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論文中心 正文

日常生活美術教育論文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日常生活美術教育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日常生活美術教育論文

一、美術教育與日常生活相分離是現(xiàn)今美術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然而,就現(xiàn)今中國社會的美術教育而言,美術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呈現(xiàn)出與日常生活相分離的態(tài)勢。教師在課堂上抽象地教學生美術理論,對素描和色彩的教育也只是靜態(tài)地通過對美術作品的介紹而實現(xiàn)的。即便有實物的介紹,也是機械的無生機的實物。在這種狀態(tài)下,學生的美術學習一定是機械、呆板、無生氣的。美術教育與日常生活的二分狀態(tài),與觀念、體制及財力等因素緊密關聯(lián)。其一,現(xiàn)今中國社會的美術教育之所以與日常生活相分離,是受到西方社會的藝術(美術)觀的影響。改革開放的過程,是東西方文化相互交流和碰撞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西方文化,尤其是西方的藝術(美術)觀念正逐步影響著國人。西方社會藝術(美術)從日常生活中產(chǎn)生后,就或淹沒在對世界本原的執(zhí)著追求中,或迷失在理性的分析和建構中。這讓藝術(美術)走上了與日常生活分離的不歸路。藝術(美術)在很大程度上是與日常生活無關的理性建構。如塞尚認為要用“錐體、圓柱體來描繪物體”。西方社會中出現(xiàn)的與日常生活相分離的藝術形態(tài)常常被人稱為“貧乏的藝術”。這種與生活脫離的“貧乏的藝術”在改革開放過程中傳入中國社會,并成為一種時髦而出現(xiàn)在中國美術教育的課堂,不少教師以學生看不懂的美術作品作為有課程水平的標志,這必然會讓審美及審美下的美術教育脫離現(xiàn)實生活。其二,現(xiàn)今中國社會的美術教育之所以與日常生活相分離,與現(xiàn)有的教育體制相關。盡管在教育問題上強調要實行素質教育,但是應試教育模式一直在義務教育階段占據(jù)主導地位,高考的指揮棒成為義務教育的無形導向。無論是學生、家長,還是教師都高度重視與考試有關的課程,如語文、數(shù)學、英語等等。諸如美術、音樂等課程僅僅作為素質教育的形式而存在。相對于語、數(shù)、外課程而言,課時較少、重視程度不高已經(jīng)成為現(xiàn)今中國社會美術教育課程在義務教育階段的通病。課時少,教師很難帶領學生到現(xiàn)實生活中去了解和觀察作品對象的真實的樣態(tài)。重視程度不高,使得學生和教師僅僅滿足課堂上的填鴨式灌輸。這樣的美術教育一定是脫離現(xiàn)實生活的抽象說教?,F(xiàn)有教育體制讓美術教育幾乎流于形式,學生無法從美術課堂中感受日常生活的豐富性,更不能通過感受日常生活的豐富性去塑造人的內在品質。其三,現(xiàn)今中國社會的美術教育之所以與日常生活相分離,與教育投入的不足緊密關聯(lián)。美術教育是需要投入人力、物力和財力的系統(tǒng)工程。受財力和編制等問題的制約,師資缺、財力投入更缺成為不少地區(qū)的美術教育的真實寫照。據(jù)相關統(tǒng)計,我國不少地區(qū)學校的美術教育無法正常開展。在一些城鎮(zhèn)地區(qū),美術課程的開課率僅僅為73%,而在一些落后的農村地區(qū)開課率更是不足70%[1]。即便是在開課的很多地區(qū),受編制和財力的影響,很多的美術課程是由其他課程的教師(如很多地方是由語文教師)兼任。而多數(shù)兼任教師自身都不能對美術課程及相關的教育規(guī)律有很清楚的了解,這就必然使得兼任教師采取依葫蘆畫瓢的方法應付課堂教學。這樣的美術教育課程一定會脫離日常生活而呈現(xiàn)出涂鴉式的說教模式。

二、讓美術教育回歸日常生活,構建生活化的教育模式

美術教育與日常生活的脫軌,使得美術教育成為無關情操陶冶和品質塑造的空洞的說教,美術對人的審美功能和塑造功能也就無法體現(xiàn)。美術課程成為應付素質教育檢查的雞肋課程,這使得教育資源被極大浪費同時,也使得學生喪失了審美能力提高及美好品質形成的重要途徑。因此,改變現(xiàn)今社會美術教育與日常生活分離的現(xiàn)狀,重新塑造美術課堂的積極功能,已經(jīng)成為美術教育改革的目標。要改變美術與生活二分的異化狀態(tài)需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首先,要改變改革開放過程中對西方現(xiàn)代藝術(美術)形式和藝術(美術)作品盲目跟風和無甄別接納的錯誤行為??傮w而言,西方現(xiàn)代藝術(美術)是建立在理性建構基礎上的意識形態(tài)。理性是西方社會擺脫黑暗的中世紀走向現(xiàn)代文明社會的重要力量。在理性對抗神性的最初時期的確也產(chǎn)生了諸如文藝復興時期的一大批具有人文主義和現(xiàn)實主義的藝術(美術)作品。但是理性的抽象性無可挽回地將藝術(美術)與現(xiàn)實生活的豐富性分離開來。在理性的作用下,很多藝術(美術)作品成為無關生活的思維建構,藝術(美術)也通常成為少數(shù)精英們把玩的對象。這種脫離生活的貧困藝術(美術)無法讓人感受到藝術(美術)的美感,更不能陶冶人的情操,已經(jīng)成為西方后現(xiàn)代藝術批判的對象。因此,我們要從中國社會的現(xiàn)實出發(fā),自覺審視外來藝術(美術)形式和作品,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尤其是在學校的美術教育過程中,不能過于媚外而否定藝術(美術)與生俱來的現(xiàn)實性和對人的品質的塑造性,讓藝術(美術)教育重回日常生活之中。其次,要徹底改變應試教育模式,真正推行素質教育。現(xiàn)階段美術教育之所以出現(xiàn)師資短缺,美術課程流于形式、美術教育成為脫離生活的空洞說教,正是源于教育制度頂層設計的不合理性。應試教育使得很多教師和學生認為美術、音樂等課程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應試課程教學和學習的時間。

美術教育最終成為語、數(shù)、外等應試課程學習的陪襯品和犧牲品。學生不肯多花時間在美術課堂上,教師更不會把學生帶離課堂到日常生活中去感受美、體驗人和物。應試教育的制度和模式不改變,美術教育與日常生活想分離的現(xiàn)狀就不會根本改變。因此,需要真正推行素質教育,將美術、音樂等課程都納入學生考核的重要內容,使得教師和學生都能高度重視美術教育和美術學習,并通過富有日常生活氣息的美術教育不斷提升和塑造個人的品質。最后,政府要加大對美術教育的投入。除了上面所提及的教育體制的改變外,政府加強對美術教育的投入是改變美術教育與日常生活相分離的重要保障。經(jīng)費的不足、編制的緊張讓學校美術教育師資緊缺,更談不上有多余的費用讓學生外出生活體驗及寫生。因此,政府一方面要增加美術教師的編制數(shù)量,另一方面要增加學校在美術教育過程中的經(jīng)費投入,為開展日常生活化的美術教育提供制度和經(jīng)費保障,使得美術教育真正成為學生陶冶情操、提高審美能力的課程。

作者:湯澤凡 單位:泰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