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部編版初中歷史新教材的新變化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部編版初中歷史新教材根據(jù)實際需要調整了部分內容,教師在使用新教材的過程中,要在施教策略上進行優(yōu)化和完善。筆者結合一線教學經(jīng)驗,總結和梳理部編版初中歷史新教材中的新變化,并提出具體的施教策略。
關鍵詞:新教材;新變化;施教策略
一、部編版初中歷史新教材的新變化
由于部編版初中歷史新教材的新變化較多,系統(tǒng)論述相關內容則需要較長篇幅,所以筆者結合工作實際,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對其發(fā)生的新變化進行梳理。1.結構方面的新變化。在部編版初中歷史新教材中,專家主要通過“點”與“線”結合的形式編寫內容,其中,“點”主要針對的是重要歷史史實,而“線”則是歷史發(fā)展的線索。整個教材通過點線融合的形式,將人類歷史發(fā)展過程逐一展示。在內容呈現(xiàn)方式上,主要是在單元框架中設置課文,每篇課文中設置子目,并且每個單元前都用單元導語對本單元內容進行概述。教材的主體是課文,課文主要是把每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呈現(xiàn)出來。在新教材中,每篇課文一千字左右,并結合課堂分成三個子目,對基本史實進行敘述,大部分內容采用文字方式來呈現(xiàn),確保課文較為通暢;而課文輔助部分,主要是配合課文學習而設計的相關欄目,比如激趣、知識拓展、材料提供和促進思考以及開展活動與鞏固提升等。前設主要是以導言為主,而在旁設中則設置了歷史史實、人物簡介和材料研讀以及問題思考;在后設中則包含了課后活動和知識拓展。由此可見,在課文輔助欄目設計的初衷就在于將教本和學本進行有機的結合。而在插圖方面,每頁評價設計了兩到三幅插圖,插圖的作用是配合課文來敘述內容,達到鞏固和提升內容的目的,這樣不僅能拓寬學生的視野,而且有助于學生對歷史情境的感受和觀察,促進學生觀察、思維能力的提升。插圖主要有歷史地圖類、文物類、遺址遺跡類、繪畫類和圖表類,它們成為教學內容的主要組成部分。教師在教學設計過程中,要更好地利用插圖來設計活動,而且每冊書中都有一節(jié)活動課,學生可以在實踐活動自主探究歷史問題和內容,促進學生實踐與創(chuàng)新能力的雙重提升。2.特點方面的新變化。部編版初中歷史新教材的新特點就在于時序性、時代性及適切性較強。就時序性而言,主要是內容編排緊密結合歷史學科的基本特點,采取點線結合的方式給予呈現(xiàn)。這種編排方式與初中生自身的認知水平與接受能力相符,學生在掌握基本歷史的前提下,能更好地厘清歷史發(fā)展順序。就時代性而言,主要是從黨的十八大以來,把我國社會發(fā)展取得的成效作為關注的焦點,同時將計算機網(wǎng)絡、人口發(fā)展和生態(tài)保護等內容補充到課本中,進而幫助學生了解當前社會發(fā)展和面臨的挑戰(zhàn)。而適切性主要是指能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與認知水平,對基本史實進行精選,刪除過時的知識,學生在減輕學習負擔的同時能幫助教師更好地教學。簡而言之,教材內容變得更加精簡、清晰,在表述上更加科學規(guī)范,專業(yè)性與嚴謹性更強。[1]
二、部編版初中歷史新教材的施教策略
針對部編版初中歷史新教材的新變化,筆者結合自身的從教實踐,總結了以下施教策略,有針對性地解決相關教學難點。1.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將唯物史觀作為指導,科學地闡釋人類歷史發(fā)展的進程,對歷史人物、事件和現(xiàn)象應客觀分析,實事求是地評述和解釋歷史問題,確保歷史基本原則得到有效的堅持,著力實現(xiàn)科學性、生動性和思想性的融合。在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時,教師要引領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而在此基礎上,還要注重發(fā)揮歷史課的情感教育功能,切實將課程的教育內涵發(fā)揮出來,潛移默化地強化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2.注重激發(fā)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教師要緊密結合初中生的心理特點與認知水平,以學生現(xiàn)有的生活經(jīng)驗與知識為基礎,根據(jù)生動具體的史實,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調動起來,激發(fā)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這樣才能引導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到歷史教學活動中,從而感知和探究歷史。在激發(fā)學生興趣時,教師應采取科學的教學方法,例如,微課教學就是不錯的選擇。在學習“鴉片戰(zhàn)爭”時,發(fā)現(xiàn)中英“南京條約”的主要內容及對中國的影響是該課的重點,而“鴉片戰(zhàn)爭后中國社會性質的變化”是難點。教師設計微課時要將內容分為重點、難點,包括“南京條約”的內容和“給中國帶來的影響”兩部分。為了讓學生清晰地了解“南京條約”,通過微課依次展示了割地、賠款、通商、協(xié)定關稅四個小部分。教師給學生播放“英南京條約割讓香港島示意圖”的視頻后,按下暫停鍵,要求學生在視頻畫面中將割讓的香港島找出來。隨后,再展示出“鴉片戰(zhàn)爭示意圖”,再次將視頻暫停,讓學生將被迫開放的通商口岸找出來,然后,用微課展示通商口岸的位置,從而讓學生深刻感知“南京條約”帶來的巨大影響。最終,學生認識到我國因鴉片戰(zhàn)爭而簽訂“南京條約”,因“南京條約”而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學生通過微課降低了認識和理解上的難度,有效攻克了該課的重難點,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2]3.注重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在進行歷史教學實踐活動之前,教師要講述基本的史實,這樣才能引導學生學習和思考,從而感受歷史知識的關聯(lián)性,之后,在歷史教學實踐活動中要采取針對性的方法,切實注重多元化教學的實施,這樣才能促進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與實踐能力的雙重提升。例如,在設計“繁盛一時的隋朝”時,教師發(fā)現(xiàn)“大運河開鑿的目的和作用”是這一課的中心內容。但初中一年級學生認識水平有限,難以準確客觀地對此做出評價。對此,教師應該將微課的主要內容聚焦在大運河上。首先,教師用微課視頻展示“隋朝疆域”,將此視頻暫停后,要求學生從圖中將隋朝首都長安找出來。隨后,用微課視頻將開鑿隋朝大運河的原因講述出來,從而得出結論:隋朝為了鞏固統(tǒng)治,加強南北交通,于是就主張建造大運河。在評價大運河方面,教師可以用微課視頻將有關大運河的詩句展示出來,從而讓學生認識到歷史人物大運河的評價有褒有貶。一方面,大運河的修建加快了南北交通,促進了南北的經(jīng)濟交流,有利于當時國家的統(tǒng)一。另一方面,大運河的開通使得當時人們的徭役負擔大大增加。在教學“寧為戰(zhàn)死鬼,不做亡國奴”時,該課主要包括兩個歷史性大事件,一是盧溝橋事變,標志著中華民族全面抗戰(zhàn)的開始;二是南京大屠殺。教師在設計微課時,可以將視頻歌曲“八路軍拉大栓”作為導入部分,教師可讓學生在看微視頻時思考,歌曲中的“盧溝橋”到底發(fā)生了怎樣的故事,八路軍又是怎樣一支隊伍呢?由此而導入新課。針對“盧溝橋事變”,教師用微課展示視頻“盧溝橋事變”片段,并配上相關內容講述出來,讓學生直觀地了解盧溝橋事變的過程??赐旰螅處熆梢砸髮W生復述一遍內容,通過組織學生觀看微課視頻,能夠讓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更直觀地認識到當時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狼子野心。[3]綜上所述,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緊密結合教材的變化,熟練把握歷史教材的特點,巧妙地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合理地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才能更好地提升教學效果,最終完成立德樹人的目標。
參考文獻:
[1]武士鋒.初中歷史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J].學周刊,2018,(33):70-71.
[2]朱玉能.新課程背景下初中歷史教學因材施教策略研究[J].學周刊,2018,(32):57-58.
[3]許偉.部編版初中歷史新教材的新變化及施教策略[J].基礎教育研究,2017,(21):5-10.
作者: 冉春生 單位:重慶市忠縣甘井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