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論文中心 正文

傳統(tǒng)文化思想融入人文教育探究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傳統(tǒng)文化思想融入人文教育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傳統(tǒng)文化思想融入人文教育探究

【提要】“心”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一個核心范疇,儒、道、佛都對“心”的內(nèi)涵及修養(yǎng)方法進行了一定的探索。深刻體悟中華傳統(tǒng)文化“心”之思想,并將其中精髓融入當代人文教育工作之中,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中華傳統(tǒng)文化“心”之思想人文教育路徑

一、中華文化之“心”及其當代價值

“心”作為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基本范疇之一,有著非同尋常的地位,儒家、道家、佛教對于“心”都有其獨特的解讀。

(一)儒家:肇始于孟子盡心說,由陽明心學集大成

從“儒”字的構(gòu)成來看,左半邊是“人”,右半邊是“需”,即人的需要,需要本就是由心而生,可見“儒”字之初就包含了“心”的意思。儒家關于心的思想最早可追溯至孟子,孟子提出“四心”說,即“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孟子認為這“四心”是仁義禮智的發(fā)端,人固有善心,需“盡心”才能保持住善心。而后到了荀子,他認為“心主神明”,心既作為一種生理器官——心臟而存在,又使得我們認識世界。南宋陸九淵則大啟心學門徑,主張發(fā)明本心,與朱熹的理學分庭抗禮。到明朝,王陽明進一步發(fā)展了陸九淵的心學思想并首次提出“心學”二字,他認為心并非只是血肉之物,更支配了人的感性認識,他以格物為正心,要求發(fā)揮良知的作用,將心學發(fā)展成為“知行合一”的哲學理論。由于這種“心即理”的主張不再將天理和人欲絕對割裂,故為更多的人所接受,而王陽明也成為心學這一門派的集大成者。

(二)道家:老子以無為修“道心”,莊子由心

齋而“游心”道家思想的精髓在于“自然無為”,認為人應該遵循本心,強調(diào)順應規(guī)律,修身養(yǎng)性,無為才能無不為。老子認為最好的修行方式是修“道心”,是清靜無為之心,是順其自然之心,是天人合一之心。由性見心,心之所想,一以貫之。莊子繼承并進一步發(fā)展了老子的思想,莊子不談做人與抱負,只談快樂和自由,他認為“心”是精神上的“我”,是“心”對客觀世界做出判斷。如果說老子所思落腳點在于社會治亂,那么莊子則重點考量人們精神的自由,心靈的解放。在《莊子·人間世》中,莊子借孔子與顏回對話,揭示道家“心齋”的修養(yǎng)方法,即專一志向,摒棄物欲之心,用心而非只是耳朵去聽物。這旨在摒棄感官知覺和感性理性,以獲得一顆無欲無求、無是無非、無物無我的虛靜澄明之心,如此便可游心于大道天地人間世。莊子淡泊明志,寧靜致遠,不“動心”,既體現(xiàn)道家心性論之要義,也可謂真正做到悟道與逍遙。

(三)佛教:明心以見性,頓悟即成佛

佛教傳入中國,在與中國本土文化沖突與融合中,不斷演變發(fā)展,與儒家和道家齊頭并進、鼎足而立,而儒、道兩家關于“心”的思想也多受佛教尤其是禪宗思想的影響?!捌刑岜緹o樹,明鏡亦非臺。本身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狈鸾獭办o默”的思想有其特殊的魅力和智慧。佛教強調(diào)“心”,認為人人皆有佛性,眾生皆有佛心,佛心皆凈,只因惹了塵埃煩惱才難以自見本心。如此,禪宗六祖慧能大師指出只需明心見性,修得“心”的頓悟,便可成佛。禪宗初祖菩提達摩云:“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心外無佛,佛外無心?!睆囊欢ǔ潭壬险f,佛教的一切教義都凝結(jié)于修心之中,修心就是提升和凈化心的過程,在超越自我內(nèi)在之上,心凈方能實現(xiàn)心靈與肉身的相對平衡。由此可見,佛教對于人內(nèi)心的關注遠遠大過其他宗教。以儒家、道家、佛教為代表的諸多學派都對“心”、“心性”等問題作出了有益思考,這些思考不僅對當時的社會產(chǎn)生了一定影響,且歷經(jīng)后世不斷的發(fā)展與完善,已然形成了更為完備的理論體系。通過挖掘傳統(tǒng)文化中“心”之思想的價值,審視當代人文教育,將前者融入后者,能更好地提升人文教育的效果。

二、“心”之思想融入人文教育的路徑

(一)貴在立志

王陽明曾在多處借種樹談立志,立志貴在專一,無志者,一無所成是在所難免的。先立志,這個志不是寫于紙上,而是刻在“心”上的。當秋意甚濃時,也是果實成熟的時候,秋天的果實是為我們度過嚴冬的存糧,而志向就是幫我們度過困難的果實。一年四季,嚴寒酷暑,人生四季,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一方面,作為教育者,在對受教育者實施人文教育的過程中,應不斷鼓勵受教育者清晰地定位自身,樹立明確且合理的目標,并為之不懈奮進。另一方面,受教育者可以通過學習文化知識來持續(xù)提升精神層面的追求,成為一個有理想、有抱負、有擔當?shù)娜?,而不能只局限于習得文化知識。

(二)挖掘本心

道生法師曾說“善不受報”。其一,人人皆有佛性,善多惡少并非一定成仁成佛,這本質(zhì)上與所行善惡無關;其二,做善事不必執(zhí)著于其帶來的回報和好處的多寡,行善只是自然流露出來的本心純善;其三,行善若只為了回報,它既變得不純粹,也會使得助人者和被助者之間的關系失衡,難以保持平等。在實際生活中,在功利主義和利己主義思想的影響下,青年人變得急躁、焦慮、不安,在意得失,變得患得患失。若做學問只問耕耘,不問收獲,不把客觀上帶來的利己結(jié)果當成主觀行為的目的,如此心境,便能自然地生活,自由地做事。

(三)磨練心志

王陽明認為,眾生之所以出現(xiàn)煩惱或者是不快的情緒,都是因為精神鍛煉的缺乏而造成的“動心”。現(xiàn)如今,青年人很容易受到外界環(huán)境的影響,隨波逐流,面對難以跨越的困難或挫折,做出不理智的行為。事實上,我們只應當在日常生活中“無心無欲”地作為,不被物質(zhì)和欲望所滯著?!安恍拗蕖彼旧砭褪且环N修行,讓自己充滿信心,放下所有其他的東西,不必在日用平常行事外,別有用功,別有修行。這種相信,是一種自信,即自我悅納,自我認同。人們喜愛漂亮的衣服,喜愛時髦的發(fā)型,能得到別人的夸獎就感到高興,這些都是由外形而生的滯著。而自信的人往往有強大的內(nèi)在精神支撐,他能夠接受自身的不完美,他的關注點始終在自身,不會刻意追求他人的關注和認可。

(四)更進一步

在佛教中,百尺竿頭,象征禪宗成就的頂點;更進一步,則意味著悟道之后,圣人所要做的仍是平常事。雖是平常的事,對于圣人來說有著不同的意義。這個觀點在現(xiàn)各階段的人文教育中也有著重要的價值,對于新時代的莘莘學子,我們可以用“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來表達對其的希望和勉勵。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蘊含著大量關于“心”的思想,內(nèi)容既豐富又有深度,儒家、道家、佛教的心性論有其內(nèi)在的一致性,它們作為一種實踐結(jié)果或是一種文化思想本身都具有重要的意義。通過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心”之思想的梳理,可以為當代人文教育工作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借鑒,自覺、系統(tǒng)地將其融入人文教育之中,是尤為可貴的。

作者:徐廣艷 單位:南京林業(yè)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