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口腔修復前正畸治療的臨床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目的:評價口腔修復前正畸治療的臨床應用效果。方法:2016年1月~2017年1月,醫(yī)院收治的口腔修復治療的對象80例,按照入院順序分組,對照組、觀察組各入組40例,對照組常規(guī)口腔修復治療,根據(jù)療效決定是否進行正畸治療,觀察組在口腔修復前正畸治療。結果:觀察組咬合咀嚼異常、牙齦/根尖周/牙根病變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口腔修復前正畸治療可以增進療效,但是短期內對修復體的影響可能并不顯著。
關鍵詞:口腔修復;正畸治療;臨床療效
口腔修復是口腔治療的重要內容,主要針對缺牙、拔牙的對象,而口腔疾病的發(fā)生本身與牙列不齊、牙頜畸形關系密切,在實踐過程中,對于嚴重的口腔頜面問題會進行口腔正畸治療再進行口腔修復治療,但是那些輕微的牙列不齊、中線偏移等問題,是否需要進行正畸治療后再考慮口腔修復有待商榷[1]。正畸治療所需的時間長,許多口腔修復治療的對象接受度較低。本文采用對照研究,選擇2016年1月~2017年1月,醫(yī)院收治的口腔修復治療的對象80例,評價口腔修復前正畸治療的臨床應用效果。
1資料及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6年1月~2017年1月,醫(yī)院收治的口腔修復治療的對象入組。納入標準:①無絕對的口腔正畸治療適應癥,如錯頜畸形,單純的輕度牙齒排列不齊和或上頜中線偏移,張口度以及張口型基本正常;②口腔修復治療對象;③知情同意。排除標準:①無法獲得隨訪;②嚴重的口腔不良行為習慣,如不刷牙;③吸煙;④正畸治療史,口腔頜面手術史。入選對象80例,其中男44例、女36例,年齡(42.4±8.4)歲。纖維樁修復21例,冠修復59例。牙缺失1-4個,平均(2.4±1.1)個。合并癥:糖尿病5例,胃食管返流、胃潰瘍11例。按照入院順序分組,對照組、觀察組各入組40例,兩組對象年齡、性別、修復類型、牙缺失情況、合并癥等臨床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1.2.1對照組:所有對象都進行詳細的功能檢查、顏面檢查、口內檢查、模型分型、影像學檢查,綜合分析口腔、牙問題,患者普遍伴有上頜中線偏移、牙列不齊等一系列的問題,設定治療目標,評估修復與牙列擁擠、改善調整尖牙中線關系,設計治療的方案。不在治療前進行正畸治療,而是單純的外科拔除部分殘根,內科牙周潔治,進行牙種植治療,而后根據(jù)種植、修復的效果,決定是否進行正畸治療。1.2.2觀察組:在進行潔凈治療、控制牙周炎等疾病急性期后,先不進行口腔修復治療,早期便進行正畸治療,使用金屬直絲弓托槽治療,精細調整咬合,佩戴Hawley保持器,根據(jù)牙根發(fā)育情況,決定是否需要后續(xù)的拔除,調整正畸治療的方案,6個月后達到滿意效果之后,再進行牙種植、冠修復等一系列的口腔修復治療。
1.3觀察指標
兩組對象24個月后修復效果,修復體完好率,修復體故障發(fā)生率、咬合咀嚼異常率、牙齦/根尖周/牙根病變、治療過程中口腔黏膜病變發(fā)生率。
1.4統(tǒng)計學處理
療效指標組間對比采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咬合咀嚼異常、牙齦/根尖周/牙根病變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正畸問題一直也是口腔問題發(fā)生的重要原因,臨床上對于普通的牙列不齊,進行口腔修復時是否需配合正畸治療一直存在較大的爭議,口腔修復的對象因牙缺失已經(jīng)影響到自身的咀嚼功能或者外觀,對治療的時間要求較高,而正畸治療的時間較長,這段時間會因牙缺失導致患者的生活質量下降[2]。本次研究顯示,相較于對照組,在口腔修復治療前便進行正畸治療,療效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大但是從修復體來看,短時間內差異不顯著(P>0.05),對于未進行口腔正畸治療對象,在進行口腔修復時便會考慮到牙列問題,從角度等方面優(yōu)化設計,以利于修復體的保留。但是應注意的是牙列不齊等問題仍然存在,則仍然可能導致口腔健康問題,影響修復體所受到的摩擦,從而影響修復體的保存[3]。小結:口腔修復前正畸治療可以增進療效,但是短期內對修復體的影響可能并不顯著。
參考文獻
[1]何燕,張清磊,潭燕,等.局部正畸聯(lián)合種植治療第一磨牙長期缺失患者的臨床研究[J].中國美容醫(yī)學雜志,2015,24(21):70-72.
[2]劉文波.口腔正畸治療上前牙阻生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8,13(32):82-83.
[3]黃惠,劉靜,王凱忠,等.種植聯(lián)合正畸綜合序列治療復雜型牙列缺損的近遠期療效觀察[J].西藏醫(yī)藥,2016,37(3):38-40.
作者:陳康穎 單位:永康市第一人民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