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土木工程的特性范文

土木工程的特性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土木工程的特性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土木工程的特性

第1篇:土木工程的特性范文

關鍵詞:土木工程建筑;加固技術;選材方法

確保土木工程質量的主要指標包括合理的工程結構設計、較高的施工技術、優(yōu)質的施工材料等,并且土木工程的結構設計,還會影響到建筑的穩(wěn)定性和安全性。在土木工程的施工過程中,施工企業(yè)優(yōu)質的設計和施工技術,能簡化施工步驟,從而縮短工期,為企業(yè)創(chuàng)造更廣闊的價值空間。同時對土木工程的選材方法進行分析,能了解混凝土結構的選材技術、鋼材選用技術和新結構材料的應用等情況,起到節(jié)約或者合理利用土木工程材料的作用。

1 土木工程結構設計和施工技術

1.1 鋼筋混凝土結構的設計方法

鋼筋混凝土結構屬于水利施工、房屋建設和道橋橋梁等建筑工程中的受力構造系統(tǒng),由鋼筋混凝土制造的橋墩、蓋板、柱等部件,會因其施工的工程結構不同,構造出的鋼筋混凝土結構也不同。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外觀結構,會受到建筑設計的差異性影響,鋼筋規(guī)格大小和數量,也會對土木工程的質量產生巨大影響。高層和大跨度的鋼筋混凝土結構,成為目前土木工程的主要發(fā)展趨勢,并給鋼筋混凝土結構發(fā)展帶來諸多挑戰(zhàn)。因此,需重視鋼筋混凝土結構的設計。

1.2 土木工程中的地基加固技術

土木工程中的地基加固技術有擠壓法、排水法、加筋法、換填法和膠結法等,施工企業(yè)需依據施工現(xiàn)場的地質,采取最佳的地基加固技術。其中換填法是土木工程地基加固技術中最常用的技術方法,當自然地質不適用于目前的工程時,可采用此種方法,換填法包括換土墊層和置換兩種方法,換土墊層是利用優(yōu)質泥土為地基材料,替代原有的自然土,而置換法則是采用碎石、石灰或者水泥,將自然土換掉的方法;排水法則適用于濕地或者沼澤地帶,將施工地土質內的多余水分排出,以增強地基的穩(wěn)定性與安全性;加筋法屬于一種穩(wěn)定地基土質的加固法,一般用于建筑難度較大且建筑層數較高的土木工程,可增強地基的穩(wěn)固性,確保建筑地基不會移動。

1.3 工程測量及施工管理技術

工程測量的內容就是土木工程的施工測量員,按照設計圖紙實施測量工作,標志或者記錄下工程所需的施工處。工程測量時,需堅持“先整體后局部”的工作理念,以此避免出現(xiàn)測量錯誤或者漏測問題。工程測量員要具備較高的職業(yè)素質、測量技術和豐富的實踐經驗,測量中需對測量數據實施兩種測量法,即初測與復測。測量工作的具體內容有:一是導線測量:主要是測量閉合導線、符合導線和支導線正常使用情況;二是導線測量外業(yè)工作:就是測量員需踏勘選點,并建立標志,同時進行測角、量邊及連測等工作;三是全站儀三角高程測量:主要是對整個工程的測量進行控制,能預測整個工程結構;四是誤差分析:測量中需對測量結構進行分析,以此發(fā)現(xiàn)工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并給出相應的挽救措施,誤差分析的主要內容有測角誤差、測距誤差、量高誤差及大氣折光誤差等。

2 土木工程的選材方法

2.1 建筑金屬材料的選材

鋼材是土木工程中常用的金屬材料,部分特殊建筑也選用其他的金屬材料,而鋼材則是土木建筑主要選擇。鋼材依據化學成分可將其歸為兩類,即合金鋼和碳素鋼;而依據鋼材的品質,又可將其分為高級優(yōu)質鋼、優(yōu)質鋼、特級優(yōu)質鋼和普通鋼等種類。鋼材的選擇需依據土木工程的實際進行,一般選用具備耐疲勞、抗沖擊和抗拉等特性的低碳鋼,提升土木工程的質量。

2.2 混凝土原材料的選材

混凝土原材料的選擇,不但關系到整個土木工程的質量,而且也會影響工程的耐久性及安全性?;炷猎牧习ㄋ?、石子、黃砂等,其選材的方法有:水:混凝土的水,多選用自來水或者地下水,對于地下水不足的地區(qū),也可以河水、湖水等代替;自來水由于含有多種礦物質,因此,在選用自來水的過程中,需檢測其所含有害離子的數量,盡量將其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石子:對于石材的選擇,在遵循就近原則的基礎上,需選擇大小合適的石子,避免選擇顆粒較大石子,從而在混凝土攪拌中不會出現(xiàn)困難,同時也不會影響混凝土的和易性;黃砂:在黃砂的選擇中,以中砂最佳,中砂更能在混凝土中粘合。

2.3 新結構材料的應用

在土木工程建筑中選擇新結構材料,如混凝土和木材的結合,能突出人工合成材料的優(yōu)勢,還能增強建筑的靈動性,并且混凝土與木材合用,可起到特性互補的效果,進而突顯建筑的性能,也能利用木材增加建筑的古樸和美感,或者利用混凝土增加建筑的抗火特性。由此可知,將傳統(tǒng)的木材和混凝土材料合用,能節(jié)約土木工程建筑的成本,起到節(jié)能減耗的作用,木材建筑還能與周圍環(huán)境進行完美融合,還能將生態(tài)環(huán)保理念充分展現(xiàn)在土木工程建筑中,達到美化建筑和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fā)展的目的。

3 結語

隨著我國建筑業(yè)的不斷發(fā)展,土木工程也獲得更多人的重視,土木工程可持續(xù)發(fā)展及新型改革,已經成為社會經濟發(fā)展的堡壘,并且土木工程技術也會隨著社會發(fā)展不斷提高。鋼筋混凝土結構是土木工程的重要結構形式,其設計也關系到土木工程建筑的質量和使用壽命。同時地基加固技術也是土木工程急需重視的技術類別,提高地基加固技術,或者在土木工程中選擇最佳的地基加固形式和技術,能增強建筑的穩(wěn)固性和安全性。然而在今后的土木工程建筑的發(fā)展中,需迎接更多的挑戰(zhàn),如大跨度和高層建筑中鋼筋混凝土結構的設計與施工、抗地震或者火災等能力的增強、土地資源或者建筑資源的擴展等。

參考文獻

[1] 喬亞妮.試論土木工程建筑的技術和方法[J].房地產導刊,2014(25).

第2篇:土木工程的特性范文

【關鍵詞】智能材料;土木工程;特點;發(fā)展趨勢

引言

目前,隨著光釬、壓磁、壓電和形狀記憶合金等材料的發(fā)展,智能材料已經被廣泛應用于土木工程的各個領域。最基本的智能材料一般被稱為感知材料,其可以感知內外部刺激的材料。通過感知內外部條件變化,并做出適應環(huán)境調整的材料被稱作驅動材料。現(xiàn)在的智能材料,一般需要多種材料復合組裝來實現(xiàn)環(huán)境變化情況下材料結構的診斷、修復、調整。

一、智能材料類型及特點

智能材料概念在20世紀80年代初被系統(tǒng)地提出,并于80年代末得到前所未有發(fā)展空間。隨著光纖、壓磁、形狀記憶合金等智能材料的發(fā)展,使其在土木工程領域得到較為廣泛地應用。智能材料以其具有的不同功能特點通常可分為兩大類,一類為可感知外界或內部刺激強度作用的材料,稱為感知材料。另一類為可響應或驅動因外界環(huán)境條件或內部狀態(tài)發(fā)生變化的材料,也稱為智能驅動材料。智能材料結構具有控制、傳感與驅動三個要素,可利用自身感知處理信息,發(fā)出指令并執(zhí)行動作,進而實現(xiàn)結構自我監(jiān)控、診斷、檢測、修復、校正與適應等各種功能。一般情況下,單一功能材料難以具有上述多種功能,這需要組元復合或組裝多種材料而構成新的智能材料才能實現(xiàn)。

二、土木工程中智能材料的應用

1.形狀記憶合金的應用

形狀記憶合金是具有形狀記憶效應的一種智能合金材料,作為新型功能性材料,最主要的優(yōu)點就是在激發(fā)材料的形狀記憶效應過程中,材料可以產生高于700兆帕的回復應力及8%左右的回復應變,同時具有較強的能量傳輸儲存能力。該特性的應用能夠將材料置于各種結構中,實現(xiàn)結構的自我診斷、增韌、增強與適應控制的應用研究,而且還可以將材料研制為智能型驅動器,在結構變形、損傷、裂縫及振動等方面開展應用研究工作。相變偽彈性與相變滯后性能是形狀記憶合金的另一個優(yōu)點,在加卸載過程中其應力-應變曲線構成環(huán)狀,表明材料在此過程中能夠吸收耗散較多的能量。形狀記憶合金具有高達400兆帕的相變回復力,結合該特性能夠研制開展形狀記憶合金被動耗能控制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可實現(xiàn)相變偽彈性性能,可在土木工程結構中用于耗能抗震的被動控制。通常在結構層間或底部安置形狀記憶合金被動耗能控制系統(tǒng),用于實現(xiàn)耗能系統(tǒng)對結構的層間變形的感知,進而起到消耗地震能量的作用。有關研究結果顯示,耗能器安裝形狀記憶合金結構后,耗能器可吸收約為三分之二的地震能量,并顯著抑制結構的位移。

2.壓電材料的應用

壓電材料一般是指在收到壓力后,材料兩端會出現(xiàn)電壓的晶體材料。壓電材料在土木工程中的應用主要包括對于結構的靜變形控制、噪聲控制和抗震抗風等領域。傳統(tǒng)的壓電材料使用方法是通過壓電傳感元件對結構的震動進行感知,利用傳感器輸出結果,從而實現(xiàn)對于震動的感知和預警。在此基礎上,采取合適的控制算法對壓電體的輸入進行控制和定量,從而實現(xiàn)對于結構震動的控制,這是目前壓電類智能材料的研究前沿。隨著研究的深入和技術的進步,壓電類的智能結構土木工程中的應該越來越廣泛。

3.光導纖維的應用

光導纖維由外包層與內芯構成,是一種纖維狀光通信介質材料,該材料采用先進的信息傳輸技術起初用于通信傳輸系統(tǒng),由于作為信息載體的光子在速度與容量上高于電子,因此得到較為迅速的發(fā)展。光子所具有的高并行處理能力與高信息率,潛力在信息容量與處理速度得到充分發(fā)揮。光纖材料在監(jiān)測、傳感及信息遠距離傳輸等方面得到應用,將光纖作為傳感元件埋入傳統(tǒng)混凝土結構中針對結構方面各項指標實現(xiàn)自動監(jiān)測、診斷、控制、預報及評價等功能,而且將形狀記憶合金等驅動元件埋入,有機結合信息處理系統(tǒng)與控制元件,使混凝土結構具有智能功能,進而實現(xiàn)混凝土結構自我診斷與修復。在土木工程結構診斷及主動控制地震響應中,光纖材料一直作為設計傳感器的一種比較理想的材料,我國目前也已將其用于檢測評定三峽大壩。

4.壓磁材料的應用

壓磁材料在土木工程中的應用主要包括磁流變材料和磁致伸縮材料?;诖帕髯儾牧系脑?,當磁場的強度高于臨界強度時,磁流變在極短時間內從液態(tài)向固態(tài)轉化。在介于固液體之間可根據磁流變液特點具有的快速、可控及可逆性質,控制流體特性實施時需要較低的能量,因此在智能結構中通常將磁流變液作為動器件的主要材料?;谶@點,磁流變材料可用于高層建筑的結構中,實現(xiàn)對地震的半主動控制。因為潛在應用前景的廣闊,使得磁致伸縮材料近年來得到很大關注。磁致伸縮材料具有強烈的磁致伸縮效應,這種材料可以在電磁和機械之間進行可逆轉換,這種特性使其可以用于大功率超聲器件、聲納系統(tǒng)、精密定位控制等很多領域。

三、智能材料的發(fā)展趨勢

在土木工程領域,智能材料的發(fā)展趨勢集中體現(xiàn)在以下三方面。一是實時監(jiān)控檢測結構狀態(tài),在土木結構中集成傳感與驅動元件,利用其網絡實時監(jiān)控結構狀態(tài),以保證土木工程結構與基礎設施的安全,有效降低維修成本。二是形狀自適應材料與結構,該結構不僅可承載傳遞運動,還能檢測并改變結構特性,具有較為廣闊的應用前景。三是自適應控制減振抗震抗風降噪的結構,在土木工程設計中結構動力響應一直是比較重要的一個問題,尤其是針對橋梁與高層建筑等土木工程結構的抗震抗風問題,研發(fā)應用智能材料能夠為其提供重要的途徑,實現(xiàn)結構的自適應控制。盡管當前的智能材料還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之處,但隨著有關研究的不斷深入,智能材料的性能將得到明顯改善。在眾多領域中,智能材料都將發(fā)揮其潛力,體現(xiàn)出廣闊的應用前景,開展的研究包括力學、計算機控制、材料、微電子、人工智能等多個學科技術。

四、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智能材料的廣泛應用,同時元件逐漸向小型化、多功能化及高功率化方向發(fā)展,在建筑結構中復合控制、傳感、驅動系統(tǒng)及耦合/連接元件,建筑結構將發(fā)展成為主動式智能建筑結構,對于有效利用太陽能、抵御地震、風振等嚴重自然災害影響具有重要作用, 為人們工作生活提供更為舒適安全的環(huán)境,對于提高土木工程結構建設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張亞東.智能材料在土木工程中的應用研究[J].科技資訊,2011(30):49.

[2]黃浦時.關于智能材料在土木工程建設中的研究[J].數字化用戶,2013(11):27.

第3篇:土木工程的特性范文

關鍵字:土木工程;房屋建筑;發(fā)展前景;特性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and the increase of the practice, construction of civil engineering continuous self-improvement, self-improvement.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civil engineering content, characteristics, development prospect and the important part of buildings.

Keywords: civil engineering; housing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prospect; characteristics

中圖分類號:TV431+.5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隨著人類社會的發(fā)展以及自然界各種因素的變化,土木工程建設逐步發(fā)展為一門多樣化的學科,它在成長的過程中發(fā)展出多個分支。它為人類社會創(chuàng)造出了重要的物質環(huán)境,是人類文明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 、土木工程包涵的內容

土木工程既指一些技術活動又指工程建設的對象,它是綜合各類工程設施的一門學科,是技術和工程的總稱。其中技術活動包括勘測、施工、設計方案、對建造設施的保養(yǎng)和維修等。工程分支更是發(fā)展成為了一個龐大的體系,主要包括: 房屋建造工程、道路建造工程、鐵路修建工程、橋梁建設工程、給排水工程、隧道及地下工程、港口建造工程、城市供熱供然氣工程等等。

二 、土木工程所具有的特性

1 、社會性

土木工程建造的工程設施涉及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從生活場所、生息場所、水利設施、交通運輸到做為信息傳輸的手段。因此土木工程的成長與人類生存發(fā)展的過程息息相關。隨著人類歷史的進步、經濟的發(fā)展和轉型以及技術的不斷加深與拓展,土木工程也不斷轉型和發(fā)展。各個時期的社會經濟、風俗文化、科學技術都在土木工程建造設施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土木工程作為人類歷史的見證者必然具有著典型的社會性。

2、實踐性

土木工程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它的發(fā)展壯大主要是通過工程實踐,不斷地總結成功的經驗,吸取實踐中的失敗教訓。在土木工程的壯大過程中,工程實踐往往是先于理論,工程問題的解決仍然很大一部分取決于對工程實踐的研究,同時工程事故的發(fā)生可以顯示出一些理論研究的問題,激發(fā)對新理論的研究與探討。土木工程具有很強的實踐性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工程施工的客觀情況很復雜,室內試驗和現(xiàn)場測試都很難開展。例如,地基基礎、隧道等地下工程的變形和受力的狀態(tài),以及隨時需要參考工程實踐的經驗進行的分析。

(2)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只有通過工程實踐才能發(fā)現(xiàn)理論研究中的新問題,才能驗證理論的科學性。例如,在建造高層建筑和大跨橋梁的過程中,對建筑抗震性能的認識和研究也不斷深入。

三 、土木工程的發(fā)展和前景

1 、土木的歷史發(fā)展過程

土木工程的歷史發(fā)展過程可以主要分為三個階段:古代土木工程、近代土木工程和現(xiàn)代土木工程。在古代的土木工程時期,人類原始的土木工程萌芽的開始。人類逐漸離開洞窟,開始挖土為穴、架木為橋,而古代的建筑材料主要采用木頭和石頭;近代土木工程,由于理論的發(fā)展,逐漸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同時在質上也取得了一次重大的飛躍,它采用了混凝土和鋼筋結構,使跨海大橋和摩天大樓成為可能,使人類的生活場所、生產場所逐漸走向立體化、多樣化,其規(guī)模走向大型化;二戰(zhàn)后,世界經濟飛速發(fā)展科學技術也突飛猛進。這樣的進步為現(xiàn)代土木工程的發(fā)展提供了理論研究的基礎,填補了空缺。在20世紀20年代后期,預應力混凝土的出現(xiàn)是土木工程的又一次重大的飛躍,它的抗裂性強,剛度和承載力大大高于鋼筋混凝土,給建筑物帶來了新的經濟、美觀的建筑結構形式。

2、土木工程的未來發(fā)展前景

2.1 土木工程向太空、荒漠、海洋發(fā)展

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在有限的地理空間內,要充分利用好每一寸土地。但是隨著經濟的發(fā)展,我國的土地資源日益緊張,逐漸不能滿足經濟發(fā)展多樣化對建筑的需求。因此土木工程未來的進程將會面臨更多挑戰(zhàn),它將會在太空、海洋、荒漠上尋找發(fā)展的新契機。

2.1.1 向太空發(fā)展

宇宙空間一直是人類的探索之謎,它所具有的各種資源對人類而言無疑有著巨大的吸引力。人類土木工程也將必然向宇宙空間發(fā)展,尋找新的空間資源和新的建筑資源。

2.1.2 向海洋發(fā)展

海洋的總面積大概占地球總面積大的70%,海洋是一個具有巨大開發(fā)潛力的資源。實際上海洋的一些空間資源已經開始為人類所用,填海造田逐步得到了多個國家的采用。這樣一來可以節(jié)省用地,緩解我國日益嚴重的住房壓力,也為瀕海的大城市建造人工島積累了科技經驗和實力。

2.2.3 向荒漠發(fā)展

我國國土面積的65%是山地丘陵,35%受到土壤侵蝕和荒漠化的威脅,33%是干旱和沙漠區(qū)?;哪且粋€巨大的空間資源,它的利用和開發(fā)必然有著不可估量的價值。但是對荒漠的開發(fā),水資源缺乏是一個巨大的阻礙。據報道,國際上正在研發(fā)如何在荒漠上淡化海水的方案,若一旦得到實施,在荒漠上進行大規(guī)模的建設將會成為現(xiàn)實。

2.2 工程材料的發(fā)展

隨著高層建筑的日益增多,高層建筑的高度增加,對底層基礎部分的材料要求必然提高,逐漸對輕薄,高強度的材料需求增大。一般的混凝土強度是c50-c60,特殊工程是c80-c100。目前我國的門窗材料、裝飾材料、管材多采用化學合成材料,將來大面積的圍護材料和結構骨架材料將會運用這種材料。

2.3土木工程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我國的環(huán)境政策堅持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原則,然而現(xiàn)代建筑業(yè)仍存在很多環(huán)境問題,例如資源消耗大、污染物排放量大、噪音污染嚴重等等。因而在工程實踐的過程中要始終貫徹落實可持續(xù)發(fā)展原則。例如,在土地資源的利用方面,建房修路占地面積廣,因此在土木工程中應盡量拓展高空和地下空間。建筑材料的選擇也應以最少的資源消耗發(fā)揮出最大的經濟效益為準則,粘土磚的使用對土地資源的毀壞很嚴重,應盡快研發(fā)新產品取而代之。

四 、房屋建筑業(yè)

房屋建筑業(yè)是土木工程的一個重要的分支,它的發(fā)展歷程在土木工程史上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同時房屋建筑業(yè)的發(fā)展關系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質量是保證人民生產、生活正常進行的前提。那么搞好房屋建筑的施工質量管理則至關重要。

1 、建立運行質量管理規(guī)章制度,健全質量管理體系

為有章可循的進行質量管理,項目經理要嚴格按照質量手冊和程序文件進行質量控制,建立、健全質量獎罰制度、質量分析制度和質量檢查制度,建立一套規(guī)范的質量管理制度,加強對人的控制和施工材料的控制,提高工人的施工水平等來提高工程的整體質量。對施工材料的控制,主要是嚴格控制施工材料、預制構件的質量檢察,對施工機械的控制就是合理的使用、管理、維護施工機械設備。

2 、加強施工的現(xiàn)場管理

2.1 監(jiān)督檢察施工機械設備、試驗儀器、測量儀器是否完善,是否處于良好狀態(tài)。

2.2 監(jiān)督檢察主要施工人員、工程技術人員、監(jiān)理人員是否到位,各級質量體系運轉是否正常,是否有未經業(yè)主許可的轉包現(xiàn)象。

2.3 及時提出質量檢測中一些不合格的工程隱患,并積極監(jiān)督施工單位對工程質量檢測通知的落實情況,嚴格按照管理規(guī)范對項目進行綜合檢查、巡查檢查和專項檢查。

3、 監(jiān)理目標責任制

工程項目的質量控制,需要確定項目經理、技術負責人、施工管理負責人,建立施工現(xiàn)場質量管理體系,落實質量管理責任制。質量管理體系包括質量檢查和工序管理兩個主要部分。質量檢驗包括對原材料、半成品、工序、設備的檢查和竣工單位的質量檢查。工序管理主要是建立質量管理點,進行工藝分析、消化工藝的設計等。

第4篇:土木工程的特性范文

關鍵字: 土木工程房屋建筑發(fā)展前景 特性

引言: 隨著人類社會的發(fā)展以及自然界各種因素的變化,土木工程建設逐步發(fā)展為一門多樣化的學科,它在成長的過程中發(fā)展出多個分支。它為人類社會創(chuàng)造出了重要的物質環(huán)境,是人類文明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 土木工程包涵的內容

土木工程既指一些技術活動又指工程建設的對象,它是綜合各類工程設施的一門學科,是技術和工程的總稱。其中技術活動包括勘測、施工、設計方案、對建造設施的保養(yǎng)和維修等。工程分支更是發(fā)展成為了一個龐大的體系,主要包括: 房屋建造工程、道路建造工程、鐵路修建工程、橋梁建設工程、給排水工程、隧道及地下工程、港口建造工程、城市供熱供然氣工程等等。

二 土木工程所具有的特性

1 社會性

土木工程建造的工程設施涉及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從生活場所、生息場所、水利設施、交通運輸到做為信息傳輸的手段。因此土木工程的成長與人類生存發(fā)展的過程息息相關。隨著人類歷史的進步、經濟的發(fā)展和轉型以及技術的不斷加深與拓展,土木工程也不斷轉型和發(fā)展。各個時期的社會經濟、風俗文化、科學技術都在土木工程建造設施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土木工程作為人類歷史的見證者必然具有著典型的社會性。

2實踐性

土木工程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它的發(fā)展壯大主要是通過工程實踐,不斷地總結成功的經驗,吸取實踐中的失敗教訓。在土木工程的壯大過程中,工程實踐往往是先于理論,工程問題的解決仍然很大一部分取決于對工程實踐的研究,同時工程事故的發(fā)生可以顯示出一些理論研究的問題,激發(fā)對新理論的研究與探討。土木工程具有很強的實踐性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工程施工的客觀情況很復雜,室內試驗和現(xiàn)場測試都很難開展。例如,地基基礎、隧道等地下工程的變形和受力的狀態(tài),以及隨時需要參考工程實踐的經驗進行的分析。

(2)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只有通過工程實踐才能發(fā)現(xiàn)理論研究中的新問題,才能驗證理論的科學性。例如,在建造高層建筑和大跨橋梁的過程中,對建筑抗震性能的認識和研究也不斷深入。

三土木工程的發(fā)展和前景

1 土木的歷史發(fā)展過程

土木工程的歷史發(fā)展過程可以主要分為三個階段:古代土木工程、近代土木工程和現(xiàn)代土木工程。在古代的土木工程時期,人類原始的土木工程萌芽的開始。人類逐漸離開洞窟,開始挖土為穴、架木為橋,而古代的建筑材料主要采用木頭和石頭;近代土木工程,由于理論的發(fā)展,逐漸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同時在質上也取得了一次重大的飛躍,它采用了混凝土和鋼筋結構,使跨海大橋和摩天大樓成為可能,使人類的生活場所、生產場所逐漸走向立體化、多樣化,其規(guī)模走向大型化;二戰(zhàn)后,世界經濟飛速發(fā)展科學技術也突飛猛進。這樣的進步為現(xiàn)代土木工程的發(fā)展提供了理論研究的基礎,填補了空缺。在20世紀20年代后期,預應力混凝土的出現(xiàn)是土木工程的又一次重大的飛躍,它的抗裂性強,剛度和承載力大大高于鋼筋混凝土,給建筑物帶來了新的經濟、美觀的建筑結構形式。

2土木工程的未來發(fā)展前景

2.1 土木工程向太空、荒漠、海洋發(fā)展

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在有限的地理空間內,要充分利用好每一寸土地。但是隨著經濟的發(fā)展,我國的土地資源日益緊張,逐漸不能滿足經濟發(fā)展多樣化對建筑的需求。因此土木工程未來的進程將會面臨更多挑戰(zhàn),它將會在太空、海洋、荒漠上尋找發(fā)展的新契機。

2.1.1 向太空發(fā)展

宇宙空間一直是人類的探索之謎,它所具有的各種資源對人類而言無疑有著巨大的吸引力。人類土木工程也將必然向宇宙空間發(fā)展,尋找新的空間資源和新的建筑資源。

2.1.2 向海洋發(fā)展

海洋的總面積大概占地球總面積大的70%,海洋是一個具有巨大開發(fā)潛力的資源。實際上海洋的一些空間資源已經開始為人類所用,填海造田逐步得到了多個國家的采用。這樣一來可以節(jié)省用地,緩解我國日益嚴重的住房壓力,也為瀕海的大城市建造人工島積累了科技經驗和實力。

2.2.3 向荒漠發(fā)展

我國國土面積的65%是山地丘陵,35%受到土壤侵蝕和荒漠化的威脅,33%是干旱和沙漠區(qū)?;哪且粋€巨大的空間資源,它的利用和開發(fā)必然有著不可估量的價值。但是對荒漠的開發(fā),水資源缺乏是一個巨大的阻礙。據報道,國際上正在研發(fā)如何在荒漠上淡化海水的方案,若一旦得到實施,在荒漠上進行大規(guī)模的建設將會成為現(xiàn)實。

2.2 工程材料的發(fā)展

隨著高層建筑的日益增多,高層建筑的高度增加,對底層基礎部分的材料要求必然提高,逐漸對輕薄,高強度的材料需求增大。一般的混凝土強度是c50-c60,特殊工程是c80-c100。目前我國的門窗材料、裝飾材料、管材多采用化學合成材料,將來大面積的圍護材料和結構骨架材料將會運用這種材料。

2.3土木工程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我國的環(huán)境政策堅持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原則,然而現(xiàn)代建筑業(yè)仍存在很多環(huán)境問題,例如資源消耗大、污染物排放量大、噪音污染嚴重等等。因而在工程實踐的過程中要始終貫徹落實可持續(xù)發(fā)展原則。例如,在土地資源的利用方面,建房修路占地面積廣,因此在土木工程中應盡量拓展高空和地下空間。建筑材料的選擇也應以最少的資源消耗發(fā)揮出最大的經濟效益為準則,粘土磚的使用對土地資源的毀壞很嚴重,應盡快研發(fā)新產品取而代之。

二 房屋建筑業(yè)

房屋建筑業(yè)是土木工程的一個重要的分支,它的發(fā)展歷程在土木工程史上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同時房屋建筑業(yè)的發(fā)展關系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質量是保證人民生產、生活正常進行的前提。那么搞好房屋建筑的施工質量管理則至關重要。

1 建立運行質量管理規(guī)章制度,健全質量管理體系

為有章可循的進行質量管理,項目經理要嚴格按照質量手冊和程序文件進行質量控制,建立、健全質量獎罰制度、質量分析制度和質量檢查制度,建立一套規(guī)范的質量管理制度,加強對人的控制和施工材料的控制,提高工人的施工水平等來提高工程的整體質量。對施工材料的控制,主要是嚴格控制施工材料、預制構件的質量檢察,對施工機械的控制就是合理的使用、管理、維護施工機械設備。

2 加強施工的現(xiàn)場管理

2.1 監(jiān)督檢察施工機械設備、試驗儀器、測量儀器是否完善,是否處于良好狀態(tài)。

2.2監(jiān)督檢察主要施工人員、工程技術人員、監(jiān)理人員是否到位,各級質量體系運轉是否正常,是否有未經業(yè)主許可的轉包現(xiàn)象。

2.3及時提出質量檢測中一些不合格的工程隱患,并積極監(jiān)督施工單位對工程質量檢測通知的落實情況,嚴格按照管理規(guī)范對項目進行綜合檢查、巡查檢查和專項檢查。

3 監(jiān)理目標責任制

第5篇:土木工程的特性范文

關鍵詞: 信息化;土木工程;勾勒

中圖分類號:E271文獻標識碼: A

一般來說,土木行業(yè)所涉及到的行業(yè)和領域范圍包括了:建筑、修水利、鋪設公路、鐵路建設、以及橋梁的架設和港口碼頭的興建等,涉及到這個行業(yè)的人數達到了上億。它不僅僅是我國的支柱性產業(yè),還是我國國民的經濟中第一號產業(yè)隊伍。但是,由于我國在這方面的不太成熟,所以發(fā)展水平一直不高,影響了工作的效率和工程的質量。確定將土木工程信息化就是為了打破這一限制,更好地土木工程在管理和技術方面的發(fā)展這項戰(zhàn)略一定會給我國的土木工程和社會的發(fā)展帶來不可估計的影響。

一、土木工程信息化本身的內涵和具有的特色

l、土木工程信息化本身的內涵

單就從技術形式上來說,土木工程本身的含義是說在我國甚至全球范圍內,以開發(fā)運用土木工程信息的資源和技術為重心,以靠網絡電子技術和通信方面的先進手段為基礎,將新型的技術進行擴散,將土木工程方面的信息在網絡平臺上進行共享,達到可以隨時隨地的提供土木工程方面的信息以及解決問題的方案。

從行業(yè)的影響上來說,運用現(xiàn)代化的信息技術獎土木工程的技術和管理方面的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層次,這一過程就叫做土木工程信息化。它涉及到的領域眾多,包括了:政府的監(jiān)察、公司的管理、培訓、監(jiān)察,監(jiān)督,施工等等,特別是對于我國現(xiàn)在的實際情況來說,土木工程信息化更好地解決了工程量大和信息進行了一個不均的問題,將我國在管理和技術方面的水平度的提高。

2、土木工程信息化所具有的特色

土木工程信息化所具有的特色就是明顯的知識經濟性。在其中所涉及到的不同的信息、管理和技術就是其核心的生產要素,土木工程信息化在本質上的表現(xiàn)形式是依托互聯(lián)網將土木工程的信息和資源進行共享。

土木工程信息化所具有的三大屬性:及時性、遠程性以及互動性。也就是說可以隨時隨地的為需要者提供土木工程方面的信息,沒有時間,地域等的限制,達到完全自由的狀態(tài)。

二、土木工程信息化所要達到的目標

1、土木工程信息化產業(yè)的形成

借助現(xiàn)代化的信息技術將傳統(tǒng)的土木工程進行變革,在信息方面實現(xiàn)互通和互聯(lián)、在產業(yè)結構方面進行優(yōu)化和改革,在資源配置方面更加科學合理化,最終開啟土木工程信息化產業(yè)的大門。

2、形成廉政的政府監(jiān)察體系

采用在網絡上辦公、遠程辦理政務、信息公開化等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了一個更加廉政、有效率、透明化的政府監(jiān)察系統(tǒng)的形成。它一方面可以幫助相關行政部門在決策、管理以及為公眾服務方面的水平的提高,還對催生一個全新的公正的建設市場喲這深遠影響。

3、土木工程信息化的影響

就目前來說,我國國內的國民經濟發(fā)展的很快,土木工程又是其支柱性的行業(yè),土木工程信息化可以為這個行業(yè)帶來進步,并會帶動有關產業(yè)的發(fā)展,從而建立新的經濟提高點,為我國的經濟建設添柴加火。

三、土木工程信息化戰(zhàn)略的實施方式

1、土木工程信息化的三大方面

土木工程的相關信息技術是以電子網絡、信息接收,網絡通訊等的現(xiàn)代化技術為底子,并將土木工程的獨特性和土木信息化的特色、目標考慮在內,最終構建出一個土木信息化建設的技術平臺。它包含如下的幾個方面:m土木信息網。我國的土木公眾網與很多的局域網在一起構成了土木信息網。公眾網的作用就是可以在全國區(qū)域內實現(xiàn)相關信息和資源的共享;局域網主要是對于某個公司或者項目工程建立的,比如說:公司的管理體系、可以收集和處理工程信息的系統(tǒng)等等,它的存在就是為了保證這些公司的生產和管理可以更加有效率。(2)土木信息的接收終端。接受終端可以分為手提式接收終端和臺式接收終端,手提式的接收終端是我們著重發(fā)展的方向。我們想要讓土木人員可以隨時隨地的登陸土木信息網,進行信息的交流,并能夠獲得技術上的支持。(3)土木信息在網絡上傳輸的標準,土木信息化的基本研究工作就是這個。一開始,要按照土木信息化的建設標準,并立足現(xiàn)有的信息技術,充分的考慮到土木工程本身所具有的獨特性,將那些會出現(xiàn)在其中的文字,圖表,計算公式以及程序等的信息進行分類,并確定每一種信息的傳送格式和標準,所要實現(xiàn)的目標就是既可以讓土木信息和中國的通訊網絡能夠互相兼容,還要能夠保障在土木信息網上,信息可以在網上和接收終端可以流暢的交換。

2、土木信息的相關學科

土木信息這一門學科是一個交叉而成的邊緣性學科,它將傳統(tǒng)的土木工程和現(xiàn)代化的信息技術相互結合。它的目標就是能夠立足土木信息的發(fā)展,將社會上的資源進行整合,從而建設這門學科,從管理,技術,法律等的方面對土木信息化進行全方位的研究和學習,為我國土木信息化的發(fā)展添柴加火,提供大量的專業(yè)性人才。

3、土木信息化行業(yè)

土木信息在技術上的大量應用勢必會導致土木行業(yè)在結構上的重新構建和對資源的更好整理,解決以往出現(xiàn)在土木發(fā)展中出現(xiàn)的問題,改革和優(yōu)化以前比較粗獷的產業(yè)框架,從而慢慢形成土木信息化這一新興的行業(yè)。

四、土木信息化的具體操作方法

由于有以前二十多年的努力基礎,我國現(xiàn)在己經在條件上達到了建設良好的土木信息化。在硬件上,我國國內的網絡基礎設施已經取得了相當大的進步,也基本上完成了網絡基礎設施的建設,并在進一步的發(fā)展和運營方面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在軟件上,國內很多的高科技企業(yè)也研發(fā)出了很多高質量的關于建設領域的軟件。

1、端正人們的認識

要讓帶大家在認識上有所端正,意識到土木信息化是以后的發(fā)展方向,更是一次很好地發(fā)展機遇。不僅僅要意識到發(fā)展土木信息化的急切性,更要意識到這是一項長遠而有意義的系統(tǒng)工程。

2、著重發(fā)展土木信息方面的技術

立足現(xiàn)代化的網絡技術發(fā)展,并考慮土木工程的特色,把重心放在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之上,保證土木信息化在技術上的可行性。

3、意識到學科對于行業(yè)發(fā)展的重要性

對學科進行良好的建設,可以高效的整理社會上的資源,解決出現(xiàn)在土木信息化領域的中各種問題,保證其可持續(xù)發(fā)展。土木工程一直以來都是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yè),想要更加全方位的推動土木信息化建設,學科建設是最好的方式。

4、結合社會力量,科學配置資源

想要土木信息化戰(zhàn)略順利的進行下去,就需要相關部門的大力配合,遵循“產業(yè)、學科、研究、政策”相結合的原則,并積極地進行國際間相關技術的合作,在相關政策上建立一個有力的推動體系。

五、總結

伴隨著我國經濟的發(fā)展,土木工程不僅僅是我國經濟發(fā)展的支柱性行業(yè),也是人類的發(fā)展進程中,十分重要的產業(yè)之一。利用現(xiàn)代化的信息技術可以有效地幫助土木工程在技術和管理上的提升,更加方便快捷的知道這個產業(yè)的標準、發(fā)展情況,有助于產業(yè)的將抗發(fā)展。土木工程信息化這一戰(zhàn)略方案的實施,不僅僅是我國在建設土木工程的實際需要,更是土木工程以后發(fā)展的必然方向。土木工程信息化是提高我國的綜合國力并最終達到國富民強的有力手段,有著不可替代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姚兵.論土木工程的信息化建設[J].建筑.2003(04).

[2]賴明,尚春明,趙聽.抓住機遇推動建設事業(yè)信息化快速發(fā)展[J].建設科技2003(01).

第6篇:土木工程的特性范文

關鍵詞: BIM 土木工程材料試驗 教學體系

BIM即建筑信息模型,是用數字表達建設項目的物理和功能特性,貫穿建設工程項目的全生命周期,即項目的可研、立項、決策、建設準備、實施和運營等全過程所有階段,要求在不同階段由建設項目參與者提供相關數據,建立與實際情況一致的建設工程信息庫數字模型[1]。由于BIM在可視化、協(xié)調性、模擬性、優(yōu)化性等方面的卓越表現(xiàn),BIM技術的應用在工程領域已如火如荼[2]。

將BIM技術應用于高校教育屬于全新領域,研究成果較少。本研究BIM技術植入土木工程材料試驗教學中,創(chuàng)新了試驗教學方法,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與創(chuàng)新能力。

1.土木工程材料試驗現(xiàn)狀與評價

1.1試驗現(xiàn)狀

吉首大學開設的土木工程材料實驗均為實體試驗,類型包括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質試驗、水泥試驗、混凝土用骨料試驗、普通混凝土試驗、砂漿試驗、砌墻磚試驗、鋼筋試驗、石油瀝青試驗等(見下表)。

1.2試驗現(xiàn)狀評價

如上表顯示,吉首大學開設的土木工程材料實體試驗具備如下特點:

沿襲了傳統(tǒng)的土木工程材料試驗教學方法,即按教學順序與教學內容安排試驗教學,需要較長時間才能完成。

需要具備較多的試驗設備與較大的試驗場地,試驗前期投資較大,設備運行費用較高。

試驗消耗資源較多,若重復試驗需要的資源更多,試驗效率不高。

試驗多為驗證性類型,設計性與綜合性試驗類型缺乏,不利于學生創(chuàng)新性教育。

2.基于MIB的土木工程材料試驗教學體系構建

2.1指導思想

依據“理論夠用,應用優(yōu)先”的原則,選擇恰當的教學內容,采用植入式的方式構建土木工程材料BIM實驗教學體系。以直觀、生動、形象、可視、交互的教學形式取代傳統(tǒng)的實訓、實驗,展示土木工程材料的結構、性能、應用及儀器設備的構造、操作流程等知識難點,實現(xiàn)學生由“被動接受”轉變?yōu)椤爸鲃犹骄俊钡膶嵺`教學目標。

2.2總體框架

采用傳統(tǒng)試驗與BIM試驗相結合的方式,將土木工程材料試驗教學內容分為實體試驗與BIM試驗兩部分。實體試驗以驗證性試驗為主,BIM試驗以設計性試驗、綜合性試驗與創(chuàng)新性試驗為主。實體試驗與BIM試驗自成體系又相互支撐,形成一個土木工程材料試驗的有機整體。在實際教學時,根據教學進度可平行或交叉進行(見下圖)。

2.3改革措施

2.3.1建設MIB教學隊伍

開展MIB試驗需要一批熟練掌握BIM技術的教師,因此加強BIM教學師資建設是首要任務。通過自身培訓與引進具有BIM實踐經驗的工程人員加入教師隊伍,是構建BIM技術教師團隊的有效方法。

2.3.2構建BIM試驗平臺

BIM試驗平臺是使BIM技術融入實踐教學的硬件基礎,因此學校應盡快下定決心構建。鑒于吉首大學BIM基礎較弱,為盡快形成BIM實踐教學能力,可先建設BIM模擬試驗室,以滿足相關急需課程如土木工程材料試驗教學的需求。

2.3.3創(chuàng)新BIM試驗教學方法

BIM試驗對于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強大作用毋庸置疑,但要處理好實體試驗與BIM試驗的正確關系。對于土木工程材料試驗來說,一定的實體試驗是必需的,因此BIM試驗只能是植入式的,不能用BIM試驗取代所有的試驗。

2.3.4制訂BIM激勵機制

BIM技術用于教學屬于新興領域,需要制訂相關激勵機制來推動BIM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成立BIM技術應用工作室、開設BIM技術教學應用課題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3.問題與討論

3.1吉首大學目前還沒有BIM基礎,如沒有BIM技術平臺、沒有熟練掌握BIM技術的教師等,因此項目實施的前期任務艱巨。

3.2 BIM技術對于土木工程專業(yè)至關重要,因而開設BIM課程,將BIM技術應用于課程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BIM技能及創(chuàng)新能力的有效途徑。

3.3在實際教學應用中,需要給學生強化的是BIM理念,即用工程化的數字信息描述現(xiàn)實世界的實體建筑,建立數字化的工程信息模型供工程全生命期使用。BIM理念與BIM軟件不是一回事,不能將BIM的作用與價值等同或歸功于BIM軟件。

3.4雖然BIM技術應用于土木工程專業(yè)教學之中還存在諸多難點,但假以時日,BIM之花一定會在土木工程專業(yè)教學苑中全面綻放。

參考文獻:

第7篇:土木工程的特性范文

[關鍵詞]土木工程;結構穩(wěn)定性;損傷診斷;幾種方法

中圖分類號:TU3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4)46-0152-01

一、土木工程結構損傷的危害及損傷診斷內涵

土木工程結構作為使用最普遍的結構,目前也在不斷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中。這種結構形式在風載和地震作用下極容易發(fā)生振動,而這種振動往往是危險的,會造成結構損傷,從而影響土木工程結構的使用壽命,會使工程出現(xiàn)安全問題和質量問題,會造成無法估計的損失。因此,必須要加強對土木工程結構損傷的診斷,避免土木工程結構損傷釀成事故。土木工程結構損傷診斷是建立在結構損傷診斷基礎上的,它主要通過結構信息與周圍環(huán)境信息的采集來作為分析依據,來合理的分析造成結構損傷的因素和結構損傷的程度,從而為采取整修措施奠定基礎。

二、土木工程損傷診斷的幾種方法

我國對土木工程結構損傷診斷的研究由來已久,在實際的損傷診斷中也總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普通的外觀檢查,融合了現(xiàn)代技術的無算檢測方法等。但是這些方法往往依賴于檢查者主觀經驗判斷,往往需要事先知道大致的損傷部位,這些方法比較落后,以下主要介紹了幾種先進的損傷診斷方法:

(一)基于結構參數改變的診斷方法

該類型的診斷方法主要分為動力診斷和靜力診斷兩種,前者利用的土木工程結構的動力響應原理,后者利用的是土木工程結構靜力響應原理。

1、動力診斷方法。這種損傷診斷方法的優(yōu)點在于其不受土木工程結構規(guī)模的限制,只需要在結構位置安裝一個動力響應傳感器,就能夠獲得動力檢測數據,就能夠判斷損傷程度。它主要通過結構的特征指標倆判斷結構損傷,具體包括以下特征指標:

1)固有頻率變化指標診斷。這是比較容易獲得的一個指標。它通過理論模型對結構可能存在的損傷位置進行假設,根據理論方案計算其所對應的兩個頻率的改變量之比,之后再通過實驗測量來獲得兩個頻率的改變量之比,這兩個頻率是任意的。并通過將理論比值和實驗比值比較,找出最為接近實測量的一個理論值。并根據該值所應對的損傷方案來判斷土木工程結構的損傷狀態(tài)。這種損傷診斷方法的優(yōu)點在于隨機誤差小,精度較高,但是也存在明顯的缺點,例如其主要是根據頻率變化來確定損傷的,這使得其對局部損傷不敏感,而且此方法是對土木工程結構進行大范圍檢測,無法精準的定位損傷的程度和損傷部位。

2)振型變化指標診斷。這種診斷方法和固有頻率相比,對損傷較為敏感,而且能夠確定土木工程結構的損傷位置。例如根據MAC來確定損傷位置和狀態(tài),可根據MSF來確定損傷位置和狀態(tài),還可以根據COMAC來確定損傷位置和狀態(tài)。這幾個參數有其公式,根據公式,當參數值的范圍在0-1之間,且接近于0時,說明結構中有損傷,而如果參數值接近于1,則說明結構無損傷。但是這種方法也有缺點,其工作量較大,精度欠佳,不適用于復雜土木工程結構的診斷。

2、靜力診斷方法。這是目前比較常用的土木工程結構診斷方法,其包括結構的剛度、位移情況、應變情況等靜力參數。該方法的原理即是通過對這些參數的殘差分析來對損傷進行識別。這是一種相對比較穩(wěn)定的測試方法,但是這種方法也存在局限,例如對一些大型的土木工程來說,結構損傷診斷工程量大,采用靜力診斷只能對個別結構構件進行檢測,無法對整個工程結構的損傷進行診斷,會出現(xiàn)漏檢情況,埋下結構安全隱患。

(二)基于人腦模擬的神經網絡診斷

這種診斷方法是通過模擬人腦神經來對工程結構進行損傷診斷的方法,這種方法的診斷原理是首先訓練網絡,采用的是無損傷系統(tǒng)之振動測量數據,然后通過學習來確定適當的網絡參數,并將數據輸送到網絡中,由網絡進行對應輸出,如果學習過程成功,那么系統(tǒng)與網絡的輸出就會是吻合的。而如果土木工程結構存在損傷,系統(tǒng)也會出現(xiàn)損傷,這個時候系統(tǒng)和網絡的輸出會存在差異,檢測人員就通過這個差異來判定損傷程度。這種損傷診斷具有很多優(yōu)點,它可以適用于線性和非線性系統(tǒng),適應性強,而且診斷不需要激振設備,在實際工程中的應用更普遍,是一種較為可靠的診斷方法。

(三)基于小波理論的小波診斷

相對于以上幾種方法可能存在的誤差,小波診斷優(yōu)勢更明顯。它主要是通過小波的變換分析原理,對土木工程結構損傷前和損傷后的時域及頻域進行該分析,并結合小波的動力學特性,對結構的非線性進行檢測。時域響應信號在經過小波分析之后會表現(xiàn)出更加明顯的缺損特征。小波分析精確度高,適用于土木工程結構的損傷診斷。

結語

綜上所述,加強土木工程結構損傷診斷意義重大,其能夠及時發(fā)現(xiàn)土木工程結構存在的損傷問題,能夠將土木工程結構存在的安全隱患降到最低,對于確保土木工程結構安全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陳識.模態(tài)參數識別及損傷診斷[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0年.

第8篇:土木工程的特性范文

【關鍵詞】土木工程;發(fā)展;建筑

1.現(xiàn)代土木工程的特點

適應各類工程建設高速發(fā)展的要求,人們需要建造大規(guī)模、大跨度、高聳、輕型、大型、精密設備現(xiàn)代化的建筑物,既要求高質量和快速施工,又要求高經濟效益。這就向土木工程提出新的課題,并推動土木工程這門學科前進。它的發(fā)展趨向具體地表現(xiàn)在下述幾個方面。

1.1工程規(guī)劃方面

以往的總體規(guī)劃常是憑借工程經驗提出若干方案,從中選優(yōu)。由于土木工程設施的規(guī)模日益擴大,現(xiàn)在已有必要也有可能運用系統(tǒng)工程的理論和方法以提高規(guī)劃水平。特大的土木工程,例如高大水壩,會引起自然環(huán)境的改變,影響生態(tài)平衡和農業(yè)生產等,這類工程的社會效果是有利也有弊。在規(guī)劃中,對于趨利避害要作全面的考慮。

1.2工程設計方面

人們努力使設計盡可能符合實際情況,達到適用、經濟、安全、美觀的目的。為此,已開始采用概率統(tǒng)計來分析確定荷載值和材料強度值,研究自然界的風力、地震波、海浪等作用在時間、空間上的分布與統(tǒng)計規(guī)律,積極發(fā)展反映材料非彈性、結構大變形、結構動態(tài)以及結構與巖同作用的分析,進一步研究和完善結構可靠度極限狀態(tài)設計法和結構優(yōu)化設計等理論;同時發(fā)展運用電子計算機的高效能的計算和設計方法等。

1.3工程施工方面

隨著土木工程規(guī)模的擴大和由此產生的施工工具、設備、機械向多品種、自動化、大型化發(fā)展,施工日益走向機械化和自動化。同時組織管理開始應用系統(tǒng)工程的理論和方法,日益走向科學化;有些工程設施的建設繼續(xù)趨向結構和構件標準化和生產工業(yè)化。這樣,不僅可以降低造價、縮短工期、提高勞動生產率,而且可以解決特殊條件下的施工作業(yè)問題,以建造過去難以施工的工程。

2.土木工程的發(fā)展趨勢

2.1指導理論的繼續(xù)發(fā)展

在可以預見的將來,土木工程工程技術理論的核心部分仍然是力學,新的分析方法和新的數值處理方法將是土木工程中力學的突破方向。在對復雜結構、流體介質等情況下的受力分析和近似上,現(xiàn)有的方法仍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更加專門化的數學在將來也應該有很大的發(fā)展,用以處理土木工程技術中復雜的數值問題。更先進的電子計算機的應用,使得對復雜的情況的模擬更有把握,更接近于現(xiàn)實。力學也會突破宏觀框架,向微觀發(fā)展,控制論,虛擬現(xiàn)實等技術也在力學中加深影響。

另一方面,土木工程學科將向周圍繼續(xù)發(fā)散,與材料,環(huán)境,化學,電子信息,機械。

城市規(guī)劃,建筑等相關學科進一步的交叉,融合,互相支持,互相服務。土木工程內部的次級學科也同時會在現(xiàn)實需要的推動下產生出新的學科,如對城市地下空間的大規(guī)模利用就使得新的地下規(guī)劃學科有了產生和發(fā)展的必要。不同次級學科的理論也會相互滲透,比如現(xiàn)在就有一些大型體育場館采用了類似橋梁的懸索結構。

2.2工程實現(xiàn)的變化

土木建筑的最終目的是建設出合乎設計要求的工程構造物,從設計到成果中間需要一個很長的工程實現(xiàn)的過程。這也是土木工程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甚至可以說是土木工程最重要的方面,有了好的理論和設計,沒有好的工程實踐,一樣不會產生一個優(yōu)秀的作品。

信息時代正在迎面走來,其他學科和其他方面的新觀點新技術,必然的也會影響到土木工程。并且為這一傳統(tǒng)學科注入新的活力。包括控制理論,施工技術,新材料,環(huán)境工程,經濟理論等等。

2.2.1可持續(xù)發(fā)展和人性化

這兩個要求是與社會經濟的發(fā)展相適應的,社會的發(fā)展要求更加充分合理的利用資源,社會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提高了對土木建筑設施人性化的要求。

整個土木工程過程是建立在對資源和能源的不斷消耗上的,在可持續(xù)發(fā)展成為整個社會的主題的時候,土木工程也必然的要面對這個問題。對資源和能源的節(jié)約,包括在建設中的和使用過程中的,成為土木工程以后的一個方向,這要求有良好的設計和有效的運作管理機制,土木工程構筑物在它的整個壽命周期,從規(guī)劃,設計,建造到建成后的使用,維護,拆除都要盡量的將對環(huán)境的影響降到最小,同時盡可能大發(fā)揮它的社會經濟效應。這對土木工程提出了新的要求。具體的要求包括,資源的保護,資源再利用,污染控制和全方位的質量。我國正在施工中的青藏鐵路較好的體現(xiàn)了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特性,從設計環(huán)節(jié)開始就注意了對青藏高原脆弱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保護,全路設計為封閉構造,杜絕了固體廢棄物的污染,也嚴格的控制了噪音污染。施工過程中也相當注重對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

2.2.2主動控制技術

迄今,絕大部分的土木工程建筑都是被當作一個靜態(tài)的,被動的物體。對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如風動,溫度變化,突發(fā)事件等只能依靠自身的結構進行被動的抵御。顯得缺少靈活性和應變能力。今后土木建筑設施的一個發(fā)展方向之一就是主動控制技術在建筑構造物中的應用。運用計算機技術和模糊控制技術,以及一些預設的控制結構。使得建筑物能夠對各種環(huán)境因素做出適當的反應。

2.2.3全過程信息化

信息化的特點將更深的滲透到未來的土木工程中,重點不僅僅限于CAD方面,也包含對工程進度的管理、運行中數據資料的收集,分析,整理;對建筑物結構,強度,可靠性的分析和相應對策的決策等。這些也是主動控制和智能化實現(xiàn)的基礎。

全過程信息化對今后的土木建筑構造物的維護有很大的意義。比如可以使用植入的傳感器配合電子計算機實現(xiàn)對建筑全方位的實時的監(jiān)控,及時掌握整個建筑物的狀態(tài)。我國現(xiàn)在正是基本建設的,20~30年后,現(xiàn)在這些建筑物逐漸進入維護期。如果能在現(xiàn)在建造過程中就做好各種信息化準備工作,對今后維護也大有幫助。

信息化也成為專家系統(tǒng)技術的基礎。程序的解題能力不僅取決于它所采用的形式化體系和推理模式,而且取決于它所擁有的知識。要使一個程序具有智能,必須向它提供大量有關問題領域的高質量的信息輸入。

土木工程當今的發(fā)展是人類智慧的成果,土木工程是為了人類存在而存在。堅持可持續(xù)發(fā)展道路,努力創(chuàng)新,土木工程定會走向新的高峰!

【參考文獻】

[1]楊家福.中國土木工程指南[M].1993:1-4.

第9篇:土木工程的特性范文

[關鍵詞]土木工程施工課程;教學改革;實踐;改革

0前言

土木工程施工課程作為我國高等教育院校土木工程專業(yè)本科生必修專業(yè)課程,主要研究對象是土木工程施工技術及組織。通過該課程的教學,旨在使學生掌握土木工程施工技術的基本知識、基本原理和決策方法,了解施工工藝技術、發(fā)展動態(tài)以及現(xiàn)行施工驗收規(guī)范和質量標準,掌握擬定施工方案的基本方法,具有解決施工技術和組織設計問題的基本知識和能力。土木工程施工課程具有實踐性的特點,給教師的授課和學生的學習帶來了一定的困難。隨著社會發(fā)展和施工工藝以及管理技術的快速發(fā)展,給土木工程施工課程的教學帶來了新的挑戰(zhàn)。與此同時,我國高校專業(yè)設置和教學改革也不斷深入,在教育部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和《國家中長期人才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背景下提出“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yǎng)計劃”,也給土木工程施工的課程改革帶來了機遇。目前,已有相關教學和研究人員從課程定位、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模式等對土木工程施工課程的教學改革進行了相關討論[1-4]。

1土木工程施工課程的特點

1.1綜合性強

土木工程施工課程涉及結構力學、工程測量、建筑材料、建筑結構、地基基礎、工程項目管理等專業(yè)知識,還涉及力學、建筑工程、道路橋梁工程、地下工程等學科,因此內容廣,各章節(jié)彼此跨度大。

1.2實踐性強

土木工程施工課程主要是研究工程施工工藝、操作過程及施工設備機械的性能和操作規(guī)律,這方面知識具有很強的實踐性,抓住這一特性,以此為突破口尋找符合該課程的教學方法。

1.3應用性強

學院土木工程專業(yè)本科畢業(yè)生70%~80%左右就業(yè)于建筑施工企業(yè)一線,因此,學生學有所用,尤其是土方工程、基礎工程、鋼筋混凝土工程、預應力混凝土工程、結構安裝工程、流水作業(yè)原理、網絡計劃技術等相關知識應用頻率很高。

2土木工程施工課程教學現(xiàn)狀

目前,土木工程施工課程的教學模式主要是教師課堂講述,學生課后復習。在教學實踐中,主要存在如下問題。

2.1課程理論教學與工程實踐脫節(jié)

土木工程施工課程綜合性、實踐性極強。對操作性強的施工工藝、施工機械或技術,單純的課堂理論學習遠遠不能達到理解和掌握課程內容的目的,以講述多媒體為教學手段不如在施工現(xiàn)場的教學效果。然而,目前中國本科教育的特點決定了本科院校的學生不能像高職高專學生一樣通過頂崗實習等手段獲取施工過程的感性認識。因此,此問題亟待解決。

2.2教學內容偏多

土木工程施工課程的教學內容主要包括施工技術和施工組織兩大塊。施工技術方面的內容包括土方工程、基礎工程、砌體結構工程、(預應力)混凝土結構工程、裝飾裝修工程、結構安裝工程、防水工程等。但是,目前該課程總課時只有42學時,相對于有限的課時,土木工程施工的教學內容顯得偏多。在有限的課時之內,基礎理論的教學和實踐訓練無法兼顧,同時如果教師在授課時,如果面面俱到,則無法突出重點,講清難點。

2.3教師的工程素養(yǎng)有待提高

目前,絕大多數高校對于教師崗位要求不斷提高,要求博士學位。首先大多數新進教師均為從學校到學校,普遍缺乏工程一線的工作經驗。再者,擔任教師之后,處于教學、科研等多方面的壓力,很難再有機會到工程一線進行長時間的學習鍛煉,導致年輕教師的實踐經驗過于薄弱[5]。另外,對于有經驗的教師,如果長時間不接觸實際工程,對施工學科的新工藝、新技術的把握也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難。因此,新進教師應該加強工程實踐的學習和鍛煉,有經驗的教師也應不斷更新完善土木工程施工原有的技術、工藝,不斷提高自身工程素養(yǎng)。

3土木工程施工課程教學改革措施

3.1改革學時分配,豐富教學內容

在專業(yè)課學時一再壓縮的不利情況下,改變原來的“粉筆+黑板”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借鑒浙江大學的做法變?yōu)橹軐W時3-1的方式[6],其中3學時是教師課堂講授,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以建筑產品為中心,所有的技術、材料或者工藝,都是以滿足建筑產品的功能和提高質量為主要目標,因此注重原理的講授,突出重點內容,講清難點所在。在課堂教學中,啟發(fā)學生課后學習,并將對課程的思考融入日常生活和后繼的課程學習中。1課時安排專題、講座、觀看圖片和錄像資料等實踐活動。這樣,一方面緊扣大綱、教材突出重點完成基本教學要求;另一方面使教學內容和實際工程緊密結合,使教學形式更加形象生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3.2強化授課教師的實踐能力

作為專業(yè)課程教師除了有系統(tǒng)扎實的專業(yè)理論知識外,還應該有一定的施工實踐經驗,這樣才能講好這門實踐性極強的專業(yè)課。因此強化教師的實踐能力非常重要,應從兩方面著手:一方面,要求教師在走上講臺前,必須去工地實習鍛煉,了解新的施工技術。另一方面,要求教師定期脫崗學習深造,鼓勵和支持教師參加各類學術會議,及時掌握前沿技術,不斷更新教學內容。

3.3輔助教學的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