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論文中心 正文

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的應用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的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的應用

摘要:文章首先簡析了讀寫能力的內涵,然后提出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應用策略,包括深化文章的內容理解;引導學生積累豐富的語言;聯(lián)系生活實際,豐富寫作素材。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讀寫結合;教學模式

一、讀寫能力概述

讀寫能力比較常見的一種解釋就是以文章作為載體,并根據(jù)文章的內容靈活的設計與寫作訓練的一種教學方式[1]。簡單來說,就是當學生閱讀完一本書之后,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閱讀的內容讓學生寫一篇讀后感,這個過程主要是為了強化學生對這本書的理解與認識。這種教學模式最大的意義就是能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并提高學生對閱讀與寫作的積極性,促進學生閱讀水平與寫作能力的提高。由此可見,讀與寫模式在小學教育中占據(jù)著重要的地位,且對學生的學習具有很大的影響。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應用策略

(一)深化文章的內容理解

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也是語文教學最主要的目標。小學生的思維能力處于發(fā)展的關鍵階段,由于學生自身的生活經(jīng)驗相對有限,因此,學生在理解文章時會遇到很多的問題,無法深入地理解文章。而讀寫結合的方式有利于深化學生對文章的理解,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從小學階段的語文教材來看,很多文章都蘊含著豐富的情感,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可以教材內容為基礎,引導學生仿寫所學的課文,學會運用作者的寫作手法表達自身的情感,從而獲得與作者情感上的共鳴。以教學《煙臺的?!愤@篇文章為例,從文章的內容來看,作者通過對煙臺四季的描寫表達煙臺人民熱愛勞動、熱愛自然的情感。為此,教師針對這篇文章的內容要求學生結合自身所在的城市從四季去描寫,通過景物描寫突出自己要表達的情感。讓學生在仿寫的過程中表達自身的情感,更加深刻地體會文章包含的思想感情,進而促進學生讀寫能力的提高[2]。

(二)引導學生積累豐富的語言

語言是思維的工具,人類活動也主要是通過語言來進行。由于小學生各方面的經(jīng)驗不足,且語句的積累也很少。很多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立意雖然新穎,但是無法寫出令人滿意的文章。為此,教師要重視讀寫結合方式的運用,引導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積累大量的寫作素材,并且靈活的運用所學的知識,促進學生表達能力的提高[3]。此外,為了讓學生能靈活運用積累的作文素材,教師可以要求學生結合文字的修辭手法進行形態(tài)轉換,在此過程中體會不同句子形態(tài)的不同效果,讓學生的思維能力、語言等都能得到提高。以教學《草原》這篇文章為例,文章中有很多優(yōu)美的句子,比如“靜寂的草原熱鬧起來了:歡呼聲,車聲,馬蹄聲,響成一片。”針對這個句子,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不改變這個句子原意的基礎上以不同的修辭方法轉換句子形態(tài)的方式進行描寫,在此過程中學生不僅學會了運用比喻、夸張、反問等修辭手法,而且達到了靈活運用寫作素材的目標。

(三)聯(lián)系生活實際,豐富寫作素材

教師在給學生講解文章時要盡量選擇與學生生活有關的文章,引導學生更好地進行寫作??偟膩碚f,語文學科與生活的聯(lián)系還是比較密切的,假若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完全脫離了生活實際,那么整個課堂教學也將流于形式[4]。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可以結合生活中的事物引導學生學習,激發(fā)學生對閱讀的學習興趣。此外,教師將學生熟悉的事物引入課堂,積累了學生的寫作素材,更有利于學生日后的寫作。以教學《地震中的父與子》這節(jié)課的內容為例,從文章的內容來看,主要表達了父親對兒子的承諾與愛,同時也表達兒子對父親的信任與謙讓。在實際的生活中,我們也能深刻地體會到父愛與母愛。但是有一部分學生并不知足,忽略了父母的愛,只是一味地索取,并不懂得如何回報父母。針對這一情況,教師可以從文章刻畫的父子之情讓學生回憶自己的父親或母親為自己做過的每一件事,以此來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讓學生體會作者表達的情感。

三、結語

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為新時代的教育者,教師更要重視選擇與讀寫教學模式相結合的內容,促進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順利開展。以此深化語文學科的教學改革,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

參考文獻:

[1]李娜.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讀寫結合有效落實[J].新課程(上),2017(8):56.

[2]黃柱興.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讀寫結合的有效策略[J].少男少女,2017,1(3):54-55.

[3]盧凱玥.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的教學策略探究[J].語文學刊(教育版),2010(18):135.

[4]謝文東.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的教學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16(79):58

作者:陳如會 單位:甘肅省定西市臨洮縣窯店鎮(zhèn)學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