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風俗習慣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在潮汕的春聯(lián)中,經(jīng)常還看到單扇門兒上或谷簟、福龕上貼著斗大的一個“春”字?!按骸弊衷谶@里有兩層含義:一層表示春回大地,萬象更新;一層巧借“春”與“存”潮音的相諧,表示年年有余的良好愿望。
二、祭拜祖先。
祭拜祖先,是為了紀念祖先,也有意思說是讓祖先跟我們一起過年,表現(xiàn)出潮人慎終追遠、百善孝為先的傳統(tǒng)美德。
三、吃團圓飯。
家家戶戶的住宅打扮得煥然一新后,除夕將至。一般都吃火鍋,因為“圍爐”有團圓的意思。
四、送壓歲錢。
在潮汕只有還沒工作的人才有壓歲錢,工作了的人就要給壓歲錢了。人們認為,給得多證明過去的一年里收入多,也希望在新的一年能有更多的收入。
五、拜年,送“大吉”。
蒙古族人民大多居住在遼闊的大草原,以畜牧為主要生產(chǎn)方式。以奶和肉類食品為主,馬奶酒、手扒肉、烤羊肉和奶茶是他們?nèi)粘I钭钕矚g的飲料食品和招待客人時用的“美味佳肴”。遼寧遼西的蒙古族比較早地從事農(nóng)耕生產(chǎn),所以在飲食上既保留了蒙古族的傳統(tǒng)食俗,還有一些東蒙地區(qū)獨特的美食。如全羊湯、“手把羊肉”、蒙族餡餅、喇嘛糕等。
所謂的全羊湯,就是將新鮮的羊肉加上羊的心、肝、肺、肚、腸等下水,切成條狀,一起放入水中煮熟,然后放上各種佐料食用。味道鮮美可口,很受人們的喜愛,全羊湯是蒙古族人民的特色飲食。
“手把羊肉”是蒙古人傳統(tǒng)的食品之一。做“手把羊肉”必須選用膘肥肉嫩的羊,就地宰殺,將皮剝?nèi)ズ蠓湃脲佒?,放入調(diào)料,進行蒸煮,可謂色香味俱全,是蒙古族待客的美味佳肴。因為不用筷子,而直接用手來吃,所以叫做手把肉。
蒙古族的飲食是我們生活在城市的孩子沒有品嘗過的,令我們感到很新奇!
服飾
首飾、長袍、腰帶和靴子是蒙古族服飾的4個主要部分。蒙古袍很受蒙古族男女老幼的喜愛,是在長期的游牧生活中形成的獨特衣著裝飾。
蒙古族婦女頭上的裝飾品,用寶石、金銀等制成,大多在節(jié)慶宴會上或探親訪友時使用,平時則用彩色長綢纏繞。蒙古袍兩袖長而寬大,下面左右不分衩,領子很高;領口、袖口、衣邊常用花邊作為裝飾。男袍大多為藍色、棕色;女袍大多為紅色、綠色、紫色。穿蒙古袍必備腰帶和馬靴,這樣的著裝使男子漢顯得強悍瀟灑;女子則顯得身材苗條、矯健。蒙古靴有布靴、皮靴兩種。布靴:美觀別致、柔軟輕便;皮靴:挺括光潔,結(jié)實耐穿。
蒙古族的服飾是我們生活在城市的孩子沒有嘗試過的,令我們很向往!
民居
蒙古包是滿族對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稱呼。
蒙古包結(jié)構(gòu)簡單,拆裝方便,搬運輕便,十分適合蒙古族人們的生活。蒙古包外形雖小,但包內(nèi)使用面積卻很大;而且空氣流通,光線也很好,冬暖夏涼,不怕風吹雨打。遼寧的蒙古族人現(xiàn)在大多數(shù)居住在與漢族或滿族人相似的磚木結(jié)構(gòu)的房屋,但是在室內(nèi)的裝飾上卻有著明顯的民族特色。
1、維吾爾族待客和作客都有講究。如果來客,要請客人坐在上席,擺上馕、各種糕點、冰糖等,夏天還要擺上一些瓜果,先給客人倒茶水或奶茶。待飯做好后再端上來,如果用抓飯待客,飯前要提一壺水,請客人洗手。吃完飯后,由長者領作都瓦”,待主人收拾食具完,客人才能離席。吃飯時,客人不可隨便撥弄盤中食物,不可隨便到鍋灶前去,一般不把食物剩在碗中,同時注意不讓飯屑落地,如不慎落地,要拾起來放在自己跟前的飯單”上。共盤吃抓飯時,不將已抓起的飯粒再放進盤中。飯畢,如有長者領作都瓦”,客人不能東張西望或立起。吃飯時長者坐在上席,全家共席而坐,飯前飯后必須洗手,洗后只能用手帕或布擦干,忌諱順手甩水,認為那樣不禮貌。
2、維吾爾族的婚俗:男女青年結(jié)婚時,由阿訇或伊碼目(均為宗教職業(yè)者)誦經(jīng),將兩塊干馕沾上鹽水,讓新郎、新娘當場吃下,表示從此就像馕和鹽水一樣,同甘共苦,白頭到老?;檠缫诘靥荷箱伾蠞嵃椎娘垎?,最先擺上馕、喜糖、葡萄干、棗、糕點、油炸馓子等,然后再上手抓羊肉、抓飯。
3、維吾爾族的食俗:日食三餐,早飯吃馕和各種瓜果醬、甜醬,喝奶茶、油茶等,午飯是各類主食,晚飯多是馕、茶或湯面等。以面食為主,喜食牛、羊肉。主食的種類有數(shù)十種。最常吃的有馕、羊肉抓飯、包子、面條等。維吾爾族喜歡飲茯茶、奶茶。夏季多伴食瓜果。典型食品:維吾爾族最愛吃馕、抓飯、包子、面條等食品,有很多著名的風味菜肴和小吃,如烤全羊、手抓羊肉、帕爾木丁、薄皮包子、烤羊肉串等,此外還有:油馓子、銀絲搟面(維吾爾語稱玉古勒”)、哈勒瓦、羊雜碎、曲連、烤南瓜、黃蘿卜(胡蘿卜)醬等。
4、維吾爾族的節(jié)慶:維吾爾族信奉伊斯蘭教。傳統(tǒng)節(jié)日有:肉孜節(jié)、古爾邦節(jié)、初雪節(jié)等。維吾爾族十分重視傳統(tǒng)節(jié)日,尤其以過古爾邦”節(jié)最為隆重。屆時家家戶戶都要宰羊、煮肉、趕制各種糕點等。屠宰的牲畜不能出賣,除將羊皮、羊腸送交清真寺和宗教職業(yè)者外,剩余的用作自食和招待客人。過肉孜節(jié)時,成年的教徒要封齋1個月。封齋期間,只在日出前和日落后進餐,白天絕對禁止任何飲食。
(來源:文章屋網(wǎng) )
古代七夕節(jié)風俗習慣穿針乞巧
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漢,流于后世?!段骶╇s記》說:“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于開襟樓,人具習之。”南朝梁宗謀《荊楚歲時記》說:“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婦女結(jié)彩樓穿七孔外,或以金銀愉石為針。”《輿地志》說:“齊武帝起層城觀,七月七日,宮人多登之穿針。世謂之穿針樓。”五代王仁?!堕_元天寶遺事》說:“七夕,宮中以錦結(jié)成樓殿,高百尺,上可以勝數(shù)十人,陳以瓜果酒炙,設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嬪各以九孔針五色線向月穿之,過者為得巧之侯。動清商之曲,宴樂達旦。土民之家皆效之。”元陶宗儀《元氏掖庭錄》說:“九引臺,七夕乞巧之所。至夕,宮女登臺以五彩絲穿九尾針,先完者為得巧,遲完者謂之輸巧,各出資以贈得巧者焉。”
喜蛛應巧
五代王仁?!堕_元天寶遺事》說:“七月七日,各捉蜘蛛于小盒中,至曉開;視蛛網(wǎng)稀密以為得巧之侯。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間亦效之”宋朝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說,七月七夕“以小蜘蛛安合子內(nèi),次日看之,若網(wǎng)圓正謂之得巧。”宋周密《乾淳歲時記》說;“以小蜘蛛貯合內(nèi),以候結(jié)網(wǎng)之疏密為得巧之多久”明田汝成《熙朝樂事》說,七夕“以小盒盛蜘蛛,次早觀其結(jié)網(wǎng)疏密以為得巧多寡。”由此可見,歷代驗巧之法不同,南北朝視網(wǎng)之有無、唐視網(wǎng)之稀密,宋視網(wǎng)之圓正,后世多遵唐俗。[11]
投針驗巧
這是七夕穿針乞巧風俗的變體,源于穿針,又不同于穿針,是明清兩代的盛行的七夕節(jié)俗。明劉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說:“七月七日之午丟巧針。婦女曝盎水日中,頃之,水膜生面,繡針投之則浮,看水底針影。有成云物花頭鳥獸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謂乞得巧;其影粗如錘、細如絲、直如軸蠟,此拙征矣。”《直隸志書》也說,良鄉(xiāng)縣(今北京西南)“七月七日,婦女乞巧,投針于水,借日影以驗工拙,至夜仍乞巧于織女”請于敏中《日下舊聞考》引《宛署雜記》說:“燕都女子七月七日以碗水暴日下,各自投小針浮之水面,徐視水底日影?;蛏⑷缁?,動如云,細如線,粗租如錐,因以卜女之巧。”
蘭夜斗巧
起源于漢朝宮廷的游戲,漢高祖愛妃戚夫人的宮女賈佩蘭在離開宮中嫁給扶風人段儒為妻后,經(jīng)常跟人們談起在漢宮七夕的事。她說:“漢宮在每年的七月七日,首先在百子池畔,奏于闐樂之后,就用五色彩縷,互相絆結(jié)起來,叫做‘相憐愛’。隨后,宮中的宮娥彩女們,一起到閉襟樓上,大家學習穿七巧針乞巧。而有個叫徐婕妤的宮女,可以把生的菱藕雕刻成各種奇花異鳥呈獻給皇上,皇上把這些小玩意在晚上隨手放置在宮中的桌角上讓宮女們摸黑尋找,這種游戲就叫做‘斗巧’。”
種生求子
舊時習俗,在七夕前幾天,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層土,播下粟米的種子,讓它生出綠油油的嫩苗,再擺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樣,稱為“殼板”,或?qū)⒕G豆、小豆、小麥等浸于磁碗中,等它長出敷寸的芽,再以紅、藍絲繩扎成一束,稱為“種生”,又叫“五生盆”或“生花盆”。南方各地也稱為“泡巧”,將長出的豆芽稱為巧芽,甚至以巧芽取代針,拋在水面乞巧。還用蠟塑各種形象,如牛郎、織女故事中的人物,或禿鷹、鴛鴦、等動物之形,放在水上浮游,稱之為“水上浮”。又有蠟制的嬰兒玩偶,讓婦女買回家浮于水土,以為宜子之祥,稱為“化生”。
為牛慶生
兒童會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掛在牛角上,又叫“賀牛生日”。因為傳說西王母用天河把牛郎織女分開后,老牛為了讓牛郎能夠跨越天河見到織女,讓牛郎把它的皮刨下來,駕著它的牛皮去見織女。人們?yōu)榱思o念老牛的犧牲精神,便有了“為牛慶生”的習俗。
七夕可以吃的傳統(tǒng)食物七夕可以吃的傳統(tǒng)食物1:餃子
鄄城、曹縣、平原等地乞巧的風俗卻十分有趣:七個要好的姑娘集糧集菜包餃子,把一枚銅錢、一根針和一個紅棗分別包到三個水餃里,乞巧活動以后,她們聚在一起吃水餃,傳說吃到錢的有福,吃到針的手巧,吃到棗的早婚。
七夕可以吃的傳統(tǒng)食物2:巧芽面
除了吃巧果,有些地方,七月初七吃巧芽面。做巧芽面用的豆芽,要提前七天生,選沒有蟲蛀的綠豆一小碗,洗凈,平鋪到一個盤子里,用濕紗布蓋好遮住陽光,放到炕頭上,每天噴幾次水使之保持濕潤。七天后,待豆芽長至兩三厘米長,便可做手搟面,下鍋煮熟,過涼水拔透;然后熱鍋坐油,加肉丁炒熟,蔥、姜爆鍋,醬油、醋熗鍋,放綠豆芽炒熟,加水煮沸,再加鹽、味精,做成豆芽湯;把面條抓到碗里,澆上豆芽湯即可食之。
七夕可以吃的傳統(tǒng)食物3:云面
膠東人七夕吃巧果子,臨沂人七夕則吃云面。吃云面,此面得用露水制成,吃它能獲得巧意。
七夕拜魁星的習俗來源俗傳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俏氖?,想求取功名的讀書人特別崇敬魁星,所以一定在七夕這天祭拜,祈求他保佑自己考運亨通??菭斁褪强沸?,廿八宿中的奎星,為北斗七星的第一顆星,也魁星或魁首。古代士子中狀元時稱“大魁天下士”或“一舉奪魁”,都是因為魁星主掌考運的緣故。
根據(jù)民間傳說,魁星爺生前長相奇丑,臉上長滿斑點,又是個跛腳。有人便寫了一首打油詩來取笑他:不揚何用飾鉛華,縱使鉛華也莫遮。娶得麻姑成兩美,比來蜂室果無差。須眉以下鴻留爪,口鼻之旁雁踏沙。莫是檐前貪午睡,風吹額上落梅花。相君玉趾最離奇,一步高來一步低??羁钚袝r身欲舞,飄飄度處乎如口。只緣世路皆傾險,累得芳蹤盡側(cè)奇。莫笑腰枝常半折,臨時搖曳亦多姿。
中秋節(jié)的習俗
1、吃月餅
中秋節(jié)賞月賞月和吃月餅是中國各地過中秋節(jié)的必備習俗,俗話說:“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月餅一詞,源于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那時僅是一種點心食品。到后來人們逐漸把賞月與月餅結(jié)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寄托思念。同時,月餅也是中秋時節(jié)朋友間用來聯(lián)絡感情的重要禮物。
2、祭月、賞月、拜月
《禮記》早有記載“秋暮夕月”,意為拜祭月神,逢此時則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香案。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在少數(shù)民族中,同樣盛行祭月的風習。
3、觀潮
在古代,浙江一帶除中秋賞月外,觀潮可謂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觀潮的風俗由來已久,早在漢代枚乘的《七發(fā)》賦中就有了相當詳盡的記述。漢以后,中秋觀潮之風更盛。明朱廷煥《增補武林舊事》和宋吳自牧《夢粱錄》也有觀潮記載。
4、燃燈
中秋之夜,有燃燈以助月色的風俗。如今湖廣一帶仍有用瓦片疊塔于塔上燃燈的節(jié)俗。江南一帶則有制燈船的節(jié)俗。近代中秋燃燈之俗更盛。今人周云錦、何湘妃《閑情試說時節(jié)事》一文說:“廣東張燈最盛,各家于節(jié)前十幾天,就用竹條扎燈籠。做果品、鳥獸、魚蟲形及‘慶賀中秋’等字樣,上糊色紙繪各種顏色。中秋夜燈內(nèi)燃燭用繩系于竹竿上,高豎于瓦檐或露臺上,或用小燈砌成字形或種種形狀,掛于家屋高處,俗稱‘樹中秋’或‘豎中秋’。富貴之家所懸之燈,高可數(shù)丈,家人聚于燈下歡飲為樂,平常百姓則豎一旗桿,燈籠兩個,也自取其樂。滿城燈火不啻琉璃世界。”看來從古至今中秋燃燈之俗其規(guī)模似乎僅次于元宵燈節(jié)。
5、猜謎
中秋月圓夜在公共場所掛著許多燈籠,人們都聚集在一起,猜燈籠身上寫的謎語,因為是大多數(shù)年輕男女喜愛的活動,同時在這些活動上也傳出愛情佳話,因此中秋猜燈謎也被衍生了一種男女相戀的形式。
6、賞桂花、飲桂花酒
人們經(jīng)常在中秋時吃月餅賞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種食品,以糕點、糖果最為多見。
中秋之夜,仰望著月中丹桂,聞著陣陣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歡慶合家甜甜蜜蜜,已成為節(jié)日一種美的享受。到了現(xiàn)代,人們多是拿紅酒代替。
7、玩花燈
中秋沒有像元宵節(jié)那樣的大型燈會,玩燈主要只是在家庭、兒童之間進行的。早在北宋《武林舊事》中,記載中秋夜節(jié)俗,就有‘將“一點紅”燈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動。中秋玩花燈,多集中在南方。如佛山秋色會上,就有各種各式的彩燈:芝麻燈、蛋殼燈、刨花燈、稻草燈、魚鱗燈、谷殼燈、瓜籽燈及鳥獸花樹燈等。
全國各地的中秋節(jié)風俗習慣
在山西,人們會在這天邀請女婿回家,然后一起吃月餅,也叫做團圓餅,晚上也會讓女婿守夜,寓意著一家人和和美美。
上海人,因為中秋時節(jié),也正是桂花開的季節(jié),所以上海人喜歡用桂花雕酒,然后在中秋節(jié)的時候,與親朋好友一起品桂花酒。
在江蘇,中秋節(jié)的時候,人們喜歡吃桂花鴨。所謂桂花鴨,正是用桂花腌制而成的鴨子。
在浙江,中秋節(jié)會吃莼菜鱸魚燴,因為關于這道菜還有一個美好的典故呢,這里的莼菜所代表的就是思念家鄉(xiāng)的意思。
在東北,很多地方都保留著在中秋節(jié)祭祖的習俗。這里面非常講究,所有擺放的東西都有不同的美好寓意。在中秋佳節(jié)期間,東北人還會舉行很多有趣的活動,比如廟會等等。
在陜西,中秋夜男子會劃船爬山,女子要安排酒宴,無論窮富,每家每戶都要吃西瓜,以示團圓。吹鼓手沿門吹鼓,討賞錢。
江蘇無錫一帶,每逢中秋之夜,人們會用畫有月宮景色的絲綢糊在香爐四周,隨著香火燃燒,青煙繚繞,紅光點點,別有一番風味。
在江西,有的地方,有一種獨特的習俗,就是老百姓都會向廟里的菩薩捐款,以求得到菩薩的降幅。還有的地方,在中秋節(jié)這天,一家人會一起做“做粑”,這也象征著團圓的意思。
[關鍵詞]回族;風俗習慣;回族傳統(tǒng)文化
[中圖分類號]K892.3.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3115(2012)12-0062-02
回族是我國56個民族中的一員,人口居于全國第三位。由于歷史的原因,廣泛分布于全國各地,主要分布在今天的陜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云南等省區(qū)?;刈逦幕c所有其他民族的文化一樣,成為一種歷史的積淀,帶有民族的傳統(tǒng)和特色。
泰勒認為:“文化,或文明,就其廣泛的民族學意義來說,是包括全部的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風俗以及作為社會成員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習慣的復合體。” 英國人類學家馬林諾斯基認為:“文化是一個組織嚴密的體系,同時它可以分成基本的兩方面,即器物和風俗,由此可再分成較細的部分和單位?!泵绹祟悓W家本尼迪克特提出了文化模式概念,她非常強調(diào)民族文化的個性發(fā)展,即獨特性。她認為:“人類學把人當作社會的產(chǎn)物來研究。人類學所關注的是一個社群與屬于不同傳統(tǒng)之其他社群的差別處,也就是一個社群的體質(zhì)特征、工藝技術、風俗習慣與價值標準?!?/p>
回族文化以伊斯蘭文化為背景,以中國傳統(tǒng)文化為環(huán)境,相互影響而形成一個相對獨特的文化體系。而這些文化都反映在回族的日常生活中,具體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生產(chǎn)習俗
經(jīng)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一個民族的文化生活,必然建立在物質(zhì)生活基礎上。就回族來說,它形成于元明時期,生產(chǎn)力較發(fā)達,因而回族在生產(chǎn)領域呈現(xiàn)出明顯特點:一是他們所從事的主要職業(yè)是農(nóng)業(yè),但對其他行業(yè)也都有涉及;二是有相當數(shù)量的回族投身于商業(yè)活動,并成為回族生產(chǎn)方式或經(jīng)濟生活中最富有活力和特色的一部分。這一切都取決于回族民族性格和生活消費的獨特要求,通過經(jīng)商這種專門生產(chǎn)方式,首先,提供了共同經(jīng)濟生活的條件,推動了回族在全國不同居住區(qū)域內(nèi)的發(fā)展;其次,促成了回族對漢語的使用以及民族共同心理素質(zhì)的形成,從而維系和鞏固了回族文化,更促進了本民族的成熟和發(fā)展。
二、飲食習俗
飲食文化是回族歷經(jīng)千年所創(chuàng)造的民族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凝聚著回族的勤勞和智慧,也體現(xiàn)了多種文明的融匯和交流。從整體來看,回族的飲食習俗主要受伊斯蘭教的規(guī)定和禁忌的影響,各地回族除了嚴格遵循伊斯蘭教經(jīng)典中規(guī)定的食物禁忌,不吃豬肉、自死動物、動物的血以及猛禽野獸的肉等。由于地理環(huán)境和社會文化的差異,北方的回族多以面食為主食,南方的回族則以大米為主食。“青海的托茂人以及蒙古族地區(qū)的部分回族以肉食為主。藏族地區(qū)的回族則以青稞面做的‘糌粑’為主食, 而且日常生活中也愛喝酥油茶?!?“福建泉州民間傳統(tǒng)食品酥油花繭、邑飯,云南的牛干巴、油茶等?!北M管吸收和融合了其他民族的飲食習俗,卻始終保持著伊斯蘭教的信仰和本民族的風俗禁忌,以及民族自我意識,促進了民族關系的改善。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入居城市的回族人口和流動人口在不斷增加,因此推動了回族城市飲食業(yè)的發(fā)展。為了適應城市中不同階層回族人士的需要,由職業(yè)廚工創(chuàng)造或提煉的“清真菜系”開始問世,而在回族聚居的大街小巷,則涌現(xiàn)出多種多樣的回民小吃攤檔。這些都構(gòu)成了回族文化中不可替代的地域特色。
三、服飾文化
服飾是構(gòu)成回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傳承回族文化的載體之一,體現(xiàn)出這個民族的文化內(nèi)涵和審美水準?;刈宸椇蜐h族服飾大致相同,所以歷史上有“漢裝回”之稱,但是二者之間仍有區(qū)別?;刈宓姆棽惶岢A麗多彩,講求素雅大方,回族傳統(tǒng)的服飾文化中男子喜愛戴白色圓帽。圓帽分兩種:一種是平頂?shù)模环N是六棱形的。講究的人還在圓帽上刺繡精美的圖案。回族婦女常戴不同顏色的蓋頭。蓋頭也有講究,老年婦女戴白色的,顯得潔白大方;中年婦女戴黑色的,顯得莊重高雅;未婚女子戴綠色的,顯得清新秀麗。也有不少已婚婦女平時戴白色的帶檐圓帽,圓帽分兩種:一種是用白漂布制成的,一種是用白線或黑色絲線織成的。服裝方面,回族青年和老漢愛穿白色襯衫,外套黑坎肩(俗稱“馬夾”),黑白色搭配顯得干凈、利落。婦女穿右衽的大襟衣服,前胸或衣邊繡有精美的圖案。由于社會歷史的發(fā)展和回族生存地域的多樣性,也體現(xiàn)了回族服飾文化的多樣性。
))四、婚喪習俗
婚姻習俗是一個民族人生禮俗文化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婚姻習俗。中國各地回族的婚姻習俗,由于所處地域的不同,在某些方面也表現(xiàn)出一定的差異性。在甘肅、寧夏、青海等地,阿訇念過“尼卡哈”后,親自向眾人拋撒核桃、棗兒、花生等,人們爭先去搶這些象征幸福、吉利的果品。不僅如此,青海鬧房比較厲害, 三天無大小,不僅戲鬧新郎、新娘,還戲鬧新郎的父母。生活在南方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回族,其婚姻習俗中已滲有南方少數(shù)民族的某些習俗。因各地風俗人情的不同,回族婚俗頗具生活情趣,同時也反映了回族的生活水平。
回族的喪葬習俗基本上遵循伊斯蘭教的禮制,無論是過去還是現(xiàn)在,無論是回民聚居區(qū)還是回漢雜居區(qū),都實行土葬,忌火葬,主張速葬。在西北回族聚居區(qū),有的為了方便,根據(jù)地域、家族等情況,分幾個墳地?;刈迦瞬恍棚L水,也不看風水,只要干燥、平穩(wěn)的地方就可作墳地。亡人去世后,最多停留三天,入土前要焚香、傳經(jīng)、做“都哇”,意為祈禱。對亡人表示懷念或紀念,之后舉行七日、月頭、百日、周年等活動。在處理喪事上,主張薄葬,提倡勤儉節(jié)約,反對鋪張浪費。
農(nóng)歷正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元宵節(jié)。正月是農(nóng)歷的元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jié)。又稱為小正月、元夕或燈節(jié),是春節(jié)之后的第一個重要節(jié)日。
今年的元宵節(jié)媽媽讓我獨自購買湯圓。我興奮地來到了超市,看著冰柜里琳瑯滿目的湯圓,我從中精挑細選了一些迎合家人口味的湯圓。
回到家,媽媽將湯圓片刻煮熟了。我們一家人邊吃湯圓,邊欣賞仲秋節(jié)晚會。
團圓飯在歡聲笑語中度過了,爸爸媽媽帶著我出門看禮花。
我們來到樓區(qū)花園中心,抬頭仰望天空,天空中接連不斷的禮花給無邊而又昏暗的夜空增添了絢麗的色彩,我看得目不暇接。忽然,一個個彩燈在我眼前閃過,我定睛仔細看,許多人家門口都掛著各式各樣的燈籠,元宵節(jié)為什么要掛彩燈籠呢?我感到疑惑?;氐郊液?,我在網(wǎng)上閱覽了元宵節(jié)相關的資料。
原來元宵節(jié)掛彩燈籠還有這樣一個傳說啊。
以前,有一只神鳥因迷路而迫降人間,卻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獵人給射死了。天帝震怒,下令把人間的人畜財產(chǎn)通通燒死。天帝的女兒不忍心百姓無辜受難,就冒險偷偷來到人間,把這個消息告訴了人們。
過了好久,有個老人想出了辦法,他說:“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這三天,每戶人家都在家里張燈結(jié)彩、點響爆竹、燃放煙火。這樣一來,天帝就會以為人們都被燒死了。”
大家聽了積極響應。到了正月十五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發(fā)覺人間一片紅光,響聲震天,連續(xù)三個夜晚都是如此,以為是大火燃燒的火焰,心中大快。人們就這樣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財產(chǎn)。為了紀念這次成功,從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都掛燈籠,放煙火來紀念這個日子,驅(qū)邪避鬼神。
印度尼西亞人相見時常以握手為禮,同熟人或朋友見面時,有時會用傳統(tǒng)的見面禮,用右手按在自己的胸前,然后相互問好。
交往中通常不問印尼人的姓名,因為他們的姓名有長有短,其長度往往與他們的富裕程度成正比。跟有身份的人打交道時,最好以其正式頭銜相稱。
在印尼,人們伸出右手的大拇指表示是“請您先走”
印尼人常用笑聲來掩飾震驚,但他們反感嘲笑別人的錯誤,也不能模仿任何人的動作,否則會傷害他們的感情。
印尼人認為同別人說話時不摘下太陽鏡或手放在臀部,在街道上或走路時吃東西,用左手去握手或碰別人都是極不禮貌的行為。
參觀廟宇或清真寺,不能穿短褲、無袖服裝、背心或裸露的衣服,進入任何神圣的地方一定要脫鞋。
印尼商人喜歡宴請,作為客人,應該在適當?shù)臅r間以同樣的飯菜標準回請對方一次。
1、點燃爆竹。逢年過節(jié)燃放爆竹,這種習俗古已有之,一直延續(xù)至今。
2、飲屠蘇酒。這是古代的風俗,每年正月初一,全家老小喝屠蘇酒,然后用紅布把渣滓包起來,掛在門框上,用來“驅(qū)邪”和躲避瘟疫。
3、換新桃符。桃符是歷史悠久的中國民俗文化。古人在辭舊迎新之際,用桃木板分別寫上“神荼”、“郁壘”二神的名字,或者用紙畫上二神的圖像,懸掛、嵌綴或者張貼于門首,意在祈福滅禍。據(jù)說桃木有壓邪驅(qū)鬼的作用。
(來源:文章屋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