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慢性鼻竇炎中的全程護理模式效果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慢性鼻竇炎中的全程護理模式效果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慢性鼻竇炎中的全程護理模式效果

【摘要】目的分析慢性鼻竇炎行鼻內鏡治療予以全程護理模式效果。方法2018年7月—2019年10月選取本院收治的90例慢性鼻竇炎患者,都接受鼻內鏡手術治療,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試驗組實施全程護理模式,并對兩組的焦慮評分、抑郁評分、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以及護理滿意度進行對比。結果試驗組抑郁與焦慮評分比對照組?。≒<0.05);試驗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4.44%,與對照組的24.44%相比較低(P<0.05);試驗組護理滿意度97.78%,與對照組的73.33%相比較高(P<0.05)。結論慢性鼻竇炎鼻內鏡治療予以全程護理模式效果確切,可使患者的不良情緒充分緩解,減少并發(fā)癥產生,提高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

【關鍵詞】慢性鼻竇炎;鼻內鏡;全程護理;焦慮;并發(fā)癥;護理滿意度

鼻竇炎是一種發(fā)病率較高的耳鼻喉科疾病,主要是因為鼻竇黏膜或者鼻腔處有突出腫塊,演變?yōu)楸窍⑷?,主要以膿性鼻涕以及嗅覺不靈敏等為癥狀表現,甚至會產生呼吸系統(tǒng)感染與眼球病變[1]。鼻內鏡手術是一種微創(chuàng)手術,術中對鼻腔生理功能不會造成影響,復發(fā)率也比較低,對鼻腔的內部組織也沒有較大損傷,臨床效果顯著。而鼻內鏡手術極易出現腫脹與疼痛等表現,導致患者出現一定的不良情緒,因此,在鼻內鏡治療過程中配合科學的護理干預措施十分必要[2]。為了探究慢性鼻竇炎鼻內鏡治療患者采用全程護理模式的效果,研究選取2018年7月—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90例慢性鼻竇炎患者,都接受鼻內鏡手術治療,分為兩組分別實施常規(guī)護理與全程護理,并對護理模式實施效果予以總結。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18年7月—2019年10月選取本院收治的90例慢性鼻竇炎患者,都接受鼻內鏡手術治療;并將精神障礙者、多器官功能衰竭者等充分排除;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對照組45例患者中,男女比23:22,年齡23~73歲,平均年齡(48.53±25.74)歲;病程6~72個月,平均病程(39.42±33.45)個月。試驗組45例患者中,男女比26:19,年齡24~74歲,平均年齡(49.47±25.65)歲;病程7~73個月,平均病程(40.52±33.87)個月。統(tǒng)計兩組病程等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患者同意,且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試驗組實施全面護理模式,措施如下:首先,術前干預:患者睡眠時需用濕紗布覆蓋口部,確??諝鉂穸仍?9%左右;對患者心電圖以及血常規(guī)等檢查結果有效觀察,對其病情充分掌握,確保手術順利[3];患者入院時進行健康宣教,將疾病知識與注意事項等向患者介紹,并介紹治療成功案例,使患者治療信心顯著增強;其次,術中干預:護理人員充分掌握手術程序,實施無菌操作,主動配合醫(yī)師開展操作,使患者維持仰臥位,構建靜脈通路[4];對患者生命體征密切觀察,如果產生異常情況需馬上處理;對鼻腔通氣情況認真檢查,對鼻腔出血量充分注意;最后,術后干預:患者維持半臥位,確保其呼吸的順暢,使面部腫脹與充血癥狀明顯減少,加快頭部與面部的血液回流[5];患者取出紗布后維持平臥位,改善疼痛與水腫,使鼻出血情況明顯減少;術后告知患者注意事項,不能拔出鼻內填塞物;鼻腔填塞物需在24~48h取出,并于內鏡下清理鼻內等殘留積血與干痂,確保通氣順暢[6]。

1.3觀察指標

(1)抑郁與焦慮評分:根據抑郁自評量表與焦慮自評量表對兩組心理狀態(tài)進行評定,重度焦慮、中度焦慮、輕度焦慮、沒有焦慮分別表示評分超過70分、60~69分、50~59分、低于49分;重度抑郁、中度抑郁、輕度抑郁、沒有抑郁分別表示評分超過73分、63~72分、53~62分、低于52分;分數越大,說明不良情緒越重[7];(2)并發(fā)癥:創(chuàng)面感染、鼻腔粘連以及眶周淤血等[8];(3)護理滿意度:根據醫(yī)院自制滿意度調查問卷表評定,總分100分,十分滿意、一般滿意與不滿意分別表示評分超過90分、80~89分、低于79分[9]。

1.4統(tǒng)計學方法

用SPSS21.0軟件處理,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抑郁與焦慮

評分試驗組抑郁與焦慮評分比對照組低(P<0.05)。見表1。

2.2并發(fā)癥情況

試驗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4.44%,與對照組的24.44%相比較低(P<0.05)。見表2。

2.3護理滿意度

試驗組護理滿意度為97.78%,與對照組的73.33%相比更高(P<0.05)。見表3。

3討論

慢性鼻竇炎通常采用鼻內鏡治療,治療效果較好,可維持正常鼻腔功能,使術后組織損傷明顯減輕,受到患者的認可[10]。但此種方法術后需在患者鼻腔填塞明膠海綿進行止血,對患者的正常呼吸造成影響,也會增加不適感,患者極易產生不良情緒,或拔除填塞物,對治療效果造成不利影響[11]。為了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加強有效的護理干預十分必要。傳統(tǒng)常用常規(guī)護理,但不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緒與并發(fā)癥。所以,臨床急需探究一種科學的護理方案,促使患者的康復時間有效縮短[12-13]。全程護理作為一種具有系統(tǒng)性與針對性的護理模式,堅持以患者為核心,能夠確保護理措施的安全與可行。本研究結果:試驗組抑郁與焦慮評分比對照組小,是因為借助手術準備與術前宣教,將手術知識與治療效果等向患者介紹,使患者的心中疑慮充分改善,介紹治療成功案例,促使患者的治療信心顯著增強;借助不同方式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緒。研究顯示試驗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4.44%,低于對照組的24.44%,認為是術前有效的準備工作,可使術中應激反應有效降低,使患者配合度顯著提高;術后借助生命體征等的觀察,及時發(fā)現與處理異常情況;術后予指導患者正確的口腔呼吸方法,促使并發(fā)癥的出現明顯減少。研究還顯示試驗組護理滿意度97.78%,高于對照組的73.33%,認為是出院指導患者科學飲食與合理運動,定期復診,使患者感受到關心與關愛,進而使護理滿意度顯著提升。綜上所述,慢性鼻竇炎鼻內鏡治療患者采用全程護理,可改善不良情緒,降低并發(fā)癥產生,提高護理滿意度。

作者:劉惠萍 單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第七十三集團軍醫(yī)院眼耳鼻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