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雪的詞語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guān)鍵詞:泰國;漢語名詞;近義詞
現(xiàn)今是信息的年代或者是稱作IT(Information Technology)年代,所以人們可以無限的進行的通信,這就是世界無國界。那么學習語言在交流、貿(mào)易、投資和旅游方面都非常有利,包括不同的知識領(lǐng)域和具有發(fā)展?jié)撃艿穆殬I(yè)。中文就是其中最受歡迎的語言之一,因為中國在現(xiàn)今的世界經(jīng)濟占據(jù)非常重要的角色,其中中泰合資的企業(yè)也穩(wěn)步增長。此外,教育部在2001年已經(jīng)將中文列入外語基礎(chǔ)教育課程,在小學和中學開始普及中文教學并且泰國每天都會學習中文。現(xiàn)今仍然集中在語言知識中,如說、讀、寫,課程的基礎(chǔ)就是課本并且中文就是排在第一位。在中文教學中遇到最主要的問題就是學生缺少詞匯量、詞匯來源和使用方法等等,這也就造成大部分的學生認為中文非常難、無聊的主要原因,造成不理解或者沒有信心說中文,因為害怕用錯詞匯并且在語境中用錯詞匯。
一、避免語言遷移
將漢語作為第二語言進行教學時,需要注意的首要問題就是防止母語遷移的對學習的干擾。泰國學生作為對外漢語教學的對象,與漢語者的文化背景不同,生活習慣也不同,泰國學生的母語思維已經(jīng)根深蒂固。如果現(xiàn)在要學習一種新的語言,讓他們用一種新的思維方式思考問題,這將難以擺脫母語的影響,特別是在詞匯學習的時候,他們一般都會先把一個詞語翻譯成泰語中所對應的詞語,然后再根據(jù)這個詞在母語中的同等意義和功能用法等,再反過來理解新學習的漢語。這一學習過程難免會受到母語所帶來干擾,例如“熱”與“燙”均表示溫度高,但是它們在用法上有明顯的差別,但是對于泰國的學生而言就會產(chǎn)生偏誤。由于這兩個詞在泰語中所對應的詞都是“????”,學生很容易就會依據(jù)“????”在泰語中的用法在類推到漢語中,如此就會出現(xiàn)諸如“昨天天氣真燙”的偏誤語句。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強調(diào)這樣的詞語,并加強漢語和母語之間的差異,以幫助學生避免可能會出現(xiàn)的偏誤,做出有針對性的教學。
語言教學最重要的是讓學生設(shè)身處地的理解和感受目標語言的文化環(huán)境。漢語中存在大量其他語言所沒有的謙詞、敬詞、貶義詞、褒義詞等,這些詞語當中通常包含除了詞匯本意之外的附加色彩意義,這些附加意義使話語的表達更加形象、更加生動、更加確切,并且直接影響語言交際的成敗和效果的好壞 。
二、近義詞的區(qū)分
泰國漢語學習者中,尤其是初級學生或中級學生,由于學習時間較短,他們很難準確的辨析出哪些詞語間有近義關(guān)系。在做練習的時候,往往把近義詞與非近義詞混為一談。例如我們的學生把“招待 ―接待 ―對待”、“禮節(jié)―禮儀―禮貌”、“禮讓 ―謙讓 ―退讓”、“趕忙―趕緊―趕去”等詞語都看成是近義詞;此外,還有學生把“接受―承受―接收―受到―遭到”、“表現(xiàn)―體現(xiàn)―表示―表白”等都看成是近義詞。
詞的多義性使不同詞義之間的聯(lián)系變得非常錯綜復雜,這些詞義分別以單項意義與另外的詞結(jié)合成近義關(guān)系,使得詞義關(guān)系變得更加復雜。例如“力爭”這個詞語有兩個動詞義項:(1) 極力爭辯;(2) 極力爭取。二者各有各的近義詞,前者的近義詞是“爭辯”,后者的近義詞有“力求”、“爭取”。再如“嗓子”這一名詞有兩個義項,以句子示范,“他的嗓子啞了”中的“嗓子”是名詞,其近義詞是“喉嚨”;而在“她的嗓子真好”中,“嗓子”的近義詞有“嗓音”。“喉嚨”和“嗓音”本身并無近義關(guān)系。綜上這些現(xiàn)象的復雜度也會讓泰國學生難以分辨。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讓學生分清哪些是近義詞,其關(guān)鍵在于找出詞義間的異同之處,避免相同詞素或語素的誤導。
三、區(qū)分詞語色彩
詞語的色彩意義包括語體色彩、感彩和形象色彩三個方面,對近義詞進行辨析時可從這三方面的差別來具體的分析。具體的分析方法已在前了詳細的闡述,這里我們主要總結(jié)使用方法。但在辨析時因為學生都是非漢語母語的,都是把漢語作為第二語言學習的話,需要結(jié)合它們的特點,要注意的是色彩意義的三個方面均與中國文化相關(guān)。因此,在辨析近義詞的色彩意義間的差別時,應適當結(jié)合中國的文化背景和中國人語言使用的文化習慣和文化心理來進行教學。比如說:“去世”與“死”,二者的基本意義完全相同,但在具體使用的時候,卻表達著不同的感情因素。一般而言,對值得尊敬的或比自己年長的人的死亡通常使用“去世”,而不用“死” ,這主要是因為“去世”這一詞語是指“離開這個世界” ,詞義本身較為含蓄,并沒有“死”那么的直接。這與中國文化中重要的長幼尊卑、忠孝節(jié)義等觀念緊密相關(guān)。
參考文獻:
[1] 崔亞麗. 泰國學生漢語習得中狀語語序偏誤研究及其教學策略[D]. 山東大學, 2010.
[2] 李晶. 初、中高級階段漢語詞匯教學方法的比較研究[D]. 廣西師范大學, 2012.
[3] 劉迎欣. 初中級水平泰國留學生――漢語作文形容詞偏誤研究[D]. 廈門大學, 2009.
[4] 卿雪華. 留學生漢語習得近義詞偏誤研究――以泰國學生為例[D]. 云南師范大學, 2004.
干燥(drying)是利用熱能使?jié)裎锪现械臐穹?水分或其他溶劑)氣化,并利用氣流或真空帶走氣化了的濕分,從而獲得干燥物料的操作。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guān)于小學干燥詞語的反義詞,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如果喜歡可以分享給身邊的朋友喔!
一、干燥詞語的解析猶干旱?!豆茏印ざ鹊亍罚骸按喝拢斓厍?,水糾列之時也?!薄稘h書·溝洫志》:“春夏乾燥少水時也,故使 河 流遲,貯淤而稍淺?!?失去水分;缺少水分。漢 王充《論衡·商蟲》:“穀乾燥者,蟲不生?!薄斗ㄔ分榱帧肪硪灰凰模骸懊嬌嗲铮墙归],五臟內(nèi)煎,津液外竭。”《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難遇夫》:“丫頭又忙掇過一碗湯來,説:‘飯乾燥,吃些湯罷!’”枯燥,沒有趣味。
二、干燥詞語的反義詞滋潤 [ zī rùn ]
溫潤 [ wēn rùn ]
潮濕 [ cháo shī ]
三、干燥詞語的造句1、這里的空氣很干燥,石灰很快就干了。
2、將涂層噴涂在試件上并在空氣中干燥成軟粉末。
3、突然,他在晚上呼吸著新鮮而寒冷的空氣,他知道這是一股寒冷而干燥的強風。
4、該樹脂涂膜干燥快,硬度高,耐水性好,外觀和抗沖擊性與醇酸樹脂相似。
5、天氣干燥時,在樹林里扔點燃的香煙很容易著火。
6、這個國家的大部分地區(qū)將是干燥的,但有些地區(qū)可能會下雨。
7、法國南部的大部分夏天都是干燥晴朗的。
8、只要表面光滑、牢固、干燥,瓷磚就會被卡住。
9、如果氣候變得干燥,將會有更多的干旱。
10、將清洗過的載玻片浸入去離子水中,觀察其干燥模式。
11、然而,即使在干燥的道路上,這種汽車也表現(xiàn)出良好的抓地力。
12、當土壤干燥時,植物會失去更多的水分。
13、將谷物和谷物儲存在陰涼干燥的地方。
14、這些自然干燥的花會比一束花持續(xù)更長時間。
15、完全干燥的玻璃粉吸收大量二氧化碳。
16、選擇一個干燥溫暖的日子,把它們從植物上割下來,小心不要碰傷它們。
17、本月初和月底,天氣相當干燥,但在本月中旬,雙方都有近一百毫米的降雨。
18、干燥的石墻看起來荒涼而毫無生氣,但是它們?yōu)閯又参锾峁┝藢氋F的棲息地。
19、儲存在涼爽干燥的室溫下以避免過熱。
20、埃莉諾第一次表達了她對這些天干燥天氣的喜悅。
21、目前,更先進的流化床干燥器被廣泛使用。
22、孢子耐干燥,有許多常用的消毒方法。
23、長期呆在有中央供暖系統(tǒng)的家庭和辦公室也會導致皮膚干燥。
24、加濕器可以在房間里加熱,以防止吸入干燥空氣導致喉嚨不適。
25、將面包屑灑在干燥的烤盤上,在烤箱中烘烤。
26、初乳粉末應儲存在涼爽、干燥和通風的倉庫中。
27、通往該島的堤道只能在干燥的潮水中通過。
28、讓卷發(fā)自然干燥,使卷發(fā)變得最有光澤。
29、受不了隨著時間的流逝,空氣變得干燥,在離開的時候和離開的車站,有多少溫柔溫暖的想法總是充滿悲傷和心碎?
30、這個沙漠干燥炎熱的環(huán)境太糟糕了,支撐不了太多的生物。
31、風是如此凄慘,我吻了我的嘴干燥。
32、冬眠期間,植物必須保持非常干燥。
一、透徹地理解詞語的含義,正確地選用
句子的主要功能是交流思想感情,而句子是由詞語構(gòu)成的,因此透徹地掌握詞語的含義,是選用詞語的基礎(chǔ),在豐富的詞語中,有些詞語非常相近,但必須正確地掌握它們的含義才能恰當?shù)剡\用。如(1)那個時候的中國社會動蕩,經(jīng)濟秩序極為混亂,物價青云直上,人民苦不堪言。這句中的“青云直上”應該改為“扶搖直上”。因為青云直上指的是迅速上升到很高的地位,只能指人的地位。(2)大家的認識處于“浮淺”的狀態(tài)。這句中的“浮淺”應該選用“膚淺”?!澳w淺”指的是局限于表面,不深刻,它的反義詞是深刻,常用于觀點、認識、體會等?!案\”是浮在表面,不切實,強調(diào)空虛,它的反義詞是深沉,用于人的作風、為人等,因為本句提到認識,所以應該選用膚淺。
二、深入了解詞語所包含的色彩,正確地選用
有些詞語本身的含義便帶有某種感情,如“高興”、“痛苦”、“贊嘆”、“輕視”等,另一些詞語本身并不表示感情而是隱含著某種感情,這類詞就是教學中通常所說的褒義詞、貶義詞。這就需要我們多積累多使用這樣的詞語,例如(1)李老師平時沉默寡言一到課堂上就振振有詞,滔滔不絕,所以他的課很受同學們喜歡。(2)在今天舉行的決賽中,我校選手有實力染指金牌的項目是男子籃球和女子跳遠。第一句中“振振有詞”是貶義詞,顯然不當應該選用感彩含有褒義的“口若懸河”,第二句“染指”也是貶義詞,應選用“奪取”更適宜。
其次,語體是有色彩的,即有口語和書面語。它們雖然都有溝通的功能,都能達到預期的效果,但它們之間是存在差異的,口語比較隨意、活潑一些,書面語更莊重、正式一些。所以,我們在選用詞語的時候必須注意它們的區(qū)別。如:詩人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詩中,與保姆相近的詞語有“奶媽”“奶娘”等,因為“奶媽”“奶娘”口語化,所以在這里棄用。又如,有位學生給一位老人寫了這樣一張便條:“余爺爺:驚悉閣下病了,父親讓我登門造訪,未能見面。現(xiàn)饋贈鮮花一束,祝早日康復!”(有四個詞出現(xiàn)了語體錯誤:①“驚悉”應改為“獲悉”;②“造訪”應改為“探望”;③“閣下”應改為“您老”;④“饋贈”應改為“敬送”。)在運用詞語時,選用什么樣的語體色彩的詞才恰當呢?
一要看文章的體裁和具體內(nèi)容。議論文,語體比較莊重、謹嚴,應多用書面語;記敘性的文章,語體比較生動活潑,可適當運用口語詞。
二要看場合。例如,外交場合往往談及國家和民族的重大事項,要講究禮儀,所以語言往往比較莊重典雅,常用“會見”、“接見”、“謁見”、“拜見”等。
總之,口語和書面語各有特色,各有所宜,又密切聯(lián)系。詞語的語體色彩,有時為了追求某種特定的表達效果也可以活用,即莊詞諧用,諧詞莊用。因此,我們在教學中應該教育中學生深入地了解詞語所帶的色彩,這樣才能在理解和運用方面如魚得水。
三、根據(jù)詞語所在句子的上下文,正確地選用
詞語和詞語不僅在一個句子中要互相配合,在上下文中也要相互配合,在中學生平時的閱讀練習中常常出現(xiàn)。因為文章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上下文是有聯(lián)系的,所以根據(jù)上下文的語言環(huán)境選用詞語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1)為了躲避敵人的生活他?搖 ?搖?搖?搖成一個闊太太打扮得,珠光寶氣a化裝b化妝“化裝”指假扮,“化妝”指用脂粉等使容貌美麗,這個句子做什么樣的選擇?因為目的是躲避敵人的搜捕,而不是使容貌美麗,所以在這里應該選用“化裝”即“假扮”之意。(2)每次交代任務(wù),他總是找借口?搖?搖?搖 ?搖。a推脫b推托,“推脫”是“推卸”,后面常與責任搭配?!巴仆小笔墙韫示芙^,根據(jù)語境這個句子中間有“找借口”三個字應該選用推托。
四、詞語避免重復、呆板,要多樣化地選用
葉圣陶先生說:“一句話當中有兩個重復的字,只要念一下,就覺得拗口,總得想辦法去掉一個?!蔽覀儗懳恼?,語言上要避免重復、呆板,適當?shù)囟噙x用一些意思相近的詞語。比如:(1)在世界杯球賽的史冊上,巴西隊的業(yè)績是無與倫比的;15屆全部進入決賽圈,可謂世界唯一;三次榮獲大力神杯,可算世界首創(chuàng);總成績領(lǐng)先諸雄,可列世界第一;托起的巨星球王貝利,可稱世界最佳。這段話中表示“世界一流”的詞語換了五種說法。(2)“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肚邎@春?雪》中“略輸”的意思是略微欠缺點兒,“稍遜”的意思是稍微差一點兒,這兩個詞屬于一組近義詞,含義差不多。在文章中交錯使用,既避免了字面的重復,又使得語言豐富多彩。
五、虛詞的正確選用
關(guān)鍵詞:心理詞典 大學英語 詞匯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3)38-01-01
一、引言
心理詞典的研究旨在揭示詞匯在大腦中的存儲方式及從心理詞典中提取、索取詞匯的方式。心理語言學家把詞在長時記憶中的表征稱為我們的內(nèi)部詞典,它又被稱為內(nèi)部詞匯( internal lexicon)或心理詞匯(mental dictionary)。一般認為,這種心理表征包括詞形知識、詞義知識和詞的發(fā)音知識,它所包含的信息無論從數(shù)量上和構(gòu)成復雜性上都遠遠超過一般意義上的普通詞典。
國外在心理詞典領(lǐng)域中所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幾方面:心理詞典的提取機制有兩種不同的觀點:以Green (1998) 提出的抑制模型為代表的語言非特定提取理論及相反的,語言特定提取理論。Costa (2004) 從雙語者兩種語言流利性差異的角度討論了高水平早期雙語者和非熟練雙語者不同的詞匯提取控制機制。關(guān)于心理詞典的實驗研究方式早期的雙語心理詞典實驗研究比較注重考查雙語者的語義信息是如何存儲的。為了驗證理論假說,研究者們采用了各種實驗范式,包括雙語詞的自由聯(lián)想實驗(kolcrs 1963),stroop效應實驗(stroop effect experiment),命名實驗,翻譯實驗及跨語言的語義啟動實驗,而啟動實驗的常用的軟件之一就是DMDX。Weinreich(1953)提出雙語心理詞典表征的組織結(jié)構(gòu)分為三種:并列型,復合型和從屬型。但有關(guān)雙語者的心理詞典是否有兩個獨立的語義表征系統(tǒng)尚無一致結(jié)論。目前主要有三種觀點:同一表征說,獨立表征說和折中說。
國內(nèi)有關(guān)心理詞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分析雙語的心理詞典的提取方式,及其對翻譯,聽力等基本語言技能的影響及教學模式的啟發(fā)。但是大部分還停留在理論分析的階段,相對而言,國內(nèi)學者使用軟件或相應的平臺來測量受試的心理詞匯,并在此基礎(chǔ)上進一步分析語義表征的還比較少。在中國英語學習者心理詞典的組織結(jié)構(gòu)方面,董艷萍(1998, 3)發(fā)現(xiàn)連接模型與概念調(diào)節(jié)模型對于中國英語學習者的心理詞匯組織特點來說并非彼此對立,而是與學習者的英語水平有關(guān)。而陳士法(2006, 1)通過研究證明一語和二語單詞的語義表征是獨立的,但是這兩個獨立的語義系統(tǒng),又通過兩種語言中對應的兩個單詞間所共享的那部分語義緊密相連。本篇文章從心理語言學的角度對詞匯在大腦中的存儲問題進行闡釋,進而對詞匯在大腦中的存儲問題進行闡釋,構(gòu)建心理詞典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希望對大學英語詞匯教學提供一些啟示。
二、心理詞典在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
詞匯是構(gòu)成語言表達的基本核心,是語言學習的基礎(chǔ),語言學習作為人類認知活動的一部分,要求學習者首先要遵循認知規(guī)律,掌握牢固的語言知識。心理詞匯在大學英語詞匯教學過程中占有很重要的作用,外語教學遵循的系統(tǒng)原則,交際原則,文化原則,認知原則和情感原則,在外語的詞匯教學中也不例外。我們主要討論其認知原則。在外語教學中強調(diào)認知原則包含兩個方面:一是應充分考慮到學習者原有語言知識和世界知識對外語學習的影響,有意識地對比母語與外語之間結(jié)構(gòu)特點的異同,加深學生對新的語言系統(tǒng)知識的理解;二是應充分考慮到學習者的學習策略和記憶習慣的作用。在外語詞匯教學的初級階段,學生的外語心理詞匯量有限,當新詞的詞義很難用直觀手段或目的語解釋清楚時,利用母語講解既可以把詞義及用法概括得清晰明了,又可以節(jié)省時間。當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一定量的詞匯和句型后,注意加強母語和二語的比較分析學習。在詞匯教學的高級階段,教師應當盡可能用學生已經(jīng)熟悉掌握了的目的語來解釋新詞,即盡可能減少母語的中介作用,幫助學生建立二語心理詞匯網(wǎng)絡(luò)。
教師通過語義網(wǎng)絡(luò)去激發(fā)學生學習詞匯的興趣,變被動學習為主動記憶,從而真正掌握詞匯知識。因此,對于大學英語詞匯教學,筆者提出以下建議:大學英語教師應積極建立和拓展心理詞匯庫,可利用多種手段,提高詞匯輸入的質(zhì)量從上論述可以看出,提高詞匯輸入的質(zhì)量,是建立心理詞匯的重要前提。因而,學習者要在盡可能多的渠道范圍之內(nèi),盡可能多地提高詞匯輸入的質(zhì)量??梢酝瑫r利用眼、耳、嘴采用聽和讀相結(jié)合的方式減少感覺記憶中詞匯信息的喪失,減緩遺忘速度。同時可以利用多媒體手段為學習者同時提供視覺、聽覺和文本信息。視覺、聽覺和語音系統(tǒng)與大腦中的各個處理器官共同作用,通過工作記憶將感官輸入解碼成有意義的文字,從而引導學習者理解目標語詞匯在語音、語義、形態(tài)、句法、語用等方面的信息。
重組心理詞匯,排除母語干擾,在英語詞匯的學習中,大部分學生孤立的記憶單詞表,只注重單詞的定義,拼寫和對等的中文解釋。由于母語的介入,這種詞匯學習方法很難使學生接觸到詞義的其他方面。因此,在英語詞匯的學習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排除母語的干擾,有意識的對現(xiàn)有的詞匯進行歸類,整理,把所學的詞儲存到它所屬的范疇中,同該范疇中其他成員建立必要聯(lián)系,從而完善心理詞匯的結(jié)構(gòu),達到重組的目的。通過組塊,擴大工作記憶的容量。因為工作記憶中的基本單位是組塊,且學習者的工作記憶能力非常有限;因此,在接觸新詞匯的時候,應該選用組塊減輕工作記憶的負荷,減少工作記憶中單詞信息的喪失與遺忘,獲取高效率的記憶效果。經(jīng)過組塊記憶的反復練習,便可提高心理詞匯的記憶效率。綜上所述,提高詞匯輸入的質(zhì)量,并通過組塊記憶的反復實踐,是建立、擴大心理詞匯庫的一條好方法。
三、結(jié)論
詞匯的特性決定了詞匯的教和學的重要性。詞匯的掌握關(guān)系到語言能力的進一步提高。教師要重視詞匯教學,激活學生的思維、想象、記憶,使二語詞匯知識朝著更高階段發(fā)展,形成更合理更有效的心理詞庫,促進語言產(chǎn)出性能力的提高。心理詞匯對大學英語詞匯教學有很大的啟示和幫助,值得我們學習和應用,在英語詞匯教學中,利用心理詞匯的概念幫助學生進行理解記憶,并引導學生有意識的對詞匯進行聯(lián)想和歸類,以此來擴大詞匯量,從而達到對詞匯知識更全面,更豐富的認識。 在教學方面,本研究的結(jié)論將有助于推動中國英語學習者的二語詞匯習得,尤其是大學英語領(lǐng)域中;更重要的是,本研究將為二語詞匯教師提供理論支持。
參考文獻
[1]Green DW. Mental control of the bilingual lexico-semantic system[J]. Bilingualism: Language and Cognition, 1998(1).
[2]Weinreich, Languages in Contact: Findings and Problems[M]. New York: Linguistic Circle of New York. 1953.
[3]陳士法. 從二語詞匯習得看雙語心理字典中的語義表征. 外國語言文學[J]. 2006, (1).
【關(guān)鍵詞】 初中英語 詞匯教學 教學思考
眾所周知,詞匯是英語教學的關(guān)鍵,也是語言組成的重要因素。詞匯教學始終貫穿整個中學英語學習過程。一定數(shù)量的詞匯是語言實踐的基礎(chǔ),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以及聽、讀、寫等基礎(chǔ)能力。因此,詞匯量掌握的多少直接影響到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
1. 利用字母組合掌握單詞形式
英語是拼音文字的一種,詞匯的拼寫和讀音是詞的基礎(chǔ),也是構(gòu)成詞匯的首要因素。在詞匯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形和音的結(jié)合。讓學生能將相對應的形結(jié)合起來,再將對應的音聯(lián)系到一起,通過反復的練習之后,學生就會建立起同類詞匯的音和形模式。如,當學生在了解長元音[a:]的發(fā)音后,會將ask、banana以及class等單詞聯(lián)系到一起。因為詞匯是語句的生命,只有學好詞匯才能熟練掌握其用法。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給學生好的學習方法,不僅能幫助學生增強學習英語的興趣,也能讓學生更直觀的感受生動的詞匯。只有讓學生靈活的運用單詞,學生才能在口語交流中領(lǐng)悟語言內(nèi)涵,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以water這個詞為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摻雜一些教學動作來講這個詞匯,使其靈活的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如“There is some water in the bottle. We can drink it. ”這句中的water是“水”的意思;而在“The flowers are dry. I must water them every day.”中是“澆水”的意思。只有讓學生在不同的語句中感受water的不同用法,才能具體掌握詞匯的意思。
2. 利用直觀教具來增強學生興趣
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教師。主觀教具不僅能激發(fā)學生興趣也能增強學生的學習動機。直觀教學就是采用益于學生接受的教學方式。如一張簡單的圖片、一個實用的實物以及幻燈片等輔助教學工具都是增強直觀教學的重要手段,對一些表示具體事物的名詞具體動作的動詞都可以通過手勢、動作等形式來完成。主觀教學不僅能引起學生的注意也能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之中。以apple一詞為例,教師可以利用實物來提出問題:What is this in English? Is it an apple?也可以用多個實物來提出問題讓學生回答。反復的操練學生不僅能理解單詞的詞性和單復數(shù)概念,也能在回答問題過程中朗朗上口。如,再講lazy這個詞匯時,可以通過舉例來讓學生在聯(lián)系的同時準確領(lǐng)悟這一詞匯的意思和靈活運用的能力。
同時,再現(xiàn)性教材中,詞匯有重點詞語和非重點詞語之分??梢詮膬刹饺胧謥斫鉀Q這個問題。首先教師創(chuàng)建經(jīng)典的情景,將重點詞匯分呈現(xiàn)、鞏固、運用進行分層次教學,這樣學生能從從簡單到復雜層層遞進,從整體去理解和感知詞匯。其次,根據(jù)詞組的形、義、音進行解讀,引導學生感知詞匯背后的文化內(nèi)涵,通過語境來激發(fā)學生想象。如,將所有關(guān)于clothes這個詞的共同概念展現(xiàn)給學生,讓學生形成語義場,幫助學生完成詞組的記憶過程。
3. 猜謎游戲增強學生記憶
謎語搭建信息溝通的橋梁,猜謎學英語是傳遞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活動,不僅能活躍課堂氣氛,也能讓學生充滿高昂的學習情調(diào)。如,What is dirtier when it is cleaned more?這句話的謎底是air。因為單詞本身是枯燥乏味的東西,教師如果讓這份乏味中增添一絲興趣,學生自然而然的就會融入進快樂學習之中。
同 時,讀和做是相輔相成的。讀一次以后很容易忘記,但學生親自參與之后會很容易記住。游戲記單詞不僅能幫助學生提升自主參與的能力。也能讓學生在玩的過程中得到學以致用的知識。如,在猜詞游戲中學生甲可以說:“It has a round face, it has two hands and it can tell you time. 這個時候猜的學生就會回答出來:“It’s a clock. 競猜游戲不僅能增強學生的思維能力,也能鍛煉學生的探究能力。教學也可以讓學生玩接龍游戲。如第一名學生說:I have a coat. 這時第二名學生可以回答:This is hers. 這樣的接龍游戲不僅能豐富學生的詞匯量,也能讓學生在玩游戲的過程中增強詞語的記憶能力。同時,模仿游戲也是學生學習英語的關(guān)鍵。如教師說:I am sitting on the chair. 這個時候?qū)W生可以模仿說:I am reading on the sofa. 這種游戲能增強學生的聽力和詞匯組織能力。
綜上所述,英語教學首先要重視詞匯教學。遵循教學規(guī)律并根據(jù)詞匯的特點以及學生學習的實際基礎(chǔ)狀況,讓詞匯教學更多樣化趣味化。教師只有不斷的改進優(yōu)化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興趣、增強學生的參與性,加強學生探究精神,才能讓學生在思維想象、觀察記憶以及創(chuàng)造分析能力上更上一層樓。同時,教師還要積極引導學生自主獨立學習,這樣更有利于學生學習和掌握中學詞匯。
■
[1] 談曉燕. 交際教學法與初中英語教學[J]. 貴陽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1(03).
1. 聯(lián)系上下文,推敲詞語
(1)用文中的原句,理解詞意。
一些詞語在出現(xiàn)時,前文、后文已形象地概括出了詞語意,觸手可及,引導學生理解這些詞語時,就應放手讓學生邊讀邊思考,理解詞語。
(2)摸清句子聯(lián)系,理解詞語。
語句間關(guān)系錯綜復雜,對于一些比較抽象的虛詞,想通過口頭釋意,有板有眼,唯恐丟字漏字,掛一漏萬,則會顯得吃力不討好。最實用的方法應是引導學生讀懂前、后句子,挖崛語句間的關(guān)系,從而理解詞語。
(3)理清故事情節(jié),理解詞語。
這種方法是被理解的詞語大多是在記事的課文中,學生往往特別關(guān)心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此時,學生對維持故事的完整性、延續(xù)性有強烈欲望。教師可抓住契機,可利用故事發(fā)展情節(jié)來理解詞語。
2. 模糊意會,理解詞語
小學語文教材中有很多詞語,學生已經(jīng)知道意義,在知識積累到一定程度時便能“意會”而解。對于這些詞語,教師讓兒童聯(lián)系生活,輕輕一點就通,讓學生充分發(fā)揮對詞語的意會能力。如,《少年閏土》一文中的“竹匾”、“銀項圈”、“氈帽”“跳魚兒”等詞語,對于一群生活在江南水鄉(xiāng)的農(nóng)村孩子來說,何需教師按照詞典里的意思來解釋,只要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回憶一下平時接觸過的這些東西,或者展示一下圖片即可。
3. 在語言環(huán)境中,理解詞語
詞語存在于生動的語言環(huán)境中,很多詞語往往放在語言環(huán)境中時,讓人一看就明白其含義,離開了語言環(huán)境再去解釋,反而會越來越復雜。因此,在理解詞語時可以“據(jù)句定義”,把詞語放在整篇課文中揣摩其意。
例如《鳥的天堂》一課中的“茂盛”一詞,字典中的解釋為“植物生長多而茁壯”,但植物生長得怎么樣才算是多而茁壯呢?如果讓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找一找課文中具體描寫大榕樹的句子:我有機會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樹。枝干的數(shù)目不可計數(shù)。枝上又生根,有許多根直垂到地上。伸進泥土里。一部分樹枝垂到水面,從遠處看,就像一株大樹。
4. 圖文結(jié)合,理解詞語
小學語文教材特別注重和生活緊密結(jié)合,為了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和生活,配上了生動的圖畫。教學中要把圖文有機結(jié)合起來。
例如,《溫暖》一文最后有這樣一句話:“深秋的清晨是寒冷的,卻送來了春天般的溫暖”。句中的“溫暖”和“寒冷”是相反的一組詞,表面看來,似乎是矛盾的,怎樣引導學生準確地理解呢?有位教師是這樣組織教學的:首先讓學生看圖,說說圖從哪些地方看出深秋的清晨是寒冷的?(樹是光禿禿的,黃葉落滿了地,身上穿著大衣,清潔工也穿上了厚厚的衣服)這樣學生從具體的事物中理解了“寒冷”的意思。接下來教師繼續(xù)設(shè)問:深秋的清晨是寒冷的,為什么清潔工卻感到春天般的溫暖呢?讓學生結(jié)合對清潔工的親切關(guān)懷,心里熱乎乎的,十分感動,產(chǎn)生溫暖的感覺。這樣加深了對文章的理解,體會出文章所蘊含的感情。
5. 演示表演,理解詞語
詞語理解最容易也最讓學生感興趣的方法是演示實驗。例如教學《烏鴉喝水》時,寫水“漸漸地升高”一 句中的“漸漸地”,教師可通過演示實驗使學生理解詞義。指名讓學生把事先準備好的小石子往裝有半瓶水( 稍帶紅色或藍色)的瓶子里一粒一粒地扔下去,其他學生仔細觀察水面的變化。當學生看到瓶子里水面逐漸升 高的情景時,教師稍加點撥,學生馬上就會領(lǐng)悟到“漸漸地”就是“慢慢地”的意思。
電教媒體可以將詞語所表示的意思直觀地再現(xiàn)在學生眼前,便于他們準確地理解。
6. 比較琢磨,理解詞語
(1)比較近義詞。讓學生比較近義詞,仔細分辨細小差別,明確作者用詞的準確,體味詞語背后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古詩詞作為傳統(tǒng)文化中的瑰寶和精華,對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文素養(yǎng)有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重視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有利于培養(yǎng)小學生的記憶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維能力,有利于提高他們的審美情趣、愛國情感,對于小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優(yōu)秀古詩詞是小學教育的重要資源,優(yōu)美的詩詞,深刻的內(nèi)涵,高遠的意境,流傳的佳句,精湛的語言,是我們?nèi)≈槐M、用之不竭的寶藏。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
1 引言
由于現(xiàn)代文和古文之間的不同,要引導學生讀準每個字,每個詞的讀音,使其更深入的了解詩意,不斷的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我們廣大語文教師只有重視古詩詞的教學,不斷充實自己,提高自己的文學素養(yǎng),正確把握作品的情感,采取科學有效的手段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只有注意才能使學生熱愛古詩詞。
2 初讀詩文,落實字詞句教學
一首古詩,一般是一課時完成,要求達到的目標要一一落實,包括生字的認識、書寫等。依據(jù)學段不同,初讀的側(cè)重點也應有所不同。課標指出“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chǔ),是1—2年級的教學重點”,初讀古詩文離不開詞句教學,低段教學尤其如此。試想,如果學生生字認不清形,讀不準音,如何能讀懂并體味詩意呢?如李白的《贈汪倫》一詩,教學中要求學生認識“贈、汪、秀、舟、欲、踏、潭”等生字,會寫“舟、乘、汪”等3個生字,教師要夯實這些字詞的教學,以便順利達成教學目標。
當然,隨著年級的升高、識字的增多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增強,學生初讀詩文認識生字也逐漸由“細致變粗略”,這也是符合學生的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的??傊踝x詩文要依據(jù)學段的不同特點,引導學生讀通讀順,以達到順利推進課堂教學的目的。
3 語言美:即品詞析句 體味詩情
小學古典詩詞具有著篇幅短小、語言精美、事物抽象、而意蘊豐富的特點。在古詩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咬文嚼字,認真推敲,體會詩人煉字遣詞的技巧。引導學生在詞語的比較、推敲與甄選中的理解、體味詩句的意思、感悟詩中語言的美妙,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在學生充分預習古詩后,開始學習古詩的內(nèi)容,首先我采用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一字一句的讓學生自己慢慢的去領(lǐng)悟,鼓勵學生借助古漢語詞典去翻找;其次采用小組合作的方法,將自己不懂的問題在小組上互相交流,互相探討,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再次將小組解決不了的問題提交到黑板上,由全體師生共同研究解決,重難點處老師適當點撥,畫龍點睛。
如:在教學《泊船瓜洲》時,我采用比較的方法引領(lǐng)孩子品味詞語,即通過置換詞語進行比較和推敲,以體會詞語運用的精妙。讓孩子思考作者先曾寫成"春風又過江南岸"而后換成"春風又綠江南岸"的原因?"過"字與"綠"字有什么不同?在推敲詞語的同時感悟到這樣一改,全詩境界大為改觀,整個江南生機勃發(fā)、春意盎然的動人景象,便色彩鮮明地躍然紙上了。
4 借助多媒體,幫助學生理解古詩
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教師應借助現(xiàn)代教學設(shè)備,這樣能使詩歌的意境更直觀生動地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因為大家都知道古詩產(chǎn)生的時代離我們已經(jīng)很久遠了,古詩中出現(xiàn)的生活片段很難讓現(xiàn)在的孩子接觸和體會。所以單靠教師的只字片語很難解釋清楚,孩子們也無法體會出相關(guān)的詩意。這時就要教師借助多媒體,制作課件,讓學生通過聲像、視頻去了解歷史、了解過去,這樣不僅讓學生理解詩意,也幫助學生拓展了課外知識。
例如:箬笠、蓑衣這兩件物品現(xiàn)在已找尋不到,教師通過播放幻燈片再現(xiàn)這些物品,讓學生直接感官認識。多媒體不僅可以展示歷史,還可以帶學生領(lǐng)略一些沒有去過的地方,幫助他們理解詩意。
例如:在學白的《望廬山瀑布》時,許多學生都沒有去過廬山,單靠一些呆板的圖片是無法體會廬山三疊泉的雄偉和壯觀。這時我在教學是運用多媒體播放了廬山三疊泉的視頻,學生仿佛到了實地,感受到了三疊泉壯觀的氣勢。輕而易舉的理解了詩句——遙看瀑布掛前川。在一課三研中,平行班運用圖片介紹進行教學的對比中,運用多媒體的班級課堂效果好于運用圖片的班級。同時,教師也體會到運用多媒體上古詩文課自己也輕松很多,學生也能在更短的時間內(nèi)直觀掌握更多更豐富的知識。
5 恰當引導,求理解求深入
古詩詞內(nèi)涵極其豐富,如果語文老師引導得不好,只講字面上的意思,而不帶學生深入了解詩詞,學生難對詩詞產(chǎn)生興趣。小學語文老師應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慢慢走入詩詞的境界中去,讓他們領(lǐng)略到詩詞的獨特魅力。
同樣,講到辛棄疾的《清貧樂·村居》一詞,老師可這樣提問:“同學們想想看,他們兄弟三人,誰是家中的主要勞力?”學生異口同聲地回答:“是大兒子?!薄皩α?!我們從哪里可以看出來呢?哦,從‘鋤’字可以看出,扛鋤頭是比較重的活兒。大兒子年齡大些,所以他擔負著溪東豆地里鋤草的重擔。我們再接下來看,二兒子年紀稍微小些,所以他就做些紡織之類的活,在仔細地編織雞籠。而三兒子呢,他年齡最小,只知任意地調(diào)皮玩耍,所以他躺臥在溪邊剝蓮蓬吃……老師通過一連串的提問,把學生一步步引入詩詞的美妙意境中,也加深了學生對詩詞的理解。
6 結(jié)束語
[關(guān)鍵詞]閱讀教學;語文教學;目標層次
[中圖分類號]G62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3712(2013)25-0059-05
一、小學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
閱讀教學是語文教育界多年來關(guān)注的焦點,教師和學者做了許多相關(guān)研究和探索,取得了大量成果和顯著的進步,但是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如很多教師注意到了語文能力的遷移和運用,但是僅僅停留在對語言文字和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上,缺乏更深層次的學習和思考,導致語文課堂上的閱讀教學徘徊在淺層次的分析理解上。要改變這一現(xiàn)狀,需要對課文進行深入理解。本文以《石灰吟》這篇課文的閱讀教學作為案例,通過案例分析總結(jié)語文閱讀教學的得失,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兩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焚燒、干錘萬鑿。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誦課文。了解詩歌大意,感悟詩人頑強不屈、清白做人的高尚情懷。
3.領(lǐng)悟本課借物言志的表達方法。
(二)課堂觀察記錄表1課堂觀察記錄表
〖XB,HT10.H,WT,ST,J*2;Y0〗序號1教師的問題1學生的行為1教師對學生
行為的反饋1教學行為的
有效性分析11“吟”是什么意思?1吟誦。1朗誦、吟誦、抒情、言志。1可以在理解的基礎(chǔ)上嘗試運用。21還知道哪些題目中有“吟”字的詩歌?1《游子吟》《暮江吟》。1131對作者有哪些了解?1為官清正;軍事家、詩人。1真好!還有嗎?1除了對作者的了解,還應首先掌握學生對石灰的了解程度。41讓學生自由朗讀詩歌,要求讀通、讀順。1自讀。1指導讀“粉身碎骨”,并范讀。1小組合作檢查朗讀情況。51同學們互相說說對詩句的理解好嗎?1學生互相討論,書寫“焚”字。1“若等閑”說得很準確。161對這首詩你還想了解什么?1為什么寫?代表了于謙的什么品質(zhì)?在什么情況下寫的?1不僅要知道詩句意思,還要體會作者的情感和品質(zhì)。1質(zhì)疑。71你們見過石灰嗎?有什么印象?1看圖片、視頻。1品讀詩句。1順學而導。81作者為什么寫石灰?1誕生過程和于謙的經(jīng)歷相似;正直磊落、堅強不屈。1對哪句話最有感受?帶著你的想象再讀。1解疑。91用什么形容石灰?1不屈不撓,歷經(jīng)磨難。11生成的資源,可引導學生理解石灰經(jīng)過錘煉達到清白的過程。101清白指的是什么?1做人要清廉。1要清清白白做人。1111當時是什么樣的時代背景?1內(nèi)憂外患,瓦剌入侵。看關(guān)于于謙的資料,聽教師解說。1內(nèi)憂是什么?
看完后有什么想說的?1121于謙是怎樣的人?1大愛。1他的精神就是石灰的精神。1結(jié)論不應出自教師之口,教師可以回應學生的答案。131有一個詞最能體現(xiàn)于謙的品質(zhì),是哪一個?1清白。
當官員們……時,他的清白是……;當強敵入侵時……,他的清白是……;當枉遭誣陷時……,他的清白是……1這個清白指的是什么呢?
你能不能體會得更深?這是中華民族的氣節(jié)。
再讀詩歌。1通過背景理解內(nèi)容和情感是學習古詩的好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強敵入侵與清白無關(guān),而是與烈火焚身、千錘萬擊相關(guān)。本詩僅注重“清白”一詞不夠。
小結(jié)學法。可回應學生的質(zhì)疑,讓學生自主判斷。141借助石灰來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這種方法叫做什么?1托物言志1“志”,就是遠大志向。讀一讀《滿江紅》《過零丁洋》《出塞》,這些詩歌分別托什么物?言什么志?1學生能主動提出問題更好。
教師指導學生遷移學習,可以促進學習深入。(三)課堂現(xiàn)象分析
教師的教學過程大致可分為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破題引入――初讀質(zhì)疑――內(nèi)容理解――表達遷移。這一教學流程基本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主體進行自讀、質(zhì)疑、交流的基本理念和方法,注重了理解、遷移,是大多數(shù)教師通常采用的教學流程,我們平時看到和網(wǎng)上查詢到的教學案例大多沒有能夠超過這個設(shè)計思路。
但是,我們是否可以進一步思考:學生理解了“吟”,是否能真正感悟“吟”?是否能夠嘗試“吟誦”詩歌呢?學生理解了作者的“不屈”“清白”,是否內(nèi)化為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和行為參照呢?學生理解了“托物言志”,是否能夠運用在自己的表達上呢?要探討這些問題,就需要思考課堂教學的層次。
二、語文課堂教學的層次
學習本身是有層次的。由于受到課堂教學諸多變量的影響,不同的教師、不同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方法,在不同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不同的內(nèi)容,均會對教學效果的實現(xiàn)產(chǎn)生影響。其中,除了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環(huán)境的影響以外,最重要的變量就是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學生知識結(jié)構(gòu)、生活經(jīng)驗、思想方法以及性格特點、興趣愛好的差異,使每個人對教學內(nèi)容的理解和實現(xiàn)程度(這里所說的“理解和實現(xiàn)程度”,是指學生學習達到的層次)都是不同步、不均衡的。教師應當根據(jù)學生的現(xiàn)狀把學生引導向“最近發(fā)展區(qū)”。
因此,課堂教學的層次,指的是通過課堂教學,學生在知識、能力和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方面的實現(xiàn)程度。布盧姆將教學目標分為三大類:認知領(lǐng)域――知道(知識)、領(lǐng)會(理解)、應用、分析、綜合、評價;動作技能領(lǐng)域――知覺、定勢、指導下的反應、機制、復雜的外顯反應、適應、創(chuàng)作;情感領(lǐng)域――接受或注意、反應、評價、組織、價值與價值體系的性格化。[1]在教學實踐中,學生的學習活動首先是認知活動,而情感等非智力因素滲透于教學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每一項內(nèi)容之中。區(qū)培民基于認知發(fā)展的層次性,將閱讀教學水平劃分為四個層級,即認知性閱讀技能、理解性閱讀技能、評價性閱讀技能、創(chuàng)造性閱讀技能。[2]因此,從認知的角度,語文閱讀教學目標可以分為“識記(認識、記憶)――了解(理解、概括、分析)――掌握(綜合運用、創(chuàng)造性運用)――鑒賞(欣賞、鑒別、評價)”四個由淺到深、由易到難的層次。表2語文閱讀教學目標層級表
1識記1理解1運用1評析記憶1了解1分析1概括1掌握1綜合1創(chuàng)造1欣賞1鑒別1評論字詞閱讀寫作明白托物言志的方法好在哪里(鑒賞)會運用托物言志的方法閱讀寫作(運用)知道托什么物言什么志(理解)記住什么是托物言志(識記)
圖1語文能力目標層次圖示因此,教學設(shè)計應當考慮學生現(xiàn)有的學習層次,而盡可能地指導學生往更高的層次發(fā)展。在上述案例,如果學生很容易就知道了托什么物、言什么志,那么就可以進一步遷移到其他托物言志的文本學習;如果大多數(shù)學生也能順利完成遷移,那么可以嘗試練筆、寫作。
三、教學層次設(shè)計的策略與建議
(一)以課標的層次來把握教學的層次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小學高年級閱讀理解的要求:“在閱讀中了解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lǐng)悟文章的基本表達方法。在交流和討論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斷。”“閱讀詩歌,大體把握詩意,想象詩歌描述的情境,體會作品的情感。受到優(yōu)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勵,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3]
課標提出的語文閱讀教學層次包括:1.了解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2.初步領(lǐng)悟文章的基本表達方法;3.在交流和討論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斷;4.受到優(yōu)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勵,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教師在本課的教學中重視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表達方法,學生對作者思想感情的體會還是比較到位的,一定程度上了解了作者以石灰自許、堅強不屈、清白做人的志向和品格。但是,這都是學生接受了作者或者是教師的思想,他們是否將之真正內(nèi)化了呢?是否真正認同這一思想呢?這一點難以在課堂上觀察到,但是從教師授課的方式可以看出來,課標要求學生“作出自己的判斷”,通過學習“受到優(yōu)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勵,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的目標恐怕還沒有落實。
關(guān)于“領(lǐng)悟”表達方法,“悟”,除了“理解,明白”外,還有“覺醒、領(lǐng)悟、覺悟”等意思。《說文》曰:“悟,覺也。”本案例中學生基本理解和接受了教師的傳授,知道了什么是托物言志,還遷移到其他詩詞,理解“托”什么物、“言”什么志,對“托物言志”基本上有了了解。但是,還缺乏高層次的引領(lǐng),對于堅強不屈、大義凜然、清白做人的品格和氣節(jié),是否還需要在學生生活中進一步體會、領(lǐng)悟呢?也許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受到優(yōu)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勵,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二)從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出發(fā)設(shè)計教學層次
教學的切入點,無疑應當是學生學習的出發(fā)點。引入課文之后,教師提出了一系列問題:“吟”是什么意思?還知道哪些題目中有“吟”的詩歌?對作者有哪些了解?對這首詩你還想了解什么?你們見過石灰嗎?有什么印象?似乎是關(guān)注了學生,但仍然缺乏真正意義上的自主學習。例如,教學的出發(fā)點是否可以調(diào)整一下?是否可以從學生最需要了解的地方又是最感興趣的地方,同時又是本詩理解的最基礎(chǔ)的地方,那就是“物”。本詩的表達方法是“托物言志”,那么,學習者首先想到的問題應該是“托什么物”,對于小學生,讓他們了解石灰是學習的第一層次。教師通過提問“了解石灰嗎?石灰是怎樣形成的?石灰有什么特點”,讓學生對石灰這個“物”有了疑問,繼而教師通過介紹石灰的錘煉、焚燒的過程以及潔白、驅(qū)蟲、防潮的特點,讓學生對所托之“物”形成清晰的認識。然后考慮到所言之“志”。最后點題,可以說明“吟”即是“言志”的形式。
關(guān)于石灰的比喻意義,教師已經(jīng)講得比較清楚了,就是清清白白做人,堅強不屈做事。作者以石灰自許,體現(xiàn)出來的精神就是對國家、對民族的“大愛”。但是僅理解到這個程度,離教學目標的要求還有一段距離。因為,現(xiàn)在的學生往往不知道石灰具有驅(qū)蟲、防潮的作用,還是重要的土木工程建筑材料,甚至可以入藥。如果僅僅是樣子潔白,寄托作者的志向,這是“虛”的層次;那么石灰具有的重要的作用,是否意味著作者希望自己不僅清白做人,還能夠為國家、為民族、為百姓做點事,成為有用的人呢?這就是“實”的理解層次了!因此,從生活經(jīng)驗出發(fā),就能夠進一步深化、豐富對語言和情感的理解。
(三)在運用實踐中深化教學層次
作為一種表達技巧,詠物詩托物言志,在整體構(gòu)思上經(jīng)常用到擬人、比喻、雙關(guān)、借代等修辭手法。詠物詩托物言志的關(guān)鍵在擬人,而擬人是為了移情,給讀者留下亦物亦我的想象空間。有人認為,在本課教學中,讓學生對文章的主要表現(xiàn)手法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就可以了。筆者認為,基本的理解學生并不陌生,學生學過王冕的《墨梅》:“我家洗硯池邊樹,個個花開淡墨痕。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三年級上學期還學過王安石的《梅花》:“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唯有暗香來?!编嵺频摹吨袷罚骸耙Фㄇ嗌讲环潘?,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賀知章的《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睂W生還學過這一類的散文,如五年級上冊的《落花生》、下冊的《白楊》。學生在小學階段對“托物言志”的理解經(jīng)歷了長時間“量”的積累,在這個時候就應該達到一個“質(zhì)”的飛躍。在教師的教學引導下,學生應該達到“覺醒、領(lǐng)悟、覺悟”的層次,甚至部分學生可以達到內(nèi)化、運用、鑒賞的層次,為初中階段更好地掌握這種寫作手法做好鋪墊。要達到這樣的層次,教師應該指導學生運用這一寫作手法,具體包括遷移閱讀(鞏固運用)和練筆寫作(創(chuàng)造運用)兩個層次,本課的表達遷移環(huán)節(jié)就是運用的前一個層次。那么,本課教學中學生是否能夠真正達到感悟“托物言志”的方法,并學會創(chuàng)造性運用呢?我們來看五、六年級學生的習作:
案例1:《小花》
是的,小花在人們的視野中確實小得可憐,以至有人壓根兒沒有注意到她。她既不能和色彩艷麗的牡丹、娉婷窈窕的荷花、紅似彩霞的杜鵑花相比,也不能與潔白如雪的茶花、冰肌玉骨的水仙花媲美,但她卻有自己獨特的風姿。你看,那紅的、白的、藍的、黃的,共同構(gòu)成了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點綴著蒼茫的大地。無論是人跡罕至的偏僻荒野,還是無人企及的懸崖峭壁,到處都有她的影子;無論是風吹雨打,還是烈日曝曬,都無法使她屈服。小花,她使自然界更加美麗,她給世界的各個角落帶了生機。
案例2:《仙人球》
春天來臨時,萬物復蘇,在仙人球“媽媽”的身下鉆出了許多小苞苞,那是小仙人球。小仙人球顯得那么渺小,那么脆弱,好像是小泡泡,一陣微風就能把它們吹跑似的。而它們的媽媽不讓別人碰和欺侮,仙人球卻不斷地往上鉆,終于,在太陽公公和雨露姐姐的陪伴下,小仙人球克服了重重困難,長大了。(來源:小學生作文網(wǎng)http://)
小花、仙人球,都寄托了作者平凡、瘦小而頑強、向上的思想情感,這不正是眾多普通孩子、普通人的真實寫照嗎?可見,小學生能夠初步掌握運用“托物言志”這種表達手法。因此,在理解了文本的內(nèi)容和思想情感之后,教師可以把運用“托物言志”的方法作為下一階段目標,進入深層學習。
總之,有層次的學習是實現(xiàn)教學目標,突破教學重難點的關(guān)鍵。教師應當根據(jù)學生學習的狀態(tài)和需要,設(shè)計逐漸深入的多個層次的教學,只要學生能夠達到本層次,即可以進行更深層次的學習。這樣的課堂才是順學而導、因材施教,才是高效的課堂,也是學生學喜歡的課堂。
參考文獻:
[1]布盧姆 B S,等.教育目標分類學[M].施良方,譯.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86.
關(guān)鍵詞 電磁場與電磁波 電磁學 區(qū)別 教學銜接
中圖分類號:G648.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5-0004-02
一、引言
“大學物理”是我國高等院校理工科類非物理專業(yè)的必修基礎(chǔ)課,其主要目的是為后續(xù)的專業(yè)課學習打下基礎(chǔ)。“電磁場與電磁波” 是高等院校電子類和通信類專業(yè)的重要專業(yè)基礎(chǔ)課程,主要學習電磁場與電磁波的基本屬性、運動規(guī)律及相應工程應用等內(nèi)容,但前期基礎(chǔ)就是“大學物理.電磁學”(后簡稱“電磁學”)的核心內(nèi)容,但在知識內(nèi)容的深度、廣度及實用性方面都有加深和拓展,同時也存在內(nèi)容重疊的部分。為了避免“電磁場與電磁波”在教學過程中與“電磁學”中知識內(nèi)容的重復,讓學生更好地學好“電磁場與電磁波”課程的核心內(nèi)容,應分析 “電磁學”與“電磁場與電磁波”的區(qū)別,并規(guī)劃好二者的教學銜接問題,提高教學效率,保證教學質(zhì)量。
二、教學銜接問題
“電磁場與電磁波”與“電磁學”這兩門課程從內(nèi)容上來看都會涉及到電磁運動基本理論和電磁波相關(guān)理論,從研究的對象來看,本質(zhì)區(qū)別不大。但是由于它們在教學目標上的區(qū)別,導致教學內(nèi)容上也存在很大的差異,因此我們應在教學方法、教學重點和教學思路上區(qū)別對待,并做好教學銜接,提高教學效率,改善教學效果。
1.教學目標的銜接?!半姶艑W”課程一般在大學一年級開設(shè),其作為一門通識性基礎(chǔ)課程,主要對電場、磁場、電磁波的基本概念、基本規(guī)律和基本方法進行學習和理解,為學生以后專業(yè)課程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半姶艌雠c電磁波”是工科類高校電子工程、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等專業(yè)學生的必修課程,是信息技術(shù)的理論基礎(chǔ),是電子信息大類專業(yè)學生的基礎(chǔ)知識部分。在課程定位上,其作為專業(yè)基礎(chǔ)課,將為后續(xù)“微波技術(shù)”“射頻通信電路”“電信傳輸理論”等專業(yè)課的學習奠定基礎(chǔ)。因此,相對于“電磁學”這門公共基礎(chǔ)課而言,其教學目標不同。通過該課程的學習,讓學生建立電磁場的概念,認識電磁場的物質(zhì)性,掌握電磁場運動的基本規(guī)律,理解麥克斯韋方程的表達形式及其物理意義,并讓學生掌握一些典型電磁場問題的數(shù)學建模與求解,使學生能夠用“場”的觀點去思考、分析和計算一些簡單的電磁場基本問題。這將對學生的數(shù)學功底、邏輯推理、理性思維能力有一定的拓展??梢哉f,兩門課程在教學目標上是一個由低到高的層次遞進關(guān)系。
2.教學內(nèi)容的銜接。從教學內(nèi)容上看,“電磁學”課程介紹了靜電場的基本性質(zhì)、穩(wěn)恒磁場的基本規(guī)律、電磁感應的基本規(guī)律,并簡單地引出麥克斯韋方程組,至于時變電磁場、平面電磁波、傳輸線、波導、天線等問題均未涉及。故它只是從“靜態(tài)”的觀點對電磁場的基本問題進行講解,使學生從整體上對電磁場有一個初步認識。而“電磁場與電磁波”作為電子信息大類專業(yè)不可或缺的專業(yè)基礎(chǔ)課,內(nèi)容豐富的同時,難度也有所增加。它包括“電磁場”與“電磁波”兩大部分的核心內(nèi)容?!半姶艌觥辈糠质窃凇半姶艑W”課程的基礎(chǔ)上,運用矢量分析描述靜電場、恒定電流場和靜磁場的基本物理概念,在總結(jié)基本實驗定律的基礎(chǔ)上給出時變電磁場的基本規(guī)律,引出邊界條件,學習靜電場問題的求解方法,如鏡像法、分離變量法等?!半姶挪ā辈糠种饕榻B電磁波在真空和介質(zhì)中的傳播規(guī)律以及天線的基本理論。具體內(nèi)容包括平面電磁波、傳輸線理論、導行電磁波以及電磁波輻射等部分。即這部分內(nèi)容主要從“動態(tài)”角度描述和分析電磁波??梢?,在教學內(nèi)容上,“電磁場與電磁波”課程相對于“電磁學”課程不是簡單的重復,而是知識體系的遞進關(guān)系。
3.教學方法的銜接。“電磁學”課程的知識相對簡單,很多概念和規(guī)律都是在實驗基礎(chǔ)上,通過學生的感性認識后抽象出物理模型而建立起來的。而“電磁場與電磁波”課程卻側(cè)重于利用矢量分析和場論等數(shù)學工具,對物理模型所滿足的物理規(guī)律進行嚴格的理論推導,得出合理的結(jié)論,形成完整的理論知識體系。因此,在教學中我們應該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從“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轉(zhuǎn)變與過渡,引導他們通過理性的思考、嚴密的分析、邏輯的推理來學習和理解電磁波傳播的內(nèi)在規(guī)律。在理論學習的同時,輔助以一些仿真(HFSS、CST、MATLAB等)和演示驗證性實驗,加強對電磁波現(xiàn)象和規(guī)律的理解。這樣才能在教學方法上對兩門課程進行良好的銜接,改善教學效果。
三、結(jié)語
本文從教學目標、教學內(nèi)容、教學方法上分析“電磁場與電磁波”與“電磁學”兩門課程的區(qū)別,找出它們之間的切入點,在教學過程中對兩門課程進行良好的銜接、承前啟后,使學生在知識上自然過渡,樹立學習的信心,提高“電磁場與電磁波”課程的教學效率, 保證課程的教學質(zhì)量,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許琰,楊爽. 對大學物理教學改革的探索[J]. 教育教學論壇,2014,(1):49-51.
[2]林相波,劉軍民.“電磁場與電磁波”課程教學中的幾點思考[J]. 電氣電子教學學報. 2009,31(2):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