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急診患者的心理問題分析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急診患者的心理問題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急診患者的心理問題分析

摘要目的探討并分析急診患者心理問題,了解心理護理干預對急診患者的重要性。方法按時間順序,將2017年1~6月在本院急診就診患者200例設為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心理護理;將2017年7~12月急診就診患者200例設為試驗組,實施按不同病因給予不同的心理護理。比較兩組心理狀態(tài)。結果試驗組不良心理情況少于對照組(P<0.05)。結論對不同病因的急診患者給予不同的心理干預措施,可緩解或消除其不良心理反應,使其正視疾病,積極配合治療,促進康復。

關鍵詞:急診患者;心理問題;心理干預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在本科急診就診的患者400例,其中男220例,女180例,年齡14~73歲;平均年齡(42.69±8.51)歲;病種:腦出血34例,外傷140例,中毒8例,急性心肌梗死6例,急腹癥130例,上消化道出血48例,輸尿管結石10例,自殺3例,狗咬傷21例。按照時間順序分為兩組,2017年1~6月急診就診的200例設為對照組,將2017年7~12月急診就診患者200例設為試驗組。試驗組200例,包括男130例,女70例;對照組200例,包括男90例,女110例。兩組性別、年齡以及疾病類型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實施傳統(tǒng)心理護理,試驗組則根據病情不同采取不同的心理干預。即分析心理問題之后采取心理護理干預。

1.2.1分析急診患者存在的主要心理問題

1.2.1.1緊張、焦慮心理焦慮是急診患者就診時較常見的心理表現。由于發(fā)病急,患者沒有思想準備,加之對醫(yī)院陌生環(huán)境的排斥感以及對各類檢查的緊張感,增加了患者對疼痛及死亡的恐懼,極易產生緊張、焦慮心理。1.2.1.2煩躁心理這種情況多見于外傷患者,自感癥狀重,急于消除痛苦,故希望醫(yī)生能立即處理,結束痛苦,但是醫(yī)護人員為確診病情需要進行相關檢驗、檢查,而為了鑒別診斷,同時需做幾項檢查,在等待結果回報需要一段時間,患者往往會失去理性,容易導致醫(yī)患糾紛?;颊咧饕憩F為惶恐不安,對等待結果沒有耐心,態(tài)度消極,進而出現攻擊性語言、易激怒、情緒急躁、無理取鬧,難以自我控制。如不進行及時的心理疏導,將嚴重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3]。1.2.1.3恐懼心理恐懼是急診患者最突出的心理反應。原因主要是意外傷害在短時間內會對患者的身體造成嚴重損傷,急于治療的效果,擔心出現后遺癥,而且考慮到自身的經濟情況以及對以后工作和生活的影響等,患者都會出現驚慌、憂慮以及不配合治療。1.2.1.4悲傷心理常見于年紀較大的患者,在診斷結果明確后,因擔心預后不良、家庭不支持、經濟不寬裕等一系列問題,讓患者產生絕望,對治療及護理失去信心,態(tài)度消沉、冷淡,拒絕與醫(yī)護人員合作。

1.2.2心理護理干預措施

1.2.2.1加強有效溝通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主動和患者溝通,及時安慰,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取得信賴。患者病情平穩(wěn)后,向其講解疾病的相關知識,可改善患者的緊張、恐懼、焦慮等負性情緒。溝通過程中應耐心傾聽,細心觀察患者的心理變化。由于患者病情不同、文化程度不同等原因,導致每位患者的心理問題存在差異性[4]。單純依靠溝通交流時觀察和掌握患者的不良心理狀態(tài)容易因護士在心理知識方面的差異而產生護理漏洞,使患者的心理問題沒有得到解決或改善,影響到患者病情[5]。所以護士應因人而異,給予個性化的心理護理。1.2.2.2主動服務因為患者對新的環(huán)境產生陌生感,渴望能在第一時間得到醫(yī)護人員的關心,所以護士應主動向患者提供便民措施,如:輪椅、一次性紙杯、溫開水,由醫(yī)護人員全程陪同,可減輕患者的緊張心理,增加對醫(yī)護人員的信任,增強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1.2.2.3提高護士綜合素質作為一名合格的醫(yī)護人員,不僅要具備扎實的理論知識,還要有嫻熟的操作技能,而且在搶救時應做到忙而不亂、有條不紊,會增加患者的安全感和信任感,能配合各項治療及護理,而且醫(yī)護人員能給予恰當的對癥處理,促進病體康復。1.2.2.4做好家屬的心理護理干預患者不但軀體受到創(chuàng)傷,心理也受到沉重打擊,此時家屬的支持程度至關重要。家屬出現擔心、焦慮、驚慌失措等情緒反應,醫(yī)護人員應正確引導,以免影響到患者的心理,并將嚴重性告知家屬,取得理解,配合醫(yī)院各項治療。

1.2.3評價指標

比較兩組護理后緊張焦慮、恐懼、煩躁和悲傷人數。1.2.4統(tǒng)計學方法應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7.0對數據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試驗組的各種負性心理反應均較對照組有明顯減輕或消失。

3討論

通過針對病因采取的心理護理干預,試驗組在緊張、焦慮、恐懼、煩躁、悲傷等方面的程度,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以護患關系為基礎,與患者進行溝通,從而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狀態(tài)和行為,促使其獲得滿意的治療效果[6]。對急診患者應準確了解其心理需求并采取有效的心理護理干預,可增強患者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對于挽救患者生命,降低治療風險,提高遵醫(yī)行為和預后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7],而且可使患者和家屬的滿意率上升,同時有助于構建和諧的護患關系。急診患者由于起病急,發(fā)病快,心理存在較多的不穩(wěn)定性,往往會對醫(yī)護人員過度依賴,而一名護理人員要同時面對多名心理特征不一的患者,這對護理人員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作為急診科的護士,不但要具備扎實的理論知識、嫻熟的操作技術、迅速分診和處置能力,還要加強責任心、耐心,確保護理安全;悉心照顧好每一位患者;耐心聽取患者和家屬的訴說,盡可能滿足其合理訴求,并分析患者存在的心理問題給予患者恰當、有效的心理干預,不僅可以幫助患者盡快康復,還能減少護患矛盾,降低醫(yī)療糾紛的發(fā)生率。

參考文獻

[1]沈洪,劉中民.急診與災難醫(yī)學[M].第2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3:1.

[2]馮亞格.急診患者的心理護理體會[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5,15(59):117.

[3]余華娟.人性化護理對急診患者不良心理情緒,護理滿意度的影響研究[J].當代護士(下旬刊),2017,12:86-87.

作者:王巧霞 楊麗霞 祁翠蓮 單位:甘肅省武威腫瘤醫(yī)院急診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