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影視資源中的外國文學教學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影視資源中的外國文學教學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影視資源中的外國文學教學

【內容摘要】隨著多媒體技術的發(fā)展,影視資源進入課堂已經成為必然。在外國文學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充分利用影視教學資源。本文擬在多媒體教學的大語境中,探討影視資源在外國文學教學中的作用,使用影視資源的具體方法,應該注意的問題及應該遵循的基本原則等。

【關鍵詞】影視資源;外國文學;教學

隨著多媒體技術的發(fā)展和影視資源的日漸豐富,影視資源進入課堂已經成為必然?!叭藗儾辉僬J為教育應該建立在緩慢發(fā)展的鉛字上,一種建立在快速變化的電子圖像之上的新型教育已經出現在我們面前?!盵1]{P189}馬丁•海德格爾所說的“世界被把握為圖像”[2](P78)的時代已經到來。我們應該充分利用現代科技創(chuàng)造的一切有利條件,把影視教學資源運用到外國文學課程的教學中。影視資源包括電影、電視劇、電視新聞、專題片、話劇、小品等視頻資料和歌曲、朗誦等音頻資料。影視資源既是文學教學的媒介,又是文學知識的載體。將影視資源引入外國文學教學,不僅能使授課方式多樣化,提高課程內涵,而且能與時俱進地把外國文學教學與網絡、信息技術等聯系起來,既有時代特點,又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形成良性循環(huán)的教學過程。本文擬在多媒體教學的大語境中,探討影視資源在外國文學教學中的作用,使用影視資源的具體方法,應該注意的問題及應該遵循的基本原則等。

一、影視資源在外國文學教學中的作用

(一)在外國文學教學中運用影視資料,能夠充分激活學生的視覺和聽覺器官,提高理解與記憶力

實驗心理學家做了一個記憶持久性的實驗。實驗結果表明,2小時后,人們一般能記住聽覺信息的70%,視覺信息的72%,視聽結合信息的85%;72小時后,人們只能記住聽覺信息的10%,視覺信息的20%,視聽結合信息的65%。顯然,感知記憶的規(guī)律是具體形象感知的東西較抽象感知的東西更容易被識記,且保持長久、綜合性刺激可以產生最佳的效果。[3]{P13-14}在外國文學教學中運用影視資源正是通過視覺和聽覺等感官的綜合刺激,提高學生對信息的理解和記憶,以便達到最好的學習效果。

(二)使用影視資源可以增加課堂教學容量,提高課堂效率

近年來外語教學陷入實用主義誤區(qū),文學課程被嚴重邊緣化。國內多數外語院校把“外國文學史”和“外國文學作品賞析”兩門課程合并為“外國文學”一門課程。鑒于這種現狀,在外國文學教學過程中如果只依靠教師的口頭講授,很難完成教學任務。這就要求充分利用影視教學資源,增加課堂教學容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影視資源在講述文學作品的情節(jié)方面具有文本資料難以達到的效果,特別是在描述一些復雜的作品內容時,影視資源能夠通過具體的視覺形象,明了、快速地展現出幽隱曲折的故事情節(jié),立體地凸顯人物性格,鮮明地展現人物心理,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直觀地理解文學作品,而且可以節(jié)省教學時間,使教學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利用影視資源有助于轉變教學模式,加強師生互動

現代教育理念要求把傳統(tǒng)的以“以教師為中心”、“以書本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轉變?yōu)椤耙詫W生為認知主體,以教師為教學主導”的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唱獨角戲,應該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參與到課堂討論中,在師生互動中實現教育目標。比如在外國文學賞析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觀看影視片段,分析作品中的藝術形象,闡釋作品的文化審美意義和文化價值;也可以給學生指定一部分教學內容,讓他們課后通過觀看影片等,寫成觀后感,在課堂上分享。這些師生之間的互動活動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潛能,為他們提供鍛煉、展示自己的機會,也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和表述能力。

(四)影視資源能夠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

影視資源的內容涵蓋文學、語言、戲劇、美術、音樂等古今中外的各種藝術形式,具有高度的審美性。在外國文學教學中,影視資源的高度審美性可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藝術鑒賞水平,提高學生的文化修養(yǎng),增強其人文情懷。

二、影視資源在外國文學教學中的使用方法

(一)穿插使用影視資源片段,構建外國文學課堂的主體框架

自從外國文學誕生以來,就有無數作品被譜成樂曲,廣為傳唱。比如格林卡為普希金的抒情詩《我記得那美妙的一瞬》等作品譜寫了浪漫曲,使詩歌與音樂完美地融為一體。多數外國文學經典之作被拍攝為影片或電視劇,如普希金的《別爾金小說集》《茨岡人》,萊蒙托夫的《假面舞會》,果戈理的《欽差大臣》《死魂靈》,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與罰》《卡拉馬佐夫兄弟》《白癡》,列夫•托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寧娜》《戰(zhàn)爭與和平》《復活》,布爾加科夫的《大師與瑪格麗特》,帕斯捷爾納克的《日瓦戈醫(yī)生》,肖洛霍夫的《靜靜的頓河》,等等。大量俄羅斯著名作家與詩人的生平與創(chuàng)作被拍攝成紀錄片,如阿赫瑪托娃、茨維塔耶娃、勃洛克、別雷、赫列勃尼科夫、謝維里亞寧、馬雅可夫斯基、葉賽寧等詩人的生平與創(chuàng)作。此外,還有許多作家故居旅游片,比如位于圖拉的列夫•托爾斯泰故居亞斯那亞•波利亞納旅游片,位于彼得堡普希金城的普希金故居旅游片等。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充分利用這資源,適時、適當地穿插一些視頻、音頻片段,有時在一節(jié)課上可以穿插各種藝術形式的視頻與音頻資料。這既可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開闊學生的視野,又可以營造生動活潑的課堂氛圍。比如在講解普希金的生平時,教師先播放一段普希金故居旅游片的視頻,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身臨其境地了解詩人曾經在皇村的生活;接著,回到文本,講述詩人在各個階段的生活。講述普希金的創(chuàng)作時,可以先讓學生讀一讀普希金詩歌的精彩篇章,接著播放相應的視頻和音頻資料,讓學生感受詩歌的韻律與節(jié)奏之美,進一步加深對詩歌的理解,同時受到藝術的熏陶。在講述作家的生平時,也可以把作家不同時期的照片、畫像或者與作家密切相關的人物的圖片展示給學生,以便加深其理解與認識。在講解作品時也可以展示作品的插圖,啟發(fā)學生思考。比如在學習屠格涅夫的《木木》時,讓學生觀看作品的插圖,啟發(fā)學生思考關于《木木》的三幅畫中是如何體現屠格涅夫對蓋拉西姆的喜愛與同情的。音樂和配音朗誦能為文學閱讀提供廣闊的空間,能打開學生的思路,激發(fā)靈感,加深記憶和理解。在講述萊蒙托夫的《詩人之死》時,可以讓學生聽不同朗誦者的誦讀,會有不同的感受;在講阿赫瑪托娃的詩歌《訣別的歌》時,先播放朗誦,再播放歌曲,讓學生在優(yōu)美的旋律中,深入理解詩歌的內容,體會詩人的情感世界。但是,文學課上使用相鄰藝術形式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深入理解文學作品的手段。因此,在播放影視資源之后,要及時設計能夠啟發(fā)學生思考的問題,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和討論,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實現教學目標。

(二)精選影視資源,作為課外的補充教材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人們通過影視資源認識文學作品的可能性更大。特別是一些經典文學作品被翻拍、搬上熒幕的機會越來越多,因為“文學和電影,還有音樂,都可以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構筑自己的空間,來抵抗現代時間的壓力?!盵4]因此,我們應該在課外充分利用文學作品改編的影視資源作為外國文學教學的補充教材,讓學生課外觀賞,然后寫觀后感、評論等。首先,外國經典文學作品改編的電影和電視劇為我們提供了足夠豐富的選擇。特別是近年來,每年都有外國文學經典被重新改編拍攝成影視作品。如果我們把外國文學課與影視欣賞結合起來,就能取得更好的效果。通過觀賞影視資源能從本質上改變學生對文學作品的認知,因為影視能激活書本知識,能使學生了解世界的多樣性,深入理解文學作品的深層內涵,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發(fā)展學生的情感和想象力。此外,“文學將自己的價值內核以改編的方式嵌入到電影價值系統(tǒng)中,電影價值的提升必將激發(fā)文學價值的增生,這是文學時代性的接軌:從紙張油墨的清香轉變?yōu)闊善廉嬅娴钠婷铖斔?,由看的神秘想象世界進入到看和聽的共享世界。文學的藝術價值和電影的強大傳播效力由此產生了空前的合力,迸射出耀眼的光輝……”[5]由文學作品改編的影視作品,可以通過視覺形象,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作品,因為影視作品是一種集閱讀、觀賞和獲得審美快感為一體的綜合藝術形式。它不僅能使學生花費盡可能少的時間了解一部長篇巨著的內容,而且能獲得感官和視覺上的巨大享受。影視作品的成功往往能帶來文學原著的暢銷,并使作者迅速為觀眾所熟知。“也使得這些文學經典走出了文學的象牙塔,來到普通讀者中,從而在某種程度達到了原作者所始料不及的‘后啟蒙’效果?!盵6](P3-7)其次,在影視作品的觀賞過程中,教師應該指導學生了解影視作品與文學原著的根本區(qū)別:文學作品側重于敘事,影視作品側重于表現;文學作品的閱讀不受時空的限制,而影視作品的觀賞不僅受時空限制,而且也會受到導演和演員水平的影響。此外,影視作品在講述故事時,還要考慮畫面、色彩、聲音、光線等視覺效果,既要保留文學作品的文學性,又要考慮影視作品的視覺形象和文化效應。因此,“在圖像時代,文學教師肩負著文學研究和傳播的責任,應當正視傳統(tǒng)的‘文本文化’與電影、電視、網絡等‘形象文化’的互動協作關系?!盵7](21-24)最后,通過課后觀賞影視資源,學生要把自己的認知、體驗和收獲以觀后感或者影評的形式呈現出來。這既可以作為外國文學教學的一個課后延伸與評估環(huán)節(jié),又可以把文學課程與寫作能力結合起來,全面提升學生的語言技能與文化素養(yǎng)。

三、影視資源在外國文學教學中應該注意的問題及使用原則

面對新媒體的快速發(fā)展及教學改革的推進,外國文學教學也應與時俱進,不斷引進新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以適應時展的需要。應當指出,在最近二十年中,隨著技術手段和影視資源的快速發(fā)展,插圖、音樂和電影在課堂上使用頻率越來越高。這是可喜的現象,但是它遠遠不能保證外國文學課的有效性。因此,在外國文學課上使用影視資源要求教師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首先,影視資源的使用要適度。影視資料在課堂上放映的量不能太大,放映時間不能過長,否則會影響教學進度,沖淡教學內容,使課程內容缺乏整體性,不能形成完整的知識框架。其次,影視資源的直觀性會束縛學生的想象力。生動形象的文學語言能喚起學生的審美想象力。在閱讀過程中,學生憑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形成對文學形象的想象和認知。而直觀的影視畫面體現的是導演對作品的感悟,具有固定性和唯一性。這種直觀、表象化的形式對學生想象力的發(fā)揮極為不利。最后,影視語言的直白性使學生的思考受到限制。影視語言以直觀的畫面形象展示出文字的內涵,這雖然能夠在一定程度幫助學生理解作品,但是也存在不足之處,會影響學生思維的深度。文學文本總會存在不確定性,這要靠讀者在閱讀過程中反復體會、思考和揣摩,而影視語言的直白性難以傳達出隱含在文本中的深層次意義。怎樣避免以上問題的發(fā)生,這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遵循一定的教學原則。我們認為最重要的原則是有限性原則和有效性原則。

(一)有限性原則

影視資源在外國文學教學中只能起到一定的輔助性作用,是一項輔助性的工具,在教學過程中的應用應該受到使用時間和使用數量的限制,更不能以之代替學生的課堂討論和教師的講解。我們在教學中一貫強調不能用“滿堂灌”或者“填鴨式”教學方法,而要學會“留白”藝術,給學生的積極思考和討論留出足夠的時間。也就是說,教師的“教”是有限的,學生的“學”則要占主導地位。同樣,在影視資源的使用過程中,也要堅持有限性原則。也就是說,影視資源的在教學中的作用是有限的,對于影視資源的運用并非是多多益善,而要有所節(jié)制。比如影視資源的放映在一節(jié)課堂上要控制在十分鐘左右,若超過了這個限度,可能達不到教學效果,或者會適得其反。因為過多的信息量會加重學生接受的負擔,使其難以集中精力思考。要做到限時、限量地使用影視資源,就要求教師必需學會對教學資源進行精挑細選,精心取舍,從大量的影視資源中選取最適合、最需要的。當然,不排除教師自己對影視資源進行縮減或者改編,必要時可以自己動手制作微電影、微紀錄片或者微專題片。在課堂上則只需利用極短的時間將影視資料展示給學生。

(二)有效性原則

在外國文學教學中,教師在使用影視資源的時候,要有目標,有的放矢,圍繞教學重點與教學目標,遵循有效性使用影視資源的原則。第一,影視資源的使用必須為教學目標服務,緊扣教學目標,緊緊圍繞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凸顯教學的核心理念。判斷影視資源在教學中運用是否有效,必須有明確的評判標準。在“過程與方法”、“知識與能力”、“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等教學目標的三個維度中,我們在實現終極教學目標的過程中也應該關注教學的過程。為了實現“過程與方法”這個教學維度,我們在運用影視資源時就要把握好影視資源的甄別、挑選、改編、導入、欣賞、解析、討論等多個環(huán)節(jié)。每個環(huán)節(jié)的實施都要緊扣教學目標的實現這個中心,必須體現出有效性這個原則。第二,影視資源的甄選要兼顧語言文字教學與文學鑒賞的特點。我們知道,影視資源的直觀性和影視語言的直白性會束縛學生的想象力和思考力。為了彌補影視資源在這個方面的不足,教師在挑選影視資源時應該特別關注其語言特點,并把精心挑選的作品分類整理,建立一個優(yōu)質的影視資源教學課件庫。這個影視教學庫中存放的影視資料要兼顧語言文字教學與文學鑒賞的特點,又要具備信息量大、播放時間短、與課堂教學內容密切相關的特點,還應該考慮到學生現有的認知水平和知識積累程度,能夠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啟迪學生的心智,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鑒賞能力和人文素養(yǎng)。這就要求教師平時多留心適合于教學的影視資源,加以剪輯與整理,保存到資料庫中,需要時提取使用??傊?,在視覺化時代,教師應該積極有效地使用影視資源,使之成為課堂教學的必要補充,因為影視資源在教學中的積極作用是不容忽視的。但是,基于每位教師的經驗、知識儲備和課堂設計的不同,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很難有統(tǒng)一的標準與模式。這就需要每位教師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在課堂審時度勢,靈活應用影視資源,以便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尼爾•波茲曼.章艷譯.娛樂至死[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2]馬丁•海德格爾.孫周興譯.林中路[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8.

[3]李華.略論外國文學教學中多媒體的運用[J].山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7(6).

[4]李歐梵.談文學經典與電影改編[N].東方早報,2012-12-04.

[5]李曉靈.圖像時代的電影:文學的終結與再生[J].電影文學,2008(1).

[6]王寧.全球化時代的文學及傳媒的功能[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1(1).

[7]王松林,李洪琴.電影的文學性、文化性與英美文學教學[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3(9).

作者:司俊琴 單位:蘭州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