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水稻病蟲害防治方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北方水稻;病蟲害;綜合防治
中圖分類號:S51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50733104
北方是我國水稻的主要種植地域,然而隨著水稻種植面積的不斷擴大,水稻病蟲害也更加的嚴重,對水稻的生產與質量造成了嚴重影響。加強水稻的生產管理、對水稻病蟲害進行正確的防治是保證水稻高產優(yōu)質的重要途徑,而如何對水稻病蟲害進行有效防治也是當前水稻生產所面臨的重要問題。
1 北方水稻常見的病蟲害
1.1 稻瘟病
稻瘟病又稱稻熱病,是北方水稻生產過程中最為常見的病害,一旦發(fā)生稻瘟病,就會引起大幅度減產,甚至導致顆粒無收,一般的,稻瘟病主要發(fā)生于水稻的葉部、節(jié)部。
北方7月上旬開始發(fā)生葉瘟,并在7月中旬達到頂峰,水稻的葉片上會形成梭形黃褐色邊緣,中間布有灰色或白色斑點,急性病斑則表現為紫褐色斑點,病斑背面產生黑褐色霉斑。病斑匯合成為梭形大條斑,且葉片黏膠時就表明葉瘟已經非常嚴重了,這時極有可能造成整株萎縮死亡[1]。7月下旬~8月上旬是節(jié)瘟的高發(fā)期,水稻節(jié)部會產生微帶藍色的黑褐色斑點,而后斑點會擴散至整個節(jié)部,整個節(jié)部和附近的莖稈變?yōu)楹稚?,最后水稻?jié)部干枯,早期發(fā)病時,如果節(jié)瘟嚴重,那么整株稻莖節(jié)就很容易被折斷,形成白穗。水稻出穗后的10d左右,水稻常會在穗頸處產生褐色小點,而后擴散形成黑褐色或藍黑色的莖稈,最后整個穗變成白色。
1.2 紋枯病
紋枯病是北方水稻的另一種常見真菌病害,紋枯病由立枯絲核菌侵染,在水稻的秋苗期至抽穗期都有可能發(fā)生,特別是在抽穗前后水稻發(fā)病最為嚴重[1]。在紋枯病的發(fā)病早期,水稻的近水面的葉鞘會產生暗綠色水浸狀小斑點,而后這些斑點會逐步擴大形成橢圓形斑紋,病斑中央灰白色,邊緣呈暗褐色或灰褐色。稻穗在受到紋枯病侵襲時會變成墨綠色,嚴重時更會變?yōu)榘姿?。田間濕度過大會引起病斑程序白色粉狀霉層,病部菌絲集結成菌核,影響水稻的優(yōu)質優(yōu)產。
1.3 赤枯病
水稻種植的土壤環(huán)境不良也會引發(fā)病蟲害,赤枯病便是因為土壤環(huán)境缺少某種營養(yǎng)元素,酸性土壤缺鉀、鹽堿土壤缺鋅都會引起赤枯病,而秧苗植株在受到外傷后也可能引發(fā)這種生理性病害。在嚴重缺鉀的土壤環(huán)境中,水稻在分蘗初期若患上赤枯病,植株便會呈矮化狀態(tài),葉色也會呈暗綠色,葉片上極有可能突然出現大面積的褐色斑點[2]。北方氣候多變,常會出現低溫、刮風等天氣,這時缺鉀田塊的水稻從葉尖就會開始出現褐色斑點,而后逐漸向下發(fā)展,水稻莖葉會發(fā)脆,隨著水稻的成熟,褐斑雖然會逐漸消退,對水稻的產量影響較小,但是其出米率與出米質量會造成嚴重影響。
2.1 對水稻品種進行合理化布局
為了有效防治水稻的病蟲害,需要在掌握不同時期產生的害蟲規(guī)律的基礎上,適當搭配水稻品種,確保水稻的成長時期不受害蟲的影響,盡可能地避免水稻病蟲害。東西方的陽光光照強度較大,因此,水稻的行向最好以東西方方向,這樣可以有效避免病蟲害[3]。水稻的種植最好采用密集種植,在水稻周圍可以形成良好的水稻生長氣候,這樣可以有效避免發(fā)生病蟲害,同時也可以增加單位面積中水稻苗數,提高光線的利用率,實現水稻種植的高產。
2.2 合理的施肥灌水
施肥灌水是水稻種植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肥料對水稻的生產發(fā)育與土壤的團粒結構都有一定的影響,同時也影響病蟲害的發(fā)生與發(fā)展。通過合理的施肥灌水,可以有效避免水稻病蟲害的發(fā)生。因此,在水稻的施肥灌水過程中,需要注意肥料的搭配,盡可能地將有機肥和鉀、磷、氮及相關微量元素的肥料搭配使用,在施肥時遵循“早施追肥、巧施追肥、重施基肥、增施磷鉀肥”的原則[3],同時注意觀察水稻的生長情況,對水稻施加適量的微量元素肥,避免出現退施氮肥或者偏施等問題。這里需要強調的是,施肥與灌水是聯系緊密的步驟,不可分割,在水稻的灌水過程中,要保證灌水的合理化與科學化。一旦發(fā)生病蟲害,就需要立即采取相應的措施,對害蟲進行淹水處理等,這樣既可以消除病害,也不會影響水稻的成長。
2.3 注重農藥的選擇
在水稻發(fā)生病蟲害時,農藥防治是最為直接的方法,也是水稻種植中不可缺少的應急措施。農藥防治具有殺傷力強、效果顯著等特點,在選擇農藥時要格外注意農藥的安全性,選擇在農業(yè)部門藥檢所登記的農藥,對未經生產許可的農藥要堅決禁止使用,盡可能地選擇無毒、無殘留或低毒、低殘留的農藥。
2.4 科學處理水稻種子
水稻種子的處理是水稻種植的基礎,在處理種子時要注意科學性,作物很容易通過種傳、土傳等方式受到地下病蟲害的侵襲,因此,在處理水稻種子時要格外注意。一般的,在處理水稻種子時,先以16%的惡線清可濕性粉劑與5%的滅菌成可濕性粉劑融水,將種子放在溶液中浸泡3~4d,在浸泡過程中,要注意上下翻動,在浸泡完成后不需要淘洗便可以直接催芽播種[2]。經過這樣處理的水稻種子能夠有效防治水稻的病蟲害,使水稻種子可以健康成長,確保水稻出苗的健壯,提高水稻的高質高產。
3 結 語
北方水稻種植面積大,水稻病害種類也很多,既有真菌引起的病害,也有細菌和病毒引起的病害,這些病害地出現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水稻的質量與產量,因此,對于水稻的病蟲害,需要采取綜合措施對其進行防治,采用農業(yè)防治手段,切實改善種植環(huán)境與條件等,加強栽培管理,確保水稻的優(yōu)質優(yōu)產。
參考文獻
[1] 王偉,王新兵,孫麗麗.水稻苗床常見病害及其預防措施[J].現代農業(yè)科技,2011(18):65-68.
關鍵詞:水稻 病蟲害 防治
一、 水稻病害防治方法
1.稻紋枯病
對發(fā)病稻田,應掌握孕穗期病株率達30%-4%時施藥。藥液要噴在稻株中、下部。采用潑澆法,田里應保持3厘米-5厘米澆水層。施用井崗霉素時,最好在雨后晴天進行,或在施藥后兩小時內不下大雨時進行。畝用5%井崗霉素水劑100毫升-150毫升,或井崗霉素高濃度粉劑25克,任選一種,對水100千克常規(guī)噴霧,或對水400千克潑澆。
2.稻白葉枯病
水稻葉部的一種細菌病害。病原菌是原核生物界的水稻黃單胞稻致病變種。病菌從根、莖、葉部的傷口或水孔侵入稻體,在維管束的導管中繁殖危害。苗期和分蘗期最易受害。秧苗葉片多表現葉枯癥狀。在感染品種上多出現急性凋萎癥狀,病斑青灰色水漬狀,病葉迅速卷曲凋萎,在抗病品種上產生褐色枯斑。病菌的發(fā)育適溫26℃-30℃,在病殘體上越冬,稻種亦可帶菌,經風雨傳播。氮肥過多和低洼積水田發(fā)病早而重。臺風暴雨后,病害常在感病品種上迅速擴散。防治措施:選栽抗病品種、防止稻田淹水是防病關鍵,并結合藥劑防治。
3.稻惡苗病
又稱白稈病,系水稻地上部的一種真菌病害。病原菌是子囊菌亞門的藤倉赤霉菌。無性態(tài)為半知菌亞門的串珠鐮孢。從秧苗期至抽穗期均可發(fā)病。病株徒長,瘦弱,黃化,通常比健株高3-10厘米,極易識別。病株基部節(jié)上常有倒生的氣生根,并有粉紅霉層。病菌發(fā)育適溫25℃左右,種子帶菌。選用無病種子或播種前用藥劑浸種是防治的關鍵措施。
4.稻矮縮病
病害可在蟲體內增殖,并經卵傳到子代,該病毒寄生范圍廣,病株矮縮,不及正常高度的1/2,分蘗增多,葉色時暗綠,葉片僵硬,葉鞘上有黃白色與葉脈平行的繼續(xù)的條點,偶有散生的。分蘗期和苗期受害的病株矮縮,不能抽穗。抽穗后感染的,結實率和千粒重降低。病株根系發(fā)育不良,大多老朽。品種間抗病性差異較大。防治傳毒介體昆蟲是防病的關鍵。
二、蟲害防治措施
2.1稻苞蟲
以遲中稻田為重點,掌握低齡幼蟲盛期,每百叢水稻有蟲10頭-20頭時施藥。畝用90%晶體敵百蟲75克-100克,或50%殺螟松乳油100毫升-250毫升,或BT乳劑150毫升-200毫升,任選一種,對水75千克-100千克常規(guī)噴霧,或對水5千克-7.5千克低量噴霧。
2.2稻飛虱
應掌握小若蟲高峰期,每百叢蟲量達1500頭以上時施藥防治。藥時應注意先從田的四周開始,由外向內,實行圍殲。噴藥要均勻周到,注意把藥液噴在稻株中、下部。使用撲虱靈可濕性粉劑20克-25克,或25%優(yōu)樂得可濕性粉劑20克-25克,或20%葉蟬散乳油150毫升,任選一種,對水75千克-100千克常規(guī)噴霧,或對水5千克-7.5千克低量噴霧。
2.3稻苞蟲
稻苞蟲又叫卷葉蟲,常常幾年發(fā)生一次,導致水稻大幅度減產。成蟲為赤褐色的蝴蝶,幼蟲危害水稻,稻葉被害后,殘缺斷落,嚴重時僅留葉脈,稻叢象刷鍋帚一樣。特別是水稻孕穗期被害后,幼蟲吐絲把稻葉綴合在一起,形成稻穗卷曲,無法出穗,影響產量。
防治方法:1、每畝用2.5%敵百蟲粉2公斤噴粉或甲六粉1公斤加細土10公斤撒毒土。
2、用90%晶體敵百蟲150克加水80~100公斤噴霧。
2.4稻薊馬
防治方法:由于稻薊馬很小,一般情況下,不易引起人們注意,只是當水稻嚴重危害而造成大量卷葉時才被發(fā)現,因此,要及時檢查,把稻薊馬消滅在幼蟲期。每畝用40%樂果乳劑1500~2000倍液,秧田和大田施藥后,都要保持水層。防治稻薊馬后要補施速效肥,促使秧苗和分蘗恢復生長。
2.5三化螟
形態(tài)特征:成蟲前翅呈三角形。雌蛾前翅淡黃色,中央有一個黑點,腹部末端有一束黃褐色絨毛,產卵后脫落。雄蛾前翅淡褐色,翅尖至內緣中央附近有一斜帶,中央有一個黑色點,外緣七個黑點。卵塊長橢圓形,中央稍隆起,覆蓋黃褐色絨毛,卵塊內卵粒,中央三層,邊緣一、二層。幼蟲 體為乳白色或淡黃綠色。腹足不發(fā)達。蛹初為黃白色,后變黃綠色,雄蛹觸角長達翅長的7/8,后足伸長達第七或第八腹節(jié)。雌蛹觸角長達翅長的1/2,后足伸長達第六腹節(jié)。
發(fā)生特點:成蟲口器退化,白天靜居在稻叢中,黃昏開始活動,有強烈的趨光撲燈習性,夜間交尾和產卵。在產卵時有選擇生長嫩綠茂密的水稻產卵。秧田卵塊多產于葉尖,大田卵塊多產于稻葉中、上部。雌蛾一生可產卵1~5塊,卵粒100~200多粒。
2.6稻病毒病
防治方法:1、滴油殺蟲。每畝滴廢柴油或廢機油400~500克,保持田中有淺水層20厘米,人工趕蟲,蟲落水觸油而死亡。治完后更換清水,孕穗期后忌用此法。2、撒毒土。每畝用1.5公斤樂果粉、2公斤濕潤細土撒施。3、用藥噴施,用40%樂果乳劑0.5公斤加水800~1000公斤噴施。
2.7稻縱卷葉螟
幼蟲稍大便開始在水稻心葉吐絲,把葉片兩邊卷成為管狀蟲苞,蟲子躲在苞內取食葉肉和上表皮,抽穗后,至較嫩的葉鞘內危害。嚴重時,被卷的葉片只剩下透明發(fā)白的表皮,全葉枯死。
關鍵詞水稻;病蟲草害;發(fā)生特點;防治技術
中圖分類號S435.11;S45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 1007-5739(2013)12-0110-02
水稻是撫寧縣主要的糧食作物,為了確保水稻的正常生長,實現豐產豐收,應著重做好“五病五蟲”及田間雜草的適期防治工作。
1苗期病害
苗期病害主要有干尖線蟲病、惡苗病、水稻青枯病及立枯病。干尖線蟲病通過種子帶蟲傳播,苗期癥狀不明顯,在4~5片真葉時出現葉尖灰白色干枯,扭曲干尖,病株孕穗后干尖更為嚴重,劍葉葉尖端漸枯黃,半透明,扭曲干尖,變?yōu)榛野谆虻稚?,病健部界限明顯。濕度大有霧露存在時,干尖葉片展平呈半透明水漬狀,隨風飄動,露干后又復卷曲。惡苗病通過種子帶菌傳播,整個生育期均可發(fā)病,以苗期發(fā)病最重。上述2種病害必須通過種子消毒進行防治,選用16%咪酰胺、殺螟丹(惡線清)可濕性粉劑10 g對適量水浸稻種3~4 kg,以浸沒稻種為宜,浸種6~7 d,即可有效防治干尖線蟲病和惡苗病[1-2]。
立枯病是真菌性病害,因低溫多濕、溫差大、土壤偏堿、光照不足、播種量過大、秧苗細弱等因素所致,此病嚴重影響水稻秧苗質量;青枯病是生理性病害,多發(fā)生在三葉期以后,癥狀表現為葉片發(fā)青,葉尖無水珠,打卷,新葉卷筒狀,嚴重時稻苗整株死亡。浸種后播種前用60%高效瑞毒霉可濕性粉劑100 g拌稻種50 kg,可有效防治水稻青枯病及立枯病。
2稻瘟病
稻瘟病是水稻上最重要的病害之一,分布廣,危害大,常造成不同程度的減產。稻瘟病在水稻全生育期都可發(fā)病,主要分葉瘟和穗頸瘟。低溫高濕、氮肥過量易導致其發(fā)病。寄主范圍是水稻、小麥、馬唐等多種禾本科植物。稻瘟病病菌主要在病稻草上越冬,第2年從病稻草上傳入稻田中侵染危害。病菌傳播主要靠風傳播,雨、水流、昆蟲也可傳播。天氣轉暖,又有雨淋的情況下,越冬病菌會大量復蘇、增殖,從堆在田邊的病稻草上轉移到水稻植株上進行危害。
葉稻瘟應在急性病斑出現后進行防治,可用40%稻瘟靈乳油,或20%三環(huán)唑可濕性粉劑1 500 g/hm2對水450 kg/hm2噴霧,連噴2~3次;防治穗頸瘟應在水稻破口前3~5 d和齊穗期用20%三環(huán)唑可濕性粉劑,或40%稻瘟靈乳油1 500 g/hm2對水450 kg/hm2噴霧[3-5]。
3紋枯病
氮肥過量、密植及持續(xù)高溫高濕天氣均易導致紋枯病嚴重發(fā)生。該病從分蘗期開始發(fā)生,一般以分蘗盛、末期至抽穗期發(fā)病較重,以抽穗期前后發(fā)病更重,主要侵害靠近水面的葉鞘和葉片,嚴重時也危害上部的葉鞘和葉片。病斑初期為橢圓形,葉片中央為灰綠色,以后不斷擴大成為紋狀不規(guī)則病斑。病斑擴大后,葉鞘和葉片枯死,分蘗死亡,嚴重時稻株不能抽穗或雖抽穗而不能結實,或引起早期倒伏,發(fā)病輕的增加空秕粒和降低粒重。
7月初紋枯病病株率在10%左右應開始防治。用5%井岡霉素水劑4.5~6.0 kg/hm2,或20%井岡霉素可濕性粉劑600~750 g/hm2對水大劑量噴霧,每隔7 d噴1次,連噴2~3次。
4水稻條紋葉枯病
水稻條紋葉枯病是由植物病毒引起的一種水稻病毒病。病毒通過介體昆蟲傳染,傳毒的昆蟲主要是灰飛虱。病毒在帶毒灰飛虱體內越冬,成為主要初侵染源。條紋葉枯病的發(fā)生與灰飛虱發(fā)生量、帶毒蟲率有直接關系。春季氣溫偏高,降雨少,蟲口多,發(fā)病重。因此,應抓住時機,于8月上中旬,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 000倍液噴霧防治1~2次[6]。
5稻曲病
稻曲病主要危害水稻穗部,常會引起部分籽粒發(fā)病,造成空秕粒增多,粒重下降,并且影響米質。稻曲病發(fā)病重的年份產量損失在10%以上,一般年份在5%左右。發(fā)病時間在8月中下旬至9月中下旬。
稻曲病的防治應在水稻破口前3~5 d用30% DT可濕性粉劑2 250 g/hm2對水450 kg/hm2噴霧。于齊穗期用43%戊唑醇懸浮劑750 mL/hm2再噴1次。
6潛葉蠅
以幼蟲鉆入葉內潛食葉肉,殘留上、下表皮,使受害葉片呈現不規(guī)則白色條斑,在其中可見乳白色至黃白色長形無足的小蛆形幼蟲,后期還可見小而長的褐色至黃褐色多節(jié)的長條形兩頭尖的蛹。潛葉蠅每年有不同程度的發(fā)生,輕則影響稻苗生長,重則造成稻苗死亡。發(fā)生期一般在水稻插秧后10~20 d(6月上中旬)。
潛葉蠅的防治可選用80%DDV乳油、40%辛硫磷乳油、48%毒死蜱乳油1 500~2 250 mL/hm2對水450 kg/hm2噴霧。
7稻水象甲
稻水象甲是河北省具有潛在危險性的檢疫性有害生物。成蟲和幼蟲均為害水稻,成蟲沿寄主葉脈啃食葉肉或幼苗葉鞘,喜從葉片正面取食,使葉片僅存透明的表皮,形成白色的長條斑。幼蟲密集水稻根部,在水稻根內和根上取食,1~3齡幼蟲從根的側面蛀入,鉆食稻根,使根成空筒狀,4齡后在根外咬食根系,造成斷根和碎根。
稻水象甲1年需要防治2次,越冬代成蟲防治適期為水稻插秧后10~20 d(5月底至6月中旬),第1代成蟲防治適期為7月下旬至8月上旬。選用48%毒死蜱乳油、高效氯氰菊酯乳油,或20%三唑磷乳油1 500~2 250 mL/hm2對水450 kg/hm2噴霧[7]。
8水稻二化螟
水稻分蘗期受害,出現枯心苗和枯鞘;孕穗期、抽穗期受害,出現枯孕穗和白穗;灌漿期、乳熟期受害,出現半枯穗和蟲傷株,秕粒增多,遇刮大風易倒折。二化螟幼蟲先群集在葉鞘內側蛀食危害,葉鞘外面出現水漬狀黃斑,后葉鞘枯黃,葉片也逐漸枯死,稱為枯梢期。幼蟲蛀入稻莖后劍葉尖端變黃,嚴重時心葉枯黃而死,受害莖上有蛀孔,孔外蟲糞很少,莖內蟲糞多,黃色,稻稈易折斷。有別于大螟和三化螟危害造成的枯心苗。
水稻二化螟在撫寧縣1年發(fā)生2代,第1代防治適期在6月25—30日,第2代防治適期在8月10—15日。
選用48%毒死蜱乳油1 500~2 250 mL/hm2,或18%殺蟲雙水劑3.75 kg/hm2對水450 kg/hm2噴霧。
9稻蝗
以成、若蟲咬食葉片,咬斷莖稈和幼芽。水稻被害葉片成缺刻,嚴重時稻葉被吃光,也能咬壞穗頸和乳熟的谷粒。
防治適期在6月下旬至8月中旬。用48%毒死蜱乳油,或20%三唑磷乳油1 500~2 250 mL/hm2對水450 kg/hm2噴霧。
10稻飛虱
稻飛虱是一種遠距離遷飛、具有暴發(fā)性和突發(fā)性的害蟲。其種類很多,主要有灰飛虱、白背飛虱和褐飛虱,成蟲有長、短翅型2種。稻飛虱主要棲息在稻叢基部,吸取植株汁液,使水稻植株變黃,影響產量。撫寧縣發(fā)生的主要是灰飛虱。
防治適期為7月中旬和8月中下旬。用25%吡蚜酮可濕性粉劑、25%噻嗪酮可濕性粉劑,或7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450~600 g/hm2對水450 kg/hm2噴霧。
11雜草
危害水稻的主要雜草為稗草、野慈菇、狼巴草、眼子菜等,防治主要從2個時期入手:一是秧田除草。用19%秧草靈(丁·撲粉)可濕性粉劑于播種后進行封閉除草,30 g用量可封閉床面45~50 m2。二是本田除草。在水稻插秧后5~7 d,結合施返秧肥,用60%丁草胺乳油2 250~3 000 mL/hm2+10%芐嘧磺隆可濕性粉劑450 g/hm2封閉除草,也可在稗草2葉1心、闊葉雜草出齊時用36%稻田旺(二氯·芐)可濕性粉劑900 g/hm2對水450 kg/hm2噴霧觸殺防除[8]。
12參考文獻
[1] 許明發(fā).水稻病蟲害發(fā)生原因及防治措施[J].現代農業(yè)科技,2010(21):197.
[2] 項亞平.遼寧省水稻病蟲草害發(fā)生與防治概述[J].墾殖與稻作,1999(4):20-22.
[3] 陳愛芹.對水稻病蟲草害防治工作的探析[J].農民致富之友,2012(22):46-47.
[4] 崔興文,曹恩芝,譚艷波,等.無公害水稻病蟲草害綜合防治技術[J].吉林農業(yè),2011(2):78.
[5] 孔國順.有機水稻病蟲草害綜合治理技術初探[J].金陵科技學院學報,2004(1):39-41,46.
[6] 陸松靜,戴洪源,宋玉,等.水稻病蟲草害無公害綜防技術[J].現代農業(yè)科技,2007(8):47,50.
關鍵詞水稻;病蟲害;危害;存在問題;防治對策;貴州冊亨
水稻是冊亨縣的主要糧食作物,該縣南部地區(qū)屬于重點產糧區(qū),水稻種植的好壞將直接影響當地的糧食收成和經濟收入。水稻從種到收獲的整個生長發(fā)育過程中,其根、莖、葉、花、果實都會遭受各種病蟲害的侵染與危害,致使產量和質量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嚴重時甚至顆粒無收。
近年來,由于農業(yè)生產的發(fā)展,耕作制度和栽培條件不斷改善,復種指數增加,栽培管理水平提高,品種更新以及大面積長期使用廣譜性農藥,害蟲天敵被大量傷害等原因,使稻田農業(yè)生態(tài)系統遭到破壞,從而導致一些原來危害次要的病蟲害迅速上升為主要病蟲害。例如:稻飛虱、稻葉蟬、稻縱卷葉螟已呈連續(xù)性猖獗趨勢[1];稻瘟病、胡麻葉斑病也逐年擴大危害;二化螟、三化螟、稻赤斑黑沫葉蟬等由零星擴大到局部成災;稻稈蠅、稻螟、粘蟲中等發(fā)生;稻蝽、稻苞蟲、紋枯病、白葉枯病等在一些地區(qū)一度嚴重成災;稻曲病連年發(fā)生。在冊亨縣南部地區(qū)病蟲害的產生和危害每年造成水稻10%~25%的產量和經濟損失。
1主要病蟲害危害特點
(1)稻瘟病。主要危害出土不久的幼苗基部,出現灰黑色,使秧苗卷縮枯死。此病有5種癥狀,侵害秧苗的為苗瘟,侵害葉的為葉瘟,侵害節(jié)位的為節(jié)瘟,侵害穗莖的為穗莖瘟,侵害谷粉的為谷粉瘟。此病多發(fā)生于常規(guī)稻。
(2)胡麻葉斑病。其是在水稻育苗期和移栽后的15 d內發(fā)病。葉斑初為褐色小點,逐漸擴大成橢圓形,中心變成黃褐色,最后呈灰白色,外圈常有黃色暈圈。
(3)稻曲病。零星發(fā)生,主要危害穗粒,造成病粒內外穎先裂開,露出淡黃綠色的塊狀物、粉狀物。
(4)稻飛虱。近年來呈大發(fā)生趨勢,是水稻育苗期和栽后分蘗期的主要蟲害。以成蟲、若蟲群集在稻叢基部吸食汁液,被害植株矮小,有大大小小的孔洞,嚴重時下部莖稈變黑,全株枯死。
(5)稻葉蟬。在苗期和分蘗拔節(jié)期專以成蟲和若蟲刺吸水稻汁液,造成稻株產生萎縮病,嚴重時整株黃矮枯死。
(6)稻縱卷葉螟。近年來是水稻分蘗盛期的主要害蟲。該蟲分2齡危害,1齡在秧苗分蘗始期,2齡在秧苗開始進入拔節(jié)期。主要以幼蟲葉絲將葉片做成管形蟲苞,在苞內啃食葉肉成白色條斑,嚴重時全株枯死,影響稻株正常生長,導致結實不飽滿。
(7)稻稈蠅。由零星到中等發(fā)生,主要發(fā)生在秧苗期,以幼蟲鉆入稻苗生長點為害,心葉生出后出現小孔或白斑點,被害葉尖變黃褐色,展葉后葉上有縱的裂條。
(8)二化螟。由零星到成災,水稻整個生育期都有危害,1年發(fā)生1~5代,以幼蟲為害水稻,造成枯鞘、枯心、半枯穗、死孕穗、白穗或蟲傷株。
(9)三化螟。由零星到成災,從水稻的苗期到抽穗期都有危害。1年發(fā)生2~7代,以幼蟲為害,造成水稻枯心苗、白穗、死孕穗或蟲傷株。
(10)赤斑黑沫葉蟬。近幾年來,由零星到局部成災,水稻分蘗期至拔節(jié)期危害,專吸水稻汁液,造成水稻產生病害,使被害葉片出現黃色或火紅色條斑,以后逐漸擴大,局限于主脈與邊緣之間,后期抽穗小粒多,產量低,嚴重的初期秧葉枯死,后期萌發(fā)無效分蘗,不能抽穗結實。
(11)稻蝗。1年發(fā)生2代,主要以成蟲為害,主要在苗期至分蘗盛期嚴重,專咬食葉片成缺刻。
(12)粘蟲。1年發(fā)生1代,主要在水稻蠟黃期為害,以幼蟲在晚上活動,白天潛伏在稻叢下部,有群集性,夜晚爬到稻株的頸部咬斷穗須。
2防治中存在的問題
(1)高毒農藥使用多,認為是“萬能藥”[2]。冊亨縣使用的高毒農藥以有機磷殺蟲劑為主,占殺蟲劑總量的1/2以上,其中以甲胺磷生產量最大,全國年產量折有效成分6~7萬t。其次還大量使用敵敵畏、氧化樂果等高毒殺蟲劑。盡管農業(yè)技術推廣部門大力宣傳不準使用甲胺磷、敵敵畏、氧化樂果防治害蟲,但受傳統思想觀念的影響,使用這些農藥防治農田病蟲害的現象依然普遍。
(2)使用劑量過高。廠家生產的各種農藥,都分別規(guī)定有使用的劑量,而有的農民片面地認為規(guī)定的劑量太低,遠遠達不到防治效果而隨意提高使用劑量;另一方面由于長期不規(guī)范用藥,致使病蟲害產生抗藥性,因而導致防效下降,使病蟲害越來越嚴重。從目前來看,有部分農民已把甲胺磷、敵敵畏、氧化樂果每次使用量從原來的1 200 mL/hm2提高到3 000 mL/hm2。
(3)防治不適時,防治次數多。由于農民不了解害蟲的發(fā)生及危害規(guī)律,前期不管有無病蟲害發(fā)生,每隔5~7 d打1次“保險藥”,增加防治次數,到后期放松防治管理即使有病蟲害也不治,多數農民認為秧老可受得住病蟲危害,結果病蟲害發(fā)生嚴重,損失很大。
(4)錯過防治時期[3]。由于農民不懂觀察,當田間發(fā)現有蟲為害時,害蟲已處于高齡階段,錯過防治時期。最近幾年來,稻葉蟬大發(fā)生時在秧田期為害,可農民在移栽后達3~4齡時才發(fā)現,結果水稻已發(fā)生病害,出現矮縮病、黃矮病,達不到防治效果。
(5)混劑多,標簽標注不符標準。農藥的合理混配可起到提高功效的作用,可降低成本,相反則失效,浪費開支。有些生產企業(yè),為片面追求利潤,對同一配方混劑每年更換商品名稱,以此蒙騙消費者。也有些生產企業(yè)不注明農藥通用名稱,另起新名稱,使植保專業(yè)技術人員和農藥銷售員難以掌握。還有些個體農藥銷售員為了追求暴利,增加銷售量,肆意宣傳某農藥使用效果好,完全可以搭配防治,使文化水平較低的農民盲目購買,并混合配用,結果防效全失,造成資金浪費,病蟲危害加重。
(6)不對癥下藥的現象相當普遍。目前還有多數農民存在傳統的思想和觀念,不管植保技術人員如何解釋,還是根據個人的想法隨意購買農藥,甚至出現蟲害和病害都使用同一種藥防治。
(7)不采取聯片防治。冊亨縣當地農戶通常都是只顧防治自家農田的病蟲害,且不在同一時間防治,造成害蟲四處蔓延,待到別的田塊防治時害蟲又飛回到原田塊,使防治效果甚微。
(8)氣候不利于防治。頭年未處理好帶病毒的稻草、蟲源,由于冬季溫曖,少雨雪,有利于病蟲源越冬存活,到春季氣候溫和時,孢子萌發(fā),氣流傳播侵染,夏秋多雨,高溫高濕,錯過防治時期,使得各種病蟲數量迅速增長,繁殖率高。
3防治對策
3.1完善法規(guī),加強執(zhí)法力度
要進一步完善《農藥安全使用準則》,以規(guī)范農藥市場的管理。特別要求農藥生產企業(yè)在標簽或說明書上注明農藥的中文通用名稱,農藥的使用范圍、劑型、劑量,不要隨意擴大農藥的使用效果或范圍。同時,要求執(zhí)法部門加大執(zhí)法力度,有力打擊違法生產、經營、使用農藥的行為。
3.2加強預測預報和技術培訓
隨著農業(yè)產業(yè)結構的調整和“兩高一優(yōu)”農業(yè)的發(fā)展,病蟲害發(fā)生呈多樣化和復雜化,農業(yè)技術推廣部門要深入到第一線,重視對新的病蟲害發(fā)生和防治技術的研究,幫助農民解決農藥使用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做好病蟲害的發(fā)生預測預報工作,通過可靠的信息,積極宣傳農藥的基本知識,對農民進行植保技術培訓和技術指導,從而提高病蟲害的防治效果。
3.3農業(yè)防治
一是鏟除寄主。每年冬季,徹底鏟除稻田附近溝渠、田埂邊的雜草及帶病毒的稻草,進行集中撒施生石灰和銷毀。二是選用抗病品種,合理田間管理,淺水灌溉,適時曬田。
3.4化學防治把好“三關”[4]
(1)秧田關。搞好種子消毒,用500倍浸種靈或用1%生石灰水浸種;土壤消毒,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或70%甲托可濕性粉劑6 kg/hm2,可兼治水稻苗瘟、稻曲病、胡麻葉斑病。用3%呋喃丹顆?;?.5%甲敵粉30 kg/hm2拌細砂或細泥土180 kg/hm2撒于秧箱面上,按其數量施用,可防治稻飛虱、稻葉蟬、稻縱卷葉螟、三化螟、二化螟、稻稈蠅等。
(2)移栽關。在播秧時,用3%呋喃丹30 kg/hm2或18%殺蟲劑450 g/hm2,加40%水胺硫乳油1 500 g/hm2混合細泥沙,可兼治稻飛虱、稻葉蟬、稻縱卷葉螟、二化螟、三化螟、赤斑黑沫葉蟬。
(3)大田關。移栽后5 d,用10%稻田除草劑1 500 g/hm2拌細土37.5 kg/hm2撒施,或用尿素90 kg/hm2混合10%稻田除草劑1 500 g/hm2撒施,可起到中耕除草和追肥作用。以后,以抓住病蟲害危害時期進行防治,掌握病害傳播時期,采用36%三環(huán)銼可濕性粉劑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 500 g/hm2對水750 kg/hm2進行葉面噴霧,可兼治葉瘟、頸瘟、紋枯病、胡麻葉斑病等,在蟲害發(fā)生時,在卵孵高峰期前1~3 d施用混合劑。主要針對數種病蟲害發(fā)生時,采用80%敵敵畏乳油2 250 mL/hm2與50%百蟲靈可濕粉劑1 500 g/hm2對水900 kg/hm2進行葉面噴施,或用40%樂果乳油1 500 mL/hm2與20%速滅殺丁180 mL/hm2對水750 kg/hm2進行葉面噴施,對防治稻飛虱、葉蟬最有效,可兼治蝗蟲、薊馬、稻縱卷葉蟬。在蠟黃期撒施3%呋喃丹顆粒劑22.5 kg/hm2,或甲敵粉30 kg/hm2噴粉,防治粘蟲。
4參考文獻
[1] 夏登華.長豐縣水稻主要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J].現代農業(yè)科技,2010(6):157-159.
[2] 夏松年.南陵縣水稻病蟲害綜合防治現狀、存在問題及對策[J].種業(yè)導刊,2006(6):33-34.
關鍵詞:水稻;病蟲害;防治;問題
農業(yè)種植的生產質量直接影響著我國的國民經濟的發(fā)展,然而,由于我國近些年部分水稻主要種植地區(qū)出現病蟲害的現象,從而給水稻的生產質量帶來巨大的影響,尤其是稻曲病、二化螟、稻瘟病等病蟲害,給我國水稻種植帶來很大的損失。水稻種植期間,一旦發(fā)生病蟲害,不僅對水稻生產量會進行大大的降低,還會對農民的收入帶來影響,更對我國社會經濟帶來滯后的影響??梢哉f,水稻能否高產,主要的影響因素就是病蟲害的問題,因此,必須采取有效的對策解決問題,從而提高我國水稻生產質量。
一、水稻病蟲害防治中存在的問題
1.重視力度較弱。大多數的農戶在進行水稻種植期間,只會觀察水稻的表面來判斷是否出現病蟲害,如果沒有發(fā)現,就不會采取相關的預防措施,這無疑會給水稻造成隱患問題。另外,大多數的農戶對于水稻病蟲害的相關的專業(yè)知識了解的不多,所以,即使已經發(fā)現水稻出現了病蟲害,但是不知道該怎么處理,更由于很多人不重視防治工作,這樣的行為只會導致病蟲害對水稻大面積的影響,一旦病蟲害進行大量的繁殖,這對于水稻來說存在巨大的隱患。而且由于季節(jié)性等因素,會成為病蟲害滋生的溫床,尤其是稻曲病很容易在環(huán)境便利的條件下大量的繁殖。
2.用藥方法不合理。由于很多農戶對水稻防護方法的相關知識不了解,所以在對水稻進行病蟲害的防治時,多采用化學農藥,很多農戶為了少花錢,在進行農藥的購買時,會買較為便宜的農藥,由于這些農藥不是新產品,其藥效已經大不如前。更有甚者在進行農藥配比時,沒有對相關的說明書及作用等內容進行詳細的閱讀,對農藥的使用量上過量的增加,而且操作時間上的不合理,從而讓水稻對農藥產生抗藥性。另外,在農戶對水稻進行病蟲害的防治時,為了保險起見,會對農藥進行大量的濫用,這無疑給我國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造成極大的影響。
3.防治不專業(yè)。在對水稻病蟲害進行防治期間,防治不專業(yè)主要表現在:一是設備不先進。大部分群眾防治病蟲以手動噴霧器、電動噴霧器為主,而且跑冒滴漏現象嚴重,工作壓力小,影響了防治效果,而且容易發(fā)生農藥中毒事故;二是用水量普遍不足。防治病蟲害,一般要求前期畝兌水量為30kg,后期畝兌水量為45kg,飛虱大暴發(fā)時畝兌水量增加至60kg。然而,在調查中,我們發(fā)現,群眾嫌麻煩,畝兌水量一般為15-22.5 kg,即噴霧器1-1.5桶水,把畝用藥量全部加進去,在操作期間也不夠規(guī)范,不能正確地二次稀釋農藥;三是防治時間不準,很多群眾不根據病蟲情報結合苗情進行防治,不管早熟、遲熟品種還是早抽穗晚抽穗都是統一時間打藥;大部分群眾打藥次數普遍偏少,一季打1-2次藥,打了破口藥就不打齊穗藥,從而降低了水稻病蟲防治工作效果,經常導致穗頸瘟發(fā)生流行,稻飛虱暴發(fā)危害,病蟲暴發(fā)后又進行補打,而這時防治效果往往較差,而且已經造成了損失。四是專業(yè)化防治程度較低。病蟲專業(yè)化統防統治近幾年剛剛起步,群眾認識有一個過程,加上專業(yè)防治組織購買自走式噴桿噴霧機和植保無人機前期須投入大量的費用,因擔心購買高效植保機械后,簽不到服務合同,導致專業(yè)防治組織之間發(fā)展不平衡,開展服務參差不齊,統防統治面積比例小。然而,自走式噴桿噴霧機和植保無人機因其防治效率高,防治效果好,省工省藥,正在被廣大專業(yè)防治組織和群眾所接受。
二、水稻病蟲害防治對策
1.病蟲防治信息宣傳。防治水稻病蟲害是非常重要的,能夠影響農民的生產效益,所以,要對水稻病蟲害防治體系進行宣傳。對防治體系實施宣傳不僅能為病蟲害防治工作提供有效途徑,還能提升防治工作的實施水平。利用電視、標語、墻報、培訓、技術資料、病蟲情報、手機短信等多種方式宣傳病蟲防治信息,如防治對象、防治時間和防治方法。在圩鎮(zhèn)、交通要道和人口密集處設立病蟲信息宣傳欄。病蟲防治時期,植保技術人員下沉到村組對農民進行水稻病蟲害防治技術培訓,指導群眾科學病蟲防治,現場解決病蟲防治工作中遇到的疑難問題,提高病蟲防治水平。
2.綜合防治。利用農業(yè)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學防治等綜合防治措施進行防治,可以減輕或推遲病蟲的發(fā)生,減少防治次數,減少農藥用量。稻田耕漚滅螟降低螟蟲基數,浸種消毒降低稻瘟病和惡苗病的發(fā)生風險,稻鴨共育減輕病蟲的發(fā)生。利用二化螟、稻飛虱等害蟲趨光性進行燈光誘殺,蟲害看到光后會靠近,然后被殺死。還可以使用測報燈,對害蟲的發(fā)生進行預測,提高測報的準確性,做到預報準確,及時,群眾及時用藥,科學用藥,提高防治效果。對于生物防治,利用蟲害的天敵來控制病蟲害的繁殖數量以及繁殖速度,該方法雖然不能起到一定的根除作用,但不會污染環(huán)境,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大力推廣生物農藥,生物農藥具有安全、高效、無污染等優(yōu)點,可以確保環(huán)境安全,提高大米品質和效益。對于化學防治方法,在做好農業(yè)防治、物理防治等的基礎上,病蟲發(fā)生時再輔以化學防治,做到混合用藥,使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環(huán)境友好型農藥,一次用藥,多種病蟲綜合防治,減少用藥次數,減輕勞動強度,提高防治效果和防治效益,減少農藥用量,提高稻米品質,提升種糧效益。
3.專業(yè)防治。專業(yè)化防治具有防治效果好,防治效率高。應該大力扶持專業(yè)防治組織的發(fā)展,鼓勵專業(yè)防治組織購買自走式噴桿噴霧機和植保無人機進行作業(yè),并不斷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確保專業(yè)化防治健康有序發(fā)展。政府可以進行一定的資金支持,并實行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進行推廣引導,推動專業(yè)化防治工作的開展。同時,政府還要增加相關的政策扶持,激發(fā)農戶的工作積極性。其次,政府需要創(chuàng)建專業(yè)化的實施團隊,提高團隊的的整體實力,不僅要對其宣傳與指導,還需要在市場上加強競爭與防治。最后,專業(yè)組織的形成要從自身做起,并對相關人員實施的業(yè)務進行培訓,不僅要促進操作手段的規(guī)范性,還需要利用先進的設備,保證服務工作的優(yōu)質化。
三、結語
水稻病蟲害是影響產量最為重要的因素,對當前防治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加大政府投入,進行政策扶持引導,鼓勵專業(yè)防治組織的發(fā)展,提高群眾的科學防治意識,利用多種手段控制病x危害,不斷提高病蟲害防治水平,降低生產成本,減少農藥用量,提高產量和品質,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提高效益,才是病蟲防治的最佳出路和良策。
參考文獻:
[1]劉曉飛.水稻病蟲害防治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及防治對策[J].農村實用科技信息.2015(12).
[2] 鄒前鋒,楊曉暉,彭楊,成連香,吳述云,胡柏森.淺談如何提高水稻病蟲害防治效果的技術措施[J].農業(yè)與技術.2016(18).
[3]韋孔林.水稻病蟲害防治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農業(yè)科技.2016(14).
關鍵詞:南方水稻;病蟲害;防治
在我國南方地區(qū),隨著我國對農業(yè)的投資力度不斷加大以及種植技術的提高,水稻的種植面積也在不斷的擴大。由于南方地區(qū)特殊的地理環(huán)境以及氣候特點,水稻種植也面臨著諸多的問題,比如:病蟲害等等,致使水稻的產量和質量不斷下滑,進而影響了人們的生活質量,因此探究南方水稻種植及病蟲害防治技術,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一、 南方水稻病蟲害的特點
南方地區(qū)水稻的病害蟲害特點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其一,病害、蟲害的數量多、種類多。當前,我們已知的、已被記錄的種類就達到了30多種。由于南方地區(qū)的氣候濕潤、整體較為溫暖,給病蟲害提供了適宜的發(fā)生與生存條件,因此無論是在種類上還是在數量上,病蟲害都要比我國的北方地區(qū)多。這一特點加大了防控水稻病蟲害的難度。其二,病蟲害的持續(xù)時間長。與其它農作物相比較,水稻在各個生長時期都有可能遭受病蟲害的攻擊。
二、水稻種植中常見的病害蟲害
1.立枯病。立枯病是水稻在生長過程中常出現的一種疾病,在水稻的秧苗期是這種病害的高發(fā)期,主要特征是從幼苗開始,秧苗出現腐爛,葉心枯黃,隨著病情的加重,葉心逐漸從枯黃色變成黃褐色,進而整珠秧苗都出現枯萎。出現立枯病的原因是生存環(huán)境溫度過低。在低溫條件下,細菌容易在秧苗上大量繁殖。在我國南方地區(qū),由于受到寒流的侵襲,秧苗的抵抗力較差,出現立枯病的可能性較高。
2.紋枯病。通常情況下,種植水稻過于密集、浸泡時間過長、在種植過程中不合理應用氮肥都會給水稻帶來紋枯病的風險。這種病害的主要特征是在水稻的葉面會出現淡褐色點狀物,隨病害加深斑點會擴大演變?yōu)樵茽畲笮。y枯病的以葉片底部為主要發(fā)病區(qū)域,有時也會出現在水稻基部位置,使水稻不能正常發(fā)生光合作用,進一步降低了水稻產量和質量。
3.稻瘟病。在南方地區(qū)水稻種植過程中,稻瘟病是比其它病害更嚴重的一種病害,所以,在種植水稻的過程中必須重點防范這種病害,稻瘟病在水稻的整個生長期都有可能發(fā)生,并且由于稻瘟病具有較強的環(huán)境適應力,無論水稻是在什么環(huán)境下生長,都有遭受這種疾病侵害的危險。水稻的多個部位都易受稻瘟病侵害,其主要病癥是葉子為灰黑色,且伴有病斑。
4.稻飛虱。稻飛虱是常常在水稻生長的中前期出現的一種蟲害,通常與水稻立枯病一同發(fā)生。這種蟲害的主要特征是持續(xù)時間較長、造成的危害較大。一般我們將稻飛虱細分為三種害蟲,即白背飛虱、褐飛虱、灰飛虱。水稻受飛虱蟲害較嚴重時,會出現干枯,水稻的葉子變成黃色、根部會變成黑色,倘若沒有及時處理這種蟲害,在水稻種植的后期將會引發(fā)水稻倒伏,從而減少水稻產量。
三、水稻病蟲害防治策略
1.種植前的防治。在種植水稻之前,應當科學安排水稻的種植距離,使種植密度保持在一定范圍內,為水稻提供一個較好的生長空間。在選種方面,應當選擇那寫適合在南方地理條件和氣候條件生長的水稻種子,選擇那些抗病蟲的高質量水稻種子,水稻自身具有較強的防病毒干擾的能力,不僅能夠節(jié)約抗病蟲藥物的使用,還降低了因農藥的噴灑而造成的環(huán)境污染以及降低害蟲的抗藥物性。在種植前,可對種子進行適當處理,比如對于稻瘟病的防治,可在種植前對種子進行消毒殺菌,每1千克種子使用20%的三環(huán)唑浸泡24小時,從而提高后期水稻秧苗的抗病性,為防治病害蟲害打下夯實的基礎。
2.采取化學防治手段。對于南方水稻的病蟲害防治工作,應當把預防作為主要應對內容,采取多種方法進行綜合防治。在發(fā)現水稻感染稻瘟病、細條病的初期就應當立即采取防治措施,以防止其蔓延。有的秧田面積小,便于開展防治工作,每一塊小秧田做好防治工作,能夠有效控制病蟲的傳播。對于水稻紋枯病的防治,可進行井岡霉素噴霧防治,也可使用濃度為15%的紋清噴霧進行防治。對于稻飛虱這種蟲害,可以使用濃度為10%的吡蟲啉可濕性粉劑,或濃度為25%的撲虱靈可濕性粉劑進行噴霧防治,還可以使用濃度為10%吡蟲啉的潑澆,將濃度為3%的喃丹顆粒劑撒入稻田間也可有效防治稻飛虱。
3.采取物理防治手段。溫度和濕度是決定水稻生長狀態(tài)的首要要素,采取有效的物理手段對防治水稻遭受病害蟲害侵襲具有積極的預防作用。對于開展物理防治工作,我們可以從兩方面著手進行:一是科學有效的控制囟齲二是有效控制時間。通過以往的經驗與教訓,我們能夠總結水稻種植中一些病蟲害發(fā)生的規(guī)律,有的病蟲害并不是在任一時間都會發(fā)生,利用這一點,我們可以在這些病蟲害頻發(fā)的特定的時間前,積極采取有效手段,事先做好預防工作。
4.采取生物防治手段。生物防治是指利用病蟲害的天敵――有益的生物,來控制病蟲的發(fā)生,減少病蟲危害。比如青蛙、蜘蛛、寄生蜂、瓢蟲等生物可以幫助我們防治水稻病蟲害。
5.采取綜合防止手段。采取綜合防治的策略就是因地制宜、以不同的病害蟲害為出發(fā)點,科學、協調地采取化學、物理、生物、法規(guī)等多種多樣的防治措施,降低因病蟲危害所帶來巨大經濟損失,保障水稻作物的產量與質量。加大病蟲害的宣傳力度,農業(yè)部門可以借助電視、網絡等各種媒體加強水稻病蟲害防治技術的宣傳教育,真正讓農民意識到病害蟲害的巨大危害性,安排專業(yè)技術人員切實深入到農民當中去,向水稻種植者講解病蟲害的防控技術,使每一個農民掌握基本的防控技術手段,實現全面、大眾防控水稻病蟲害的目標。除此之外,農業(yè)等有關部門還要深入到稻田中去,認真做好病害蟲害的分析、研究工作,實時了解各種病害、蟲害,掌握病蟲害的發(fā)展動態(tài),利用當前的科學技術手段,預測病蟲害的發(fā)生,減少水稻種植者的經濟損失。
四、結語
水稻是直接關系到民生的農作物,做好水稻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可以有效提升水稻的質量與產量。在防治工作中我們應當立足于整體,改變以往的防治方法,借助現代化的農業(yè)科學技術,采用多樣化的防治策略,及時抵御病蟲的危害。水稻種植者、各農業(yè)技術人員、以及各級政府之間應當加強交流,多方合作、相互配合。在防治水稻病蟲害時,還要注意保護自然環(huán)境,以實現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與社會生產的和諧發(fā)展為原則,實現我國農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劉志文.南方水稻病蟲害防治措施淺析[J].南方農業(yè),2016(18):63-63.
關鍵詞:病蟲害;危害損失;專業(yè)防治;防治效果
中圖分類號:S435.11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科學評估水稻病蟲害損失為“自防”(農民自行防治)和“專防”(專業(yè)綜合防治)提供對比依據,揭示“自防”弊端,彰顯“專防”優(yōu)勢,也為農民接受“專防”提供可靠參考數據。特別是弄清楚主要病蟲害的發(fā)生規(guī)律,也為綜合專業(yè)防治對癥下藥提供方便。
1 韶關水稻病蟲害調查
1.1 基本狀況
韶關地處廣東省北部,屬于山地地形,典型的亞熱帶濕潤性季風氣候,春末夏初多雨,秋多干旱,冬多寒霜,非常適宜雙季稻的種植。因為適宜的氣候,病蟲害危害也非常嚴重,特別是大多數稻田還是以農民自行防治為主,防治效果很難保證,農民損失還是比較大的。
經過調查發(fā)現,韶關地區(qū)病蟲害主要由稻瘟病、紋枯病、稻縱卷葉螟、三化螟、稻飛虱等多種病害和蟲害。雖然每年發(fā)生程度有差別,但對稻田的威脅是巨大的,特別是自防比較差的地方,出現大片的爛苗枯萎現象,減產甚至可以達到五成以上,農民苦不堪言。
1.2 幾種主要的病蟲害
水稻病蟲害種類繁多,而且不斷有新病害威脅水稻健康,防治難度很大。韶關地區(qū)最常見的病蟲害有:稻瘟病、紋枯病、稻曲病、稻飛虱、卷葉蟲、鉆心蟲等,南方黑條矮縮病是韶關地區(qū)最近幾年才發(fā)現并漫延病害。這里介紹幾種主要的病蟲害。
1.2.1稻瘟病俗稱火燒瘟
屬于真菌性病害,和紋枯病、白葉枯病被列為水稻3大病害??梢酝ㄟ^氣流進行傳播,對水稻生產影響極大。一般輕微病癥,可使水稻減產10%~20%,嚴重的甚至可以造成絕收。
1.2.2水稻紋枯病
別名云紋病,又叫爛腳瘟。是由立枯絲核菌感染引起的一種真菌病害,也是水稻最普遍的病害之一。一般輕的可以造成10%左右的減產,嚴重的可達到50%~70%的減產,甚至顆粒無收。
1.2.3稻曲病又稱黑穗病
谷花病、“豐產果”。此病主要發(fā)生在水稻穗部,受害谷粒內會形成菌絲塊膨大,開裂之后,露出淡黃色塊狀物,即孢子座。此病在晚稻上的發(fā)生率很高,發(fā)病后一般會造成10%左右。造成水稻減產是小事,這種病原菌有毒,染病會造成稻米污染,降低稻米品質。
1.2.4南方黑條矮縮病是病毒病
危害性很強,嚴重的可導致絕收。主要癥狀表現為分蘗增加,葉子僵直短闊,不抽穗或穗子小,結實不飽滿。病情嚴重的也可以造成50%的減產。
1.2.5稻縱卷葉螟又叫卷葉蟲
屬于翅目螟蛾科,遷飛性害蟲,分布極為廣泛,全國各地均有發(fā)生。
稻縱卷葉螟成蟲長7~9mm,體表呈淡黃褐色,卵長約1mm,橢圓形,低幼蟲呈綠色,后轉黃綠色,成熟幼蟲桔紅色。稻縱卷葉螟是一種遷飛性害蟲,一年發(fā)生1~11代,韶關地區(qū)屬于常年越冬區(qū)。幼蟲大部分鉆入心葉為害,食量歲蟲齡增大而增加,在水稻孕苞抽穗期損害最大。在適溫高濕情況下,有利成蟲產卵、孵化和幼蟲成活。韶關春末夏初適溫多雨,非常適合稻縱卷葉螟的繁殖,發(fā)生幾率當然很高。
1.2.6稻飛虱俗名火蠓蟲
以刺吸植株汁液危害水稻,蟲害嚴重時,可以造成水稻大片死稈倒伏,水稻產量急劇下降。
另外,還有二化螟等病蟲害嚴重危害水稻生長發(fā)育,給農民造成經濟損失。
2 農民自行防治的弊端
水稻病蟲害防治是一項復雜的科技含量極高的技術,沒有專門培訓和一定的實踐經驗是不行的。所謂的“自防”就是農民在當地植保部門宏觀指導下進行的防治。多年種植水稻的農民,雖然有豐富的經驗,但由于缺少最現代的防治理論,又不了解病蟲害的發(fā)生發(fā)展趨勢,難免在很多方面出現不合理不科學的做法。防治效果當然就要大大折扣了。
自防的弊端大致有這么幾個方面:
2.1 防治措施缺少前瞻性
水稻病蟲害的發(fā)生有一定的規(guī)律,防患于未然顯得尤為關鍵。早作準備早投入防治,效果肯定是事半功倍。
2.2 多“專治”少“兼治”
病蟲害往往是并發(fā)癥,特別是藥物防治,要多一些兼治,可有些農民“專治”過多,防治效果很差。
2.3 用藥不應過毒過多
農藥用量都有嚴格限制,可很多農民為追求立竿見影的效果,往往不惜使用過毒的甚至是禁止的農藥,而且在用藥量上失控,隨意加大藥劑。防治效果也許會好一些,可也殺死大量的害蟲天敵,稻米品質受損嚴重。這種“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做法,真的是不可取的。
2.4 各自為戰(zhàn)是不科學的做法
農戶小片種植,防治措施不統一,施藥時機也不一致,當然就是各自為戰(zhàn),病蟲害自然就會和人們打起“游擊戰(zhàn)”,防治效果當然不好。
3 綜合專業(yè)防治的優(yōu)勢
所謂綜合專業(yè)防治就是指通過對病蟲害情況充分調研的基礎之上,采取打防并舉,標本兼治針對性極強的一系列措施,與科學性、綜合性集一體。通常所說的專業(yè)防治,大體包括農業(yè)防治、化學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幾種類型。
3.1 農業(yè)防治
農業(yè)防治手段很多,農戶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具體的防治措施。
3.1.1種子選育處理科學
專業(yè)防治要求選用抗病蟲害的優(yōu)質品種,這對預防病蟲害的發(fā)生有重要作用。種子都是經過消毒處理的,一般浸種方式為1kg種子用20%三環(huán)唑3g浸種24h,或用20%三環(huán)唑可濕性粉劑750倍液浸秧,效果也不錯。
3.1.2是深耕細作滅冬蟲
冬季深耕翻土,或深水泡田也能使土壤中的越冬害蟲大部分死亡,降低翌年害蟲基數。適時改變播種方式、合理密植也能夠達到防治的目的。
3.1.3肥水管理講實用
底肥要足,追肥要早,適當增加磷肥鉀肥的比例,能夠增強水稻的抗病性,對減輕稻瘟病、紋枯病、稻飛虱等病蟲害有顯著效果。秧苗期要防止淹苗,成熟期不能過早斷水,要適時適度烤田,對減輕稻飛虱、穗瘟等病蟲害有一定幫助。
3.2 化學防治
化學防治就是用農藥來防治病蟲害,作用快效果好,也是最常使用的方法。為了準確及時施藥,還是要先做好病情調查,在確定病蟲種類和數量的基礎上采取相應的防治方法。專業(yè)防治要求,主治與兼治要統籌考慮,全面施治與重點挑治要相結合,施藥時機和施藥次數要科學安排,當然還注意使用無公害農藥,避免使用劇毒農藥,損害稻米品質,誤傷害蟲天敵。
不管是主治還是兼治,都要解決一個合理用藥的問題,既然是專業(yè)防治,就要根據專業(yè)部門提供的時間和配方進行施藥,這是專業(yè)防治的有效體現。
專業(yè)防治對時機的把握要求很高。做好病情測報就成為關鍵節(jié)點,像三化螟要在螟蛾開始盛期后8d為最佳施藥期,稻縱卷葉螟在螟蛾始盛后7~8d施藥,紋枯病要在水稻分蘗末期、始穗期各施藥1次,稻瘟病在破口期或發(fā)病初期施藥。
要嚴格控制藥劑藥量。不管是個體農戶還是大片農場施藥,都要嚴格按照配方配置藥水,盡量避免使用劇毒高毒農藥,還要選用新型的施藥器具,保證藥液均勻,施藥時稻田還要保持1寸深的水層1周左右。
3.3 物理防治
所謂物理防治就是使用各種物理因子和機械設備來防治病蟲害的方法。像人工捕捉、采摘卵塊、拔出枯心,誘殺或誘集效果也不錯,就是使用頻振式殺蟲燈誘殺成蟲,這樣可以減少雌蟲產卵量,從而減少害蟲基數。
3.4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就是指用以蟲治蟲、以動物治蟲、以微生物治蟲的方式進行防治。農田蜘蛛、寄生蜂、蛙類、蟾蜍和生物制劑井岡霉素,都能夠有效防治水稻病蟲害。生物防治低成本,安全環(huán)保,值得大力推廣。
專業(yè)防治還要講究連片協作,群防群治,對遷飛害蟲要做好通報預報,打人民戰(zhàn)爭。這樣才能取得更好的防治效果。
4 結語
通過對比不難發(fā)現,“自防”和“專防”的效果是不能同日而語的,加強專業(yè)防治已經成為水稻病蟲害防治的必由之路。水稻病蟲害防治還是要遵循“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要把各種技術措施整合利用,體現專業(yè)化科學化。這樣才能有效控制病蟲害的危害,確保農民豐產豐收。
參考文獻
1農業(yè)防治措施
1.1引進優(yōu)良抗病品種
選擇抗病品種是水稻生產的重要措施,也是水稻高產的基礎。引進先進的優(yōu)良的水稻品種并推廣種植,不僅可以綠色的從根源防治病蟲害對水稻的侵害,還具有產量高品質好的特點。但是在本地區(qū),水稻的產量性狀上具有高產的能力,但目前針對病蟲害,抗性較強的水稻品種還是很少的。原因就是不同地區(qū),病蟲害的種類不同,所以要根據本地區(qū)農田中病蟲害的種類以及侵蝕水稻的嚴重性來選擇針對性較強水稻品種。在品種選擇的時候要著重注意到,一品種要在同一地區(qū)至少有三年以上的種植時間,并且表現型為抗病,這是為了保證水稻抗病基因的純合性;另外水稻品種要適應性強,抗逆性強,適應范圍廣,考慮土壤、氣候、對水分要求等因素。表現比較好的品種如遼旱109、鹽豐47-2、東壯1018 等都比較抗病。
1.2土地肥力的培養(yǎng)
土肥是水稻生長的動力源泉,土壤的質量,肥沃與否是影響水稻產量和對各種病蟲害的抵抗能力的重要元素。但肥水過多,秧苗的長勢將難于控制,過分繁茂貪高,既不利于水稻產量的提升,也為病蟲的發(fā)生創(chuàng)造的理想的生活繁殖條件,所以要科學合理的控制農田水肥的用量,從而避免給病蟲害的爆發(fā)提供環(huán)境條件。在實際操作中,要施足基肥,盡早施用追肥,合理施用氮磷鉀肥料的總量,避免水稻瘋長而谷穗小的情況發(fā)生。每兩三年施一次農家肥,也可采取施小灰、秸稈還田等方式培養(yǎng)土地的肥力,通過增施有機肥,可改良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結構,使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提高,通透性增強,水稻根系發(fā)育良好,植株生長健壯,因此抗性也提高。這樣看來,土壤肥力的培養(yǎng)控制,也是降低病蟲害發(fā)生的重要防治措施。
1.3改善栽培技術
水稻栽培技術可依據水稻適宜的生長環(huán)境及條件,遵循其生長規(guī)律,調節(jié)改善水稻的栽培技術。稀植栽培技術增大株與株之間的空間,提高了農田通風透光條件,促使水稻的產量還有抗病性都有很大的潛能。根據多年的試驗調查,合理密植,母本以插為主,縮短田間分蘗發(fā)生期,采用統一的一廂雙行栽插,用適當的株行距,工輔助授粉結束后,除隔離設施,貼地面割掉父本,給母本留出更大的生活空間,通風透光性變得更好,這樣有助于高產。其原因就是水稻發(fā)育良好,抗病性增強。
2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是一種保護環(huán)境的水稻病蟲害防治辦法,首先可以利用一些害蟲的趨光性,利用不同的光譜、光波誘殺病蟲。常用黑光燈、頻振式燈、紫外線等。即利用一些昆蟲特有的趨光性,在田間設置一定數量的燈具來誘殺。用于水稻蟲害防治的主要有黃板和藍板兩種,其中黃板主要應用于誘殺蚜蟲,藍板主要應用于誘殺稻薊馬、倒桿中的二化螟等害蟲。還有利用熱力學方法防治水稻病蟲害,在播種前,用溫水浸泡種子,消滅種子里的寄生病菌,這種方法在預防種子傳染病的方面也有了進展,特別是對種子傳染的病毒病,有了明顯的鈍化作用。除此之外,人工捕殺病蟲,清除病株、病部及使用簡單工具誘殺、設障礙防除雖有費勞力、效率低、不易徹底等缺點,但在目前尚無更好防治辦法的情況下,仍不失為較好的急救措施。
3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指利用物種之間相互制約的生存關系,引進一種生物來抑制病蟲害泛濫的防治方法,最大的優(yōu)點就是不污染環(huán)境,這是相較于農藥防治,生物防治最大的優(yōu)點。
3.1利用共育的方法防治病蟲
水稻和魚類的共育方法或者水稻和鴨子共育都是利用生物防治制約害蟲泛濫的重要方法。可利用魚類和鴨子在稻田間不斷覓食活動,起到捕蟲,吃草的功效,而且可利用魚類和鴨子的糞便改善土壤肥料的問題,減輕水稻病蟲和雜草的危害,因此稻鴨共育和魚稻共育可以大幅度減少化肥和農藥的用量,節(jié)省成本凈化農田生態(tài)環(huán)境。它是一種新型的生態(tài)型種養(yǎng)技術,這種共育的方式還可以給魚類鴨子提供較好的生活環(huán)境,也為農民提高了經濟效益,利用稻田中的雜草、昆蟲、水中的浮游和底棲生物養(yǎng)鴨,保證了鴨子的生長,起到了除草,滅蟲,凈田的良好的效果,同時還具有增加土壤肥力的作用?,F代水稻主要依靠化肥、農藥、除草劑等對土壤和人類安全有危害的化學產品。這種共育能夠充分發(fā)揮魚類和多種役禽功能,也促進了水稻生長,以及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又提高了生產生態(tài)效益。這種共育防治措施不失為現在適應社會發(fā)展的,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重要方法。
3.2利用赤眼蜂防治
稻葉卷葉螟是一種危害水稻極為嚴重的蟲害,幼蟲稍大時候就開始在水稻新葉吐絲,把葉片卷成管狀的蟲繭,在繭內吞食葉肉葉片,影響水稻的抽穗,從而降低水稻的產量。從研究稻葉卷葉螟的生活習性和在生態(tài)環(huán)境中食物鏈關系,發(fā)現控制稻葉卷葉螟最有效的天敵是稻螟赤眼蜂、草間小黑蛛等。赤眼蜂是寄生蜂,品類很多,易于繁殖成活,一般可采用人工繁殖的方法,在26度左右溫度下,發(fā)現在6個小時左右,赤眼蜂就能繁殖一代。放蜂時候要注意害蟲卵的數量密度,以及放蜂的位置,風向等因素,多采用將卵卡用大而厚的植物葉片制成放蜂桶內,并用小棍連接成T型,插于田間,略高于作物,在放蜂完成后,隨時監(jiān)測蟲卵的變化,根據實驗研究發(fā)現,寄生卵成黑色時,大面積放蜂效果最佳。
4化學防治
化學防治雖然對生物環(huán)境有一定的危害,但在蟲害泛濫,難以治理的時期,化學防治也不失為一個防治的方法,科學合理的施用化學藥品,會在一定程度上減小對環(huán)境污染,可謂利大于弊。接下來講幾種常見水稻害蟲的化學防治,稻薊馬主要危害秧苗期幼嫩組織,可用40%樂果乳劑1500-2000倍液防治;二化螟、三化螟危害時期較長,從分蘗期到孕穗期灌漿期均有發(fā)生,可用三唑磷、殺蟲單等農藥防治;稻螟蟲蛀食葉鞘,咬斷心葉,導致枯苗。如果水稻在孕穗與抽穗期受稻螟蟲危害,會形成死孕穗或者白穗,造成低產甚至絕產,可用每667m2使用0.2%的高滲甲維鹽40~60ml或者5%的銳勁特30ml,還可以使用20%的三唑磷80~100ml進行防治。
5結語
水稻的防治一直備受關注,它是糧食產量的重要保障,關系著農民經濟效益問題。相關水稻病蟲害防治部門也在積極研究,研發(fā)推廣環(huán)保、高效的防治辦法。相信環(huán)保的農業(yè)防治、物理、生物防治會是以后水稻病蟲害防治主要發(fā)展得方向,隨著科技的進步,會有更環(huán)保高效的防治方法被提出并推廣。
參考文獻:
[1]梅方權,吳,姚長溪. 中國水稻種植區(qū)劃. 中國水稻科學,1988,2(3):97-110.
[2]曾曉楠,聶乾忠.湖南水稻二化螟的綜合防治技術.現代農業(yè)科技,2009,10:94-95.
關鍵詞:寒地;黑土;水稻?。幌x害防治
中圖分類號:S435.1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632083
黑龍江省的寒地黑土具有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最適宜水稻種植:土質肥沃、水質無污染、日照光線良好、積溫充足、因水稻生長周期較長,每年一季收獲,加工出的東北大米外觀和口感俱佳。
1 高標準苗育管理
1.1 育苗
選種。篩選出的種子必須是飽滿的,沒有經過病蟲傷害的優(yōu)質高產、抗逆性強并且熟期適宜的品種,確保種子的強壯性和發(fā)芽活力。育秧苗床應選在地勢平坦、背風向陽,道路暢通的地方。機插中、秧苗的葉齡1/3或到3/5的葉片時,秧苗生長天數為30~35d,秧苗高大約13cm左右,百株地上部、苗莖干重達到3g以上。地上部分莖葉結構為“3cm、3cm、1cm、1cm、8cm”,即苗中莖長度不超過3cm,第1葉鞘高度在3cm以內,秧苗的第1葉和第2葉的葉耳間距為1cm左右,第2和第3葉的葉耳間距1cm左右,第3葉長88cm左右。地下部根數為“1第、5條、8條、9條”即種子根1條、鞘葉節(jié)根5條、不完全葉節(jié)根8條、第1葉節(jié)根9條分化剛要發(fā)為好。
1.2 選種
曬種過程。要選擇晴好的天氣晾曬子種,這樣就打破了種子的休眠狀態(tài),并提高種子的發(fā)芽率。在浸種過程應先做到:將種子包衣,用通用的種衣劑,包衣種子即可。浸種過程應注意,最好把浸種容器放置在既寬敞又透氣通風的室內,用12℃溫水浸泡種子最為適宜。催芽,可采取破胸催芽,當芽長1cm時,方可播種。
1.3 育種
黑龍江省的寒地黑土水稻適播期是4月初,推行苗床增溫技術,氣溫最好在5~6℃時播種蓋膜,可用拱棚也可以平鋪蓋膜。
做床,堅持常年培肥管理苗床。秧苗移栽出去以后,苗田地要淺翻14~16cm之間,用耙子耙細土質并整修平整,然后,每1m2施入適量有機肥,以7~8kg左右為宜,其它肥料:如尿素10g、磷酸二銨50g、硫酸鉀25g(深度約3~5cm)。育秧,施基肥。在耕地前可以把農家肥和尿素3kg/667m2磷酸二銨10kg/667m2,硫酸鉀6kg/667m2,平安福菌肥4kg/667m2拌勻。配制床土,有機肥、旱田土都過篩后,充分拌勻,制成床土,并使肥土充分悶混。
2 水稻田間種植的綜合管理措施
2.1 科學合理輪耕
把土地耕層深度始終保持在15~20cm以上,旋-旋-翻,水田整地,旱整平,使稻田土壤達到“平、碎、軟、深”。
2.2 科學合理插秧
要保證水稻的插秧質量與間距,秧苗插入水中以后必須保持秧苗的淺直、勻稱而且齊整,插秧后要保持適當的澆水。保證水稻苗不飄浮并且直立不歪,病苗和弱苗盡量篩選不用,水層太深和過淺不宜插秧。插秧標準度,淺,插秧深度以插入1.5cm左右為宜,盡量不要讓秧苗漂浮,直,苗直立、行直是為了保持通風良好,行穴距規(guī)整。勻:每穴均勻,以3~5株為宜。齊,深淺應一致,邊腳不空,秧苗高矮勻稱,斷頭秧船型秧不插入。保持水分良好,緩苗后及時注水促進秧苗返青。
2.3 正確并科學施肥
把化肥與有機肥相科學充分結合;土壤施肥與葉面施肥科學充分結合;深施肥與表施肥科學充分結合;依據大豆品種特性科學施肥;依據大豆產量指標標準科學施肥;依據葉齡進程進行正科學施肥。
3 病蟲害防治的方法
3.1 病害防治方法
寒地黑土水稻的生產,病蟲害防治是水稻品|和產量重要環(huán)節(jié),因北方氣溫普遍偏低,所以北方水稻最常見的病害:“稻瘟病”,稻瘟病是水稻最大的病害之一,若不及時防治,常常造成水稻的大面積絕產,此病害的防治主要在于抓好葉稻瘟和穗稻瘟的防治技術與管理方法。
葉稻瘟的治理方法:最佳時期是病斑剛出現時,藥劑選用,20%三環(huán)唑可濕性粉劑100g,兌水45kg噴霧防治,30%潔苗乳油15mL,兌水45kg噴霧防治,50%硫磺唑200~250mL/667m2,連噴2次,隔5~7d1次。
3.2 蟲害防治
寒地黑土水稻的蟲害中常見的害蟲有:稻螟蟲、粘蟲等。水稻的稻螟蟲防治方法:稻螟蟲危害水稻后能夠造成枯心或白穗,防治藥劑可以選用,98%巴丹原粉用30g/667m2,并拌細土25kg撒施;50%螟怕可濕性粉劑用80g/667m2兌水45kg噴霧防治;25%喹硫磷乳油150mL兌水45kg噴霧進行防治。水稻的粘蟲防治方法,粘蟲是遷飛性害蟲,它的幼蟲吃葉子,造成缺刻,時間長了能吃光整個葉片,防治藥劑選用,25%敵殺死乳油用40mL/667m2,兌水噴霧噴施;50%二嗪農乳油,用50mL/667m2兌水45kg噴霧噴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