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歷史課堂教學的人文素養(yǎng)養(yǎng)成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歷史課堂教學的人文素養(yǎng)養(yǎng)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歷史課堂教學的人文素養(yǎng)養(yǎng)成

摘要:人文素養(yǎng)的概念已經越來越被社會所重視,而培養(yǎng)人文素養(yǎng)的途徑又大多來源于學校的課堂,歷史學科作為一門人文學科,有其獨特的人文魅力,以史為鑒,效仿古人也是一種獨特的人文教育科學。歷史課堂教學對學生的價值觀,人生觀的養(yǎng)成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在歷史教學當中更要注重課本之外的知識的拓展和延伸,對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起到一個良好的引導作用。

關鍵詞:歷史教學人文素養(yǎng)人文精神

引言

改革和創(chuàng)新已經成為時代的新主意,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尤其是人文素質的培養(yǎng)越來越被教育界所重視,在歷史課堂中除了基本歷史知識的傳授之外,人文素質的培養(yǎng)也已經成為重點討論與分析的話題。社會的飛速發(fā)展,市場經濟大潮對人們思想的沖刷,無論是成人還是學生面臨的各種誘惑也就隨之而來。而在我國目前的形勢是物質文明建設取得了極大進步的同時,精神文明建設步伐走在了后面,人們思想境界的提升速度已經跟不上逐漸膨脹的欲望。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歷史課堂上的人文素養(yǎng)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人文教育如何融入課堂也是目前廣大教育工作者一直在摸索與實踐的,以下簡單就在歷史課堂中如何開展人文教育,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淺談幾點看法。

一、在歷史教材中發(fā)掘人文文化傳遞給學生

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歷史教材本身就是中華民族的的變遷史,愛國教育的總提綱,是人文精神的寶庫,是社會文化與道德觀念教科書。歷史課本中的光輝人物猶如恒河沙數(shù),如民族英雄岳飛,虎門銷煙林則徐,千古一相諸葛亮,碧血丹心文天祥,天下為公三民主義的的孫中山,為共產主義奮斗終生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革命志士楊靖宇,趙一曼以及許多許多通過自身的努力為國家為世界做出過巨大貢獻的科學家藝術家們。都是歷史課本中的巨大的人文精神財富,他們的光輝事跡與人格魅力都是能指引學生人生方向的標桿,歷史教師應該深入的研究如果把這些人文精神傳遞給學生,真正的融入到學生的人生價值觀當中,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就會有一個質的飛躍,極大的提升學生的精神面貌,拼搏精神。

二、課堂上注重引導學生的個性發(fā)揮

(一)對學生的個性進行正確的引導

重視學習好的學生,忽略學習差的學生幾乎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多少都會存在的問題。但是教師忽略了一點好的學生當然有其自己的優(yōu)勢,但是差的學生也不一定就沒有優(yōu)勢,正確的引導,促進學生個性的發(fā)揮,提升其學習的興趣,正確看待學習的最終目的。差的也可能變成好的。教育的公平性是國家政策里多次提到的話題,無論是優(yōu)等生還是差等生都有享受公平教育的權利。教師應該轉變思想,從應試教育的追求高分的誤區(qū)走出來,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對基礎知識的理解,課本知識以外的延伸和拓展,還要引導樹立學生正確的學習觀,人生觀。要注重課堂的趣味性,告別呆滯死板的傳統(tǒng)教學方式,培養(yǎng)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全方位能力。例如在歷史課堂中教師就可以列舉幾個歷史人物,然后讓同學們進行選擇自己想成為那個人物,為什么要成為這樣的人,以暢所欲言的形式即增加了課堂的趣味性,也發(fā)揮了同學們的想象能力,同時也對同學們就行了一次人文文化的實效性灌輸。

(二)鼓勵學生進行個性化發(fā)揮

隨著教改的不斷深化,學生與教師之間位置的互換,以學生為重心的教學模式必然引領未來的教育系統(tǒng)。歷史教課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自己思考,善于提出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手動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個性就是原創(chuàng),每一個科學成果的誕生都是個性的具體體現(xiàn),摒棄傳統(tǒng)的教師說學生聽的教學模式是當前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大勢所趨,未來的教學模式新課改已經給指明了方向,具體的實施與在教學中的實踐還需要廣大教育工作者通過不斷的摸索改進,才能得到更好的實際應用。

三、充分的拓展課本內容進行知識的全方位延伸

(一)利用地域人文資源進行課外教育

利用本地的優(yōu)勢資源,不在局限于學校課堂,可以參觀本地的人文景觀給學生講解背景故事,也可以參觀博物館,科技館,藝術館等具有人文特色和地域特征的文化場所。這樣的課外活動能夠極大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在參觀和聽教師講解的同時,既有趣味性也完成了人文知識的學習,而且對知識印象會比在課堂聽講更加的深刻。這樣貼近現(xiàn)實生活的課外活動會使學生更加的熱愛生活,熱愛學習,通過貼近自然,融入文化讓學生在社會這個大課堂中學到許多書本上看不見摸不著的知識,更加直觀的了解歷史,了解人文,在知識的道路上探索求知,不斷前進,感悟人生,提高自身的人文素養(yǎng)。

(二)把社會調查融入人文教育

進行社會調查也可以成為歷史教學的一部分,學生通過融入社會,通過大量的走訪調查,真正的理解和發(fā)現(xiàn)存在于社會中的人文歷史。通過實踐把課本學到的知識與現(xiàn)實有效的結合,不斷的提升自己的人文素養(yǎng)與人文精神。

結語

以史為鑒可以見興替,在歷史的長河之中有太多值得我們學習的知識與精神,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培育必然成為未來教育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以人為本也必然成為學生教育的指導思想。時代在變革,教育也在創(chuàng)新,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為了更好的實現(xiàn)人文教育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這一話題獻計獻策。

參考文獻

[1]周啟瑞.歷史教學與人文教育[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5,30(04):116-118.

[2]王玉欣.論歷史教育中如何提高學生人文素養(yǎng)[J].才智,2015,(02):179.

作者:黃萬潤 單位:六盤水市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