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新課標下合作學習在物理教學中應用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新課標下合作學習在物理教學中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新課標下合作學習在物理教學中應用

摘要:合作學習是當前初中物理課堂中比較有效的教學方式,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實現課堂教學目標。根據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實際情況,探究在現代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新形勢下,合作學習與初中物理課堂的有效結合。

關鍵詞:新課標;合作學習;初中物理

教學在新課標的教育背景下,教師在物理課堂中要積極融入更多有效的教學模式。通過新穎有趣的學習課堂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讓他們愛上物理、愛上學習。

一、新課標下合作學習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應用現狀

(一)合作學習認可度不高

在現代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新形勢下,大部分教師還沿用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有些年紀偏大的教師對自己的教學經驗有足夠的自信,他們覺得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方法是最有效的。而部分年輕的教師沒有充足的教學經驗,他們借鑒以前的教學模式,缺乏對合作學習方式的注重,無法有效地把合作學習模式應用到初中物理教學中[1]。

(二)教師的合作教學能力有限

要想在初中物理教學中順利應用合作學習方式,教師必須要科學、合理地創(chuàng)設相關情境及實施。在現階段的初中物理教師隊伍中,有些教師沒辦法開展有效的合作學習內容,無法根據課程知識創(chuàng)設合理的教學模式。部分教師只能通過小組討論的形式組織學生合作交流,沒有正確地引導學生的合作行為,導致合作學習方法過于形式化。(三)合作學習的類型較為單一在實際開展物理教學過程中,大部分教師為了更好地提升學生的考試成績,希望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掌握、理解物理知識。教師過高的期望和單一的合作學習方式會嚴重影響學生對物理知識的學習效率。教師持續(xù)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會阻礙學生形成良好的合作學習習慣,使學生缺乏合作學習的積極性。

二、新課標下合作學習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方法

(一)有效開展師生互動

教師在實際開展物理教學的活動中,可以把合作學習的方式融入課堂中,在課堂中應用此方法時,要注重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并加強和學生之間的互動溝通,開展深刻的師生交流,在這一過程中,可以使學生的學習效果事半功倍。由于物理學習的特殊性,只有在教師的指導下才可以開展,合作學習的方式才可以有效體現,最終才能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所以,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注重增強和學生之間的互動[2]。例如,在開展“天平對物質進行測量”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合作學習的方式開展本節(jié)課的學習。教師先給學生示范操作,之后組織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共同配合完成學習任務,在學生操作時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問題進行練習,教師要注意尊重學生在課堂中的地位,要與學生平等互動,學生也可以向教師提出問題,教師及時幫助學生解決,在解決時教師要根據相關的知識點給學生詳細講解。在師生互動的同時,能使學生在實際操作的活動中更順利,使他們可以用最短的時間完成實驗的目標要求。

(二)合理開展小組活動

教師在物理課堂應用合作學習方式的過程中,要把學生之間的互動作為主要目的。在實際教學的互動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分組及整合來完成學生之間的互動。在分組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安排小組,積極引導所有學生都參與到合作學習的活動中,同時把每個小組的平均成績當成評定最終結果的依據。例如,在學習“聲音傳播”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以制作土電話為核心內容開展小組競賽,在這樣的活動中學生可以積極地參與到小組內的制作活動中,明確自己的任務,不僅可以提升學生之間的合作默契,還可以讓學生對所學物理知識有更深刻的了解。教師在分組時要合理,這樣能有效增強學生之間競賽的公平性,使他們正確認識到自己的優(yōu)勢與不足,進而在學習時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比如,在學習“聲音現象”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這個課題組織學生分組討論,讓學生積極地發(fā)現聲音的特征,由于學生考慮問題的方式不同,他們最后得出的結果也是不一樣的,而多樣化的結論可以有效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所以,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合作學習是比較有效的教學模式。

三、結語

物理教學與合作學習方法的有效結合,可以更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為學生提供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使他們積極地參與到物理課堂中,從而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教師要注重分組的合理性,在師生和學生之間互動的過程中提升教學質量,有利于學生更深刻地掌握物理知識。

參考文獻:

[1]于永全.新課標下合作學習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界,2019(35):101.

[2]馬勝強.初中物理教學中合作學習的應用初探[J].家長,2019(17):117-118.

作者:黃邦增 單位:福建省尤溪縣第七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