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論文中心 正文

高校體育課堂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徑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校體育課堂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徑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高校體育課堂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徑

摘要:通過體育課堂,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避免了傳統(tǒng)課堂思想政治教育單向性的弊端。本研究在分析課堂教學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影響因素基礎上,從思想政治認識、情感、行為三個方面,探討體育課堂教學思想政治教育路徑,旨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理論參考。

關鍵詞:高校;體育課堂;思想政治教育路徑

1.前言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國高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課堂教學是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完成教學目標的主渠道。但是僅憑公共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的教學,思想政治教育目標恐難達到。因此,如何根據(jù)各門課程特點,挖掘各專業(yè)教學內容中所包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并在其課堂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無疑有助于實現(xiàn)思想政治教育目標。本研究以高校體育為視角,力求探討高校體育課堂教學中思想政治教育路徑,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理論參考。

2.體育課堂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影響因素

經研究發(fā)現(xiàn),思想政治教育包含兩個過程,第一個過程是在教育者的作用下,受教育者將當今社會所要求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內化”為自身的品德。第二個過程是受教育者將內化的思想政治素質“外化”為行為表現(xiàn)出來。因此,探討高校體育課堂教學思想政治教育路徑,首先要明確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體育教師的地位與作用,學生的地位與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來源。

2.1體育教師地位與作用

“人只有通過人,通過同樣受過教育的人,才能被教育[1]。通過教育活動,受教育者的發(fā)展速度得到有效提升,發(fā)展方向得到社會規(guī)范、發(fā)展能力得到均衡發(fā)展,發(fā)展自覺性得到切實喚醒。這是教育者作用后應當出現(xiàn)的結果,但是教育者到底在教育中發(fā)揮什么作用呢?這是在體育課堂教學中,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前必須明確的問題。顧明遠教授曾經提出,教師的責任是讓學生的學習真正發(fā)生。這句話包含兩個意思,第一,學生是現(xiàn)實社會中的人,任何素質的發(fā)展,只有學生發(fā)揮能動性,外在事物才能進入其認知結構,通過重構自身的認知結構,才能獲得素質的提升。所以,學生不是老師教會的,而是自己學會的。第二,學生的發(fā)展離不開老師的幫助。在教學中,需要老師根據(jù)學生的特點,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將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引入課堂,引導學生將外在的教育內容內化為自身的素質,引導學生不斷實踐以強化。因此,學生是在教的情形中,學會的。通過以上分析,可以明確,教師是在教育活動中發(fā)揮引導作用。就如杜威在《我的教育信條》所說,“我認為教師總是真正上帝的代言者,真正天國的引路人[2]”。在體育課堂中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不僅需要教師完成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設計、實施、反饋、評價等工作,而完成這些工作需要充分認識教育對象和教學中介系統(tǒng),體現(xiàn)教師在教學活動的認識與實踐能力,同時也需要充分發(fā)揮教師主體的積極作用。

2.2學生的地位與作用

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下,學生是教學活動的承擔者,應具有主體地位,無論是教師(包括其言、行)還是教育中介系統(tǒng),都是學生認識的客體,教學的目的是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以原有認知為基礎,通過自主活動(包括內部活動和外部活動),對教學者、教育中介系統(tǒng)等客體進行認識、理解,將一定外在的教育內容內化為自身的品質、能力、思想。因此,學生在教學活動中,不是被動改造的對象,而是自我發(fā)展的主體。那么,學生如何發(fā)揮自身主體作用呢?首先,學生必須樹立自己在教育中主體地位的觀念,認識到教學活動的是逐步提升自己的主體性,最終目標是達到對自己的全面占有,自然也包括思想政治品質。這樣,學生能正確理解教師言行的意義,思想上將教師提出的思想政治要求轉化為自己的發(fā)展目標,行為上積極配合教師。其次,明確素質的提升依賴于自我構建。主體是具有認識能力和實踐能力的人,但具有認識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學生不一定是真正主體,或者說只是形式主體,只有主動、積極、自覺的發(fā)揮自身的認識能力與實踐能力于教學中,憑借活動,全面的認識自我、構建自我、發(fā)展自我、完善自我,以實現(xiàn)形式主體和實質主體的統(tǒng)一。

2.3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來源

由于高校體育課程是變化的、動態(tài)的,其中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線索自然也不是先定的、固定的。人與動物的本質區(qū)別為,人在實踐中,能不斷從實踐客體中尋求意義、精神、價值,并創(chuàng)造意義、精神、價值。具體而言,雖然高校體育課程是變化的、動態(tài)的,但是構成體育課堂教學活動的基本要素是穩(wěn)定的、明確的,體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能從學生、教學內容、教學環(huán)境等這些基本要素中,發(fā)現(xiàn)其內部聯(lián)系與本質,尋找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例如,排球、乒乓球等運動項目的理論知識,就包含了愛國主義和民族精神。武術、舞蹈、健美操等專業(yè)體育技能,就包含了科學素養(yǎng)、審美觀等思想教育內容。不僅教學內容中包含思想政治教育內容,通過教學方法、教學環(huán)境、教學主體等課堂基本要素,甚至課堂教學中發(fā)生的一些意外事件,均可以挖掘或者賦予思想政治教育內容。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體育課堂中包含有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心理教育、道德教育和法紀教育等教育內容。同時,這些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更多的是精神、意識、觀念。但是,并不排斥體育教師根據(jù)課堂教學的實際,采取適當?shù)男问?,直接講授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知識。

3.路徑研究

“路徑”有兩個涵義,一指到達目的地必經的道路;二比喻門道[3]。兩個涵義分別從實踐的角度和理論的角度解釋“路徑”,各有差別,但兩個涵義都強調規(guī)律性。因此,筆者依據(jù)思想政治教育規(guī)律,從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結構構成要素的角度,通過體育課堂教學,對學生知、情、行三個方面進行培養(yǎng)。

3.1思想政治認知

認知作為人最基本的心理活動,是指人獲得知識的過程。思想政治認知則是個體對思想政治內容、原則、要求的認識和理解。認知心理學認為,影響學習的主要因素有兩個:一個是學習的主動性;另外一個是意義的構建。前者是學習的驅動力,后者是知識的內化。兩者相輔相成,共同影響人的認識活動。學生是具有主體性的人,在教育過程中始終以自己的個性和理解來認識教育內容,或者說從自己的需要出發(fā),選擇和對待社會要求。缺乏學生個性的理解,思想政治要求始終是被動、他律、外在的。馬克思曾說,“任何人如果不是同時為了自己的某種需要和需要的器官做事,那么他什么也不用做”,提出人的本質就是人的需要。需要是人活動的動機,而動機是滿足某種需要的內部心理活動,能引起和維持個體有意識的活動,需要的強度不同,學習的動機上就有強度的差異。在體育課堂中,教師作為引導者,應充分發(fā)揮其主體性,準確掌握不同學生的需要,在體育課堂教學過程中,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性。因此,在體育課堂中,培養(yǎng)學生的思想政治認識,應從學生的需要入手。首先,掌握學生上體育課的需要,例如強身健體的需要,提升技能的需要,運動體驗的需要,精神放松的需要,展示自我的需要等等。其次,引導學生認識、并理解滿足自我需要的條件。比如,滿足強身健體的需要,最基本的要求是達到一定運動量與強度。滿足提升技能的需要,必須掌握科學的鍛煉方法,滿足運動體驗的需要,則需要遵守運動項目的規(guī)則。從學習方式方面,培養(yǎng)學生的思想政治認知,可采用動作概念的講解、技術原理的討論、訓練方法的要點、錯誤動作的提示等語言方法,通過傳授體育專業(yè)知識,引導學生透過專業(yè)知識,認識到專業(yè)知識所蘊含的思想政治內容。引導學生從自身需要的角度理解思想政治內容,思想政治教育與滿足自我的需要達成和諧統(tǒng)一。

3.2思想政治情感

傳授思想政治觀點、觀念、規(guī)范、要求,如果不能引起受教育者在思想上的認同、情感上的一致,那么,思想政治認知內容對于受教育者而言,始終是外在的、表面的,難以成為受教育者的素質。所以受教育者將思想政治認知內容內化為自覺的行為,還需要經過情感這一核心的步驟。從個體學習方式看,培養(yǎng)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情感,是以“人們的共同感受和移情來進行的傳遞活動,以心靈相通和情感溝通的方式實現(xiàn)價值互滲,因此,感受、體悟和認同是思想政治情感形成的主要方式[4]?!痹隗w育課堂中,培養(yǎng)學生的思想政治情感,可從社會環(huán)境和物理環(huán)境兩個方面同時進行。一:社會環(huán)境(主要從師生之間和學生之間敘述。)首先,師生方面。班杜拉曾說,“在觀察學習中,其他人的情感表現(xiàn)引起了觀察者的情緒,與這種情緒相聯(lián)系的事件就變得有喚起性,在情緒上,榜樣的情緒表現(xiàn)(聲音、表情、姿勢等)喚醒著觀察者”。教師是課堂教學的設計者、組織者,學生身心發(fā)展的引導者,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學生學習的榜樣。體育教師在課堂的表情態(tài)度、言行舉止、聲調語氣,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學生,引導學生產生相同的情感。例如,在面對技術學習困難學生時,體育教師幫助學生時,自然流露出的耐心、專業(yè)、親切的言行情感,不僅能向學生傳達教師的價值觀、理想、信念,增強學生的思想政治認知,而且能觸動學生的內心,激發(fā)其情感,產生相同的行為。而且,體育教師在強烈思想政治情感作用下,當學生言行被體育教師大腦感受器官所感知,會刺激其產生相應的行為,如學生在技能練習中,表現(xiàn)出懶散、敷衍、畏難的言行態(tài)度,會給體育教師帶來消極的思想政治情感體驗,體育教師會采取行為對學生的這種表現(xiàn)予以制止,并引導其建立正確的學習認知。其次,學生之間方面,與其他課堂教學相比,體育課堂教學的教學環(huán)境、教學方法、學習方法等存在較大的差異,學生是在一個開放空間里,通過控制身體運動來完成運動技能學習,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相互之間的練習、幫助必不可少,因此周圍同學的動作、語言、神態(tài)容易被身邊的同學觀察到,由此對其產生一定的影響。認真、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可以感染身邊的同學,三心二意、淺嘗輒止的練習表現(xiàn)同樣對其他人的行為產生影響。二,發(fā)揮物理環(huán)境的影響作用。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一所好的學校連墻壁也能說話”,課堂體育物質條件不僅為學生課堂學習提供物質環(huán)境與條件,也能作為育人的一種隱性教育資源,每一個物質不僅僅有物質形態(tài)本身,還包含物質形態(tài)背后所蘊含人的思想、精神、價值等意義世界,通過感知、理解意義世界,引導學生建立強烈的思想政治情感。例如整潔干凈的練習場地、擺放有序的練習器材,這些物質環(huán)境能激發(fā)學生對美的感知體驗,喚起對美的追求。教學場地的空間設計和功能布置,體現(xiàn)出以人為本的理念和不斷創(chuàng)新的科學素養(yǎng),也能影響學生的價值追求。

3.3思想政治行為

皮亞杰曾提出,“認識既不是起因于一個有自我意識的主體,也不是起因于業(yè)已形成的、會把自己烙印在主體之上的客體;認識起因于主客體之間的相互作用,這種作用發(fā)生在主體與客體之間的中途[5]?!币虼诵袨榧饶荏w現(xiàn)心理,也能通過不同活動的行為,加深認識,促進發(fā)展。在體育課堂中,學生通過參與教師設計的教學活動,提升自身思想政治素養(yǎng)。例如教學比賽,通過比賽自身的吸引力,不僅激發(fā)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而且培養(yǎng)學生對教學比賽意義的解讀,促進自我素質的提升。例如比賽規(guī)則方面,既然是比賽,自然就有規(guī)則,規(guī)則的理解程度與比賽中的行為自由度成正比,而行為越自由,獲勝幾率就越大。在獲勝需求的驅使下,不僅能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規(guī)則理解能力,同時能引導學生建立遵守規(guī)則、紀律的意識,以及自我行為約束能力。當然,教學活動設計的側重點不同,培養(yǎng)的素質內容也有區(qū)別。同樣通過不同的教學比賽,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如技術運用能力方面,運動技能的學習不同于其他學科,熟練的掌握運動技能需要解決身心分離的狀態(tài),而在運動技能學習前期,身體運動難以受心理的精確控制,如何練習,快速達到身心合一,體現(xiàn)出科學練習的重要性。研究表明,利益、情感、快樂共同影響和決定主體人的任何一種行為。在教學比賽中,贏的需求促使學生尋求有效的技能提高方法,在科學方法的指導下,技能快速提高又能產生愉悅的情感體驗,所以,針對性的教學比賽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專業(yè)素養(yǎng)、科學行為。

參考文獻:

[1]康德.論教育學[M].上海:上海世紀出版集體,2005:87.

[2]杜威.學校與社會•明日之學校[M].趙祥麟,譯.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5.

[3]李行健.現(xiàn)代漢語規(guī)范詞典.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4:854.

[4]沈嘉祺.論道德情感的生成與培養(yǎng)[D].華東師范大學博士論文,2006:33.

[5]皮亞杰.發(fā)生認識論原理[M].王憲鈿,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1:21.

作者:鄒平 單位:湖北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