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傳統(tǒng)建筑構件門檻淺析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傳統(tǒng)建筑構件門檻淺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傳統(tǒng)建筑構件門檻淺析

摘要:門檻是中國傳統(tǒng)建筑中極富文化與象征意蘊的小木作構件。本文以門檻為研究對象,在文獻梳理和實例分析的基礎上,從概念辨析、類型劃分以及功能與形式的復雜化發(fā)展方面,對門檻的歷史沿革、內涵意義與發(fā)展演變進行解讀,從中得出可供當代建筑傳承與發(fā)展的3點啟發(fā),即“動態(tài)的”空間觀、兼具界面與空間雙重屬性的外圍護結構以及“過渡空間”的重要作用,以期應對建筑與城市日趨隔絕、地域性消失的局面,避免建筑淪為非人性化的“居住機器”。

關鍵詞:門檻;傳統(tǒng)建筑;建筑構件;界面與空間;過渡空間

0引言

中國傳統(tǒng)建筑中的門既是劃分不同屬性區(qū)域的分界,也是溝通、聯(lián)系內外的樞紐,有著特殊且重要的意義。李允鉌先生在《華夏意匠》一書中將中國建筑的基本特征概括為“門堂之制”[1],即充分體現(xiàn)了這種重要性。傳統(tǒng)建筑的門檻是門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與飛檐起翹的屋頂、結構繁復的斗拱、精美絕倫的彩畫一同成為區(qū)別于世界其他國家和文化建筑的特色構件,其所蘊含的實用功能、文化內涵與象征意義,賦予門檻重要的研究價值。然而,目前關于傳統(tǒng)建筑門檻的關注較少,既有研究主要針對門檻的尺度、形態(tài)的歷時性變化[2],門檻的構造、材質、安裝方式等所體現(xiàn)的地域文化差異[3],以及古代文獻中關于門檻的釋義稱謂變化及其原因[4]等方面,但大多停留在孤立的建筑構件層面,尚未將門檻與門、臺基的形式演變以及建筑裝飾的發(fā)展過程作為整體考慮,同時也缺乏對門檻現(xiàn)代意義的探索。由此,從建筑學的角度出發(fā),在對有關門檻的古文獻和現(xiàn)存實例進行整理歸納的基礎上,從功能與形式的發(fā)展及其蘊含的價值和意義方面,對門檻進行重新解讀,以期為中國傳統(tǒng)建筑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發(fā)展提供參考。

1門檻的概念與類型

1.1門檻的概念

門檻,探其肇源,有“戶限”“門閥”“門閫”等多種稱謂[5]?!掇o?!穼⑵浣忉尀椤伴T下之橫木”,即指位于門扇下部緊靠地面的橫木(或長石)。史前時期,仰韶文化半坡遺址中就已經出現(xiàn)了門檻的雛形。當時的房屋以半地穴式為主,墻體與屋頂尚未區(qū)分,門設于屋蓋之上,其下設有土脊狀矮墻,以遮擋風雨、塵土的侵襲(圖01)[6]。隨著建筑形制的不斷發(fā)展,成熟時期的門檻通常由柣(通讀zh)和地栿板兩部分組成。其中,柣為起支撐、穩(wěn)固地栿作用的構件,《爾雅》有言:“樗……為柣為棖且不可,況為負任器耶?”柣具體可分為臥、立兩式(圖02)。臥柣為橫于兩頰之間帶槽的枋,后世較為常見;立柣則為緊貼立頰帶槽的枋,僅在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和蕭照的《中興禎應圖》中可見此形象。地栿板在李誡所著《營造法式》中具體指固定于門扇下方、嵌入兩柣之間的橫向枋材[7],即通常認為的門檻。清代稱其為“下檻”,用以連接相鄰柱腳,本身并不承重,可隨意放置或抽離。

1.2門檻的類型

門檻一般可分為木、石、鐵3類。其中,木質門檻最為常見(圖03)。《營造法式》中對其尺寸有明確規(guī)定:“門限長隨間廣,其方二寸,若柣斷砌,即臥柣,長二尺,廣一尺,厚六分。立柣長三寸,廣厚同上?!薄暗貣箝L、厚同額,廣同柣”。元代民間木作匠書《梓人遺制》中也有類似規(guī)定:“地栿長同額,廣厚同柣。若斷切,不用長地袱。兩柣之下,安短限(即臥柣),下入立柣木之內?!保?]清代因多用隔扇門,構造簡化,故《清式營造則例》中對門檻的規(guī)定也相應簡化,僅規(guī)定其寬度是柱徑的五分之四,厚度是柱徑的十分之三[9],又出于車馬通行安全的考慮,在門檻兩側增加了抱框,作為門檻的組成部分,其寬度規(guī)定為柱徑的三分之二,厚度為柱徑的十分之三[10]。另外,亦可見石質或鐵質的門檻(圖04、圖05)。古文獻中也有相關的描述,如:韓愈在《譴瘧鬼》中有“清波為裳衣,白石為門畿”的描述,即指以白條石制作的門檻;文震亨《長物志》卷一中所說的“(門)若用石梱,必須板扉”,也是使用石質門檻的意思;張懷瓘《書斷僧智永》中有“人來覓書并題額者如市,所居戶限為之穿穴,乃用鐵葉裹之,人謂為鐵門限”的記載,說明也有用鐵皮包裹的門檻[5]。

2門檻的演變

與其他中國傳統(tǒng)建筑構件一樣,門檻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文明的進步和社會需求的逐漸多樣而不斷發(fā)展變化,總體呈現(xiàn)復雜多元的趨勢。在功能方面,由實用性逐漸向精神性與象征性發(fā)展;在形式方面,則類型豐富、靈活多變,出現(xiàn)了既是等級象征又出于通行考慮的移動式門檻,以及更加強調裝飾性和紀念性的雙(多)重門檻。

2.1門檻功能的變化

2.1.1實用性功能。初期,作為建筑構件的門檻具有較強的實用功能,可起到地圈梁的作用,使建筑底部結構相互連接為封閉的整體,增加結構強度,對提升建筑穩(wěn)定性和抗震性能有一定幫助[2]。另外,受限于木工工藝和材料性能,中國傳統(tǒng)建筑的門扇通常無法完全閉實,與地面之間常留有一段縫隙,而門檻恰好可以將其遮擋,起到封閉空間的作用,阻擋從底部吹入的灰塵、雨水,或防止蚊蟲、野獸進入[3],同時對門扇也是一種保護。2.1.2象征性功能。后期,門檻的結構意義與實用性質淡化,精神與象征意義逐漸成為主導。一方面,門檻的高度、材質與裝飾程度成為房屋主人身份地位的象征。以高度為例,通常情況下門檻的高度為五寸,因“五”數(shù)主五行,可防財氣外泄。也可以是三寸六分或一寸二分,與一年365天或12個月數(shù)字相契。另一方面,門檻超越了普通建筑構件的范疇,被賦予倫理意義,成為精神文化的載體,蘊含了民間傳統(tǒng)對尊卑、利弊、吉兇的心理暗示。如《論語鄉(xiāng)黨》中有“立不中門,行不履閾”一語,即指在進入官府時要避免踩踏門檻,從而規(guī)范人的行為活動。一些古代醫(yī)書記載門檻附近的“門限土”具有重要的藥用價值,具有攘災辟邪、驅鬼除疫的作用,體現(xiàn)了對門檻所代表的神靈與祖先的敬畏。

2.2門檻形式的發(fā)展

2.2.1移動式門檻。普通的門檻是將地栿板固定于柣槽內,無法隨意移動,高度較低,可一步跨過。唐宋時期出現(xiàn)了“綽楔門”,其兩側立柱下端安裝有斜切的木條,內部開出插槽,可將梯形的活動門檻向下插入或向上提起,專為有身份的官宦車馬進出通行服務[11]。相關文獻如《宋史孝義傳》中記載:“旌郭義家,于其所居前安綽楔,左右建土臺,高一丈二尺,下廣上狹,飾以白,間以赤。蓋亦沿五代之制,皆官為建造也。制或設于門,或別建他所,或四柱,或二柱,其上亦有用烏頭者,蓋合唐、宋、五代之制而參用之。”后期逐漸演變?yōu)閮H供特權階層使用的“烏頭門”(也稱“欞星門”),成為社會等級制度的代表(圖06),如《唐六典》中明文規(guī)定:“凡六品以上,始用烏頭大門?!贝箝T?!背酥?,鑒于商賈活動、車馬通行的需要,民間建筑中出現(xiàn)了“斷砌造”(俗稱“將軍門”)的特殊類型(圖07)。其主要特點是其臺基并非整體,而是分成左右兩半,中間開辟道路,以供車馬通行。因此,這種門檻(也稱“門擋”)同樣可以靈活拆卸,通常高至70~80cm,以金屬或竹片貼面,起到保護與裝飾的雙重功能,俗語稱之為“高檻倍之通月兔”“門檻拔去迎達貴”[12]。在《清明上河圖》中亦可見到此類特殊的臺基與門檻形式。2.2.2雙(多)重門檻。明清時期,禮制漸弛,出于紀念性與裝飾性考慮,部分特殊建筑中的固定式門檻逐漸向層層遞進、裝飾繁復的雙重乃至多重門檻發(fā)展。有“民間故宮”之稱的福建客家培田村久公祠,其大門前所建的一座三開間廊廡即采取雙重門檻形式(圖08)。外檻石質,配合四根雕琢石柱,兩方兩圓,內檻木質,于正中開設大門。門檻上方的五重斗拱結構雄健、出檐深遠,頗有唐代建筑遺風[13]。

3門檻的現(xiàn)代意義

門作為內外銜接與轉換的關鍵部位,由臺階、門扇、門檻、照壁等構件組成完整的空間單元,起到界定并區(qū)分公共與私密兩種性質空間的作用。其中,門檻部分體現(xiàn)了一種“動態(tài)的”空間觀,即通過略帶強迫性的抬、放腿動作和人體重心的升降變化,配合空間的收放、光線的強弱,欲揚先抑,將進入的過程延長。其作用或意義有兩個方面:首先,心理層面的過渡與社會/個人身份的轉換,與日本建筑師筱原一男(KazuoShinohara)在“上原的住宅”中故意裸露混凝土樹狀斜撐一樣,“并不是讓建筑直接服務于住戶,而是讓居住在里面的人去努力適應建筑,正因為有了這種適應,反而更能意識到自己的存在”[14];其次,在由單純的“一層皮”式的外圍護界面向有“厚度”的空間轉換過程中,門檻賦予建筑入口部分層次性、連續(xù)性和多義性,包含了門檻實體、空間與人的活動,具有界面與空間的雙重屬性,成為一種“復合界面”(multiplexinterface)[15]。類似的空間思想在西方語境下也有所表現(xiàn)。20世紀50年代,第十次小組(Team10)成員、荷蘭結構主義建筑師凡艾克就提出了“門檻”(或譯為“門階”)理論。他認為,在建筑中門常常作為界定內外的分界,同時又是兩者的連接,屬于“中性空間”,并具備上升到人的意象經驗(即“領域感”)的可能,是建立個體與空間、環(huán)境認同的關鍵,可用于對抗現(xiàn)代建筑中將地域文化差異與人類情感需求抹殺的所謂“通用空間”或“均質空間”。中國傳統(tǒng)建筑中的門檻與之意義相近,甚至比門更為準確地扮演著內外空間轉換的角色,其所體現(xiàn)的“過渡空間”(transitionalspace,或稱“灰空間”)價值是當代建筑設計中需要著重考慮的方面。換言之,建筑的精彩之處恰恰在于“之間”(in-between)的部分[16-17]。

4結語

門檻因其處于建筑內外之間的關鍵位置,被賦予重要的功能與象征意義,成為中國傳統(tǒng)建筑的主要特征之一。然而,隨著歷史進程和全球化的不斷推進,逐漸被視為落后無用的封建糟粕而遭淘汰??陀^地講,門檻形式的消亡實屬必然,但其空間意義、精神內涵與文化價值仍給當代建筑以諸多啟示:其一,以“動態(tài)的”空間觀念對抗現(xiàn)代建筑空間的過分簡潔與平鋪直敘,反思將地域文化和人類情感抹殺的所謂“通用”“均質”空間,為建筑空間賦予體驗感和文化性;其二,建筑外圍護結構應兼具界面與空間雙重屬性,重視人在其中的活動與交往,營造“場所感”;其三,對建筑“過渡空間”的重視,避免內外割裂或獨立,強調城市環(huán)境與建筑空間應該相互滲透、交融,進而形成連續(xù)的統(tǒng)一體。

作者:宋晉 于家興 張玉坤 單位:.天津大學建筑學院 建筑文化遺產傳承信息技術文化和旅游部重點實驗室 北京北建大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