%的農民工父親經常在孩子面前抽煙、喝酒,超過20%的農民工父親在孩子面前打牌、賭博、夫妻吵架。子女在長期的耳濡目染中,難免感染上某些不良習氣。

二、新生代農民工子女家庭教育問題的成因

1.家庭內部因素

盡管新生代農民工的月收入與第一代農民工相比有所增加,但越來越高的生活成本,大大制約了他們對子女教育資金的投入。同時,新生代農民工大部分在服務、制造、建筑領域就業(yè),過長的勞動時間和過高的勞動強度,直接影響了他們在家庭教育上時間和精力的分配。據(jù)統(tǒng)計,14.5%的農民工每星期檢查、督促一次子女學習,9.1%的農民工每半個月一次檢查、督促子女學習,而23.6%的農民工一個月一次或從來不檢查、督促子女學習??梢?,他們與子女的交流時間很少,再加上由于工作變動帶來的家庭流動相對頻繁,久而久之容易造成親子之間的隔閡,子女對父母的認同感、家庭歸屬感逐漸喪失,影響家庭教育的效果。

2.外部環(huán)境因素

首先,學校與家長缺乏合作和溝通。一方面,由于經濟條件和制度條件的制約,農民工子女很少能進入到公辦學校就讀,多數(shù)只能選擇民工子弟學校,而民工子弟學校受到辦學資源限制,難以像一些公辦學校一樣通過家長委員會、家長聯(lián)系制、家校短信互通等常規(guī)聯(lián)系制度,搭建起相互溝通的橋梁,致使家庭教育質量低、效率差。另一方面,在公辦學校就讀的部分農民工子女,由于學習基礎較差,容易引起教師的反感;有的學生不配合教師的教學,影響到教師個人的業(yè)績考核和班級聲譽,使很多教師不愿接納農民工子女,勉強接納后在教學過程中難免會有不平等對待,也不愿花心思找家長談話。其次,社會對新生代農民工子女家庭教育的關注偏少。一是社會大眾傳媒關于農民工子女家庭教育的節(jié)目和報道少,出版行業(yè)幾乎看不見有關宣傳農民工家庭教育知識的書籍,使得想要了解家庭教育的農民工家長缺乏學習的渠道和方法。二是從學界來看,雖然我國在農民工子女教育方面已經有了初步的研究,但大多集中在義務教育、教育政策等方面,關于農民工子女家庭教育的文獻資料卻是鳳毛麟角,更談不上具有系統(tǒng)的理論研究了。三是各社區(qū)組織、街道辦事處、婦聯(lián)部門等未充分發(fā)揮其教育、指導、幫扶的功能。在開展各色各類的社區(qū)活動中,很少看見以農民工子女家庭教育為主題的宣傳講座或幫扶農民工家庭的公益活動。最后,政府對新生代農民工子女家庭教育的工作投入不足。盡管目前農民工子女教育問題已經引起了全社會的廣泛關注,國家及地方政府也相繼出臺了一些扶持政策,但是戶籍、學籍的限制以及高考設限問題還沒有徹底解決,使農民工子女受教育的權利沒有得到根本保障。學校教育工作難見成效,勢必影響到家庭教育工作的進展。同時政府對農民工子女的家庭教育關注和指導不夠多,支持力度不夠大,有關農民工子女家庭教育的資源相對匱乏,專項幫扶項目尚未落實,農民工家長學?;咎幱诳瞻谞顟B(tài),忽視了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協(xié)調性,政府還需進一步采取推動農民工子女家庭教育的相關措施。

三、解決新生代農民工子女家庭教育問題的對策及建議

1.強化各級政府職能,為農民工家庭教育提供有力保障

首先,政府應進一步加快戶籍制度改革,徹底打破城鄉(xiāng)二元結構壁壘,從根本上拆除制約農民工子女家庭教育發(fā)展的制度障礙。同時加強新生代農民工在城市中的就業(yè)、醫(yī)療、養(yǎng)老、住房等方面的政策保障力度,重視廣大農民工的民生工作,為農民工家庭教育創(chuàng)造有利的外部條件。其次,完善《未成年人保護法》,建議在《未成年人保護法》中增加家庭教育目標的有關條文,強調家庭教育對于塑造子女健全人格、學習做人的重要性。可以考慮將家庭教育納入法制軌道,進行專項立法,制定一部《家庭教育法》,與《義務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護法》等一起規(guī)范我國的基礎教育。通過立法形式,使全社會形成關心家庭教育、重視家庭教育、支持家庭教育的良好氛圍。而地方政府應當依據(jù)各地條件,組織各方面力量開辦多類型的針對農民工的家長學校,組織家庭教育方面的專家,以及志愿者構成家庭教育講師團,定期開展講座,引導家長確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學習科學的家庭教育方法。再次,由地方教育部門撥款,投入經費支持組建“農民工家庭教育”的專項課題研究組。幾年前,北京紅楓咨詢中心針對農民工家庭教育,設計了“每日家教三個10分鐘”模型并配套編寫了《農民工家教手冊》,通過家長課堂、入戶輔導等形式,具體幫助家長轉變家教觀念,掌握科學民主的家教方法。各地研究小組的專家學者可以就此模型展開深度調研,加以區(qū)域推廣,將調研成果運用于實踐指導。

2.提高家長自身素質,更新家教觀念與方法,營造民主和諧的家教環(huán)境

家長自身素質的提高,是家庭教育成功的基礎。農民工家長對提高自身素質的重視程度卻遠遠低于對孩子的關注,尤其是缺少在思想、文化方面的“充電”。這就使得體現(xiàn)家庭教育特點的“潛移默化”、“言傳身教”的積極作用大打折扣,也不可避免地在家庭教育觀念和方式上產生偏頗,成為孩子成長中的障礙。首先,家長可通過讀書看報、聽廣播、看新聞等方式的自主學習,擴充知識儲備,增強對孩子不同成長階段的生理、心理需求方面的了解;注意學習文明的言談舉止,加強自我約束,以身作則;培養(yǎng)自己良好的心理素養(yǎng)和行為習慣,提高理性分析和處理問題的能力。其次,盡可能抽出時間積極參加各種形式的家庭教育培訓與輔導,通過各種支持平臺學習家庭教育知識、樹立正確的家教觀念、掌握科學的家教方法,通過家長整體素養(yǎng)的提升來優(yōu)化家庭教育環(huán)境,提高家庭教育質量。再次,注重與子女間的情感溝通,學會營造一個溫馨和諧的家庭教育氛圍。不要局限在學習成績的關心上,應注重孩子的全面發(fā)展;要多留心他們在生理、心理上的變化,對子女遇到的困擾能及時給予引導;多站在子女的立場考慮問題,尊重子女的想法,這樣子女才能敞開心扉,家長也能真正了解子女內心的所需所想。

3.發(fā)揮學校優(yōu)勢,密切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學校作為專門的教育機構,在教學理論和實踐上都有較大的優(yōu)勢。因此,學校完全有必要利用這個優(yōu)勢,建立家校合作制度,多渠道搭建家?;拥钠脚_,幫助農民工家長提高家庭教育能力。一方面,學校要定期召開家長會,向家長通報學校情況、子女學習情況,以便家長能充分了解學校的教學計劃,配合做好家庭教育工作;通過成立家長委員會、開設家長接待日、開通家教咨詢熱線、建立“家校通”網絡等形式,提供家長與教師之間信息交流的平臺;通過開展各色各類的家教指導活動如開辦家教培訓班、舉辦家教經驗交流會、發(fā)放家教讀物等,吸引家長積極參與,學校還可根據(jù)條件開設時事政策、法律常識、職業(yè)道德等方面的講座,幫助家長提升自我意識、自我價值,營造積極的家教氛圍;教師在對農民工子女的家訪過程中,要充分發(fā)揮教師潛能,幫助家長明確家庭教育責任、端正家庭教育方向,向家長傳授家庭教育的知識和方法。另一方面,家長也要積極配合學校的教學,主動與教師溝通,向教師了解子女在校情況的同時,注意把孩子在家學習、生活和心理上出現(xiàn)的問題反映給教師,使得教師能更全面地了解學生情況,進而有針對性、計劃性地實施教育;家長在教育子女過程中遇到的困惑、難題要主動向教師尋求幫助、解答,結合孩子自身特點,與教師共同商討教育策略。

4.匯聚社會各方力量,共筑農民工家庭教育的援助網絡

社會(社區(qū))教育是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延續(xù)和補充,應充分發(fā)揮其教育、指導、幫扶的功能。首先,以社區(qū)為媒介,建立和完善社區(qū)幫扶農民工家庭機制。社區(qū)應與學校、各類民間幫扶救助組織、教育咨詢機構之間建立經常性的聯(lián)系,充分利用這些社會資源,為農民工家庭提供實質性的幫助和有關咨詢。其次,在農民工家庭較為集中的區(qū)域,創(chuàng)建家教工作室、家教服務中心、親子學苑等社區(qū)家庭教育指導載體,廣泛開展靈活多樣的農民工家庭教育活動。比如開展公益性質的家庭教育知識講座、心理健康講座,讓農民工家長協(xié)同子女學習;組織家庭才藝比賽、文明先進家庭評比,激發(fā)他們的進取心,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生活態(tài)度,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動員一些城市家庭自發(fā)自愿地幫助農民工家庭,社區(qū)還可以組織召開家庭教育經驗研討會,以城鄉(xiāng)家庭結對的形式,互相交流教育心得,取長補短;開展“志愿者進農民工家庭”的關愛家庭教育行動,組織家庭教育專家、學校教師、心理咨詢師、大學生等共同參與,可根據(jù)需要分為改善親子關系小組、糾正教育觀念小組、更新教育方法小組、學業(yè)輔導小組、心理咨詢小組等為農民工家庭進行專門具體的指導與幫助。

此外,利用廣播、電視、網絡等大眾媒體資源,深入宣傳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傳播成功的教育方法和經驗,普及兒童身心健康發(fā)展的科學知識。許多新的教育方式、教育理念和教育手段,特別是許多成功的家庭教育案例和生動的教育素材可以通過媒體迅速地傳播,推動產生良好的效應。比如,電視臺可以開辟“名人教子”、“家教論壇”等專題欄目,邀請教育界專家與農民工家長進行面對面交流,在提出問題、探討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高廣大家長的認同感和參與度,引導他們正確的教育子女。

本文作者:金麗馥、趙穎 單位:江蘇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