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網絡輿情分析范文

網絡輿情分析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網絡輿情分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網絡輿情分析

第1篇:網絡輿情分析范文

據中國互聯(lián)網絡信息中心的報告統(tǒng)計,截至2010年6月底,中國網民數量達到4.2億人,突破了4億人大關,使用互聯(lián)網已經成為中國百姓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互聯(lián)網由于具有不受時間、地域限制,開放性強的鮮明特點,越來越成為人民群眾表達心聲、提出意見和建議的重要渠道。而工商機關肩負市場監(jiān)管和行政執(zhí)法重任,工商行政管理工作與經濟社會發(fā)展、百姓日常生活有著廣泛而密切的聯(lián)系,一直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進步及上網設施的日漸改善,網民數量不斷增多,互聯(lián)網中關于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評論、意見及建議也迅速增多。顯然,工商機關加強網絡輿情的收集、分析工作,并積極主動地開展輿論引導工作,是在新形勢下堅持執(zhí)法為民、積極履行職責、樹立良好形象的必要手段。

網絡輿情既具有一般社會輿論的共同屬性,也具有自身獨有的一些特點

網絡輿情既然屬于社會輿論的一種表現形式,便具有一般社會輿論的共同屬性。比如,它以某個涉及人們共同利益的問題或事件為討論對象,有大量的公民對這個問題或事件發(fā)表意見,并且形成一種具有共同傾向性的意見,這種共同意見會直接或者間接地對社會產生重要影響。

同時,基于互聯(lián)網的跨時空、開放性特點,網絡輿情在傳播方式及輿論主體等方面與社會輿論有所不同。社會輿論往往通過人們的街談巷議、口傳心授來傳遞信息和表達觀點,并以一定的意見、情緒、態(tài)度甚至行動傾向表現出來。而網絡輿情的產生、形成并發(fā)揮作用是通過互聯(lián)網,社會公眾通過互聯(lián)網中的新聞跟帖、論壇跟帖、博客、播客以及QQ等即時通信工具、搜索聚合等途徑,來表達自己的情緒、態(tài)度和意見等。值得注意的是,作為網絡輿情主體的網民只是社會人群的一部分,網絡輿情只是反映了以網民為主的某些社會群體的意愿。因此在許多情況下,不宜簡單地將網絡輿情直接等同于社會整體的意見與情緒。

與傳統(tǒng)的社會輿論相比,網絡輿情還具有直接、突發(fā)、互動以及內容豐富等特點。

互聯(lián)網是完全開放的,它拓展了社會公眾的公共空間,給了所有人發(fā)表意見和討論時事的便利,使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網絡信息的者,使每個人都有選擇網絡信息的自由。這樣,民眾發(fā)表意見的渠道就更加通暢,往往在一個事件發(fā)生幾小時甚至幾分鐘之后,就會有相關的意見和情緒等在互聯(lián)網中發(fā)表和表現出來,從而使網絡輿情能夠直接表達民意并發(fā)揮作用。

在突發(fā)性方面,傳統(tǒng)的社會輿論往往需要經過一個時期的醞釀和準備才能形成,因為街談巷議等形式的局限,從事件信息傳播、公眾關注并參與討論,一直到社會輿論的形成一般需要數天甚至數十天的時間。而網絡輿情的形成則非常迅速,一個熱點事件的出現加上大量情緒化的意見表達,在當事人不經意間,就可能迅速成為激發(fā)網絡人群共同關注甚至共同譴責的導火索,使當事人在猝不及防的時候成為眾矢之的。

一般來說,網上輿情的討論主題極為寬泛,話題的選擇往往是自發(fā)、隨意的,任何人都有選擇主題、話題和選擇寫什么、怎么寫的自由,而網民又分布于社會各階層和各個領域,因此,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外交以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可能隨時成為網絡輿情焦點,而且各種各樣的文化訴求、思想意識、價值觀念、生活準則、道德標準都可以充分體現。

在互聯(lián)網中,網民普遍表現出強烈的參與意識,這就使網絡輿情具有較強的互動性。在互聯(lián)網中,只要某一問題或事件被報道或者被發(fā)現,就會引發(fā)大量網民自覺參與討論、發(fā)表意見、進行評論,并且很容易在眾多網民之間形成互動,贊成方的觀點和反對方的觀點同時出現,相互探討、爭論,相互交匯、碰撞。這種網民之間的互動、實時交流,使各種觀點和意見能夠快速地表達出來,使討論更廣泛、更深入。

當然,網絡輿情的局限性也是顯而易見的。比如,許多網民受素質、學識方面的限制,或者受現實生活壓力的影響,在發(fā)表意見時,容易缺乏理性,比較感性化和情緒化,甚至有些人把互聯(lián)網作為發(fā)泄情緒的場所,很容易出現庸俗、灰色的言論。如果不加以及時引導,可能引發(fā)更多情緒化的議論甚至形成有害的社會輿論。

工商機關網絡輿情收集、分析及引導工作的現狀

從工商機關的網絡輿情收集、分析及引導工作看,還存在不足,需要認真研究相關問題。

1.缺乏快速、有效的網絡輿情收集及日常監(jiān)測機制。

目前,各地工商機關還只是停留在人工收集、篩選階段,難以形成日常性收集能力和持續(xù)性跟蹤能力,往往只能依靠個人的感覺、經驗等收集網絡輿情信息,判斷是否出現與工商行政管理相關的網絡輿情熱點問題,使網絡輿情監(jiān)測面較窄,反應速度較慢。當特定事件發(fā)生后,難以從互聯(lián)網的海量信息中及時、有效地獲取深層次、高質量的網絡輿情準確信息,給科學決策以及應急處置造成困難。

2.缺乏全面、科學的網絡輿情分析機制。

網絡輿情分析是通過對網絡輿情信息的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得出一種趨向判斷和價值判斷的過程。網絡輿情分析工作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必須在平時打好基礎。但從實際情況看,各地工商機關在網絡輿情分析方面還存在隨意性強、方法不科學、缺乏系統(tǒng)性等不足,難以及時提交準確、嚴謹的分析報告。

3.缺乏引導網絡輿情的管理機制。

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前提。建立網絡輿情收集及日常監(jiān)測機制,加強網絡輿情分析工作,都是為了讓工商機關在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方面掌握主動,讓網民的意見、情緒等朝著有利于維護市場秩序、有利于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有利于推動科學發(fā)展的方向轉變,及時化解矛盾,解決問題,從而變被動為主動。但從目前情況看,各地工商機關還普遍缺乏引導網絡輿情的管理機制。

工商機關應當積極采取措施,深入研究網絡輿情課題,力爭在營造良好執(zhí)法環(huán)境、正確引導社會輿論方面掌握主動

網絡輿情成為社會輿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近幾年才出現的新情況。由于網絡輿情課題的理論研究剛剛起步,關于網絡輿情的產生、傳播、處置、引導等,人們還缺乏全面的認識。但著眼于適應新形勢的需要,工商機關應當積極采取措施,加強網絡輿情研究,在營造良好執(zhí)法環(huán)境、正確引導社會輿論方面爭取主動。

1.設立專門崗位和人員,切實加強網絡輿情的日常監(jiān)測、信息收集及引導工作。

如果條件允許,工商機關應當設立專門崗位,配備有專業(yè)素質的人員,負責對網絡輿情的日常監(jiān)測、信息收集工作。在網絡輿情分析方面,由于涉及范圍較廣,可以根據實際需要,成立領導小組,由相關內設機構分別派代表參加監(jiān)測組、調查組、信息反饋組,具體開展網絡輿情的監(jiān)測、評估、預警工作,并及時向本機關領導提交網絡輿情分析報告。當出現某種特殊情況,需要針對某一階段的網絡輿情實施引導時,應當由本機關領導進行集體研究決策,確定引導原則及實施方案。

2.實行分層管理,建立網絡輿情的信息收集和日常監(jiān)測機制。

如今,互聯(lián)網中已經按地域或者行業(yè)的不同細化出了不同的網民群體,形成大量的城市論壇、社區(qū)論壇、行業(yè)論壇等。網民根據自己所處的行政區(qū)域或者愛好等,選擇不同的論壇登載信息、發(fā)表意見。這樣,各級工商機關應當根據自己的需要,在網絡輿情的信息收集和日常監(jiān)測方面實行分層管理,分別針對本機關轄區(qū)情況開展工作。應當根據網絡論壇或者網站的活躍程度、網民參與程度等,將網絡論壇或者網站劃分為不同的日常監(jiān)測等級,確保對重點網絡論壇或者網站實施重點監(jiān)測。

工商機關應努力建立和完善網絡輿情收集一體化平臺,加強網絡輿情分析及預警工作,切實做到反應迅速,方法科學

工商機關應努力建立和完善網絡輿情收集一體化平臺,充分運用網絡技術及信息技術手段,建立網絡輿情信息自動收集系統(tǒng),對重點網絡論壇和重點網站進行實時監(jiān)測,對海量信息自動篩選、過濾,縮短網絡輿情信息的收集和整理時間,切實做到反應迅速,方法科學。

在加強網絡輿情分析方面,設立網絡輿情評論員是一個好辦法。應對評論員進行專門培訓,使其熟悉網絡知識,掌握統(tǒng)計學、心理學、新聞學以及危機公關方面的知識。評論員主要負責對涉及工商行政管理的網絡輿情進行日常分析,預判其中的發(fā)展走向、輿論熱點、媒體關注焦點,確定網絡輿情級別和重要程度,對網絡輿情走向作出正確判斷。對一些影響面大、可能導致事件升級的網絡輿情信息,應密切關注事態(tài)發(fā)展,保證第一時間獲知事態(tài)信息。相關分析報告應當做到及時、準確、全面,對重要的網絡輿情做到早發(fā)現、早報告、早處置。

在建立網絡輿情應急預警系統(tǒng)方面,應當將網絡輿情管理納入工商機關的應急處置方案。可以根據網絡輿情的性質、影響程度、影響范圍等方面的不同,將應急響應等級劃分為特大級、重大級、較大級和一般級,實行紅、黃、橙、藍的“四色預警”,并建立相應的應急處置機制。

第2篇:網絡輿情分析范文

關鍵詞:網絡輿情;大數據;輿情分析方法

中圖分類號:TP393.08

隨著網絡技術的高速發(fā)展,網絡自媒體的數量龐大,網民人數的不斷增多,互聯(lián)網資源數量呈現指數型的增長,網絡已經成為民眾獲取信息的最主要渠道。網絡在傳達社情民意方面的優(yōu)勢也逐步顯現出來,成為反應社會輿情的主要載體之一,在表達民眾心聲、反映社會輿論方面發(fā)揮極其重要的作用。

在海量數據中,通過探測并發(fā)現網絡輿情中的熱點話題,有助于梳理輿情監(jiān)控的思路,抓住紛繁的監(jiān)控工作中的重點,從海量的互聯(lián)網信息中找到目標信息,將有限的人力物力用到關鍵的地方,提高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更好地應對網絡輿情。

而如何對網絡輿情加以有效的監(jiān)督和引導,積極化解網絡輿論危機,使和諧的互聯(lián)網環(huán)境為維護社會穩(wěn)定、促進國家發(fā)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發(fā)揮重要作用,不僅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也已經成為網絡輿情工作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谏鲜龇治觯覀冋J為網絡輿情數據越來越呈現出大數據特征。

1 問題與挑戰(zhàn)

大數據環(huán)境下的網絡輿情分析和挖掘方法具有如下挑戰(zhàn):

1.1 為了得到更準確的輿情信息,所需要的數據量大幅膨脹。隨著數據生成的自動化以及數據生成速度的加快,自媒體時代的到來,為了獲得準確的網絡輿情信息需要處理的數據量急劇膨脹。一種處理大數據的方法是使用采樣技術,通過采樣,把數據規(guī)模變小,以便利用現有的技術進行數據管理和分析。

1.2 數據深度分析需求的增長。為了從數據中得到準確的輿情信息進而指導人們的決策,必須對大數據進行深入的分析,這些復雜的分析必須依賴于復雜的分析模型。所以對網絡輿情信息的分析還需要路徑分析、時間序列分析、圖分析、What-if分析等。

1.3 自動化和可視化分析需求的出現。在TB級的復雜輿情信息環(huán)境下,網絡輿情系統(tǒng)應該能根據網站的內容自動構造查詢,自動提供熱點推薦,自動分析數據的價值并決定是否需要保存。

2 大數據技術的主要進展

針對傳統(tǒng)分析技術的局限性,研究者提出了一些試驗性的解決方法和途徑。R是開源的統(tǒng)計分析軟件,IBM公司研究人員致力于對R和Hadoop進行深度集成,把計算推向數據并且并行處理,使Hadoop獲得強大的深度分析能力,為應用開發(fā)者提供了豐富的數據分析功能。

針對頻繁模式挖掘、分類和聚類等傳統(tǒng)的輿情分析方法,研究人員也提出了相應的大數據解決方案。如,Iris Miliaraki等人提出了一種可擴展的在MapReduce框架下進行頻繁序列模式挖據的算法[1],Alina Ene等人用MapReduce 實現了大規(guī)模數據下的K-center 和 k-median聚類方法[2],Kai-wei chang 等人提出了針對線性分類模型的大數據分類方法[3]。U kang等人使用“BP算法”處理大規(guī)模圖數據發(fā)掘異常模式。Jayanta Mondal等人[4]提出了一個基于內存的分布式數據管理系統(tǒng)來管理大規(guī)模動態(tài)變化的圖以支持低延遲的查詢處理方法。Shengqi Yang等人[5]對基于集群上的大規(guī)模圖數據管理和局部圖的訪問特征進行研究,為了在圖查詢處理中減少機器間通訊,提出來分布式圖數據環(huán)境。Jiewen Huang等人提出了一個多節(jié)點的可擴展RDF數據管理系統(tǒng),比目前系統(tǒng)的效率高出3個數量級。

3 網絡輿情分析發(fā)展方向

3.1 實現更加復雜和更大規(guī)模的分析和挖掘是網絡輿情分析未來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在大數據新型計算模式上實現更加復雜和更大規(guī)模的分析和挖掘是網絡輿情分析未來發(fā)展的必然趨勢,需要進行更細粒度的仿真、時間序列分析、大規(guī)模圖分析和大規(guī)模社會計算等。

這些輿情主體間頻繁聯(lián)系、相互影響,在這個過程中涌現出一些大V,他們左右著其他主體的輿論方向,最終影響整個輿論場。同時,關注點相似的輿情主體間也自覺或不自覺地形成了一些聯(lián)系相對緊密的子群體,在子群體中信息傳播速度更快。要管理和引導網絡輿情,就必須對網絡輿情主體和輿論子群體進行研究,而社會網絡分析方法就是有效的手段。

3.2 網絡輿情信息的實時分析和挖掘。面對海量數據,分析和挖掘的效率成為網絡輿情分析領域的巨大挑戰(zhàn)。盡管可以利用大規(guī)模集群并行計算,但在數10TB以上的數據規(guī)模上,分析和發(fā)掘的實時性受到了嚴峻的挑戰(zhàn),而查詢和分析的實時處理能力,對于輿情運用個體來說及時獲得決策信息,做出有效應對是非常關鍵的前提。

3.3 關聯(lián)不同領域數據進行輿情分析,非結構化大數據處理分析成為難點和重點。網絡上的信息是千千萬萬的人隨機產生的,從事網絡輿情研究要從這些看似雜亂無章的數據中尋找有價值的信息。網絡大數據有許多不同于自然科學數據的特點,包括多源異構、交互性、失效性、社會性、突發(fā)性和高噪音等,不但非結構化數據多,而且數據的實時性強,大量數據都是隨機動態(tài)產生。網絡數據的采集相對科學數據的采集成本較低,網上許多數據是重復的或者沒有價值的,價值密度低。一般來說,網絡輿情的數據分析及預測,比科學實驗的數據分析更困難。所以我們不要一味的追求獲取越來越多的數據,而是數據的去冗分類,去粗取精,從數據中挖掘有用信息,減少不必要的數據采集。

3.4 詞匯理解的復雜性研究。既考慮詞匯的情感傾向性,又權衡語義模式對評論的情感傾向值的影響,能比較全面地分析突發(fā)事件網絡輿情的態(tài)勢。但是詞典的構建與語義模式的建設需要人工參與,個人的主觀性影響比較大,機器學習的能力不強,準確度不高。另外,由于網絡語言表達的靈活性,技術的發(fā)展速度跟不上社會話語變遷的復雜性。在國內的網絡語境中,諧音、暗語是常用的表現手法,借古諷今、借外諷內是常用的敘事手段,隱喻、借代是常見的修辭?,F有技術還不能完全準確地判定句子的情感傾向性,機器對詞匯的理解能力需要進一步研究。

4 結束語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我們要不斷改進輿情的分析方法,將大數據思維及方法運用到網絡輿情分析中去。首先要開始關注大數據分析,其次不再僅僅依靠語義分析,而是求諸于自動化的數據分析,再次要關聯(lián)不同領域數據進行輿情分析,等等。總之,我們要突破傳統(tǒng),將輿情分析向大數據分析的方向創(chuàng)新。

參考文獻:

[1]Miliaraki I,Berberich k,Gemulla R.Mind the gap:large-scale frequent sequence mining.SIGMOD’13,2013:797-808.

[2]Ene A,Im S,Moseley B.Fast clustering using MapReduce. KDD’11,2011:681-689.

[3]Chang K,Roth D.Selective block minimization for faster convergence of limited memory large-scale linear models.KDD’11,2011:699-707.

[4]Mondal J,Deshpande A.Managing large dnamic graphs efficiently.SIGMOD’12,2012:145-156.

[5]Yang S,Yan X,Zong B,e.Towards effective partition managenment for large graphs.SIGMOD’13,2012:517-528.

第3篇:網絡輿情分析范文

 一、 份網絡輿情量化分析走勢

截至xxx,共監(jiān)測到涉及到我區(qū)的負面輿情共計18條。

二、具體輿情信息

x月,我區(qū)輿情呈現多發(fā)態(tài)勢,主要涉及為征地拆遷、房產糾紛、物業(yè)糾紛、污染防治等方面。征地拆遷方面,xx鎮(zhèn)拆遷戶多年未得到妥善安置,網上議論不斷,尤其經 電視臺報道后,持續(xù)發(fā)酵成洶涌態(tài)勢。房產糾紛方面,xxc區(qū)一棟樓房多項設施未達標卻通過驗收,此前多次下發(fā)相關輿情未得到及時處理,最終導致 電視臺曝光,釀成重大輿情;xx城樓盤業(yè)主因開發(fā)商延期交房產生不滿,集結在售樓部拉橫幅維權,相關視頻在網上傳播。在物業(yè)糾紛方面,xx鎮(zhèn)香溢華府小區(qū)物業(yè)賣、租地下車位遭業(yè)主反對,大量業(yè)主于9月6日晚在小區(qū)門口集結維權,相關視頻、圖片在網上引發(fā)炒作,造成不良影響。在污染防治方面,xx日報先后曝光我區(qū)xx公園工地揚塵以及兩家企業(yè)環(huán)保不過關問題。

三、處置建議

第4篇:網絡輿情分析范文

社交網絡的出現,為防務決策者們了解民眾的思想脈絡提供了重要的機遇,包括人們對于事件的反應、對于重要問題的意見、政治情緒、呼吁舉行抗議活動等等。社交媒體還為防務、情報以及國土安全分析人員就潛在的危機提供了早期預警,如會不會出現又一次“阿拉伯之春”運動?軍事沖突發(fā)生的可能性?等等。

比如最近發(fā)生的某次事件,也許會導致居住在特定區(qū)域的人群對美軍心存不滿,則他們的憤怒或不滿情緒可能會隨時間推移激化,亦或平復。了解這種情緒起落的變化將有助于部隊提高對自身安全的認識?!拔覀儺斨械拇蠖鄶等送ㄟ^觀看電視了解事件,可能認為情況還不至于那么糟糕,不過通過社交媒體,一些非常有影響力的個人可能會傳達出負面的情緒和看法,他們會影響其他人的想法,”美國SAS公司聯(lián)邦國家安全小組主任麗貝卡·加西亞如是說,“如果我們不了解這種思想活動的軌跡,則有可能出現危及美國民眾安全的事件?!?/p>

但是,社交媒體包含的龐大數據量往往使人難于處理和分析。此外,數據中“噪聲”的數量—即與問題無關的信息—可能是驚人的。從海量的“噪音”中清理出有價值的重要情報是一項艱巨的任務。掌握由用戶生成的鋪天蓋地、可公開訪問的內容—源于Twitter、博客和許多在線交流的信息—需要一種自動化的檢索解決方案。

引入先進的分析技術

分析技術有助于人們從海量信息中找到重要主題和思想傾向,并且可以幫助了解這些主題和傾向會對民眾造成何種影響。

社交媒體數據分析的全球應用有一些明顯案例,如去年發(fā)生在埃及和利比亞的政治動蕩,以及在日本和海地發(fā)生的自然災害等。全球第一條有關奧薩瑪·本·拉登在巴基斯坦的住所被攻擊的消息就是由其鄰居通過微博公布的。此外,社交媒體網絡還能對計劃周密的抗議、示威和行動提供最早的現場報告。

分析技術能夠利用互聯(lián)網上公開提供的海量數據,就某一特定主題提煉具體信息,而不必費力埋頭于數PB(petabytes,1petabytes=1024TB,譯者注)的數據,這顯著節(jié)約了大量時間,使最終用戶可以把他們的時間集中于具體任務,而不是數據挖掘上。這樣一種分析技術必須能夠有效管理各種形式的社交媒體數據,無論是結構化的還是非結構化/半結構化的,包括視頻和音頻內容。它同樣適用于軍事和情報應用,比如幫助軍隊征兵工作人員找到有關征兵重要問題的公開數據,又或者是前線士兵想要了解在某特定城鎮(zhèn)或地區(qū),民眾對于美軍的存在有什么樣的情緒。這些都需要對社交媒體數據進行分析,這通常超出了個人甚至是一個團隊的能力,解決這個問題需要篩選大量數據以得到可操作的信息??梢哉f,社交媒體分析可以從豐富的公開數據中發(fā)現有價值情報,這為提高效率和支持作戰(zhàn)提供了又一種機遇。

分析與建模

目前有許多公司針對社交媒體提供了先進的分析技術。例如,諾思魯普·格魯曼公司提供的一套工具可利用算法對公開的信息進行搜索,把數據的范圍縮小到預定的主題、類別和其他標準上?!叭缓髮@些信息進行排序,為終端用戶提供相關、有針對性、可管理的數據。該工具的開發(fā)目的旨在提醒決策者注意可能發(fā)生的危機、沖突和不良社會傾向。

Aptima公司正在研究一項技術,稱為信息演化蔓延建模(E-MEME),它能把自然語言處理(NLP)與蔓延建模核心概念結合在一起。信息演化蔓延建模采用自然語言處理技術,篩選大量的互聯(lián)網數據資源和文件,從博客、新聞站點和實時社交平臺(如Twitter)中提取重要的認知和傳播主題。該技術可描述并量化公共平臺上熱議的主題,如“抗議”和“選舉”等。

通過數學建??梢悦枥L這些思想是如何在各個地區(qū)的民眾中隨時間推移傳播和蔓延的。在一定層次上,信息演化蔓延建模的目的是根據現在社交媒體、博客和新聞上正在發(fā)生的事件,就當前形勢更好地利用信息,提供情報分析。如果民眾對于“抗議”這一話題感興趣,信息演化蔓延建模將通過從幾個維度仔細劃分,篩選媒體中有關這一主題的相關信息,如發(fā)生位置、參與團隊或媒體類型。此外,信息演化蔓延建模還將提供這一主題以往的發(fā)展趨勢,使分析人員能夠清楚了解在特定的某個地點,人們談論“抗議”這一話題的興趣正在逐漸變得濃厚。除此之外,建模還能幫助分析人員根據歷史數據和其他因素評估不同人群對于各種認知的易感程度。同時,情報分析人員還能開展“假設情況”分析,如評估一種認識傳播的可能性,或特定地區(qū)的人群接受一種思想的可能性。

Social Recon Mobile是MicroTech公司研發(fā)的解決方案之一,它提供了必要的社交媒體功能,把軟件和硬件都包含在一種便攜式設備內,易于迅速部署,并具備幾乎是實時的社交媒體挖掘功能。Social Recon MicroPodd包括一套附加移動MicroPodd組件,能提供更大的存儲容量和更多功能。這種選項為現存的基礎設施提供了一種插件解決方案,分析人員可以從他們當前的位置和工作站很方便地監(jiān)控并跟蹤用戶認為重要的事件。Social Recon MicroCenter則是一項永久解決方案,根據現地情況定制,具備額外的社交網絡挖掘功能,可以對特定社交媒體的整個社區(qū)進行深入挖掘。

Social Recon產品全部采用數字格式管理并解析數據。這包括不需要手工標記完成的主題和相關搜索,并能克服全球化帶來的語義和語言問題。比如,人們常常使用不同的詞語(不同的語義和語法)來表達相同的想法。在社交媒體環(huán)境,如Twitter中,這個問題變得尤為明顯,人們在Twitter上使用的語言更加口語化,充滿了日常表達方式、俚語和不同的情感意味,如諷刺、興奮和失望,并且表達得非常簡單,難以辨別說話者的背景。在多語言國家,當在線數據采用幾種語言時,這個問題可能會變得極具挑戰(zhàn)性。

Social Recon能夠直接提供渠道,方便政府與鼓動或煽動民眾的人員聯(lián)系,還能通過其發(fā)表意見使用的社交媒體工具與他們接觸,或者在社交網站上與他們就某一個主題展開討論,同樣也可以聯(lián)絡那些提出不正確或負面評論的人士,并且無論出現哪些話題,都可以要求展開對話。這套工具還可以確定哪些地方流行的觀點不太正確或正在傳播錯誤的信息。

社交媒體服務(Social Media as a Service,SMaaS)提供了一種與MicroTech公司其他解決方案不同的托管解決方案。社交媒體服務可以根據機構和功能的需要量身定制,它針對所有特定的主題和關心的問題深入搜尋和探索,實施概念分析、目標分析和/或系統(tǒng)報警。該方案提供分析服務,目的是在每日、每周或每月報告的基礎上,就客戶感興趣的主題或問題提供一份詳細的電子化描述。

SAS公司的社交媒體分析(Social Media Analytics,SMA)服務也提供了很多途徑,使人們可以察看特定感興趣的話題,剔除不相關的信息,這套工具可以從博客、Twitter、Facebook或其他有價值的公開社交媒體網站上提取信息。它可以由分析人員設定,查詢特定的主題或關鍵詞,且這套工具可以全天候工作,當分析人員開始工作時,他們即可得到最新的信息,并且全天持續(xù)更新。

由SAS公司提供的解決方案還允許多個個體在相似的興趣領域內交換數據。分析人員可以自行判斷接收到的信息是更貼近自身需要,還是與需求有所偏離,繼而可以在工具運行過程中進一步優(yōu)化搜索方法,對接收到數據實施進一步細化管理。這套工具還有能力確定信息源的位置,SAS公司正在與AGI公司合作,在確認社交媒體用戶位置的基礎上,為用戶提供地理位置信息。這對于作戰(zhàn)人員來說具有重要意義,可用于評估部隊受到的威脅,或營救陷于困境而無法利用傳統(tǒng)溝通渠道的人員。

SAS可以分析28種各國本土語言的感彩,第29種語言—波斯語目前正在進行驗收測試。這些語言不會被翻譯成英語,而是以它們的母語形式進行評估,以提供更準確的情緒分級。這對于評估可能存在的威脅非常關鍵,因為情緒的變化可能是細微的。SAS正在與現有用戶合作,為那些需要感知細微情緒醞釀及變化的用戶創(chuàng)建情緒狀態(tài)管理。

“對于一次單一的事件,一個人很難從非常積極的情緒變得非常消極,”美國SAS公司聯(lián)邦國家安全小組主任這樣評論道,“因此情緒狀態(tài)可以針對一個主題,在一段時間內評估目標對象的觀點或情感變化。這有助于他國人員更好地了解哪些行為或活動可以在本土民眾中產生一種積極或消極反應?!边@樣做的目的是使軍隊成員更深入了解平民文化,并與他們開展積極互動。

來自海量開源數據的挑戰(zhàn)

開源數據的首要優(yōu)勢在于它的刷新速度,新的信息不斷涌現。同樣的道理,海量的可用數據也是一項挑戰(zhàn)。雖然目前正在研究相關技術,使最終用戶面對的數據經過‘瘦身’,但每年的數據仍是成倍增長。所以,這些技術必須不斷做出調整,以跟上數據量增長的速度。業(yè)界目前正在討論的一些具體問題,包括多國外語分析,以及特定類型社交媒體的獨特特質。在處理外語時肯定會有難題出現,谷歌翻譯之類的工具能夠就相關議題為用戶提供一些粗略的認知,但不能分辨更多、更地道的語言細微差別。在整個自然語言處理界,這是一個較為活躍的研究領域。

在社交媒體中,拼寫的不同和詞匯的不同形式也帶來了巨大的挑戰(zhàn)。尤其是在Twitter上,錯誤的拼寫、縮略語和文體的拼寫變化,這些都導致標準的規(guī)范化技術難以實施。在這種情況下,自動化的集群技術變得十分必要。

這當中還存在其他問題,如個體在博客、Twitter或其他網站上創(chuàng)建新身份的方式。個人或團體可以在保密設置的基礎上隱藏他們的身份和位置信息。任何人都可以就其他人講述的事件或提出的觀點發(fā)表自己的見解,但這些事件或見解未必都是準確或真實的,如果發(fā)現評論有失實部分,就需要對這些信息的來源進行查證并認真評估它可能造成的影響。

信息感知方面也存在挑戰(zhàn)。許多個體可能會目擊事件的發(fā)生,由于他們的觀察角度和個人思維定勢,使得每個個體對事件的感知都會不同。社交媒體是一種開放式論壇,人們對于偏見、觀察角度或有意的誤導很難有分辨的能力,因此必須謹慎使用這樣一種強有力的工具。分析人員必須在自身經驗、理解力和所學知識的基礎上做出有價值的判斷。社交媒體只是一種數據源,它并不比其他單一的數據來源更為精確。由于個體提供消息的可靠性無法保證,它甚至可能是更不準確的。提供信息的個體可能是這個世界上任何一個角落里的任何一個人,評論的真實性也就如同個人的誠信度一樣,存在很大差異,因此信息接收者秉持兼聽則明的原則,對信息真?zhèn)斡姓_的判別能力就非常重要。

未來的發(fā)展方向

根據預測,在下一個五年,隨著越來越多的用戶使用社交媒體作為信息搜集與分析的可行手段,會有大量新的工具和方法出現,以便處理不斷增長的數據集。移動和社交應用程序將繼續(xù)增加,功能更強大的設備將繼續(xù)普及。

大量實用功能會得到增強,如地理位置周邊的延伸服務—例如,用戶可以拿著自己的手機查看在某個特定方向上有哪些商店、飯店或設施,當然這種應用現在已經較為普及,但是隨著產業(yè)的發(fā)展與成熟,它們將變得更加準確與實用。社交媒體也開始滲透到企業(yè),各行業(yè)機構正在對內、對外應用社交工具,以更好地了解并突破阻礙經濟增長與效率提高的孤島。經歷了人口結構變化并轉向年輕一代的各類行業(yè)機構已經接受了此類工具,并將其作為一種參與途徑和溝通方式,這些機構中的個體成員已經能相當適應并理解這種做法。

第5篇:網絡輿情分析范文

Key words: ChaoHu Open Edutainment drop out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5)07-0207-03

一、引言

近年來,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與通訊技術的迅速發(fā)展,網絡教育發(fā)展勢頭迅猛,它為我國建立終身教育體系和構建學習型社會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同時網絡教育中凸顯較高的輟學率,不僅影響辦學單位的經濟效益,給家庭的教育投資帶來巨大損失,更影響到網絡教育的社會信任度,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網絡教育的長遠發(fā)展。

一般研究把輟學界定為學生注冊了遠程教育課程、項目、學位,但在有效學年限內沒有按規(guī)定完成課程、項目或學位而退出教育機構,本文也包括教育機構發(fā)放錄取通知到學生注冊入學期間的流失情況。本調研以巢湖奧鵬學習中心近三年,即2010年9月-2013年9月7個入學批次的網絡教育學生為研究對象,通過訪談管理人員、查閱學生檔案以及數據分析的方法進行個案研究,通過對分專業(yè)、分層次、分年齡段及分性別研究,得出輟學現象背后的規(guī)律和特點,旨在找出輟學的原因,并提出針對性的改善意見,以期對網絡教育機構學生工作的開展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二、輟學情況調查統(tǒng)計

通過以奧鵬教育管理員身份登錄巢湖奧鵬學習中心管理系統(tǒng),查詢并統(tǒng)計了2010年9月至2013年9月的招生管理系統(tǒng)以及學籍異動管理系統(tǒng)的數據,真實有效獲取了近三年間本學習中心學生在籍、畢業(yè)與退學、取消學籍等輟學的情況。需要說明的是,部分學生已經繳納一定數額的學費,有電話口頭等方式表達了退學意向,沒有繼續(xù)學習和繳費,但未正式辦理退學手續(xù),且沒有達到清退其學籍期限的準輟學生統(tǒng)計難度較大,不在本調查研究范圍內。具體統(tǒng)計情況如下:

1.2010年9月至2013年9月注冊學生流失情況統(tǒng)計

2010年9月至2013年9月,巢湖奧鵬學習中心共與大連理工大學、東北財經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南大學、吉林大學、南開大學、北京語言大學及福建師范大學7所高校的網絡教育學院開展合作辦學,招生錄取工作一年兩季,分別在每年的3月份和9月份,2010年9月入學的簡稱1009批次,以下同稱。具體入學、注冊及學生流失情況見下表1:

由上表可見,1009-1309批次,辦理報名手續(xù)、通過入學考試和資格審核后發(fā)放錄取通知共有1529人,到目前為止共輟學170人,總輟學率約為11%,而報名錄取后未進行首次交費完成學籍注冊的高達151人 ,占學生總輟學率的88.8%,入學后辦理退學手續(xù)的僅17人。

2.分專業(yè)輟學情況統(tǒng)計

巢湖奧鵬學習中心招生專業(yè)門類齊全,涉及管理學、教育學、法學、醫(yī)學、經濟學、工學等幾十種專業(yè),因此輟學學生的涉及的專業(yè)也很多,表2分層次具體列出輟學人數大于3的專業(yè):

由表2可見,醫(yī)學類護理專業(yè)學生輟學人數居首位,本??乒灿?9人,占輟學總人數的23%,工學類本科土木工程及??平ㄖこ坦芾韺I(yè)第二位,總輟學人數為30人,占輟學總人數的17.6%,財經類會計與金融專業(yè)輟學人數為25人,第三位,占輟學總人數的15%,其次管理類行政管理工商管理專業(yè),輟學人數19人,法學類專業(yè),輟學人數17人,另外,小學教育專業(yè)流失8人較為突出,藥學、市場營銷、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yè)流失人數都超過3人,值得關注。

3.分層次輟學情況統(tǒng)計

巢湖奧鵬學習中心目前集中開設高中起點專科、??破瘘c本科兩個培養(yǎng)層次的學歷學習,1009-1309批次本學習中心具體招生及輟學情況見下3:

由表可見近三年來,隨著高等教育的不斷普及,高起專層次報名人數明顯少于專升本層次,而與此對應的高起專輟學人數也相應減少,高起專的輟學率雖卻略高于專升本層次,但總體來看兩個層次輟學率相差不多,對比不顯著。

4.分年齡段輟學情況統(tǒng)計

年滿是十八周歲以上即可報名參加奧鵬網絡教育學習,沒有年齡上限要求,因此學生的年齡跨度比較大,經過統(tǒng)計發(fā)現在170名輟學學生中,年齡最大的是1963年出生,最小的是1994年出生,為了清楚表達輟學學生的年齡關系,將輟學學生按出生年份分段,5年一段,繪制如下條形統(tǒng)計圖:

由圖1可見,輟學學員出現明顯的年輕化趨勢,1980-1984年出生的學員年齡在30-34歲,輟學人數30人,而年齡在25-30,歲,20-25歲間出生的85后90后,輟學人數高達95人,占輟學總人數的56%。

5.分性別輟學情況統(tǒng)計

為體現男女學生的輟學分布情況,分性別統(tǒng)計了輟學人數,繪制如下分性別輟學人數統(tǒng)計圖:

由圖2可見,近三年來,男性學員輟學人數68人,占輟學總人數的40%,而女性學員的輟學人數102,占輟學總人數的60%,遠遠高出男性學員20%。這與全部為女性學員的護理專業(yè)的高輟學率有密切關系,除去39人的護理專業(yè)輟學生不考慮,男女生比較大體相當。

三、輟學情況原因分析

通過對學習中心的學生管理人員及輟學生的訪談調查,結合自身在一直在奧鵬網絡教育工作的經驗,針對輟學情況統(tǒng)計中出現的高輟學率現象原因分析如下:

1.學生錄取后不繳費注冊造成的高輟學率原因分析

有升學意向的學生在辦理報名手續(xù)、參加了入學考試并通過了入學資格審查后,理應順利繳費入學而卻出現高流失率的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

一方面,網絡教育自身的社會認可度和信任度不高造成。奧鵬遠程教育中心作為中央電大下設機構負責整個體系的建設、運營和管理,它依托中央電大系統(tǒng)單位開展招生和辦學,報名學生多為幕名電大開放教育而來,而電大開放教育的報名截止時間較早且報名專業(yè)不齊全,導致部分學生在招生人員的推薦下同意改報正在招生或者有其所需專業(yè)的奧鵬網絡教育,但由于其對奧鵬教育不了解不信任,在報名后往往會后悔,而選擇等待幾個月后參加其比較信任的電大開放教育下季招生或者改選有其所需專業(yè)的其他電大分校再報名。

一方面,學習中心新生入學工作安排不到位造成。奧鵬網絡教育的每個招生季的跨度很大,春季招生從元月份常持續(xù)到五月份截止,秋季招生從六月份持續(xù)到十一月底,入學考試采用高校自主命題隨報網絡隨考,錄取分批進行。學習中心為了降低工作量,常選擇等待錄取工作全部或者大部分結束后再集中舉辦入學培訓及通知學生入學,開展新學期的入學收費和學籍注冊工作,此安排使得早期報名的學生久久等不到錄取信息而焦躁,繼而產生放棄網絡教育而改報讓其更信任的函授教育等其他學習形式。訪談發(fā)現1103批次小學教育專業(yè)的8名以及1209批次電氣工程自動化的3名學生等都是因此而選擇輟學的。

另一方面,學生自身由于工作地點變動,工作強度增大,或者自身的家庭變故以及對自己未知學業(yè)的恐怖心理,沒有做好入學準備或者不具備繼續(xù)教育的物質、精神條件等整整原因造成報名后打消了入學的念頭。1309批次我學習中心開始在其所在合職院應屆生中進行專升本的大力招生宣傳,但該批次報名的三十余名應屆生由于畢業(yè)工作單位異地,以及剛畢業(yè)的經濟問題等,近三分二在報名錄取后選擇放棄繼續(xù)學習,這也是造成1309批次高輟學率的重要原因。

2.集中分布專業(yè)的高輟學率原因分析

護理專業(yè)高輟學率原因分析。通過統(tǒng)計發(fā)現護理專業(yè)的輟學總人數居首位,筆者一直以來作為該專業(yè)招生網院西安交大和吉林大學的負責人,對此較為了解。造成該專業(yè)高輟學率的原因主要有兩個,第一,護理專業(yè)學生的工作時間長,工作強度大,該專業(yè)學生又集中為女性學員,、有少量休息時間又要照顧家庭及父母子女等,能用來學習的時間和精力極少,造成部分學員報名后對學習望而卻步。第二,根據衛(wèi)生部門和所在單位要求,本科層次的部分護理專業(yè)學員不僅要獲得畢業(yè)證還要求有學位證書,而合作網院的學位英語考試要求到網院所在地考試,如吉林大學要到長春參加考試,對于安徽的學生來說去長春參加學位英語考試代價太高,造成部分要獲取學位的學員在得之不便獲得學位后而改報安徽醫(yī)學院等本土院校的函授教育。

工學類專業(yè)高輟學率原因分析。高起專層次的建筑工程管理、建筑工程技術以及本科層次的土木工程,工程管理等專業(yè)的輟學率一直是較高的,這與參加此專業(yè)學習的學員工作有密切關系。工學類報名的學員絕大多數為從事該行業(yè)的在職人員,該類工作人員工作流動性很大,常需要長期到外地出差,且工作環(huán)境為戶外,大部分沒有網絡學習便利的硬件條件,如缺乏電腦、缺少網絡等,造成部分學員報名后沒有繼續(xù)學習的信心和決心,選擇放棄。

法學類、管理類學員高輟學率分析。在招生辦公室的幾年的工作經驗可知,報名選擇法律、法學或者行政管理工商管理的學員,大部分為對所報專業(yè)要求不高,只要能順利獲取該層次的畢業(yè)證即可,此部分的報名學員多數為專業(yè)基礎較差,學習能力欠缺,或年齡偏大的弱勢學習群體,他們極易產生對未知學習的恐怖心理,或者在學習中一旦遇到困難就容易造成放棄的心理。

3.年輕化學員高輟學率原因分析

20-35歲的青年學習者,正處個人事業(yè)上升期,但此部分的學員的高輟學率在給辦學單位帶來巨大經濟效益損失的同時,也使求學者本人丟失了一個自我提升充實自我的大好機會,惋惜之余經過電話訪談了解發(fā)現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青年學習者的工學矛盾大造成。他們要么剛進入單位,需要努力加強自身的業(yè)務素質,適應崗位需求,要么已經成長為單位的骨干,工作壓力大強度大,學習精力有限,有很大的工學矛盾,而當兩者出現沖突時會首先考慮放棄學業(yè);二是青年學習者的社會責任重大。青年學習者要么處于成家立業(yè)的關鍵時期,要么剛剛建立家庭,面臨生兒育女照顧父母的時期,工作之余的時間大部分用來處理家庭事務,當學習與此產生矛盾時也往往選擇放棄學業(yè)。三是因為經濟原因,尤其是剛畢業(yè)沒有穩(wěn)定工作且急需成家立業(yè)的青年人,雖有求學意向卻對學費望而興嘆。

四、建議和對策

一定的辦學規(guī)模是學校工作的基礎,有了辦學規(guī)模的可持續(xù),提升質量做大做強才有前提,保證規(guī)模的可持續(xù)性是網絡教育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關鍵問題。為了能盡量減少網絡教育學習者的輟學情況發(fā)生,根據奧鵬教育“心系天下求學人”的辦學宗旨,建議教育機構和學習中心從以三方面改進工作。

1.多渠道加大宣傳,加強網絡教育是學歷提升途徑的社會印象

奧鵬教育雖然實施開展近十年,但相比成人教育的函授、自學考試、電大的開放教育,其社會的知名度和認可度相對較低,因此,作為成人學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網絡、電視、報紙等多種形式對奧鵬網絡教育的宣傳工作應該大力開展,使其深入社會,成為在職人員提升學歷的備選途徑、樂選途徑。

2.學習中心及時關注與跟進新生錄取情況,特別重視新生入學環(huán)節(jié)工作

一方面,自1309批次開始,網絡教育已經開始提前了招生報名的截止時間,使其更合理化和可操作化。學習中心要在招生季即時關注管理平臺中學生報名資格審查以及錄取情況,即時錄取即時通知學生繳費入學,避免因通知延誤而使學生焦慮繼而放棄;另一方面要加大力度做好新生的入學教育工作,在入學培訓中使學生充分了解和感知網絡教育這種學習形式,讓其能夠充滿信心的面對未來學習過程。最后要遵照學費標準,給學生明確解釋學費教材費的收費情況,建議首次按上級規(guī)定的最低收費標準進行收費,避免首次大幅收費,給學生帶來學費昂貴無法承受之感。

3.完善學習支持服務,真正做到以學生為本

第6篇:網絡輿情分析范文

關鍵詞:網絡依賴;表現形式;原因分析;應對策略

中圖分類號:B84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2738(2012)06-0017-02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網絡技術逐漸滲透到人們生活的各個領域,也不斷影響著人們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隨著數字化信息時代的到來,人們越來越多地感覺到網絡給人們帶來的好處。不僅信息暢通、靈活,網絡還為人們制造了一個虛擬空間,讓人們在其中充分展示自己的個性,從而獲得心理上的愉悅。但是網絡在給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許多便利和好處的同時也對人們自身行為產生一些不良的影響。由于網絡的影響,使大學生在心理上出現一個新的問題,即熱衷于把網絡當成排譴的對象,形成網絡依賴。

一、網絡依賴的定義和診斷標準

網絡依賴是借用于臨床醫(yī)學上的藥物依賴機理, 是指在無成癮物質作用下對上網沖動的失控, 表現為由于過度使用互聯(lián)網而導致個體的社會、心理功能損害[1]。因這種依賴行為類似于一些成癮性的行為, 如病態(tài)賭博、吸毒等, 人們也稱之為網絡成癮或網絡成癮綜合癥( 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不同的學者提出了不同的診斷標準。美國心理學家楊格提出診斷網絡成癮的10 條標準有: ①上網時全神貫注, 下網后念念不忘網事;②總嫌上網時間太少而不滿足; ③無法控制用網;④一旦減少上網時間就會煩躁不安;⑤一上網就能消除種種不愉快, 精神亢奮;⑥為了上網而荒廢學業(yè)、事業(yè); ⑦因上網失去重要的人際交往、工作等;⑧不惜支付巨額上網費用;⑨對親友掩蓋自己頻頻上網的行為;⑩下網后有孤寂失落感。楊格認為上述10 種情況1 年間只要有過4 種以上, 便可判斷為網絡依賴[2]。此外,還有研究者認為每周上網時間在38~40 小時, 即可能為網絡依賴成癮者[3]。

二、青少年網絡依賴心理的表現形式

1.網絡成癮。又稱網絡成癮綜合癥(Internet addictive disorder,簡稱IAD),臨床上是指由于患者對互聯(lián)網絡過度依賴而導致的一種心理異常癥狀以及伴隨的一種生理性不適[4]?;加芯W絡成癮癥的學生一般都陷入一種不能控制自己的境地。他們以上網為生活中的最大樂事, 對網絡有較強的依賴性。一旦離開網絡, 他們就變得煩躁不安。大量寶貴的時間和經歷都浪費在網絡上。

2.網絡孤獨。所謂網絡孤獨是指因過多地使用網絡進行交流, 而在現實中產生交際能力下降, 導致孤獨[5]。由于這種網絡交流不斷強化了網上行為, 把上網者的興趣、熱情引向虛擬世界, 致使對現實社會的人際交往越來越不適應, 甚至產生厭惡、逃避, 難于定位自己在現實中的角色, 最終只好將自己的情感體驗寄托在網絡的虛擬世界中。

3.網絡焦虛。所謂網絡焦虛是指因網絡行為而引起的嚴重心理沖突。過度沉溺于網絡中的青少年都會有緊張、抑郁、恐懼、挫敗感等情緒體驗。比如因上網荒廢了學業(yè), 面臨考試不及格帶來的留、降、退學的現實所引發(fā)的心理沖突; 因無法控制自己的上網行為與學校紀律抵觸(如曠課要受紀律處分)引起的心理沖突; 學生因上網整日生活在虛幻的網絡世界而與現實生活相脫節(jié)導致與同學、朋友關系疏遠的心理焦慮等。

4.網絡放縱。所謂網絡放縱是指上網用戶有意用自己的網絡行為干擾他人的網絡自由, 或通過網絡載體損傷他人的情感、情緒[6]。網民的網絡放縱行為, 通常是由于他們的不健康心理使然。網絡的虛擬性可以滿足人們在現實世界中無法體驗的各種情緒、情感, 做在現實社會中無法做的事,體驗各種在現實世界中屬“另類”的情緒、情感。如果任其長期任這種心理發(fā)展下去, 會導致在現實世界中角色混亂, 出現雙重人格分裂。

5.網絡犯罪。所謂網絡犯罪是指以網絡為犯罪工具或犯罪對象, 實施危害網絡信息系統(tǒng)安全、損害他人正當合法權益的犯罪行為。如果長期任此情況發(fā)展, 上網者現實生活中角色將發(fā)生錯位, 人格發(fā)生扭曲,形成多重性格, 甚至危害社會。

三、青少年網絡依賴心理的原因分析

青少年具有好奇探索、創(chuàng)造性強、接受新事物快但又涉世不深、追求刺激、喜歡娛樂、自我控制能力較弱等特點決定了這個群體是網絡依賴的易感人群。

1.大學時期特殊的心理需要。

(1)認同的需要。青少年時期的個體最渴望獲得他人的認同,而現在的青少年與父母的溝通不夠,其內心精神的需求在現實生活中就很多得不到滿足。網絡的出現恰好給予他們一個機會。在網絡游戲中,游戲的高技巧性、復雜性使游戲者產生他在現實生活中不易取得的成就感、力量感和自尊感,并可以宣泄人們潛在的攻擊、憤怒乃至仇恨的情緒。匿名帶來的多種身份感可以使上網者展示自己人格在現實生活中以外的另一面,使自我充分的張揚,獲得別人的羨慕甚至崇拜。如果在現實中與他人溝通受到阻礙,能夠從網上獲得心理補償。

第7篇:網絡輿情分析范文

>> 我國XBRL研究的十年回顧:2001-2010 我國實證會計研究十年回顧(下) 我國實證會計研究十年回顧 我國高職英語分級教學研究十年回顧與思考 我國政府信息公開研究十年回顧與前瞻 我國青少年沉迷網絡游戲的緣由剖析 我國德語專業(yè)翻譯教學研究三十年回顧與評述 中國高等教育國際化十年回顧與現狀分析 我國港口運輸生產2012年回顧與2013年展望 青少年網絡游戲成癮現象分析與防治 青少年沉迷網絡游戲分析 中國入世十年回顧 中國創(chuàng)業(yè)投資十年回顧 化妝潮流十年回顧 十年回顧 共謀發(fā)展 白酒行業(yè)十年回顧 翰海佛像拍賣十年回顧 南京慈善十年回顧掠影 “原生態(tài)”民歌十年回顧 中文分詞十年回顧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l.

[3]國務院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轉發(fā)文化部等部門關于開展網吧等互聯(lián)網上網服務營業(yè)場所專項整治意見的通知[EB/OL].(20040217)[20120825]..

[4]文化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公安部,信息產業(yè)部,教育部.關于進一步深化網吧管理工作的通知[EB/OL].(20120312)[20120825]..

[6]常青.行政許可重復設定怎么辦[J].出版發(fā)行研究,2006(4):5558.

[7]孫春燕.誰在爭奪魔獸世界[J].中國新聞周刊,2009(11):6163.

[8]公安部,信息產業(yè)部,文化部,新聞出版總署.關于規(guī)范網絡游戲經營秩序查禁利用網絡游戲賭博的通知[EB/OL].[20120826]..

第8篇:網絡輿情分析范文

自1957年我市建立防疫站以來,傳染病疫情報告一直沿用接診醫(yī)生填寫傳染病報告卡,由各醫(yī)療單位疫情管理員報送或郵寄市衛(wèi)生防疫站,各種數據手工統(tǒng)計分析。這種傳染病報告模式造成了從醫(yī)生接診傳染病患者到報告至市衛(wèi)生防疫站一般需24h甚至更長的時間,也極易造成傳染病報告卡的積壓或丟失,從而造成不能及時對全市傳染病發(fā)病情況的分析,延誤了對傳染病控制措施的落實,導致傳染病暴發(fā)流行。傳染病疫情和突發(fā)性公共衛(wèi)生事件報告在傳染病控制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傳染病疫情報告的及時性、準確性和數據分析的及時準確性決定了傳染病預防控制的成敗。2003年傳染性非典型肺炎在中國的暴發(fā)流行,充分暴露出了我國的傳染病疫情報告的不及時性等嚴重問題,這也給我國的經濟建設造成了嚴重損害。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計算機網絡在各行各業(yè)的應用,2004年1月1日起開始在全市一級以上的醫(yī)療單位通過建立疾病監(jiān)測信息報告管理系統(tǒng)對傳染病疫情和突發(fā)性公共衛(wèi)生事件報告采取網絡式上報與管理,從而使傳染病疫情報告有了劃時代的意義。

1 網絡化報告的應用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計算機網絡在各行各業(yè)的應用,也為傳染病疫情和突發(fā)性公共衛(wèi)生事件報告提供了更大的舞臺。在“十五”規(guī)劃中,國家提出了要加速衛(wèi)生信息網建設,并確立疾病控制信息網絡建設優(yōu)先的目標。為了提高疫情報告信息質量,市衛(wèi)生防疫站于2003年10月份投資10余萬元建立了疫情信息網絡管理中心,在系統(tǒng)中建立了本級用戶和29個網絡直報用戶,為每個用戶設置了用戶編碼和密碼,并根據各自的職責授予了不同的角色,以滿足各自的報告要求。同時要求全市一級以上的醫(yī)療單位均要配備計算機、打印機和上網設備等硬件物資。對各單位網絡直報員進行了為期1天的技術培訓,主要培訓內容為如何登陸疾病監(jiān)測信息報告管理系統(tǒng),錄入用戶編碼和密碼,進入本單位事先設置好的直報系統(tǒng);如何對傳染病疫情和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信息的錄入、上報;如何查詢報告信息和分析疫情信息等技術。自2004年1月1日起,全市所有一級以上醫(yī)療單位發(fā)現的傳染病均要通過網絡進行報告,當我市直報用戶通過網絡報告?zhèn)魅静『?,市衛(wèi)生防疫站的本級用戶立即就可以通過疾病監(jiān)測信息報告管理系統(tǒng)對所上報的疫情信息進行瀏覽,查看報告內容是否齊全完整,是否存在邏輯錯誤,并對報告的疫情進行核實,然后進行審核,審核后疫情信息就存入網絡系統(tǒng)。通過此系統(tǒng)還可以定期對全市上報的傳染病疫情信息進行自動統(tǒng)計分析,對存在暴發(fā)流行趨勢的傳染病及時提出預警信息,可提前對疫情進行控制,以防止疫情擴散形成突發(fā)性公共衛(wèi)生事件。

2 網絡化報告的效果與體會

傳染病疫情和突發(fā)性公共衛(wèi)生事件報告的網絡管理自2004年1月1日-2008年12月份為止,通過在我市運行,取得較好的效果。

2.1 傳染病患者資料的可靠性、完整性、及時性 各種數據分析的及時性和傳染病的預警等方面均取得了歷史性突破。在我市傳染病疫情報告采取網絡報告后使傳染病患者個人資料實現了電子化管理,具有真實可靠性,提高了傳染病報告卡片填寫的完整性,從而更有利于對傳染病患者的追蹤流調。

2.2 傳染病報告卡片完整性 由1986年的89%提高到2008年的99%。極大縮短了傳染病疫情和突發(fā)性公共衛(wèi)生事件報告時間,傳染病報告卡由原來的送達或郵寄至市防疫站平均需用24h以上,縮短為實行網絡報告后只需20s,市衛(wèi)生防疫站就可收到上報疫情。

2.3 避免誤報 避免了由于筆跡潦草而導致的誤報,傳染病疫情分析的各種數據由電腦自動生成,由過去需要2天時間完成的數據分析,現在只需用5min即可準確無誤的生成,提高了工作效率,改進了工作質量。

2.4 減少漏報 極大減少了傳染病漏報,各級醫(yī)療單位傳染病漏報率由1986年的24%降至2008年的0.47%;自1986年加強疫情報告各項措施落實后,漏報率迅速下降, 2004年,實現傳染病疫情網絡直報后,也極大地提高了疫情報告質量,漏報率也下降到了1%以下(見圖1)。

圖1 龍口市1986-2008年傳染病漏報率分析圖

2.5 自動、及時地提出了傳染病暴發(fā)流行的預警信息 2004年以前,傳染病控制是在形成暴發(fā)流行后開始采取防控措施,而實行疫情網絡報告后,根據網絡分析數據及早預警,更早地采取控制措施,從而防止了傳染病的暴發(fā)流行,保護了人民的身體健康,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如當我市1周內發(fā)生了2例重點傳染病(如麻疹、痢疾等),系統(tǒng)將自動發(fā)送短信給用戶管理員,提出警示,要求及時采取相應的控制措施,并對相應情況在網絡進行回復。

傳染病疫情報告是傳染病預防控制中重要的一環(huán),及時、準確的疫情報告是疫情信息的重要來源,是全面掌握傳染病發(fā)病動態(tài),探討流行規(guī)律并制訂有效措施的重要依據。傳染病網絡直報實現了傳染病信息獲取和疫情管理的及時高效,其優(yōu)勢不僅在于及時,而且可從全局的角度動態(tài)監(jiān)測各地疫情的發(fā)生、發(fā)展情況。傳染病疫情網絡直報在應用后,極大地提高了我市傳染病和突發(fā)性公共衛(wèi)生事件報告質量,縮短了報告時間,減少了傳染病漏報,從而更有利于市防疫站及時掌握全市的疫情狀況,及時的提出傳染病疫情預警信息,為及時采取控制疫情措施提供了科學數據,從而更好地防止了我市傳染病的暴發(fā)流行,保護了全市人民的身體健康,為推進經濟大發(fā)展,構建和諧新龍口提供了良好環(huán)境。

3 問題及對策

3.1 網絡或計算機故障將會影響疫情報告的及時性 因傳染病疫情網絡報告的前提是網絡要保持通暢和計算機正常工作,在網絡或計算機發(fā)生故障的情況下,各醫(yī)療單位無法對傳染病疫情進行疫情報告,從而影響了疫情報告的及時性。

3.2 個體門診或私人診所是目前醫(yī)療機構傳染病疫情報告的一個空白 隨著醫(yī)療改革的不斷發(fā)展,我國醫(yī)療市場上已經出現大量的個體門診或私人診所。但目前傳染病疫情報告尚未普及到這些醫(yī)療機構,很多個體門診或私人診所尚未開展法定傳染病疫情報告工作,而患者(尤其是農村患者)在個體門診或私人診所看病的并不在少數。

3.3 醫(yī)療機構網絡直報隊伍有待于進一步完善 目前,我市多數醫(yī)療機構網絡直報工作隊伍不穩(wěn)定,網絡直報人員年齡老化、專業(yè)不對口,少數醫(yī)療機構尚未設置專門人員從事傳染病網絡直報工作,從而影響了疫情報告工作的順利開展。針對上述問題筆者認為:一是要進一步提高疫情報告員的網絡或計算機維護能力,在遇到常見故障時能自行解決。在停電或網通公司系統(tǒng)故障時,要在規(guī)定的時限內將有關疫情資料電話或傳真報告市衛(wèi)生防疫站,由市衛(wèi)生防疫站疫情管理員將有關疫情資料錄入專報系統(tǒng)網。二是要定期開展傳染病疫情報告相關知識培訓。各級各類醫(yī)療機構應定期組織臨床醫(yī)生開展傳染病報告相關知識的學習和傳染病防治知識的普及。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疫情管理人員應加強自身的建設,提高自身的業(yè)務水平。逐步建立起一支覆蓋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和醫(yī)療機構的穩(wěn)定的網絡直報工作隊伍。三是爭取政府支持,加強對全市各級醫(yī)療單位疫情報告的管理,增加對個體門診或私人診所的資金投入,爭取在全市所有醫(yī)療單位實現傳染病疫情網絡報告。

第9篇:網絡輿情分析范文

關鍵詞 網絡文化安全;網絡輿情;預警;智能分析

中圖分類號TP3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1)57-0213-02

0 引言

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及其應用的迅速發(fā)展,以數字內容為標志、以互聯(lián)網為主要載體、以開放、多元、虛擬、交互為特征的網絡文化,成為文化傳播的主要形式之一?;ヂ?lián)網在為人們提供大量的有用信息,給學習、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帶來制造和傳播不良甚至非法網絡信息等新問題。在 Internet 普及的過程中,網民們積極參與網絡討論、自由表達個人觀點、自主傳播思想文化,從而形成網絡輿情,網絡輿情是社會輿情的直接反映。由于網絡的開放性和虛擬性,決定了網絡輿情具有直接性、突發(fā)性和偏差性等特點[1]。網絡輿情的廣泛傳播常常導致現實社會有關事件的放大升級,甚至對事件的發(fā)展和結果產生巨大的影響力。針對網絡文化中存在的安全威脅,實現對網絡文化內容的有效監(jiān)管,加強對網絡輿情的及時監(jiān)測和有效引導,成為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1 網絡文化安全預警系統(tǒng)模型構建方法

要保障網絡文化安全,實現全面、準確、及時地掌握網絡輿情,必須依靠科學的方法體系,運用信息化手段,構建網絡文化安全監(jiān)管系統(tǒng),網絡文化安全預警系統(tǒng)是其重要組成部分。

首先必須明確網絡文化安全預警系統(tǒng)的性質和類型,采用科學的研究方法才能建立符合需求的應用模型,進而實現系統(tǒng)安全、可靠、有效的應用目標。

Internet安全對象不是一般的系統(tǒng),而是開放、人在其中、與社會系統(tǒng)緊密耦合的復雜巨系統(tǒng), Internet安全過程不是一般工程化的過程,而是一個時時處處有人參與的、自適應的、不斷演化的、不斷涌現出新的整體特性的過程[2]。因此,在建立網絡文化安全預警系統(tǒng)時是由人、機和環(huán)境構成的人機系統(tǒng),應采用“人網結合、人機結合”的模式,運用錢學森提出的綜合集成方法[3],將各行專家的經驗、知識與先進的數據挖掘、檢測與阻斷、模式識別、趨勢分析等處理技術結合起來,充分發(fā)揮各自優(yōu)勢,建立基于“專家群體+數據信息+計算機技術+專家經驗知識”的系統(tǒng)應用模型。圖1為運用綜合集成方法構建網絡文化安全預警系統(tǒng)的理想參考模型。

2 網絡文化安全預警系統(tǒng)總體框架

互聯(lián)網技術的發(fā)展日新月異,威脅網絡文化安全的網絡犯罪日益趨向智能化、技術化,要保障網絡文化安全,必須綜合運用互聯(lián)網技術、信息處理技術、人工智能技術及數據挖掘等技術。運用綜合集成方法構建的網絡文化安全預警系統(tǒng)模型分為支撐層、數據層、分析層和應用層四個層次,具體框架如圖2所示。

3 網絡文化安全預警系統(tǒng)模型分析

3.1 支撐層

支撐層由Internet和計算機軟硬件平臺構成,利用互聯(lián)網技術,為系統(tǒng)上層提供海量數據源和信息處理平臺。

3.2 數據層

數據層實現信息采集的功能,利用網絡爬蟲對互聯(lián)網信息進行實時監(jiān)控和采集,并進行有效的過濾和存儲,建立網絡輿情信息庫。

信息采集是網絡輿情分析的基礎,采用縱向橫向結合的采集方式,滿足實時網絡信息和互動信息源定點提取的需要。定向采集保證監(jiān)控的深度和實時性,主要實現對新聞、論壇、評論、博客等設定站點板塊的信息采集。全網采集主要通過搜索引擎進行廣度采集,保證監(jiān)控的覆蓋面。對采集到的信息需要進行必要的預處理,如格式轉換、數據清理、主題提取、相關性判斷等,最后形成格式化信息,存儲在數據庫中。

3.3 分析層

分析層作為系統(tǒng)模型的核心層,主要利用人工智能和數據挖掘等技術實現對輿情信息的智能分析,生成輿情分析報告提交給決策機構實現智能輔助決策。

1)自動摘要

自動摘要是通過智能手段為文檔自動形成摘要的技術,是進行信息抽取的重要形式,融合了數據挖掘和機器學習技術[4]。用戶無需查看全部文檔內容,通過該智能摘要即可快速了解文檔核心內容,提高信息利用效率。主要采用基于統(tǒng)計與基于理解的方法,對輿情信息中各類主題、各類傾向形成自動摘要。

2)熱點發(fā)現

根據輿情信息出處的權威度、評論數量、發(fā)言時間密集程度等參數,識別出給定時間段內的熱門話題,利用關鍵字布控和語義分析,識別敏感話題。

3)主題跟蹤

由于主題具有實時動態(tài)性,所以主題跟蹤是一個動態(tài)學習過程。針對熱點話題,實時地進行信息跟蹤,分析網絡上新發(fā)表的新聞文章和論壇帖子,關注話題是否與已有主題相同或類似。

4)趨勢分析

通過對某個主題在不同的時間段內被關注的程度進行跟蹤,可以獲取輿情隨時間的發(fā)展變化趨勢或規(guī)律,以及地域信息分布,從而提供階段性的分析,實現對輿情環(huán)境的監(jiān)控和預警,進行適時控制和疏導。

5)傾向性分析

對每個主題,將各種信息進行自動聚合并利用文本聚類和觀點挖掘技術對信息闡述的觀點、主旨進行傾向性分析,判別信息的發(fā)展趨勢,從而明確公眾對相關熱點事件所持的態(tài)度和傾向,以便幫助政府職能部門及時了解社情民意,做出及時反饋。

6)輿情分析報告

將智能分析的結果形成簡報、報告、圖表等智能輿情報告,為相關職能部門快速、全面掌握網絡輿情爆發(fā)點和事態(tài)發(fā)展趨勢,做出正確輿論引導,提供可信的分析依據。

3.4 應用層

應用層是人機交互層,一方面用戶可以通過一定的軟件環(huán)境對輿情信息的采集及輿情分析過程加以指導;另一方面則將輿情分析結果以直觀、簡潔的形式展現給用戶,便于用戶深入理解輿情信息,同時,提供信息檢索功能,用戶可以針對系統(tǒng)預設關鍵詞進行定制查詢,并能夠根據指定條件對熱點話題、關鍵信息及傾向性進行查詢,采用多種檢索方式,可以有效提高信息檢索的準確率。

更為重要的是,應用層將結合智能決策系統(tǒng)實現對輿情信息的智能決策。針對熱點信息與突發(fā)事件進行監(jiān)測分析,構建趨勢預測模型,根據知識庫存儲的先驗專家知識進行推理判斷,形成最終的輿情分析結果,進而實現輿情預警。同時,對每次輿情預警進行必要的評價,優(yōu)化預測模型的參數,調整和完善知識庫存儲的知識,使預測意見更接近實際情況,提高輿情分析的準確率。

4 結論

本文針對Internet安全對象的特點,運用綜合集成方法構建了網絡文化安全預警系統(tǒng)模型。該模型采用縱向橫向相結合的采集方式,保證了對互聯(lián)網海量信息監(jiān)測的深度、廣度和實時性,運行人工智能、數據挖掘等技術和智能決策系統(tǒng)對輿情信息進行智能分析和智能決策,發(fā)現網絡熱點問題并實時跟蹤,從而實現對網絡文化安全態(tài)勢的預報和對危機的快速反應,通過輿情評價模塊將有助于完善系統(tǒng)模型,提高預警的準確率。

參考文獻

[1]張虹.基于統(tǒng)計分析和知識挖掘的網絡輿情管理決策平臺研究[J].科技信息,2011(7):495,502.

[2]何德全.互聯(lián)網時代信息安全的新思維[J].科學中國人,2003(1):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