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國際關系評論雜志(年刊)于2001年創(chuàng)刊,為學術性與思想性并重的國際政治研究類系列出版物,每年出版一輯。本刊堅持學術自由之方針,以推動中國國際政治研究的發(fā)展為目標。本刊每輯專題由編輯委員會確立,除專題論文外,還刊載其他中文研究性論文,兼及譯稿、研究評論、書評及其他相關撰述。譯稿請注明原文語種及出處。稿件需為未在任何報章、刊物、書籍或出版物發(fā)表的作品,會議論文以未出論文集為限。
研究報告、文獻綜述、簡報、專題研究。
地址:上海市邯鄲路220號文科樓618,郵編:200433。
一、文稿請按題目、作者(以“星號注”形式注明作者單位)、內容提要(200字左右)、關鍵詞(3-5個)、正文之次序撰寫。節(jié)次或內容編號請按一、(一)、1、(1)……之順序排列。文后請附英文題目和英文摘要。
二、正文每段段首空兩格。獨立引文左右各縮進兩格,上下各空一行,不必另加引號。
三、正文或注釋中出現的中、日文書籍、期刊、報紙之名稱,請以書名號《》表示;文章篇名請以書名號《》表示。西文著作、期刊、報紙之名稱,請以斜體表示;文章篇名請以雙引號“”表示。古籍書名與篇名連用時,可用·將書名與篇名分開,如《論語·述兒》。
四、正文或注釋中出現的頁碼及出版年月日,請盡量以公元紀年并以阿拉伯數字表示。
五、所有引注均需詳列來源。經典注釋可隨文夾住,其他注釋一律采用“頁下腳注”格式,并請參考下列附例:
(一)書籍
1.中文
(1)專著:倪世雄等:《當代西方國際關系理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第32-34頁.
(2)編著:倪世雄主編:《沖突與合作:現代西方國際關系理論評價》,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71頁。
(3)譯著:羅伯特·吉爾平:《國際關系政治經濟學》,楊宇光等譯,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89年版,第207頁。
(4)文集中的文章:黃仁偉:《關于中國和平崛起道路的再思考》,載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社聯合會編:《人文社會科學與當代中國——上海市社會科學界2003年度學術年會文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64-175頁。
2.西文
(1)專著:RobertkeohaneandJosephNye,PowerandInterdependence:WorldPoliticsinTransition,Boston,M.A.:littleBrown,1977,pp.35-44.
(2)編著:KennethOye,ed.,CooperationunderAnarchy,Princeton,N.J:PrincetonUniversityPress,1986,p.38.
(3)譯著:NikolaiKondratieff,TheLongWaneCycle,trans.GuyDaniels,NewYork:RichardsonandSnyder,1984,chapter2.
(4)文集中的文章:RaymondAron,“WarandIndustrySociety,”inLeonBramsonandGeorgeGorthals,eds.,War:StudiesfromPsychology,Sociology,andAnthronology,NewYork:BasicBooks,1968.
(二)論文
1.中文
(1)期刊論文:閻學通:《中國面臨的國際安全環(huán)境》,《世界知識》,2000年第3期。
(2)報紙文章:丁剛:《多邊合作求安全》,《人民日報》,2005年3月23日,第三版。
2.西文
(1)期刊論文:BarryBuzan,“EconomicStructureandInternationalSecurity:TheLimitsoftheLiberalCase,”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Vol.38,No.4,Autumn1984,PP.597-642.
(2)報紙文章:RobinWrightandGlennKessler,“BushAimsfor‘GreaterMideast’Plan,”WashingtonPost,February9,2004,p.A-1.
六、第一次引用應注明全名以出版項,再次引用可以簡化為“作者、著作、頁碼”,如與前一引用完全相同,可簡化為“同上”(英文用“Ibid.”表示)。
七、互聯網上下載的資料除應注明作者、題目、時間等信息外,還應注明完整網址。
八、請盡量避免使用特殊字體、編輯方式或個人格式。
數字絲綢之路與公共產品的合作供給
美國對“一帶一路”戰(zhàn)略的認知與反應
日本主導下的亞洲開發(fā)銀行:歷史、現狀與未來
“一帶一路”與中歐合作:對接發(fā)展的機遇與障礙
中國—印度尼西亞經貿關系發(fā)展的機遇與挑戰(zhàn)
區(qū)域公共產品的供給困境與合作機制探析——基于合作博弈模型的分析
全球治理搏弈視角下的“一帶一路”
論“一帶一路”框架下瀾滄江—湄公河“跨界水公共產品”的供給
“一帶一路”與中國在中亞的能源合作:區(qū)域公共產品的視角
東亞區(qū)域生產網絡與中美貿易再平衡——以信息通訊技術行業(yè)為例
美國“再產業(yè)化”的影響與對策
TPP談判重構美國產業(yè)競爭優(yōu)勢
加工貿易結構變遷與中國經濟的增長
國際領導力視角下的中美貿易摩擦
后危機時代的中美貿易關系
中美貿易沖突的擴大及其根源
美國出口管制政策改革及對中美貿易的影響
美國投資保護主義——以中國對美投資為例
美國新能源政策與中美貿易摩擦
美國的氣候變化政策與新能源保護主義
資助課題 | 涉及文獻 |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11JZD047) | 8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3CGJ029) | 5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2BGJ046) | 3 |
上海市浦江人才計劃項目(12PJC004) | 3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09BGJ017) | 2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1BGJ010) | 2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2CGJ009) | 2 |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金(10YJC790267) | 2 |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金(08JA810005) | 2 |
“曙光計劃”項目(11SG10) | 1 |
資助項目 | 涉及文獻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 | 70 |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 | 20 |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金 | 18 |
上海市浦江人才計劃項目 | 10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yè)務費專項資金 | 8 |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項目 | 5 |
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 | 4 |
天津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規(guī)劃項目 | 2 |
國家留學基金 | 2 |
教育部“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支持計劃”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