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家庭教育指導師論文范文

家庭教育指導師論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家庭教育指導師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家庭教育指導師論文

第1篇:家庭教育指導師論文范文

彭局長:自2006年1月我市成立“小學生作文個性化發(fā)展研究克拉瑪依項目組”以來,全市26所學校,257個教學班,10311名學生,416名學校主管語文教學的領導和教師參加了該項課題的實踐研究。通過課題研究與課改,提高了學生的習作興趣和習作水平,更新了教師的教學理念,也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水平。三年來,學生習作共投稿8133篇,被《作文個性化平臺》等全國性刊物刊發(fā)的有183篇;教師論文共516篇,被《作文個性化課題通訊》等全國性刊物刊發(fā)的有26篇;另有幾十篇論文、課例、教學設計被總課題組分別評為一、二、三等獎。課題評價組對我市課題研究取得的成果給予了充分肯定,我市的小學生作文個性化發(fā)展研究項目組被授予2007~2008年度“科研先進集體獎”,我個人也被授予“教育科研管理特別榮譽獎”。

克拉瑪依市教育教學的基礎條件很好。在擁有高水平教育硬件裝備的條件下,如何提高軟件水平,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應該是下一階段我市教育發(fā)展的重要目標。

這次克拉瑪依市的小學生作文個性化發(fā)展研究與課改成果在全國同類地區(qū)名列前茅。我希望子課題項目在第一階段科研和課改成果的基礎上,將下階段的“中小學語文個性化教學實驗研究”發(fā)展到全市的初中、高中,形成一條龍的科研體系和課程改革,在扎根中華民族語文教育沃土的基礎上,認真學習、借鑒和吸收國外先進教育理論,認真轉變我們的教育觀、教師觀、人才觀、教學觀和學生觀,轉變我們的教學理念,為探索和創(chuàng)造出適合中小學語文個性化教學的新范式而不懈努力!

記者:克拉瑪依市自1997年通過自治區(qū)“兩基”驗收以來,基礎教育事業(yè)取得了顯著的成就。在鞏固提高“兩基”方面,克拉瑪依市將進行怎樣的安排和部署呢?

彭局長:2009年下半年,國家教育督導團將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的“兩基”工作進行督導檢查,這是對自治區(qū)“兩基”工作的一次整體驗收和全面評估,也是對全疆各地教育工作的一次考驗,更是我們加大教育工作力度,關注民生,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的一個重大契機。

首先,明確“兩基”鞏固提高迎國檢動員大會的目的。這次會議的目的就是要深入貫徹自治區(qū)黨委、自治區(qū)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做好“兩基”攻堅和鞏固提高工作迎接國家“兩基”督導檢查的意見》精神,統(tǒng)一思想,提高認識,明確任務,落實責任,切實做好“兩基”鞏固提高迎國檢的各項準備工作,增強積極推進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以優(yōu)異的成績迎接自治區(qū)和國家教育督導團對我市“兩基”工作的檢查、驗收。

其次,在總結成功經驗的基礎上,認真分析我市“兩基”鞏固提高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加強“兩基”業(yè)務檔案建設、經費統(tǒng)計的梳理等方面的工作。要求各區(qū)、各成員單位及相關部門認真貫徹會議精神,加強協(xié)作,精心安排部署,明確職責、目標、任務和要求,切實做好各項工作。

記者:和諧家庭是教育成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2008年,您們啟動了“克拉瑪依市中小學和諧家庭教育工程”,能否請您簡要介紹一下該工程的實施情況?

彭局長:家庭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教育機構,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只有將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有機結合,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這次“克拉瑪依市中小學和諧家庭教育工程”主要提出了以下具體措施。

一方面,關注民生,提高認識。市教育局特邀中國教育學會家庭教育專業(yè)委員會理事、上海市終身教育學術委員會委員、中華家庭教育網和中國家庭教育指導師網首席專家顧曉鳴為近千名教師、家長作了題為《教育孩子首先不要輸在家庭教育上》的講座。引導大家要充分認識到做好新形勢下家庭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把家庭教育現代化納入教育現代化整體布局,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飽滿的熱情,積極參與家庭教育,加快構建家庭教育體系,努力營造人人關心、支持家庭教育工作的濃厚氛圍,為全面實現我市教育優(yōu)質、均衡、高效發(fā)展提供有力保障。

另一方面,成立了家庭教育研究指導中心,全面推進區(qū)域家庭教育現代化的進程。來自各區(qū)教育局的主管領導,各中小學的校長書記、德育主任(大隊輔導員)、班主任、心理教師,各幼兒園園長,試點社區(qū)及學校首批家庭教育指導師共300余人分別接受了不同層次的家庭教育培訓。

市家庭教育研究指導中心成立后,各區(qū)教育部門將成立家庭教育研究指導辦公室,各幼兒園、中小學、社區(qū)將成立研究指導站,配備多名專業(yè)的家庭教育指導師、心理指導師。通過講座、家長理論知識培訓、團體訓練、個體輔導等多種形式,幫助家長掌握現代教育理念和科學的教育方法,提高家長改善家庭教育環(huán)境和處理家庭教育矛盾的能力,解決學生、家長在實際家庭教育中存在的疑難問題。在各學校、社區(qū)的家庭教育研究指導站內,將成立“家長俱樂部”、“學生俱樂部”,并通過網絡建立家長群、學生群等,方便家長、指導師、學生之間的信息傳遞與交流探討。我市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科學教育體系正在形成。

記者:在貧富差距不斷拉大的今天,弱勢群體的教育問題不是很樂觀,您覺得如何才能促進克拉瑪依市教育的公平?

彭局長:克拉瑪依市教育局高度重視農村義務教育,并且積極組織帶領各族教職工開展了大量工作。

第一,關注弱勢群體,妥善解決農民工子女入學問題??死斠朗形?、市政府和各級教育部門多次召開專門會議進行研究,制定解決農民工子女入學的辦法。各級各類學校努力挖掘教育資源,最終將近1萬名農民工子女全部安排入學,而且使農民工子女與克拉瑪依市市民子女享受同等教育。

第二,把隸屬克拉瑪依市農牧區(qū)的學生安排到市區(qū)學校就讀,努力促進教育公平。為大力推進“雙語”教學和加強少數民族兒童學前教育,市政府于2008年初出臺了對貧困家庭的兒童實行入園費用全免或減半的優(yōu)惠政策。從2004年起,市委、市政府和教育部門共同作出決定:把該區(qū)的中學生全部安排到市區(qū)和白堿灘區(qū)有關學校寄宿就讀。2007年9月10日,又把距市區(qū)70公里的小拐鄉(xiāng)的61名農牧民子女安排到市第二小學寄宿就讀。并劃撥??罱o予補貼。

第三,開辦區(qū)內初中班。2004年8月,克拉瑪依市開辦了區(qū)內初中班。到2008年8月底,先后在和田、博州等邊遠農牧區(qū)招錄了5批小學畢業(yè)生,并安排在市三中和十中就讀。為此,市政府先后投入了1億多元。預計到今年年底,區(qū)內初中班的學生將達到2250名。

第四,堅持實施扶貧助學工程,為貧困生鋪平求學之路。2008年,克拉瑪依市首次對考入國家大中專院校的貧困學生進行學費全額救助。各中小學校還經常組織教職工開展為貧困學生“獻愛心,送 溫暖”的活動。2005年12月至2006年1月,市教育局機關和直屬單位的1470名教職工,兩次捐款總額達13.31萬元。市慈善總會從2000年起就開展了“慈善助學”工作,僅2007年就發(fā)放助學金152萬元,救助貧困生706人次。

第五。加強國際化交流與合作。2008年6月17日下午,新西蘭Rotorura國際語言學校校長克里斯?萊克女士一行來我市交流、參觀與考察。雙方就今后互派教師進行教育教學交流和學習以及組織克拉瑪依市優(yōu)秀中學生赴新西蘭參加寒暑期夏令營活動等教育合作達成多個意向。克拉瑪依市的教育開始走向國際化。

記者:一流的教育需要一流的教師隊伍,請問您們如何建設一支師德高尚、業(yè)務精良、勇于創(chuàng)新的教師隊伍?又是從哪些方面來發(fā)展教師繼續(xù)教育的?

彭局長:2008年以來,市教育局將“加強教師隊伍培訓”列入“關注民生年”的一項重要內容,采取邀請內地專家、名師前來現場講學、授課和外派教師進行培訓、研修等方式,持續(xù)開展了各級各類教師培訓工作。同時,不斷創(chuàng)新培訓模式,拓寬培訓渠道,拓展培訓內容,強化培訓管理,全方位提高教師隊伍素質。截至7月中旬,各級各類培訓共計3695人次,包括中小學骨干班主任培訓、骨干教師培訓、中小學校長高級研修掛職培訓、少數民族中小學各類“雙語”教師培訓、中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建設計劃遠程培訓、英特爾未來教育項目培訓、普通高中教師新課程遠程培訓、中小學教師心理健康教育專項培訓等多項內容。教師繼續(xù)教育中心在前期做了大量深入細致的工作,使得培訓井然有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具體培訓內容如下。

第一,骨干教師培訓。4~6月,組織38名中小學骨干教師去上海進行為期兩個月的掛職培訓;7月10~19日,聘請全國知名專家6人,在市教育局報告廳開展了近100人參加的為期10天的首期骨干教師高級研修班結業(yè)培訓。

第二,骨干班主任培訓。1月21~25日,選派2名教師參加了自治區(qū)哈語言骨干班主任的培訓;5月19~30日,組織我市中小學教師參加了自治區(qū)舉辦的2008年中小學骨干班主任培訓;7月6~10日,外聘南京5名專家在我市第六中學報告廳完成了374人參加的為期5天的中小學德育干部及骨干班主任培訓。

第三,第三期中小學校長高級研修掛職培訓。3~4月,組織第三期中小學校長高級研修班34人去南京掛職培訓,其中中學校長15人,小學校長19人(其中少數民族8人)。

第四,少數民族中小學各類“雙語”教師培訓。2月份,選派6名少數民族中小學教師參加了2008年自治區(qū)教育廳舉辦的春季新疆中小學少數民族“雙語”教師培訓班:3~6月,組織101名少數民族中學教師參加了“雙語”教師教材教法培訓,組織11名少數民族中學教師參加了第三期少數民族雙語教師專業(yè)知能提高培訓;7月10~14日,聘請自治區(qū)教科所三位專家,在我市第二中學舉辦了近100人參加的為期5天的少數民族中小學漢語教師、雙語教師和學校領導參加的漢文化知識拓展培訓。

第五,教育信息技術培訓。4~6月,組織舉辦了200人參加的為期2個月的首期中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建設計劃遠程培訓,并完成了一期25人的英特爾未來教育項目培訓。

第六,高中教師新課程遠程培訓。6月24日~7月29日,組織全市普通高中民漢教師800余名進行了高中新課程遠程培訓。同步參加了自治區(qū)舉辦的各學科為期3天的高中新課程遠程集中培訓f漢、維、哈三種語言同步授課1和教育部為期10天的漢語言網絡互動式培訓。

第七,新分教師培訓。7月7~11日,聘請南京5位專家在第六小學開展了近300人參加的為期5天的2007年、2008年新分教師崗前培訓,內容包括思想道德教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班主任工作培訓、教育教學常規(guī)、心理學教育、新課改培訓等。另外,還進行了軍訓、素質拓展訓練、油城鄉(xiāng)土教育、教師基本功比賽、學科實習培訓等。為新分教師盡快實現角色轉換,適應教學崗位奠定了基礎。

第2篇:家庭教育指導師論文范文

1健全制度,構建網絡,落實管理保障措施

為在工作中做到有章可循,落到實處,我們建立并完善了《家長委員會章程》、《家長學校章程》、《教師與家長溝通制度》、《家長課程制度》、《家長參與學校管理評價制度》、《教師職業(yè)道德問責制度》等制度,形成了教育教學、日常管理、督查評估等制度管理體系,確保管理規(guī)范,運轉有序。

根據《家長委員會章程》,在各班推薦的基礎上,我們成立了家長委員會,分別在期初和期中召開家長委員會的座談會,互相溝通情況,聽取家長委員會對學校、班級管理和教育教學的意見,在宣傳學校,家校溝通、緩解矛盾等方面起到積極的作用。

根據《家長學校章程》,學校成立家長學校,結合親子共成長家長課程培訓,每學期開課2次,學習《牽手兩代》課程,交流家教經驗和體會,促進家長與教師間的情感交流;與家長探討家庭教育的方法,并給予家庭教育指導。同時還邀請一些家長代表、社區(qū)干部、派出所領導講課;邀請心理健康教育專家、家庭教育專家來校向家長授課,如:《如何進行家庭教育》、《孩子進入初中,家長做好準備了嗎?》、《關注孩子心靈的成長》等專題講座,深受家長的歡迎,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為了進一步調動家長參與學校管理的積極性,更有針對性的開展學校工作,學校認真落實家長不定期進行學校管理與教師滿意度評價制度,學校規(guī)劃、學校教代會、學校制度的制定、學校大型活動都邀請家長代表參與,充分發(fā)揮家長的智慧和監(jiān)督作用。對教師的工作,每學期至少組織兩次滿意度測評,同時結合學校實際不定期對家長進行教師滿意度電話訪問,根據《教師職業(yè)道德問責制度》,納入教師績效考核和年度考核,并作為教師評優(yōu)晉級的重要依據。

2廣開渠道,密切聯系,開辟家校溝通新途徑

家長學校正常開課,及時了解家庭教育情況,向家長反饋學校教育教學情況,對家長提供家庭教育指導。

引導家長利用好網上家長學校資源,班主任、任課老師和廣大家長積極參與網上家長學校發(fā)起的活動,許多班主任獲得網上家長學校的獎勵,老師和家長的教育心得也常發(fā)表在網校創(chuàng)辦的刊物上?!靶S嵧ā笔褂寐蔬_100%,開通率為99%(部分貧困家庭無手機),聯系渠道暢通、便捷、高效,充分發(fā)揮了家校聯的作用。

電話聯系也是家校聯系的一個經常性的途徑。班主任老師不考慮電話費用,一有事就及時和家長聯系,老師對學生在校外的情況、家長對子女在學校的表現都是即時知曉,對學生的成長,對一些問題的處理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家訪是家校聯系不可替代的途徑。學校明確要求班主任對全班學生每學期家訪一次,成長導師要將承包學生每學期家訪兩次,特殊學生要多次走訪。家訪時,要求行政帶頭、任課老師參與。要求有家訪詳案、個案分析,對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極具參考價值。

2010年開始,我們又開展“成長導師約談家長”活動,由每位學生成長導師充分利用每周星期六業(yè)務活動結束時間和假期值班時間,分期分批邀請家長到校,及時匯報學生的在校表現,征求家長對學校的意見建議,共同研究教育學生的方式方法,家長一致反映這個活動很有針對性,更有實效性。

與此同時,我們還非常重視“致家長一封信”的作用。堅持每學期向家長發(fā)三封信,定期將學校的工作情況向家長匯報,各級部不定期向家長下發(fā)“告家長書”,各班主任每周一次利用飛信或校訊通平臺向家長匯報學生情況,密切了家校關系,提升了滿意度。

3轉變觀念,開展活動,提高家校溝通實效性

在家校聯系中,我們要求老師轉變觀念,樹立服務意識,改變“家訪=告狀”的局面,把“告狀”變?yōu)椤皽贤ā?,爭取了家長更多的支持和理解。

對家長的家教指導不只是開開會,講講話,還將編輯的《家教專欄》、《家教輔導材料》發(fā)給家長,進行學習。將每周六上午定為家長開放日,家長可隨時到校進行交流。

為進一步充實成長導師的力量,在學校和社區(qū)共同倡導下,成立了以有特長的家長代表為骨干的“愛心志工團”, 聘請了具有書法、繪畫、剪紙、雕刻、泥塑、布藝、農藝等特長的家長和退休干部教師任輔導教師,利用學校課外活動和雙休日時間,在社區(qū)進行特長輔導和革命傳統(tǒng)等教育,拓寬了教育資源,提高了綜合素質。

在濰坊市家長課程研究中心的具體指導下,我校開展的“構建符合中國國情的家長教育體系的研究”子課題―― “三階段六環(huán)節(jié)家長課程”教學模式的實驗研究工作,歷時一年,于2010年12月通過鑒定并結題。這樣以課題引領家庭教育,使家校聯系工作在教學上有指導,實踐中有方向,收到了實際效果。

再是開展“親子共成長感恩教育日”活動。我校于2010年10月18日邀請了我國著名的心理專家、感恩教育專家、潛能激發(fā)大師、演講大師趙一博先生來我校作了“激揚青春,走向成功”感恩、激勵教育演講會。趙一博先生的演講激情四射,語言幽默詼諧,形象生動,事例通俗易懂,既有理論高度又切合中學生實際,與家長學生的互動和諧默契?!拔易孕牛页晒?!”、“我是最棒的!”、“成功者找方法,失敗者找借口”、“要成功就要改變、立刻改變”、“我的責任就是成功!”、“目標+計劃+行動+措施+堅持=成功”、“人生有理想,有志向,才會有前進的動力”等自我激勵、走向成功的理念,觸動了每一位家長和師生的心靈。另外,每年的母親節(jié)、父親節(jié)、老人節(jié),我們都組織家長到校,舉行感恩教育活動,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4發(fā)現問題、加強教研,提高教師家教水平

采用“問題工作法”及時發(fā)現問題,加強家教校本教研,提高教師的家教水平,更是提高教育質量的有效措施。

學校每月讓班主任搜集校內學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3~5條,然后面向全體家集具體的解決案例,在家長課程授課或約談時,選取部分優(yōu)秀家長的教育措施讓其向其他家長作介紹,使家長在探索中進步,在借鑒中提高。

要求班主任每月向家長搜集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3~5條,以此為課題成立課題小組進行小課題研究,隨后,選取成功的經驗,在家長課程授課中向全體家長進行經驗介紹,對還不能解決的問題或面上存在的問題,聘請專家進行指導,極大的增強了授課的針對性。

與此同時,我們還開展了每月一次專題調研、每學期一次優(yōu)質課評選、優(yōu)秀論文評選、優(yōu)秀案例評選、家校教育論壇等活動,提高了教師的業(yè)務水平。根據學校工作實際,還先后組織編寫了《親子共成長制度匯編》、《家長訪談報告集》、《心理疏導與咨詢》、《千名名家進校園資料匯編》、《我的家庭教育故事-1》、《我的家庭教育故事-2》、《感恩主題教育活動資料匯編》、《生活教育活動資料匯編》等校本課程。以開發(fā)和利用校本課程為切入點,深化問題行動研究,推進家校和諧發(fā)展。

第3篇:家庭教育指導師論文范文

論文摘要:社區(qū)教育是幼教事業(yè)發(fā)展的必然,充分發(fā)揮社區(qū)資源優(yōu)勢,建立新型的教育體系,已成為當前幼兒園改革的熱點。合理的開發(fā)社區(qū)教育資源來開展幼兒園教學活動,能夠擴展幼兒生活和學習的空間,促進幼兒的全面發(fā)展。本文著重論述開發(fā)社區(qū)教育資源的意義及策略建議。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明確指出:“幼兒園應與家庭、社區(qū)密切合作,與小學相銜接,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共同為幼兒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鄙鐓^(qū)是幼兒園教育的背景,也是幼兒園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教育資源。[1]幼兒園教育的重要發(fā)展方向之一就是充分利用自然環(huán)境和社區(qū)的教育資源,擴展幼兒生活和學習的空間,促進幼兒全面發(fā)展。

一、開發(fā)社區(qū)教育資源對幼兒教育的意義

第一,是順應當今幼教事業(yè)發(fā)展的需要

幼兒教育作為終身教育的奠基階段,其發(fā)展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隨著人們對幼兒教育的認識和重視程度不斷加深,幼兒教育的范圍已經擴展到家庭與社區(qū),這已成為世界幼兒教育共同發(fā)展的方向。在我國,社區(qū)已成為人們生活的主要場所,以社區(qū)為單位的生活群體享受著共同的社區(qū)資源,他們有著大致相同的價值觀,以社區(qū)為地域界限所建立的幼兒園也日漸增多。社區(qū)已成為幼兒成長的主要場所,對社區(qū)教育資源的開發(fā)利用能夠更好地服務于幼兒及家長,為幼兒的發(fā)展提供更好的教育資源,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幼兒教育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只有通過幼兒園、家庭、社區(qū)的共同合作,充分發(fā)揮各種教育資源的作用,才能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fā)展。

第二,是提升幼兒園教育效果的需要

相對幼兒園來說,社區(qū)有著更為廣闊的環(huán)境。社區(qū)的教育資源可以成為幼兒園教育資源的有益補充。家庭和社區(qū)是幼兒主要的生活空間,除了幼兒園,家庭和社區(qū)就是幼兒最為熟悉的場所,社區(qū)也應成為幼兒園可利用的直接資源。社區(qū)的人文環(huán)境、物質環(huán)境都為幼兒園教育活動的開展提供了較為豐富的資源,如社區(qū)的醫(yī)院、超市、公園、公共場所等都可以為幼兒園所用。這樣,幼兒園就能擴充教育內容,豐富幼兒的情感體驗,促進其身心發(fā)展。幼兒園與社區(qū)共同合作,形成教育合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第三,是促進幼兒全面發(fā)展的需要

幼兒是生長在社會中的人,幼兒不可能脫離社會而獨立成長。著名教育家伊里奇說過:“一個人要成長,首先需要利用事物、場所和過程,利用實踐和環(huán)境。他需要去看、去接觸、去修理、去掌握有意義的環(huán)境中的任何事物?!盵2]幼兒園充分利用社區(qū)資源開展教育活動,讓幼兒園作用于社區(qū),能夠引導幼兒參與社會活動。開發(fā)、利用社區(qū)教育資源是幼兒園教學走出課堂,拓展教學空間,豐富教學方式的有效機制。幼兒園教學的重要發(fā)展方向就是以社區(qū)為依托,在適應當地情況的條件下,建立正規(guī)與非正規(guī)相結合的社區(qū)教育模式。幼兒園融入社區(qū),幼兒能接觸到更多課堂以外的東西, 豐富了幼兒的生活經驗,提高幼兒的能力,培養(yǎng)幼兒的參與意識,增強幼兒的社會責任感,促進幼兒全面發(fā)展。

第四,是家、園、社區(qū)一體化發(fā)展的需要

家庭、幼兒園、社區(qū)對幼兒發(fā)展所起的作用,是其它任何因素所不可比擬的。它們不僅是幼兒活動的重要場所, 更是幼兒教育過程中的重要因素,三者有著不同的功能,只有把三者有機結合、互相滲透, 才能三位一體優(yōu)勢互補、協(xié)調發(fā)展, 才能真正達到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和諧發(fā)展的目的。作為專門的幼教機構——幼兒園必須發(fā)揮其主導作用,成為社區(qū)教育中心。幼兒園要架起幼兒園和社區(qū)之間的橋梁,將幼兒園教育輻射到社區(qū)環(huán)境中。幼兒教師具備專業(yè)的理論和實踐能力,她們了解幼兒身心的發(fā)展規(guī)律,應將科學的育兒方法推廣到家庭與社區(qū)教育中。家、園、社區(qū)三方的合作既有利于幼兒園與家庭、社區(qū)統(tǒng)一培養(yǎng)目標,讓社區(qū)內所有教育資源都能最大程度地發(fā)揮作用,提高教育質量。家長、社區(qū)能夠了解教育、參與教育,因此家庭、社區(qū)對幼兒園工作能給予更多的理解與支持。在資源整合的過程中,教師也能彌補知識、技能方面的不足,從而促進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

二、幼兒園開發(fā)利用社區(qū)教育資源的有效策略

社區(qū)教育是幼教事業(yè)發(fā)展的必然,幼兒園對社區(qū)教育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已成為當前的研究熱點。幼兒園應積極探索如何有效開發(fā)社區(qū)教育資源,以下提出幾點策略。

1.幼兒園應以家長為橋梁,讓幼兒園教學融入社區(qū)

家長應當成為幼兒園對社區(qū)教育資源開發(fā)利用的橋梁。幼兒園應充分讓家長明確幼兒園教育的目的、內容與要求及自己如何進行配合教育等。家長理解、支持幼兒園的工作,才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幼兒園的教育。通過家長的宣傳作用,可提高社區(qū)人員對幼兒教育的認識和重視。幼兒園在平時的工作中還應重視與社區(qū)人員的互動,定期組織一些社區(qū)幼兒的集體活動,如一些特定的節(jié)日,以此滿足家長與家長,幼兒與幼兒之間交往的心理需要。在與社區(qū)家長及社區(qū)成員的接觸交流中,讓社區(qū)成員了解幼兒園工作的專業(yè)性,從而使幼兒園在開發(fā)社區(qū)教育資源時能得到社區(qū)工作人員的支持和配合。另外,幼兒園應積極參與社區(qū)的活動,為社區(qū)的建設做出應有的貢獻。幼兒園與社區(qū)良好關系的建立,有助于幼兒園教育活動的順利開展,社區(qū)還可以為幼兒園提供教育所需的各種資源。

2.挖掘家長的教育資源,創(chuàng)設參與幼兒園教育的途徑

幼兒園要充分了解家長的信息,并建立信息資源庫,了解他們的職業(yè)、愛好、特長及聯系途徑,以及他們的個體素質,尋找一切可為幼兒園所用的人力資源,挖掘家長潛在的教育因素。教師與家長及社區(qū)教育人才建立廣泛聯系,使之參與到幼兒園的教育活動中,發(fā)揮其特長,把蘊涵其中的豐富教育資源引進幼兒園,達到共同培養(yǎng)和教育幼兒的目的。幼兒園可通過“家長導師”“家園同步游戲”“家長輔助教學”[3]等形式將家長“請進”幼兒園。如在“家長導師”活動中,我們可以請家長中有一技之長的人如醫(yī)生、護士、廚師等,擔任幼兒的“導師”,讓幼兒自由選導師、向導師學習。教師與“家長導師”共同制定活動內容,并在活動中不斷豐富導師資源庫,從而加大孩子的選擇機會,也更充分地利用了家長職業(yè)或愛好方面的教 育資源?!凹覉@同步游戲”是由家長和幼兒一起收集、共同進行的游戲?!凹议L輔助教學”是家長協(xié)助教師共同解決教學中的問題,起到改進教學的作用。

3.幼兒園應向社區(qū)全方位開放,將教育功能輻射到社區(qū)

幼兒園的發(fā)展依托于社區(qū),同時也承擔著為社區(qū)服務的功能。幼兒園向社區(qū)全方位開放,既能讓社區(qū)了解幼兒教育,也能讓幼兒園服務于社區(qū)。幼兒園應為社區(qū)幼兒提供一定的教育條件,讓更多的幼兒共享教育資源,提高社區(qū)幼兒的受教育率。幼兒園應對社區(qū)成員進行宣傳教育,為社區(qū)家庭教育提供指導。幼兒園要發(fā)揮幼兒教育的主導作用,向家長傳授正確的教育方法。幼兒園可以定期為社區(qū)家長舉辦關于幼兒保健、科學育兒等免費咨詢與講座,同時也可成立家長學校,組織家長專門學習育兒知識,還可舉辦免費專題講座讓家長認識到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同時掌握必要的家庭教育方法。

4、幼兒園對社區(qū)物質、文化資源的開發(fā)利用

在幼兒園教學過程中,任何一個領域的教學活動,都與幼兒的真實生活密切相關。當幼兒園現有的教育資源不足或不能滿足教學要求時,可以帶幼兒走進社區(qū),利用社區(qū)中的各種資源來開展教育活動。幼兒園要與社區(qū)結成合作伙伴,共同形成教育合力,促進社區(qū)教育資源得到有效、合理的利用。當地的物質資源如圖書館、文化館、展覽館、博物館等應能定期免費為社區(qū)幼兒開放,充分發(fā)揮資源的作用,最大限度地促進幼兒的發(fā)展。社區(qū)中的文化資源是最重要的教育資源之一, 這類資源往往與社區(qū)中的人或物相關,如藝術、語言、社會領域的某些教育活動就與社區(qū)中的人有很大關系。在幼兒園中開展我們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活動時,可以帶領幼兒走進社區(qū),觀察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期間人們的習俗、飲食、服飾、禮節(jié)及娛樂活動等,從而使幼兒了解傳統(tǒng)文化,加深對傳統(tǒng)文化的理解和感悟。幼兒園還可結合傳統(tǒng)節(jié)日舉辦相應的社區(qū)活動,讓幼兒在實踐中學習我國的傳統(tǒng)美德,培養(yǎng)良好的社會品質。

參考文獻:

[1]蔡迎旗.學前教育概論.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4.

第4篇:家庭教育指導師論文范文

你們好!

今天的學校因你們的到來而格外溫馨,今天的校園因你們的到來而更加燦爛。首先我代表學校對能在百忙之中按時參加今天家長會的家長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感謝你們在過去對我們工作的理解,更感謝你們給予我們最無私、最真誠的支持。因為你們的孩子,我們的學生,今天我們才坐到了一起。目的是為了加強老師與家長之間的聯系,共同探討教育孩子健康成長的對策,讓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相結合,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使每一位學生都成人成才。

各位家長,你們把自己的子女送到了我們的學校、交給了我們,我們不僅僅把他看成是你孩子上學受教育的事,而是把他看成是你把自己家庭的未來和美好的希望交給了我們。面對這最大的信賴,我們不敢稍有怠慢,我們只有無條件地付出才是踏實的!回首不平凡的20xx年,回首我們師生一起走過的日日夜夜,我們有自豪,有感動,有惋惜,有思考。自豪著我們的些許成績,感動著家長們的真誠支持,惋惜著我們發(fā)展中的不足,思考著我們明天的發(fā)展?,F從兩個方面向各位家長作個匯報。

一、以人為本,努力構建和諧校園

“和諧校園”,這是我們的不懈追求。我認為,“和諧”應是生生間的和諧,師生間的和諧,師師間的和諧,學校、家庭、社會間的和諧。構建和諧校園必然要有一個適應社會發(fā)展的辦學理念,一個公平公正的校園秩序,一個良好的育人環(huán)境。

一直以來,我們以人為本,堅持“文明治校,質量立校,管理興校,科研強?!钡霓k學理念,堅定“讓學校成為師生放飛夢想的精神家園,張弛有度,和諧有序;讓學校成為師生可持續(xù)發(fā)展的人生舞臺,張揚個性,收獲幸?!钡陌l(fā)展愿景。

在這些理念的指引下,我們努力創(chuàng)設育人環(huán)境。我們投入130余萬元興建了1800多平米的綜合大樓,解決了行政辦公與實驗場地設施問題;投入10萬元興建了女生浴室、門衛(wèi)室、添置80張鐵床,完成了學生宿舍樓防漏與室內整修工程,改善了學生生活條件;投入3萬元修建并栽種完成6個花壇、布置了學生寢教室,美化了校園環(huán)境;投入3萬元添置了乒乓球臺、籃球、排球、羽毛球架及乒乓球拍、羽毛球拍、呼拉圈、流星球等體育器材,為落實陽光體育活動奠定了物質基礎;投入2萬元興建了第二間多媒體教室,為教育教學活動創(chuàng)設了條件。投入8萬元裝備了理化生實驗室、儀器室,為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提供了舞臺。

二、細化管理,努力打造高質校園

為突出教學中心工作,一年來,我們把轉變師生觀念、規(guī)范教學行為、課堂效率提高的研討等方面作為著力點。

1、引導師生確立了一個觀點,即教育的目的是培養(yǎng)終身發(fā)展的合格人才。通過不間斷的培訓學習,全體師生牢固樹立了“育人為本”的教育觀,“人才多樣化,人人能成材”的人才觀,“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教育質量觀,“為學生的一生發(fā)展和幸福奠定基礎”的教育價值觀。因此,我們高舉理想教育大旗,積極貫徹教育方針,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做到了全面開齊開足課程,均衡分班,不放棄每一個后進生,落實了陽光體育活動,豐富了科技文體活動。

2、指導教師明確了一個思路,即教學要以提高教學效率為核心,要加強常規(guī)管理,豐富課堂結構,加強校本研究。學校成立了包括中心學校第一校長在內的教學督查組,視導課堂。學校經常組織聽課、評課、說課活動,廣泛推出“公開課”、“示范課”,開展賽課及論文評比活動。一年來,有四位教師分別在市、縣優(yōu)質課比賽中獲得一、二等獎,特別是xx老師代表xx縣參加全市數學說課比賽并獲一等獎;有十余位教師獲縣以上論文獎;我校地方教材的編寫頗有特色且有成效,目前已出集四本,被縣教育局推薦為全縣樣板教材;語文學科“兩改六落實”實驗課題已在黃岡市立項,全縣只有三家,目前該項研究工作如火如荼;數、理、化等學科的講、學、練有序開展。

3.教育學生明白一個道理,即要成才先成人。在學習期間我們要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識,要鍛煉健康的體魄,更重要的是形成良好的品行,培養(yǎng)為人處世的能力。因此我們在重視教學的同時,把思想品德教育作為另一重要課題。德育工作是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基礎性工作。以德育教育為先是創(chuàng)辦理想教育的根本前提。在德育工作實踐中,我們做到,一是抓好“德育活動”一條線,堅持常規(guī)教育。通過國旗下講話、團日活動、文化藝術活動、月主題教育活動、競技活動、標兵評比活動、專題講座等活動對學生進行熏陶、激勵、內化,并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二是樹好“環(huán)境育人”一面旗幟,深化文化建設。環(huán)境育人,環(huán)境造就人。我們在不斷綠化、硬化、美化校園的前提下,大力推進學生文化。學生布置自己的寢教室環(huán)境,發(fā)揮“xx”廣播臺、《xx》文學社刊的輻射作用,開辟“xx文學社”網上論壇,打造精神文明的“花園” 。三是塑造“平安校園”一個亮點,深化健康教育。①層層落實安全責任,強化安全意識。②以心理健康和行為規(guī)范教育為重點加強安全教育與管理。③完善應急預案,開展應急演練。④深入開展安全大檢查,做到“定期檢查”與“隨時發(fā)現”相結合,“學校檢查”與“班級檢查”相結合,“老師檢查”與“學生發(fā)現”相結合,“檢查”與“整改”相結合。

一年來,在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在各位家長的大力支持下,學校順利通過了縣農村合格學校的驗收,先后獲得:“中考優(yōu)秀考點”,“德育工作先進單位”,“安全工作先進單位”,“五四紅旗總支”,“中小學美育節(jié)組織獎”等榮譽稱號。

盡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我們仍在苦苦地思索:怎樣辦好我們的學校?把家長們的愿望變成現實?我們覺得學校的管理是辦好學校的核心,是學生成人成才的關鍵。他們成人成才離不開學校這個大家庭,也離不開家庭教育這一前提,因為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學校,父母是第一任教師,你們對孩子的教育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就學校而言,新年里我們有三點設想:①籌措資金著力解決學生食堂與宿舍條件,改善學生生活環(huán)境。②加強培訓提高師資水平,采取優(yōu)勝劣汰打造師資隊伍。③貫徹方針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始終堅持德育為首,智育為主不動搖,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就家庭而言,在此我想與各位家長談談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兩個問題:

一:家長是否負起了家庭教育的責任

第5篇:家庭教育指導師論文范文

【摘要】本文旨在通過研討寄宿制學校當中生活區(qū)教育管理的工作中,探討生活教師的職業(yè)定位與實現策略,以廈門英才學校小學部生活區(qū)所實踐的"教師專業(yè)化成長"——"兒童發(fā)展指導專業(yè)教師"的定性過程為例,探索生活教育育人模式中施教者的角色,指出各自不同的工作區(qū)塊,通過綱領的梳理,案例的分析,信息的比對來探尋此種定位模式的存在性、合理性和推廣價值。

【關鍵詞】教育研究;生活教育;教師工作定位;廈門英才小學部生活區(qū)

【中圖分類號】G515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2095-3089(2012)06-0116-03

自2001年,《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的決定》中最早提倡興辦寄宿制學校開始,民辦學校有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尤其是《民辦教育促進法》及《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頒布以后,我國的民辦教育得到新的發(fā)展。根據教育部的《2011年全國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統(tǒng)計公報》:我國民辦普通小學5186所,比上年減少165所;招生100.83萬人,比上年增加6.10萬人;在校生567.83 萬人,比上年增加30.20萬人。其中,全國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寄宿生3276.51萬人,占義務教育階段在校生總數的比例為21.85%。小學寄宿生數1080.78萬人,所占比例為10.89%;初中寄宿生數2195.73萬人,所占比例為43.34%。由于教育需求的多樣化發(fā)展以及城市間務工人流的教育轉化,寄宿制教育成為全國義務教育階段的有益補充。

在這一時代背景下,寄宿制學校學生的教育問題顯得尤為凸顯,因為我國在這一領域的探索研究比較滯后,特別是寄宿制學校當中生活區(qū)教師的職業(yè)定位、培養(yǎng)體系、評價標準尚未有明確規(guī)定,如何"摸著石頭過河"?如何盡速將這一特殊的職業(yè)規(guī)范起來?是直接關系到相當一部分學生的受教育問題。

目前,在我國的寄宿制生活區(qū)管理中,大體存有這樣的幾種模式。一,粗放式管理。這樣的管理模式沒有統(tǒng)一的管理標準,生活區(qū)只是學生一個若有若無的寄住之地,生活區(qū)的老師只是管吃飽穿暖的保育角色;二,準軍事化管理。這樣的管理模式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孩童身心成長的不整齊性特點,更是束縛了孩童心靈成長自由,而這樣的模式下,雖然生活區(qū)的老師的角色內涵有了一定的提升,但是教育的細膩性不夠,他們的身份定位于教官和教師之間含混不清;三,托管式管理。這種管理的模式就是生活區(qū)由教學職能部門統(tǒng)籌管理,生活區(qū)教師由教學區(qū)的老師輪班當值。這樣的管理模式看起來能夠最大效能地發(fā)揮老師的能動作用,但是弊端也顯而易見。老師在工作中,對學生的生活教育只能按照教學管理的規(guī)則來拿捏,這不僅使學生無法在生活與學習中實現孩童身份的回歸,更是使得教師的身份無法轉化,教育策略錯亂失當。

而目前世界最為先進的寄宿制學校管理經驗,來自于英國最為著名的伊頓公學的"舍監(jiān)"管理制度,這所誕生了曾造就過20位英國首相,培養(yǎng)出詩人雪萊、經濟學家凱恩斯貴族學校。每年250名左右的畢業(yè)生,70余名進入牛津、劍橋,70%進入世界名校。(注1)

他的寄宿制管理及人員權責分工最為科學和有效。他們"舍監(jiān)"地位相當之高,學校除了校長和教育總長之外就屬"舍監(jiān)"權限最大,他們?yōu)閷W生的一切負責,既相當于學生在校期間的生活訓導員,又相當于學生的精神導師和全責監(jiān)護人。(注2)這應該是目前世界上最為先進科學高效的寄宿管理制度。

自2009年起,廈門英才學校承擔的全國教育科學"十一五"規(guī)劃立項課題"寄宿制學校生活區(qū)社區(qū)化管理的理論與實踐研究",對寄宿制學校生活區(qū)教師的職業(yè)范疇及培訓策略進行了有效的探索。在生活區(qū)教師的名稱定位上,他們提出"兒童發(fā)展指導專業(yè)教師"這一定義,并以自己辦學15年的寄宿管理經驗為基礎,進行科學有效的工作規(guī)范和扎實有效的培訓跟進。目前,在教師的職業(yè)定疇及培訓策略上有了較大的突破。本文將主要引用該學校所進行的課題研究階段形成成果來闡述寄宿制學校生活區(qū)教師的職業(yè)范疇和培訓策略。

一、"兒童發(fā)展指導專業(yè)教師"的工作范疇

這是一個解決日常工作中,小學生活區(qū)教師做什么的問題。他們的身份比較特殊,既要做好學生的生活護理,又要當好學生的人生導師。他們不但要照顧好孩子的飲食起居,更要面對寄宿兒童中比較普遍的情感撫慰、健康故障、個體發(fā)展指導等諸多問題。

(一)重點落實三個維度的生活培養(yǎng)目標。在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論中,他認為生活教育具有六大特點:生活的、行動的、大眾的、前進的、世界的、有歷史聯系的。而這一生活教育的目標如何來來指定?通過"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三個維度的生活化解讀,應該對等出"生活習慣、生活技能和生活情趣"三個維度的生活培養(yǎng)目標——即如何更好地幫助兒童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掌握常用的生活技能和培養(yǎng)高雅的生活情趣。

生活領域習慣、技能和情趣的培養(yǎng)與家庭教育的區(qū)別就在于,學校教育的科學性。"承替家庭,高于家庭"這是廈門英才學校提出生活教育的綱領性簡約解讀,承替了家長將學生送入寄宿學校中家長缺失的那一塊教育,而高出家庭教育中生活教育目標凌亂、重復機械、漠視兒童成長規(guī)律的特點,讓學生的習慣養(yǎng)成、技能培養(yǎng)和情緒熏陶得到科學性的、系統(tǒng)性的、人文性的教育。為此,生活區(qū)教師日常工作的重心,就是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關注學生生活的作息規(guī)律,飲食習慣,運動愛好;教會學生掌握常用的生活技能——著裝穿戴、身體自護、家居常識、待人接物;通過活動的設計和有效落實,使得學生能在活動中獲得高雅生活情趣的熏陶。

在課題實踐中,廈門英才學校針對每個學年學生的年級特點,提出每個學段學生的生活目標,從生活常識、安全自護和交往禮儀等方面進行目標達成規(guī)范,這也成了每位生活區(qū)教師管理的具體抓手。

(二)關注兒童各成長周期的生理變化和保健指導。寄宿制學校的學生有三分之二的時間是在學校里,在這一段時間里,絕大部分的小學生要走過兒童期和青春期這個過程,每個過程學生的生理都會發(fā)生顯著的變化,他們的性教育啟蒙也是在這個時期有了需要。作為生活區(qū)教師,應當關注兒童各個成長周期的生理變化,并且會根據學生的外顯表象和溝通了解,幫助學生做好生理保健指導。

筆者就曾接觸到這樣的一個案例:某個民辦學校的六年級女生謝某在校住宿期間來了初潮,但是孩子害羞不敢跟老師講,結果在初潮來的那個星期,生管老師沒能關注到,大冷天的讓孩子用冷水洗澡,導致謝某由此高燒不斷,以后每次經期來時都會引發(fā)肚痛頭暈。由于孩子的常識缺失和老師的疏忽大意,造成了難易彌補的傷害。

所以,掌握兒童發(fā)展各個周期的生理變化并且能有相應的保健指導很是關鍵,對于變聲期的如何做好喉部護理、聲音保健的教育?青春期如何應對身體出現的變化,男生如何看待性成熟及遺精現象,女生如何做好初潮的應對,經期的護理?面部出現的青春痘、痤瘡等問題的處理都應該從科學衛(wèi)生的角度教給孩子們。

(三)掌握兒童心理健康通識。"孩童心理撫慰"是寄宿制學校生活區(qū)教師的又一項重點工作。寄宿制學校中,學生的心理問題是比較容易激化出來的,由于父母不在身邊造成的情感缺位,因為寄宿環(huán)境中與他人摩擦而產生的交往焦慮,由于負面情緒沒有及時得到排解而產生的消極負擔,以及獨立面對問題時所帶來的不確定感都容易讓寄宿制的學生陷入心理焦灼當中。那么,作為寄宿制學校生活區(qū)的一名教師,必須掌握更多地撫慰學生的方法,能夠根據學生焦慮類型的不同,能夠根據學生心理特點的不同,能夠根據學生先天接觸管道的不同來開展心理撫慰工作。比如父母缺位的心里撫慰就要充當孩子的精神寄托,更多地給孩子釋放善意和愛意;交往焦慮的孩子幫助他尋找更多的交際方法,協(xié)助他創(chuàng)造良好的交往氛圍;有了消極負擔的孩子對引導正向思考,引導孩子傾吐表達;容易產生不確定感或者是不安全感的孩子,對給她一些肢體的接觸,對進行語言溝通等。

廈門英才學校通過設立心理咨詢室,為特殊發(fā)展需要的孩子設立心理成長檔案等來為孩子的心理成長保駕護航。

(四)良好的家校溝通。

教育使命的實現,是需要整合家長的教育資源才能得以完成。學生在寄宿,并不意味著家長的教育功用不能得以發(fā)揮。學生來自于家庭,又要回歸于家庭。但這其間,由于寄宿時間所產生的家長孩童間的親情淡化、家長與孩童間的價值觀念不對等、家長對孩童成長的片段式了解都會成為家庭和諧的阻礙。寄宿學校很重要的一項工作就是做好高效精準的家校溝通,高效地做好家校之間的溝通,并不是要把孩子在校期間的大事小情通通告訴家長,并希望家長能夠完完全全地解決。讓我們在下面這個案例中具體了解家校溝通的要點。

周五的下午,校車送返在即,學生黃某約劉某打架并將其打傷,生活區(qū)張老師一邊忙著張羅著孩子們搭車、家長接送,一邊處理著約架的孩子。由于學校報送校車實名制,黃某必須搭車回家,心火難按的張老師趁著學生隊伍沒排齊的當間兒,給黃某的母親打了個電話,言語倉促地說她家的孩子把人家給打了,可當黃某想問個清楚時,送車開始了,張老師含混地要求家長回家一定要狠狠教育孩子之后,掛掉了電話。

周一,黃某的媽媽來到學校,說張老師與其溝通時態(tài)度不好,而且對孩子的評價全都是負面的,作為家長她很難接受,希望得到老師的解釋。如此一來,張老師懵了,她只是如實反饋孩子的情況并要求家長協(xié)助教育,怎么會讓家長誤解呢?

我們來看著案例,張老師應該怎么做會更好呢?

首先,張老師不應該在心煩氣躁的時候給家長打電話,言由心生,心里的焦躁是會影響說話的口氣的,而且,在心神不寧,還有別的事忙活的時候顯然不是跟家長溝通的最佳時間。談孩子的問題,必須坐下來慢慢聊,有一個寬松的環(huán)境才能更好地溝通,面對面是如此 ,電話交流也是如此。

其次,對于孩子在校發(fā)生的問題,一定要一分為二地了解清楚,先判斷是否需要借助家長的力量來協(xié)助做好教育再進行對話選擇。像在這件打架的事情中,可能完全憑借老師的力量就可以解決的,所以并不需要家長的介入。寄宿制學校中,家長的教育形象出現的時機和策略必須是經過推敲的,盲目地借力的結果只能是家長失效,甚至有一些還會導致家長的誤解。

當然,這種事情可以在處理事后或處理過程告訴家長,因為作為寄宿制學校,孩子終將回到家庭,只有讓父母親的教育形象在他們成長過程中變得不可或缺,才不會讓他們與父母之間出現教育的裂縫。但對話的準備、時機的選擇以及對話的質量顯得尤為重要。

(五)專業(yè)的家庭教育指導。

越來越多的成長案例表明,一個人是否能夠感受到幸福跟其成長的氛圍環(huán)境有著很大的關系,絕大多數人的個性溯源都是來自于家庭。所以,必須讓家庭教育成為寄宿制管理中重要的一個部分,充分調動起家庭教育的積極效能,讓家庭成為學校教育理念的延伸地?,F階段,我國絕大多數家庭中的父母缺乏智慧的、寬容的、個性化的教育能量,導致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與學校的教育理論相悖駁,對待孩子的成長問題片面化、標簽化,解決家庭教育問題想當然或簡單粗暴對待等等現象。所以,作為兒童發(fā)展指導專業(yè)教師,需要調動起家庭參與教育的熱情,通過教育者專業(yè)細膩的教育觀察,對家庭教育癥狀提出恰如其分的建議。也可以通過融合了家庭參與的教育活動來達到實現教育追求的目的。

在廈門英才學校生活區(qū)的實踐探索中,他們觀察到家庭教育是教育構成的重要部分,孩子在校時間5天,回家時間2天,遠途的孩子半個月一個月才回到家。這就使得一個問題非常凸顯,就是孩子與父母之間的親情交流顯得貧乏。父母認識孩子都是截片性的、斷層性的,所以當孩子在家庭中出現問題的時候,就特別需要我們全方位地對家庭進行教育指導,以利于家長全面了解孩子,幫助家長做好家庭教育。

(六)常見病防治與基本護理。

孩子寄宿在學校,身體的一些疾病表象反應就比較頻繁。孩子要在集體中獨自面對身體出現的各種問題,這就需要生活區(qū)的老師必須關注到孩子身體方面的細微變化,并且會判斷癥狀并對學生進行前期的基本護理(按照國家規(guī)定,寄宿制學校必須設有醫(yī)務室,診斷及治療由醫(yī)務部門負責。)這邊的常見病不僅僅指單個孩子的身體健康狀況,還指容易在群體生活中發(fā)生的傳染疫情。

在課題實踐中,廈門英才學校生活區(qū)編撰專門的工作指導手冊《副班主任工作手冊》,針對常見病等問題做了專項的知識普及。專門設定《學生就診用藥須知》、《學生宿舍及用品消毒制度》、《傳染病的分類》以及《兒童常見傳染病的檢疫及隔離時間》等相關內容。

(七)特色課程的設計與實施。

作為寄宿制學校的生活老師,是必須要學會設計一定形式的課程來輔以自己的教育策略的,針對自己樓層建設的需要進行團訓拓展等活動。在廈門英才學校,他們獨立摸索出《生活區(qū)主題文化課程》和《生活區(qū)活動類課程》兩套校本課程體系,兩套課程內容注重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資源的相融合,一個是以樓棟為單位的課程設置,以學期探究為一個時間段,兩年為周期。整套體系分為環(huán)境文化、晨練活動、主題活動、POI探究、周末活動、果蔬種植等;另一個則是以完整六個樓棟為同一系列,同樣的課程內容,逐級深化孩子的運動技能習得、防震防災自救自護知識的掌握、交際交往的技巧運用等內容。

二、"兒童發(fā)展指導專業(yè)教師"的培訓策略

我們所進行的生活區(qū)教師隊伍建設主要從個體、團隊和回歸等三個方面進行培訓的落實,并盡可能將培訓系統(tǒng)化,使之成為區(qū)塊可以循環(huán)使用、要求可以螺旋上升的教師專業(yè)成長課程。

從內容上來看,培訓分成三個部分,第一是激發(fā)個體。個體是實現成長最為根本的因素,只有個人得到釋放和提升,才能夠真正保證工作水準的提高;第二是砥礪團隊。團隊是工作推進的整體保障,充分開掘團隊的凝聚力和協(xié)同工作能力,團隊智慧共享,彼此相攜,共同成就;第三是本位回歸?;貧w是發(fā)展的階段性需求,任何工作的開展和生命的發(fā)展都必須在前進階段有所反顧,才能使得工作節(jié)奏明快和諧。

從時間上來看,培訓分成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以外部激發(fā)為主,實現隊伍建設的意識喚醒;第二階段,由內部培訓為主,實現隊伍建設的自生再造;第三階段,由個體成長為主,實現隊伍建設的個性創(chuàng)新。

(一)激發(fā)個體。如何能夠達到"兒童發(fā)展指導專業(yè)教師"的標準,個人的認知到位和水平的提升顯得尤為重要,在這種思想指導下,我們開發(fā)并實踐了以下幾種方式。

1、建立個人檔案,關注系統(tǒng)成長。以"兒童發(fā)展指導專業(yè)"為方向,從"規(guī)劃版塊、教學版塊、學習版塊、研究版塊、反思版塊、評價版塊、活動版塊、社區(qū)化建設版塊、管理版塊和指導版塊"等十個版塊來建立裝飾專業(yè)成長檔案。從近處看,將老師們的成長點滴一一收錄起來,讓每個人成長的腳步清晰可見。教師們每周的思考、每個月的案例故事、每次的讀書心得、每篇的教育論文都收錄其間,成為教師們成長的"知識倉庫"。從遠處看,老師們有了可以追尋的職業(yè)發(fā)展目標,為職業(yè)化發(fā)展鋪就遠行的"長軌"。

2、保證業(yè)務寫作,提升理論水平。充分的思考與寫作是提升一個年輕教師教育智慧的重要手段,在培訓中,從學習筆記的規(guī)范,到每周學習反思的撰寫,再到活動方案的推敲修訂,最后到學年主題論文的繳交,都形成一個思維的系列,從文字的雕琢上確保生活區(qū)教師教育理論水平的積累。

3、自尋草根課題,科研解決問題。小學部生活區(qū)全面推進"草根課題"的研討,研討定性為"微型校本課題研究",立足于各自所帶學生的綜合特點開展課題研究,重在使用科學的辦法進行研究,旨在查找工作中可以改善和突破的方面,強調問題的改善和解決。"草根課題"的開展不僅鍛煉了每位教師的教育實驗研究能力,而且從根本上解決了一些久而未決、小而不決的問題,全面推動了生活區(qū)的教師專業(yè)成長。

(二)砥礪團隊。個人的成長只有融入到團隊當中,才能汲取群體智慧的營養(yǎng)。課題研究實踐中,注重團隊的打造,開發(fā)團隊協(xié)作的潛能,統(tǒng)歸團隊的集體攻堅方向,在課題實踐前期,快速打造學習型團隊。

1、成立講師團隊,進行系列培訓。以教學區(qū)經驗豐富、工作成效顯著的班主任為班底,成立講師團隊,每周對教師進行3個晚上時長70分鐘的培訓。內容涉及"小干部培養(yǎng)、特殊生教育、學生管理常規(guī)、家校溝通、學生青春期教育"等專題,每個專題分低中高三個學段進行。

2、組成師徒對子,幫扶青年成長。為新晉的副班主任尋找搭班的師父,成為師徒對子,每一個"徒弟"利用晨會的時間段到班級參與管理,向有經驗的班主任學習學生管理的辦法。"徒弟"的"生活指導課"、活動方案、活動策劃都必須由老師指點方能實踐,"師徒結對"的方式從根本上解決了年輕老師的工作盲目感,更快地適應崗位要求。

3、發(fā)揮群體優(yōu)勢,進行個案研討。針對工作當中遇到的問題進行研討,如學生個體案例分析(情緒、心理等問題)、工作技能研討、家校溝通等問題。樓長成為研討的組織者,提前制定內容,研討時間,研討地點,并對每次會議過程進行完整記錄。

(三)本位回歸。本位之一,是工作層面,生活區(qū)作為寄宿制學校的特色區(qū)域,其工作具有非常鮮明的特點,如何落實才能夠在研究當中不至于背離生活教育的范疇;本位之二,是人性層面,特殊的工作崗位和工作時間,必然導致"兒童發(fā)展指導專業(yè)教師"是一群特殊的工作群體,尊重人的本源性需求,培訓上多以引導關注,才能釋放工作壓力,觸發(fā)工作激情。

1、細化工作標準,提高教育智慧。對生活區(qū)工作的各個時段標準進行細化,并以副班主任一天的工作為例,明確具體工作的時段,解決"應該怎么做?為什么要這樣做?"的問題,并且從教育理論的角度和寄宿教育的特點來解讀每天的工作,以《副班主任一日工作常規(guī)》為細化進行培訓和工作要求。

2、特色技能培訓,開展跨行學習。生活區(qū)工作繽紛多彩,所以就需要教師一專多能。于是,在理論學習和技能引導的基礎上,開展特色學習。有"宣傳海報中美術字的撰寫"、有"Photoshop作圖知識講座"、有"以'你在為誰工作?'為題的勵志演講"、有釋放身心的"瑜伽課程"。多樣的培訓不僅提高了教師們工作的能力,而且提升了老師們的素養(yǎng)。

3、聽取名家講座,完善綜合素質。生活教師團隊工作的多維決定了教師必須有一定的知識儲備和社會閱歷,為此,培訓特地為教師們準備了兩堂比較高端的課程,一是由外聘講師帶來了形象與禮儀課程——《你的形象價值百萬》,另一個是由國際金融理財師帶來的金融課程——《巧用理財實現完美人生》。課程為老師們的形象設計、交往禮儀、理財常識和人生規(guī)劃等方面都起到了非常好的指導作用。

4、戶外培訓拓展,釋放生命激情。開展了多樣的主題戶外拓展培訓,通過"拍手歌律動"、"抓手指游戲"、"星光大道"、"催眠放松"、"情感釋放"等一系列的活動互動,新穎的培訓方式幫助老師們釋放出了內心的真實情感,增加伙伴間的真誠、信任、合作。

5、外出考察交流,吸收外部營養(yǎng)。為生活區(qū)管理團隊和教師隊伍創(chuàng)設各式各樣的外出培訓學習的機會,圍繞"生活區(qū)師資隊伍的構建"進行專項多次的考察學習。

"個體、團隊和本位"的交叉作用,使得生活區(qū)教師隊伍的建設工作在承啟方面得益顯現,在課題實踐的一年多時間里,課題實驗區(qū)的教師迅速成長起來,整體的服務質量和團隊協(xié)同工作能力得以大幅度的提升,為寄宿制學校的生活區(qū)培養(yǎng)合格高質的"兒童發(fā)展指導專業(yè)教師"。

注釋:

第6篇:家庭教育指導師論文范文

論文摘要:隨著中職生源質量的逐年下滑,中職德育管理的難度也不斷加大。各中職學校正積極探索全新的“德育導師制”管理模式,學至德育評價問意一直困擾著德育導師制的有效實施。如何構建科學的德育評價模式,如何有效的實施評價方案?本文針對傳統(tǒng)德育評價模式的弊端,闞述了獨具特色的“交警式德育記分制”德育評價模式和實踐操作方案,井總結了其優(yōu)點和不足之處。

中職學校培養(yǎng)的目標決定我們所培養(yǎng)的學生將直接進人社會,工作在各行各業(yè)的第一線。他們的思想道德和行為素質是職業(yè)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將直接帶人到工作崗位,伴隨其職業(yè)生涯,甚至影響到本地區(qū)的社會風貌。由此可見,學校的德育工作開展的好壞,關系到能否全面提高新一代勞動者的素質問題。面對生源素質的下滑、社會不良習氣的影響、家庭教育的缺失等諸多問題,探索全新的德育管理模式和構建科學的德育評價模式來提高德育工作的實效性,是中職德育工作者面臨的重要課題。通過科學的德育評價來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道德素養(yǎng),已成為當前德育工作的當務之急。但是,受傳統(tǒng)德育評價模式的影響,當前一些中職學校的德育評價存在較為普遍的問題。

1 德育評價存在的問題

1.1評價形式單一

往往注重對學生道德認知層面評價,而忽略對學生道德行為實踐的檢驗。以學生考試成績?yōu)橹骱徒處煂W生的印象進行的德育總評,甚至以所謂的“政治思想覺悟”的鑒定來評價。

1 .2評價標準過時

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推進,社會經濟和文化得到日新月異的發(fā)展變化,社會轉型期的多元文化和思潮隨之而來。這些變化使得我們不僅要有一個統(tǒng)一性的評價標準,更要有一個反映這些“新新人類”的個性化特征的綜合評價體系。

1 .3評價結果模糊

班主任在素質報告單上對學生的德育評價往往只是寫下“優(yōu)、良、合格、不合格”四個等級作簡單評定。對學生德育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一一行為表現缺乏具體的、有說服力的記載,只注重結果評價,而忽視過程評價。

1 .4評價功能低效

在實際工作中,由于教師對教育過程中學生德育評價的教育性認識不夠,往往把學生德育評定作為選拔或管理學生的工具和手段。沒有把評價當作是對學生成長過程的激勵和鞭策,沒有很好的掌握學生思想發(fā)展軌跡和行為表現的動態(tài)變化,以便教育、幫助學生,促進其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的形成和發(fā)展。

德育評價存在諸多方面的問題,導致德育管理工作的實效性大打折扣??茖W有效的德育評價體系應具有以下三個功能:一是導向功能,指導學生的品德朝著社會所期望的方向發(fā)展;二是診斷功能,通過德育評價,可以鑒別學生品德狀況,為進一步教育學生提供依據,三是強化功能,在評價學生品德時,通過揚善抑惡,引起被評價者強烈的情緒體驗,進而強化良好的品質,抑制不良的品質?;谝陨险J識,我們學校2005年開始推行德育導師制德育管理模式,修改了原有的學生德育評價方案,配套推出了“交警式德育記分制”德育評價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2“交警式德育記分制”學生德育評價模式

2 .1“交普式德育記分制”

就是把學生的“知、情、行”用分值的形式表達出來,建立知行綜合評價模式。把校規(guī)校紀的內容細化、量化成若干個加減分的項目,其中加分項有25個,減分項目有3大類下分48項。我校借鑒交警部門對駕照管理的形式來管理德育分,因而取名為“交警式德育記分制”。具體做法有:

2.1 .1“駕照”的取得——賦給基本德育分

新生人學,通過一周的軍訓與學習學校規(guī)章制度,經實操(軍訓操練項目)與理論(學校規(guī)章制度)考核合格后,每生賦給基本德育分12分(取得“駕照”)。

2.1.2“駕照”的扣分——對基本德育分的加分與減分

學生以學期為單位實行記分制,對行為表現好的學生由德育導師根據加分項目的權值在基本分上累加德育分,上不封頂。對有違紀現象的學生,則在基本德育分上減分。一學期內如果被扣完12分,則吊銷駕照(基本德育分為零),學生需重新參加行為規(guī)范學習班,再次學習相關制度并參加義務勞動,直到通過考試和勞動合格,恢復到12分;學習班根據人數情況不定期舉行。一學期沒有被扣至零分的學生,第二學期初重新恢復到12分。

2.1 .3分值記錄與數據統(tǒng)計

德育分的扣分記錄:主要由“交警”與“協(xié)警”來記錄。“交警”主要由學校德育部門行政人員、值日教師組成?!皡f(xié)警”主要由校風糾察隊、學風檢查組、文明糾察隊、食宿管委會等學生會干部和志愿者組成。由“交警”帶領“協(xié)警”分時段檢查,教學時間段重在課間、午間,非教學時間段重在食宿、操場等場所巡視。發(fā)現“小問題”,當場及時糾正教育;發(fā)現“大問題”,則帶當事人到“事故調解中心”—— 值日辦公室調查了解。無論大小問題,“交警”與“協(xié)警”都要面帶微笑,耐心了解情況,如違規(guī)情況屬實,則對照相關條例(扣分項目)進行數據的記錄,撕下二聯的違規(guī)記錄單,一張交給當事人,貼在學生《成長手冊》減分附頁里,另一聯交政教處存檔并作為數據輸人的原始憑證。

德育分的加分記錄:主要由任課老師、相關德育導師、班主任來記錄。任課老師對學生的課堂表現(回答問題、課內練習、小組合作活動、實訓操練等)作加分的評價記錄;德育導師針對學生自身個人的縱向比較,對一段時間內的進步和突出表現給予加分記錄;班主任對學生在有利于班風、學風建設等表現給予加分記錄。同樣以兩聯的形式記錄存檔。

數據的統(tǒng)計:開發(fā)一個軟件系統(tǒng),由專職人員負責對原始憑證的保管、及時的錄人和數據統(tǒng)計。分反人區(qū)的社會風貌,第一線。他們的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質狀況。

2 .1.4統(tǒng)計結果的信息反饋

加分信息廣泛宜傳與表彰:每周一匯總,每月一公布,并相關信息、表交給相關人員。把加分的學生信息及時在校園網上表彰,突出的個人事跡由德育行政在晨會上表揚,班級的先進典型由班主任在班會課上宜傳,同時由德育導師通過校訊通形式短信告之家長。通過這些正面引導,宜傳學校良好的精神風貌。

減分信息個別交流與跟蹤指導:對減分信息只到學生當事人和相關德育導師,這樣既維護了學生的尊嚴和面子問題,要讓當事人知道其自身的不足之處。德育導師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跟蹤糾正學生的不良行為,及時鼓勵學生的點滴進步。使導師的工作更有針對性和實效性。

2 .2綜合評價

2.2.1“交警式德育記分制”與德育行政處分掛鉤

“交警式德育記分制”是一種定量德育評價,其分值的高低在一定的區(qū)間應該形成定性的評價,否則會讓學生形成一種“錯覺”,認為“小事不斷”也只是數字的變化,與處分沒有什么關系。為了維護制度的嚴肅性,我們把這兩種評價做了個對應表,明確了德育行政處分與德育分的關系。 見表1:

2.2.2“交警式德育記分制”與學分制評價銜接

“交警式德育記分制”作為一種德育的量化評價,最后還是要與學生學業(yè)評價制度一一學分制所銜接,給學生以壓力和動力,我校規(guī)定六個學期德育總學分達不到160學分,不予以畢業(yè)。根據學分制的學分分配方案,根據專業(yè)班級的特點,做了如下的對應關系。

見表2:

其中:財經商貿類專業(yè)與計算機、機械類專業(yè)的學生德育分量化成德育學分時區(qū)間范圍有所區(qū)別。相對而言,文科類專業(yè)女生要比工科類專業(yè)女生多,管理難度相對容易一些。

3“交警式德育記分制”的優(yōu)點及不足之處

學校推行“交警式德育記分制”學生德育評價模式三年來,取得很好的效果。

與德育導師制緊密配合,營造了“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校園氛圍,導師對學生進行一對一的跟蹤評價與引導,進行心與心的溝通,構建了和諧融洽的新型師生關系。

學生通過參與“協(xié)警”工作和對《成長手冊》的記錄,促進了學生自我教育和管理能力的提高。

及時學生的加分項目信息給家長,宣傳了學校的正面形象,增進家長與學生情感、溝通了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拉近了距離。

注重過程的記錄和引導,采取了定量與定性的綜合評定,避免了德育評價盲目性,使德育工作有的放矢。分專業(yè)進行不同的綜合評價,確立了“以人為本”的個性化德育觀念。

與“千分制”德育評價相比較,數據容量小,記分更清楚,操作更簡單,統(tǒng)計更便捷。

以上優(yōu)點是顯而易見的,但也存在以下兩個突出的問題,需進一步的加強和研究:

第7篇:家庭教育指導師論文范文

以縣教委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和我校本學期工作目標為指導,以首都農村教育現代化實驗區(qū)建設為契機,認真貫徹《北京市德育整體工作綱要》,以養(yǎng)成教育為基點,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校園禮儀和和社會禮儀為重點。根據我校的實際情況,把教育學生和管理學生有機結合,提高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創(chuàng)設適合學生健康和諧發(fā)展的教育環(huán)境,積極創(chuàng)建追求實效,育人為本的德育校。

二、工作目標

通過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集體主義教育、法制教育、環(huán)境教育和養(yǎng)成教育等,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幫助學生認知美丑,形成良好人生觀、世界觀,培養(yǎng)良好的意志品質和心理素質,提高文明素養(yǎng),確立自信心和奮斗目標。工作重點為養(yǎng)成教育和理想教育,使學生成為有知識、明禮儀的合格中學生。

三、工作思路:

真正落實“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辦學理念,以育人為工作中心;以全體學生為活動主體;以班級文化建設為突破口。以校訓、校歌、?;盏葘W校文化建設為重點,加強校風、教風、學風建設,以“奧運年”為契機,開展多種形式的“情系奧運,做有責任感的中國人”主題教育活動,從奧運禮儀入手,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注重學生思想體驗的形成過程,在活動中體驗,在參與中發(fā)展。

四、本學期常規(guī)工作

1。落實市縣德育工作會議精神,加強德育隊伍建設,以觀念的更新推動德育工作的創(chuàng)新。充分發(fā)揮優(yōu)秀班主任的模范帶頭作用,大力開展班級文化建設;開展優(yōu)秀班級、優(yōu)秀班主任評比活動,以和諧班風促優(yōu)良校風。

2。落實全員德育,開展學生成長導師制。提高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結合我校實際,以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為主題,面向全校教職工開展教育論文和成功教育案例評選、表彰活動,引導教師樹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觀念。

3。加強學校德育信息化建設,創(chuàng)設校園德育網頁,發(fā)揮網絡德育在學生思想道德建設中的作用,構建師生思想、情感交流的平臺。

4。加大不良行為學生轉化力度,加強問題研究,執(zhí)行班級、年級、學校三級管理,落實幫教活動,開展不良行為學生轉化研究。

5。加強住宿生管理力度,使住宿生管理向規(guī)范化和制度化邁進,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使住宿生管理水平穩(wěn)步提高。

6 。加強對班干部、團干部培訓,提高班、團干部的管理水平,努力實現班級自主管理。

7。加強校園文化建設,使校園文化向教育性、愉悅性方面發(fā)展。

8。加強常規(guī)管理,促進養(yǎng)成教育。

(1)繼續(xù)加強班級量化管理,推行月紅旗班、進步生、優(yōu)秀生、及優(yōu)秀班集體和優(yōu)秀班主任評比活動。

(2)繼續(xù)辦好“知心信箱”和“面對面”的咨詢工作,提高學生的咨詢率、面詢率,注重實效。

(3)堅持和完善家訪制度,深入開展家長學?;顒樱瑢崿F學校和家庭教育的有機結合。

(4)嚴格升降旗制度,增強學生愛國主義教育。

(5)辦好廣播、板報、櫥窗,充分發(fā)揮宣傳作用。

(6)規(guī)范班主任素質工作手冊的使用。

五、本學期重點工作

(一)。加強德育隊伍建設。

(1)進一步貫徹落實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班主任工作的意見》及《密云且中學班主任工作條例》,加強規(guī)范化管理。

(2)開展“學生最愛戴的教師”評選活動,促進形成全員德育工作氛圍。

(3)以我縣開展的班主任基本功大賽為契機,充分發(fā)揮縣、校優(yōu)秀德育工作者和優(yōu)秀班主任的作用,加經強驗交流和表彰,以推進我校班級管理再上新臺階。

(4)進一步推進新型班集體文化建設,加強對班干部、團干部的培訓,充分發(fā)揮班干部、團干部的作用,加強民主管理、自主管理,使學生成為學校的主人。

(二)。加強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

1。以“3。5日學習雷鋒”活動為為契機,組織全體中學生成立學雷鋒小組,開展系列活動,培養(yǎng)學生熱愛公物、團結互助、文明禮儀等方面美德,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

2。與班級文化建設為相結合,以“清明節(jié)、勞動節(jié)、科技節(jié)、青年節(jié)、母親節(jié)”為契機開展系列主題教育,對學生進行行為教育和品德教育。

(三)以“情系奧運,做有責任感的中國人”主題教育實踐活動為中心內容,抓實養(yǎng)成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文明行為習慣。

1。拓展學生“十個文明習慣”的培育形式,幫助學生認知美、丑,形成良好人生觀、世界觀,培養(yǎng)良好的意志品質和心理素質,提高文明素養(yǎng)。

2。。以活動為載體,在中學生中廣泛開展奧林匹克知識的宣傳教育活動。(1開展校級“奧運項目觀賽禮儀知識”競賽;(2)與班級文化建設相結合開展“我班的奧運項目”活動,豐富學生的奧運知識。

(四)加強法制教育和珍愛生命的教育,預防和減少未成年人違法犯罪。

1。通過落實法制校長定期講座制度、每兩周一次舉案說法制度和組織學生觀看法制教育光盤、錄像等多種形式,面向全體學生,開展法制教育、消防安全教育和交通安全教育活動。

2。加強對不良行為學生的教育和管理

(1)建立學校不良行為學生的總體檔案和個體檔案,做到底數清,情況明。

(2)進一步明確學生成長導師制工作職責,從思想、行為、學習、交友、家庭環(huán)境等各方面了解學生的狀況,有針對性的做好不良行為學生的教育和轉化工作。本學期進行成功案例征集與評比。

(3)貫徹縣教委《關于加強嚴重不良行為學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意見》(XX年11號文),認真落實六項制度,即:不良行為學生不到校追蹤制度,出現問題及時報告制度,學期轉化情況上報制度,法制校長定期講座制度,幫教人和政教處定期與不良行為學生談話制度,定期案例評析制度。要嚴格學校、年級和班級三級管理,明確各自職責。在發(fā)揮導師幫教作用的同時,充分發(fā)揮同伴幫教的作用,對極個別嚴重不良行為學生還要確定民警幫教人,不斷增強轉化效果。

(五)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一方面發(fā)揮心理健康教育課的作用,通過講座、團體輔導等形式,加強學生的心理疏導。另一方面發(fā)揮心理咨詢室的功能,做好學生個體、不良行為學生、特殊家庭學生的心理咨詢工作,幫助學生解決成長中的困惑。

第8篇:家庭教育指導師論文范文

1.大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

大一新生經歷了重重選拔,走進大學校園,面對的都是新鮮事物,開始學習許多原來很少接觸的專業(yè)課,科目多、課程進度快,并且沒有中學階段常有的期中考試來督促學生及時鞏固學過的知識,另外多數新生也不會合理分配自己的學習時間。[1]中學時期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模式與大學完全不同,沒有承接性,讓大部分新生無所適從,此時就需要教師幫助他們改變角色與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自學能力是指在沒有教師和其他人幫助的情況下自我學習的能力。大學課堂以學時為基礎,每門課程有相應的教學任務和學時,在規(guī)定的學時講授相應的內容,則出現了知識量大、學生課堂理解吸收困難的問題,這就要求學生養(yǎng)成課前預習、課后復習的良好習慣,而不能單純依靠課堂上教師的講解,還要講究學習技巧,要自覺遵循學習規(guī)律,對學習的知識做到經常復習。通過不斷的反復的復習,在大腦中形成牢固的記憶。

2.大學生自立能力的培養(yǎng)

自立是一種人格特質,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所重視的優(yōu)良品質之一。自立人格包括個人自立和人際自立兩個方面,各自又分別包括獨立性、主動性、責任性、靈活性和開放性五種特質。[2]大學生的自立意識包含四個因素:抽象自立、經濟自立、心理自立和社會自立。大學生最看重的是經濟自立,其次是心理自立和社會自立,最不看重的抽象自立。[3]在小學、中學階段,學生的功課緊、時間少,對家庭依賴性高,而進入大學后,自由時間較多,同時校園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也為其提供了很多機會,諸如校園內的勤工儉學活動,社會上的各種兼職工作,都是大學生培養(yǎng)自立能力的良好途徑,這些經歷將是大學生步入社會的寶貴財富。

3.大學生自制能力的培養(yǎng)

自制力就是自我克制的能力。人的克制能力的強弱決定人的心理品位、健康狀況以及智能的發(fā)揮程度。大學生步入大學校園,迎來了一個全新的環(huán)境,家長距離遠了,教師管理的少了,社會上各種復雜的誘惑多了,此時堅強的自制力對大學生健康的學習、快樂的成長至關重要。網絡在當今社會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組成部分,老同學之間互相聯系,各類知識的解析與延伸,關注社會的變化及新氣象,網絡都起到了很好的幫助作用。但很多大學生尤其是剛入學的新生,將網絡作為打發(fā)時間的工具,整日沉迷于網絡游戲,全身心投入在虛擬世界里,進而無法自拔,荒廢了學業(yè)與青春,導致掛科、降級甚至退學現象屢屢發(fā)生。自制力的培養(yǎng)并不意味著封閉,而是為了能夠更好的自我實現和自我發(fā)展。

4.大學生自信能力的培養(yǎng)

自信心是指個體相信自己的能力和精力的一種主觀傾向,簡單地說,就是對自我的確信程度。一般而言,人們總會以一種或褒或貶的態(tài)度來看待自己,這種對自我的體驗和對自我的評價的高低就決定了人的自信水平。[4]大學生自信心不足有很多表現形式,導致大學生自信心不足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如歸因不當、家庭教育的誤導、個體過去經驗、對自己要求過高、消極的自我認知與評價等。[5]高校不同于小學和中學,大學生都是層層選拔的優(yōu)秀學生,很多學生在進入大學前一直都是成績優(yōu)異、名列前茅,進入大學后,所有人都在同一起跑線上,由于種種的不適應,導致部分學生各方面都落后,進而產生了自卑心理,意志消沉,與其他學生距離越來越遠。維護和培養(yǎng)大學生的自信心,需要做到:正視自卑;學會自我接受,認識自我價值;自己控制“自我形象”;修正消極的自我評價;修正理想的自我,改變不合理的觀念;看到自己的長處和力量;努力提高與發(fā)展自己;遭遇挫折時運用心理防衛(wèi)機制;積極樂觀地與人相處。[6]

5.大學生誠信能力的培養(yǎng)

誠信既是市場經濟領域中的基礎,也是個人與社會、個人與個人相互關系的基礎性道德規(guī)范,還是現代文明的重要基礎和標志。大學生是中華民族的希望和未來,是社會建設的主力軍,也是人類文明的傳承者。大學生誠信是整個社會誠信的晴雨表和風向標。[7]培養(yǎng)大學生的誠信能力需要一個誠信的校園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大學生們對發(fā)生在校園中的種種誠信缺失行為也表現出不同程度的憂慮,在內心深處渴望擁有一個誠信的環(huán)境,但對于社會和學校開展誠信建設又缺乏信心。如今的市場經濟社會,各行各業(yè)爭先恐后發(fā)展,也將很多不誠信的因素引入了校園。電子科技的發(fā)展催生了高端作弊儀器,學生的懶惰催生了替課行業(yè)的出現,這種欺騙教師、同學、父母、自己的行為嚴重破壞了校園的誠信環(huán)境,因此高校在誠信教育中要努力健全誠信教育的三個體系、樹立誠信教育的大教育觀、嚴格懲戒引導、促使學生達到誠信道德內化。[8]

6.大學生科研能力的培養(yǎng)

大學生的科研能力是直接影響大學生科學研究活動的效率并確保大學生科研活動得以順利完成的特殊能力。主要表現為獲取信息并對信息加工處理的能力,獨立的分析判斷和決策能力,實踐動手能力,歸納總結、發(fā)明創(chuàng)造以及撰寫科研論文的能力等。[9]過硬的科研能力是一名合格大學生必備的能力??蒲心芰Φ呐囵B(yǎng)應該從大學生進入校園就開始,“導師制”則為其提供了一個便利的平臺。指導教師應積極開發(fā)每個學生的興趣和潛力,并在此基礎上逐步融入指導教師的科研工作中,提高學生的科研能力。教育部實施的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實驗計劃就是為了鼓勵更多的大學生投入到科研中來,較早的進入角色、適應角色,為走向社會打下良好基礎。

二、總結

第9篇:家庭教育指導師論文范文

[關鍵詞]素質教育 大學生精神生活

一、大學生精神生活的狀況與存在的問題

1.理想和現實的差距所產生的失落感導致奮斗目標的迷失

大學生在高中時對于大學都有自己的憧憬。但是,到了大學后,現實和自己想象的有差距,于是產生失落感。進入大學后,相對松散的管理模式,使部分大學生們想要充分地享受相對自由的空間。對所在學?;蛩鶎W專業(yè)不滿意,開始變得消極。對于新的生活目標表現出迷茫,不知道自己應該做些什么,有的同學便投入到游戲中,去尋求刺激,補償心理的失落。

2.學習壓力大目的性不夠明確,自律意識有待加強

社會轉型時期,受市場經濟大潮的沖擊,有些抵抗力較差的學生容易受不良思想的侵襲。有的學生原來作為當地的佼佼者,得益于贊許的目光。但是,到了大學之后,發(fā)現同類者甚多,學習的壓力是可想而知的。他們的學習目的性不夠明確,近年來,大學校園內的“考證熱”、“外語熱”、“計算機熱”持續(xù)升溫,尤其是“考研熱”已達到白熱化程度。他們認識不到專業(yè)學習對自己今后發(fā)展的重要意義;有厭學情緒,對學習既沒有興趣,也體會不到學習的樂趣;學習責任心不強,碰到一點困難和挫折,就出現退縮和逃避行為;學習習慣不良,自控能力差;逃課和抄襲作業(yè)時有發(fā)生,有的還考試作弊。

3.父母的過分溺愛,行為習慣有待養(yǎng)成

現在大學生中獨生子女增多,父母對獨生子女的溺愛、優(yōu)越的物質生活環(huán)境和許多隔代教育所產生的弊端顯露,諸多原因造成部分大學生行為習慣的低齡化,缺乏與年齡和社會要求相適應的生活能力和良好的習慣。

4.大學新校區(qū)校園文化建設得不到傳承

大學新校區(qū)的校園文化建設存在問題主要是文化沉淀上的缺乏,文化傳承上的斷層。有些學校往往是老生在老校區(qū),新生在新校區(qū),或者是一校多區(qū)。這就導致學生之間缺少應有的聯系,使新校區(qū)的學生失去了天然的大學“啟蒙導師”的關心和幫助,造成文化傳承的斷層,從而得不到優(yōu)秀校園文化的熏陶,最終導致新校區(qū)校園文化成為“空中樓閣”。

5.心理健康問題堪憂

由于大學擴招,每年都有大量畢業(yè)生,嚴峻的就業(yè)形勢使學生面臨越來越大的就業(yè)壓力;高校學費大幅度增加,家庭困難學生難以支付學費,造成較大生活壓力;高校擴招后,生源質量下降,部分基礎較差的學生,由于不能適應大學的學習方式和要求,常常處于焦慮狀態(tài);有的學生不善于處理人際關系,心理承受能力較弱,情緒容易波動,遇到挫折就一蹶不振。上述種種原因,致使大學生出現許多心理問題,導致不良、不當行為的發(fā)生。

我國高等學校提倡素質教育,主要是針對高等教育中存在的兩個片面性。其一是知識領域的片面性,表現為重專業(yè)輕基礎、重做事的教育輕做人的教育、重科學教育輕人文教育。因此現階段實施素質教育從而提高大學生的精神生活質量是迫在眉睫的任務。教育觀念的不同必將帶來不同的教育效果。面對日益激烈的人才競爭和優(yōu)勝劣汰的社會選擇,對人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種要求主要表現在人的素質上,它包括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身體素質、心理素質、勞動技能素質等等。諸多素質的提高需要依靠一種全新的教育模式。

二、提高大學生精神生活質量的對策

1.大學生活愛國主義教育無處不在

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抓住了大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實際上也就掌握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制高點”。愛國主義教育是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一個主要內容。調查表明,當代大學生具有強烈的愛國熱情,對涉及到國家、民族精神的大事非常關注。在國家大事中,對于“‘神州五號’、‘神州六號’載人飛船發(fā)射成功”,“北京奧運會”,“青藏鐵路全線貫通”,“黨十七大的勝利召開”等事件,對于涉及民族前途命運的事件,大學生們更為關心。如對于“”,對于“我國綜合國力世界排名”、“我國國際經濟競爭力世界排名”、“我國經濟增長速度”等問題,都表示非常關心。

2.堅持目標導引,樹立學生遠大理想

人既為一個現實的世界存在,更為一個可能的世界存在。人生因為理想而變得富有意義,整個人生的歷史就是變理想為現實的歷史,生命的意義就在于奮斗的過程之中,沒有遠大志向的生活就會變得庸俗和碌碌無為。人活著是要有一定的精神,這種精神來自對理想目標不懈的追求之中。有了明確的目標,不僅能引導大學生沿著正確的人生道路前進,而且會大大激發(fā)其學習和工作熱情,對學習和工作起到推動作用。為了引導學生樹立遠大理想,確立合理的奮斗目標,要深入學生中,對每一個學生做細致的了解,幫助他們正確地認識自己,并在對每一個學生素質水平充分了解的基礎上,與學生共同討論制定出適合每一個學生自己特點的發(fā)展目標。

3.從高品位的校園文化中得到熏陶

隨著大學生知識量、信息量的增加,他們對校園文化的要求越來越高,校園文化要從內容上適應時代的變化,體現其社會的超前性特征,校園文化的結構不能僅僅停留于娛樂層面和活動層面,也不能流于規(guī)模。學生從清晨到傍晚,從課堂學習到課外活動,如果能沐浴在獨特、濃郁的集體文化氛圍中,肯定能受到長期的、潛移默化的教育。這種無聲而有力的熏陶和感染是單純的課堂教育所無法替代的。

(1)校園硬件建設必須反映鮮明的文化底蘊,必須體現強烈的環(huán)境育人和學校辦學特色的理念

在環(huán)境建設方面的應滿足需要、完善功能、體現特色、以人為本、崇尚一流,創(chuàng)造一流的校園文化和育人環(huán)境。硬件建設環(huán)境的完備不僅能使師生有強烈的依托感、歸屬感,而且還能使校園文化活動的開展有必要的載體。不僅能激發(fā)師生愛校如家、積極工作學習的熱情,也為學校宣傳科學理論、傳播先進文化、塑造美好心靈開辟了渠道。通過建設校園文化,使樓道有畫語,校園有歌聲,努力豐富學生的文化生活,營造一個健康文明、和諧向上的校園文化環(huán)境,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2)學生組織建設要與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有機的結合

學生組織存在的價值在于大學生需求的現實性和意志力培養(yǎng)的緊迫性。我們應該依靠社會力量開展校外青年文化活動,豐富學生課余和假日文化生活,使社會文化和校園文化緊密結合。一方面,通過社會有利的文化資源來彌補學校文化資源的不足??梢越洺Q埳鐣系膶<摇W者給師生做報告或組織座談,邀請優(yōu)秀文藝團體到學校為師生演出,提高文化活動檔次,讓師生增長見識,接受高雅文化的熏陶。另一方面,學??梢越M織學生開展多種形式的社會實踐活動,為其學會做人奠定關鍵的一步。可以組織學生參觀優(yōu)秀企業(yè),感受現代化大生產的壯觀場面,激發(fā)學生投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熱情和積極性,樹立為中華民族振興而奮斗的雄心壯志。

4.加強學生思想素質教育和品德教育

愛是基礎。從關懷愛護入手,消除品德問題學生對立情緒和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建立深厚的情誼。慢慢地,雙方有了共同語言,又有了一個共同愿望,學生就會愿意自我衡量。這是啟動學生自我教育的第一步;榜樣是尺。鼓勵學生了解一些生活中名人的實事和看一些好的節(jié)目如:感動中國人物評選等,從而找到良好的品德的標準,找到自我教育中賴以衡量的那把尺子。以各種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為載體,對廣大青年學生進行教育。圍繞建黨紀念、“五四”運動、“一二九”運動等重大事件和重要紀念,我校團委組織開展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學生活動,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活動,提高青年學生對黨的認識以及思想政治素質,并培養(yǎng)了一定的技能。

5.與家長同行,積極挖掘家庭教育資源

在提高學生精神幸福感過程中,還應該重視和發(fā)展家庭教育。家長的人文情感、知識水平、家教水平、家庭成員間的親情關系等形成的家教文化是學校教育不可替代的,也是學校隱性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學校應該每學期設立家長接待日和課堂開放日,邀請家長走進校園,走進教室,與校領導和教師進行溝通和交流,督促指導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還可以通過召開家長會、與家長通電話等多種形式,加強與家長的聯系,向家長宣傳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推廣家庭教育的成功經驗,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掌握科學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學教育子女的能力。在與家長的溝通和交流中,家長的意見和建議能使教師更有針對性地教育學生。在家長的配合支持下,教師的教育也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從提高教師文化素養(yǎng)中進行滲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