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網絡傳播環(huán)境下的媒介使用變化啟示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網絡傳播環(huán)境下的媒介使用變化啟示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網絡傳播環(huán)境下的媒介使用變化啟示

[摘要]在新媒體蓬勃發(fā)展的背景下,公眾對于新聞媒介使用呈現出三個變化。新媒體重塑了公眾對新聞媒介使用的時空情境,賦予其“隨時隨地”瀏覽新聞信息的可能性。公眾“隨時隨地”使用移動終端獲取新聞信息導致新聞媒介使用呈現碎片化、個體化的特征,并促使公共領域與私人生活邊界的模糊。新媒體賦權公眾參與新聞事件的敘述,使其在新聞生產與傳播中的角色發(fā)生變化。新聞媒體應加強對新聞事實的核查與深度報道,提供多元化的報道,搭建公眾參與新聞生產與對話的平臺。

[關鍵詞]新聞媒介;參與式受眾;媒介使用

新媒體是當前社會中被提及頻率極高的熱詞,它正潛移默化地影響公眾的日常生活,包括公眾在新聞生產與傳播中的角色。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的第40次《中國互聯網絡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截至2017年6月,我國手機網民規(guī)模達7.24億,有96.3%的網民通過手機上網。其中,獲取新聞信息是網民上網的一個重要訴求,手機網絡新聞用戶規(guī)模為5.96億。[1]與此同時,近年來傳統(tǒng)媒體逐漸意識到利用新媒體提升自身的影響力,并通過媒介融合等方式進行轉型?!皟晌⒁欢恕笔撬鼈儞屨季W絡空間的重要實踐。新媒體不僅僅改變了媒介生態(tài),還潛移默化地影響公眾的新聞媒介使用習慣,并對傳統(tǒng)新聞生產的模式與形態(tài)產生了影響。

一、新聞媒介使用時空情境的變化:此時此刻與隨時隨地

新媒體對于公眾新聞媒介使用的一個直接影響在于其改變了他們運用媒介瀏覽新聞,獲取新聞信息的時空情境。對于前者而言,新技術的發(fā)展不斷壓縮新聞事件傳播的時間,使公眾同步接收來自現場的信息成為可能。過去那種先有現實生活,再有新聞敘述的模式正逐漸被重塑,人們對生活與新聞的無縫對接產生期待,并由此產生一種與外部世界同在的“在場感”。這種在場感又會提高公眾對于新聞事件進展的關注,激發(fā)他們參與新聞事件傳播與討論的熱情。近年來,傳統(tǒng)媒體越來越重視在直播中與公眾進行互動,嘗試運用各種技術手段鼓勵公眾參與互動,生產內容,例如媒體利用微博與微信與公眾進行互動。在這樣的時空情境下,公眾對于新聞時效性的期待也隨之提高。[2]這也是近年來直播形態(tài)節(jié)目蓬勃發(fā)展的一個重要原因。新技術在不斷提高新聞傳播速度的同時,也在弱化傳統(tǒng)媒體的中介作用。新聞媒體對于事實核實的時間正在減少,這增加了其對新聞把關的難度。因此,如何平衡對新聞時效的追求與對準備的把握成為了專業(yè)媒體工作者在新環(huán)境下不得不面對的一個挑戰(zhàn)。與“此時此刻”相對應的另一個關鍵詞是“隨時隨地”。加拿大傳播學者伊尼斯曾在《傳播的偏向》一書中區(qū)分了傳播的時間與空間偏向,后者指有利于空間上延伸的媒介,[3]以手機為代表的移動終端就具有這樣的優(yōu)勢。事實上,在互聯網出現之前,電視直播已經能夠實現新聞與現場的同步,但彼時觀眾往往被束縛在固定的空間中。例如,晚飯后全家人常常圍坐在電視前,一起收看《新聞聯播》,人們對于新聞信息的獲取往往相對滯后。在傳統(tǒng)大眾媒體時代,電視直播技術還主要應用于具有較大關注度和歷史意義的事件??ù呐c戴揚就將電視媒介事件主要分為三類:競賽(如奧運會比賽、總統(tǒng)競選)、征服(如宇航員登月或一次具有挑戰(zhàn)性的出訪)和加冕(如皇室婚禮、就職與頒獎典禮),都是國家級事件。[4]移動互聯網的發(fā)展,特別是手機等移動終端的普及改變了這樣的局面。由于公眾可以利用移動終端參與新聞事件的直播,此時直播的對象既包括重大事件,也涉及普通人身邊發(fā)生的日常生活事件。移動互聯網的發(fā)展使公眾了解新聞的場所更加多元化。有研究發(fā)現,無論是工作日還是周末,私人住所、工作學習場所以及公共交通工具都成了全天移動互聯網使用度較高的空間。

二、新聞媒介使用狀態(tài)的變化:個體化、碎片化與公私邊界的模糊化

移動互聯網賦予公眾不受時空束縛,“隨時隨地”瀏覽新聞,接收新聞信息的便捷性,公眾對于新聞媒介的使用呈現出一種個體化的狀態(tài)。除了在移動狀態(tài)下獨自瀏覽新聞之外,手機等移動終端的普及讓人們可以在固定空間中也接入網絡,關注正在發(fā)生的新聞事件。例如,我們經常有這樣的體驗,在親朋好友聚會、吃飯時,有很多人常常捧著手機,關注各種各樣的新聞,出現一種“在場的缺席”現象,即在物理空間中的家庭成員正在關注其他空間發(fā)生的新聞事件。庫克認為,在一個技術社會中,個體會對自我空間的塑造發(fā)揮更大作用。有研究發(fā)現,即使在家這樣的固定空間,公眾的新聞媒介使用習慣也發(fā)生了變化。在互聯網出現之前,客廳是家人一起觀看電視、了解新聞的主要場所。然而,如今更加私人的臥室也是公眾新聞媒介使用的重要空間,人們在臥室中的移動互聯網接觸率(26%)甚至高于在客廳的接觸率(22.6%)。他們在兩個空間中的媒介使用呈現不同的特征:在臥室中接觸頻率高,但接觸時間短,而在客廳中不僅接觸頻率高而且時間較長。[6]此外,公眾的新聞媒介使用個體化趨勢與新技術的發(fā)展相關。當下基于大數據的精確推送、個體化定制新聞會定期提醒公眾接收他們感興趣的新聞,使其不斷查看手機,保持對各種新聞的關注。這些新的技術手段促進了公眾新聞使用的分化,將公眾標簽化為有不同興趣與喜好的小群體。不同年齡段的使用者對新聞媒介的選擇呈現出“代際差異”。根據皮尤中心2016年1~2月之間對美國民眾新聞使用的調查,在18~29歲人群中,有54%的人表示更傾向于數字媒體新聞。而在30~49歲、50~64歲的人中,分別只有38%和15%的用戶更喜愛數字新聞。在移動端新聞消費上,不同年齡段的用戶呈現出更大的差異。70%的18~29歲人群稱他們傾向于僅僅通過手機獲取新聞。在30~49歲人群中,該項比例下滑至53%。在50~64歲人群中則跌至29%。[7]由于傳統(tǒng)媒體與移動新媒體在傳播內容、傳播方式等方面存在的差異,這種“代際差異”又會促使公眾在接收的新聞內容以及接收方式等方面的分化。與過去那種在固定場所,預留出專門時間的“儀式化”觀看行為相比,當下人們對于新聞信息的接收呈現“碎片化”的特征。人們更傾向相對短平快的閱讀體驗。新的時空情境可能會導致公眾新聞使用品質的降低。[8]伴隨公眾接收新聞信息的時空情境以及閱聽狀態(tài)的變化,人們的日常生活空間也不斷被重塑。隨著移動終端的發(fā)展,家庭成為個體閱聽的重要空間。人們在私人空間瀏覽新聞,獲取新聞信息,導致私人與公共空間的邊界逐漸模糊。網民通過互聯網在虛擬的空間中討論公共議題,特別是對于那些社會關注度高的新聞事件的討論使其私人生活被公共議題擠占。有研究發(fā)現,與過去相比,即使是那些偏愛娛樂的人也會更多地接觸新聞。[9]因此,在網民的個人微博或微信朋友圈中充斥大量對于新聞事件的討論,普通公眾也成為新聞事件的主動敘述與評論者。

三、新聞媒介使用者角色的變化:從受眾到新聞生產的參與及對話者

在傳統(tǒng)大眾媒體時代,新聞生產與傳播的兩端分別是媒體與公眾。媒體是新聞的采集、生產與傳播者,而公眾主要是新聞的接收者。受眾這個話語就表征了公眾在新聞生產、傳播與接收過程中相對被動的地位。雖然霍爾提出了三種受眾解讀模式,他認為公眾并不是全盤接受經過媒體編碼的新聞報道,他們往往會依據自己的視角對新聞的意義進行解碼與協商,但在傳統(tǒng)大眾媒體時代,公眾很難有機會直接參與到新聞的內容生產與傳播中。隨著互聯網的發(fā)展,有學者提出了“參與式受眾”的概念,他認為新媒體環(huán)境所帶來的媒介化現實一方面提供了公眾參與公共事務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也提高了他們的參與意識。[10]縱觀當下新聞傳播實踐,公眾可以通過線上互動技術,對新聞事件進行敘述與評論,從而參與到新聞內容的生產與傳播中。需要說明的是,這種“參與式受眾”的崛起,不完全取決于技術的發(fā)展,它是由政治、經濟、文化與技術等多種因素共同驅動的。前文提到,與傳統(tǒng)PC終端相比,以手機為代表的移動終端解放了時間與空間對于公眾新聞媒介使用的束縛。在物聯網的視野下,人與技術的進一步互動與結合使人的身體也成為了網絡中的組成部分。同時,新技術的發(fā)展會進一步促進公眾在新聞現場提供的信息。公眾參與新聞事件的敘述,打破了新聞媒體對于新聞生產的壟斷權,提供了區(qū)別于代表政府、商業(yè)集團利益的另一種聲音。此外,在由公眾參與的新聞事件中,不同身份、不同社會背景、不同知識結構的非職業(yè)新聞工作者對事件的敘述與評論,一方面增加了新聞生產的規(guī)模,另一方面豐富了新聞報道的框架,特別是一些具有相關知識背景的專業(yè)人士的參與,可以促進對新聞事件中專業(yè)問題的深入探討。例如,在近年來發(fā)生的一些醫(yī)患沖突事件中,有大量專業(yè)醫(yī)學工作者利用社交媒體對事件中的醫(yī)學問題進行解釋說明,促進了專業(yè)知識的生產與傳播。當公眾利用社交媒體對新聞事件進行轉發(fā)與評論時,由于字數限制等問題也會導致新聞再生產的“去語境化”,從而可能造成虛假新聞以及導致公眾對新聞誤讀等問題的出現。伴隨線上參與式新聞的興起,公眾的新聞生產實踐呈現一種社群化的趨勢。具體而言,在網絡空間中,不同網民因為其線下的關系以及相似的身份、背景、興趣愛好、地理位置等因素而形成線上的圈子和社群。線上關系網絡與圈子成為網民篩選、過濾、傳播新聞信息的重要路徑。這一方面促進新聞信息在社群內的快速聚合與傳播,使碎片化的聲音在公共領域中呈現;另一方面很可能導致不同社群之間的疏離,出現“回音壁效應”,甚至輿論極化。

四、討論:媒介使用變化對新聞生產的啟示

移動互聯網的發(fā)展壓縮了從新聞現場到公眾獲知新聞消息的時間,但直播技術、現場新聞的廣泛運用也加大了新聞媒體對于新聞事實核查的難度。近年來頻繁發(fā)生的“反轉新聞”一定程度說明了新聞媒體面臨的把關壓力。1.加強新聞事實的核查與深度報道面對新的媒介生態(tài)環(huán)境,新聞媒體需要兼顧時效性與真實性。新聞媒體在積極探索直播、現場新聞實踐的同時,也需要重申真實性、準確性的重要意義,加強對新聞事實核查的投入與力度,例如建立面向使用網絡新聞源的核查規(guī)范,運用新的事實核查技術對新聞核心要素以及有爭議的事實進行核實。此外,新聞媒體需要加大深度報道的投入,在追求快新聞的同時,注重對新聞背景、爭議性事實以及與新聞事實直接相關的衍生性事實的解讀,對新聞事件進行立體性、全方位的報道。2.提供多元化的新聞報道移動互聯網的發(fā)展重構了公眾新聞媒介使用的時空情境,導致新聞信息接收場景以及新聞樣態(tài)的多元化。新聞生產者需要順應新的趨勢,提供面向不同公眾、不同接收場景的新聞報道。一方面,針對大量公眾使用移動終端獲取新聞信息,提供篇幅精短,適合在移動狀態(tài)下瀏覽的新聞報道,滿足他們第一時間了解新聞信息的需求。另一方面,針對當前新聞使用者分眾化的趨勢,提供不同垂直領域的新聞報道。在傳統(tǒng)大眾媒體時代,新聞生產者往往將傳播對象當做沒有差別的整體對待。在移動互聯網蓬勃發(fā)展的背景下,公眾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時間主動搜索他們感興趣的內容,分眾化的趨勢得以凸顯。新聞生產者可嘗試提供不同垂直領域的新聞報道,例如專業(yè)的財經新聞、體育新聞、社會新聞等,并在多平臺上傳播,滿足不同使用者在不同情境下獲取新聞信息的需求。此外,新聞生產者可以借助大數據算法,分析不同使用者的新聞媒介使用習慣與偏好,向他們推送可能感興趣的新聞,并通過公眾的反饋及時調整推送的內容。3.搭建面向公眾參與新聞生產與對話的平臺面對新技術對于公眾的賦權,新聞媒體應提供面向公眾參與新聞事件敘述與評論的平臺,獲得來自公眾提供的內容,呈現關于新聞事件的多元聲音,實現新聞生產與傳播的公共性。新聞媒體通過與公眾的對話,實現對消極輿論的引導。具體而言,新聞媒體可以開設面向公眾參與新聞敘述與評論的欄目,收集公眾提供的線索、內容與觀點。針對事實性信息,新聞媒體需要仔細核查,并通過對多種信源的驗證與引用,完成新聞報道。對于意見性信息而言,新聞媒體可以選擇有代表性的觀點與意見,將其在新聞中呈現,從而實現不同社群、不同意見的對話,呈現更加多元的聲音。針對爭議性事實以及消極輿論,新聞媒體可以通過對事實的核實,或通過為專業(yè)人員提供發(fā)聲平臺,使他們直接在公共領域中發(fā)表意見,發(fā)揮輿論引導的功能。與傳統(tǒng)大眾媒體時代受版面、時長限制相比,新媒體為專業(yè)人員的發(fā)聲提供了充足的時間與空間,保證不同參與者對于相關問題的持續(xù)探討和充分對話。

參考文獻:

[1]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第40次中國互聯網絡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EB/OL].

[2]卞冬磊.再論媒介時間:電子媒介時間觀之存在、影響與反思[J].新聞與傳播研究,2010(01)

[3]哈羅德•伊尼斯.傳播的偏向[M].何道寬,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27

[4]丹尼爾•戴揚,伊萊休•卡茨.媒介事件[M].麻爭旗,譯.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0:30

作者:劉雙慶 單位:中國政法大學光明新聞與傳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