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頸源性頭痛中醫(yī)研究進展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頸源性頭痛中醫(yī)研究進展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頸源性頭痛中醫(yī)研究進展

1頸源性頭痛中醫(yī)病機

頸源性頭痛的概念源自于西方醫(yī)學,故在中醫(yī)學文獻中并無頸源性頭痛這一病癥的明確記載,但中醫(yī)學理論講究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中醫(yī)病因學常以疾病的臨床特點來歸類病因,宋代醫(yī)家陳言認為“醫(yī)事之要,無出三因”,可見頸源性頭痛的中醫(yī)病因不外乎為內因、外因、不內外因。近年來中醫(yī)醫(yī)家對頸源性頭痛也有著更進一步的認識。韓四勛等認為頸源性頭痛病因病機是屬于中醫(yī)“頭痛”和“痹癥”范疇,多為頭頸部外感風寒濕邪后、長期慢性勞損、外傷之后氣血運行不暢,氣滯血瘀,氣血不通則痛,氣血不通則不榮,導致筋肌失養(yǎng),而不能約束骨骼和穩(wěn)定關節(jié),產生“骨錯縫、筋出槽”。李正祥認為本病的病因病機多為風寒外邪侵襲引起的經脈失和不通,外傷、勞損之后瘀血阻滯不通,情志不暢引起的氣血郁滯不通,臟腑損傷后長期精血虧虛致脈絡失養(yǎng)等原因而致頭痛,且主要病變經脈為太陽經和少陽經。姚旭等認為頸源性頭痛是“筋損致痛”的結果,“經筋”的損害應該是疼痛產生的基礎病因,而“筋損”多因為風寒濕邪侵襲,或急慢性損傷等導致頸部“經筋”損傷,并結合現代醫(yī)學中的炎癥學說闡釋了“筋損致痛”。

2頸源性頭痛的中醫(yī)治療

頸源性頭痛的中醫(yī)治療有多種方法,常見的有中藥口服、針灸、手法和針刀治療。

2.1中藥口服治療

中藥治療中根據患者病情一般運用舒筋通絡、活血祛瘀、平抑肝陽的藥物,以不通則痛、不榮則痛的原則來治療。彭玉生運用柴葛解肌湯加減口服配合藥渣熱敷治療100例頸源性頭痛患者,治療2~4周后觀察療效,痊愈68例,好轉29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為97%。并指出治療需配合科學的生活方能達到良好療效。陳凡等以疏風通絡法治療頸源性頭痛,并觀察治療前后患者的血管內皮因子非對稱性二甲酸精氨酸(ADMA)、內皮素(ET)含量的變化,治療組施以口服中藥(川芎、當歸、桃仁、紅花、雞血藤、白芍、地黃、鉤藤、附子、防風、獨活、麻黃、白芷、羌活、細辛等),每日3劑;對照組予以口服鹽酸氟桂利嗪膠囊,每次10mg,每天2次。經4周治療后發(fā)現治療組患者在治療前后觀察指標有明顯下降(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其中對照組總有效率為82.86%,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2.68%,差異顯著(P<0.05),揭示疏風通絡法治療血虛陽亢類型的頸源性頭痛可通過調節(jié)改善患者的血管內皮功能而達到確切療效。

2.2針灸治療

中醫(yī)認為針灸可以通過針刺和艾灸調和人體陰陽,扶正祛邪,疏通經絡,從而達到調節(jié)人體臟腑功能氣血的作用。徐仁權[12]用輕提插、不捻轉的針法針刺頸夾脊穴治療頸源性頭痛,每次留針30min,每日1次,再配合5天一次的三棱針對頸部肌肉結節(jié)處放血處理;對照組以常規(guī)針灸取風池、天柱、玉枕、百會、印堂、太陽、肩井、天宗、曲池、合谷等穴治療,治療時間與對照組相同。經10d治療后治療組總療效達100%,對照組為78.9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認為夾脊取穴可直接刺激頸部神經根并提高疼痛閾,刺絡放血可松解頸部肌肉,兩者結合效果顯著。求曉恩采用電針刺激治療頸源性頭痛患者31例,取頸項部雙側阿是穴、風池、太陽穴,每日1次以電針持續(xù)刺激30min,對照組以平補平瀉法針刺頸夾脊,雙側風池、太陽穴,并留針30min。經5次治療后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3.5%,對照組為86.7%。認為電針較普通針刺相同時間內能更有效地刺激調節(jié)神經系統(tǒng),達到緩解肌肉痙攣,促進組織修復,從而減輕疼痛的效果。王樂取百會、風池、頭維、列缺、頸夾脊、足三里等穴,分別以低頻5Hz和高頻90Hz兩組不同頻率的電針治療28例頸源性頭痛患者,留針30min,每日1次。經18次治療后低頻組總有效率為92.86%,高頻組為67.86%。指出低頻電針刺激治療虛證的頸源性頭痛效果更為明顯。王新春取頸部阿是穴以平補平瀉法針刺,再用低頻電療輔助治療頸源性頭痛,每天1次,治療20min,對照組早晚餐后口服美洛昔康片7.5mg及睡前口服氟桂利嗪10mg。經10次治療后,結果針灸組優(yōu)良率為92.0%,對照組為64.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認為針刺頸部阿是穴可能通過神經、體液調節(jié)作用而產生鎮(zhèn)痛調節(jié)效果,搭配2Hz與100Hz交替疏密波可加強鎮(zhèn)痛效果,療效優(yōu)于口服非甾體抗炎藥,并能避免長期服藥所帶來的副作用。張曉哲等[16]取患者的雙側百會、頸夾脊穴,患側的完骨、風池、天柱、阿是穴治療頸源性頭痛,治療組以火針結合毫針針刺治療,對照組僅以單純毫針針刺以上穴位治療,治療30min,每周治療5次。經4周治療后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5.6%,對照組為84.4%,針刺加火針組療效明顯優(yōu)于單純針刺組,認為火針的刺激強度和擴張血管的效果優(yōu)于針刺,有更強的祛瘀效果,且頸源性頭痛根本原因是頸椎的病理性改變,防止頸部疲勞和注意保暖可以降低此病復發(fā)的概率。

2.3手法治療

手法治療包括理筋手法和復位手法,理筋手法可以達到活血散瘀、消腫止痛、舒筋活絡、祛風散寒的效果;復位手法則可以整復全身關節(jié),恢復人體動態(tài)平衡。全曉彬等[17]對治療組60例患者采用脊柱定點旋轉復位手法治療,每周2次;對照組60例患者口服美洛昔康片7.5mg,每天1次。經過2周治療后頭痛癥狀體征積分治療組均低于對照組,治療組治愈38例,好轉18例,對照組治愈19例,好轉34例,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認為復位手法治療可以糾正頸部椎體錯縫,從而通行氣血,減輕頭痛,并強調了復位手法的操作注意事項和功能鍛煉的重要性。郝學茂等運用手法配合牽引對比單純牽引治療頸源性頭痛。實驗組在牽引15min后以理筋手法和復位手法整復頸椎15~20min,再點太陽、風府、肩井等穴各30s,對照組僅單純牽引15min。在經過10次治療后實驗組總有效率為96.4%,對照組為78.6%,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表明手法治療對頸椎本身的退變、增生、關節(jié)位置的改變、肌肉韌帶的勞損所引起的頭痛效果更佳。丁海濤等把153名頸源性頭痛患者隨機分為拔伸微調組和傳統(tǒng)推拿組,拔伸微調組在接受推拿治療后再施以頸部拔伸微調頸椎關節(jié),傳統(tǒng)推拿組僅接受推拿治療,兩組治療時間均為20min。在10次治療后拔伸微調組有效率為94.81%,傳統(tǒng)推拿組有效率為84.21%,兩組治療后較治療前疼痛評分、活動度評分及疼痛頻率、持續(xù)時間均有顯著降低(P<0.01),而拔伸微調組治療效果更為明顯,指出拔伸微調法可以調整寰樞枕復合關節(jié),改善椎動脈的血液循環(huán),減輕頭痛癥狀,相對于傳統(tǒng)復位手法更加安全。邸保林等對68例頸源性頭痛患者進行俯臥位頭部牽引的同時以理筋手法按揉雙側風池、風府、肩井、曲池等穴,頸椎旁壓痛點及條索狀硬結,再以復位手法整復患者寰樞關節(jié),最后以仰臥位放松患者兩側百會、風池、太陽、印堂、翳明等穴位和捏拿頸夾脊穴,每次治療20min,隔日1次。經過5~10次治療后治愈27例,好轉38例,無效3例。認為頸源性頭痛的治療應以“通”為主,牽引之后施以手法治療可使“骨正筋自舒”,讓頭部“通則不痛”。周祖剛等對86例頸源性頭痛患者施以理筋手法點按頸部的肌群及韌帶,再以定位旋轉扳法整復頸椎,每周3次,并在治療期間指導患者以每日1~2次的頸椎操進行康復。結果患者在治療1周時頭痛程度評分及頭痛發(fā)作次數較治療前明顯降低,并隨時間推移持續(xù)下降,在治療4周后總有效率達96.5%。認為手法治療頸椎偏歪引起的頸源性頭痛效果明顯,治療后的功能鍛煉對患者治療及預防有重要意義。

2.4針刀治療

針刀療法作為中醫(yī)治療中的新療法,是在中醫(yī)古代九針的基礎上,結合現代醫(yī)學外科用手術刀而發(fā)展形成。針刀治療頸源性頭痛的作用,在于剝離局部粘連的軟組織,降低軟組織張力,解除其對神經的壓迫,促進神經的自我修復,緩解頭痛。張寶燕等對62例頸源性頭痛患者進行隨機分組治療觀察,治療組35例以針刀松解患者第2頸椎橫突和寰枕膜的壓痛點,每日1次,3次為1個療程;對照組32例采用口服美洛昔康片15mg配合針刺風池、合谷、太陽、印堂、天柱、率谷、通天等穴位治療,每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經過20~30d的治療,治療組有效率達80.0%,高于對照組的68.8%,且治療組治療后的血清TNF-α和IL-6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結果證實頸源性頭痛機制中確實有炎癥反應參與,指出針刀治療頸源性頭痛的機制可能與抑制TNF-α和IL-6水平有關。李健康認為氣血不暢、經脈失養(yǎng)可導致頸源性頭痛,以小針刀經風池穴進針治療頸源性頭痛患者60例,每周1次,2次為1個療程。治療1個療程后有效率為80.0%,第二療程后有效率為88.3%,第二療程比第一療程中患者的頭痛指數、血漿一氧化氮與內皮素水平有明顯下降。指出通過針刀松解風池穴不僅可以解除其局部的神經卡壓刺激,還可間接改善病變區(qū)域血運和氣機,并能使療效更為持久。彭亮等將192例頸源性頭痛患者隨機分成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采取針刀松解第2頸椎橫突和寰枕膜起點肌肉的壓痛點,間隔5d做1次治療,3次為1個療程;對照組采取牽引15min,口服戴芬75mg,配合針刺風池、合谷、太陽、印堂、天柱、率谷、通天等穴位治療,每天1次,10次為1個療程。結果治療組有效率為85.9%,對照組有效率為65.6%,治療組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1)。指出針刀對比針灸的療效優(yōu)勢在于針刀松解能解除軟組織的粘連和痙攣,在頸源性頭痛確診的情況下松解頸2橫突和寰枕部位痛點有著很好的效果。鐘亞彬等對治療組中30例頸源性頭痛患者的上項線、枕外隆突、C4~C7旁開2cm處以針刀松解壓痛點或結節(jié),每周治療1次,2次為1個療程;30例對照組患者采用電針刺激其病側風池、風府、天柱、肩中腧、太陽及頸部阿是穴,每次30min,每天1次,以10次為1個療程。結果針刀治療組總有效率達90%,高于電針對照組的有效率76.7%,認為針刀不僅可以松解頸部軟組織粘連,并且針刀針體粗,針感強于針灸,更易疏通經絡,行氣活血。郭建中等認為雙側斜角肌的炎癥、缺血、損傷可以引起頸源性頭痛,頸源性頭痛的患者中,斜角肌病變的患者占絕大多數,并對120例頸源性頭痛患者以針刀松解其雙側斜角肌進行治療,隔10d治療1次。經3次治療后,總有效率為98.3%。認為針刀松解患者雙側斜角肌對頸源性頭痛治療有指導意義。

3總結和展望

頸源性頭痛的概念雖然已被臨床廣泛接受,但其中醫(yī)病因病機和診斷仍然有待進一步完善;臨床療效觀察中雖大多遵循使用了隨機對照試驗,研究對象診斷明確,但多為小樣本病例研究,大多數診斷缺乏影像學資料且觀察指標過于局限;治療方法繁多且各有所長,療效顯著,但很多試驗缺少隨訪,無對療效的長期評估及本病復發(fā)情況的觀察;治療頸源性頭痛雖然屢有報道,但多為臨床綜合治療的研究,缺乏中醫(yī)單純療法之間的對比觀察。頸源性頭痛中醫(yī)病因病機和診斷的標準化,是今后研究的重要目標,我們應通過更大樣本的病例資料,設立更詳細的觀察指標,并根據個體的臨床表現來剖析其發(fā)病原因;不同治療方法對于頸源性頭痛的療效評價,也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作者:楊暘 謝冰 陸延 周紅海 單位:廣西中醫(yī)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