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論文中心 正文

夸美紐斯教學藝術對課堂教學的啟示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夸美紐斯教學藝術對課堂教學的啟示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夸美紐斯教學藝術對課堂教學的啟示

摘要:課堂教學中材料的科學安排,教師的悉心指導和學生合理的練習是教學成功與否的關鍵,杰出教育家夸美紐斯的《大教學論》中論述的教學的藝術給我們很多有益啟示,今天,探討這些對我們的課堂教學仍然有借鑒作用。

關鍵詞:夸美紐斯;教學藝術;課堂教學;啟示

夸美紐斯(JohannAmosComenius1592-1670)生活于十六世紀末至十七世紀下半葉歐洲封建主義與資本主義交替的時期。是十七世紀著名的教育理論家、實踐家、改革者和偉大的愛國主義者。他畢生獻生于教育事業(yè),在人類教育史的長河中猶如一朵絢麗的奇葩。享有“現(xiàn)代教育之父”的美譽,人們甚至尊他為“教育史上的哥白尼”,“捷克文化巨子之一”。[1]美國教育家巴特勒曾給與夸美紐斯極高的評價,他說:“夸美紐斯與現(xiàn)代教育的關系可等同于哥白尼和牛頓與現(xiàn)代科學的關系,培根和笛卡爾與現(xiàn)代哲學的關系?!保?]夸美紐斯在繼承了古代希臘、羅馬的教育思想遺產(chǎn),吸收了歐洲文藝復興運動的人文主義思想和宗教改革運動中新教教育思想等各種新思想的基礎上[3]結合自己長期教育實踐中積累的豐富的教育經(jīng)驗,寫了大量的教育理論著作,創(chuàng)立了一套完整的教育學體系奠定了現(xiàn)代系統(tǒng)教育學的理論基礎??涿兰~斯在其被理論界看作是近代教育的標志性著作的《大教學論》(MagnaDidactia)中全面系統(tǒng)地探討了教學藝術的問題。眾所周知,任何活動都有其藝術性,蘊含了藝術性的活動則更具有科學性和審美性,因而更具享受性。同時,使活動的過程更加合理有效,教學活動更是如此。中國的大教育家孟子曾說“教亦多術也。”學者吳效鋒也說“科學與藝術的珠聯(lián)璧合是現(xiàn)代教育最完美的創(chuàng)造,每位成功的教師都是一位創(chuàng)造教學藝術的大師。”《大教學論》中處處體現(xiàn)著教學的藝術性。在《致讀者》中夸美紐斯開門見山地指出:“教學論(MagnaDidactia)是指教學的藝術。”“就是一種把一切事物教給一切人們的全部藝術,這是一種教起來準有把握,因而準有結果的藝術;并且它又是一種教起來使人感到愉快的藝術,就是說,它不會使教員感到煩惱,或使學生感到厭惡,它能使教員和學生全都得到最大的快樂;此外,它又是一種教得徹底,不浮淺、不鋪張,卻能使人獲得真實的知識、高尚的行誼和最深刻的虔信的藝術?!保?]這種“把一切知識教給一切人類的全部藝術”把有效合理的教學技巧與教學過程中的愉悅享受有機結合在一起。這種“全部藝術”實際上就是《大教學論》的主要目的,即“尋求并找出一種教學的方法,使教員因此可以少教,但學生可以多學;使學校因此少些喧囂、厭惡和無益的勞苦,多具閑暇、快樂和堅實的進步;并使基督教的社會可以少些黑暗、煩惱、傾軋,增加光明、整飭、和平與寧靜?!保?]可以看出夸美紐斯強調的教育是充滿著光明、和平與寧靜的美好而愉悅的藝術活動。他以發(fā)展學生的感知、思維和各種心智能力為目的;以“遵循自然的原則”為理論依據(jù);以在教學過程中使學生學得愉快、學得迅速、掌握得牢固為根本出發(fā)點提出了一系列適應學生身心發(fā)展和教育教學規(guī)律的基本原則,彰顯了教學的藝術性。也給我們的課堂教學更多的有益啟示。在這篇文章中我想從“材料的應用、教師的課堂指導和學生實踐”三方面談談我的一些思考。

1材料應用中的藝術性

材料是信息的載體,信息表達的明確與否與材料的科學安排息息相關。教學中課堂材料的有效安排與課堂教學效果息息相關。教學中的材料不光是具體的載有授課內容的材料,還應是教學過程中隨時遇到的和可利用的材料,包括一些掛圖、圖畫、照片、實物和直觀教具。這些材料應“簡單、明晰,應充分幫助學生?!北匾獣r,使他們“可以不必假助教師自己就能進行學習?!保?]教師為學生選擇材料一定要選擇適合學生年齡、心理接受能力的材料,能引起學生強烈的興趣和求知欲的材料,使一切材料“親切地、誘人地放在他們面前”。[7]使學生學習在“自然”中進行,達到“無心插柳柳成蔭”的效果。“因為凡是自然的事情都無需強迫?!保?]就如“水往山下流”,“籠子打開鳥就會飛出去”,“看到美麗的圖畫聽到優(yōu)美的曲調就會去欣賞一樣”[9]來得自然。在安排材料時應按由易到難的順序進行,讓學生在課堂上先接觸容易解決的材料,再去接觸難度較大的材料;先解決簡單的問題和任務,再去解決較難的問題和任務。“使學生先知道靠近他們心眼的事物,然后去知道不大靠近的,隨后去知道相隔較遠的,最后才去知道隔得最遠的?!保?0]而且,教師所展現(xiàn)給學生的材料要直觀,使學生盡量運用他們的感官去理解、判斷。選擇了適合兒童心智能力的材料以后還必須科學的安排。哪些材料先安排,哪些材料后安排什么時候讓學生去觀察,什么時候去聽,什么時候動手,這都需要仔細琢摩,讓所有的材料出現(xiàn)在最適合出現(xiàn)的時間和地方。先安排的材料為后安排的材料的學習打好基礎。而且“絕對必須徹底地打好?!?/p>

2教師指導中的藝術性

“關于教育者怎樣才能確有把握地達到它的目標的方法”,夸美紐斯一針見血地指出“要看這些方法怎樣才能適合學生的心靈,使他們用來容易而且快意?!保?1]也就是說確定了教學目標之后要“按照學生的年齡,采用正確的方法,步隨自然的后塵。在兒童的心靈沒有腐化以前就開始”[12]并遵循從“一般到特殊”,從“較易到較難”的規(guī)律,使每件事都能“通過感官去接受”,使學生愉快地學習。教師應帶著滿腔的熱情,用富含情感的語調,流利而適合學生身心發(fā)展的語言“把材料化作一股清泉浸潤學生的心田,化作一座洪鐘,敲醒學生那沉睡的蒙昧。”[13]教師的指導中,愛是根本,和諧是主線。夸美紐斯認為“人的本身里外都是一種和諧”。[14]所以,教師課堂指導中既要注意學生與外界的和諧,又要注意學生本身的和諧發(fā)展。愛與和諧是教學具有藝術性的前提,也就是課堂中要充滿和諧,愉悅的氣氛,讓全體兒童在愉悅的氣氛中接受知識,這就要求教師在設計教學內容時盡量使之與兒童的興趣、口味相投。教師在組織材料時要使用學生的語言,使學生愛聽,想聽,緊扣學生的心弦。這里學生化的語言,不僅僅是語氣、語調的學生化,更重要的是用詞要接近學生的思維。課堂的和諧還體現(xiàn)在學生個體之間的和諧。學生的座位、小組安排要注意個性互補,知識間差異的互補,男女生性別互補。這種和諧也體現(xiàn)在單個個體的和諧,這就要教師在講述、提問、指導回答問題時使問題本身與學生自身,師生之間的互動和諧起來。適當?shù)臅r候應用或歡快或柔和的音樂加以渲染,或加入一些恰當?shù)男∮螒蜃寖和谕嬷袑W。不要把課堂變成“兒童恐怖的場所”和“兒童材質的屠宰場”。而盡可能地使每一個兒童快樂起來,成為兒童健康成長的場所,充滿興趣和快樂的場所。而這一切,基于一點———愛。對兒童的愛;對所教教材的愛;對自然的愛;對社會的愛;對整個人類的愛;……用自己的大愛溫潤課堂,開啟兒童熱愛知識,探求知識的大門,使人盡其才,各得其樂。在具體的指導中,為兒童提出合適難度的任務。給兒童提出的任務難度過高,兒童就會因啃不動而失去興趣;難度過低,則因兒童吃不飽,也會乏味。所以教師給孩子的任務難度一定要適度,使其停留在兒童的“最近發(fā)展區(qū)”,使他們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這樣,孩子不但能吃飽,還會因為突破難關有一種成功時的勝利感。增強了他們通過努力,克服困難取得勝利的征服欲望。因此會對所學任務充滿好奇進而興趣十足,信心百倍。教師不但要付出自己的愛心,而且要細心,有耐心。仔細觀察兒童的一舉一動,耐心輔導一時有困難的兒童。課上課下不能搞一刀切,為不同的兒童留不同的任務,使兒童們都在一種自然、和諧、愉悅的氣氛中度過。這種指導上的藝術也要求教師因材施教。這里的因材施教不僅僅是我們平常所說的這個兒童是個音樂天才,我們就發(fā)展他的音樂才能,這個人有詩賦才能,我們就挖掘他的賦詩才能。更應該是課堂中一切以“自然”為底線,根據(jù)孩子的天賦、興趣、現(xiàn)有的知識基礎、個性傾向的因材施教。這個孩子基礎差,我們就給他難度低的任務,如讓他學學生字,讀讀文章;這個孩子能力強我們就給他難度高的任務;這個孩子知識基礎差,但表演能力強,我們就為他設計通過表演獲得知識的任務;是個個兒童都能在一種祥和、愉悅的氛圍中盡可能多的收獲。包括知識、情感、意志、思想認識各個方面的最大收獲。課堂上不但要面向全體,更應該給有劣勢的學生更多的支持、關愛和指導。夸美紐斯說過:“我們差不多找不出一塊模糊的鏡子,模糊到了完全反映不出任何形象的田地,我們差不多找不出一塊粗糙的板子,粗糙到了完全不能刻上什么的地步,即使找到了,鏡子還可以先擦干凈,木板也可以刨平?!薄巴瑯?,假如教員肯充分賣力氣。人們是可以琢磨好的?!保?5]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上給一些特殊學生更多的熱情、耐心和關愛,用自己的愛心激發(fā)孩子的信心,用自己的熱情點燃孩子的激情。三、學生實踐中的藝術性常言說“實踐出真知”,“站在岸邊永遠學不會游泳”,教師要應用自己的智慧巧妙設計大量的給學生練習的機會,包括聽、說、讀、寫、各個方面,讓兒童的多種感官同時參與,使學生忙起來、動起來、樂起來。在實踐中學知識、長智慧。正如夸美紐斯所說:“我們要讓學生從書寫去學書寫,從談話中去學談話,從唱歌去學唱歌,從推理去學推理?!保?6]也就是把課堂還給學生,把權力交給學生。教師只做一個協(xié)助者,組織者,學生與學生、學生與知識的聯(lián)接紐帶,學生成功時的喝彩者,激發(fā)學生潛力的推動者。努力“徹底地、簡要地、有力地學教授”,[17]從而達到“教師可以少教,學生可以多學”[18]的目的。讓學生在實踐中掌握技巧,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3結束語

教學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門藝術。杰出教育家夸美紐斯的《大教學論》中處處體現(xiàn)著教學的藝術性給我們今天的教學很多有益啟示,值得我們借鑒。讓我們追尋夸美紐斯的藝術足跡,科學安排材料、精心組織課堂、悉心指導學生使我們的課堂處處煥發(fā)生機,幫助學生筑夢、追夢、圓夢。

參考文獻

[1]王天一,夏之蓮,朱美玉.外國教育史[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3.

[2]單中惠.西方教育思想史[M].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

[3]林均.簡論甘夸美紐斯教育管理思想及其對西方教育的影響[J].太原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6月.

作者:白尚禎 單位:甘肅省白銀市靖遠縣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