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論文中心 正文

場域理論下入學教育有效性路徑初探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場域理論下入學教育有效性路徑初探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場域理論下入學教育有效性路徑初探

摘要:對大學新生進行高校入學教育有其必要性和實用性,入學教育規(guī)劃合理、實施得當會對新生產生有益影響,發(fā)揮著特有功能。但目前的入學教育存在走過場的現(xiàn)象。探索出提高高校入學教育有效性的路徑,是發(fā)揮入學教育功能的應有之義。

關鍵詞:場域理論;入學教育;路徑

新生入學教育是各高校都會安排的課程,不單單是因為學校任務之所在,而且也確實可以讓新生在一定程度上更加全面認識、了解自己考取的學校、專業(yè)。入學教育有其實踐上的必要性。但同時一些高校入學教育存在形式化、表象化的問題,未能將入學教育的功能有效發(fā)揮,探索出增強新生入學教育有效性路徑是有意義的。

一、高校新生入學教育的功能

(一)是實現(xiàn)新生從高中向大學身份轉換的銜接區(qū)

剛被大學錄取的新生,其身上仍然顯露著高中生的氣息。在高考過后到真正入學這一段時間內處于準大學生的身份,但由于沒有體驗過大學生活,思維方式、生活習性、學習方法依舊擺脫不了高中以前形成的模式。對于大學與高中以前截然不同的兩種學習場域,對于入學新生來說很可能會出現(xiàn)角色混亂的尷尬心理,一方面他們身份已經(jīng)是一名大學生,另一方面他們發(fā)現(xiàn)自己運用以往的方式難以扮演好大學生的角色,但又不知道應該如何扮演大學生。入學教育在這其中起到了角色轉換的銜接區(qū)的作用,通過相關教育,讓這些準大學生們能夠在步入大學殿堂中應該如何自處,逐漸實現(xiàn)身份的轉換。

(二)是新生了解其憧憬的大學的一扇窗口

大體上新生對其考取的大學充滿了期待和向往,入學報到以后更是希望可以通過各種途徑多方面、立體化了解其大學以及其選擇的這個專業(yè)。雖然他們在填報志愿時已經(jīng)或多或少通過學校的官網(wǎng)、其他途徑了解過自己的大學,但是他們還是希望在報到的這段時間通過自身感受,多渠道收集關于這所大學的信息。此時他們愿意接受各種各樣的信息來填充其對自己即將要生活四年的大學的認識盲區(qū)。入學教育恰好可以抓住他們這樣的心理,通過多樣化的形式向新生展示大學的相關內容。

(三)是教育引導新生合理規(guī)劃學業(yè)生涯的重要場域

新生對大學生活充滿了期待和向往,但這其中的期待和向往有著可以放松的因素在里面,因為他們之前會聽中學老師重復給他們灌輸一個觀念:等到大學就輕松了。而有些家長也會有這樣的想法:現(xiàn)在孩子考上了大學,也成年了,應該懂得自律了,以后的路就靠他們自己規(guī)劃了。然而對于很大程度上依賴于老師、家長的監(jiān)督的新生,家長和老師突然“放手”讓他們無所適從。入學教育可以教育引導新生,要將大學學習生活與以往的學習生活相區(qū)別,是教育引導新生獨立自主做出適合自己學業(yè)生涯規(guī)劃的重要場域。

二、目前高校新生入學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入學教育內容的供需不匹配

目前各高校入學教育內容大同小異,主要包括開學典禮、軍訓、學校相關規(guī)章制度、安全教育、國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學生手冊內容學習、專業(yè)教育等內容。雖然這些內容對新生來說很重要,但是對剛步入大學的新生來說卻不是他們目前最想了解的。有相關調研表明新生對入學教育安排的這些內容雖然對其重要性有所認同,但是同時也表示有些內容并不是他們當前最迫切想要了解的內容[1]。他們剛剛步入大學校園,對眼前的生活事項,如校園生活信息、自己專業(yè)相關領域的專業(yè)、教師情況更為關心。入學教育內容的供給方與需求方想要獲取的信息之間不匹配的情況,這樣會影響新生在接受學校安排的入學教育時不能做到全身心投入、認真聽講,從而影響入學教育質量。

(二)入學教育時間設置不合理

有些高校在新生入學報到至軍訓期間,作為入學教育的集中教育時間,將種類繁多、面面俱到的內容都安排在這一段時間內進行,課程安排根據(jù)軍訓時間穿插其中?;旧喜捎冒滋彀才跑娪枺砩习才湃雽W教育內容的模式進行。這個安排本身就存在一些問題,有點“趕鴨子上架”的意味。因為新生們在經(jīng)歷了一天的軍訓過后,或多或少會有些疲憊,很難集中精力聽講,這樣入學教育的實際效果就可能會受影響。

(三)入學教育存在重數(shù)量輕質量的問題

部分高校都是為了教育部提出的要求而設置的入學教育環(huán)節(jié),因而在理念上就對入學教育的必要性存在偏差。因此在設置方案時要求面面俱到,同時也提到要壓實責任,并明細由二級學院(系)具體落實和開展,但是至于形式如何、質量如何,并沒有明確,也沒有后續(xù)考核,最多就是后期要求各二級學院(系)將開展的入學教育形成一個總結上交,對于開展取得的實際成效由于在考核上確實存在一定的難度,因此就并沒有十分在意入學教育實際取得的成效,只要求能夠完成任務,將入學教育的各項內容開展即可。在這樣的指導下,各二級學院(系)也在傳達、執(zhí)行上級要求時存在偏差,力求抓全而非抓細,抓形式而非抓質量。有的甚至就將入學教育的全部內容交由對應分管的輔導員來進行。而輔導員由于對接學生太多,日常事務過雜,或者由于是新進入職的,并沒有能夠很好地開展入學教育。從而對新生來說至關重要的一環(huán),卻由于某些方面的原因而在成效上打了折扣,未能真正將其應有作用發(fā)揮出來。

三、提高高校新生入學教育有效性的場域構建

場域理論最早由布迪厄提出,其認為場域可以被定義為主客體之間存在的一個客觀關系的總稱,這個客觀關系包括時間和空間上的[2]。根據(jù)這一理論,我們可以將入學教育也視為一個場域,這個場域中包含著師生間的時間、空間的互動構成的一個客觀關系的總和。如果將這個場域構建的合理、適宜,會促進主客體之間的互動、交流,無疑會提高入學教育的成效。

四、入學教育時間場域前置

新生在錄取通知書下發(fā)甚至在填報志愿時,到真正入學報到的這段時間,其實也是一個場域。這個場域下,新生更關注即將進入的學校的環(huán)境、學校發(fā)展歷程、實力、專業(yè)等和這些新生密切相關的信息。然而這段時間容易被人忽視,認為只有新生真正過來學校報到,確認入學了才是和學校真正建立了關系。其實不然,除了個別新生由于要出國或者選擇重新參加高考以外,絕大部分新生是確定了入學的,因此這個時間段就開展入學教育是可行和有益的。在內容設置上,提供學校的相關信息給新生,可以和新生達到信息輸出與信息供給之間的高度契合。通過建立QQ群、微信群、公共號,和新生形成一個互動,在這一階段就將新生所急需關注的一些內容和信息及時提供給新生,不僅可以提高入學教育的成效,還可以在新生入學報到后對學校有一個更加全面地認識,增強熟悉感,提高融入速度,而且可以為后期開展的入學教育內容爭取更多時間。而這個場域下要注意開展的入學教育主要是針對新生迫切想要了解的信息。

五、入學教育時間場域拉長

針對入學教育大都集中在軍訓期間進行的問題,可以適當將入學教育的時間場域相應拉長,而上述提到的時間場域前置也可以有效緩解入學教育過于集中的問題。除了前置,還可以相應往后,一些入學教育內容其實并不急于在新生一入學就全部和新生開展講解,而是需要新生對學校有一定的認識、對本專業(yè)有初步的認知后開展更為適宜。因此在入學教育內容設置上就可以分層次,加以區(qū)分的開展。一些學校規(guī)章制度、學生手冊內容、安全教育、貧困認定事宜、學分管理等內容可以優(yōu)先安排講解。但是一些引導新生做好個人學業(yè)規(guī)劃、職業(yè)規(guī)劃、考證、爭取獎學金的教育內容卻不用急于一時,而是要新生在適應學校、熟悉校情、對本專業(yè)有一些接觸后再開展,會更有實效。新生第一個學期的課程盡量安排少一些,讓新生能夠有時間適應大學的教學方式,逐漸轉變學習方式。這樣在新生適應了一個學期的課程學習后,在期末這段時間再開展一些入學教育內容,因為新生本身已經(jīng)有了切身體會,再開展這些事關個人未來規(guī)劃的入學教育內容,他們更能產生共鳴,更愿意接受。而不是急匆匆地在新生對專業(yè)一無所知的情況下,就引導新生要如何去做,反而會讓新生不知所措甚至產生焦慮。

六、合理利用線上線下兩個空間場域

入學教育場域構建涉及時間場域和空間場域,除了考慮時間場域問題外,還可以在空間場域構建上進行思考。針對現(xiàn)下一些入學教育大多采用線下講座的形式開展的問題,沒有考慮到當下新生的一些新特點,難以取得成效。雖然由于疫情影響,現(xiàn)在也逐漸采用了線上形式,但也只是把線下開展的講座通過視頻會議召開,如此而已,并沒有改變其單一的“你講我聽”的本質,互動性較少。并沒有很好結合目前“00后”大學生群體思想多元、情感與心理脆弱、社交與行為能力內斂的特點開展[3]。因此結合時代特點,合理利用線上線下兩個空間場域開展入學教育可以提高實效。線上場域的構建可以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制作一些短視頻、動漫、漫畫等學生當下喜聞樂見的形式,爭取網(wǎng)絡宣傳教育陣地。線下場域的構建除了發(fā)揮傳統(tǒng)講座優(yōu)勢內容以外,還可以將社團組織納入場域構建的范圍。改變以往單純由教師講的模式,利用經(jīng)過培養(yǎng)的學生干部在社團組織中進行一些入學教育內容的宣傳,更具親和力,而作為新生的師兄師姐,他們在與新生交流互動時有天然的優(yōu)勢,這一生力軍不可忽視其作用。

參考文獻

[1]阮斌,李君.增強高校新生入學教育實效性的路徑研究[J].重慶電子工程職業(yè)學院學報,2020(6):64.

[2]王立鋒.法政治學的核心范疇研究——以布迪厄的“場域理論”為視角[J].社會科學研究,2013(3):62-63.

[3]許大煒,段升財,程冬東.“00后”大學生入學教育問題探究[J].文學教育,2020(7):56.

作者:吳金年 單位:廣東海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