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論文中心 正文

象形與象征建筑形式論文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象形與象征建筑形式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象形與象征建筑形式論文

1建筑形式設計的象形

人們總愛尋找和把握形式的意味,并冠以戲謔感的稱謂,在面對那些有形式訴求的大型公建時尤其如此.因此,對“褲衩”、“秋褲”這些諢名應該持有更為寬容的態(tài)度.建筑提供的是一個場所、環(huán)境,通過人的觀察產(chǎn)生意味,通過人的感受形成意境,從而加深認識.建筑是開放的,可以直接描述其他物體,也可以自己特有的形式語言表達建筑本身的形式意味.然而,過分具象的建筑形式剝奪了人們的可解讀空間,使建筑退化為一次性的形式消費.人們不再對形式有任何過多的思考時,建筑也就失去了探究未知的趣味,所以一次性的具象消費就必須是美好的體驗.也就是說,象形物必須是優(yōu)美的,而建筑形體的模擬技巧也必須是高超的,如弘一法師紀念館.而福、祿、壽和金錢固然寄托著商業(yè)追求者的活動目標,但同時也容易流于庸俗;人面住宅帶著驚愕無神的表情在提供遮蔽的同時也在吞噬著居住者,建筑墮落為了荒謬的形式游戲.

2建筑形式設計的象征

象征就是“立象而征意”,即通過可見的事物(象)去體現(xiàn)(征)某些更深層的東西(意).這種深層的“東西”可能是事物、觀念,也可能是情感.象征有一個相互關(guān)聯(lián)的對象———象征物與被象征物.引入建筑學領(lǐng)域,是指由可見的建筑物質(zhì)實體作為象征概念中的象征物,去象征(或暗示)由可見的建筑實體所代表的精神內(nèi)涵,使建筑體現(xiàn)出實用以外的美學價值.就是用一個出場物來說明一個沒有出場的建筑創(chuàng)作內(nèi)涵.為拉圖雷特修道院的幾個局部構(gòu)件———祭臺上方的采光孔、祈禱室的尖頂和教堂入口處的鐘塔,雖然位置不同、形狀各異,但都具有明顯的指向性,把人們的視線引向天空.修道院是心靈精修的地方,需要的是冥想和感悟,這些帶有指向性的構(gòu)件既像是引發(fā)思考的奇異提問,又像是答疑解惑的暗示,啟發(fā)人們對自己所處的世界以及自己的位置發(fā)生疑惑.這就是一個修道院的建筑應該具有的形式———通過建筑形式的手段,促發(fā)這個空間內(nèi)應有的精神內(nèi)涵出場.又如朗香教堂,怪誕復雜的造型曾引出許多聯(lián)想,而這些聯(lián)想、意象、隱喻沒有一個是清楚肯定的,它們在人的腦海中模模糊糊、閃爍不定……它難于分析,無從追究,沒法用清晰的語言表達我們心中的復雜體驗.“剪不斷、理還亂”,真的“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建筑師柯布西耶的設計初衷就是“形式領(lǐng)域里的聽覺構(gòu)件”,依托這個聽覺構(gòu)件,人們獲取上帝的啟示,所以教堂的形象就像是聽小骨一樣,不可捉摸,難以盡言.人生有太多的未知,需要與上帝溝通的時候,常常是內(nèi)心世界極其復雜、難以捋清的時候,所以教堂也從建筑本身的形式構(gòu)成中達成了這種意象,形式成為象征.仍以柯布西耶的設計為例,馬塞公寓的設計中使用了“酒瓶”和“瓶架”的概念.每戶自成一體,與地面和基礎毫無聯(lián)系,被安放于一個有鋼筋混凝土骨架的建筑之中.這便產(chǎn)生了馬賽集合住宅結(jié)構(gòu)術(shù)語“酒瓶”和“瓶架”.“酒瓶”將完全在工廠制造,而后到現(xiàn)場安裝,每次起吊一個完整的戶型到它的位置.顯示了一個“酒瓶”模型被舉在手中.每個居住單元被隱喻為一個容器,因為每一戶都可被看做完全獨立的元素———就像一個酒瓶.馬賽公寓是柯布西耶為緩解二戰(zhàn)后歐洲房屋緊缺的狀況而設計的,“酒瓶”與“瓶架”是一象形的思維與表達是簡單的、直接的、不假思索的,類比于文學創(chuàng)作中的明喻;

3象形與象征的遞進與融合

象征是復雜的、非自明的、暗示性的,類比于文學創(chuàng)作中的隱喻或暗喻.象形強調(diào)的是“形”,僅從“形”的本身提供一個明確的可描摹的結(jié)果;象征強調(diào)的是“意”,它用形去暗示一個未曾明確的精神因素.作為設計手法,象形和象征并無高下之分,都可以出現(xiàn)或好或壞的建筑形式,但在促進人對建筑的理解上,象形和象征是有著遞進關(guān)系的,有其形然后會其意.有效把握象形和象征的關(guān)系,可以促進建筑師創(chuàng)作出形神兼?zhèn)涞暮米髌罚?005年,在加拿大密西沙加市舉辦的一棟超高層建筑設計競賽中,中國青年建筑師馬巖松的作品擊敗了其他91個設計方案.這一作品取消了傳統(tǒng)高層建筑中用來強調(diào)高度的垂直線條,而是在不同高度進行著不同角度的逆轉(zhuǎn),以應不同高度的景觀文脈.設計者希望建筑可以喚醒大城市里的人對自然的憧憬,感受陽光和風對人們生活的影響.但因其夸張的流線造型,被當?shù)孛襟w昵稱為“瑪麗蓮•夢露大廈”,人們認為這種有機的造型可以為當?shù)貛砩鷻C,因而對其設計和建設表示歡迎.在這里,象形的描述成了壓倒性的解釋,從而掩蓋了負面的聲音,寓意優(yōu)美的形象引起了人們對建筑形式以外內(nèi)容的有效聯(lián)想,從而為這個方案帶來了新的可解釋空間.無獨有偶,在寧波博物館的設計當中,中國美院的王澍教授用“山”作為象征物,將獨立的建筑設計為一個人工的山體.其中,內(nèi)部3道大的階梯象征著山谷;入口、門廳等處的四個“洞”坐落在室外山谷的峭壁邊側(cè);分別安排在中心和幽深之處的4個院落隱喻了山坑;多路徑的人行流線從地面開始,向上分叉,形成莖狀的迷宮結(jié)構(gòu);建筑的內(nèi)外則用竹板條模板混凝土和20種以上回收舊磚瓦混合砌筑的墻體包裹,既回應了拆除前幾十個美麗村落的材料特征和建筑意象,又如一種在人工和天然之間的有生命的宏大物,象征了山的物性.這種山體的類型學隱喻作為一種形式設計的象征性手段,為建筑帶來了回味無窮的藝術(shù)特征.兩例中,夢露大廈較寧波博物館更具象形性,從某些角度看過去,建筑的確有裙裾飄揚的效果,這和人們心目中夢露裊裊婷婷的走姿頗有神似之處;而寧波博物館則較夢露大廈更具隱喻性特征,與周圍建筑疏遠的距離使得博物館本身獨立于街道中,碩大的體量與相對純粹的外觀使觀眾能夠有山的體驗,但并非所有人都會自明于這個山的象征,它不是象形的.從建筑所承擔的功能來說,前者的公共部分似乎更多地表達于建筑的外觀,人們的形式消費也停止于這個曲線的形體;而后者則是邀請人們進入的公共博物館,內(nèi)部相對豐富的空間形式與體驗是它必須提供的,因而,山的隱喻從內(nèi)到外是一個整體.馬賽公寓屋頂?shù)脑O計中,小游泳池、兒童游戲場地、跑道、健身房、日光浴室,還有被柯布西耶稱為“室外家具”的混凝土桌子、人造小山、花架、通風井、室外樓梯、開放的劇院的電影院,所有的一切與周圍景色融為一體.柯布西耶把屋頂花園想象成大海中航行的船只的甲板,人們在甲板上欣賞天際線下的美麗景色,從戶外游戲和活動中獲得樂趣.柯布西耶是熱衷于航海的,著名的《模度》就是在航海過程中的成書的.如果把人生比作航行的話,建筑無疑就是容納這次航行的主要容器.建筑的屋頂對于甲板是一個明喻,是一個象形的產(chǎn)物,而甲板則是對人生歷程的一種暗示,豐富的屋頂活動空間則是用建筑形式語言對人的活動和歷程進行分析,提出規(guī)劃,暗示著“希望”,這就是象征.以上的案例中,很難簡單地區(qū)分象形和象征,或者說兩者的關(guān)系常常是遞進或者融合的,就任何一棟建筑來說,形式有著自身的形式語言體系,材料也有著不同的表達方式,建筑沒有很微妙地試圖去表達所有非建筑類型的內(nèi)容.比如我們很難用材料、柱式或空間去非常近似地模擬夢露的裙裾或一座山的外觀,也很難用形式或色彩敘事性地表現(xiàn)“傷心”、“希望”或“運動”等.只能用象征的手法,通過材料、柱式、空間或色彩的安排,表達一個異質(zhì)同構(gòu)的世界,使人們能夠感受到裙裾的律動、山的宏偉與壯觀,抑或傷心和希望的氛圍、運動帶來的輕盈感等.建筑常常是一個“大興土木”的事情,一旦建成,就必須有較長時間的停留,一次性的形式體驗顯得單薄,建筑師的選擇常常是復合的,建筑師總是愿意作品能提供多次回味的可能,啟迪人們?nèi)ヮI(lǐng)悟那“弦外之音”、“象外之旨”,使抽象的建筑形式去承擔啟發(fā)人們從表層的形式設計進入到更為深層的建筑內(nèi)涵.

4結(jié)語

從創(chuàng)作與表達兩個層面去認識象形和象征的話,可以看到它們一是作為一種基本的思維方式,通過這種思維方式,將要解決的社會功能問題轉(zhuǎn)化為建筑形式問題,從而予以解決;二是作為一種藝術(shù)的表達方式,展示了設計者對某個社會問題的觀念、認識和解決途徑.這種創(chuàng)作與表達在不同歷史時期呈現(xiàn)出不同的特點,使建筑形式產(chǎn)生了“異化”現(xiàn)象,形成了所謂的“典雅主義”“粗野主義”“高技派”等.在符號形式的哲學里,建筑和詩歌、音樂、繪畫、雕刻一樣,是折射實在的藝術(shù)符號形式之一.建筑一旦被固化為形式,它就可以被看成符號,并構(gòu)成一個象征,它自身具有結(jié)構(gòu),并且向直覺、想象等情感活動敞開.象形的建筑,設計思維較為明晰,形式偏于具象;象征的作品拋卻了具象,或介乎具象和抽象之間,因其形式語言的多義和可解讀性,從而使人們能夠感受到“意味”,簡潔但不呆板,給人更多的解釋可能.建筑設計最終提交的形式,雖可以千姿百態(tài),不拘一格,但最好是使用建筑本身的形式語言,表達出形式意味,提供合情合理的象形或象征,可名狀,又一言難盡,因而使得建筑更加接近藝術(shù)本身,無疑是較為高超的設計.形式能夠找到平衡,作品既能夠被大眾所理解,又能夠使設計者的社會理想得以實現(xiàn),無疑是最好的結(jié)果.象形與象征有效融合的作品,構(gòu)成了一個自足而又開放的世界,接受任何解讀,甚至是通俗、丑陋的戲謔.只要能引發(fā)關(guān)注者趨近美的思考,使用者感覺善的欣慰,設計也就完成了它的使命.因其象形,能夠使大眾審美拓展了方向;因其象征,也幫助人們形成一個更為真實多樣的存在空間,那就是人的感受.人生活在自己對世界的感受之中,在一定意義上,那是一種更為深刻的真實.

作者:董新意 單位:鄭州輕工業(yè)學院環(huán)境設計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