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空氣教案范文

空氣教案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空氣教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空氣教案

第1篇:空氣教案范文

⒈講述:我們已經研究了空氣的不少性質,你能總結的說一說嗎?

⒉提問:世界環(huán)境日是什么時候?今天的口號是什么?

⒊講述:其實空氣也是生命之源

二、學習新課

1.了解空氣和生命的關系。

(1)為什么說空氣也是生命之源呢?

(2)觀察P12三幅圖,你想到了什么?

2.了解我們周圍的空氣。

(1)空氣是我們不能離開的,但是我們現(xiàn)在處在怎樣的空氣中呢?

(2)人類哪些活動會影響空氣質量?哪個小組愿意來介紹你找到的資料?

(3)人類一直不斷的在污染著我們賴以生存的空氣。空氣的污染我們看不到,空氣受污染后會給我們帶來什么危害?

(4)我們周圍的空氣現(xiàn)況是什么樣的,我們可以去調查一下。

(5)室外的空氣我們可以從哪些方面調查?

(6)室內的空氣我們又可以從哪些方面調查?

(7)將我們調查到結果記錄下來。

(8)教師介紹表格記錄方法。

三、鞏固應用

1、空氣被污染了,而且還在不斷污染著。我們能做什么呢?

2、學生介紹書上的6幅圖。

3、凈化空氣,我們還能做些什么?

四、作業(yè)

1、完成調查記錄。

2、出一份保護、防治空氣污染的小報。

第2篇:空氣教案范文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1、了解空氣的重要成分。2、了解氧氣、氮氣、稀有氣體的主要物理性質和用途。3、初步認識純凈物、混合物的概念。4、初步了空氣污染的危害,知道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自然資源,培養(yǎng)環(huán)境、熱愛自然的情感。

技能目標:1、初步學習科學實驗的方法;2、引導學生進行觀察、記錄,并初步學習分析實驗現(xiàn)象。

【教學重點】學生自主設計實驗,探究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

【教學難點】學生探究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

【教學方法】探究式學習法。

【教學用品】集氣瓶、燃燒匙、吸管、水槽、塑料袋。

【教學資源】

【教學過程】

第一環(huán)節(jié):提出問題

【引言】師:沒有空氣就沒有生命!人類每時每刻都離不開空氣??諝鈱τ谌祟愂侨绱酥匾覀冏鲆粋€深呼吸,那么我們便吸入了空氣,空氣對于我們又是如此親近和熟悉,但是有誰摸著了它?看到了它嗎?哦,沒有。那么我們本節(jié)就是要通過實驗證明空氣的存在,還要探究空氣的組成成分。

【提問】1、空氣是無色無味的氣體,不易察覺,但你能用一個簡單的實驗或列舉實例來說明空氣確實存在嗎?

2、以上事實說明了空氣確實存在,那么空氣中含有哪些氣體成分呢?如何證明這些氣體的存在?

【總結】從生活經驗和以往的探究活動中,我們知道了空氣中含有氧氣、二氧化碳和水蒸氣。

【提問】那么,空氣中還含有其他氣體嗎?各種氣體的體積分數(shù)又是多少?

二、探究活動

設計一個實驗,粗略地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

(教師邊介紹演示新教材[實驗2-1]學生觀察、描述現(xiàn)象,師生共同分析、得出結論。)

三、歸納總結

師:從實驗2-1中得出以下結論;

1、紅磷+氧氣五氧化二磷;

2、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占1/5;

3、氮氣是不易溶于水的無色無味的氣體(從集氣瓶水面上升一定高度后,不能繼續(xù)上升這一現(xiàn)象判斷。)

4、氮氣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從燃著的紅磷熄滅了這一現(xiàn)象判斷。)

5、實驗表明,空氣的成分按體積計算,大約是:

氮氣78%;氧氣21%;稀有氣體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氣體雜質0.03%

教師簡介空氣的其他成分,同時講清三個概念:物理性質、純凈物和混合物

四、課堂練習

【投影】1、在測定空氣中氧氣成分的實驗中,集氣瓶內剩下的氣體主要是氮氣。結合實驗討論:

(1)燃燒著的紅磷熄滅了,這種現(xiàn)象說明氮氣能不能支持燃燒?

(2)集氣瓶內水面上升一定高度后,還繼續(xù)上升嗎?這種現(xiàn)象能不能說明氮氣不易溶于水?

2、在標準狀況下,氮氣是一種無色、無味,不易溶于水的氣體,它的熔點為-209.9℃,沸點為-195.8℃。從紅磷在氮氣中不能繼續(xù)燃燒的事實,說明氮氣不支持燃燒。許多實驗事實都表明,氮氣的性質不如氧活潑。

五、學生自學

1、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自然資源。

2、保護空氣。

【板書設計】

課題一:空氣

一、空氣是由什么組成的

1、紅磷+氧氣五氧化二磷;

2、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占1/5;

3、氮氣是不易溶于水的無色無味的氣體(從集氣瓶水面上升一定高度后,不能繼續(xù)上升這一現(xiàn)象判斷。)

4、氮氣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從燃著的紅磷熄滅了這一現(xiàn)象判斷。)

5、實驗表明,空氣的成分按體積計算,大約是:

氮氣78%;氧氣21%;稀有氣體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氣體雜質0.03%

二、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自然資源

三、保護空氣

【教學后記】

課題二:氧氣(1)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1、認識氧氣的主要物理性質。2、觀察和描述硫、木炭、鋁箔等在氧氣中燃燒的現(xiàn)象,從中歸納出氧氣的化學性質。

技能目標:1、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觀察和探究的能力;2、培養(yǎng)學生實事求是,尊重科學,尊重事物發(fā)展規(guī)律的科學態(tài)度。

【教學重點】觀察和描述硫、木炭、鋁箔等物質的燃燒現(xiàn)象。

【教學難點】對“氧氣不易溶于水”這一結論的探究活動。

【教學方法】探究式學習法。

【教學用品】已制備好的氧氣、木條、木炭、燃燒匙、酒精燈、火柴、坩堝等

【教學資源】初中化學網(wǎng)

【教學過程】

第一環(huán)節(jié):提出問題

【引言】師:什么是物理性質?(復習上一節(jié)課內容)。

【展示】一瓶已制備好的氧氣,正放在桌面上,用玻璃片蓋好。

師:請一位同學說一說氧氣的物理性質?

生:氧氣是一種無色無味,密度比空氣大的氣體。

師:氧氣的物理性質(在通常狀況下)如下表:

顏色

氣味

狀態(tài)

標況下密度

與空氣密度的比較

熔點

沸點

是否易溶于水

無色

無味

氣體

1.429g%

略大

-218℃

-180℃

不易

【演示】教材中[實驗2-2]。

(教師在講臺上演示,引導學生觀察現(xiàn)象,得出結論。

【現(xiàn)象】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結論】說明氧氣能支持燃燒。

【實驗探究】學生分組實驗2-3,實驗2-12,然后填好下表:

實驗名稱

實驗現(xiàn)象

反應文字表達方式

硫在空氣中燃燒

硫在氧氣中燃燒

木炭在空氣中燃燒

木炭在氧氣中燃燒

(教師必須強調硫、木炭分別在空氣和氧氣中燃燒的現(xiàn)象有何不同)

【提出質疑】木炭和硫分別在空氣里燃燒和在氧氣中燃燒的現(xiàn)象不同,這說明了什么?

【交流討論】

【現(xiàn)象】鋁箔在氧氣中劇烈燃燒,放出大量的熱和耀眼的白光。(請該生用手觸摸集氣瓶的外壁,感覺燙。)

【結論】鋁+氧氣氧化鋁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嗎?剛才老師與你們一起做過四個實驗,這四個實驗的反應文字表達式告訴了我們:物質在空氣中的燃燒,實際上是與空氣中的氧氣發(fā)生反應,對嗎?

師:由于空氣中的氧氣會計師相對較少,所以物質燃燒的程度不如在氧氣中劇烈,現(xiàn)在你們明白了嗎?

第二環(huán)節(jié):歸納總結

師:本節(jié)課我們用實驗探究法探究了氧氣一個重要物質性質——不易溶于水的氣體。

1、氧氣的物理性質:無色無味,密度比空氣略大(標況下),不易溶于水的氣體。

通過學生的分組實驗和教師的演示實驗及師生的合作實驗,探究了氧氣的一個重要化學性質——是一種比較活潑的氣體,在一定條件下能與較多物質發(fā)生劇烈的化學反應。

2、氧氣的化學性質:是一種化學性質比較活潑的氣體。

第三環(huán)節(jié):課堂練習

1、硫在空氣中燃燒和在氧氣中燃燒的相同之處是都能生成氣味的氣體,并且都放熱,不同的是硫在空氣中燃燒發(fā)出色火焰,而在氧氣中燃燒發(fā)出色火焰。

2、能在氧氣中燃燒發(fā)出白光、放熱,并生成一種無色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該物質是。

3、空氣中有氧氣,用帶余燼的木條伸入裝有空氣的集氣瓶中,木條是否會復燃?為什么?

第四環(huán)節(jié):作業(yè)布置

1、寫出木炭、硫、磷、鐵、鎂、鋁及蠟燭分雖在氧氣中燃燒的現(xiàn)象,反慶的文字表達式。(用填表格式)

2、預習第31-32頁的教材內容。

3、討論:空氣中也有氧氣,為什么物質在空氣中燃燒不如在純氧中劇烈?

【板書設計】

課題二:氧氣

一、氧氣的物理性質:無色、無味且密度比空氣大,不易溶于水的氣體。

二、氧氣的化學性質:一種性質比較活潑的氣體。

【教學后記】

課題二:氧氣(2)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1、認識什么是化學變化,了解化學變化的基本特征。2、認識化合反應、氧化反應,進一步學習物質的分類。

技能目標:學習從具體到抽象,從個別到一般的歸納方法。

【教學重點】探究化學反應的基本特征。

【教學難點】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

【教學方法】探究式學習法。

【教學用品】燒杯、玻璃棒、水

【教學資源】初中化學網(wǎng)

【教學過程】

一、第一環(huán)節(jié):激發(fā)興趣

(1)化學小魔術:不燃的小手帕

(2)影片片斷欣賞:登山運動員征服喜馬拉雅山。

二、導入新授

上節(jié)課我們做的一些實驗和剛才小魔術中酒精的燃燒都是氧氣的化學性質,我們能不能歸納出氧氣的化學性質呢?

三、探究合作

1、分組討論:

(1)下列反應有哪些共同點?

A、碳+氧氣二氧化碳

B、硫+氧氣二氧化硫

C、磷+氧氣五氧化二磷

D、鐵+氧氣四氧化三鐵

E、石蠟+氧氣二氧化碳+水

(2)聯(lián)系實際談談氧氣有哪些用途?

2、師生共同總結:

(1)從(1)(2)(3)(4)四個反應中歸納: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反應生成一種物質的化學反應叫化合反應。

(2)從(1)(2)(3)(4)(5)五個反應中歸納:物質奪取氧的反應叫氧化反應,其中提供氧的物質是氧化劑。

3)氧氣的化學性質:氧氣的化學性質比較活潑,在高溫條件下與許多物質發(fā)生劇烈反應,具氧化性。

四、創(chuàng)新應用

1、在一只集氣瓶中充滿空氣,現(xiàn)要除去其中的氧氣,又不增加其他氣體成分,可選用的可燃物是

A、木碳B、鐵C、磷D、硫

2、酒精在氧氣中燃燒是不是化合反應?為什么?

四、板書設計

氧氣的性質和用途

一、(1)從(1)(2)(3)(4)四個反應中歸納: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反應生成一種物質的化學反應叫化合反應。

(2)從(1)(2)(3)(4)(5)五個反應中歸納:物質奪取氧的反應叫氧化反應,其中提供氧的物質是氧化劑。

(3)氧氣的化學性質:氧氣的化學性質比較活潑,在高溫條件下與許多物質發(fā)生劇烈反應,具氧化性。

【教學后記】

課題三:制取氧氣(1)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1掌握實驗室可用分解過氧化氫溶液或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方法制取氧氣。2、初步了解通過化學實驗制取新物質的方法。

技能目標:培養(yǎng)學生動手制取氣體的操作能力和科學探究的能力。

【教學重點】實驗室制取氧氣的主要方法和原理。

【教學難點】制取氧氣的裝置選擇。

【教學方法】探究式學習法。

【教學用品】大試管、酒精燈、水槽、鐵架臺、帶導管的橡皮塞、藥匙、氯酸鉀、5%的過氧化氫溶液、二氧化錳

【教學資源】初中化學網(wǎng)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

1、紀錄片欣賞:中日登山運動員征服喜馬拉雅山。

2、

二、導入新授

氧氣除供給呼吸與支持燃燒外,還廣泛用于氣焊、煉鋼、登山、潛水和醫(yī)院搶救病人。我們需要的氧氣包括上節(jié)課中用到的氧氣是怎樣來的呢?我們今天來學習第三節(jié)《氧氣的制法》。

四、究實驗

1、實驗探究

1)加熱純的氯酸鉀并觀察。

2)加熱純的二氧化錳看是否有氧氣放出。

3)在熱的氯酸鉀中迅速撒入二氧化錳并觀察。

4)怎樣才能制取氧氣并收集?

2、實驗總結

1)純的氯酸鉀必須在高溫下才能緩慢放出氧氣。

2)加熱二氧化錳始終不能放出氧氣。

3)混有二氧化錳的氯酸鉀稍微加熱就能放出氧氣。

4)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反應原理是:

氯酸鉀氯化鉀+氧氣

5)催化劑和催化作用

6)制取氧氣的裝置:固固加熱裝置

7)氧氣的制取步驟:A、連接裝置并檢查氣密性B、裝藥品于試管中并固定在鐵架臺上C、加熱D、收集氧氣E、將導管移出水面F、熄滅酒精燈

排水法(氧氣不易溶于水)

8)氧氣的收集方法

向上排空氣法(氧氣比空氣重)

四、創(chuàng)新應用

1、實驗室用無水醋酸鈉和堿石灰制取甲烷,甲烷比空氣輕且極難溶于水,選擇怎樣的裝置制取并收集甲烷?

2、為保證長時間潛航,在潛水艇里要配備氧氣再生裝置?,F(xiàn)有以下幾種制取氧氣的方法:1)加熱氯酸鉀2)電解水3)在常溫下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氧氣。你認為最適合在潛水艇里制取氧氣的方法是哪一個?為什么?

五、書設計

氧氣的制法

1、純的氯酸鉀必須在高溫下才能緩慢放出氧氣。

2、加熱二氧化錳始終不能放出氧氣。

3、混有二氧化錳的氯酸鉀稍微加熱就能放出氧氣。

4、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反應原理是:

氯酸鉀氯化鉀+氧氣

5、催化劑和催化作用

6、制取氧氣的裝置:固固加熱裝置

7、氧氣的制取步驟:A、連接裝置并檢查氣密性B、裝藥品于試管中并固定在鐵架臺上C、加熱D、收集氧氣E、將導管移出水面F、熄滅酒精燈

排水法(氧氣不易溶于水)

8、氧氣的收集方法

向上排空氣法(氧氣比空氣重)

【教學后記】

課題三:制取氧氣(2)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1掌握實驗室可用分解過氧化氫溶液或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方法制取氧氣。2、初步了解通過化學實驗制取新物質的方法。

技能目標:培養(yǎng)學生動手制取氣體的操作能力和科學探究的能力。

【教學重點】實驗室制取氧氣的主要方法和原理。

【教學難點】制取氧氣的裝置選擇。

【教學方法】探究式學習法。

【教學用品】大試管、酒精燈、水槽、鐵架臺、帶導管的橡皮塞、藥匙、氯酸鉀5%的過氧化氫溶液、二氧化錳

【教學資源】初中化學網(wǎng)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

a)紀錄片欣賞:中日登山運動員征服喜馬拉雅山。

b)搶救“非典”病人時為什么要輸氧?

六、導入新授

氧氣除供給呼吸與支持燃燒外,還廣泛用于氣焊、煉鋼、登山、潛水和醫(yī)院搶救病人。我們需要的氧氣包括上節(jié)課中用到的氧氣是怎樣來的呢?我們今天來學習第三節(jié)《氧氣的制法》。

七、探究實驗

1、實驗探究

1)加熱純的氯酸鉀并觀察。

2)加熱純的二氧化錳看是否有氧氣放出。

3)在熱的氯酸鉀中迅速撒入二氧化錳并觀察。

4)怎樣才能制取氧氣并收集?

2、實驗總結

1)純的氯酸鉀必須在高溫下才能緩慢放出氧氣。

2)加熱二氧化錳始終不能放出氧氣。

3)混有二氧化錳的氯酸鉀稍微加熱就能放出氧氣。

4)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反應原理是:

氯酸鉀氯化鉀+氧氣

5)催化劑和催化作用

6)制取氧氣的裝置:固固加熱裝置

7)氧氣的制取步驟:A、連接裝置并檢查氣密性B、裝藥品于試管中并固定在鐵架臺上C、加熱D、收集氧氣E、將導管移出水面F、熄滅酒精燈

排水法(氧氣不易溶于水)

8)氧氣的收集方法

向上排空氣法(氧氣比空氣重)

四、創(chuàng)新應用

a)實驗室用無水醋酸鈉和堿石灰制取甲烷,甲烷比空氣輕且極難溶于水,選擇怎樣的裝置制取并收集甲烷?

b)為保證長時間潛航,在潛水艇里要配備氧氣再生裝置?,F(xiàn)有以下幾種制取氧氣的方法:1)加熱氯酸鉀2)電解水3)在常溫下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氧氣。你認為最適合在潛水艇里制取氧氣的方法是哪一個?為什么?

八、板書設計

氧氣的制法

1)純的氯酸鉀必須在高溫下才能緩慢放出氧氣。

2)加熱二氧化錳始終不能放出氧氣。

3)混有二氧化錳的氯酸鉀稍微加熱就能放出氧氣。

4)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反應原理是:

氯酸鉀氯化鉀+氧氣

5)催化劑和催化作用

6)制取氧氣的裝置:固固加熱裝置

7)氧氣的制取步驟:A、連接裝置并檢查氣密性B、裝藥品于試管中并固定在鐵架臺上C、加熱D、收集氧氣E、將導管移出水面F、熄滅酒精燈

排水法(氧氣不易溶于水)

第3篇:空氣教案范文

關鍵詞:安全氣囊;點火算法;y向加速度;斜角碰撞

中圖分類號:U491.6文獻標文獻標識碼:A文獻標DOI:10.3969/j.issn.2095-1469.2014.01.06 Abstract:Traditional airbag deployment algorithms can not control the ignition timing accurately for the oblique-angled collisions. A new algorithm based on the acceleration intervention in the y-direction had been presented. Comparative analysis was conducted between traditional algorithms and the new algorithm by using a set of acceleration curves for most crash typ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by using the new algorithm, the ratio of time to fire(TTF) to required time to fire(RTTF) can reach 70% or more, which proves the proposed algorithm has better reliability and sensitivity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algorithms.

Key words:airbag; ignition algorithm; y-direction acceleration; oblique impact

在保護駕駛員和乘員安全方面,安全氣囊系統(tǒng)已成為了一種基本配置[1]。與其它的安全系統(tǒng)不同,安全氣囊系統(tǒng)作為汽車碰撞發(fā)生后保護人身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線,它關系到駕駛員和乘員的生命安全。因此,確保安全氣囊精確可靠的點火是非常必要的。當前,關于安全氣囊控制器點火算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提高算法的抗路面干擾能力,二是在需要點火的時刻,研究如何提高控制點火時刻的精度[2]。為了提高路面抗干擾性能,研究了雙向加速度合成的氣囊控制算法,引入了汽車行駛過程中的z向加速度[3-4]。為提高氣囊點火的精確度,研究了基于預碰撞信息的安全氣囊控制器點火算法和采用神經網(wǎng)絡的方法[5-10],通過多參數(shù)引入,在汽車碰撞之前對汽車的運行狀態(tài)進行判斷,采用預判斷的方法提高了安全氣囊點火的可靠性。相對第一種研究,該方法只是研究了如何提高抗路面干擾,并沒有對對如何提高氣囊控制器點火時刻精度進行進一步的研究。第二個方面,在積累了第一方面研究成果的同時,采用預判斷方法提高抗干擾能力和點火可靠性,但是該方法采用的基礎算法依然是傳統(tǒng)的點火算法。傳統(tǒng)的點火算法對碰撞嚴重性靈敏度不高,汽車在不同速度不同角度的碰撞下,傳統(tǒng)點火算法可靠性不高[11]。有研究表明,在所有的汽車與汽車碰撞事故中,汽車發(fā)生100%正面碰撞的概率為16%,其它各種斜角碰撞的概率占23%[12]。關于斜角碰撞安全性,美國FMVSS208法規(guī)規(guī)定了48 km/h的30°斜角碰撞安全性要求,而在我國,并沒有針對汽車斜角碰撞中乘員保護的相關試驗標準。在交通事故中,安全氣囊在發(fā)生角度碰撞時不起爆的情況常有發(fā)生,由此造成的用戶與制造商的糾紛也不在少數(shù)。乘員不能得到很好的保護,導致的人員和經濟損失巨大。因此,在我國進行斜角碰撞研究,提高斜角碰撞中安全氣囊點火算法的判斷可靠性和準確度,對于提高碰撞中乘員的保護有著重要的意義。

汽車在不同速度和角度的碰撞下,根據(jù)力與加速度的關系,其y向加速度與斜角碰撞強度具有一定的關聯(lián)性,本文從這一特性出發(fā),構建一個考慮斜角碰撞差異的可靠性更高的安全氣囊控制器點火算法。

1 傳統(tǒng)算法點火準確性分析

對于單一的碰撞模式,汽車的碰撞嚴重程度和乘員的損傷程度與汽車的碰撞加速度密切相關。根據(jù)這一特性,構建的傳統(tǒng)點火算法主要有:速度增量法、比功率法、加速度增量法、移動窗積分法、神經網(wǎng)絡算法、加速度平方累積算法、基于速度變化的判別算法、加速度增量絕對值累積算法等[3, 11]。

為了評估傳統(tǒng)算法的點火可靠性,獲取了某車型不同碰撞形式下5種點火算法得到的TTF,并與相應碰撞形式下的RTTF對比。一般情況下,RTTF是基于127 mm-30 ms準則。因此有必要先獲得假人向前移動127 mm所需要的時間。通常有兩種方法可以確定假人移動127 mm的時間,第一種是根據(jù)高速攝像資料來判斷假人移動的時間;第二種方法就是對碰撞加速度進行兩次積分來獲取假人移動127 mm的時間[11]。本文采用第2種方法獲取所需要的時間。

傳統(tǒng)算法的TTF和RTTF對比結果見表1。表中“N”表示在該模式下,安全氣囊沒有被觸發(fā)。比率大于100表示該碰撞模式下,氣囊的點火時刻滯后于RTTF。從表1中可知,5種點火算法在不需要點火的狀態(tài)下安全氣囊都沒有點火。各算法在不同正碰模式下都能較好地控制TTF,比率基本上能達到70%以上,但是,各種算法在用于斜碰撞中時,都不能較好地控制TTF。在斜碰撞中的比率都在30%~40%間,因此,現(xiàn)有的點火算法不能滿足實際需要,有必要對現(xiàn)有的算法進行改進或構建一種新的算法來提高汽車在發(fā)生斜碰撞時的點火準確性與可靠性,提高氣囊在斜碰撞中對乘員的保護。

2 汽車斜角碰撞的動力學分析

汽車安全氣囊的控制器通常是通過剛架結構與汽車固結在一起,以保證控制器能夠真實地感知汽車碰撞過程中的加速度。當汽車發(fā)生碰撞時,相互接觸部分發(fā)生劇烈變形,同時,劇烈的沖擊通過車架傳遞給傳感器,形成x向和y向陡峭的加速度前沿。在發(fā)生斜角碰撞時,車輛的前部只有一側參與碰撞中能量的吸收,這種碰撞形態(tài)下碰撞變形大,剛度小,所以碰撞中車體沖擊的加速度峰值小。因而在同樣的速度下發(fā)生碰撞時,發(fā)生正面碰撞的點火時刻要早于斜角碰撞的時刻,但是RTTF變化量與加速度增量并不是呈線性關系。因此在兩種碰撞形式中采用只考慮x向加速度的點火算法無法對斜角碰撞做出準確的判斷。

當汽車發(fā)生斜碰撞時,在不同速度下,發(fā)生不同角度的碰撞工況下,x向和y向的加速度信號的關聯(lián)性,從圖1的受力圖分析可知。同一速度下不同角度碰撞,偏角越大,y向加速度所占的比例越大,也就是說y向碰撞強度越大。而在相同角度不同速度下碰撞時,汽車所受的橫向和縱向加速度因速度的增大而增大,但比值不變。汽車在不同速度和不同角度碰撞工況中加速度的差異,為新算法的構建提供了可能。

3 基于y向加速度干預合成算法

碰撞過程中,y向碰撞越劇烈,正向加速度越大。由于碰撞前y向的本身沒有速度,碰撞使其獲得橫向的速度,碰撞后又回歸到速度0,因此,y向加速度有正有負。根據(jù)能量守恒,正向加速度與負向加速度是相等的,即y向加速度取平方求和反映的是橫向碰撞強度。

為了比較新算法的可靠性,y向因子引入對判斷曲線的影響程度,采用兩種算法對同一斜碰撞進行對比,比較新舊算法積分值的變化趨勢,新算法能否根據(jù)斜角碰撞強度對積分值進行相應調節(jié),從而實現(xiàn)點火時刻的調節(jié)??紤]到實車斜角碰撞試驗成本高及臺車試驗不便于模擬斜角碰撞等因素,本文采用通過試驗驗證的整車有限元模型進行仿真,獲取斜角碰撞的加速度。圖3為左側30°速度為48 km/h斜角碰撞分別采用y向加速度干預的合成算法(ρ=0.5)求得的Sc值和不考慮y向加速度干預的傳統(tǒng)算法求得的So值的比較曲線。從圖3可以得出,考慮y向加速度干預的算法求得的Sc曲線的變化趨勢與傳統(tǒng)算法求得的Sc曲線的變化趨勢一致,而使用Sc代替So作為點火參數(shù)可以根據(jù)斜碰撞的碰撞強度的感知,對點火時刻進行相應的調節(jié),提高判斷準確性,從而提高系統(tǒng)的在斜角碰撞中對乘員的保護能力。

4.2 有效性驗證

為了評價基于y向加速度干預的合成積分量Sc相對于傳統(tǒng)積分量So的優(yōu)化性能,使用有限元仿真的方法得到表1中各工況的碰撞加速度曲線,使用相同方法獲取RTTF,對各碰撞形態(tài)使用基于y向干預的合成算法,得到的TTF與RTTF的比值見表2。

由表2可知,基于y向加速度干預的合成算法與傳統(tǒng)算法相比,在正面碰撞工況下,點火準確性沒有太多變化,但是在斜角碰撞工況下,其點火準確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斜角碰撞中,TTF與RTTF的比值均能達到70%以上,表明基于y向加速度干預的合成算法能夠有效提高斜角碰撞的準確性,基本達到算法設計的目標。

本文中,盡管有關斜角碰撞曲線是通過有限元仿真的方法獲取的,但是并不影響基于y向加速度干預的方法有效性的驗證,而只影響參數(shù)的選取。在實際碰撞過程中,由于車輛本身結構、傳感器安裝位置等因素都會對氣囊控制器的加速度信號產生影響,所以在具體設計時,需要根據(jù)實車試驗綜合分析來決定ρ的值,提高安全氣囊在斜角碰撞中的點火準確性。當然,安全氣囊控制作為一個系統(tǒng),包括碰撞識別、抗干擾等方面,本文所做的改進側重于斜角碰撞中的控制,在基本的控制算法中尋找突破,提高了安全氣囊在斜角碰撞中的保護性能。

5 結論

(1)傳統(tǒng)的安全氣囊控制器點火算法在斜角碰撞工況下點火時刻不理想。

(2)分析發(fā)現(xiàn)汽車在發(fā)生斜角碰撞的過程中x、y兩向加速度存在很強的相關性,且y向加速度與斜角碰撞強度具有相關性。

第4篇:空氣教案范文

關鍵詞:電控發(fā)動機;教學;汽修故障案例;運用

汽修故障案例,是指汽車發(fā)生了故障,在維修過程中,具有典型意義的案例?!峨娍匕l(fā)動機》的汽車知識,具有一定的廣度和深度、具有高度抽象性和高度概括性等特點,中職學生往往覺得難學、枯燥無味,難以提高興趣,不少學生由原來的盼學、愿學到怕學、厭學。運用案例教學法,可以提高學生的積極41性和課堂的有效性。

汽修故障案例應用在教學上,可以能讓學生理解知識點,增強記憶、降低教學難度、激發(fā)學生的思考,提高教師的能力,激發(fā)教師不斷進步。

本人在《電控發(fā)動機》教學實踐中深刻體會到:靈活多樣恰到好處地運用故障案例,將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就汽修故障案例在《電控發(fā)動機》教學中的運用方法進行探討。

一、保證和維持課堂紀律是保證故障案例教學質量的前提

學生上課的時候聊天、玩手機、睡覺、開小差,甚至遲到、早退、曠課等,都會影響教學質量,一個再好的故障案例,再精彩,再引人入勝的案例,沒有學生的參與,沒有學生的投入,都是在做無用功。所以,保證和維持課堂紀律是保證故障案例教學質量的前提。

二、精讀配套的教材,多參考電控發(fā)動機方面的書籍

讀懂和讀透配套的教材是前提,只有你熟悉了教材,熟悉了電控發(fā)動機的原理,熟悉了故障診斷,才 能選到合適的故障案例。多參考電控發(fā)動機方面的書籍,包括市場上比較典型的汽車維修原廠資料,認真?zhèn)湔n,在適當?shù)恼鹿?jié)選擇出合適故障案例。配套的教材知識是有限,通過多方書籍參考,可以取長補短,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三、聯(lián)系實際,安排適當?shù)墓收习咐?,有疑處生疑,無疑處設疑

結合故障案例,有疑處生疑,無疑處設疑,最大程度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參與到模擬的汽車維修過程中,培養(yǎng)了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創(chuàng)新思維、收斂思維等,還有化歸思想,使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得到提高,培養(yǎng)學生不怕困難的精神。

四、x擇故障案例的時候要精心選擇,注意故障案例的難度性,根據(jù)相應的章節(jié)選擇對應的知識點,深入淺出,吸引學生

由于中職學生的理解能力不強,故障案例要講難度降低,設疑要恰到好處。故障案例教學本來的目的就是要降低教學難度,如果選擇的太深的話,反而得到的是反作用。

例如,可以在講述“怠速控制”章節(jié)的時候,由于書本理論知識較長和較多,如果按照書本講的話,學生聽起來容易走神,難以理解。運用下面第二種QQ3的故障案例的話,讓學生很容易理解。運用第一種則容易產生反效果。

案例:

比亞迪F3(三菱發(fā)動機,排量1.6L、手動變速器,使用兩年5萬KM,正常保養(yǎng))

故障現(xiàn)象:EFI故障燈亮,冷車的時候怠速不穩(wěn),熱車正常。故障碼:節(jié)氣門位置傳感器故障、水溫傳感器故障,沒有在外面修過

思考并請結合書本回答:

A.引發(fā)怠速不穩(wěn)的故障原因有哪些? B.怎樣排除怠速不穩(wěn)故障

故障原因:清碼后無故障碼,仍然怠速不穩(wěn),EFI故障燈亮及故障碼是偶發(fā)現(xiàn)象,檢查為油電路問題。

五、選擇故障案例的時候要注意讓學生可以得到能力的提高,可以讓學生得到比較,得到啟發(fā)和對比

例如,在講述“怎樣檢修電控發(fā)動機汽車油耗高”這一常見故障問題,我采取故障案例來教學,并且通過對比、啟發(fā)等方式:

(1)長安之星里程數(shù)3000KM,買車2個月,進廠反饋油耗大。

(2)奇瑞風云汽車里程數(shù)25000KM,買車一年,進廠反饋油耗高。

分組討論以下問題:引發(fā)油耗高的故障原因有哪些?

怎樣排除長安之星和奇瑞風云油耗高故障?怎樣排除比亞迪F3故障?

通過故障的診斷與排除的對比,從新車、舊車的角度,從不同里程的角度,從不同的故障卻又相似的角度,有疑處生疑,無疑處設疑,在故障的排除學習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分析問題產生的背景、問題發(fā)展的過程及其結構,并感受到掌握原理的重要性,培養(yǎng)學生對電控發(fā)動機故障解決問題的能力。

六、課堂上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鼓勵學生合作交流

故障案例教學是通過探討來實現(xiàn)的,教師可指導學生在小組中從事學習活動,借助學生之間的互動,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學習。通過對故障的自由討論,最大程度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參與到模擬的汽車維修過程中,培養(yǎng)了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創(chuàng)新思維、收斂思維等,還有化歸思想,使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得到提高,培養(yǎng)學生不怕困難的精神和集體主義精神。

汽修故障案例教學,不僅僅是為了讓學生接受知識,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參與到當中的思考、分析、討論、學習之中,學會怎樣運用所學知識、學會怎樣“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學會怎樣去克服困難,達到知識的升華和飛躍??梢蕴岣呓虒W效果,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汽車維修技師,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5,19-27

[2]汽車維修工技師培訓教材,機械工業(yè)技師考評培訓教材編審委員會,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3,8,108-200

第5篇:空氣教案范文

[關鍵詞] 室內空氣質量;氨的測定;方法比較

中圖分類號:TU834.6+1文獻標識碼:A

隨著我國經濟的迅猛發(fā)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辦公和居住場所的裝修水準越來越高,建筑材料和裝飾材料所產生的室內環(huán)境污染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妒覂瓤諝赓|量標準》(GB/T18883-2002) 19 項指標和《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huán)境污染控制規(guī)范》(GB 50325-2001) 5 項指標都規(guī)定氨為其中指標之一。

室內空氣中氨的污染是現(xiàn)代室內空氣污染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室內空氣中的氨主要來源于建筑物在冬天施工時為了防止凍結,加入了尿素作為防凍劑。當室內溫度升高,氨就釋放出來,污染室內空氣。人體和寵物的排泄物如糞便、尿、人呼出的氣和汗液,理發(fā)店所用的燙發(fā)藥水,也都揮發(fā)氨污染空氣。根據(jù)《室內空氣質量標準》( GB/T 18883-2002) 規(guī)定,室內空氣中氨的含量應小于0.2 mg/m3 。靛酚藍分光光度法、納氏試劑分光光度法和離子選擇性電極法是測定室內空氣中氨的3 種國家標準方法,本文對3 種方法進行了較為系統(tǒng)的研究、并結合實際檢測進行對比,得到滿意的結果。

1 實驗方法

1.1 儀器與試劑

3種方法共用的儀器與試劑:

1) 硫酸吸收液[ CH2SO4= 0.005 mol/L ] ;

2) 氨標準貯備液:稱取0.3142 g 經105 ℃干燥1 h 的氯化銨(NH4Cl) ,用少量水溶解,移入100 mL容量瓶中,用硫酸吸收液稀釋至刻度,此溶液1mL 含1 mg 氨;

3) 氨標準工作液(1.00μg/mL) 臨用時,將氨標準貯備液用硫酸吸收液稀釋;

4) 大型氣泡吸收管;

5) 空氣采樣器(TH-110B 型) ;

6) 分光光度計UV - 2102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

1.1.1 靛酚藍分光光度法(GB/T 18204.25-2000)

1) 亞硝基鐵氰化鈉溶液(10 g/L) ;

2) 次氯酸鈉溶液(0.05 mol/L) :由標定過的次氯酸鈉原液配制。

1.1.2 納氏試劑分光光度法(GB/T 18204.25-2000)

1) 酒石酸鉀鈉溶液(500 g/L) ;

2) 納氏試劑。

1.1.3 離子選擇性電極法(GB/T14669-93)

1) 電極內充液( CNH4Cl = 0.1 molPL) :精確稱量0.534 g NH4Cl 和5.844g NaCl ,用去離子水溶解并定溶至1 000 mL容量瓶中;

2) 堿性緩沖液:含有CNaOH = 5 mol/L 氫氧化鈉和CEDTA —2Na = 015 mol/L 乙二胺四乙酸二鈉鹽的混合溶液,貯于聚乙烯瓶中;

3) 氨敏感膜電極、pH/毫伏計、磁力攪拌器。

方法所用的試劑均為分析純級,溶劑水為無氨蒸餾水。

1.2 方法原理

1.2.1 靛酚藍分光光度法

空氣中的氨氣被硫酸吸收液吸收后,在亞硝基鐵氰化鈉的存在下,銨離子與水楊酸、次氯酸鈉反應生成藍綠色化合物,可進行定量比色分析。

1.2.2 納氏試劑分光光度法

用稀硫酸溶液吸收氨,以銨離子形式與納氏試劑反應生成棕黃色絡合物,該絡合物的色度與氨的含量成正比,可在425 nm 波長處進行分光光度測定。

1.2.3 離子選擇性電極法

氨電極是一種復合氣敏電極,以pH 玻璃電極為指示電極,銀- 氯化銀電極為參比電極。由0.05 mol/L硫酸吸收液吸收大氣中的氨后,加入強堿,使銨鹽轉化為氨氣,由氨氣的擴散作用通過透氣膜(水和其他離子均不能通過此透氣膜) ,引起內充液中氫離子濃度改變,由pH 玻璃電極測得其變化。測得的電極電位與氨濃度的對數(shù)呈線性關系。由測得的電位值確定樣品中氨的含量。

1.3 3 種方法標準曲線的建立

1.3.1 靛酚藍分光光度法標準曲線的建立

取10 mL 具塞比色管7 支,分別加入0.0、0.5、1.0、3.0、5.0、7.0、10.0μg 氨的標準溶液,用硫酸吸收液稀釋至刻度。依次加入水楊酸溶液0.50 mL 、亞硝基鐵氰化鈉溶液0.10 mL 和次氯酸鈉溶液0.10 mL ?;靹蚝?室溫下放置1 h ,用1cm 比色皿于波長697.5 nm 處以蒸餾水作參比,測定溶液的吸光。多次測定得到氨的靛酚藍分光光度法標準曲線如圖1 所示, 其線性方程式為y = 0.088 x +0.019 , 相關系數(shù)R2= 0.999。

圖1 靛酚藍分光光度法標準曲線

( 多次測定平均值)

1.3.2納氏試劑分光光度法的標準曲線的建立

取10 mL具塞比色管7 支,分別加入0.0、2.0、4.0、8.0、12.0、16.0、20.0μg 氨的標準溶液,用硫酸吸收液稀釋至刻度。加入酒石酸鉀鈉溶液(50 %)0.10 mL ,納氏試劑(0.5 mL) ,混勻,放置10 min ,用1 cm比色皿于波長425 nm 處以蒸餾水作參比,測定溶液的吸光度。得到納氏試劑法標準曲線如圖2所示。

1.3.3 離子選擇性電極法標準曲線的建立

吸取10.0 mL 濃度分別為0.1、1.0、10.0、100.0、1000.0 mg/L的氨標準使用液于25 mL 的小燒杯中,浸入電極后加入1.0 mL 堿性緩沖液( CNaOH= 5 mol/L 和CEDTA = 0.5 mol/L) ,攪拌,讀取穩(wěn)定的電位值E(在1 min 內變化不超過1 mV 時,即可讀數(shù)) ,離子選擇性電極法的標準曲線如圖3 所示,線性方程式為y = 58.9 x + 70.7 , R 2= 0.999。

圖3 離子選擇性電極法的標準曲線

離子選擇性電極法測定氨的精密度。用離子選擇性電極多次測定氨濃度為3.3 mg/L 的樣品,結果見表1。由表1可看出,離子選擇性電極法測定平行樣品的電位值的精密度和重現(xiàn)性較好,數(shù)據(jù)波動不大。由此可知離子選擇性電極法是一種快速、準確、測定范圍寬、便于現(xiàn)場分析室內空氣中氨含量的有效方法。

表1 離子選擇性電極法的精密度

平行測定編號 1 2 3 4 5 6

電位值Ei/mV 103 101 101 101 100 101

平均電位值E/mV 101

相對標準偏差RSD/% 110

2 室內空氣中測定氨的標準方法的比較

2.1 靛酚藍分光光度法與納氏試劑分光光度法的比較研究

如果采樣體積為5L 時,靛酚藍分光光度法測定室內空氣中氨的濃度范圍為0.10~2.00 mg/m3 ,而納氏試劑分光光度法測定室內空氣中氨的含量范圍卻為0.4~4.0 mg/m3 。我們對于室內空氣中氨的含量在1.0~3.0 mg/m3 的范圍內的試劑樣品進行了靛酚藍分光光度法與納氏試劑分光光度法比較研究。用同一個內裝10 mL 吸收液的大型氣泡吸收管采集兩個平行樣品,以0.5 L/min 流量,采樣10 min ,采樣體積為5 L 。按上述步驟,對兩個樣品溶液分別使用靛酚藍分光光度法和納氏試劑分光光度法測定其吸光度值,其實驗數(shù)據(jù)如表2 所示。從表2 中可以看出靛酚藍分光光度法與納氏試劑分光光度法測定結果一致。

表2 靛酚藍分光光度法與納氏試劑分光光度法的比較

樣品 靛酚藍分光光度法

氨mg/m3 納氏試劑分光光度法

氨mg/m3 兩方法測定差值

氨mg/m3 相對誤差P%

1 3.57 3.36 0.213 6.1

2 3.33 3.27 0.060 1.8

3 1.59 1.60 0.005 0.3

4 1.58 1.68 0.100 6.1

5 1.45 1.33 0.129 4.6

通過兩種方法的比較研究,我們可以得到這樣的結論:靛酚藍分光光度法適用于測定室內空氣中氨含量較低的環(huán)境,而納氏試劑分光光度法則適用于室內空氣中氨含量較高的室內環(huán)境測定。

2.2 離子選擇性電極法與納氏試劑分光光度法的比較研究

我們確定了室內空氣中氨的含量在3.0 ~5.0 mg/m3的范圍內為離子選擇性電極法與納氏試劑分光光度法比較研究的室內環(huán)境。測定結果如表3所示。由表3看出離子選擇性電極法與納氏試劑分光光度法在較高濃度范圍時,采樣測定結果較為平行、準確、可靠。

表3 離子選擇性電極法與納氏試劑分光光度法的比較

樣品編號 離子選擇電極法

氨mg/m3 納氏試劑光度法

氨mg/m3 兩方法測定法差值

氨mg/m3 相對誤差P%

1 3.50 3.36 0.15 4.14

2 4.71 4.72 0.01 0.2

3 4.71 4.73 0.02 0.4

3.結論

1) 我們對室內空氣中測定氨的3 種國家標準檢驗方法,即靛酚藍分光光度法、納氏試劑分光光度法和離子選擇性電極法進行了一系列較為深入的測量比對研究。

a. 靛酚藍分光光度法適用于測定室內空氣中氨的含量范圍在0.01~2.00 mg/m3 的環(huán)境,相對標準偏差為0.5 %。

b. 納氏試劑分光光度法適用于0.4~4.0 mg/m3 的環(huán)境,相對標準偏差為1.2 %。

c. 離子選擇性電極法適用于測定室內空氣中氨的含量范圍在0.2~200.0 mg/m3 的環(huán)境,相對標準偏差為1.0 %。

2) 通過3 種測氨方法的比較,得出以下結論:

a. 靛酚藍分光光度法靈敏度高,穩(wěn)定性好,適用于測定含氨量較低即濃度范圍的室內環(huán)境,但其操作不便,在低溫時發(fā)色時間要求在40 min 以上。

b. 納氏試劑分光光度法,其操作簡單、快捷,一般運用于高濃度氨的環(huán)境測定。但由于方法中使用了有毒試劑HgCl2 ,引入了污染,對環(huán)境產生不良影響。

c. 離子選擇性電極法較前兩種方法具有較寬的測定范圍,對室內空氣中氨濃度的測定較為準確、可靠,方法簡單易操作、快速,適用于現(xiàn)場采樣分析,實驗中無有毒有害物質、無污染等特點,因此本方法應得到更為廣泛的應用。

[參考文獻]

[1 ] 曹守仁. 室內空氣污染與測定方法[M] . 北京:中國環(huán)境科學出版社,1998.

[2 ] 崔九思. 室內空氣污染監(jiān)測方法[M] . 北京: 化學工業(yè)出版社, 2002.

[3 ] GBPT 18204.25 - 2000 公共場所空氣中氨的檢驗方法(第一方法靛酚藍分光光度法;第二方法納氏試劑分光光度法)[ S] . 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0.

第6篇:空氣教案范文

關鍵詞:農村企業(yè);財務控制;信貸資金;財務風險預警

中圖分類號:F830.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4-0017-2014(2)-0059-07

一、引言

農村企業(yè)是我國農村地區(qū)或農業(yè)領域多形式、多層次企業(yè)的統(tǒng)稱,包括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村辦企業(yè)、農民聯(lián)營合作企業(yè)、其他形式合作企業(yè)、個體企業(yè)以及農業(yè)上市公司等形式。財務控制是企業(yè)各項管理的基礎,農村企業(yè)財務控制是控制原理及方法在農村企業(yè)財務管理中的運用,對資金籌集、投放及使用進行約束和指導,使之按照既定目標發(fā)展。近年來,隨著我國政府對“三農”問題的重視,農業(yè)信貸支持得到前所未有的發(fā)展。但由于信息不對稱及農村企業(yè)自身的局限性,特別是財務控制乏力,農業(yè)信貸供求長期失衡,出現(xiàn)了農業(yè)信貸支持悖論:若要緩解農村企業(yè)融資困境,則需加大農業(yè)信貸投放,而農村企業(yè)財務控制薄弱,信貸資金面臨較大風險;若要保障信貸資金安全,有效防范金融風險,農村企業(yè)貸款難的問題則很難從根本上得以解決。

在上述背景之下,本文通過研究國內外文獻,在分析我國農村企業(yè)財務控制現(xiàn)狀的基礎上,基于信貸資金安全視角,對農村企業(yè)財務控制與信貸資金安全二者的關系進行了理論分析與實證檢驗,最后針對相關問題提出對策建議。

二、文獻綜述

國外關于企業(yè)財務危機的研究比較多,F(xiàn)itzpatrick(1932)基于單一判定模型,預測出凈利潤/股東權益和股東權益/負債的判別能力最好;William Beaver(1966)運用二分類法得出債務保障倍數(shù)和資產負債率判別能力較強,且越臨近破產日,判別率越高;Altman(1968)將多元判別引入財務危機預警,建立Z模型;Deakin(1972)合并了Beaver和Altman的研究成果,選取14項財務比率建立判別函數(shù),正確率高達80%;Olson(1980)提出條件概率模型,運用Logit、Probit模型及最大似然估計法進行預警;Azi、Emanuel、Lawom(1988)將現(xiàn)金流量引入財務危機預警模型,比較了Z模型、ZETA模型和現(xiàn)金流量模型的預測結果。

在信貸風險管理方面,國外學者經歷了從傳統(tǒng)主觀分析、財務比率分析、統(tǒng)計方法應用到風險量化管理模型的過程。20世紀50年代主要有Harry M. Markowitz 的資產組合管理理論、布萊克與斯科爾斯布萊克創(chuàng)立的OPT理論、Stiglitz提出的信息不對稱理論,以及VaR理論等。80年代后,受全球債務危機影響,國際銀行業(yè)開始注重信用風險防范和管理,1988年的《巴塞爾協(xié)議》提出信用風險的權數(shù)管理方式。90年代以來,信貸風險模型引入數(shù)理統(tǒng)計、系統(tǒng)工程學等對風險進行計量與監(jiān)測。目前,世界上最流行的四種信貸風險度量模型分別為:J.P摩根銀行基于借款企業(yè)等級轉移的CreditMetrics模型(1997) ,穆迪公司基于借款企業(yè)權益變動的KMV模型(1993),瑞士信貸銀行基于保險精算學原理的CreditRisk+模型(1997) ,以及麥肯錫公司基于宏觀經濟變量對企業(yè)違約概率影響的Credit PortfolioView模型(2000)。

國內關于企業(yè)財務控制的研究起步較晚,基于農村企業(yè)財務控制問題的國內研究主要有:董磊明(1999)指出資金控制、成本費用控制、貨幣收入控制和利潤控制共同構成農村財務控制體系;鄭家喜(2003)認為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財務風險可由組織財務活動和處理財務關系引起;王輝、范愛軍(2008)著重對農村企業(yè)非正式融資方式做出研究;孫繼輝(2009)指出,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在財務管理方面存在資金籌措困難、過渡負債經營、投資能力較弱以及財務會計基礎工作薄弱等不足;王黎燕(2009)強調,內部部財務控制是公司治理機制的基礎,闡述了財務控制的根本目標和三個具體目標;趙士威(2010)認為中小企業(yè)內部財務控制包括基礎控制、紀律控制和實物控制,良好的支持環(huán)境和監(jiān)管機制是企業(yè)財務控制的必備條件。

陳靜(1999),張玲(2000),陳瑜仁、陳曉、陳志鴻(2000)等基于上市公司財務預警模型對國內企業(yè)展開模型預測研究;黃巖、李元旭(2001)給出上市公司Z值取值范圍并對樣本進行了檢驗;李志毅(2003)將神經網(wǎng)絡技術引用于財務危機預警;潘莉(2005)運用Logit回歸判定建立財務預警模型。此外,謝敏,李冬(2001)從信息不對稱的角度分析了信貸風險成因;呂世杰(2009)提出,通過金融衍生品、特殊貸款安排和金融創(chuàng)新化解農村小額信貸風險;曹玉(2010)由風險種類引入農業(yè)信貸風險的分析;諶立平(2010)提出農業(yè)信貸風險評估指標體系,運用財務指標分析和專家模糊評價法對現(xiàn)代農業(yè)信貸風險的評估問題進行研究;張維(2010)將農村信用社的風險放入識別、預警監(jiān)測、評價和控制的邏輯框架中進行剖析;高雄偉(2007)構造了縣域金融信貸風險的全過程管理系統(tǒng);何廣文,楊虎鋒,欒杰(2011)采用FLIPSIM模型模擬農戶經濟行為,發(fā)現(xiàn)農業(yè)保險對小額信貸風險的影響與保險保障水平直接相關。

盡管國內外學者分別從財務控制、信貸風險兩方面做出了研究,但關于二者關系的文獻近乎空白。為填補研究空缺,以改善農村企業(yè)財務控制狀況,增強農業(yè)信貸資金安全性,進而從根本上解決農村企業(yè)“貸款難”的困境,本文基于信貸資金安全視角,對農村企業(yè)財務控制問題展開研究。

三、農村企業(yè)財務控制問題對信貸資金安全影響的一般分析

農業(yè)信貸風險的主要成因是信息不對稱。首先,部分農村企業(yè)在借款時往往借助各種方式粉飾報表,而信貸機構無法有效識別其真實的財務狀況,并不能真正了解信貸資金償還的可能性及農村企業(yè)的決策偏好;其次,信貸機構不能完全掌握農村企業(yè)對信貸資金的使用,信貸資金可能是以符合要求的名義貸出,卻被用在了高風險項目上;第三,即使農村企業(yè)沒有刻意違約,由于其財務控制乏力,也會對信貸資金安全產生不利影響。

(一)企業(yè)財務結構與信貸資金安全

資產和資本結構的不同配比使農村企業(yè)的資產負債表呈現(xiàn)保守型、穩(wěn)健型、風險型三種結構。不同的財務結構對企業(yè)償債能力有重要影響,一般來說,保守型和風險型財務結構均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信貸資金安全性。

(1)保守型結構(如圖1所示)。主要標志是企業(yè)大部分資金來源于長期資本,即企業(yè)臨時性流動資產不僅占用了流動負債,還占用了長期負債和所有者權益。此類結構風險低,但資金成本高,大量資金停留在收益率較低的資產上。從長期看,缺乏財務杠桿作用,企業(yè)發(fā)展后勁受到影響,會影響信貸資金的安全性。

(2)穩(wěn)健型結構(如圖2所示)。主要標志是企業(yè)的流動資產和長期資產與流動負債和長期資本分別對應。其優(yōu)點是資金來源與運用相對應,符合流動比率的一般要求,對流動負債的償還較有保障;且能較充分地運用資金,負債成本低,進而保障了企業(yè)財務狀況的穩(wěn)定和信貸資金的償還。

(3)風險型結構(如圖3所示)。主要標志是企業(yè)短期流動負債長期化使用,即流動負債不僅用于滿足流動資產的需要,還用于滿足部分長期資產的資金需要。由于流動負債高于流動資產的構成,企業(yè)面臨較大支付壓力,財務風險大。雖然其資本成本最低,但如果不能采取措施保障短期償債能力,企業(yè)就會由于流動性問題而引發(fā)財務危機,信貸資金安全性面臨較大隱患。

(二)企業(yè)籌資控制與信貸資金安全

目前,我國資本市場對農村企業(yè)的扶持力度較間接融資市場更小。雖然我國已于2004年5月在深交所設立了中小企業(yè)板,但其通過增發(fā)、配股和發(fā)行可轉換債券融資的條件十分嚴格,農村企業(yè)通過證券市場融資難度較大,基本失去了直接融資渠道。具體融資條件見表4。

由于直接融資渠道受阻,農村企業(yè)通常選擇債務融資途徑。在通過正規(guī)金融機構信貸途徑籌得資金之后,企業(yè)資產負債率上升,持續(xù)籌集較為困難。因此,農村企業(yè)經常依靠民間融資緩解資金緊缺,這使其籌資控制進一步惡化??梢酝ㄟ^凈利息支出來判斷農村上市公司債務融資規(guī)模的大小,具體見表5。從表5看出,農業(yè)上市公司的債務負擔有逐年加重的趨勢,利息凈支出的平均增長率約為24.5%,這說明農村企業(yè)在不能進行股權融資后,被迫以較高的利息依靠債務融資,2007年和2008年凈利息支出占凈利潤一度高達310%和180%。農村企業(yè)以較高的籌資成本舉債,過渡負債經營,使高息取得的資金未能充分發(fā)揮財務杠桿作用,反而增大了籌資成本,財務風險增大。據(jù)統(tǒng)計,我國農村企業(yè)資產負債率高達60%,高負債導致資本結構不合理,運營成本增加,加劇了信貸資金的風險,也影響了農業(yè)信貸的供給。

(三)企業(yè)投資控制與信貸資金安全

農村企業(yè)投資控制缺乏有效評價機制,投資決策系統(tǒng)和風險管理程序尚未健全。投資風險主要表現(xiàn)在短期投資跌價準備、存貨跌價準備、長期投資減值準備、固定資產減值準備和無形資產減值準備上,具體見表6。從表6看出,提取固定資產和長期投資的減值準備在整個減值準備中占有較高的比重,主要原因是沒有采用科學方法對投資項目進行評價。投資風險的加大無形中給信貸資金的回收帶來了巨大風險。

(四)企業(yè)營運控制與信貸資金安全

農村企業(yè)營運控制風險主要表現(xiàn)在收入控制與成本控制上。在收入控制方面,不少企業(yè)利用寬松的賒銷政策增加應收賬款,提前確認收入,虛增利潤,影響了信貸機構對企業(yè)財務狀況的判斷,使得信貸資金自發(fā)放之初就伴隨較大風險。農業(yè)上市公司平均應收賬款率遠高于滬深300平均數(shù),反映出其“重銷售輕收款”,信貸資金缺乏安全保障。在成本費用控制方面,農業(yè)上市公司存貨周轉率遠低于滬深300平均水平,部分企業(yè)存貨采購批量過大,占用大量資金,造成高機會成本和高儲存成本。先進存貨管理理念的缺乏使得企業(yè)生產經營未能產生持續(xù)的現(xiàn)金凈流入,導致農業(yè)信貸資金的償付缺乏有力保障。具體如表7所示。

農業(yè)上市公司反映營運控制的各財務指標水平波動頻繁,波幅較大,經營狀況不穩(wěn)定。存貨周轉率和應收賬款周轉率反映了企業(yè)資金營運能力,農業(yè)上市公司存貨周轉率雖無大幅變動,但與行業(yè)水平相比,存在存貨積壓、存貨周轉能力弱等弊端。應收賬款周轉率有一定的波動性,低于行業(yè)水平,應收賬款不能及時收回,債務一旦到期,企業(yè)沒有足夠的可變現(xiàn)資產償債,財務危機就會導致巨大信貸資金風險。主營業(yè)務收入增長率和凈利潤增長率反映了公司的發(fā)展能力,農業(yè)上市公司的主營業(yè)務雖然保持較高增長率,但凈利潤為負增長,說明農業(yè)上市公司經營效益較差,發(fā)展能力較弱,盈利能力支持的信貸資金償還保障度較低。以上分析與成本收入分析的結論一致,具體如表8所示。

四、農村企業(yè)財務控制問題對信貸資金安全影響的實證分析

為進一步實證分析我國農村企業(yè)財務控制與信貸資金安全的關系,本章以農業(yè)上市公司的財務數(shù)據(jù)代替農村企業(yè),選取2012年A股市場上40家財務狀況正常的農業(yè)上市公司作為研究樣本,基于因子分析法,設計財務風險預警指標體系,并構建農業(yè)信貸資金風險預警模型,在此基礎上進行綜合評價。

(一)指標體系的構建

選取財務指標是信貸資金風險預警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信貸機構應將農村企業(yè)日常經營活動中的預警指標與臨界值作比較,以更好地防范風險。本文從償債能力、獲利能力、發(fā)展能力、營運能力及現(xiàn)金流量五方面選出有代表性的財務指標。具體預警指標體系如表10所示。

(二)實證檢驗與結果分析

1、實證檢驗。運用SPSS16.0統(tǒng)計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因子分析,首先對原始指標標準化數(shù)據(jù)(Z- Score法)進行適用性檢驗,采用的適用性檢驗方法為:KMO檢驗法和球形Bartlett檢驗法。KMO用于檢驗因子分析是否適用,Bartlett 球形檢驗用來判斷相關陣是否是單位陣。檢驗結果顯示:KMO值在0.5- 1.0之間,X2統(tǒng)計值為593.187,顯著性概率為0.000,說明指標間具有相關性,適宜做因子分析。SPSS16.0計算得到各項子指標相關系數(shù)矩陣的特征值與貢獻率表10所示。

從表10看出,前5個公共因子的累計貢獻率達到84.039%,基本反映了原始數(shù)據(jù)所提供的信息,故選擇5個因子,把原來17維的問題降為5維處理。表10所反映的主成分也可用圖1的碎石圖呈現(xiàn),橫坐標代表成分數(shù),縱坐標代表特征值,前5個主成分的特征值明顯大于1,證實了表11的結論。對提取的5個公共因子建立原始因子載荷矩陣如表11所示。依據(jù)原始因子載荷矩陣中各公因子所反映的信息并不能夠很好地對其進行命名,且公因子1、2、3所涉及的指標較多,所以需實施因子旋轉,并對其命名。表12是使用方差最大化旋轉法旋轉后的因子載荷矩陣。

由表12可知,公因子1在X3、X2、X1、X4、X16的載荷較大,重點反映了現(xiàn)金比率、速動比率、流動比率、資產負債率和經營現(xiàn)金凈流量對負債的比率5項指標的信息,它對全部初始變量的方差貢獻率是23.999%。主要代表農村企業(yè)的償債能力,故命名為“償債因子”。

公因子2在X11,X13,X12,X14,X17的載荷較大,重點反映了存貨周轉率、主營業(yè)務增長率、總資產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率、經營活動產生的現(xiàn)金凈流量增長率的信息,對全部初始變量的方差貢獻率是21.001%。主要代表企業(yè)經營活動的影響,故命名為“經營因子”。

公因子3在X8,X6,X7,X5的載荷較大,反映了成本費用利潤率、總資產收益率、主營業(yè)務利潤率和凈資產收益率的信息,對全部初始變量的方差貢獻率是20.077%。反映出獲利能力對企業(yè)財務控制的影響,命名為“獲利因子”。

公因子4在X15,X10的載荷較大,重點反映凈利潤增長率、固定資產周轉率的信息,對全部初始變量的方差貢獻率是10.560%。主要體現(xiàn)企業(yè)成長能力的影響,故命名為“成長因子”。

公因子5在X9的載荷較大,重點反映了應收賬款周轉率的信息,對全部初始變量的方差貢獻率是8.403%。主要體現(xiàn)出賒銷政策產生的應收賬款的影響,故命名為“應收賬款因子”。

2、實證結果分析。利用表12中旋轉后的因子方差貢獻率,構建出因子得分計算公式為:

F=0.23999fac1+0.21001fac2+0.20077fac3+0.10560fac4+0.08403fac5 (1)

由因子得分計算公式簡化得出農業(yè)信貸資金風險預警模型,如下所示:

E=0.84F+u=0.24F1+0.21F2+0.20F3+0.11F4+0.08F5 (2)

通過因子分析,可以看出公因子1、2、3對信貸資金安全性的影響最大,即農村企業(yè)的償債能力、經營狀況和獲利能力是影響信貸資金安全的最主要因素;此外,固定資產和應收賬款也是不可忽視的因素?;谏鲜鰧嵶C分析,可以看出,本文理論分析與實證分析的結論一致,通過建立適合農業(yè)信貸的風險預警系統(tǒng),可以起到防范農村企業(yè)財務危機的作用,進而保證了信貸資金的安全。

五、對策建議

(一)增強信貸機構抗御風險的能力

1、落實貸款“三查”制度,降低信息不對稱程度。信貸機構要建立貸前調查準備,有效識別信貸風險點,特別關注農村企業(yè)非財務信息。在本行內部和外部征信系統(tǒng)查詢借款人信用記錄的同時,還應當通過正面和側面調查獲取借款人的道德品質、家庭關系、社會地位、信用狀況以及經營能力等方面的信息,運用不對稱偏差分析法進行判斷,并將財務信息和非財務信息進行交叉檢驗,相互驗證,降低不對稱程度,以綜合評價農村企業(yè)的償還能力和償還意愿。貸后管理除貸后檢查外,還應包括賬戶監(jiān)管、貸款風險分類、風險預警等,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利用風險預警模型建立持續(xù)的財務審計制度。銀行等信貸機構的持續(xù)審計,則應重點圍繞F1、F2、F3、F4、F5五個公因子展開,利用財務預警模型重點考量財務要素。

2、創(chuàng)新信貸中介機制。信貸中介機制即在信貸機構與農村企業(yè)之間引入一個中介機構,利用這一中介機制可以分散銀行等信貸機構的風險,也能更有針對性地應對農村企業(yè)的財務控制弊端。信貸中介機制具體有兩種途徑:(1)間接信貸。即將信貸發(fā)放給一個介于銀行等信貸機構和農村企業(yè)之間的中間體,由此中間體間接將資金投入農業(yè)企業(yè)。中間體有較強的經濟實力,可通過抵押品降低信貸風險,且其與農村企業(yè)聯(lián)系緊密,可以更好地控制農業(yè)信貸資金的使用。信貸機構直接與中間體辦理業(yè)務,可以將向各農村企業(yè)提供信貸的零散性管理風險轉移給中間機構。(2)兩級信貸。即信貸機構將貸款提供給中間體和農村企業(yè),中間體為第一債務人,農戶為第二債務人,風險由中間體和農戶共同承擔,雙重約束機制更好地保證了信貸資金的回流。兩級信貸降低了周轉周期、抵押品、資金使用控制及零散性方面的風險,弊端是手續(xù)復雜。

3、創(chuàng)新推出“農貸通”系列業(yè)務。信貸機構可以借鑒民生銀行針對小微企業(yè)拓展“商貸通”業(yè)務的經驗,制定差異化經營戰(zhàn)略,創(chuàng)新推出專門服務于農村企業(yè)的“農貸通”業(yè)務。既可破解農村企業(yè)融資難題,履行社會責任,也可著力防范農業(yè)信貸風險,優(yōu)化業(yè)務結構,擺脫銀行同質化競爭困境。(1)運用財務控制評分模型對農村企業(yè)評分,篩選出財務評分較高的借款人。(2)創(chuàng)新組織架構,提升專業(yè)化水平。在總行層面,建立專門的農村企業(yè)金融部,負責全行“農貸通”業(yè)務規(guī)劃;在分行層面,設置農業(yè)信貸風險管理部,負責“農貸通”零售業(yè)務的風險管理職能。(3)整合產品與服務創(chuàng)新,探索新型商業(yè)模式。破除“抵押物崇拜”和“報表崇拜”,創(chuàng)新推出互保、聯(lián)保和信用等多種抵押、擔保組合方式;針對農村企業(yè),提供資產、結算、存取款、理財和消費信貸業(yè)務等全方位的服務;變傳統(tǒng)貸款業(yè)務為綜合金融服務。

(二)提高農村企業(yè)降低信貸風險的財務控制能力

1、優(yōu)化負債比例。實證結果表明,“償債因子”對企業(yè)財務狀況的影響最大,農村企業(yè)應控制好現(xiàn)金比率、速動比率、流動比率、資產負債率和經營現(xiàn)金凈流量對負債的比率這五項指標。(1)保持合理的資產負債率,將各種方式搭配在一起,形成籌資組合,使資金成本最低。(2)在合理選擇籌資方式和籌資結構的基礎上,合理調度資金,保持適當?shù)牧鲃颖嚷屎退賱颖嚷?。?)通過債務重組改變債務結構和減輕債務負擔。對于現(xiàn)有債務負擔較重的農村企業(yè)來說,創(chuàng)新財務手段以實施債務重組可以優(yōu)化財務結構,包括以資產清償債務、債務轉為資本、修改債務條件等方式。對于符合權益籌資條件的農業(yè)上市公司,可以有效通過債轉股降低財務杠桿,盡管從短期來看,股權融資成本較高,但負債比例的優(yōu)化會改善企業(yè)財務控制狀況,有利于企業(yè)長期發(fā)展及農業(yè)信貸支持的長期化。

2、提高經營效率?!敖洜I因子”對財務控制有顯著影響,農村企業(yè)應控制好存貨周轉率、主營業(yè)務增長率、總資產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率、經營活動產生的現(xiàn)金凈流量增長率這幾項指標,注重主營業(yè)務增長和總資產周轉,把經營活動中的現(xiàn)金管理放在重要的位置。(1)加強存貨管理。建立合理庫存,保持最優(yōu)存貨量,使存貨在品種、數(shù)量、結構上保持最優(yōu)比例。(2)合理制定賒銷政策。針對不同拖欠時間的應收賬款,根據(jù)客戶不同的信用程度采取差異化收賬策略,對可能發(fā)生的壞賬損失,應足夠提取壞賬準備金。(3)規(guī)范資金管理。以科學方法確保存貨與資金的最佳結構,健全銷售收款責任制,充分調動銷售人員的主觀能動性。同時,保持良好的融資信譽及資金使用率。

3、加強成本收入控制?!矮@利因子”對企業(yè)財務控制也有重要影響,反映了成本費用利潤率、總資產收益率、主營業(yè)務利潤率和凈資產收益率的信息,其既反映在收入、利潤上,也反應在成本控制上。(1)優(yōu)化主營業(yè)務收入比例,增加企業(yè)留存收益。(2)建立以預算控制為重點的財務目標控制系統(tǒng)。農村企業(yè)應適時推行全面預算控制,以實現(xiàn)企業(yè)經營目標;全面預算控制可采用事先預算、事中監(jiān)控、事后分析的方法,實現(xiàn)企業(yè)整個生產經營活動的動態(tài)管理。(3)建立以量化分析為主的成本控制系統(tǒng)。此外,在業(yè)績評價考核中,要把成本指標作為一個主要的考核指標,不僅要考核產品制造成本核算,還要考核產品的質量成本、責任成本,把成本管理的重心從簡化成本核算轉移到成本控制。

參考文獻

[1]陳靜.上市公司財務惡化預測的實證分析[J].會計研究,1999,(4):10-20。

[2]陳曉,陳治鴻.中國上市公司的財務困境預測[J].中國會計與財務研究,2000,(9):55-72。

[3]黃巖,李元旭.上市公司財務失敗預測實證研究[J].系統(tǒng)工程理論方法應用,2001,(1):8-13。

[4]王黎燕.關于企業(yè)內部財務控制的問題及完善對策[J].中國集體經濟,2009,(7):11-13。

[5]張玲.財務危機預警分析判別模型及其應用[J].數(shù)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0,(6):18-19。

[6]趙士威.中小企業(yè)內部財務控制與監(jiān)督[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0,(2):80-81。

The Research on the Financial Control of the Rural Enterprises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ecurity of the Credit Funds

CHENG Chanjuan LI Lu

(School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710061)

第7篇:空氣教案范文

一、精車加工工藝分析

精車工序加工面的位置很重要,是零件的重要裝配面。

如圖1所示:上道粗車工序已把工件輪廓基本加工成型,其中70.4mm、65.4mm外圓分別為軸承裝配位置及油封裝配位置,尺寸精度要求高,與工件徑向設計基準工件軸心線的圓跳動誤差須保證在0.02mm以內。兩外圓加工表面在上道工序留有0.5mm余量。105mm外圓的右臺階面為軸承的軸向裝配定位面,上道工序留有0.2mm軸向余量,與工件徑向設計基準軸心線的垂直度誤差需保證在0.02mm以內。以上各表面的加工安排在全功能數(shù)控車床上完成。

二、確定裝夾方案

方案采用兩頂尖裝夾,裝夾精度高,為保證本道工序零件加工的各形位公差要求,確定工件的軸線和左端(設計基準)為定位基準。兩頂尖裝夾,以兩中心孔的錐面為定位基準面。工件左端在上道工序中,中心部位車出70mm的沉底,作為本道工序的軸向裝夾定位面,與圖2所示的定位套右端的四個小凸臺緊密接觸,帶動工件旋轉。

三、前頂尖及定位套設計

第一,精磨定位套左右兩端面,保證裝夾精度。

如圖2所示,定位套左端面與60mm的內孔及60°內錐面和44mm通孔在一次裝夾下完成加工。保證了定位套左端面與60mm的內孔及60°內錐面和44mm通孔垂直度要求。定位套左端面在上平面磨床上精磨,再以此平面定位精磨右端面四個小凸臺面,保證右端小凸臺面與各內孔的垂直度,從而保證前頂尖的工件裝夾精度。

第二,采用彈性前頂尖,保證軸向定位準確,使其接觸摩擦力生效。

由于生產汽車后橋角矢為成批生產,如圖2所示,44mm通孔設計是為了使前頂尖從通孔中伸出頂入加工工件的中心孔,采用彈性頂尖具有伸縮性。這樣不管成批工件的中心孔的深淺情況如何,都可以保證定位套右端小凸臺面與工件70mm的沉底面緊密接觸保證軸向定位準確,使其接觸摩擦力生效,帶動工件旋轉。

第三,定位套右端小凸臺面設計,接觸面積小,周向范圍小。

定位套右端小凸臺面與工件的左端接觸面積小,更好的保證軸向定位精度,周向均布范圍直徑為51mm,靠近工件中心,進一步保證工件軸向定位精度(工件左端面越接近中心處,端面圓跳動誤差值越?。?。為保證具有一定的摩擦力,采用四個小凸臺設計,放棄三點接觸設計。右端小凸臺面周向均布范圍直徑亦不宜過小,否則造成與工件軸向定位裝夾面摩擦力不夠,不能帶動工件旋轉及承受切削力。

第四,定位套60mm內孔與前頂尖60mm圓柱面采用間隙配合,保證徑向定位精度。

第五,定位套左端面方缺口槽,與車床主軸上的定位銷相配,防止定位套周向位移。

四、采用機床及后頂尖設計

設計方案采用全功能數(shù)控車床液壓尾座使后頂尖頂住工件中心孔,用軸向力作用于工件左端定位面,抵住定位套的四個接觸點產生摩擦力,保證軸向定位準確,并使設計基準與定位基準及編程基準重合。

五、結論

實踐證明,此套裝夾設計方案,采用兩頂尖裝夾具有很好的裝夾精度,無需雞心夾頭,完全依靠摩擦力帶動工件旋轉,減少了裝夾輔助時間,提高了生產效率,適用于成批生產,并做到了基準統(tǒng)一,起到了以車代磨的效果,節(jié)約了生產成本。同類型的軸類工件在車床上的精加工,亦可采用此套裝夾設計方案,具有一定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黃云清.公差配合與測量技術[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6.

[2]韓鴻鸞.數(shù)控加工工藝學[M].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5.

第8篇:空氣教案范文

一、教材分析

“基因對性狀的控制”是現(xiàn)代遺傳學的關鍵內容之一,是《基因的表達》一章的最后一

部分,是對DNA

的結構和復制知識的具體應用。學習了這些內容,學生才能在生物性狀遺傳

和變異的復雜現(xiàn)象中,懂得遺傳和變異的實質及規(guī)律。它既是前面所學蛋白質基礎知識的應

用,又是后面學習生物變異的理論基礎,所以在知識的學習上起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

二、學情分析

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看,已了解DNA

結構、復制及基因的定義;并已掌握蛋白質結

構功能特性及合成過程。但關于中心法則,基因、蛋白質和性狀關系的內容,比較復雜,也

較抽象,若直接由教師講述,學生難以理解。

三、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

解釋中心法則。

(2)

舉例說明基因、蛋白質與性狀的關系。

2、能力目標:

通過閱讀、分析資料以及從遺傳現(xiàn)象歸納總結出結論,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

認識科學研究是不斷深入的。

(2)

(2)樹立科學的發(fā)展觀。

四、教學重點:

(1)

中心法則。

(2)

基因、蛋白質與性狀的關系。

教學難點:

基因、蛋白質與性狀的關系。

五、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

創(chuàng)設情境,自然導課:

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還記得老師嗎?對,因為我們昨天剛見過面。那請問:你們首先是從哪一方面將老師認出來的呢?是不是老師的相貌啊?那遺傳學上我們把生物體外貌等這些形態(tài)特征叫什么呢?(性狀)那為什么我們的性狀會不同呢?

說明性狀的控制與基因有關。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第

基因對性狀的控制。

進入老師創(chuàng)設的情境,思考問題,

激發(fā)學習熱情。

從我們人的形態(tài)特征引入新課,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積極參與

(1)

、中心法則的提出及其發(fā)展

通過上一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基因的兩大基本功能是復制和表達,

這涉及到遺傳信息的流動和傳遞,這在復制和表達過程中有沒有規(guī)律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

來探究生物體內遺傳信

息的流動。

播放動畫:DNA

復制、基因指導蛋白質合成動態(tài)過程,引導學生注意觀察動畫里遺傳信息的流動

和傳遞。畫遺傳信息的傳遞方

給學生提供DNA、RNA和蛋白質紙片教具。

提出中心法則。

我們可以大膽地猜

想:生物界是否還有其它的遺傳信息傳遞途徑?

注意觀察動畫。

動手畫圖。

一個學生上黑板

用箭頭表DNA、RNA

和蛋白質之間遺傳

信息的流向。

學生思考。

提出問題,自然過渡到遺傳信息的流動。

通過動畫引導和自主動手畫圖使學生掌握

遺傳信息傳遞方向。

完善中心法則。

引導學生閱讀教材“資料分析”,運用已有的知識從“資料分析”中獲得的信息進行討論。通過教材上三個小資料的分析,指出克里克中心法

則的不盡完善之處,并根

據(jù)每個資料的表述找出

新的遺傳信息流向。三個資料分析完成之后讓學生對傳統(tǒng)中心法則的圖解進行完善,要求用實線表示已經確定的遺傳信息流向,虛線表示尚未確定的遺傳信息流向??偨Y學生討論情況,

并歸納中心法則。

中心法則的提出及其發(fā)展給了我們很多的

啟示:科學的發(fā)展是無止過渡到下一個知識點:通過中心法則的學習,生物的遺傳信息最終流向到了蛋白質。

學生結合老師提出的問題進行思歸納中心法則。結合講解,閱讀、

討論,能解釋中心法則。

為下面的學習做準備。

進行情感教育:

通過中心法則的發(fā)展過程,引導學生思考

會得到什么啟示。

那么,蛋白質與生物性狀有什么樣的關系呢?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和體現(xiàn)者。下面我們再通過幾個具體的例子來看看基因、蛋白質與性狀的關系。

閱讀、思考,回答。

給學生以思考的時空,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自然過渡到基因、蛋白質與性狀的關系。

(2)

基因、蛋白質與性狀的關系

引導學生帶著上述問題閱讀教材P69

的資料,如何從基因指導蛋白質合成的角度來解釋這一對性狀?

提問:由這個例子,我們可以得到什么樣的結學以致用學以致用:

與實例1相類似的例子。

實例2:白化病

(展示白化病患者的圖片,引導學生分析白化病患者的病因,并以圖解簡要表述)

老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

進行評價總結。

提問:基因對性狀的控制都是像上面的例子那樣

的嗎?我們再來看一個

實例。

繼續(xù)引導學生帶著問題結合圖閱讀教材第

70

頁“囊性纖維

病”實例

3,讓學生思考后回答:這個實例又說明了什么?

學以致用:

與實例3相類似的例子。

實例4

鐮刀型細胞貧血癥提問:你能仿照實例從基因控制蛋白質合成的角度來解釋這一現(xiàn)象學生閱讀、思考、解釋這一對性

學生得出這一問題的答案:基因通

過控制酶的合成來

控制代謝過程,進而

控制生物的性狀。學生閱讀、思

考、解釋白化病現(xiàn)學生思考學生閱讀、思

考、討論并得出這一

問題的答案:

基因還能通過

控制蛋白質的結構

直接控制生物的性

學生閱讀、思考、解釋鐮刀型細胞

貧血癥現(xiàn)象。

通過具體實例分

析,引導學生歸納總結出基因控制性狀的方

培養(yǎng)學生自學教材,總結歸納形成答案的能力。

引入基因控制性狀的另一種方式。

培養(yǎng)學生自學并總結歸

納問題的能力。

培養(yǎng)學生自學并總結歸

納問題的能力。

幾個實例綜合起來

看又說明了什么?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情況,教

師進行評價并板書總結:

基因酶或激素

細胞代謝性狀

基因結構蛋白

細胞結構性狀。

老師結合教材分析說明:

人的身高是由多個基因

決定的,其中每一個基因

對人的身高都有一定的

作用。同時,人的身高也

不完全是由基因決定的,

還與后天的營養(yǎng)環(huán)境和

體育鍛煉等有關,那么我

們能說基因與生物的性

狀之間是一一對應的關

系嗎?基因的改變僅僅

引起生物體單一性狀的

改變嗎?

教師把學生的思維

再次引回到本節(jié)的“問題

探討”上來:基因與基因、

基因與基因產物、基因與

環(huán)境之間存在著復雜的

相互作用,這種相互作用

形成了一個錯綜復雜的

網(wǎng)絡,精細地調控著生物

體的性狀,那么我們怎樣

綜合理解和評價“基因決

定生物體性狀”這一觀點

呢?請大家暢所欲言!

傾聽學生的表述,并

適當?shù)亟o予提示,對所述

觀點及時給予肯定和鼓

結合學生的回答,教師板書歸納:

表現(xiàn)型=基因型+環(huán)境

條件

學生思考、分

析,總結出基因、蛋

白質和生物性狀之

間的關系:

基因控制生物

的性狀是通過控制

蛋白質的合成來控

種,間接控制和直接控制。

學生結合老師

的分析介紹,思考后

得出思考題的答案:

在自然界中,不

僅存在一對等位基

因對生物性狀的控

制,而且還存在多對

等位基因共同控制

一對相對性狀的情

況,而且生物生存的

環(huán)境也對生物的性

狀有影響。

學生結合本節(jié)

課所學知識,踴躍發(fā)

言,闡述自己的觀

點,發(fā)表自己的意

問題分解,引導學生層層深入。

使學生對所學知識

有所提升和拓展。而且

更能全面地理解基因、

蛋白質與生物性狀間的

關系。

開動學生的腦筋,

活躍學生的思維,鍛煉

學生的表達能力。

基因是決定生物性

狀的基本單位,基因通過

控制蛋白質的合成直接

或間接地控制生物體的

現(xiàn)狀;生物體的現(xiàn)狀受一

對或多對等位基因控制,

而且還與其生存的環(huán)境

條件有關,因此,生物體

的表現(xiàn)型是基因型、環(huán)境

條件共同作用的的綜合

表現(xiàn),是內因與外因相互

作用的結果。

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

什么收獲?

學生總結

整理內容,構建知

識體系。

(3)

課堂練習

技能訓練P71

學生思考

鞏固知識提升運用能力

(4)

板書設計:

一、中心法則的提出及發(fā)展

二、二、基因、蛋白質與性狀的關系

1.

基因通過控制酶的合成而間接控制生物性狀

豌豆的圓粒與皺粒;白化病

2.

基因通過控制蛋白質的結構直接控制生物性狀

囊性纖維病;

鐮刀型細胞貧血癥

3.

總結:基因與性狀的關系:

性狀是由基因與基因、基因與基因產物、基因與環(huán)境之間相互作用,精確控制的。

基因表達為蛋白質,直接或間接的控制生物性狀;

第9篇:空氣教案范文

當前,浙江省初中采用的《科學》教材,化學知識零星地穿插在其中,這或將影響學生理性建構化學科學系統(tǒng)邏輯理念的形成。實踐顯示,高一新生對于一些自然現(xiàn)象的解釋常常和真實情況不同,并以所持有的主觀印象作為學習新知識的基礎。而教師對于學生的這類模糊概念往往采取理論解釋、強化記憶的方法,這樣做的結果沒有能夠使學生在真正理解的基礎上牢固建構知識。歷年高考答卷中的概念題失分率較高,可以說明這一點。本文從高一化學教材中列舉容易產生模糊概念的內容,作為探討的切入點。

二、 方法與步驟

第一,選擇蘇教版《化學1》專題一中“物質的聚集狀態(tài)”[1],以學生作業(yè)結合課堂反映,找出學生對其中一些重要知識點所可能產生的模糊概念。

第二,根據(jù)學生作答結果將學生的模糊概念編為選擇題;根據(jù)所找出的存在于學生頭腦里的另類想法,用協(xié)助的方式,以建構方式的教學理念為基礎,著手編寫相應的教案,然后再配合原定進度施行。

第三,修改前述的教案,代之以較富彈性的教學設計,以改善其運用時的可行性。針對學生較常見的一些模糊概念,以建構方式中提供的概念澄清或沖突情境等觀點協(xié)助學生改變已有觀念,利用原先設計的教案中既有的一些活動再加改進或重新設計的方法,完成可供教師在進行建構方式教學時采用的教案,如問題討論、演示實驗或學生可實際動手的活動等,然后適當?shù)貙⑵浯┎逵谠械慕虒W之中。

三、 結果與討論

針對選定的內容,在本文中所完成的工作核心是學生模糊概念的尋找,由提問結果的分析找出學生常見的模糊概念,采用合適的教學設計,借以協(xié)助學生澄清模糊概念。

1. 模糊概念的尋找

例如:固體微粒的運動特征。

綜合討論:有些學生無法區(qū)分固體物質組成粒子的運動與宏觀物體運動概念上的不同,因此誤以為固體中的微粒是靜置的。另有一些學生認為微粒運動軌跡是可測的。

2. 學生對“物質的聚集狀態(tài)”比較常見的模糊概念

(1) 認為固體物質,只要研磨得足夠細就可得到分子或原子。

(2) 固體物質熔化和固體物質溶于水,其過程是一樣的。

(3) 物質的重量,固態(tài)>液態(tài)>氣態(tài),甚至認為氣態(tài)沒有重量。

(4) 只有在純物質中的分子,其組成才一定,分子的組成隨來源而異。

(5) 當固態(tài)物質變成氣態(tài)物質,學生以水中熱對流的方式來表示氣態(tài)物質的擴散性質。

(6) 容器中氣態(tài)物質上升到最上面或附著在器壁四周。

(7) 物質的宏觀性質和物質的一個原子或一個分子的性質一樣。

(8) 固態(tài)物質是連續(xù)的,粒子和粒子之間沒有空隙。

不僅初學時有上列模糊概念,復習時學生也未能完全澄清。

3. 針對學生模糊概念的教學設計

下面介紹的例子是為了澄清學生上述模糊概念而設計的教學方案。

情境:桌上放一塊食鹽晶體、一塊木塊、一杯水、一盤小冰塊和一個注滿空氣的氣球。

[問題1] 你認為食鹽是由什么組成的?

若無法回答或只是表面宏觀層次的描述或者是非微粒的描述,則再問:

[問題2] 您認為它是由一個個微小晶粒組成的呢,還是由比小晶粒更小的單位組成的?

如果回答是在微觀或粒子層次,則再提問:

[問題3] 這些組成食鹽的微粒是什么?它們會像鹽一樣咸嗎?它們會像鹽一樣是白色的嗎?它們會像鹽一樣是硬的嗎?它們會動嗎?它們都一樣嗎?它們還可以被再分割嗎?

如果以上的回答是在微觀(或/且)微粒層次,但未很明確,則再追問:

[問題4]請回答這些組成食鹽的微??雌饋響撓袷裁矗啃螤钊绾??

如果學生的回答無法進入“動態(tài)微?!钡膶哟蝿t進入下一題。

[問題5]為什么食鹽和木塊可以保持一定的形狀,而水和空氣則不能?

如果學生的回答是在宏觀(或/且)連續(xù)的層次,則繼續(xù)提問:

[問題6] 為什么食鹽、木頭是硬的,水和空氣是軟的?為什么這些東西的性質并不相同?

如果回答已進入微觀或粒子層次,則提問:

[問題7] 需要用很大的力氣才能把食鹽捏碎并將食鹽的小顆粒分開來,然而卻可以很容易地把水或空氣進行不斷的細分,這是為什么?是什么樣的力量使組成食鹽的微粒能聚集在一起?是什么力量使組成水的分子可以聚集在一起?

若沒有進入微觀或粒子層次,則再問:

[問題8] 為什么空氣可以無孔不入?

如果學生一直都無法進入“動態(tài)微?!钡拿枋鰧哟?,則進入下一題。

[問題9] 放在桌上的冰塊為什么會融化?

如果學生的回答是在宏觀或連續(xù)的層次,則提問:

[問題10] 冰和水有何不同?

如果學生的回答已進入了微觀或粒子的層次,則提問:

[問題11] 您認為在冰的融化過程中,組成冰的水分子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

如果學生的回答一直都無法進入“動態(tài)微粒”的描述層次,則進入下一題。

[問題12] 把小冰塊放入這杯水中,冰塊逐漸不見了,為什么?

如果學生的回答是在宏觀或連續(xù)的層次,則提問:

[問題13] 不見了的冰塊到哪里去了?

如果學生的回答是在微觀或粒子的層次,則提問:

[問題14] 冰塊內的水分子為什么不見了?這個過程(溶解,或學生的其他用詞)的詳細情形如何?

如果學生無法進入“動態(tài)微?!钡拿枋鰧哟?,則進入下一題。

[問題15] 如果放很多冰塊到這杯水中,經一定的時間,杯子的外壁會有一些小小的液滴出現(xiàn),這些“小液滴”是什么?它們是怎么來的?它們是如何才變成小液滴的?

當學生仍然無法進入“動態(tài)微粒”的描述層次時,則進入下一題。

[問題16] 若把這杯水放在桌上幾天,里面的水就不見了,為什么?它們跑到哪里去了?這些水現(xiàn)在是處于怎樣的狀態(tài)?

通過這樣反復深化的提問,可以將對于物質微粒的相關模糊概念進行一定程度的糾正,隨之建構正確的概念。在運用建構方式進行問題建構教學時,應當注意相應的教學技巧,如提供學生討論、發(fā)表意見的時間以及討論的分組、激勵學生參與和對學生想法的響應等。

4. 教師運用建構方式教學的情況

化學教師表達建構方式教學的方式,主要采用合作學習策略,故教學流程采取老師提問題,接著由學生展開小組討論,然后讓學生發(fā)表小組或個人的看法,最后獲得正確的結論或概念。

教師一般較為注重與關心如何提出合適的問題讓學生討論,以引出學生想法,或提供合適的實驗和活動來糾正學生的模糊概念,但普遍忽略如何促進學生開展小組討論及其討論的效率與參與度。

閱讀相關文獻,有助于教師對建構方式的重要教學理念有初步正確的了解,然后再通過教學的實際運用,其印象會更加深刻,甚至還會得出更寬廣的認識與體會。

四、 問題和建議

實踐顯示學生對有些模糊概念比較容易澄清,對另一些模糊概念則較難在短時間內去除,但最為重要的是在教師改變教法之后,學生會仔細地去思考并熱心參與小組討論。由于現(xiàn)時的教學環(huán)境中還存在著可能阻礙運用建構方式教學的因素,如實施建構方式教學需要有較多的課堂時間,而且有的教師覺得應試效果不一定比直接傳授為好;此外,學生的心態(tài)、參與情形,也是影響實施建構方式教學成效的一個因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