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小學校長德育論文范文

小學校長德育論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小學校長德育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小學校長德育論文

第1篇:小學校長德育論文范文

一、學校生活的日常性及其人格孕育作用

1.日常性:兒童天性的

赫勒及我國學者衣俊卿都認為非日常生活是自為的類本質對象化活動,而日常生活是自在的類本質對象化活動,但“自為”也可能“為”錯了方向,也可能妨礙了人性的實現(xiàn)。比如,制度雖然是人的創(chuàng)造物,但被創(chuàng)造出來的制度有時有了自己的生命和邏輯,可以屏蔽、遮蓋甚至扭曲人性??茖W世界是人的創(chuàng)造性得以展開的領地,是人的創(chuàng)造性開辟的天地,但在這一領地里人及其本性容易被遺忘。而一般情況下的日常生活是人本性的自然,是人的原始而本真的生命和情感的展開,是人在“鋼筋混凝土森林”式的現(xiàn)代物質與制度環(huán)境中得以喘息、靜思的家。

學校生活日常性首先是兒童天性的表現(xiàn)。年齡較小的兒童其生活本身就具有日常性,他們還不適應制度化的生活。踏入學校以后,在不得不過的制度生活中,他們的天性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壓抑和阻隔,但兒童時刻都在尋找時機釋放自己的天性,在這種制度生活上涂上兒童的、日常的色彩。從另一角度看,兒童不可避免地要將學校之外的日常生活帶入學校生活之中,在學校生活中表現(xiàn)出日常生活的慣性。正是因為在日常性的生活中,人的本性得以,使人與人得以真實相會,避免了諸多遮蔽、掩蓋和面具。

在學校生活中,兒童本性的顯露使得學校生活有了日常的色彩,這一過程具有非常重要的德育意義。首先,就像動物在一定范圍內留下自己的氣味使之成為“自己的”的一樣,兒童在相對剛性的學校制度生活中留下一些日常的色彩和氣息,使學校生活有了一些“屬己”的成分,進而獲得一點安全感和文化的適應感。其次,在日常性的學校中顯露的本性互相作用、互相影響。各種品性的兒童無遮蔽的相互作用,通過暗示和接受暗示、非反思等機制,道德教育與道德學習悄然發(fā)生。第三,在日常性的學校生活中,兒童將自己的“本質”對象化、外在化,但這一過程不會是單向的,對象化的同時也有“內在化”,外在的環(huán)境和人必然會與外在化的“本質”互動,進而豐富、發(fā)展這一“本質”。

2.與道德時刻照面

制度生活中,制度是人與道德之間的一堵墻,使得人與道德“隔墻相望”,不能直接照面。鮑曼深刻地指出,在制度生活中,“行為者不是面對另外一個人,而是面對一個‘言明的要求’;真正的聯(lián)系發(fā)生在行為者和規(guī)則之間,而另一個人,行為的原因或目的僅僅是權利和義務的棋盤上活動的棋子”。[1]也就是說,在制度生活中,人在一定程度上并不與其他人發(fā)生直接聯(lián)系,而是與制度發(fā)生直接聯(lián)系,通過制度再與他人發(fā)生間接的聯(lián)系。在這種情況下,人及道德就在一定程度上被屏蔽了。與此不同,在日常生活或具有日常性的生活中,制度這堵墻基本上是不存在的,人與人之間直接相聯(lián)系,人與道德也是時刻照面的。與制度生活中制度和理性作為人與人之間的主導調節(jié)因素不同,日常生活中道德和情感則是主導的、直接的調節(jié)因素。[2]在具有日常性的學校生活中,兒童將他人當作是與自己一樣的人,這就必然導致對他人的“感通”與尊重,而這正是道德發(fā)揮作用的方式。當然,這種與道德的時刻照面,或者說對他人的“感通”與尊重,有時并不一定是刻意為之的,可能以自動化的、習慣化的不假思索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這恰是道德與人融為一體的一個階段。

在日常生活或具有日常性的生活中,人與人由陌生變得熟悉而有相互依戀的感情,變成了一個“熟人社會”。如果說陌生人之間的倫理是一種理性倫理,比如公正、公平、禮貌等,那么“熟人社會”內部成員之間的倫理則具有顯著的情感性。學校生活中,學生之間通過日常的和制度性的交往,已經變成了熟人,人際關系在一定程度也是情感關系。一個兒童對另外一些與自己共同生活的兒童的關心、牽掛、體貼對自己是一種真實的道德情感體驗和自我教育方式,對對方也是一種真實的道德情感體驗和道德教育過程。

3.日常性與教育的無痕性

正是因為學校生活的日常性在一定程度上是兒童天性的自然顯露,并以道德作為調節(jié)彼此之間關系的主導因素,所以學校生活所具有的日常性對師生人格的孕育具有無痕性。這種無痕性有兩層含義:一是不是有意為之的,二是接受影響也是不知不覺的。大家在一起生活,雖然不可避免地會對別人產生這樣或那樣的影響,但生活的目的在于生活本身,而不是為了教育別人。另一方面,每一個人都在這種生活中,不知不覺地接受著各種影響和教育,雖然這種接受里有主體非自覺的選擇和過濾。

無痕性與低逆反心理、低抗拒和有效性相聯(lián)系。日常性所附帶的教育性是“無意為之”的,是按理所當然的生活要求所獲得的效果,這對受教育的一方不構成額外的精神和心理負擔,受教育者也是在不知不覺中吸收教育滋養(yǎng)的,不會產生逆反心理和抗拒行為。這是一種無意識的影響,與有意識的影響相比有自己的特點和優(yōu)勢。有意識的影響或者說有目的、有組織、有計劃的教育活動,受教育者是能夠清楚意識到其目的和動機的,自主的受教育者在有些情況下也會產生有目的、有計劃的“逆反與抗拒”。沒有逆反和抗拒,影響的施加和接受又都是無意間完成的,而且這一過程是長期的,所以這種教育的有效性是可靠的。我們可以說通過這種過程所形成的品質是“德性之知”,是深入人之“骨髓”的人之“第二天性”。當然,必須承認,我們在這一過程中所受到的影響和教育并不都是正面的、積極的,是多種成分混合在一起的,使人的整體人格呈現(xiàn)出一種多種成分共存的張力結構。

二、學校日常生活道德教育功能發(fā)揮的障礙

作為日常性的學校生活和學校日常交往在教育研究和實踐領域作為一個“軟”區(qū),很少得到關注,到目前為止我們還不清楚如何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其作用,但學校的教育實踐卻知道如何削弱、損害其作用。

制度無限膨脹,試圖把觸角伸到每一個角落。如前所述,無論是從應然還是實然的角度,制度都是有邊界的,這一點是再“霸王”的制度也無法突破的極限。但在學校實際生活中,制度已經無所不用其極,已經極大地壓縮了日常性的生活空間。比如,課間是學生自由支配的時間,但學校制度已經不滿足于在課間時間的隱形存在,而是將課間時間據為己有??蓱z的課間十分鐘被學校做眼保健操的規(guī)定給吞噬了大半。不是被學生戲稱為“眼保氣”的眼保健操本身招人討厭,而是其占用了本應該屬于學生自己的自由活動時間。在這段時間里學生本可以自己由著性子游戲玩耍。成年人出于兒童健康的考慮所制定的做眼保健操的制度,在學生心里還不如廁所里的臭氣受歡迎![3]不知道有什么方法能夠證實在課間做眼保健操比兒童自己玩耍放松更能使兒童的眼睛健康得到保證。

我們到小學去調研,常遇到小學生眼睛都不看你卻把手舉過頭頂行隊禮,嘴里還嘟囔一句:“老師好!”還沒等你回一句“你好!”他已經跑遠了。這是制度化的規(guī)定對兒童日常行為的過度干預?!耙姷嚼蠋熞嘘牰Y”這項干預學生日常行為的要求有時讓學生無所適從。比如,一些小學生對在廁所遇到老師要不要行隊禮感到矛盾和困惑。[4]

三、如何最大限度的發(fā)揮學校日常生活的道德教育作用

1.有所不為

學校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自覺的活動,強調在各個方面的主動作為,這正是學校教育的獨特作用之所在。但學校教育這種作用的發(fā)揮好像已經過了頭,就像我們計劃經濟條件下的政府部門,什么事情都要管,什么方面都要操心,結果是該管的沒管好,不該管的則管得更亂。學校日常生活或具有日常性活動道德教育的發(fā)揮,在很大程度上應是學校主動的教育活動不應該管的事情,應該是學校自覺的教育活動“所不為”的方面。

學校教育“所不為”的方面很多,包括:

(1)個人交往。個體兒童在學校中會自然交往,與一些兒童比較親密,與另一些兒童相對疏遠,這都是正常的現(xiàn)象,學校教育最好不要橫加干涉,搞什么“傳幫帶”、“結對子”一類的“搭配”活動。作為教育者的教師,在個人交往中也有自己的自然的、不自覺的選擇,何況兒童?

(2)自由支配時間?,F(xiàn)今的學校教育將兒童的時間切割成不同的塊分給不同的學科,再加上各種補習活動,屬于兒童自己的時間越來越少。就是本該屬于兒童自由支配的課間和家庭時間,也被學校教育過多侵占了。這種侵占導致了兒童生活的“空殼化”,導致兒童生活中日常性的流失,導致兒童與日常性相關的個性發(fā)展的障礙與缺失。

(3)日常生活的范式。兒童的日常生活有自己的自然范式和倫理行為模式,學校教育對此應該持尊重的態(tài)度,不能用自己所倡導的生活范式和行為模式來規(guī)訓、宰制兒童的日常生活。

(4)兒童游戲與語言方式。兒童有自己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游戲和語言方式,成年人不能以自己喜歡與否作為標準來進行取舍與改造。只要不出現(xiàn)危機和傷害,學校教育可以采取順其自然的態(tài)度。

2.有所為

“有所不為”并不意味著對兒童的日常生活和交往視而不見,學校教育應該對兒童的這種生活方式有所了解,并從中發(fā)現(xiàn)問題,為教育干涉提供依據和時機。兒童在日常生活和交往中將自己的真實感受和自然行為方式表露出來,這是學校教育了解真實的兒童的機會。但學校對日常生活中的兒童的了解不能采取監(jiān)視等制度化的方式,應該走日常的路子,即在與兒童一起過日常的生活中加以了解。

對兒童日常性的生活總體上應順其自然,但也并不排斥適度干預。但干預應該用在問題和危機出現(xiàn)的時候。比如,兒童在日常交往中受大眾傳媒和成人世界的影響,可能會給同伴取各種各樣的外號,這種外號對一些兒童的傷害有時可能超出我們的想象,這時候,干預是必不可少的。當然干預并不一定都是直接干預,也包括對制度化的學校生活的反思。比如兒童語言交往中出現(xiàn)了“祝你生日倒霉,祝你蛋糕發(fā)霉,祝你缺胳膊少腿,祝你越吃越肥”、“祝你出門被車撞死,洗臉被水淹死,吃面條被噎死,喝水被嗆死,看笑話笑死”這種情緒傾向時,教育者就應該反思,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兒童的這種看似是玩笑,但卻流露出潛意識中的冷漠與不正常心態(tài)。

3.對日常形式的借用

日常生活和具有日常品性的生活在道德教育方面有其獨特的作用,其不露痕跡性和效果的扎根性是任何有意為之的活動所不具備的。學校教育可以吸取這些特點,通過借用日常生活的形式來實施自己有目的的教育。學校教育的很多活動可以采取兒童所喜歡的兒童方式來進行,借助兒童天性樂意為之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方式來影響兒童,使其在不知不覺中接受教育和影響。有時,一個游戲比一籮筐的語言教導和苦口婆心的規(guī)勸更有效。比如,對學校的歸屬感教育,一個校徽或學校吉祥物設計游戲,可以比得上校長和班主任的多次的長篇大論。游戲是兒童自己的方式,學校教育的很多任務,如果能用游戲的方式來處理,使兒童沒有疏離感和抗拒感,教育效果就會好得多。

注:

[1]齊格蒙·鮑曼著,郁建興等譯:《生活在碎片之中——論后現(xiàn)代道德》,學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56頁

[2]衣俊卿:《日常交往與非日常交往》,《哲學研究》1992年第10期

第2篇:小學校長德育論文范文

關鍵詞:企業(yè)家,資本市場

資本市場為企業(yè)提供了融資場所,也是促進企業(yè)發(fā)展、提高公司管理水平和公司治理的重要推動力。本次調查了解了企業(yè)家對資本市場的認識和評價、企業(yè)家參與資本市場的動機和企業(yè)家進行產融結合的主要動機三個方面的內容。

(一)企業(yè)家對資本市場的認識和評價

本次調查了解了企業(yè)家對資本市場的基本態(tài)度、對風險的認知以及對政策環(huán)境和中介服務的評價。

1、企業(yè)家認為參與資本市場的機會和風險并存

調查發(fā)現(xiàn),目前企業(yè)家對資本市場的認識還是比較客觀的,這體現(xiàn)在:首先,企業(yè)家比較認同“借助資本市場可以實現(xiàn)企業(yè)跨越式發(fā)展”(3.74,括號內數值為得分均值論文格式范文數學小論文,下同。);其次,企業(yè)家也比較認同“資本運作存在很大風險”(3.73);最后,多數企業(yè)家并不認同“企業(yè)上市就是獲得了成功”(2.37)這一說法(見表16)。調查表明,多數企業(yè)家認為,參與資本市場是機遇與挑戰(zhàn)并存的經營戰(zhàn)略,因此如何趨利避害、揚長避短,并做好收益和風險之間的權衡和評價,是企業(yè)家應當思考的重要問題。

2、企業(yè)家認為資本市場政策環(huán)境和中介服務都有待提高

調查結果顯示,就制度建設方面來說,企業(yè)家不太認同“政府在企業(yè)融資方面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huán)境”(2.82)以及“中介咨詢機構在企業(yè)資本運作方面提供了良好的服務”(2.77)的說法(見表16)。這表明,在制度建設和服務方面,政府有關部門和中介咨詢機構還有待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論文格式范文數學小論文,上述分析都具有較強的穩(wěn)健性和一致性,相關結論在不同地區(qū)、不同規(guī)模、不同經濟類型和不同行業(yè)的企業(yè)中基本上都成立。其中,大型企業(yè)對“政府在企業(yè)融資方面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huán)境”這一問題的判斷更為正面(3.07),而中小企業(yè)的評價值僅分別為2.84和2.76,這可能與我國政府更重視對大企業(yè)的服務、對中小企業(yè)的服務還不是很到位有一定關系;不同行業(yè)對“政府在企業(yè)融資方面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huán)境”這一問題的判斷也存在一定的差異,評價最高的是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yè),評價值為3.11,評價最低的是房地產業(yè),評價值為2.53(見表16)。

表16企業(yè)家對資本市場的基本認知(認同程度,5分制)

 

 

 

企業(yè)上市

就是獲得了

成功

借助資本市場,可以

實現(xiàn)企業(yè)

跨越式發(fā)展

政府在

企業(yè)融資

方面提供了

良好的

政策環(huán)境

資本運作存

在很大風險

中介咨詢機構在企業(yè)資本運作方面提供了良好的服務

總體

2.37

3.74

2.82

3.73

2.77

東部地區(qū)企業(yè)

2.38

3.72

2.81

3.73

2.77

中部地區(qū)企業(yè)

2.45

3.78

2.93

3.68

2.81

西部地區(qū)企業(yè)

2.29

3.79

2.72

3.79

2.78

東北地區(qū)企業(yè)

2.22

3.68

2.81

3.79

2.63

大型企業(yè)

2.21

3.71

3.07

3.66

2.94

中型企業(yè)

2.33

3.75

2.84

3.74

2.75

小型企業(yè)

2.43

3.75

2.76

3.74

2.76

國有獨資企業(yè)

2.32

3.71

2.91

3.73

2.90

vs 非國有獨資企業(yè)

2.38

3.75

2.81

3.74

2.76

國有控股公司和中央直屬企業(yè)

2.35

3.77

2.90

3.68

2.85

vs 民營企業(yè)和家族企業(yè)

2.37

3.76

2.80

3.74

2.75

農林牧漁業(yè)

2.42

3.77

3.02

3.60

2.75

采礦業(yè)

2.58

3.81

2.83

3.62

2.94

制造業(yè)

2.36

3.74

2.84

3.75

2.74

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yè)

2.42

3.67

3.11

3.68

2.73

建筑業(yè)

2.29

3.76

2.70

3.63

2.81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yè)

2.31

3.69

2.90

3.73

2.99

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yè)

2.32

3.83

2.83

3.68

2.83

批發(fā)和零售業(yè)

2.34

3.81

2.72

3.85

2.83

住宿和餐飲業(yè)

3.09

3.81

3.03

3.73

2.71

房地產業(yè)

2.50

3.81

2.53

3.64

2.91

租賃和商務服務業(yè)

2.47

3.51

2.80

第3篇:小學校長德育論文范文

陶行知先生說過,校長是學校的靈魂。作為校長,唯有不斷修煉自己的價值觀和思維方式,才能自信面對各種問題和困難。一個校長有什么樣的思維方式,就會有什么樣的價值觀,有什么樣的價值觀,就會有什么樣的行為方式。校長的價值觀和思維方式,某種程度上決定了學校的格局和品位。因此,一個負責任、敢擔當的校長就是一個有良好思維方式并善于解決問題的校長。

原點出發(fā),用信念拯救信心

我是在2007年接任藕塘中心小學校長的,之前,我在藕小做了五年的校長助理和副校長,對藕小可謂是知根知底。無錫市藕塘中心小學是一所處在城郊接合部的普通農村小學,由于歷史、地域、文化、經濟等因素的制約,其生源、師資、設施、環(huán)境等在無錫地區(qū)相對都比較薄弱。在區(qū)劃調整、撤點并校、城市化進程中,一方面,學校的優(yōu)質師資、優(yōu)質生源不斷流向繁華的城區(qū),另一方面,外來務工新市民子女不斷增加,導致學校硬件和師資更加捉襟見肘。學校的知名度、美譽度和信賴度受到極大挑戰(zhàn)。拿什么去拯救廣大師生和家長的信心?如何去辦一所值得信賴的好學校?這是我加入藕小后,不斷苦苦求索的問題。

讓我豁然開朗的,是我在讀書時偶然看到的一句話:只有真正找到并把原點問題想明白,才會找到正確的方向和方法。于是,我和行政團隊一起去尋找和探討藕小教育的原點問題:藕小存在的價值和理由是什么?什么是更有意義的藕小教育?學生為什么要接受學校教育?如何理解教師與兒童的角色和關系?什么是更優(yōu)質的藕小課程?什么是好的教學與評價?什么是真正的教育質量?如何理解成長與成才?當下的藕小,外部的機遇和挑戰(zhàn)是什么?內部的優(yōu)勢與不足是什么?最適切當下藕小發(fā)展的方向與方法是什么?……通過對這些問題的辨析爭論和民主集中,我們確立了對藕小發(fā)展的信念和信心,描繪了藕小美好的發(fā)展藍圖:為普通百姓子女提供教育服務,為基礎教育改革探索新鮮經驗。在學校城市化進程中,著力凸顯“求真”和“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核心價值。

以道馭術,讓教育更有意義

我剛任校長時,適逢總書記提出科學發(fā)展觀理論。如何用科學發(fā)展的理念,去建構學??茖W的管理運營機制,去追求質量與效能的統(tǒng)一,打造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藕???我想到了全面質量管理理論。

早在1999年,我還在楊市的村小當校長。記得在上海中山北路的泉山賓館,我參加了一個由無錫市教育局組織的校長培訓班的學習。其中有一個講座,是華師大趙中建教授給我們介紹國外的全面質量管理理論,當時給我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也許是我曾在校辦企業(yè)呆過的緣故,這個源自美國、源于企業(yè)的管理理論從此一直讓我牽腸掛肚。2007年,我輾轉找到了趙中建教授,和儒雅隨和的趙教授一見如故,成為知己。于是,從2008年開始,在趙教授的悉心指導下,在理論和實踐多次對話碰撞中,我和學校管理團隊,致力于學習和研究全面質量管理思想,致力于校本化的現(xiàn)代學校管理制度創(chuàng)新。2011年,經趙教授介紹,我又和鄭杰校長相識相知,我們協(xié)同探索制度建設和制度執(zhí)行,致力于打造藕小基于事實和邏輯的,全參與、全崗位、全過程的全面質量管理機制。

一、堅持先“理到位”再“管到位”

工作做不好,不外乎三個原因:一是沒有標準,第二是職責不明,第三是執(zhí)行不力。為此,我的觀點是:學校管理,既要“管到位”,更要把各部門崗位的職能職責和每一項工作的標準“理到位”。

為了實現(xiàn)“理到位”的目標,我的行動策略是:一是基于學校實際,繪制學校的組織機構圖,使學校內部、外部,決策、執(zhí)行、操作各層面的組織機構一目了然。二是基于無交叉重疊又無疏漏留白的原則,界定各組織機構的職責職能。三是基于事為中心、因事設崗的原則,梳理學校每一個崗位的設置,厘清每個崗位的職責。四是基于傳承發(fā)展、理性演繹、簡明實用、民主集中的原則,系統(tǒng)設計學校的辦學理念,梳理確立學校的綱領性制度、獎評性制度、流程性制度和規(guī)范性制度。特別是各項工作的標準建立,緊扣過程、結果和條件三個方面去界定和說明,并且要接受實踐與時間的邏輯性、簡潔性和可操作性檢驗。五是編印《無錫市藕塘中心小學全面質量管理教師手冊》,全體教職工人手一本,作為學校的最高法治文件,統(tǒng)領學校中的每個部門、每個崗位和每一項工作。這些工作,貌似有點小題大作,簡單事情復雜做,但這里面體現(xiàn)的是科學、理性、邏輯、精確、實用的思維方式。把這些基礎性工作做到位,對持續(xù)提升工作品質和組織效能有很大好處。

有了規(guī)范實用的制度,如果沒有到位的落實執(zhí)行,一切也只能歸零。為了實現(xiàn)“管到位”的目標,我的策略:一是獎評統(tǒng)領。通過全員聘任、績效獎勵、金荷葉銀荷葉獎、感動藕小十大故事評選等指向教師團隊和個人的獎評機制,引領教師主動到位地履行職責。二是查核反饋。通過值周巡查、一日督導、工作日報、年級部日例會等查核反饋機制,發(fā)現(xiàn)并改進執(zhí)行中的不足和問題。三是數據說話。通過“工作目標用數據講話、工作過程用數據對話、工作結果用數據說話”的精確表達和精準溝通機制,提高工作的信度和效度。

二、堅持“持續(xù)改進”

所謂持續(xù)改進,是指增強滿足要求的能力的循環(huán)活動。任何一個組織,都會在運營過程中存在這樣那樣的不足和問題。能否發(fā)現(xiàn)自身的不足和問題,并提出來研討和改進,決定了這個組織的品質和效能。日本豐田公司,堅持60年的持續(xù)改進,人人為集體奉獻智慧,鑄就了豐田汽車的品質和輝煌。我校堅持的持續(xù)改進行動,一是基于PDCA的有序改進,二是基于當下問題的及時改進。

學校每學期、每學年或整體、或條線的工作,都是一個“計劃(Plan)――執(zhí)行(Do)――檢查(Check)――處理(Action)”的封閉循環(huán)。首先,我認為辦學的品質是設計出來的。不管是學校的五年發(fā)展規(guī)劃、年度行動計劃和學期工作計劃,還是某一部門條線具體工作的計劃方案,都需要在客觀分析外部的機遇挑戰(zhàn),內部的優(yōu)勢不足基礎上,找出關鍵和重點,精心制訂可操作、能達成、有挑戰(zhàn)的目標任務和舉措。其次,辦學的品質是做出來的。完善的規(guī)劃和設計還需要務實和到位的落實和執(zhí)行,需要可靠的實施機制作保障。第三,辦學的品質是依規(guī)定、依標準、依計劃查核出來的。要定期查核各項計劃實施的實際過程與結果,和設定的目標及標準作比對,看是否吻合。管理者要善用查核得到的數據事實,與執(zhí)行者作對話分析,以明晰改進的方向與方法。最后,辦學的品質是對問題作糾正和預防處理,改進改善出來的。每個學期末,我們都會召開管理評審會議,對學校各項計劃的執(zhí)行過程結果進行全面回顧和管理評審,總結需要堅持的理念和經驗,明晰還未解決的問題和不足,留待下一輪PDCA循環(huán)解決。

除了日常的教師值勤值周巡查等內部質量查核機制,我們還聘請家長委員會成員,不定期走進學校,全方位督查學校各項教育服務工作。此外,學校專門成立質控中心,一方面要獨立開展質量查核工作,采用調查訪談、問卷抽測、現(xiàn)場察看等方式,搜集日常學校各部門條線管理運營的真實情況。另一方面,還要負責匯總各部門條線質量自控的反饋信息、值勤值周情況、家委會查核情況、家長投訴、上級反饋等各方面信息,基于客觀的事實數據,每天匯編印發(fā)《學校工作日報》,實時反饋學校各項工作的真實情況,并提出改進的意見和要求。

三、堅持“文化牽引”

學校制度,是保障教職工的行為指向辦學目標的重要手段,但制度無法把什么都管到位。因為制度更多是體現(xiàn)了一種規(guī)范和約束,必然會導致組織中的一部分人為了保護自身的利益和安全而選擇用底線的標準要求自己。而無形的學校文化,可以有效提高師生員工為學校作貢獻的意愿,進而激勵和促使師生員工主動采取有利于辦學目標實現(xiàn)的積極行為。為此,我一手抓制度建設和制度執(zhí)行,一手抓文化重構和文化牽引,提出了“法治藕小、文化藕小”的學校發(fā)展目標,期望通過制度和文化的雙向突破,實現(xiàn)學校的科學發(fā)展和持續(xù)發(fā)展。

基于全面質量管理思想,我們提出了構建以“品質”為核心的學校文化:藕小之“品”,是學生、老師和家長每一張笑臉。藕小之“品”,是履行責任、承擔義務上追求“零缺陷”;是溝通合作、環(huán)節(jié)流程上追求“零耗損”;是人際交往,團隊協(xié)同上追求“零抱怨”。藕小之“品”,是“真真切切、和和美美”之校風;是“言有物,行有恒”之教風;是“守時守諾、好學好問、敏思敏行”之學風。也許這種理想化的“品質”文化永遠無法成為藕小的現(xiàn)實,但并不妨礙我們把這樣的品質文化作為藕小全體師生員工共同的追求方向,去付出我們力所能及的全部努力。

數據對話,超越空泛隨意

藕塘小學是新課改首批38個實驗區(qū)的實驗學校之一,我們率先接受了新課程的洗禮。如何轉變教與學的觀念,轉變教師和學生的角色,轉變教與學的方式,推進新課程改革?我們經歷了激動盲從、懷疑迷茫到積極參與、理性探索等反復的過程。從2007年起,我們在華師大崔允教授的指導下,開始“基于課程標準的教學、促進學習的評價、走向專業(yè)的聽評課”等課改探索。

一、標準、教學、評價一體化

在課改初期,大家沒有深刻認識課程標準的意義,迷失在教材的內容和教學的方法中,以至于出現(xiàn)“盲人騎瞎象”的課堂,課堂教學的隨意性很大。為此,我們確立了“評價牽引四維改課”的課改思路。立足“基于課標、基于學生、基于教材、基于評價”的課堂教學出發(fā)點,著力“目標定位精準簡明、教師教學簡潔智慧、學生學習自主有效、課堂文化和諧尚美”四個維度,探索指向深度學習和個性化學習的“真實、樸實、扎實、厚實”的課堂變革。我們強調“基于課標、目標導引、評價先行、先學后教、自主體驗、合作探索”的藕小教學主張。

二、建好資源庫、工具庫

為減少教師低水平重復勞動,加強相互間的有效協(xié)作支撐,我們依托學校網絡平臺,加強優(yōu)質教育教學資源的共建共享。教學資源的不斷調整充實和持續(xù)優(yōu)化,減少了教師無謂的智力付出,有力支撐和改善了教師的日常教學工作。

針對課堂教學評價,我們研制并不斷修改完善藕小《各學科“四維”課堂觀測量表》。圍繞課堂教學四個維度下的各評測點,分析確定可觀測、能記錄、可統(tǒng)計的具體觀測點,分項設計每一個觀測點基于評估需要的教師課堂觀測記錄表。同時,編寫各觀測指標評測說明書,設計學生課堂感受調查表,設計家長聽評課記錄表等觀課評課工具。系統(tǒng)建構了開放、動態(tài)的教師教學評價工具庫,以支持教師基于證據的課堂變革和教學改進。

三、用數據對話教學

我們要求全體班主任,以學期為單位,建立和更新每個班級的學生學業(yè)情況數據庫。我相信,只有掌握和了解學生更多的數據和信息,我們對學生的學習才會更理解和包容。在日常教學中,我倡導教師要“多做教練,少做教授”。我所說的教授,指的是只立足教師自身,僅注重把知識傳授給學生而不太關注學生具體情況的老師;我所指的教練,就是能立足學生,會針對每一位學生的當下問題,給予針對性地改進建議和訓練方案,幫助學生得到滿意的結果的老師。這就要求教師要善于用搜集的學習數據,去和學生對話分析,以幫助和促進學生的成長。

整合資源,做我們可以做的

課程是學校教育的載體,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教育就意味著為學生提供更好的課程。對學生而言,怎樣的課程才算“優(yōu)質”?國家課程更多是社會取向,而校本課程則更能實現(xiàn)個體價值。為學生提供更好的課程,對象是學生,那便意味著要開發(fā)校本課程,提高課程的豐富性與選擇性,滿足學生發(fā)展的需求,實現(xiàn)學生的天賦潛能。但是個體價值不能脫離社會價值而存在,所以學校也應順應世界發(fā)展趨勢,更新課程內容,改變教學方式,培養(yǎng)學生未來社會所需要的能力與態(tài)度。

記得在1999年的秋學期,偶然中我發(fā)現(xiàn)有很多農村的孩子居然不知道農田里的農作物是什么,對村前屋后及校園里的很多花草樹木基本上也都不認識。我們的每一個孩子都來自農村,但他們對農村、農業(yè)、農民已經漠不關心了。朦朦朧朧中,我覺得不能讓這些孩子迷失在課本教材里,我需要為此做點什么。

當我知道我一個學生的外公是縣中的退休生物老師后,我立刻去登門拜訪。于是,我們成立了一個“本地區(qū)野生藥用植物的調查和研究”的興趣小組,聘請這位生物老師為校外輔導員。大家利用中午或放學后甚至在星期天,自發(fā)集合在一起,捧著個相機,到村間田頭、屋前屋后、河畔丘崗、荒草野地等農村的角角落落去轉悠,去拍照畫圖,去采集樣本,去調查訪談,去請教老農民、老教師、老中醫(yī)。照片沖洗后,我們去研究每一張照片中的植物名稱、科屬、藥用價值及入藥方法,了解有關典故軼聞,歸整相關資料。最后,我們篩選了車前草、半枝蓮、無花果等60種藥用植物,制作了圖文并茂的展板,供全校師生觀展。

第八次課程改革在2001年轟轟烈烈拉開帷幕后,面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課改亮點和難點,我們結合學校周邊的苗圃、菜園和茶場等資源,開展圍繞花草苗木、果蔬茶菜等的種植管理,嘗試開展勞動實踐、社區(qū)服務和相應研究性學習。我們把這些綜合實踐活動命名為藕小百草園課程。但由于實際操作中的便捷性、安全性和師資配套等諸多困難和現(xiàn)實問題,很多課程目標無法得到有效落實。

2003年,藕塘中心小學易地新建。我們爭取到了學校旁邊一塊空地,也得到了政府的資金投入。我們與江蘇省農科院協(xié)作,建設了占地15畝的農業(yè)科普教育實踐基地――少年農學院。建設了科普長廊、方桌田、養(yǎng)魚塘、小桃園、小花房、愛心植物林、蔬菜大棚、葡萄長廊和老物件陳列室等九大項目;編制了少年農學院課程標準、每學期課程實施綱要、少年農學院管理控制程序,編印了十二冊校本教材《我們的樂園――走進少年農學院》,并以省市立項課題研究為牽引,提煉了課程開發(fā)實施的九大行動策略,全方位促進和保障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實施和課程評價的有效落實。少年農學院課程建設也收獲了成果:2010年獲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教學研究成果二等獎,2013年獲江蘇省首屆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特等獎,2014年獲基礎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基于少年農學院課程開發(fā)獲得的經驗和啟示,自2007年開始,我們著力基于國家課程方案和學校育人理念相匹配的學校課程體系建設。我們努力挖掘、積極爭取社會資源的介入和支持,探索校本課程開發(fā),致力于少年農學院、少年軍校、少年書畫院三大校本課程的點上突破。

一是傳承并重構了以“少年軍?!睘檩d體的德育校本課程。早在1995年,藕小就與駐錫部隊軍校共建,成立了藕小少年軍校?;趯ι倌贶娦_@一特色的傳承和重構,我們于2007年確立了少年軍校作為統(tǒng)領學校德育工作的校本課程定位,并編制少年軍校課程標準,系統(tǒng)界定少年軍校的目標、內容、實施方式和課程評價。2010年,在少年軍校成立十五周年之際,重建了少年軍校陳列館,全面梳理和展示了少年軍校的發(fā)展歷程、育人理念和活動風采。2012年,建設了模擬兩萬五千里的少年軍校學生拓展訓練基地,選取了、爬雪山、過草地、等九個項目,將國防教育、革命歷史教育、體育鍛煉、意志毅力、心里品質鍛煉和游戲活動融為一體,使學生基于少年軍校開展德育體驗性學習有了一個安全和有趣的課程學習基地。

二是開發(fā)了以“少年書畫院”為載體的藝術校本課程。藕小少年書畫院課程建設始于2007年。我們利用無錫籍藝術大師徐悲鴻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邀請廖靜文先生來校考察,并簽署合作協(xié)議。2008年,學校掛牌“徐悲鴻美術學?!薄敖洗髮W藝術學院實驗協(xié)作基地”,被評為無錫市藝術特色學校。2009年,新建1800平米的藝術教學樓,配置了陶藝教室、國畫教室、書法教室、創(chuàng)作室等十多個專用美術教室。學校開展豐富多彩的書畫學習和社團活動,定期舉行書畫創(chuàng)作比賽,為學生編印畫冊畫報,利用校園及居民小區(qū)樓道陳列展示學生書畫作品,在無錫博物院、錢橋影劇院和藕樂苑社區(qū)等場館舉辦學生畫展。每年學生書畫作品在無錫市以上發(fā)表或獲獎的人次占全校總人數的四分之一以上。

在打造三大校本特色課程中,我們緊扣學校辦學理念和培養(yǎng)目標,以“給學生以選擇和嘗試,讓學生去親歷和體悟,服務于學生成長和成才”為出發(fā)點,以“可操作、能達成、有趣味、有挑戰(zhàn)”為衡量標尺,圍繞編制課程標準、學期課程實施綱要、教與學參考用書、課程管理機制及教學活動方案等,探索和建構課程開發(fā)、課程實施和課程領導等機制。

在2011年課改十周年之際,我對學校二期課程進行了思考,提出了整體構建學校課程,系統(tǒng)深化教學改革的課改總目標。總體思路是:圍繞“一切為了成全學生的成長”的核心;緊扣“讓學生過有意義的校園生活,讓教師過有品質的專業(yè)生活”兩大目標;著力“國家課程、校本課程和校園生活”三個維度;抓實“課堂教學、學生社團、專題活動、社會實踐”四項實施載體;用好“過程性評價和結果評價相結合,個體評價與群團評價相結合,激勵性評價和發(fā)展性評價相結合,自評與互評相結合,單項評價和全面評價相結合”等五種評價方式,研究“系統(tǒng)建構與重點突破相結合的學校課程變革策略、因地制宜與面向未來兼顧策略、課程資源整合與優(yōu)化策略、多元開放與分層設計策略、融入和共享策略、提升教師課程領導力策略”等六大策略。

開放視野,多建管道少喊口號

新課改啟動之初的藕小,教師缺編嚴重,代課教師眾多,教師年齡結構兩頭多,中間少,35周歲以上正式師范畢業(yè)的老師寥寥無幾。之后的幾年,學校每年都有老教師退休,一批新師范生上崗,教師隊伍平均年齡逐年下降。如何激勵這批充滿活力的青年教師專業(yè)成長,如何打造藕小有品質的教師團隊,一直是我們面對的最關鍵也是最難啃的一塊“硬骨頭”。

2007年,我做校長的第一輪三年規(guī)劃,沒有選擇直接去啃這塊硬骨頭,確立的學校發(fā)展戰(zhàn)略重點是課程建設,通過特色課程開發(fā),全面帶動教學質量提升、學校管理改進和教師專業(yè)成長。2010年第二輪三年規(guī)劃,我還是沒有選擇去啃這塊硬骨頭,而是把學校管理機制建設作為學校發(fā)展的重點。2013年第三輪三年規(guī)劃,我認為把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作為核心戰(zhàn)略的基礎已經夯實。受華師大鐘啟泉教授“衡量老師專業(yè)化的程度有兩大標志,即教師的專業(yè)化涵養(yǎng)和團隊合作精神”觀點的啟示,我以“立足校本,團隊合作”為基本理念,通過“確立標準、規(guī)劃引領、抓實科研、著力課例、引進教練、獎評促進”等舉措,抓好全崗位的校本培訓,激勵教師專業(yè)成長。

一、規(guī)劃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學校

在制定了藕小《教師專業(yè)標準》和藕小教師發(fā)展目標等基礎性文件后,2013年,我們修訂了《創(chuàng)建適合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學校――教師專業(yè)發(fā)展2013-2016三年行動計劃》。我們確立了行動總目標:尋找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有效手段,建立不斷激發(fā)教師內在發(fā)展動力的激勵機制,將教師發(fā)展成為“愛崗的標兵,心靈的導師,教學的能手,成長的典范”,把學校建設成激勵教師專業(yè)自主發(fā)展的學習型組織。設定了四項具體目標,規(guī)劃了六大行動策略。在此基礎上,各教研組團隊、班主任團隊及骨干教師團隊,立足自身團隊文化建設和發(fā)展要求,修訂與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學校規(guī)劃要求相一致的團隊三年發(fā)展行動計劃。每一位教師依據《藕小教師專業(yè)標準》的規(guī)定,結合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學校行動計劃要求和自身實際,以三年為一個周期,修訂個人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

二、項目導向團隊修煉

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團隊是以組織學習與文化引領為核心的學習共同體,是教師進行對話、分享交流的平臺。我們以多元自主、扁平生態(tài)為原則,組建的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團隊主要有:按課題組、學科組、年級部組成的教師團隊,按職齡分層組成的教師團隊,按骨干教師、班主任、黨員行政、青年教師讀書沙龍等組成的團隊。各團隊在團隊首席的帶領下,確定團隊學習修煉的項目抓手,制訂團隊計劃,設定團隊修煉的目標、任務、措施、要求和評價。通過項目和伙伴關系的確立,有效引導全員參與和協(xié)同發(fā)展。

三、任務驅動個人成長

為激勵和促進教師的個人修煉成長,我們設置讀書、寫作和專業(yè)能力量化修煉三項任務,并具體規(guī)定了每項任務的內容、要求和獎評。

一是為提高教師閱讀和講演能力,要求每位教師每學期至少精讀一本書。讀什么書在專家推薦基礎上由教師自己確定,并自主通過恰當的渠道借閱或購買(學校報銷書費)。書讀完后,要求老師在團隊集體學習研討時,進行讀書分享:要求通過3―5張PPT,分享這本書的主要內容、背景故事、收獲感想、實踐啟迪和自己的批判性思考,進行10分鐘左右的脫稿講演,并回答探討大家感興趣的問題。

二是為提高教師的觀察、研究和寫作能力,我們規(guī)定每位教師要完成一定數量并達到一定質量的寫作任務。除設計基礎教案,編制配套練習與測試外,我們規(guī)定的寫作任務主要包括四項:讀書筆記,案例故事,學科論文、課題論文和德育論文,宣傳報道。每一項寫作任務,會針對不同的團隊和不同的教師,作不同的針對性個性化要求,對骨干教師、青年教師會提出更加高一點標準的要求。

三是圍繞“能力為重”的教師發(fā)展理念,設計“專業(yè)能力細化,發(fā)展目標量化”規(guī)劃表,要求每位教師以學年為單位,設定個性化的能力發(fā)展目標和發(fā)展舉措,分階段達成個人三年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設定的成長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