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秋天的深處寫一段話范文

秋天的深處寫一段話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秋天的深處寫一段話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秋天的深處寫一段話

第1篇:秋天的深處寫一段話范文

一、自讀自悟,感受語言

新課標背景下的閱讀教學,注重引導學生與文本進行對話,鼓勵學生對語言文字進行個性化的解讀,這說明我們的閱讀教學正在去偽存真,將從“學本”走向“生本”的教學理念落到了實處。給學生充分自主體驗的時間,讓學生借助語感進行自讀自語,在文本語言文字的層面上“走個來回”,是個性感悟的前提。如在《船長》一文中,學生在初讀文章時往往會產(chǎn)生這樣一個問題:船長哈爾威為什么要隨著輪船一起沉入深淵?他有機會和大家一起逃生嗎?此時教師可拋出一個問題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自讀:讀了文章后,有人認為船長很傻,也有人認為船長的這一舉動正體現(xiàn)了他忠于職守的高尚品質(zhì),到底他是個怎樣的船長呢?請大家仔細地讀讀課文,談談自己的看法。這一問題的前半部分,是對文本解讀的兩種對立性的觀點,后半部分又給學生留下了自我感悟的空間,這“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問題有如謎語,喚起了學生自主閱讀文本、對話人物形象的熱情。

二、自主探究,理解語言

1、生成與提取問題

在自讀自悟的基礎上,鼓勵學生讀文體驗、生成問題,師生從生成的諸多問題中提取關鍵性的問題作為探究對象,可以為深入探究尋得基點。如學習《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一課,學生會提出下列問題:肖邦有哪些作品?他的祖國遭遇了怎樣的災難?……面對這些課堂生成的問題,師生可根據(jù)問題的重要與否進行合理取舍。學習課文可以提取以下重點問題作探究:我是誰?為什么把心臟帶回祖國?肖邦為何在祖國危難時選擇離開自己的祖國,卻又在臨終之時要求姐姐把他的心臟帶回祖國?作者這樣寫不是前后矛盾了嗎?這樣的問題涉及面廣、感悟空間大、開放性強,有助于學生借助語感整體、深入地探究課文。

2、深究與教師引導

要帶著疑難問題,與文本再一次進行真情的對話,憑借已有的語感、智能進行探究,在反復感知中揣摩思考,走進作者的心靈深處,在語言的“曲徑”、“深巷”中體悟?;咏涣鲿r,發(fā)現(xiàn)學生探究未入深境、未解文意,教師可結(jié)合先期對文本的解讀,智慧地預設學生閱讀體驗時可能遇到的難點,介入性地提供相關的資源。

三、涵泳體悟,積累語言

涵泳是對語言文字著意于琢磨比較、鑒賞把玩,體悟便是葉圣陶老先生所言的“字字未宜忽,語語悟其神”。從涵泳到體悟到誦讀到內(nèi)化,要遵循語言學習的規(guī)律,訓練學生的語感,擴大語言“庫存”,在不斷感受語言魅力的同時,促進其形成鮮活的語感。例如在執(zhí)教三年級課文《秋天的雨》中描寫“秋天的顏色”這一部分時,我緊扣“五彩繽紛”這一重點詞語組織教學:

1、學生自讀課文,找出描寫顏色的詞語,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填上表示顏色的詞語:

(?。┑男尤~;(?。┑臈魅~;(?。┑奶镆?;(?。┑拈僮?;(?。┑氖磷?;(  )的。

2、讀一讀上面的詞語,想一想,這些景物的顏色裝扮成的秋景圖是什么樣的?閉上眼,想想這樣的畫面給你帶來了怎樣的感受?

3、看錄像,自主感悟秋景之美,美在“五彩繽紛”:(1)同桌對讀,并討論:秋天的色彩與其他季節(jié)比較,美在哪里?(2)配樂美讀句子,體會秋色之美;(3)抄寫自己喜歡的描寫秋天色彩的詞句,試著背誦這些句子。

4、從所提供的詞語中,選擇四五個詞語寫一段話:五彩繽紛、金黃色的、金色的、黃黃的、淡黃的、紅色的、紅紅的、紫紅的、雪白的。

這一教學片段看似平淡無奇,但它卻基于課標的學段的要求,以語感訓練為內(nèi)核,在反復自主誦讀過程中,將識字、學詞、練句與品析、體悟融合在一起,傳承了語感訓練傳統(tǒng)做法,但也滲透了現(xiàn)代語感訓練的理念,簡約而又實效。

三、拓展延伸,運用語言

積累語言的終極目標在于運用。上海師大吳忠豪教授說:“即使是母語學習,從‘能理解’到‘會運用’這一臺階也必須花大力氣,而不是所有的學生都能順利地實現(xiàn)這一跨越?!睘檎莆蘸瓦\用語言,創(chuàng)設語言實踐的平臺是必要的,要讓學生將積淀的語感進行運用、表達,嘗試著讓更多的“庫存語言”進入“表達平臺”,通過不斷的語言轉(zhuǎn)換實踐,讓學生跨入語感發(fā)展的“高速公路”,達到出口成章、下筆成文。

第2篇:秋天的深處寫一段話范文

一、以“活動”為載體,著眼剛性需求,提供彈性可能

1.開放學習空間,激發(fā)參與熱情

案例1:在學習了蘇教版二年級下冊《識字6》后,認識12種動物的名稱,并學會給動物分類。緊接著我又引導學生拓展識字:將動物、植物、家電、體育項目、武器、車類、卡通類等事物歸類,動手操作??梢援嬕划?、涂一涂、剪一剪、貼一貼、寫一寫、認一認,指導學生收集整理,合理分類,把自己喜歡的事物收集在一起,寫上名稱或簡要介紹,不會寫的字,虛心向別人請教,請老師或家長寫上,并注上拼音,在課堂上自主交流。

<分析與啟示>俗話說:“編筐編簍,重在收口。”既然教材為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提供了廣闊的空間,那么我們就要善于發(fā)掘和利用這些空間。對教材進行再設計,立足課堂,課內(nèi)外結(jié)合,尋找結(jié)合點,著眼于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小學生的認知需要與解決他們周圍生活中各種有趣的問題或感興趣的社會現(xiàn)象相聯(lián)系,其認識的起點也是他們生活中的一些實際經(jīng)驗或事例。這就要求教師站在學生的角度,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 在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設生動、活潑的任務化學習情景,提供給學生一些可能成功的、富有挑戰(zhàn)性的任務和問題,使各個層面的學生都能或多或少地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激發(fā)起學生主動探求知識的欲望和參與的熱情。

2.互動合作交流,開闊閱讀視野

案例2:學習蘇教版第六冊《狼和鹿》這篇課文后,為了使學生進一步明白:事物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lián)系,破壞生態(tài)平衡將會給環(huán)境帶來無法想象的災難的道理。我在介紹有關生態(tài)平衡知識的同時,又請學生把課后收集的沒有注意生態(tài)平衡而受到大自然懲罰的事例與大家談一談,最后讓他們以設計森林警示牌的形式再進行互動交流,讓學生自己說一說本節(jié)課的收獲。

<分析與啟示>《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彪S著新課改的推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zhuǎn)變,課后收集資料已成為重要的學習方式之一。因為通過課后收集資料而引發(fā)師生、生生之間的爭辯常常可以激起更多學生的思維火花,引起更引人思考和更廣泛的討論,更好的促進有效互動;同時也大大地拓展學生的閱讀視野,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與能力,拓寬學生學習語文的領域,獲得現(xiàn)代社會所需的語文實踐能力。

二、以“學法”為手段,立足剛性目標,創(chuàng)造彈性機遇

1.誘導學生質(zhì)疑,引導學生探究

案例3:學習《和他的大黑騾子》這篇課文時,我有意識地設計了一些說話寫話練習,如:“十分鐘過去了,槍聲沒有響,誰也不愿意開槍……又都默默地低下了頭?!本瓦@樣,在荒蕪人煙的草地上,迎著凜冽的北風,大家靜靜地站立著,可是大家的心里卻怎樣?如果你是方副官長,如果你是老飼養(yǎng)員,如果你是一名警衛(wèi)員,如果你是,你會想些什么呢?請學生選擇一個合適的角色寫話。

<分析與啟示>《學記》有云:“大匠誨人,必以規(guī)矩。不能使人巧?!闭f的就是:高明的教育者只教給人應該怎樣做,告訴他做的標準、方法、步驟,而不是代替他們?nèi)W習。在語文精致教學中,我認為,有目的有計劃地教給學生學習方法,比直接教給他們現(xiàn)成的知識,或直接幫助他們學到知識要有效得多。為此,在教學中,我誘導學生質(zhì)疑,引導學生在難點處、重點處、易錯處質(zhì)疑,在質(zhì)疑中思考探究,生成個性化感悟,積累豐富的談資,這是語文教學的真諦。學生一旦掌握了精妙的學習方法與技巧,將大幅增加學習成功的機率,使學生的學習變得更加輕松、有效、充滿自信。

2.利用讀寫結(jié)合,訓練綜合積累

案例4:學了《徐悲鴻勵志學畫》后,布置小作文:像徐悲鴻這樣扼住命運咽喉的人很多,結(jié)合自己的閱讀和生活見聞,再舉出一些例子來,并簡要介紹他們的事跡。學習《北大荒的秋天》后,請學生模仿第2節(jié)景物描寫,多角度著筆描寫一處景物。學習《霧凇》時,用“最初……逐漸……最后……”的句式寫一段話。學習《夢圓飛天》《二泉映月》《秋天》《西湖》等課文時,分別指導學生摘抄“理想名言”、“如何對待厄運名言”、“繪秋美文名句”、“寫景名句”等。

<分析與啟示>“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語文課程的內(nèi)容是豐富多彩的,為讀寫結(jié)合提供了良好的物質(zhì)材料,及時總結(jié)課文中好的寫作方法,引導學生進行讀寫結(jié)合訓練,既能提高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感悟,又可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為此,近年來,我有意識地采用多種形式,將“閱讀”與“寫作”緊密結(jié)合,以讀為主,以寫為輔,隨文練筆,根據(jù)課文各自的特點,準確尋找閱讀教學的“遷移點”,設計符合學生作文基礎的“練筆點”,使學生寫得輕松,練得實在。有道是:拳不離手,曲不離口。

三、以“反思”為契機,挖掘剛性內(nèi)容,整合彈性資源

1.注重評價,引導學生反思

案例5:在學習蘇教版四年級下冊《習作7―記一次體驗活動》中,我在課堂上選出一位學生扮演盲人,讓他從教室的角落走到講臺桌前倒水,并把水帶回座位喝掉。整個體驗過程結(jié)束后,我問這位參加體驗的學生:“當你眼前一片黑暗去倒水時,你的心里在想些什么?”“其它的同學,當看見他在摸索的往前走時,你們看見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當學生回答時,我給予了及時的評價;當其他學生有異議時,我采取延時評價,先讓學生回憶一下整個過程后再發(fā)表自己的意見,最后給予正確的評價。

<分析與啟示>新課程標準倡導發(fā)展性評價,突出評價促進發(fā)展的功能,保護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體現(xiàn)尊重與愛護。評價的作用,不單是在學習結(jié)束時對學習結(jié)果做一個鑒定性的評價,更重要的是在學習過程中,對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進行反饋。因此教師評價學生一定要發(fā)自內(nèi)心,而且語言要豐富,感情要真摯而富有感染力。這樣的評價才會給學生自尊、自信,讓學生越來越愛學。同時在注重評價的同時,更要注重學生的反思,因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而反思則為自我教育開啟了第一道門。學生學會了反思,就會從心靈深處知道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就會站在認知的高度審視自己的心理特點和行為特點,從而提高學習的效率。

2.注重遷移,撰寫反思日記

案例6:在教學完四年級下冊《云雀的心愿》一課后,我記下了自己的教學反思:教學得意之處(分析與對策):

這節(jié)課我能夠抓住一條主線:“為什么說森林實在是太重要了呢?”讓學生帶著問題邊讀邊劃出文中相關的句子,并圍繞著這一問題全面展開,讓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學習,讀讀想想,圈圈畫畫,說說寫寫,從文中尋找答案。這樣的教學設計,在由詞到句、由句到段的擴充訓練中,培養(yǎng)了學生抓住重點詞句概括課文內(nèi)容的能力,并幫助他們理清課文脈絡、把握文章的要點,為進一步深入學習課文、領悟課文精髓奠定了基礎。

通過堅持寫教學反思,使我能從自己的教育實踐出發(fā),從校園生活出發(fā),從真實教育事實出發(fā),進行一種事實性、情境性和過程性的研究,因而不會出現(xiàn)以往教育研究中教師“失語”或“模仿”的現(xiàn)象??梢酝ㄟ^某一堂課、某一單元的教學或教育中某一偶發(fā)事件,甚至以自己與學生的某一次對話作為教育反思對象,也可以以學生一個學期、數(shù)年的成長史或以教師本人的成長歷程為研究對象,用敏銳的眼光去探索這些外顯行為本身以及行為背后的觀念或價值,從而促進本人快速成長。

千變?nèi)f化的課堂,需要智慧的教師去駕馭,意想不到的“節(jié)外生枝”正是課堂生成的亮點。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用精心地“設計”為學生搭建課堂彈性的平臺,讓設計與生成珠聯(lián)璧合、和諧共生。教師只有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教學智慧,有效地調(diào)控好每一個彈性教學細節(jié),把學生從課內(nèi)引向課外,從課本引向生活和社會實踐活動,才能培養(yǎng)學生課外閱讀和課外實踐的語文綜合能力,以及多途徑獲取信息的能力;也才能使教學過程變得具體、豐富而充實,使教學過程充滿變化與靈動,充滿詩意與創(chuàng)造,誘發(fā)教學掀起的,開掘教學的深層意蘊,演繹出一段又一段的精彩,使師生主體共長,實現(xiàn)教學的真正意義。

參考文獻:

【1】劉秋根.《論語文課堂教學目標的制定和陳述》[D],江西師范大學,2003年。

第3篇:秋天的深處寫一段話范文

【關鍵詞】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努力挖掘教材 豐富想象力

想象力是孩子的活力,是孩子的生命。想象力在孩子的世界里,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孩子沒有了想象力,孩子就失去了孩子的特征,孩子就失去了自己的“童話”,孩子沒有了自己的“童話”,孩子就失去了創(chuàng)造力。愛因斯坦說: “ 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歲的愛迪生就因為向自己的想象力學習,所以才能創(chuàng)造出“1+1=1的事象”與老師的“1+1=2爭衡”;16歲的愛因斯坦正因為有“夸父逐日”的想法,才能想象自己跟著光波跑,并以此發(fā)現(xiàn)“相對論”。少年瓦特正是有了 “ 為什么蒸汽能把壺蓋頂起來 ?” 的思考,才有了后來“蒸汽時代”的到來;萊特兄弟正是有了 “ 人能否長上翅膀,像鳥一樣在天空中飛翔 ” 的異想,才有了人類飛翔天空的現(xiàn)實......日新月異的科技進步,源于大腦表象的風云際會千變?nèi)f化。有想象力,是學習的主人;沒有想象力,是學習的奴隸。聯(lián)想、想像是創(chuàng)造能力的重要因素,比任何知識更重要。有豐富的想像力,就必然產(chǎn)生科學、創(chuàng)造的幻想,就能打破一切觀念、思維、方法的束縛。如何充分發(fā)揮語文教學的獨特優(yōu)勢,養(yǎng)成學生善于聯(lián)想、想像、富于幻想的習慣,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是語文素質(zhì)教育的核心問題。 我們語文教師應在教學實踐中,充分利用語文教學這個教育的主陣地。這個主陣地,因勢利導,努力挖掘教材中各種有利因素,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

一、在閱讀教學中,憑借語言材料,鼓勵創(chuàng)新想象

在閱讀教學過程中,當學生處于輕松快樂時,教師要抓住這個時機啟發(fā)學生大膽想象、創(chuàng)新、鼓勵、喚醒學生的想象思維。如:教學四年級古詩《山行》,在學生理解了詩句后,我叫學生閉上眼睛,聽范讀,讓學生邊聽邊想象詩的畫面及意境,結(jié)果學生紛紛描繪了自己的想象,學生能想象詩中的意境。如:有的說: “ 我看到了夕陽映紅了詩人的面龐,映照在楓樹中,楓葉更紅了。 ” 又一學生說: “ 老師,我看到了白云深處的人家炊煙裊裊,有小孩子正把一片片楓葉串起當做項鏈掛在脖子嬉戲…… ” 學生說完馬上給予鼓勵,指出這就是勇于思考,勇于創(chuàng)造的表現(xiàn),這使全班學生既著急又興奮,紛紛產(chǎn)生躍躍欲試的心態(tài)。課后我要求同學們對《山行》進行想象,進行一次小練筆,結(jié)果學生都樂于用形象的語言,生動的語句把自己豐富的想象具體地表達出來。

創(chuàng)設具有較濃厚趣味的語言環(huán)境,讓學生認識感情、理解、吸收為自己的語言,巧妙積累。并重視在平時的想象訓練中加以運用。如:天上的云霞好象什么?學生會想象到仙女在那翩翩起舞,神仙在……等。公園裝飾得像什么?學生會想到 “ 人間天堂 ” 、 “ 仙境 ” 等。多進行這樣的句子想象訓練,久而久之,寫作文時遇到這樣的情境,學生自然而然用上這些平時想象出的好語句。并能胸有成竹地以自己的筆去描繪自己想象的內(nèi)容了。

標準答案是磨掉孩子想象力的銼刀;定性思維是孩子想象力的殺手。幾乎每個教學工作者都熟悉 “ 雪化了是春天。 ” 的故事。標準答案如同一把堅硬的銼刀,毫不留情地磨掉了孩子們的想象力。往往是我們的一句話就可以抹殺孩子新鮮動人的靈性。為什么我們不去問一問孩子云彩在天空上做些什么?為什么不叫孩子說說他們認為 “ 1+1 ” 等于幾?為什么不帶領孩子摸一摸、聞一聞、聽一聽、畫一畫春風?為什么不給孩子說出自己的感受的機會?...... 其實,在教學中,對學生多一些寬容和鼓勵,多傾聽一些新見解,多給他們奇思怪想的表現(xiàn)機會,這就是培養(yǎng)孩子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的具體實踐。 “ 1+1不等于二 ” 并非沒有自己的道理;春風是 “ 柔滑的 ” 、 “ 芬芳的 ” 、 “ 喧囂的 ” , “ 春風是真正放風箏的孩子 ” 的確是鮮美的感受; “ 魚兒在水中為什么不閉上眼睛 ” 等疑問無不包含著求知欲望。

二、注重創(chuàng)設情境,遷移訓練想象

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特定的情境,極易激發(fā)學生的思維和想象力。教學中,可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和情節(jié),運用多種媒體,創(chuàng)設情景,激活學生的思維。如《小音樂家揚科》一文中有這樣一段話 “ 后來聽到罵聲,鞭打聲,小孩的哭聲,吵嚷聲,狗叫聲 ” 教學中,可以先準備好這些音響資料,然后播放這些音響,一邊聽一邊想象,讓學生說,聽了這些以后,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學生有的說,我看見小揚科被人拖到院子里,狠狠地用鞭子抽;有的說,我看見小揚科被打得渾身是血,小孩嚇得大哭;有的說,小揚科好可憐,打得很重,只有狗為他鳴不平。學生在自己已有的表象的基礎上,滲入了自己的情感,重新創(chuàng)造出新的、悲慘的小揚科形象。只有入境,才能生情。這里的 “ 情 ” 是想象創(chuàng)造之情。

三、從各方面拓寬教學視野,豐富想象教材

教師只有 抓住兒童喜歡童話的特點,通過生動、貼近兒童精神世界、喚發(fā)兒童積極想象的內(nèi)驅(qū)力。童話借助想象,把動植物或沒有生命的物體擬人化,編成一幅不平常的圖畫,從而在兒童面前展開一個五彩斑讕 “ 幻想王國 ” 。利用這些特點,我根據(jù)書上和自己給學生提供的事物,讓學生編寫童話故事。如: “ 紅花和綠葉 ” 、 “ 牙膏、牙杯和牙刷 ” 、 “ 紅領巾和紅旗 ” 等,也可讓學生另選事物。不是他們根據(jù)自己的愿望和生活實踐去塑造這些人物,把自己有意義的想象合理地編入故事。 有了這些練習,學生能夠插上想象的翅膀,產(chǎn)生新奇大膽的設想,發(fā)散思維得到充分訓練,想象能力逐步提高,為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另外,想象力的培養(yǎng)并非憑空而來,家長與教師要指導孩子多接觸事物、多觀察事物,加深對事物的理解,豐富知識,增加表象儲備,為想象力的發(fā)展作好準備。想象的內(nèi)容盡管可以千奇百怪,但知識的儲備必不可少,以已有表象為基礎。有人曾作過這樣的實驗,讓幼兒園的孩子想象人類祖先的形象,結(jié)果孩子們都把現(xiàn)代老爺爺?shù)臉幼赢敵闪巳祟愖嫦鹊男蜗?。這就說明缺乏表象儲備,是難以有正確的想象力的。想象總是在思維的參與和調(diào)節(jié)下進行的,而創(chuàng)造想象總是在創(chuàng)造思維的參與下進行的,而想象又必須用語言等來表達。因此,雖然有了豐富的知識和表象的儲備,如果無一定的思維能力(特別是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創(chuàng)造想象就難以形成。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是:讓孩子想象故事的時代背景,主人公的形象,再用語言作多方位的表述;在游戲中讓孩子想象角色的表情,再用形體或語言表達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