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論文中心 正文

有機化學課程教學改革淺探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有機化學課程教學改革淺探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有機化學課程教學改革淺探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科學技術水平越來越高,各行各業(yè)對人才的要求也不斷提高?!?a href="http://www.mug-factory.cn/lunwen/youjihuaxuelunwen/176244.html" target="_blank">有機化學”是當前本科院校的一門基礎學科,也是化工相關專業(yè)的必修課程。當前,對教學模式的改革創(chuàng)新隨著教學理論的完善而不斷發(fā)展。主要探討當前“有機化學”課程的實際教學情況,并闡述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分析存在的缺陷并提出有針對性的建議,以期更好地提高教學質量,為我國化工行業(yè)培養(yǎng)出符合時展需求的應用型人才。

關鍵詞:教學質量;“有機化學”;應用型人才;教學改革

隨著國家對教育事業(yè)不斷加大投入,當前中國的高等教育步入大眾化教育階段。在此背景下,我國的畢業(yè)生數(shù)量日益增多。從社會就業(yè)環(huán)境來看,市場提供的就業(yè)崗位數(shù)量有限,越來越多的畢業(yè)生面臨巨大的就業(yè)壓力。企業(yè)在招聘時,更加看重整體素質。在此情況下,各高校越來越注重學生專業(yè)素質的提高和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不斷改革教學模式,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以期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促進應用型人才的培養(yǎng)。

1當前“有機化學”課程的主要教學內容

隨著教育事業(yè)的不斷改革發(fā)展,諸多教育專家和學者提出了很多先進的教育理論,不斷促進教學方法的改革。當前我國高校主要的教學目標是為各行各業(yè)培養(yǎng)適應社會發(fā)展需求、有良好職業(yè)素養(yǎng)的應用型人才。在化工相關行業(yè)中,“有機化學”知識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坝袡C化學”是高?;は嚓P專業(yè)的必修課,高校逐步完成了對其培養(yǎng)方案的修訂,對其中的不足進行了完善,并結合各高校的生源情況和教師水平等相關條件,制定了一套具有實際意義的“有機化學”課程體系[1]。根據(jù)國家的培養(yǎng)目標完善了教學大綱,根據(jù)實際情況壓縮了教學課時,由原來的105課時調整為當前的96課時,并結合學生的意見和教師的建議重新選擇了教材。新教材刪除了很多實用性不強同時理論較難的內容,為了方便學生理解,在書中增添了很多與實際生活息息相關的例子,例如在講述“烷烴”這一章節(jié)時,先向學生介紹了可燃冰,借助首次開采可燃冰成功的實例吸引學生的興趣,然后通過可燃冰的概念和用途無形地向學生滲透愛國精神,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另外,教師在講述對映異構時,以手性藥物導入,先向學生介紹手性藥物的特點,說明對于對映體而言,如果手性不同,得出的效果就存在很大的差別,比如在1953年,德國研制出的藥物“反應?!?,右旋體具有良好的鎮(zhèn)定作用,但是左旋體會導致畸形。除此之外,教學過程越來越注重知識之間的連貫性,教師在講解教材時,也會強調知識之間的關聯(lián)以及相關內容的綜合發(fā)展情況,比如在講完“脂肪烴”和“脂環(huán)烴”之后,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基礎知識,教師趁熱打鐵,留出1課時,對前幾節(jié)課講述的幾類化合物知識進行系統(tǒng)梳理,利用圖表的方式將這些化合物之間的轉化關系更加明顯地展現(xiàn)出來,幫助學生理解記憶,或者通過列表分析總結這些化合物的性質。通過這些措施,學生記憶中的知識內容就不再是碎片式樣,而是形成了知識網(wǎng),通過理解進行記憶,可以提高學習效率[2]。

2針對當前“有機化學”課程的教學方法優(yōu)化改革措施

在對“有機化學”課程進行改革后,課時被壓縮,教材內容得到了整合。為了適應當前的教育環(huán)境,教師在教學中不斷摸索,總結出以下4點更適合發(fā)展的教學方法。

2.1課堂教學精講多練

在科學技術的普及下,越來越多的技術被應用到教學中,例如當前的多媒體技術、信息技術、“互聯(lián)網(wǎng)+”等。在教學過程中應用多媒體,對“有機化學”課程教學有重要作用?!坝袡C化學”內容中很大一部分較為晦澀難懂,尤其是某些方程式的變化、反應機理和化學反應現(xiàn)象,僅通過語言很難描述清楚,并且這部分教學大多缺乏相應的實驗條件,教師很難一邊做實驗一邊進行講解,通過多媒體很容易解決這一問題。但是,運用多媒體教學也存在很多不足。由于網(wǎng)上相關內容過于豐富,教師需要選擇取舍,根據(jù)實際教學內容對這些資源進行整合,使其更加貼近教學實際情況。教師在編制課件時,無形中加大了工作量[3]。為了改變這種情況,可以采取整合教學資源和精講多練的形式教學,例如在講授“有機反應機理和相關規(guī)律”時,教師可以選取典型例子向學生進行講解,在示例的輔助下學生們更容易理解。但是對于“有機化合物的物理性質和定義”,簡述即可,更多的內容可以讓學生自主學習。再比如講解“烷烴的構象”時,需要教師進行多方面講解,以模型和動畫等形式輔助教學,而在講授“烷烴的物理性質”時,僅簡述讓學生了解即可,深入學習可以課后自行完成。另外,隨堂練習也十分重要。在較難且重要的知識點講解完成后,教師給出相應的練習題,學生將所學知識與實際應用相結合,通過練習將所學知識完全掌握。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適時拋出問題,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應答,這對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把握能力有重要意義。

2.2充分運用當前的線上教學平臺

“有機化學”課程對于化工相關專業(yè)的學生來說十分重要,在當前教學中,除了線下授課的方式,還可以采取很多其他方式。例如學而思網(wǎng)校、愛課程等在線平臺,都有大量的資源,教師可以在日常教學中,結合實際情況向學生推薦多個線上學習平臺,幫助學生進行預習和復習。另外,教師也可以自主錄制教學內容,通過雨課堂線上學習平臺發(fā)送給學生,便于學生自主選擇進行預習或復習;還可以在微信、QQ、釘釘?shù)绕脚_組建交流群,學生相互討論交流,也方便教師和學生互動。

2.3采用分子模型或自制模具輔助教學

“有機化學”中很多知識點較為抽象,僅靠想象很難理解,例如在“有機分子構型”中,有些結構十分復雜,空間結構難以想象。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分子構型,教師可以在講授知識時,借助分子模型或者自制模具對知識點進行講解,組織學生根據(jù)理論知識,利用模具組建分子模型,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除此之外,也可以為學生準備一些水果、牙簽,用水果代替原子、牙簽表示化學鍵,然后對分子進行模擬,此種方式形象生動,更容易理解。在講述“對映異構體”時,可以用左右手來形象地介紹對映關系,學生通過自己摸索嘗試,更好地理解了互為鏡像但是不能重合的對映異構體結構[4]。

2.4翻轉課堂融入日常教學

隨著教育理論不斷發(fā)展,越來越多的先進教學模式進入人們的視野。翻轉課堂便是其中之一。翻轉課堂主要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重新調整課堂內外的時間,將學習主動權轉移給學生。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教師可以借助當前的微信、MOOC平臺等將課件或者微課視頻提前下發(fā)給學生,讓學生可以在課前進行自主探討或者以小組的形式討論學習,教師也可以適當將課堂讓給學生,為學生提供平臺和機會,鼓勵其自主學習知識內容并進行總結、歸納,以小組的方式互相評價,最后教師進行總結和指正。此種教學方式不僅讓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大幅度提高,也對學生的思維發(fā)展、能力提升起到積極作用,同時便于塑造良好的師生關系和同學關系,在討論合作過程中,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增強了學生的合作意識[5]。

3創(chuàng)新教學內容,提升教學質量

隨著課堂教學改革的深化,教師應不斷創(chuàng)新發(fā)展教學內容?!坝袡C化學”通常涉及很多內容,這就需要教師在授課前明確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精選教學內容,并在課堂上注重自己的語言表達,以學生都能聽懂為標準,杜絕口語化和方言教學。另外,當前教材中很多相關內容被拆分,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整合知識點,教師應提前做好課程分析,將教材中的相關內容進行整合,便于學生提高課堂學習效率以及課后更好地鞏固所學知識點。思想政治教育對于學生的發(fā)展也有重要意義,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巧妙地插入思政教育內容,讓思想政治教育與“有機化學”課堂有機融合[5]。

4借助科研平臺,提升學生能力

開展“有機化學”教學時,教師也應不斷提高自身教學能力,可以將實際教學內容融入自身的研究項目,將實際教學和科研活動有機結合,盡可能地把當前最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體現(xiàn)在教學活動中,并在授課時適當引入當前的科技前沿內容,讓學生了解當今“有機化學”發(fā)展水平和發(fā)展趨勢,這些措施不僅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對于“有機化學”的興趣,也可以督促學生樹立為“有機化學”的發(fā)展盡一份力的意識,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例如在講解“雜環(huán)化合物”時,可以適當增添關于卟啉結構、性質及應用方面的知識。當今很多高校都設立了科研助理崗位,有興趣的學生可以參與教師的科研項目,此舉有效提高了學生進實驗室的積極性,也為畢業(yè)論文寫作打下了實驗基礎。通過參與教師的科研項目鍛煉學生將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相結合的能力,對學生的科研能力有很好的促進作用[6]。

5結語

通過分析當前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結合實際情況對“有機化學”課程進行教育教學改革,通過有效措施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專業(yè)素質和綜合素質的提升,進而促進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達成。

作者:雍海波 單位:寧夏大學新華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