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抗抑郁藥物干預治療抑郁癥效果探討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抗抑郁藥物干預治療抑郁癥效果探討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抗抑郁藥物干預治療抑郁癥效果探討

[摘要]目的探討抗抑郁藥物聯合心理干預治療抑郁癥的臨床效果及對患者生活質量影響。方法選取2018年10月1日~2019年10月1日時間段內在本院確診為抑郁癥的76例患者,對其進行對比干預治療。研究組采取心理干預輔助藥物的治療方式,對照組患者單純藥物的治療方法。心理干預的方式主要是應用正念認知療法治療,分階段對患者進行治療,然后對患者經過6周治療后各項指標進行對比分析。結果兩組患者的抑郁癥治療效果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焦慮與抑郁情況的對比、兩組患者治療的依存度及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生活質量對比情況來看,兩組患者均具有顯著的差異性(P<0.05)。結論采取心理干預聯合藥物治療的方式對抑郁癥患者的治愈程度更高,通過以正念認知療法為主要方法的心理干預能夠有效強化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的依從度,為康復打下良好的基礎,從而有利于病情的恢復。

[關鍵詞]抗抑郁藥物;心理干預治療;抑郁癥;臨床效果;生活質量

經濟發(fā)展水平的提高一方面帶來的是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質量的上升,但同時過快節(jié)奏的生活也為人們帶來了很大的生活壓力[1]。這種壓力不僅是物質上的,更加是精神上的。這種精神上的壓力長時間得不到疏通與排解最終就會表現在個人的心理上,從而影響到個人整體的幸福感與愉悅感。這種壓力在累積之后逐漸成為個人的心理負擔,就導致了抑郁癥這種疾病的發(fā)生。從抑郁癥的發(fā)病病因來看,目前對其病因的探查并不全面,但心理因素顯然是造成其發(fā)病的主要原因。從抑郁癥的臨床病狀表現來看,患者會出現一定程度的興趣喪失、與人溝通能力減弱以及焦慮等不健康的情緒,從而產生精神阻礙[2]。這種疾病的發(fā)生具有持續(xù)性,且反復,如果長時間得不到有效的治療與干預會進一步惡化。根據目前的數據來看,抑郁癥患者超過半數曾經有過自殺或者輕生的想法。因此這種疾病對患者的相關認知功能、社會交往以及生活狀態(tài)等均會產生較大的影響,嚴重時甚至會威脅生命[3-4]。但是從目前的臨床研究結果來看,治療抑郁癥的相關手段目前僅為藥物干預與相關的治療,沒有特效手段能夠在短時間內對這種疾病產生明顯的效果。近些年來心理治療干預的方式出現在更多疾病的臨床治療中,且效果較明顯,因此本文從實踐的角度分析心理干預對抑郁癥的治療效果。為了探討這一主題,本文選取了2018年10月1日~2019年10月1日在本院確診為抑郁癥的76例患者,對其進行對比干預治療,然后分析抗抑郁藥物在聯合心理干預的方法對抑郁癥患者治療的臨床療效及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目前所有的研究均已經結束,現在將過程與內容作出如下的報道。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患者選取2018年10月1日~2019年10月1日在本院的精神科室確診為抑郁癥的患者76例,患者病情的診斷標準符合相關診斷規(guī)范。根據患者的入院順序,2018年10月1日~2019年3月31日入院的患者接受的是一般抗抑郁藥物結合常規(guī)治療,將其劃分為對照組。2019年4月1日~2019年10月1日入院的患者,本院加入了心理治療方法,因此其接受抗抑郁藥物加以心理治療,將其劃分為研究組。研究組38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16例,年齡區(qū)間為19~68歲,平均年齡46.53±4.92歲,平均病程2.14±0.51年,對照組患者38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17例,年齡區(qū)間為18~66歲,平均年齡43.78±5.45歲,患者平均病程2.37±0.32年,經分析,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等各方面的指標均無明顯的差異性,P>0.05,不會對以后研究結果造成相關影響。

1.2研究方法

兩組患者接受不同的治療方式,對照組接受的是一般的抗抑郁藥物治療結合常規(guī)的方式進行治療,研究組接受的是心理治療的方式聯合藥物治療[5]。藥物治療均選取鹽酸舍曲林片,廠家為輝瑞制藥有限公司生產,藥品規(guī)格為50mg×14片,1次/d,每次50mg,最高不超過200mg,隨水吞服,根據患者病情逐漸調整用量及治療時間。研究組在藥物治療的基礎上給予心理干預措施進行治療,心理干預治療方法主要采取正念認知療法對患者進行相應的治療,在治療之前進行一定的準備工作,首先將研究組的38例患者進行小組劃分,每組8~10人,劃分為4組,每小組配備有一名醫(yī)師,一名咨詢師,兩名護士[6-7]。然后在分組之后對患者進行正念認知干預治療,具體的治療階段劃分與治療方法如下。1.2.1第一階段:對患者進行知識講解與組織全身掃描。第一階段持續(xù)2周,每周2次,每次保持在120min左右,這一階段主要是向患者進行治療方法的介紹以及病理知識的普及,醫(yī)師在治療的過程中注重與患者的溝通,通過交流向患者說明其抑郁癥產生的原因等關心的問題,并將自己想要采取的治療方式進行告知,增加患者的相關抑郁癥的知識,從而增強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的依從性[8],采取更加積極主動的態(tài)度配合醫(yī)師進行病癥的治療。然后抑郁癥患者的主要表現之一就是對外界具有恐懼感,對外界人員缺乏安全意識,很難將自己融入外界的群體中。因此在患者進行治療的前期,我們對相關的治療方法進行告知,引導患者在治療時閉上眼睛,處于放松的狀態(tài),然后對患者進行從頭到腳的掃描[9]。反復進行,這種掃描在一定程度上會刺激患者對自身身體的感覺,從而將自己的注意力轉移到掃描這一過程上來,減少其內心的焦慮情緒等。為患者情緒的轉移以及后續(xù)增加與外界的互動與交流機會打下基礎。1.2.2第二階段:組織患者進行正念治療。第二階段持續(xù)4周,每周1次,每次時間大致保持在90~120min,這一階段主要組織患者進行靜坐冥想、行走冥想以及3min呼吸空間等方式進行治療。①靜坐冥想做為我國佛教的一種思考、靜心的一種方式,通過靜坐能夠讓患者在這一過程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對自己的身體變化與起伏進行感受,從中感知到自己意識與身體的變化。在靜坐冥想之前,對患者進行指導與相關注意事項的告知,指導患者在冥想的過程中要接受自己意識與身體的變化狀態(tài),對自身與周圍環(huán)境進行一定的關注,不能夠采取抵制、抗拒的態(tài)度與心理進行治療,要努力將自己融入大環(huán)境中,直至達到一種空與無的狀態(tài)。②行走冥想選取在綠化相對好的公園等環(huán)境內,然后指導患者在行走時保持相對放松的狀態(tài),不要過多思考其他問題,將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腳步上,通過感知自己腳步與地面接觸時的感覺感知自己的軀體變化情況。這種治療方式能夠使得患者更加注重自身存在的感受,從而培養(yǎng)患者專注、身心平衡的意識與信念。③3min呼吸空間是另一種集中患者注意力的方式,主要是指在這3min內,患者不做其他思考,將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對自己呼吸的關注上,通過關注自己呼吸的變化感知自己胸部以及全身的起伏,通過放松的狀態(tài)感知身體的異常,從而能夠針對性地治療[10]。

1.3觀察指標

焦慮抑郁程度評定:針對兩組患者的治療前后的焦慮、抑郁情緒的對比分析,對治療的效果進行評定,評定的指標主要選取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iltonanxietyscale,HAMA)以及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iltondepressionscale,HAMD)兩個指標進行統(tǒng)計評估[11],如果治療以后的總分有明顯的減少,說明治療有效,有效程度根據減分率進行劃分,如果總分減少超過75%,說明痊愈;如果減分超過50%但小于75%,說明顯效;大于25%而小于50%,說明有效;小于25%說明無效?;颊咧委煹囊缽男栽u定:患者的依從性共分為3種,如果患者在治療的過程中能夠完全遵循醫(yī)生的建議,執(zhí)行醫(yī)生的要求,說明患者的治療具有完全依從性。如果患者在治療的過程中能夠基本遵循醫(yī)生的建議,偶爾有不執(zhí)行治療規(guī)范的現象說明患者具有基本依從性。如果患者在治療的過程中經常違背醫(yī)囑行事[12],不按照要求進行治療,說明患者具有不依從性。而對患者的依從性由完全依從與基本依從兩種構成?;颊呱钯|量評定:對患者的生活質量的評定主要采取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數據和信息收集[13],在治療基本結束之后,向患者進行發(fā)放問卷,問卷的內容包括患者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交往以及物質生活等方面,通過對治療前后生活質量的比較判斷臨床的治療效果。

1.4統(tǒng)計學方法

對各項數據的統(tǒng)計學比較采取SPSS22.0進行處理,正態(tài)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作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表示,作x2檢驗,如果P<0.05,說明兩組結果存在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14]。

2結果

2.1兩組患者抑郁癥治療效果比較

經過6周的治療,通過表1兩組患者的抑郁癥治療效果對比可以看出,進行心理干預輔助藥物治療的研究組的抑郁癥治療的效果更加明顯[15-16],總有效率達到了94.74%,相比之下,僅采取藥物治療的對照組的治療的總有效率僅為71.05%,兩組具有明顯的差別(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焦慮以及抑郁情況對比

從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焦慮與抑郁情況的對比分析,研究組的患者的HAMA與HAMD評分在治療前后均具有明顯的變化,研究組的HAMA評分在治療后下降超過25%,t為6.038,P<0.05,HAMD評分在治療后也有明顯的下降,而與之相對比的對照組在治療后的評分雖然也有所下降,但是效果顯著性不強,P>0.05。見表2。

2.3兩組患者治療的依從性比較分析

經過兩組患者的治療依從度的對比分析,研究組與對照組具有明顯的依從度差別,采取心理干預治療的研究組患者在對治療相關流程與方法具有極大的掌握之后,顯然患者的依從度更高,總依從度達到了86.84%,而對照組的依從度僅為60.53%,二者相比之下差距明顯,P<0.05。見表3。

2.4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生活質量對比情況分析

經過比較分析,兩組患者在治療之后的各項生活質量的評分均有所上升,但是依據組別的差距,上升程度有所不同,研究組的生活質量評分上升得更加明顯[17-18],研究組患者在治療前后的生活質量對比情況更加顯著。研究組組內各項護理前后對比的t值分別為4.294、4.028、5.863、6.583,P<0.05;對照組組內各項護理前后對比的t值分別為2.023、1.324、1.215、1.954,P<0.05。見表4。

3討論

抑郁癥作為一種典型的精神障礙型的疾病,其主要癥狀就是患者出現的心理問題,這種疾病因為受到大家的關注度較低,往往對患者造成了難以挽回的結果,因此如何能夠在抑郁癥的治療過程中采取有效的心理療法加以輔助從而提高患者的康復率成為學者廣泛關注的重要問題,也是抑郁癥治療手段的重要轉變。心理干預的治療方式作為一種常見的臨床治療的方式,能夠減少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的精神緊張狀態(tài),增強患者在治療與康復過程中的信心,為患者的康復注入新的動力[19]。正念認知療法是一種常用的心理干預療法,正念來源于佛教禪修,是一種自我調節(jié)身心的方法。自從其被應用到醫(yī)學領域,因為其有效性和便捷性而取得良好的效果。而在本文的實驗研究中,我們采取回溯對照的方式,研究組的患者采取的是心理干預治療方式,主要是應用正念認知療法予以治療。治療過程主要分為兩個階段,在第一階段主要是對患者進行知識講解與組織全身掃描,在第二階段組織患者進行正念治療,采取靜坐冥想、行走冥想以及3min呼吸空間的方法對患者的治療進行干預。結果顯示,無論是從患者抑郁癥治療的效果、焦慮抑郁情緒情況對比、患者治療的依從性或者患者在治療前后生活質量的變化來看,采取心理干預治療的研究組均較對照組具有顯著的差異性[20]。綜上所述,心理干預的治療手段在抑郁癥患者的臨床治療中具有良好的效果,采取心理干預聯合藥物治療的方式對抑郁癥患者的治愈程度更高,通過心理干預能夠有效強化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的依從度,為康復打下良好的基礎,從而有利于病情的恢復。

作者:李洋 劉玉路 趙靜囡 單位:哈爾濱市第一專科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