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土木工程施工課程教學改革探索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土木工程施工課程教學改革探索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土木工程施工課程教學改革探索

摘要:隨著我國房地產與基礎建設的迅猛發(fā)展,建筑行業(yè)對土木工程專業(yè)學生的綜合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土木工程施工課程作為土木工程專業(yè)的一門專業(yè)主干課,其教學也面臨著新的挑戰(zhàn)。本文以應用型地方高校為例,通過對土木工程施工課程教學中現(xiàn)有突出問題的分析總結,提出了探索性的教學改革措施,旨在提高教學質量,培養(yǎng)出符合社會需求的高水平應用型人才。

關鍵詞:土木工程施工;教學改革;微課平臺;應用型人才

一目前土木工程施工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課堂教學時數(shù)壓縮使得教學效果不佳

[1]土木工程施工課程的教材版本眾多,但其內容基本都包括了土方工程、深基礎工程、砌體工程等施工技術及流水施工、網絡計劃等施工組織共計十七個左右的專題,其課程體系涉及力學、結構、材料、測量等相關課程,知識點較多,知識跨度大,綜合性比較強。正因為此,土木工程施工課程原有的理論教學學時為80多學時。在“厚基礎、寬孔徑”的綜合性人才培養(yǎng)模式下,湖南文理學院土木工程專業(yè)增加了修習課程數(shù)量,相應減少了各單科課程的學時,土木工程施工的理論學時被大大壓縮到48學時。龐雜的教學內容與“瘦身”的理論教學時數(shù)產生了突出的矛盾。教師在講授過程中,如果不加區(qū)分面面俱到,則無法突出重點和難點。

(二)教材的時效性、前沿性滯后于現(xiàn)行技術發(fā)展

[2,5,6]隨著施工技術和材料科學的快速發(fā)展,許多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不斷涌現(xiàn),但教材內容卻未能做到同步更新、與時俱進。比如在“綠色建筑”的發(fā)展理念下,國家大力提倡裝配式建筑,且裝配式建筑已在全國逐步推廣開來,但裝配式建筑的施工技術在教材中還沒有同步體現(xiàn)。此外如BIM技術,在現(xiàn)行施工教材中也未提及。另外如湖南文理學院所在的常德市是“全國首批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之一,而且海綿城市施工工藝早已在全市推廣,但現(xiàn)行的多個版本的教材都未涉及相關內容?,F(xiàn)行教材不僅未能及時補充前沿的施工技術,還有一些過時的內容也沒有更新,像石油瀝青(油氈)防水卷材,目前已經被列入限制和淘汰使用的防水材料,但教材中仍有對相關內容的詳細介紹。

(三)傳統(tǒng)教學模式效率低下

1.教學定位不明確,實踐教學效果差

[2][7]湖南文理學院土木工程專業(yè)近十年來的畢業(yè)生就業(yè)狀況表明,土木工程專業(yè)的畢業(yè)生大約90%在施工企業(yè)或者監(jiān)理企業(yè)就業(yè),因此土木工程施工課程無疑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專業(yè)課。同時從畢業(yè)生的反饋發(fā)現(xiàn),土木工程施工課程在其實際工作中的重要程度也是最高的。但在教師實際講授該門課程時,缺乏準確定位,仍然像其他課程一樣,更多以理論教學為主,忽略了對于實踐性、綜合性的要求,同時由于缺乏進行實踐能力訓練的實訓平臺,導致畢業(yè)生的實踐能力普遍偏弱,從進入企業(yè)到真正上手,往往需要較長的過渡期。

2.考核方式太過單一

目前土木工程施工課程的考核方式,基本是采用期末閉卷筆試與平時成績相結合的方式,主要考察學生對于理論知識的掌握情況,缺乏對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考察。

二土木工程施工課程教學改革的措施

(一)精心梳理教材內容,講課力求“少而精”

[3]針對教學內容多、學時少的問題,教師在授課前應根據(jù)人才培養(yǎng)規(guī)劃和教學大綱仔細琢磨教材內容,做到心中有數(shù)。首先,對于在其他課程中已經講述過的內容,在本課程教學中不再講授,比如在基礎工程、土力學、混凝土結構設計中已經講述過的內容將不再重復講述;此外,要注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對于難度不大的知識點,可以讓學生自學。這樣教師在課堂上將主要講述重點及難點內容,無須面面俱到。

(二)借助微課平臺引入前沿性知識

作為土木工程施工課程的任課教師,首先應對現(xiàn)有的施工技術應用狀況有非常清楚的了解,講授中大膽舍棄過時的、不實用的舊知識。同時,教師在講授前應認真了解和學習有關施工技術的最新、最前沿的知識,利用“互聯(lián)網+”技術建立微課平臺,以彌補教材前沿性內容的欠缺。比如現(xiàn)今已推廣使用的BIM施工技術、裝配式建筑技術、海綿城市建設技術等,筆者為引入相關知識,查閱了相關資料,走訪了大量施工實例,然后按專題制作成一個個簡短的小視頻,再借助微課平臺導入給學生,讓學生在課外就能輕松了解較前沿的施工技術。

(三)改變教學和考核方式,增強學生實踐能力

1.改變“滿堂灌”的教學方式,變被動學為主動學

雖然目前多媒體教學已經普遍進入課堂,教學的生動性、趣味性有所改善,但教師教、學生學的格局并未得到根本改變。筆者在教學中,引入了開放式教學模式,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創(chuàng)新性學習。比如在混凝土配合比設計中,考慮砂、石含水量時的施工配合比設計,究竟是用實驗室配合比乘以(1+含水量),還是除以(1-含水量)的問題;再比如在井點降水涌水量的計算公式中,究竟是取井點水位降落值還是取基坑的水位降落值進行計算的問題,等等。教師不再簡單給出正確答案,而是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

2.多管齊下,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

[4]針對傳統(tǒng)教學過于注重理論講授、實踐教學薄弱的狀況,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了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首先,充分結合工程實例進行講授,進行案例式教學。教學中,筆者經常結合常德市本地工程實例及網絡實例,引導學生利用所學知識進行分析討論,加深學生對于規(guī)范及施工技術的認識和理解;其次,積極推進學院實訓平臺建設,充分利用實訓平臺開展實踐教學。為充分利用實訓場地,減少環(huán)境污染,可利用計算機信息技術、虛擬顯示技術建立一個虛擬仿真實踐訓練平臺。對于一些復雜的、施工周期長的施工工藝可通過仿真平臺逼真呈現(xiàn),學生可身臨其境地真實感受實際的施工情況,極大地提高其應對實際施工環(huán)境的能力;再次,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平臺進行實踐教學。湖南文理學院作為地方本科院校,為地方培養(yǎng)建設人才是其培養(yǎng)目標之一。在目前應用型高?!半p師型”建設大背景下,可采取校內教師走出去、校外專家請進來的方式,增強實踐教學力量。同時可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平臺,讓學生盡早走進施工現(xiàn)場去實習,帶著問題學習,根據(jù)社會和企業(yè)需求學習,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就業(yè)適應性,探索出一條新的實踐性人才培養(yǎng)之路。

3.完善課程考核方式,使考核結果更為綜合全面

傳統(tǒng)的閉卷考核方式,著重基本理論知識點的考察,題型以客觀題為主,無法準確判斷學生實際知識的掌握程度和個體差異。筆者在教學過程中,側重對學生實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考察,在試卷中設置適當數(shù)量的主觀題,特別是引入合適的建造師考試題目,讓學生有充分的發(fā)揮和提高空間,進而有效地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

三結語

土木工程施工課程是土木工程專業(yè)的一門專業(yè)主干課程,在地方高校向應用型轉型發(fā)展的大背景下,針對傳統(tǒng)教學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筆者提出了一系列的教學改革措施,旨在改進課堂教學方式和考核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其思考能力和實踐能力,以更好地為經濟建設培養(yǎng)合格人才。

參考文獻

[1] 于英霞等.多媒體教學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應用和實踐[J].廊坊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8,11(4):106-107.

[2] 王偉偉.分析土木工程施工課程教學改革思考與探索[J].科技資訊,2017.31.143:143-144.

[3] 戎賢等.基于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的土木工程施工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河北工業(yè)大學學報(社科版),2010,3,2(1):10-11.

[4] 胡登秋.基于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的土木工程施工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普洱學院學報,2018,2,34(1):121-122.

作者:吳揚 張澍楊 單位:湖南文理學院 土木建筑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