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新聞學的定義范文

新聞學的定義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新聞學的定義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新聞學的定義

第1篇:新聞學的定義范文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ê喎Q冠心病,CHD)是一種常見病、多發(fā)病。在祖國醫(yī)學中沒有冠心病、不穩(wěn)定性心絞痛(UA)的病名,但從歷代醫(yī)書記載來看,很早就有關于冠心病心絞痛臨床癥狀的描述及相應的治療方法。雖然冠心病心絞痛與胸痹、心痛、厥心痛等有部分交叉重合關系[1],但現(xiàn)代中、西醫(yī)學界普遍將冠心病心絞痛歸之于心痛、胸痹、厥心痛、真心痛、厥脫證、驚悸、怔忡等病癥范疇內(nèi)。

1 常見中醫(yī)證候描述

《靈樞·厥病篇》有云:“厥心痛,痛如以錐針刺其心,心痛甚者?!耐撮g,動作痛益甚?!薄罢嫘耐?,手足青至節(jié),心痛甚,旦發(fā)夕死,夕發(fā)旦死”?!端貑枴へ收摗吩疲骸笆中闹魃訇庁誓妫耐匆?,身熱,死不可治?!薄端貑枴づe痛論》云:“心痹者,脈不通,煩則心下鼓,暴上氣而喘”,與冠心病心絞痛的臨床表現(xiàn)頗相符合?!肚Ы鹨健分^“胸痹之病令人心中堅,滿痞急痛,肌中苦痹,絞急如刺,不得俛仰,其胸前皮皆痛,手不得犯,胸痹幅幅而滿,短氣咳唾引痛,咽塞不利,習習如癢,喉中干燥,時欲嘔吐煩悶,自汗出,或徹引背痛……,”此描述與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塞等癥狀相類似。東漢·張仲景則列“胸痹心痛短氣病脈證治”專篇論述了本病,其對冠心病癥狀的描述比《內(nèi)經(jīng)》更具體,“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氣,寸口脈沉而遲,關上小緊數(shù)”“胸痹,心中痞氣。氣結在胸,胸滿,脅下逆搶心……”“心痛徹背,背痛徹心”。歷代醫(yī)家多以此為胸痹心痛的主癥。隋·巢元方論及“久心痛,”謂之“乍間乍甚,發(fā)作有時,經(jīng)久不瘥”,這與UA病情復雜重篤、變化多端的臨床特征基本符合。而對于心痛病位的認識,則經(jīng)歷了一個長期的摸索過程。如《素問·臟氣法時論》記載有“心病者,胸中痛,脅支滿,脅下痛,膺背肩甲間痛,兩臂內(nèi)痛”。《類證活人書》說“包絡之通,痛于兩乳之中,鳩尾之間,即膻中也”?!妒備洝ば乇蚤T》:“胸痛者……胸膺兩乳間刺痛,甚則引肩胛,或徹背膂?!币闹醒约暗男耐床课慌c現(xiàn)代心絞痛的部位是基本相符的。但古代文獻中亦多把屬于胃脘痛的心痛和屬于心經(jīng)本身病變的心痛混為一談。如《素問·六元正紀大論篇》云:“木郁之發(fā),民病胃脘當心而痛?!薄鹅`樞·邪氣臟腑病形》篇云:“胃病者,……胃脘當心而痛?!边@里所言的心痛都是指胃脘痛?!锻馀_秘要·心痛方》云:“足陽明為胃之經(jīng),氣虛逆乘而痛,其狀腹脹歸于心而痛甚,謂之胃心痛也”。古方的“九種心痛”之說,亦多指胃痛而言,元代朱丹溪亦在《丹溪心法》中說:“心痛即胃脘痛……”。后世醫(yī)家,根據(jù)各自實踐經(jīng)驗,對胃痛和心痛有了明確的區(qū)分?!蹲C治準繩·心痛胃脘痛》云:“或問丹溪言痛即胃脘痛然乎?曰心與胃各一臟,其病形不同,因胃脘痛處在心下,故有當心而痛之名,豈胃脘痛即心痛者哉?”《醫(yī)學正傳·胃脘痛》亦云:“古方九種心痛,……詳其所由,皆在胃脘,而實不在于心也?!?/p>

2 病因病機及其證治

引起胸痹心痛的病因,古人在實踐中認為與寒邪內(nèi)侵、飲食不當、情志失調(diào)等有關?!端貑枴づe痛論》云:“經(jīng)脈流行不止,環(huán)周不休,寒氣入經(jīng)而稽遲,泣而不行,客于脈外則血少,客于脈中則氣不通,故卒然而痛”。晉《脈經(jīng)》云:“厥心痛者,乃寒氣客于心包絡也”。《醫(yī)門法律·中寒門》有云:“胸痹心痛,然總因陽虛,故陰得乘之”。張仲景則指出“陽微陰弦”當“責其虛極,今陽虛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對其病因病機的認識更詳盡了,認為該病是胸陽虛極,陰寒之邪痹阻產(chǎn)生的正虛邪實證?!额愖C治裁·胸痹》也說:“胸痹胸中陽微不運,久則陰乘陽位,而為痹結也”?!夺t(yī)學正傳》謂是證是因“大寒觸心君,導致氣血凝滯、邪氣上逆胸中發(fā)病”?!短绞セ莘健酚性疲骸胺蛐耐凑撸娠L冷邪氣乘于心也”,“夫卒心痛者,由臟腑虛弱,風邪冷熱之氣,客于手少陰之絡,正氣不足,邪氣勝盛,邪正相擊,上沖于心,心如寒狀,痛不得息”。沈金鰲謂“夫心主諸陽,又主陰血,故因邪而陽氣郁則痛,陽虛而邪盛者亦痛,因邪而陰血凝注者痛,陰虛而邪盛者亦痛”。由此可見,寒邪在UA發(fā)病中的始動作用,陽微失運則貫穿UA發(fā)病的病理過程。宋·嚴用和通過大量的臨床實踐認識到,此證“皆因外感六,內(nèi)汩七情,或啖生冷果食之類,使邪氣搏于正氣,邪正交擊,氣閉塞郁于中焦”所致。金元名醫(yī)張子和認為胸痹心痛與飲食肥甘厚膩有密切關系,他說:“膏梁之人……酒食所傷,脹悶痞膈,酢心”,這與現(xiàn)代醫(yī)學的高脂肪食物可以誘發(fā)本病的認識相同。

由上述可知,胸痹、心痛(心絞痛)是由于外邪侵表,內(nèi)傷七情,飲食不節(jié),年邁體虛而致上焦陽氣虛損,陽微不運,陰寒之邪客于心脈,導致脈道不利,血氣虛損淤滯而產(chǎn)生的本虛標實證。

轉貼于

冠心病心絞痛的中醫(yī)病機主要責之于心陽先虛,這一觀點早在《金匱要略·胸痹心痛短氣病脈證治篇》中已有詳盡的描述:“陽微陰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責其極虛也。今陽虛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陰弦故也?!敝赋錾辖龟枤鈽O虛,造成陰寒之邪侵襲脈絡之實,反過來脈絡之實又能影響陽微之虛。張仲景用“陽微陰弦”簡要地概述了冠心病的病機,以脈測證,“陽微”即寸口脈沉而細,是指上焦陽氣不足,胸陽不振;“陰弦”即尺脈弦緊,揭示陰邪內(nèi)盛,水飲內(nèi)停??梢姟瓣栁㈥幭摇笔菑堉倬皩谛牟”咎摌藢嵾@一病機的高度概括。在治療方面,篇中列有瓜蔞薤白白酒湯、瓜蔞薤白半夏湯、瓜蔞薤白桂枝湯、人參湯等,從寬胸、散結、通陽、祛痰著手,以溫通陽氣為其目的。正如喻嘉言所云:“胸中陽氣,如離照當空,曠然無外,設地氣一上,則窒塞有加,故知胸痹者,陰氣上逆之候也。仲景微則以薤白白酒益其陽,甚則以附子干姜消其陰”。唐代孫思邈將胸痹分為13種方證,觀其所列,仍以陰寒邪阻、陽虛陽郁為宗旨。而在治療上增加了養(yǎng)陰通經(jīng)活絡的“細辛散”??梢妼O氏在繼承仲景的基礎上,開始注意分析該病臟腑、氣血的病理變化,不但注意了陽虛,同時亦在治療上體現(xiàn)了陰虛、血虛、氣陰兩虛及兼有郁熱的治療,并開始使用化淤之品。更可貴的是,首創(chuàng)外用藥“熨背散”熱敷貼背以緩解心絞痛。該方溫通辛散,對研究心絞痛的外用藥有一定的啟示作用。元·危亦林對“卒暴心痛”則用芳香開竅的蘇合香丸以急救。而清代名醫(yī)王清任在其《醫(yī)林改錯》中云:“元氣既虛,必不能達于血管,血管無氣,必停留而為淤”。制“血府逐淤湯”,用以治療“胸中血府血淤”之證的突然胸痛的“心絞痛”,更提出補氣活血之法,在化淤方藥中重伍黃芪以補益胸中大氣。徐靈胎用“失笑散”治胸痛心痛,亦取法于活血化淤通脈。這一認識已被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所證實。此外,古人的化痰開結與溫陽、益氣并用治療胸痹的方法至今仍有效地指導著臨床。

現(xiàn)代名醫(yī)鄧鐵濤認為氣虛乃冠心病的病機共性之一,胸痹之發(fā)生以氣虛為本,血淤痰濁為標。“心陽,陽中之陽也”。鄧氏在病機上十分重視心陽,心氣又是心陽的具體表現(xiàn)。心陽虧虛,鼓動血脈無力而致心脈淤阻,脾失健運而致痰濁內(nèi)生,因而氣虛、痰濁、血淤構成了冠心病心絞痛病機的主要環(huán)節(jié)。在治療上提出“通法”與“補法”兩大原則,以益氣化痰通淤法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現(xiàn)代醫(yī)家多從UA主要病機陽(氣)虛血淤出發(fā),或用經(jīng)方,或用自擬方,以達到溫陽益氣、活血通脈的治療目的,取得較好療效。程丑夫教授在古方清·陳士鐸《石室秘錄》之“逐寒返魂湯”的基礎上,結合臨床經(jīng)驗研制的有效中藥復方制劑“舒冠滴丸”,具有芳香通脈,益氣溫陽、豁痰化淤之功效,用于治療心絞痛,總有效率89.3%,并具有較好的抗犬實驗性心肌缺血和心肌梗塞的作用[2];張氏[3]用補陽還五湯治療UA 70例,緩解心絞痛的有效率、心電圖改善的有效率分別為91.4%,84.37%,優(yōu)于對照組。汪氏[4]以溫陽通脈法為主組成溫心湯(桂枝、黨參、丹參、葛根、川芎等)治療自發(fā)性心絞痛82例,6周后,心絞痛總有效率達95.12%,心電圖有效率74.39%。孔氏[5]以溫陽益氣、祛寒通痹化淤法,用心痛舒寧口服液治療UA 47例,結果心絞痛總有效率91.49%,心電圖有效率44.68%,與對照組硫氮唑酮療效相當,并認為其可在多個環(huán)節(jié)上影響UA的病理進程。龔氏[6]以溫陽理氣湯治療冠心病心絞痛222例,結果總有效率為87.6%,心絞痛療效87.9%,心電圖有效率72.8%。史氏[7]以具有溫陽益氣、行淤通絡作用的心安寧滴鼻劑治療不穩(wěn)定性心絞痛,發(fā)現(xiàn)其可以有效的抑制內(nèi)皮素(ET)分泌,促進NO釋放,從而改善心肌供血,緩解心絞痛。

參考文獻

[1]黃修濤,程如海.冠心病中西醫(yī)病名立體網(wǎng)絡關系探討[J].新中醫(yī),1999,31(1):3.

[2]譚元生,譚圣娥,程丑夫,等.舒冠滴丸抗急性心肌缺血、心肌梗塞的臨床及實驗研究[J].中國中醫(yī)急癥,2000,9(1):29.

[3]張 華.補陽還五湯治療冠心病70例療效觀察[J].新中醫(yī),1995,27(9):19.

[4]汪曉芳,史大卓,涂秀華,等.溫心湯治療冠心病自發(fā)性心絞痛82例臨床觀察[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1996,16(4):201.

[5]孔繁立,尤松鑫,成啟予,等.心痛舒寧治療不穩(wěn)定性心絞痛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中醫(yī)急癥,1994,3(3):106.

第2篇:新聞學的定義范文

關鍵詞冠狀動脈疾病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血漿同型半胱氨酸中西醫(yī)結合療法 益心健脾丸

近年研究表明,血漿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升高是冠脈病變的重要而獨立的危險因素之一,是促使急性心肌梗死發(fā)生的可能因素。為此采用益心健脾丸治療UA早期時對患者血漿Hcy水平的影響作了觀察,現(xiàn)總結如下。

資料與方法

參照1979年WHO《缺血性心臟病的命名及診斷標準》確定診斷[1]UA患者發(fā)病時間1周內(nèi)均可入選。將70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35例,男21例,女14例;年齡45~79歲,平均6543±1593歲;病程3個月~7年,平均6216±1291個月。對照組35例,男22例,女13例;年齡46~78歲,平均6211±1678歲;病程3個月~8年,平均6076±1366個月。兩組在性別、年齡、病程等方面,均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治療方法: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治療:應用抗血小板聚集、低分子肝素鈣、β-受體阻滯劑、硝酸酯類等藥,有高血壓病、糖尿病行降壓、降糖治療。治療組加服益心健脾丸(水丸劑,由我院制劑室生產(chǎn)),藥用:黨參、川芎、茯苓、、葛根、降香、制半夏、枳實、延胡索。6g/次,3次/日。兩組均以30天1療程。

療效判斷標準:根據(jù)1979年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冠心病心絞痛及心律失常座談會制定的《冠心病心絞痛及心電圖療效評定標準》制定。⑴心絞痛療效評定標準:①顯效:癥狀消失或基本消失,較重度心絞痛癥狀減輕到輕度,重度心絞痛癥狀減輕到中度;②好轉:疼痛發(fā)作次數(shù)、程度及持續(xù)時間有明顯減輕,中度癥狀減輕到輕度,較重度減輕到中度,重度減輕到較重度;③無效:癥狀與治療前相同或有所加重。⑵心電圖療效評定標準:①顯效:心電圖恢復到大致正?;蛘#虎诤棉D:S-T段降低在治療后回升>005mV,但未達到正常水平,在重要導聯(lián)倒置的T波變淺(達25%以上)或T波由平坦變?yōu)橹绷?,房室或室?nèi)傳導阻滯改善;③無效:心電圖基本與治療前相同或有所加重。

結果

兩組心絞痛療效比較:治療組顯效14例,有效19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43%;對照組顯效10例,有效16例,無效9例,總有效率743%。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

兩組心電圖療效比較:治療組顯效12例,有效17例,無效6例,總有效率829%;對照組顯效7例,有效13例,無效15例,總有效率571%。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

兩組治療前后血漿Hcy水平比較:治療后兩組血漿Hcy均較治療前降低(P

討論

冠心病心絞痛屬于中醫(yī)學“胸痹”、“心痛”范疇,其主要病機為脾虛失運,痰瘀交阻。益心健脾丸中黨參、茯苓益氣健脾,制半夏、枳實化痰消積,川芎、降香、延胡索、葛根活血通脈,清利頭目。全方補氣行氣,豁痰通絡,升降相因,正切中該病病機,故能收到較好的臨床效果。從本研究中觀察到,在UA發(fā)生早期患者血漿Hcy是明顯增高的,提示可增強血小板聚集性,促進血栓形成,加速冠脈粥樣硬化的過程,并可能造成血管內(nèi)皮細胞損傷及功能改變。用益心健脾丸治療UA,無論從癥狀緩解,心電圖改善及降低血漿Hcy水平,均顯示出了良好的效果,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第3篇:新聞學的定義范文

而這兩個學科的關系問題,一直都是國內(nèi)外學者論爭的對象。上世紀90 年代中期在美國新聞、傳播教育界掀起的一場大辯論。大辯論的主題主要涉及:傳播學、傳播教育會不會、要不要完全取代新聞學、新聞教育?傳播學、傳播教育與新聞學、新聞教育的相互關系是什么?新聞學、新聞教育向何處去?這場大辯論的集中表現(xiàn)在1995 年召開的美國新聞與大眾傳播教育協(xié)會年會上。在這次大會的“課程改革”分會場上,多次響起了一個共同的聲音:我們要為傳播學的各個領域,其中包括新聞學、公共關系學和廣告學,培養(yǎng)所有的人才;如果繼續(xù)為特定的行業(yè)特別是新聞業(yè)辦教育,結果將是災難性的。

應當承認,要科學且準確地把握新聞學與傳播學的異同是很難的。但是總結他們的異質(zhì)性與關聯(lián)性對于解決關于這兩個學科關系的迷思很有意義。而新聞學與傳播學,特別是大眾傳播學的異同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研究對象或研究領域的異同。這體現(xiàn)在兩方面,一方面是媒介范圍的異同,一方面是媒介內(nèi)容的異同。在媒介范圍方面,新聞學研究的是新聞媒介,主要是報紙、廣播、電視,也涉及新聞期刊,現(xiàn)今還有互聯(lián)網(wǎng);傳播學研究的主要是大眾傳播媒介,即新聞媒介加上電影、書籍,新聞期刊也擴展為所有不同種類的期刊。在媒介內(nèi)容方面,如果把大眾傳播媒介的內(nèi)容概括為新聞、言論、知識、文藝/文娛和廣告等五種主要的信息類型,那么,新聞學研究的是新聞與言論兩塊內(nèi)容,而且主要是圍繞著新聞與言論之采訪、寫作、編輯、評論、攝制、出版等“新聞工作”來進行研究。

(2)研究層面或?qū)W理層面的異同。大眾傳播學的研究層面是基于新聞、廣電、公關、廣告之上的一般性傳播規(guī)律的整體性層面,因而其學理層面也就比新聞學的學理層面更加抽象,更加一般,也更富有理論的概括性和指導性。同時,我們也不應忘記傳播學的應用學科,比如公關、廣告的研究層面或?qū)W理層面,又處于大眾傳播學之下與新聞、廣電相類似的層面上。

(3)學術立場或?qū)W術取向的異同。新聞學研究與教育一方面注重職業(yè)技能的培訓,一方面注重專業(yè)理念或?qū)I(yè)倫理的培養(yǎng),也就是注重人文理想、人文精神的灌輸與養(yǎng)成。歸根結底,新聞學具有鮮明人文取向,是人文學科。美國主流傳播學則是為了滿足政治、軍事、企業(yè)等不同利益集團的需要而產(chǎn)生的,從一開始就放棄價值理性,承認現(xiàn)行的傳播制度是合理的,只求工具理性,致力于尋找達成更佳傳播效果的方法與策略,從而成為直接服務于不同利益集團的經(jīng)營管理工具。因此, 美國主流傳播學具有鮮明的行為科學取向,是社會科學。

(4)研究方法的異同。傳統(tǒng)新聞學從來沒有單獨將研究方法作為問題提出來,這表明新聞學缺乏研究方法的自覺。這自然是一種基于科學主義立場所作的判斷。事實上,新聞學主要是運用歸納與演繹這些最基本的邏輯推理方法來開展研究,關注的重點是業(yè)務操作,即新聞的采、寫、編、評,以及新聞節(jié)目的攝影攝像與制作。美國主流傳播學一直強調(diào)運用社會調(diào)查、心理實驗、內(nèi)容分析等“科學性”方法來研究傳播效果,通過量化與統(tǒng)計的過程來求得實證性的結論,對傳播實踐作出準確的事實判斷,作為改進傳播活動的依據(jù)。

如前面所言,關于新聞學和傳播學這兩個學科的關系曾一度眾說紛紜,現(xiàn)在比較被接受的觀點是:新聞和傳播這兩個學科定位大不相同,但它們之間亟須互補。就我國的情形而言,新聞學與傳播學當下總體看來, 還是合的態(tài)勢大于分的趨向。

如果新聞學與傳播學的大趨勢是合,那么人文學科和社會科學能合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作為三大學科之中的兩個,人文學科與社會科學還在以下幾個方面存在差異:

第一,學科研究目標不同。一切科學,包括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其目的都是要揭示對象的性質(zhì)和規(guī)律、獲取關于對象的盡可能普遍的知識,其所要回答的主要是對象“是什么”、“怎么樣”以及“為什么”等問題。與此不同,人文學科的根本目的不是要獲取關于對象的知識,而是要探尋人的生存及其意義、人的價值及其實現(xiàn)問題,并由此表達某種價值觀念和價值理想,從而為人的行為確立某種價值導向,其所要回答的主要是對象“應如何”的問題。當然,人文學科也要研究物、研究各種事實性存在的性質(zhì)和規(guī)律;但它決不滿足于、決不止于發(fā)現(xiàn)對象的性質(zhì)和規(guī)律,而總是要進一步追問如此這般的對象、對象如此這般的性質(zhì)和規(guī)律對人的生存和發(fā)展、對人的價值及其實現(xiàn)有何意義。

第二,致思方向不同。對于科學與人文學科在致思方向上的區(qū)別,新康德主義弗萊堡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李凱爾特曾作過說明。李凱爾特曾分析過文化科學(大體上相當于人文學科)與自然科學的區(qū)別。他認為,因為要發(fā)現(xiàn)一般規(guī)律,所以自然科學在研究對象時總是致力于“抽象化”或“普遍化”,也就是說,它總是致力于把個別事實歸結為某種規(guī)律的作用和表現(xiàn),并把特殊規(guī)律提升為一般規(guī)律,從而抽象出越來越普遍的規(guī)律。因此,用科學的眼光來看人,人必然被抽象為無差等的“類”。與此不同,文化學科在研究對象時則總是致力于“具體化”或“個別化”,它強調(diào)和珍視各種個別的東西、富有個性特色的東西、獨特的東西的價值,并借此來開掘人的生存的豐富意義。文學、史學、哲學的研究都莫不如此,它們都是只有在表達了一種獨特的價值時才會受到人們的重視。

第4篇:新聞學的定義范文

【關鍵詞】踝關節(jié)不穩(wěn)定;重建手術;療效Chronic lateral instability of the ankle joint reconstruction operation treatment analysis

Chen JingchaoChen HuifengGuan Donghua

【Abstract】 objective Study of the reconstruction oper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lateral instability of the ankle joint effect.Method Selection in Zengcheng City, Xintang Dongguan city hospital and the Shijie hospital in 50chronic lateral instability of the ankle in patient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 for operation treatment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servative treatment group after treatment, Baird ankle score, measuring the anterior drawer test of reach distance and tilt angle, follow-up of curative effect.Observation group patients after ankle score 84.92+8.74,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talus reach 5.75+0.44 mm, talus relatively uninvolved tilt of 7.23+/-0.82DEG, were significantly small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observation group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excellent rate reached 96%, curative effect is obvious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Conclusion Operation reconstruction treatmen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reatment rate of good, improved ankle anatomy and kinematics function.

【Key words】 Ankle instability; reconstruction operation; curative effect【中圖分類號】G241.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5511(2012)06-0342-02反復的踝關節(jié)扭傷后出現(xiàn)關節(jié)局部疼痛、控制力減弱和本體感覺變差等相關癥狀,進而引起慢性踝關節(jié)外側不穩(wěn)定。手術重建是治療慢性踝關節(jié)外側不穩(wěn)定的有效手段,在此為了進一步分析慢性踝關節(jié)外側不穩(wěn)定的重建手術的治療效果,筆者進行了下列研究。現(xiàn)將結果匯報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07年4月-2011年4月在增城市新塘醫(yī)院和東莞市石碣醫(yī)院就診的50例慢性踝關節(jié)外側不穩(wěn)定患者的臨床資料,男39例、女11例,年齡25-48歲,平均年齡(34.98±8.38)歲。所有患者均為反復的踝關節(jié)扭傷后出現(xiàn)關節(jié)局部疼痛、控制力減弱和本體感覺變差等相關癥狀,結合前抽屜試驗(+)和距骨傾斜試驗(+)診斷為慢性踝關節(jié)外側不穩(wěn)定。納入標準:踝關節(jié)外側反復扭傷后發(fā)生腫脹、疼痛,其前抽屜試驗距骨前移>6 mm、距骨傾斜試驗的傾斜角較健側>9°。

1.2分組方法: 按照治療方式不同隨機將50例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25例患者。其中觀察組患者接受重建手術治療、對照組接受保守治療。兩組患者性別、年齡、身高、體重、病情等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重建手術方法:患者取仰臥位、進行連續(xù)硬膜外麻醉,患側臀部墊高、大腿根部綁扎氣壓止血帶。首先在距離外踝遠端2-3cm處做一長約8cm的弧形切口,清理并修剪斷裂或挫傷的距腓前韌帶、距腓后韌帶及跟腓韌帶。然后再距外踝近端10cm處沿腓骨后緣做一長約3 cm的縱形切口,游離腓骨短肌肌腱并沿正中線切開,靠近端切斷前側半用自制肌腱分離器經(jīng)皮下隧道分離牽拉到第一切口內(nèi),腓骨短肌腱遠端止點保留。在外踝遠端2.5cm處由前向后鉆一腓骨骨道,距腓前韌帶距骨附著點處及跟腓韌帶跟骨附著點處各鉆一孔距約1.8cm、隧道直徑約4.5 mm的V形骨髓道,將肌腱依次從跟骨隧道外踝隧道、距骨隧道穿過,將踝關節(jié)保持在中立位、足輕度內(nèi)旋,最后縫合修補關節(jié)囊及傷口。

1.3觀察指標: 所有患者在術后進行Baird踝關節(jié)評分,并行應力位X線檢查、測量前抽屜試驗距骨前移距離、距骨傾斜試驗的傾斜角相對健側的角度。隨訪患者出院后情況,并按美國足踝外科學會踝后足評分標準進行療效評定。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對計量資料進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卡方檢驗或非參數(shù)秩和檢驗,所有檢查結果均按P<0.05作為判斷為有統(tǒng)計學差異的標準。

2結果

2.1 兩組患者術后踝關節(jié)評分及測量指標

觀察組治療后踝關節(jié)評分84.92±8.74、距骨前移5.75±0.44mm、距骨相對健側傾斜7.23±0.82°。通過t檢驗可知,觀察組踝關節(jié)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1)、距骨前移距離和傾斜角度均明顯小于對照組(P<0.01)。

2.2 兩組患者隨訪治療效果情況。 觀察組患者療效優(yōu)18例、良6例、差1例,優(yōu)良率96%;對照組患者優(yōu)11例、良5例、差9例,優(yōu)良率64%。通過非參數(shù)秩和檢驗可知,觀察組的治療效果明顯好于對照組(P<0.05)。

踝關節(jié)是人體重要的負重關節(jié),其穩(wěn)定性對于運動功能具有尤為重要的意義。但是在日常生活及體育運動中踝關節(jié)扭傷的發(fā)生率非常高,當急性扭傷后處理不當、休息時間不夠、損傷反復發(fā)生就會引起慢性踝關節(jié)不穩(wěn)定[1]。相關研究表明80%以上的踝關節(jié)扭傷會伴有外側韌帶的損傷,進而導致踝關節(jié)外側不穩(wěn)定的發(fā)生[2]。踝關節(jié)外側不穩(wěn)定可以分為功能性不穩(wěn)定和機械性不穩(wěn)定,且在發(fā)病時具有一定的重疊性、兩者通常會合并發(fā)生[3]。

及時的手術重建治療對于踝關節(jié)功能的恢復具有積極的意義。通過我們的研究可知,接受重建手術的觀察組患者治療后踝關節(jié)評分84.92±8.74、明顯高于對照組,距骨前移5.75±0.44 mm、距骨相對健側傾斜7.23±0.82°,均明顯小于對照組。距骨前移和傾斜角度變小、說明踝關節(jié)的解剖結構得到恢復,關節(jié)評分越高、說明踝關節(jié)功能恢復越好[4]。由此可以看出,手術重建治療對于恢復踝關節(jié)正常的解剖結構、維持關節(jié)正常功能具有積極意義。進一步隨訪分析患者的治療效果可知,觀察組患者治療的優(yōu)良率達到96.0%,療效明顯好于對照組。

根據(jù)上述討論我們得出結論,手術重建治療能夠有效的提高治療優(yōu)良率,改善踝關節(jié)的解剖學結構和運動學功能。參考文獻

[1]Tang Yu. Advance of Treatment forChronicAnkleInstability. Chin J Rehabil TheoryPract, 2008, 14, (5):449-451.

[2]曹飛,徐順利,王世海. 早期手術重建治療踝關節(jié)外側不穩(wěn)定的療效分析[J].中國骨與關節(jié)損傷雜志,2010,25(2):169-170.

第5篇:新聞學的定義范文

一、新聞傳播進入大傳播時代

隨著媒介技術的發(fā)展,報紙、廣播、電視等傳統(tǒng)媒介與手機、網(wǎng)絡等新興媒介相互融合,新聞傳播進入了媒介融合時代;隨著個人掌握媒介技術的快捷,自媒體成為了時代的新寵;社會化網(wǎng)絡的迅猛發(fā)展,使其成為最具影響的新聞源。這些變革,將新聞傳播推入到大傳播時代。

1.新聞傳播進入媒介融合時代

20世紀80年代,美國的媒介發(fā)展就呈現(xiàn)出多功能一體化的“融合媒介”趨勢,這種媒介被定義為“印刷的、音頻的、視頻的、互動性數(shù)字媒體組織之間的戰(zhàn)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聯(lián)盟”。媒介融合是一場基于信息技術創(chuàng)新和社會話語重組的媒介整合,這樣一種整合帶來了新聞業(yè)的融合,給新聞傳播帶來了五類變革:一是新聞表述方式的融合,即新聞表達運用了多種媒介和互動技能來完成;二是新聞采集的融合,記者需要運用多媒體技術對新聞進行信息的采集;三是新聞制作流程的融合,主要是對新聞制作模式的改變;四是媒介間融合,指不同媒體之間的合作,包括內(nèi)容和新聞資源共享;五是所有權融合,指不同類型的媒介如報紙、電臺、電視臺和網(wǎng)站,其所有權可以融合為一家傳媒集團,實現(xiàn)資源共享。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報告提出“整合新聞媒體資源,推動傳統(tǒng)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fā)展”。媒介融合成為我國新聞媒體發(fā)展的指導方針。這些變革將新聞傳播推入了大傳播時代。

2.新聞傳播進入自媒體時代

自媒體,被稱為“WeMedia”,2003年7月由美國新聞學會提出,指“普通大眾經(jīng)由數(shù)字科技強化、與全球知識體系相連之后,一種開始理解普通大眾如何提供與分享他們本身的事實和新聞的途徑?!惫韫戎腎T專欄作家,《圣何塞水星報》專欄作家丹•吉爾默2004年出版了專著《自媒體》,這本書的副標題就是“草根新聞,源于大眾,為了大眾”,這表明任何人都可以使用個人博客、網(wǎng)絡聊天組、郵件和其他工具制作新聞。網(wǎng)絡時代自媒體使新聞傳播發(fā)生了根本性的變革。2006年美國《時代》周刊的年度人物就是“你”,是互聯(lián)網(wǎng)使用自媒體的“你”。自媒體時代,社會從機構向個人過渡,個人是數(shù)字時代民主社會的公民。大新聞媒體已經(jīng)失去了它的壟斷地位,現(xiàn)在可以實時消息的全球觀眾就是新一代的草根記者,新聞在他們自己的手中。通過配備筆記本電腦、手機、數(shù)碼相機,這些從讀者轉變而來的報道者將來自身邊的消息轉換為新聞,這一轉變深刻揭示了我們消費新聞過程的改變。

3.新聞傳播進入社會化時代

網(wǎng)絡的基本特征是連接,而越來越持久和擴大的連接使網(wǎng)絡社會化成為必然。特別是今天的Web2.0時代,互聯(lián)網(wǎng)的重心正在轉向社會化媒體。社會化媒體是網(wǎng)絡社會覆蓋面最廣最具代表性的傳播媒介。在社交媒體的傳播平臺上,新聞傳播的主角是用戶,用戶需要是新聞傳播的起點和目標。同時,社會化媒體中的新聞內(nèi)容生產(chǎn)與社交是相互結合的,社會關系與新聞生產(chǎn)兩者相互融合在一起。社會化媒體平臺上的新聞內(nèi)容是連結人們關系的紐帶。因此,不難理解,在爭奪用戶的競爭中,從Facebook到Linkedln,各大社交網(wǎng)絡紛紛推出了新聞媒體產(chǎn)品。新聞服務成為保持用戶黏性的競爭焦點。同時,社交網(wǎng)絡也成為了最有影響的新聞源。美國皮尤研究中心2015年發(fā)表的報告顯示,美國63%的用戶通過Face-book和Twitter等社會化媒體獲取新聞,成逐年上升趨勢,社交網(wǎng)絡正日益成為有影響力的新聞源,新聞傳播已經(jīng)進入了社會化時代。

二、新聞傳播學教學理念變革

新聞傳播從“小新聞”進入到“大傳播”時代,隨之帶來的是新聞傳播學科教學理念的變革。新聞傳播學科是一門年輕的學科,同時又是一門發(fā)展日新月異的學科,新聞傳播學的教學理念也必須與時俱進。隨著新聞傳播進入“大傳播”時代,新聞傳播學應從新興媒介技術的掌握、增加社會科學課程和新媒體媒介素養(yǎng)三方面變革教學理念。

1.新興媒介技術課程的拓展

媒體融合指的是不同類型的媒體的合作,包括手機和報紙、電視和網(wǎng)絡等各種傳統(tǒng)媒體和新興媒體的融合。媒體內(nèi)容的數(shù)字化,再加上無處不在的高速寬帶連接和上網(wǎng)設備的擴散,正在改變新聞傳播內(nèi)容的和流通方式。傳統(tǒng)媒體平臺和產(chǎn)業(yè)結構,需要大幅革新才能跟上不斷變化的媒體環(huán)境。當今社會的新聞傳播人才不僅需要多種掌握新興媒介技術,還需要培養(yǎng)在新媒體、傳統(tǒng)媒體和社交媒體之間融合貫通的能力,即跨媒介思維的能力。因此,無論是媒介融合時代的新聞傳播,還是自媒體的新聞傳播,抑或通過社交媒體傳播新聞,新興的媒介技術是一道跨不過的門檻。在美國,根據(jù)對美國15家頂級新聞學院的調(diào)查,結果顯示各家新聞學院近十年來增加了大量的新媒體技術課程以適應新聞業(yè)變革,包括計算機編程、社交媒體新聞學、大數(shù)據(jù)新聞學、數(shù)字受眾分析以及新技術(如無人機、谷歌眼鏡)應用等。而我國的新聞傳播學教育中,新媒體技術的教學往往落后于業(yè)界實踐。從教學課程的設置中,我國的新聞傳播學科亟需建立較為完整和先進的新媒體技術課程,并且依據(jù)各大高校自身的特色培育優(yōu)勢課程。傳統(tǒng)媒體具有不可替代的專業(yè)性、權威性和高質(zhì)量的新聞內(nèi)容,而新媒體吸引年輕受眾,有更高層次的互動。新媒體和舊媒體的融合是一種“化學反應”,因此,貫通各種媒介的思維能力非常重要。當新聞發(fā)生時,能迅速判斷,選擇多種媒體手段進行報道。并能運用多種媒介手段制作出打動受眾的新聞產(chǎn)品,在社交媒體上傳播并引發(fā)關注。新聞傳播學科需要建立跨媒體課程培養(yǎng)這種跨媒介的整合思維。

2.增加社會科學課程

在我國的學科劃分中,新聞學屬于人文科學,而傳播學屬于社會科學。但歸根結底,新聞傳播學與社會學科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特別在新聞傳播與社會聯(lián)系日益緊密的今天,新聞傳播學科應該增加社會科學的課程,以應對新聞傳播學的大傳播時代。從歷史的源流來看,傳播學的產(chǎn)生、發(fā)展與社會學、心理學、政治學、經(jīng)濟學等社會科學有密切的聯(lián)系,新聞學的采訪構思等也遵循社會學的調(diào)查研究方法??梢哉f,新聞傳播學發(fā)展至今,與社會科學聯(lián)系緊密,譬如新聞媒體與其賴以生存的權力和控制力之間保持相互依存的關系,同時還反過來曲解、改變,甚至挑戰(zhàn)這種相互依存的關系。這種新聞傳播與社會的關系在大傳播時代變得日益復雜,數(shù)字媒介重構了權力關系和社會秩序。為了厘清媒介如何推進了社會和世界,新聞傳播學科需要增加社會理論的課程與實踐,以廓清這個錯綜復雜、令人困惑的媒介化世界。數(shù)字媒介社會中的媒介實踐、網(wǎng)絡化社會、網(wǎng)絡化政治、媒介與資本、媒介與權力、媒介文化、媒介倫理與正義等方面的研究都需要社會理論的支撐。西方主流的新聞傳播學教育早在19世紀20年代就開始重視新聞傳播學科的社會學科課程。威斯康星大學新聞系的新聞本科課程設置中,新聞學的課程只占四分之一,而其余大部分是社會科學的內(nèi)容,試圖用社會理論課程教學啟發(fā)學生發(fā)現(xiàn)與考察大眾媒介在社會中的角色和作用。40年代傳播學奠基人施拉姆在愛荷華大學任新聞學院院長時,也增設了社會學、經(jīng)濟學和政治學等社會科學的課程。60年代,美國主流的新聞教育已經(jīng)確立了社會科學與人文學科和新聞專業(yè)技能融合的課程結構。而我國的新聞傳播學科發(fā)軔于新聞學的創(chuàng)立,一開始是沿襲美國早期的新聞學專業(yè)教學模式,重專業(yè)技能輕人文社科素養(yǎng),導致大量的新聞專業(yè)學生走上媒體崗位,難以勝任迅速變革的媒體格局。盡管高校的新聞傳播學科已經(jīng)由新聞學拓展到新聞傳播學,逐漸增加了社會學科的課程,但面對新聞傳播學與社會日益緊密的局面,學科的課程設置還應加大社會理論與新聞傳播實踐結合的課程類別。

3.媒介素養(yǎng)教育的重要性

第6篇:新聞學的定義范文

【關鍵詞】 新聞學;傳播學;國際新聞傳播;國際傳播

一、國際傳播研究的現(xiàn)實狀況

國際傳播是一個年輕的、正在發(fā)展的、充滿活力而又具有迫切現(xiàn)實性的新興學科。

從國際方面看:國際傳播的最初研究起源于美國。60年代末,國際傳播作為一個學科在美國開始得到了承認。1971年,位于華盛頓的美利堅大學國際關系學院率先開設了國際傳播的碩士學位課程。70年代,國際傳播研究走向國際化。在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推動下,成立于1957年的聯(lián)合國下屬的教科文組織國際大眾傳播協(xié)會,于1978年設立了國際傳播分會,作為其12個分會之一。隨后,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又先后組織出版3本報告:《多種聲音,一個世界》(1981)、《世界交流報告》(1989)和《世界傳播概覽——媒體與新技術的挑戰(zhàn)》(1997)。1994年,國際傳播分會開始出版自己的會刊《國際傳播》,每半年出版一期。在每年召開一次的國際大眾傳播協(xié)會的近幾次會議上,國際傳播成為最熱門的論題之一。

與此同時,民間的研究自80年代以來方興未艾。在我們不完全的資料收集中,80年代涉及國際傳播的書目就有十數(shù)種。如:《組織中的國際傳播》、《國外新聞和世界信息新秩序》、《全球信息與世界傳播:國際關系的新領域》、《二十世紀的國際新聞播報》、《傳播的國際百科全書》等。90年代以后的研究著作更多。例如:《國際傳播中的現(xiàn)實議題》、《全球新聞業(yè):國際傳播的歷程》、《資本主義與傳播:全球文化和信息經(jīng)濟》、《超越國家主權:90年代的國際傳播》、《國際傳播與全球化:批判導論》等(以上見中國國家圖書館的館藏書目)。①筆者發(fā)現(xiàn),國際傳播的研究以美國領先,大部分的著作也多出自美國。這一點顯然與美國是一個國際傳播大國,掌握了世界傳播信息量中相當大的比重有關。在目前世界排名前10位的媒體集團中,美國就占了5家。②

從國內(nèi)方面看:在我國,國際傳播的研究可以說剛剛處于起步階段。1982年傳播學才通過著名傳播學者施拉姆介紹到中國。同年年底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的新聞研究所召開了第1次全國傳播學研討會。1985年復旦大學成立了高校第1個傳播學研究機構“文化與傳播研究中心”。1986年,在黃山召開了第2次全國傳播學研討會。1988年,在北京,人民大學輿論研究所進行了第一次社會輿論調(diào)查。經(jīng)過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低潮,1993年在廈門召開的第3次全國傳播學研討會確定了傳播學本土化的方針,1995年在成都召開的第4次全國傳播學研討會拓開了傳播學更廣闊的研究領域,1997年中國國務院學術委員會對傳統(tǒng)學科體系進行調(diào)整,傳播學開始被并入原來的一級學科新聞學,稱新聞傳播學,下設新聞學和傳播學兩個二級學科。在傳播學20年的引進、介紹、研究和本土化、實用化過程中,國際傳播是發(fā)展最晚的一個分支領域,直到90年代末,才在各個高校和研究所成立專門的教學與研究機構。目前在北京初步形成了以北京廣播學院國際傳播學院、清華大學國際傳播研究所、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國際傳播研究所等幾家為主的格局。在國內(nèi)傳播學一百多本著作上千篇文章中,有關國際傳播方面的論著只占很少的一部分。目前,我們查到的國內(nèi)以國際傳播為題的中文書只有3本,一是北京廣播學院院長劉繼南教授主編的《國際傳播論文集》(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0年),二是北京廣播學院國際傳播學院院長蔡幗芬教授主編的《國際傳播與對外宣傳》(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0年),三是譯著,即美國羅伯特·福特納的《國際傳播:全球都市的歷史、沖突及控制》(華夏出版社2000年)。有關的文章也不是很多。經(jīng)初步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這其中,從大的方面講,北京廣播學院國際傳播學院的研究集中在國際關系與大眾傳播、對外宣傳與國際關系及對傳播學的譯介方面,清華大學國際傳播研究中心的研究則集中在對策論、國外輿情分析、焦點問題報道等實用化內(nèi)容方面。該研究中心出版了60期輿情分析報告并成立了陽光論壇,建立了自己的網(wǎng)站。

筆者認為,剛剛起步的中國國際傳播學研究還存在許多弱點,大致說來就是研究的玄化、泛化、空化和術化。所謂玄化是指在傳播學的介紹、引進過程中偏重引經(jīng)據(jù)典、直譯許多國外名詞而缺乏對文本的中介轉換,造成概念混亂,這種做法顯然不利于這門學科的清晰化和本土化。泛化則表現(xiàn)在研究的平面化,不界定學科邊界,不限定學科內(nèi)容;而是把一切現(xiàn)象都往傳播學里面裝,似乎一切人類文化現(xiàn)象都是傳播現(xiàn)象,一切跨越了國界的信息交流都是國際傳播,結果使研究目標無法鎖定和深入??栈俏覀冞^去政治化研究傳統(tǒng)的延續(xù),在缺乏實證研究、量化研究、具體研究、微觀研究的基礎上空發(fā)議論,有的只是生拉硬套某種哲學理論,結果背離了研究的科學精神。術化則集中于對策研究,一切以實用化為目的。當然,如果的的確確搞“術化”,那應該是先基礎(術)、再理論(學)再運用(學術),但實際上這個過程在很大程度上被忽略了。

從樂觀一面看,盡管存在許多弱點并且剛剛起步,但國際傳播學仍然是一個充滿希望和前途的新興學科。恩格斯告誡我們,“歷史過程中決定性因素歸根到底是現(xiàn)實生活的生產(chǎn)和再生產(chǎn)”。③一旦社會上產(chǎn)生了某種需要,那將會比10所大學都更能推進研究的深入。國際傳播發(fā)展的兩大背景是人類社會的全球化和民族國家化、以及大眾傳播的興起和傳播分化。這決定了國際傳播在這個歷史過程中已經(jīng)而且必將繼續(xù)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所以對國際傳播學進行深入研究是時代的任務和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國際傳播學的學科來源

國際傳播并非無本之木。其學科來源,大約有3個方面。

國際傳播來源之一是傳播學。傳播學是一門起源于40、50年代,成熟于60、70年代,并在80年代以后得到了巨大發(fā)展的新興學科。在中國國家圖書館的館藏目錄中,有關傳播學的英文著作就達4000多種。從體系上看,傳播學研究包括傳播定義,人類傳播史,傳播符號、過程、結構,傳播方式和媒介,傳播受眾和效果,傳播制度與控制,國際傳播和全球傳播,傳播學流派等內(nèi)容。傳播學本身就是來源于政治學、社會學、心理學、新聞學等多種學科的一門新學科,在發(fā)展的過程中又加入了控制論和信息論等新元素。從理論上看,現(xiàn)在形成了注重研究過程、以實證為特點的美國學派和注重研究后果、以理論批判為重點的歐洲學派。傳播學與國際傳播的契合點主要在政治方面。日本學者鶴木真曾把國際傳播定義為“以國家社會為基本單位,以大眾傳播為支柱的國與國之間的傳播”。④另一個日本學者生田正輝更是直截了當?shù)刂赋觥皣H傳播的首要特征,是它與政治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它是一種由政治所規(guī)定的跨國界傳播”。⑤由此而來,國際傳播研究的重點在于國際傳播內(nèi)容的價值問題、信息與主權問題、文化霸權問題、信息全球化及國際信息秩序問題等方面。這些課題對國際傳播中的宏觀問題和理論問題賦予了較大的注意。

新聞學是國際傳播的來源之二。它發(fā)韌于報刊出現(xiàn)后的18世紀,在19世紀末新式新聞的崛起中初步形成。20世紀上半期出現(xiàn)了種種有巨大影響的新聞學理論,20世紀50年代以后又開始融入了大眾傳播學,形成了新聞傳播學。新聞學包括新聞學理論、業(yè)務和新聞傳播史三部分。作為應用學科,新聞學的業(yè)務部分是一個更龐大的學科分支,大大多于、強于其理論部分。新聞學與國際傳播的結合在于新聞的業(yè)務實踐從一開始就包括國際新聞部分。

然而,筆者所見,國內(nèi)學者包括新聞界對國際新聞的認識存在模糊不清、界限不明的現(xiàn)象。國際新聞似乎是指與國內(nèi)新聞相對的那部分內(nèi)容,即屬于“國際方面的消息”那一類。同時,面向國外的新聞報道及其他傳播活動則被看作是對外宣傳。其實,從國際傳播的角度來看,國際新聞應該指跨越了國界的新聞,并不僅僅是來自國外的新聞,也不僅僅是對外宣傳,而是雙向互動的新聞。

從歷史上看,在新聞報道的內(nèi)容中,國際新聞從一開始就占據(jù)了較大的比重。大眾報刊興起后,國內(nèi)新聞、地方新聞逐漸奪走了國際新聞的地盤。但是即使在新式新聞到達頂峰的19世紀末的美國,國際新聞仍然穩(wěn)定地占據(jù)著相當大的新聞比重。隨著20世紀初世界體系的形成,國際新聞所占的比重一直保持穩(wěn)定,當然隨著國際局勢的變化有時稍有增減。⑥按照傳播學的觀點,國際新聞,實際上屬于國際傳播范疇;而且可以說,國際新聞是國際傳播的主要組成部分。對國際新聞的認識,是國際傳播學出現(xiàn)的基礎。在新聞史中曾出現(xiàn)過政黨報刊、言論紙向大眾報刊、新聞紙轉變的過程,在國際新聞傳播的歷程中也同樣遵循這樣一條軌跡。在新聞史早期,國外新聞報道主要發(fā)生在民間(即傳播者主要為民營辦報人)。進入20世紀后,隨著國際社會的形成與競爭的激化,國家開始成為國際新聞的重要傳播者,國際新聞開始明顯地表露出其政治性和實用性。這時國際新聞的首要特征就是宣傳。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是各國主動認識并開始運用國際新聞進行宣傳的重要時期。一戰(zhàn)以后特別是二戰(zhàn)之中,這種認識和運用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冷戰(zhàn)時期,這一傳統(tǒng)得到了延續(xù)。到了20世紀末,國際新聞的宣傳特征才在表面上有所減弱。

總之,國際新聞是新聞學與國際傳播的結合點,其重要特征表現(xiàn)為政治性和實用性。英國新聞界泰斗北巖勛爵曾任英國一戰(zhàn)時期對德宣傳總監(jiān)。傳播學的創(chuàng)始人拉斯韋爾早在1927年就出版了《世界大戰(zhàn)中的宣傳技巧》一書。早在1931年出版的關于國際傳播的兩本書《國際傳播:美國的態(tài)度(Calrk, Keith,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the American Attitude, NY1931)、《國際傳播:語言問題論文集》(Herbert NShelton,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 Symposiumon the Language Problem, London 1931),也都涉及對外宣傳問題。于1984年出版了第一部中文《國際傳播》專著的臺灣學者李瞻本人也是一個新聞史學家。由于國際新聞只是新聞中的一個現(xiàn)象,對外宣傳是一個實際操作問題,加之新聞學本身又是一個實用性的學科,所以在新聞學的論著中,鮮有詳論國際傳播者,有的也只是強調(diào)其宣傳功能。所以從新聞學演化而來的國際傳播研究,其側重點主要在“術”的研究,即宣傳技巧、效果以及對策研究。但是按現(xiàn)在我國的學科分類,國際傳播要在新聞學和大眾文化事業(yè)中去查找,這雖能表明國際傳播與新聞學的淵源關系,但嚴格說來這種學科界定并不科學,也不太符合現(xiàn)實需要。

國際傳播的來源之三是國際關系學。國際關系學最早就是國際政治學。一戰(zhàn)以后政治學由傳統(tǒng)的歷史比較分析轉向現(xiàn)實主義政治,于是國際政治學逐步轉化為國際關系學。20年代后,現(xiàn)實主義政治學占據(jù)了主流。二戰(zhàn)后,行為主義政治學開始濫觴,國際關系學也在這個過程中發(fā)展起來了。國際關系學包括國際關系史、國際關系現(xiàn)狀及控制、國際關系理論等幾個方面。國際關系學是一門“能夠幫助人們理解、預見、評價乃至控制國家間關系和國際現(xiàn)狀”的學科。⑦它包含兩個研究層面,一是雙邊和多邊層面的國際關系,二是宏觀國際關系體系。國際關系學關注的主要內(nèi)容包括:國家作為國際基本行為體的利益、力量、外交戰(zhàn)略,國際間的競爭與合作,國際關系的體系與結構、動力與控制及演變和預測等。國際傳播在國際關系的微觀和宏觀層面都是重要因素。西方國際關系學者是在60、70年代開始從國際關系角度進入國際傳播領域的。這一時期行為主義在國際關系學中占據(jù)了主流地位。行為主義試圖從可觀測、可控制的國家行為出發(fā),建立一種“精確”和“科學”的國際關系學。創(chuàng)造了國際關系學分析模型的美國學者卡爾·多伊奇,在60年代出版的一系列著作中,建立了國家外交決策系統(tǒng)和國際一體化的控制系統(tǒng),其中大眾傳媒和民間輿論傳播的通訊交換和控制在這一模型中占據(jù)重要地位。羅伯特·諾斯則在國家間信息傳遞的媒介模型之上建立了內(nèi)容分析和決策心理分析理論(Contemporary Political Analysis, 1967)。所謂內(nèi)容分析是總體分析,就是通過對大量的國際信息進行數(shù)據(jù)化處理和分析,直觀地把握國際體系;所謂決策心理分析則是個體分析。理查德·梅里特著重在國際傳播的過程和內(nèi)容方面做文章,建立了包括政府行為體、非政府行為體和文化交流在內(nèi)的國際傳播三元交叉模型(Communication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 1972)。⑧后來,一些學者進行了不少媒體與外交、輿論與對外關系的專題研究,創(chuàng)立了“公共外交”(Public Diplomacy)研究領域。當然還有一些學者試圖從大眾傳播和國際關系這兩個不同的學科角度來搭建相互關系(如臺灣學者周莉音《國際關系中國際傳播之角色》,黎明文化公司1985),但總有些缺乏深度、缺乏理論貫通性的感覺。在近年來從國際關系學角度進行的國際傳播的研究中有兩點值得注意:一是在國家行為個體、國家力量及力量顯示方面,有人認為傳統(tǒng)的國家力量研究,其定量分析僅僅集中在基本實體、經(jīng)濟能力、軍事實力和貫徹目標的意志力幾個方面是不夠的;應該而且必須加上國家的信息能力,包括信息的收集、整理、擴散及控制,因為信息能力也是一種重要的國家力量。二是在國際關系整體及全球化問題方面,有人認為必須加入國際傳播因素。在當代的國際關系體系中,如果缺乏國際傳播體系,那是非常不完整的,因為國際傳播體系也是國際關系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從國際關系角度出發(fā)研究國際傳播,能為我們從理論和實際、微觀和宏觀兩個層面理解國際傳播提供不少有益的幫助。

從以上國際傳播的3個學科來源看,國際傳播是一個交叉性的學科,它與上述3個學科都有淵源關系,又不完全直屬于其中任何一個。其多學科性、交叉性恰恰符合當代社會科學綜合化與學科分化的一般趨勢。

三、深化國際傳播研究的思考

對于深入推進國際傳播學的研究,我們認為至少有4個方面的工作要做:國際傳播的本體論研究、國際傳播史的研究、國際傳播“術”(技巧)的研究及國際傳播學科體系的理論研究。

國際傳播本體論要解決國際傳播是什么的問題,也就是國際傳播的定義問題。我們可以說傳播學研究“社會信息的傳遞和信息系統(tǒng)的運行”,但是我們是不是可以簡單地說國際傳播研究“國際間社會信息的傳遞和系統(tǒng)運行”?我們可以說新聞學研究“對新近變動事實的傳播”,但是我們是不是可以簡單地說,國際傳播是“對新近變動的國際事實的傳播”,或者說是“對新近變動的事實的跨國傳播”?我們可以說國際關系學是研究“國際關系體系的運行和演變規(guī)律”,但是我們是不是可以簡單地說國際傳播是研究“國際傳播體系的運行和演變規(guī)律”?應該說上述說法都有道理,但未必全面準確地反映了現(xiàn)實。

在傳播學的體系建立過程中,美國學者拉斯韋爾提出的5個W的體系模式很有創(chuàng)建性,為傳播學界所廣泛接受。但實際上國際傳播在每個W的具體定位上都存在分歧。如在傳播者方面,有人認為應該主要是指國家或國家的組織,有人認為還應包括國際組織、跨國公司和有影響力的個人,還有像梅里特,則提出了三元模式。在傳播內(nèi)容方面,有人認為主要是指國際新聞的傳播,有人提出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信息的三分法,還有人則認為應該包括一切信息。在傳播工具或渠道方面,有人認為主要是指大眾媒介,而且重點是電子媒介;有人則認為應包括人際交流的一切方式。在傳播受眾方面與在傳播者方面存在的問題一樣,有人認為應該有特定的傳播對象;有人則認為凡是面向國際社會的傳播都是國際傳播;而所謂國際社會,就是沒有國界的社會。與上述諸方面相比,可以說國際傳播在效果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最多,而且效果研究也是最引人注目的。但是,同樣在這一方面,“公共領域”理論、制碼解碼理論、“議程”設置理論、“文化霸權”理論都在大行其道。很明顯,只有對上述的分歧和爭論進行梳理和明確化,才能建立對國際傳播的本體論認識。

國際傳播史是對國際傳播進行深入研究的重要基礎。史學的最大特點就是其綜合性。恩格斯說過,我們只知道一門科學,這就是歷史學。一切現(xiàn)代社會科學都是從歷史學中分離出來的,一切現(xiàn)代學科的建立都離不開對該學科所探討的社會現(xiàn)象的歷史考察。對國際傳播的歷史考察也是我們必須做的工作。而這方面的研究也存在明顯的缺陷。例如關于國際傳播的起源,有人從國際關系學角度出發(fā),認為國際傳播始于16、17世紀近代國家的出現(xiàn)和國際關系的起源,這種說法忽略了傳播業(yè)的內(nèi)在發(fā)展。有人從媒介發(fā)展的角度看,認為國際傳播源于1835年哈瓦斯通訊社的成立和電報的出現(xiàn)(李瞻《國際傳播》1984,福特納《國際傳播:全球都市的歷史、沖突與控制》2000),這種說法又忽略了在此之前報刊的作用。還有人則從國際政治角度考察,認為國際傳播發(fā)軔于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各國的戰(zhàn)時宣傳,這種看法顯然比較狹窄。在眾多新聞史著作中,有關國際新聞史和國際傳播史的研究不受重視,往往被擠在對外宣傳的角落。實際上,考查國際傳播史的起源與發(fā)展應考慮其本身內(nèi)在的規(guī)律,并應綜合社會相關因素進行綜合研究。

國際傳播技巧主要研究國際傳播現(xiàn)狀和對策論方面的問題,也是國際傳播學深入研究的重要內(nèi)容,應該包括世界傳播體系的框架及運行機制、國外重要媒體介紹、媒體信息的分類及量化、輿情分析模式、媒介事件與報道技巧、傳播者形象與傳播效果、國際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內(nèi)容。需要說明的是,在這一方面更需要重視的是觀念的變化,應從政治宣傳的角度轉換到報道和經(jīng)營的角度,注重對象研究,收聽率、收視率的研究。再好的宣傳沒有聽眾和觀眾只能是空談。目前世界信息秩序不均等是一個嚴重的問題,對發(fā)展中國家來說,除了經(jīng)濟技術原因外,經(jīng)營方式和觀念的落后恐后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重要因素。

最后,建立國際傳播學的理論框架是一項不斷帶有總結性意味的工作,也是國際傳播能否作為一個綜合性的分支學科或問題研究而生存發(fā)展的關鍵。它所包括的內(nèi)容至少有對國際傳播的本體認識、研究對象和目的、帶有理論抽象性的國際傳播史和現(xiàn)狀分析、國際傳播各種理論介紹、國際傳播體系的運行及控制、國際傳播技巧概述以及國際傳播的未來發(fā)展等等。只有搭建起科學的理論框架,國際傳播學才能真正建立起自己的研究平臺,從而在眾多的分支學科中有自己的立足之地。

注釋:

① 80年代涉及國際傳播的書目原文:

1)Baskin, Otis W,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in Organizations, Calif1980

2)Stevenson, Robert, Foreign News and New World Information Order lowa State Univ Pr1984

3)(Mowlana, Hamid, Global information and World Communication: New Frontiers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NY1986)

4)Fenby, Tonathan, The Intermational News Services: a Twentieth Century, NY1986

5)Bamouw, Erik,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Communications NY1989

90年代以后研究著作原文:

1)Matin, Lesie John, Current Lssues in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NY1990

2)Merrill, John Calhoun, Global Joumalism: Journey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NY1991

3)Garnham Nicholas, Capitalism and Communication: Global Culture and the Economics of Information London 1990

4)Herbert I Schiller, Beyond National Sovereignty: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in the 1990s NJ1993

5)Ali Mohammadi,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Globalization: Acritical Introduction, London1997

② 洛特非·馬赫茲:《世界傳播概覽—媒體與新技術的挑戰(zhàn)》,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1999年,第97頁。

③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4卷,第477頁。

④⑤ 轉引自郭慶光:《傳播學教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年,第237頁,第238頁。

⑥ 國際新聞在新聞中的比重問題,是一個需要進行實證性研究的問題。在早期的報刊中,其比例無疑是很高的,例如英國第一份日報《每日新聞》,其創(chuàng)刊號的聲明就明確指出該報是以翻譯荷文、法文消息為主,“迅速、正確而公正地報道國外新聞”(見鄭超然等《外國新聞傳播史》,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年,第63頁)。中國最早的報刊也是以國際新聞為主,有的就以《各國消息》為報名(見白潤生《中國新聞通史綱要》,新華出版社1998年,第26-30頁)。

進入20世紀80年代,美國的重要報刊《時代》周刊、《新聞周刊》、《美國新聞和世界報道》中用于國外新聞報道的頁數(shù),占其總數(shù)的22-24%。(見威廉·哈森《世界新聞多棱鏡》,新華出版社2000年,第77-78頁)。

第7篇:新聞學的定義范文

學界:教學與科研不可脫離新聞實踐。

徐寶璜的《新聞學》包括新聞的定義、新聞的價值、新聞的采集、新聞的編輯,以及廣告、發(fā)行等。新聞理論、新聞業(yè)務及廣告經(jīng)營等內(nèi)容,都與新聞實踐有很大關系。新聞學作為比較年輕的學科,其理論架構尚稚嫩,許多部類的架構大而不詳。有些部分僅僅是經(jīng)驗積累,還未上升到理論層面。這種情況正好表明,新聞教育不能脫離實踐,而要積極吸收優(yōu)秀的新聞研究成果。

我們經(jīng)常聽到這樣的議論:學界的教學與業(yè)界的實踐存在脫節(jié)的現(xiàn)象。課程設置和教材比較陳舊,業(yè)界前沿的改革創(chuàng)新已經(jīng)在轟轟烈烈進行,卻還沒有走進課堂。實際做起來也確實有一定的難度。傳媒業(yè)的變化日新月異,不僅新媒體不斷涌現(xiàn),即便是傳統(tǒng)媒體,其形態(tài)、內(nèi)容、運營模式,也在改革創(chuàng)新中往縱深發(fā)展。可以說年年月月都有新東西,令你眼花繚亂。教材是相對固定的,很難經(jīng)常變。當然,應對能力強的老師會拋開教材,從實際情況出發(fā),講一些新鮮的、前沿的東西。既要傳播已定型的古今中外新聞理論成果,又要總結最新的實踐經(jīng)驗,將兩者完美結合起來,形成能指導新聞教育的重要理論陣地。

業(yè)界:經(jīng)驗還需上升為理淪。

“新聞有學還是無學?”這一直是學界和業(yè)界爭論的話題,如果這個問題弄不清楚,業(yè)界不重視新聞理論研究的現(xiàn)狀還會延續(xù)下去。

“新聞無學”論者認為,新聞并沒有形成系統(tǒng)的科學性、邏輯性知識體系,無需把時間和精力花在新聞理論研究上。這種觀念很容易導致重實踐、輕理論的誤區(qū)。因此,樹立新聞有學的觀念,重視新聞學術研究的價值,提升學界在業(yè)界的地位和影響力,才能使業(yè)界更好地與學界合作,實現(xiàn)共贏。

第8篇:新聞學的定義范文

今年9月,應德國阿登納基金會邀請,我隨上海財經(jīng)記者代表團前往德國進行了為期10天的訪問。行程雖然短暫,效率卻非常高,代表團一行6人穿梭在法蘭克福、波恩、柏林、漢堡和慕尼黑5大城市之間,順利完成了對30個機構的登門拜訪,這其中有一半是媒體單位。陪同代表團的是阿登納基金會上海項目辦事室主任ThomasAwe先生,中文名叫魏特茂,說快了和“為什么”有點音近,一位十分熱情、友好和幽默的德國人。他在路上說了一個親身經(jīng)歷的“搞笑段子”:有個中國小女孩問他為什么叫“為什么”,他說自己也不知道為什么叫“為什么”;反正叫魏特茂,不要問為什么。玩笑歸玩笑,魏特茂先生還是常常令我們感受到德意志民族嚴謹?shù)囊幻?,所謂“走在鐘表上的民族”:他時時處處扮演掐秒表的角色,一看我們問個不休、無意剎車的時候,就會當機立斷插話進來,“還可以問最后兩個問題”。若問“密集訪問”為什么能夠做到環(huán)環(huán)相扣?原因也許就在這里。

其實,此次德國之行確實帶著許多有關德國媒體的“為什么”。比如,為什么不少傳統(tǒng)的德國報紙并不重視對年輕讀者群的吸附?與生俱來不在頭版放新聞圖片的《法蘭克福匯報》,年近花甲不改傳統(tǒng)本色,頭版至今仍然全部是密密麻麻的字母。隨著德國社會老齡化問題的日趨嚴重,這份報紙的存量讀者也在自然減少,他們現(xiàn)在所想的辦法是,如何使存量讀者穩(wěn)定下來,不至于發(fā)生太大的突變,對吸引年輕讀者并不抱有希望。理由很簡單,也很現(xiàn)實:在新技術條件下,年輕人不喜歡看報就是不喜歡,任何努力基本上可以認定是徒勞的,與其花錢爭取增量,還不如去鞏固存量。至于報紙自己去創(chuàng)辦網(wǎng)站,采取報網(wǎng)互動等形式擴大讀者群和影響力,那已不完全是原來意義上的報紙了。再比如,為什么知名企業(yè)CEO拒絕采訪,雜志還可以將其圖片安排在封面上?《經(jīng)理人》雜志資深記者Wolfgan gHirn先生認為,公眾企業(yè)不屬于哪一位,公眾人物也不屬于誰自己,其經(jīng)營策略會對許多人,包括投資者、合作者和消費者產(chǎn)生影響,媒體就有權利對其經(jīng)營策略給予評判,當然不能去涉及其個人隱私。這種評判是以廣泛而深入的調(diào)查為基礎的,企業(yè)不合作不要緊,CEO拒絕采訪也沒問題,雜志可以采取間接調(diào)查,向證券分析師、消費者、供貨商等企業(yè)關聯(lián)單位了解新聞事實。還比如,為什么沒有發(fā)稿指標,記者仍能兢兢業(yè)業(yè),不敢稍有懈???我們走訪的媒體幾乎都不認為這是個問題,在德國媒體中,如果哪位記者的稿件總要進行大幅度的刪改,或者時常出現(xiàn)一些后遺癥,或者老是找不到報道線索,那么他不可能長時間在編輯部呆下去,基本上他會叫自己卷鋪蓋走路。

馬不停蹄的走訪、打破沙鍋的提問、真誠坦率的回答,使我對德國媒體的了解和認識,隨著行程的延展而不斷增進。特色鮮明和成效卓著的記者培訓,更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良多的啟迪。

以下是我從采訪實錄中整理出來的部分相關內(nèi)容,德國怎樣培訓記者?誰來培訓記者?培訓效果如何?從中可以窺見一斑。

時間:2007年9月10日

地點:阿登納基金會新聞學校

人物:Marcus Nicolini博士

在德國,為媒體寫稿件的人都可以稱為記者,記者是一個自稱的職業(yè)。全德國有7.3萬人吃新聞飯,其中一半是被媒體聘用的職員,一半是向媒體供稿的自由撰稿人。

這些人中間,有不少來自非新聞專業(yè),也沒有經(jīng)過新聞的專業(yè)訓練。這種狀況過去幾年出現(xiàn)了比較大的轉變,因為媒體沒有足夠的資金支付人力成本,所以自由撰稿人的比例不斷上升,這就需要培訓。一個自由撰稿人可以同時向多家媒體投稿。媒體對記者的需求也出現(xiàn)了一些新趨勢:一是能向多種媒體(包括報紙、電視、廣播和互聯(lián)網(wǎng))發(fā)稿,需要掌握各種技能;二是要了解讀者需求,知道具體稿件能給讀者帶來何種利益。從

讀者角度看,信息已經(jīng)飽和,記者要幫助他們分析,提供附加值;三是要有兩年的媒體實習經(jīng)歷。這兩年有60%以上的記者達到了這一要求。

阿登納基金會從七八年前開始從事記者培訓活動。大學生利用寒暑假報名參加學習培訓,還有意識吸納一些非新聞專業(yè)背景的大學生。只有通過培訓,他們寫出的稿件才能有質(zhì)量。每一期學制兩年,斷斷續(xù)續(xù),修滿為止。學習費用全部由基金會提供。兩年中有4次實習機會。

想進入阿登納基金會新聞培訓班需要一些條件,主要有三條:一是有記者工作的經(jīng)歷,二是大學新聞專業(yè)成績良好,三是個人的政治傾向同基金會一致。經(jīng)過培訓的實習生很受媒體歡迎,原因是比較快能進入工作狀態(tài),不需要熟悉適應期,馬上就好派上用場;媒體原有的職員本身需要休假,正好實習生上陣頂班。新聞學校一般沒有固定的師資,授課老師都是兼職新聞工作者。

在德國有200多個全日制新聞學校,阿登納基金會新聞學校只是其中一所。

時間:2007年9月11日

地點:新教傳媒學校

人物:Pfarrer Klaus Mollering校長

新教傳媒學院是新教教會組織成立的學校。二戰(zhàn)之后,新教認為信教的人應該為社會進步作出貢獻,需要接受良好的教育。創(chuàng)辦之初,只有報紙雜志一個課程,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技術的進步,現(xiàn)在已擴展到廣播、電視和互聯(lián)網(wǎng)四個板塊。原先分業(yè)余和專業(yè)兩個層次的課程,從1995年開始改為18個月的全時學習?,F(xiàn)在讀學生共有15名,都是大學畢業(yè)生,有的還是博士生,平均年齡大約為28歲。目前正在學的模塊是經(jīng)濟學。

在德國,如果沒有實習經(jīng)歷,直接去媒體應聘,基本上會遭到白眼,因為只有理論而無實踐的人,讓媒體感到受不了,實在沒有時間和精力陪你玩。而在新教傳媒學院的18個月學習培訓,相當于兩年的媒體實習經(jīng)歷,可以有資格去媒體去當記者編輯。

這里沒有老師,只有工作班子,設計安排好18個月的課程結構,由外聘老師前來授課。以案例教學為主,給學生一個題目,在老師指導下進行。比如,在柏林有個政府機構叫教育所,不是所有的城市都有。派學員去教育所采訪,把柏林為什么要設教育所、派什么用場、怎么發(fā)揮作用等問題了解清楚,并寫出采訪報道,由老師進行評點講授,為何這樣寫是好的,而那樣寫就不行了。這就是這里的理論教學,而到媒體實習則是實踐教學。大學新聞專業(yè)的學習很重要,但普遍存在一個不足,就是新聞實踐是不系統(tǒng)的,或者說是跟新聞實務相脫節(jié)的。

時間:2007年9月13日

地點:漢堡新聞工作者學校

人物:Andreas Wolfers校長兼經(jīng)理

在德國要想進入媒體編輯部,大致有三條途徑:大學新聞專業(yè)畢業(yè)、在媒體實習兩年或在新聞學校學習培訓過。漢堡新聞工作者學校是當?shù)厮乃容^大的新聞學校中的一所。每批招收培訓20人左右,學制為18個月,大致分為四個周期,每個周期約為4個月,其中兩個月在校培訓,另有兩個月在外實習。學習培訓分報紙、雜志和多媒體三個業(yè)務板塊,重點放在技能或者說是手藝培訓上。比如,學習標題怎么制、特寫抓什么、評論如何寫等業(yè)務技能。當然,還要學新聞理論、編輯管理、排版技術、新業(yè)務開發(fā),以及新聞業(yè)務與公關區(qū)分等等,內(nèi)容五花八門,但非常實用。

學校對報考的學生學歷沒有要求,年齡則控制在20至28歲之間。近年來每年約有2500名報名,采取三次篩選法錄取其中20人。

第一輪是信函征答。共出兩類考題,一類是寫報道,5題選1題;另一類是寫評論,也是5選1。每年大約有1500人回信,杳無音信的1000人則自然淘汰。

第二輪是好中選優(yōu)。由資深媒體工作者組成10個閱卷組,給應征的1500份答卷評分,從中選出得分最高的80人。

第三輪是擇強錄用。這一輪要考三天:第一天給最后剩下的80人看新聞圖片,包括新聞事件和新聞人物,比如球星齊達內(nèi)用頭撞人圖片,讓考生說出什么事件、哪位人物和怎么回事,主要考學生的興趣是否廣泛、是否關心社會、是否關心新聞時事。第二天是命題采寫,讓學生出去采訪3小時,回來寫稿兩小時。第三天是面試,3人一組,面對10位資深媒體工作者回答各種問題。最后,將三輪考試的分數(shù)加起來,適當考慮學生的背景和學歷,給出一個總評分。根據(jù)總評分高低,錄取最強的20人。

這種選拔是別的學校沒有的,雖很復雜,但一直得以堅持,因為它很到位,我想不出還有其他更好的方法。

培訓的重點放在技能上。比如,如何將德語寫得標準、精練和準確?選一些應用德語很糟糕的文章,讓學生練習修改。還比如,假設核電站發(fā)生故障,應該如何采訪報道?先要給故障下定義,這是一次什么樣的故障,過去曾經(jīng)發(fā)生過多少次,地方官員采取了什么措施,等等。我們要求學生做到“三部曲”:一是采訪要全,不能遺漏小的信息;二是寫作要快;三是國語要準,語言文字的運用必須規(guī)范。如果對國語沒有敬畏之心,運用隨意、粗糙、失范,對一個人而言是缺乏責任心,對一份報紙而言是放棄權威性。

我們的篩選法和培訓法效果不錯,這從相關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來:到目前為止已辦了25期,共有560名年輕人從這里走進編輯部,其中有40人當上了總編輯,副總編或編輯部主任約有90名。

時間:2007年9月18日

地點:路透新聞社

人物:Martin Zwiebelberg新聞主管

我畢業(yè)于美因茨大學,學的是新聞專業(yè)。這里聘用人員中也有來自新聞學校的,也有兩者都不沾邊的,既沒有上過大學的新聞專業(yè),也沒有去過新聞學校,他們在大學學的是其他專業(yè),但想早點賺錢生活,就在媒體打工,其中一些后來就被編輯部聘用了。這是一個有意識的制度安排,記者在德國是沒有被注冊的職業(yè),因為德國憲法規(guī)定,任何人都享有言論自由。只要你發(fā)表意見,就享有了憲法賦予的言論自由。如果讓記者作為一個行業(yè)確定下來,等于間接剝奪了其他人的言論自由。路透新聞社沒有死板的錄用條件和標準,我們只錄用我們所熟悉的,一般在這里實習過的機會比較多。

大學本科四年,陸續(xù)前來實習過,畢業(yè)后進入路透,合適的則被聘用。很難評價大學生和新聞學校學生的能力孰高孰低,要看學生及其所在學校的具體情況。如果硬要我說的話,我傾向選擇新聞學校的學生,因為大學學的,與媒體的實際需求相差太遠,媒體需要適應能力強的員工。大學非新聞專業(yè)畢業(yè)生,再經(jīng)過新聞學校培訓的,在編輯部的表現(xiàn),一般也很不錯。

德國的新聞學校的功用,顯然得到媒體的認可。有新聞學校的經(jīng)歷是一塊很好的“敲門磚”,比其他經(jīng)歷更容易進入媒體編輯部。我在走訪中隱隱感覺到,德國的大學新聞教育與媒體實際需求存在一定的偏差和脫節(jié)。雖然他們在這一問題上幾乎沒有直截了當?shù)幕卮穑聦嵥坪蹙褪沁@樣,所有的媒體都傾向于錄用來自新聞學校的學生。大學新聞專業(yè)存在的偏差和脫節(jié),主要表現(xiàn)在三個方面:一是學生數(shù)量有限,二是學科背景單一,三是重理論輕實踐。而這正好為新聞學校的生存和發(fā)展提供了土壤和空間,把大學新聞專業(yè)的“短板”給補齊了。

從學習借鑒的角度看,德國的新聞學校的一些特點值得我們注意:

一、公益性。新聞學校一般是由媒體企業(yè)、社會團體、基金組織等創(chuàng)辦,實行非商業(yè)化運作,具有公益性質(zhì)。我們走訪的阿登納基金會新聞學校、新教傳媒學校和漢堡新聞工作者學校,分別由基金協(xié)會、教會組織和出版社出資創(chuàng)辦。這些新聞學校不向?qū)W生收取費用,有的還有不錯的生活補貼。在與新聞學校學生的交流中,能感覺到他們神情中透露出來的氣定神閑,而少有急功近利之心。學生的學科背景呈現(xiàn)多元化特征,學歷也很高,不少是多學位的,有的還是博士生。學校在傳授新聞專業(yè)技能的同時,還不忘灌輸新聞工作者應有的價值觀和應盡的社會責任。

二、系統(tǒng)性。在新聞學校的18個月中,學生將接受廣覆蓋、多層次、寬領域的新聞技能培訓,從大的層面來說,有報紙、廣播、電視和互聯(lián)網(wǎng)四大塊;從中的層面來說,有采訪技巧、寫作技巧、編排技巧;從小的層面來說,那可是五花八門,比如標題制作,如何準確、簡潔、有吸引力,又能表現(xiàn)德語規(guī)范和特色。

三、實用性。如果說大學新聞專業(yè)偏重新聞理論,那么新聞學校則注重采寫實務,常用案例教學傳授新聞技能。我們走訪的德國同行中,有的甚至將這種新聞技能稱作新聞手藝。因此,資深編輯記者就成了學校里的“座上賓”,被請來就一項具體的新聞業(yè)務傳授“手藝活”。他們告訴學生為什么是這樣,但更告訴學生怎樣才能這樣。當然,這種案例教學是雙向的、互動的,既有老師的經(jīng)驗談,也有學生的新想法,目的是把新聞規(guī)律、處理手段、判斷原則等弄懂搞通。

第9篇:新聞學的定義范文

吳廷俊,現(xiàn)為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新聞史學會副會長、教育部高等學校新聞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新聞教育學會常務理事、湖北省記協(xié)和新聞學會常務理事等社會職務。主要研究方向為歷史新聞學、新聞教育學和網(wǎng)絡新聞傳播,曾在國內(nèi)外重要學術期刊和學術會議上40余篇,出版教材和專著8部,其中《新記大公報史稿》獲第三屆吳玉章新聞獎。

2005年2月28日,是大學開學第一天,吳廷俊院長卻在幾天前就開始了他的工作。在接受我們采訪之前,他剛剛參加完學校的一個會議。一回到辦公室,他便和我們聊了起來。年整60歲的他,以他那特有的求真風格縱談新聞與新聞教育,做真人與做真新聞、做真學問……我們一一記錄下來,希望它能引發(fā)更多新聞專業(yè)的學生和新聞人的思考!

新聞人不能簡單地等同于傳媒人

記者:作為新聞研究學者,您怎樣理解“新聞”?

吳廷俊:新聞是一個復雜的概念,關于新聞的定義就有上百種之多。但無論是作為內(nèi)容的新聞,還是作為行為的新聞,還是作為產(chǎn)品的新聞,都有其不同的內(nèi)涵,強調(diào)不同的側重面,并且這三方面是相輔相成的。

新聞與傳播有聯(lián)系,也有區(qū)別。新聞不等同于傳播,新聞學不等同傳播學。新聞學屬于人文學科,傳播學屬于社會科學。傳播學注重效果研究,強調(diào)受眾本位,運用需要滿足理論,因此傳播業(yè)強調(diào)信息產(chǎn)品的商品化,信息傳播業(yè)的市場化運作。雖然說新聞也是商品,但新聞不是一般的商品,而是一種特殊的商品,是一種思想性和意識形態(tài)性含量很高的商品,所以我不贊成新聞完全商品化,也不贊成新聞業(yè)完全市場化運作。

新聞從業(yè)者稱新聞人,傳播從業(yè)者稱傳媒人。新聞講思想,講精神,重導向;傳播講信息、講經(jīng)營、重滿足。我們不能把新聞人簡單地等同于一般的傳媒人。一個新聞人,首先應該有思想、有道義、有深沉的責任感。

要經(jīng)常接受“靈魂的拷問”

記者:作為一種職業(yè),新聞的主要職責有哪些?

吳廷俊:新聞是一種崇高的職業(yè),它肩負的職責大致上有這樣幾項:捍衛(wèi)社會、記錄歷史和表達人民。

我國的新聞事業(yè)是黨的新聞事業(yè),還有一項重要的責任,就是傳達黨的意志、路線和政府方針、政策。我們黨歷來重視新聞的作用,黨的歷代領導都親自抓新聞宣傳,同志1989年在《關于黨的新聞出版工作的幾個問題》中指出:“我們國家的報紙、廣播、電視是黨、政府和人民的喉舌”,所以“按照黨和人民的意志、利益進行輿論導向”,是我國新聞工作者的首要職責,“輿論導向正確,是黨和人民之福;輿論導向錯誤,是黨和人民之禍?!?/p>

新聞職業(yè)是非常神圣的。新聞工作者要時時刻刻掂量掂量自己肩上的責任,必須要有沉重的歷史責任感――對社會負責、對人民負責、對歷史負責。

現(xiàn)在,社會都在談論新聞界的“四大公害”――有償新聞、虛假新聞、低俗之風、不良廣告。這些東西危害社會、危害人民,欺騙歷史,罪莫大焉!因此,我以為,作為新聞人,需要每隔一段時間來一次“靈魂的拷問”:“我寫虛假新聞沒有?寫了低俗新聞沒有?”“我搞了有償新聞沒有?”“我刊登過不良廣告沒有?”“我的作品能否經(jīng)受得起歷史的檢驗?”“我的工作對不對得起自己的職業(yè)良心?”

應加強新聞職業(yè)精神培養(yǎng)

記者:作為一位新聞教育工作者,您怎樣理解新聞教育?

吳廷俊:我以為,新聞教育主要側重于三個方面:新聞產(chǎn)品制作技能訓練、新聞專業(yè)理論學習、新聞職業(yè)精神培養(yǎng);傳播教育主要側重于四個方面:傳播素質(zhì)教育、傳播理論與方法的研究、媒介經(jīng)濟與信息產(chǎn)業(yè)經(jīng)營教育、專業(yè)傳播(廣告?zhèn)鞑?、公關傳播、健康傳播等)教育。

記者:您認為我國新聞教育在人才培養(yǎng)上最應加強的是什么?

吳廷俊:我個人認為,目前,我們的新聞教育在人才培養(yǎng)上要特別加強對學生職業(yè)精神教育和職業(yè)道德的養(yǎng)成。

好記者、大記者必須具備高尚的職業(yè)精神,有道義、有節(jié)操,一身正氣、兩袖清風,“鐵肩擔道義”,路見不平,拔筆相助,愛憎分明,敢于同危害社會、危害黨和人民利益的不良現(xiàn)象作不屈不饒的斗爭,成為時代的布道者和衛(wèi)道士,成為社會的精神支柱。

做真人、做真新聞、做真學問

記者:聽說您現(xiàn)在在博士生中,提倡“真做學問,做真學問”。怎樣理解?

吳廷?。含F(xiàn)在,社會上的浮躁之風也侵蝕到學術界,一些人為了評職稱,似乎也在做學問,但不肯下真功夫,真做學問,做真學問。針對于此,我曾經(jīng)對我的博士生說過,既然你們選擇了做學問為職業(yè),就要準備吃苦,下真功夫,真做學問,做真學問。

真做學問,一要寧靜,二要專注,三要求實。只有寧靜致遠才能把學問做深,只有專心致志才能把學問做精,只有實事求是、循序漸進才能把學問做實。

做真學問,首先要學,就是要讀書,要苦讀元典,取得真經(jīng),努力繼承先人的學問;其次要問,就是要考問,要勤于思考,推陳出新,爭取創(chuàng)新。

總之一句話,惟真是命,惟真至尊。

“入主流,創(chuàng)特色”發(fā)展學院

記者:在您看來,一個學院院長的最重要職責是什么?它對學院的發(fā)展有何作用?

吳廷?。阂粋€學院的發(fā)展不是個人力量所能實現(xiàn)的,但院長對推動學院的發(fā)展卻承擔著更大的責任。因此,我花了相當大的精力和時間做院長的工作。院長的工作很多,很雜,但我以為,最主要的是抓好學科建設和學科發(fā)展,根據(jù)本院的具體情況,實事求是地制定出學科發(fā)展計劃,并努力一步一步實施。

記者:您對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的學科發(fā)展定位是怎樣的?

吳廷?。簬啄昵?,我曾說過“華中科技大學要辦特色文科,新聞傳播學科更是一定要走特色發(fā)展道路,跟在別人后面走,永遠不能強大?!爆F(xiàn)在學院要尋求突破性發(fā)展,特色仍然是關鍵。從學科發(fā)展來講,主要做了兩點――入主流,創(chuàng)特色。首先,我們進入到了新聞傳播領域的主流。其次,我們創(chuàng)造出自己的特色。我們的學科發(fā)展特色,主要表現(xiàn)在交叉上做文章,走人文、社科與工科、醫(yī)科大跨度交叉之路,創(chuàng)造出我們的新聞傳播學科來,比如,我們在全國首創(chuàng)網(wǎng)絡傳播專業(yè),最早提出創(chuàng)辦新聞事業(yè)管理學科等,現(xiàn)在正致力于健康傳播學的研究等。學科發(fā)展特色帶動人才培養(yǎng)特色,這包括培養(yǎng)復合型新聞人才,應用型新聞人才等。

記者:在新聞教育方面,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不斷尋求創(chuàng)新,很重要的一個標志是,學院與學校黨委聯(lián)合成立了全國高校的首個評論組織――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評論團,您怎么看待評論教育呢?

吳廷?。喝A中科技大學新聞評論團2001年11月成立,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三歲多了。新聞評論團已經(jīng)培養(yǎng)了不少能夠直接參與評論媒體評論寫作的評論員,比如現(xiàn)在中國青年報青年話題工作的曹林,在南方日報理論評論部工作的周虎城等。新聞評論團的成功就源于新聞評論教育模式的創(chuàng)新。

我認為,新聞評論不只是寫作課,還是培養(yǎng)新聞人才全面素質(zhì)的重要組成部分。評論員首先是一個思想家,只有敢于思想,善于思想并把思想付諸于筆端,才能寫出有見解的文章。學院將把新聞評論教育打造成繼網(wǎng)絡傳播之后的第二個新聞特色教育品牌。

記者:現(xiàn)在,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從老師到學生都十分重視加強與媒體的聯(lián)系,這能算作是對學院發(fā)展定位的一種落實嗎?

吳廷俊:可以這么說吧。

記者:那現(xiàn)在學院在這方面該做哪些努力呢?

吳廷俊:根據(jù)現(xiàn)在的形勢要求,新聞學院的教師不僅要具有學術水平,還必須具備實踐能力。二者同等重要?,F(xiàn)在,學院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的原則,一方面大力引進有實踐經(jīng)歷的教師,另一方面讓實務經(jīng)驗相對缺乏的老師輪流派到媒體掛職鍛煉。學院已經(jīng)出臺規(guī)定,中青年教師“每三年之內(nèi),必須在媒體掛職三個月”,否則就沒有資格教授新聞專業(yè)的課程。

記者:在這樣的發(fā)展定位下,學院2005年的發(fā)展目標是什么?

吳廷俊:“在穩(wěn)定中求發(fā)展,在發(fā)展中保穩(wěn)定”應該是學院2005年及以后發(fā)展的重要指導方針。在激烈的新聞行業(yè)與教育的競爭環(huán)境中,扎扎實實走好每一步,比什么都重要。

記者:謝謝吳老師!

資料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