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互聯(lián)網新媒體平臺下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互聯(lián)網新媒體平臺下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互聯(lián)網新媒體平臺下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是傳統(tǒng)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延伸及補充。互聯(lián)網技術的發(fā)展帶來的產品及應用為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影響著他們的價值觀及行為方式,這給傳統(tǒng)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巨大挑戰(zhàn)。本研究在梳理近四分之一世紀大學生常用社交媒體平臺演進階段的基礎上,探究基于互聯(lián)網新媒體平臺的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途徑。通過潛移默化地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弘揚網絡正能量的積極性,提高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性。

關鍵詞:新媒體平臺;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

一、研究背景

1994年是中國互聯(lián)網全功能接入國際互聯(lián)網元年。二十多年來,在互聯(lián)網技術的快速更新影響下,中國大學生網絡互動平臺從BBS論壇遷移到了新媒體平臺。新時代的大學生是“銜著鼠標出生的一代人”,是乘著中國互聯(lián)網發(fā)展的東風成長起來的一代人,從他們呱呱墜地,到成長中的生活、學習、工作、社交,點點滴滴都離不開網絡。他們是新時代校園網絡文化的踐行者,又是潮流和信息的生產者,他們的行為方式、價值取向也潛移默化地受到網絡社交媒體的影響。中國互聯(lián)網絡信息中心(簡稱CNNIC)于1997年11月第一次《中國互聯(lián)網絡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此后,每年分上、下半年各兩次統(tǒng)計報告。最新一次報告顯示:我國網民規(guī)模為9.04億,網民體量龐大。在2018年6月的報告中顯示,98.3%的手機網民群體中,學生數量最多,學歷方面,大專以上的比例達22.4%,由此可見,大學生網民已是我國互聯(lián)網的主要用戶群體[1]。然而,隨著網絡的普及,大學生沉迷網路世界,傳播不良信息的現(xiàn)象屢見不鮮,更有甚者,沉迷網路游戲、虛擬空間,與現(xiàn)實生活脫離,影響了價值觀及行為方式的正向發(fā)展。我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由1847年《共產主義者同盟章程》中的“宣傳”一詞演變,歷經了“政治工作”“政治思想工作”“思想教育”“政治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演進過程[2]。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傳統(tǒng)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的延伸及補充,是互聯(lián)網技術發(fā)展的產物。高校輔導員是高校教師隊伍和管理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既肩負著引導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又承擔著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責任[3]。輔導員工作職責中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模塊要求輔導員創(chuàng)新工作路徑,加強與學生的網上互動交流,運用網絡新媒體、新技術對學生開展思想引領、學習指導、生活輔導、心理咨詢等工作。大學生處于思想轉型過渡期,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行為方式尚處于養(yǎng)成階段。因此,運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新媒體、新技術對其進行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正當其時。

二、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演進脈絡

第一階段(1995-2007年),以BBS論壇、門戶網站平臺發(fā)展催生下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緣起階段。國內高校社交圈最早流行的BBS是在1995年出現(xiàn)的,隨后,迅速在各大高校發(fā)展并廣為流行[4]。曾經紅極一時的西陸社區(qū)、天涯社區(qū)、西祠胡同三大BBS論壇和新浪、搜狐、網易三大門戶網站成為當期大學生群體追捧的對象。BBS論壇在大學生社交行為方式、校園輿論導向等方面具有深刻影響,逐漸成為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陣地之一。第二階段(2007-2014年),為即時通訊與移動社交應用引領下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陣地的擴展階段。隨著移動互聯(lián)網技術快速迭代更新,以智能手機為代表的移動設備進入大學生社交領域。搭載在智能手機上的移動社交應用開始改變大學生群體的行為方式,也潛移默化影響著他們的價值觀和認知體系。這一階段的QQ、微信、人人網、微博等社交平臺漸次成為大學生群體中流行的社交聚集地。第三階段(2014年至今),隨著4G移動通信技術的發(fā)展推進,在垂直應用與短視頻、直播等新型社交平臺的主導下,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進入新媒體時代。在網絡社交應用中,微信、QQ、微博的使用率仍占據榜單前列。但隨著網絡直播、短視頻等應用迅速崛起,社交應用呈現(xiàn)出全民化趨勢,網民社交時間碎片化趨勢日益明顯。但從目前來看,雖然自媒體產品很多,但是學生的總體精力有限,因此他們在有限的時間內閱讀和接觸到的自媒體信息也局限于大數據推介內容,因此可以通過逐漸占據學生社交生活空間的形式,將主旋律潛移默化地融入學生的視野。

三、構建大學生喜聞樂見的新媒體平臺生活圈

基于新媒體平臺的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項以“德學”“五進”教育思想為內容的立體循環(huán)式活動,貫穿在學生成長成才的全過程。通過與學生的網上互動交流,了解學生喜歡什么;再通過理論知識框架搭建,明確該引領學生什么;最后運用網絡新媒體平臺開展思想理論教育和價值引領,將“德學”“五進”思想教育理念滲透到大學生的社交生活圈之中。在學生具有良好的網絡社交習慣的前提下,引導他們利用網絡作為工具和手段進行科學知識的學習,從而變被動吸收為主動參與。最后在學生學會分辨優(yōu)秀網絡文化作品的基礎上,學做高素質校園網民,進而嘗試創(chuàng)作網絡文化作品,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具體的工作框架如下:

(一)即時通訊子系統(tǒng)搭載的平臺主要有QQ、微信、電子郵箱等。QQ群可有效備份管理重要檔案文件,召開大、中、小型會議,舉辦特色線上活動,采取三級管理系統(tǒng)。微信群可作為表達感情、休閑娛樂平臺,采取二級管理系統(tǒng)。電子郵箱為備用通訊系統(tǒng),主要用于保密級文件傳輸。學生的溝通和管理能力得到鍛煉,群內成員管理、網絡隱私安全保障等工作均與現(xiàn)實世界有所不同。QQ、微信等應用平臺不僅是聊天工具,它們還有豐富的內置框架值得利用,除有效提高日常學生事務工作效率外,在突發(fā)事件的應對、后續(xù)處理各環(huán)節(jié)的學生教育引導上同樣適用。

(二)線上會議子系統(tǒng)搭載的平臺主要有QQ、微信、B站、抖音、騰訊課堂等??蓮浹a線下會議場地條件、時間錯位、空間阻隔等條件限制。既能解決學生在重要會議及集會的出勤難問題,也增加了學生參會積極性,大大提高了出勤率。

(三)生活雜談子系統(tǒng)搭載的平臺主要有微信公眾號、微博、博客、貼吧、B站、抖音等。結合發(fā)生在學生身邊的重要節(jié)日、生活事件,將主流媒體的相關信息集成在社交平臺版塊,以“案例分享+理論總結+方向引導”的形式,針對學生日常所見、所聞、所思、所想,引導學生從身邊的事情做起,將“德學”“五進”等理念融入生活,做到理論內化于心,事件內化于身。生活雜談子系統(tǒng)主要集成學生碎片化時間,具有較高的信息集成性、溝通的即時性。同時,以最大的廣度和最快的速度分享給每一位學生。

(四)樹洞分享子系統(tǒng)搭載的平臺除了QQ和微信的留言,還包括微信公眾號、微博、郵箱、B站等平臺的私信功能及樹洞菜單。本系統(tǒng)主要為學習、生活、擇業(yè)、交友等方面有特殊困難的學生開發(fā),同時也用于搜集學生的個性化建議及意見。樹洞系統(tǒng)突破交流場地限制,也具有較好的隱私性,能較大程度上對敏感學生和敏感話題進行保密。樹洞系統(tǒng)匯集的建議及意見等內容,有利于了解少部分學生的個性化情況,進而促進其他方面的學生管理工作改進和加強。

(五)互助學習子系統(tǒng)搭載的平臺種類繁多,目前資源較為豐富、經濟實用的主要為學習強國、B站、慕課網等媒體網站和學習平臺等,起到對課堂知識進行補充學習的效果,同時還可以擴展知識脈絡,針對不同學習階段的任務尋找特定的學習內容。學習系統(tǒng)的設置,突破了傳統(tǒng)課堂的限制,更有利于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需要。網絡學習資源浩如煙海,有針對性的取舍和篩選尤為重要。為了增強學生學習積極性和有針對性,學習系統(tǒng)的內容推薦主要結合大學各年級的學習任務展開,個性化的學習需求則附加在生活雜談系統(tǒng)和樹洞系統(tǒng)中。學習系統(tǒng)內設學習興趣小組,不同的學習興趣小組搜集或分享不同的學習內容,以任務打卡或團體協(xié)作的形式學習某一模塊知識,形成網上云自習和網上云課堂。

四、總結與展望

以新媒體平臺為抓手,在理論和實踐研究的基礎上構建五級育人平臺系統(tǒng),突破了時空限制,創(chuàng)新了工作路徑,有利于發(fā)揮網絡陣地戰(zhàn)斗堡壘作用。運用“理論+網絡+實踐”的模式開展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利于推動思想政治教育傳統(tǒng)內容與新技術相融合,創(chuàng)設學生歡迎的思想政治教育主題內容。感同深受的體驗增加感染效果,健康向上的文藝作品陶冶情操,包容開放的平臺環(huán)境激勵創(chuàng)作熱情,提升了大學生網絡素養(yǎng),培養(yǎng)出“校園好網民”。搭載多種社交平臺的育人系統(tǒng)圍繞著大學生日常生活、學習、社交時空,用實際的事件和案例為抓手,解決他們的思想困惑、生活困難,講他們喜歡聽的故事、聽得懂的故事,將思想政治教育陣地搬到學生面前。當前高等教育進入普及化階段,在1:200的師生比例下,輔導員事務性工作量巨大,但仍存在“兩眼一睜,忙到熄燈”的普遍現(xiàn)象。由于在日常工作中出現(xiàn)一些不及時、不充分解答學生問題的情況,導致出現(xiàn)學生不理解輔導員為什么這么忙,輔導員抱怨學生不懂事、不體諒的矛盾。利用新媒體平臺,創(chuàng)新工作路徑,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時增加了工作實效性。網絡平臺的一些私信功能還能解決學生的保密性需求,增加了學生向輔導員坦誠溝通的機會。搭載互聯(lián)網新媒體平臺開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利于創(chuàng)建學生管理工作大數據庫,使工作留痕,信息傳播的廣度、速度與效果相較傳統(tǒng)方式都有顯著提高。在以往的教育模式下,無論多么精彩的一次班會、一節(jié)黨課,其受眾群體始終有限,而新媒體平臺能夠及時、迅速、有針對、更廣泛地傳播正能量,弘揚主旋律。新時代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輔導員既懂政治業(yè)務,又熟悉網絡文化。但是,輔導員工作仍具有流動性大的現(xiàn)實特征,網絡化的工作成果積累,使復雜而零碎的工作更具有系統(tǒng)性、延續(xù)性、可復制性。

參考文獻:

[1]網絡傳播雜志.第43次CNNIC中國互聯(lián)網報告[EB/OL].

[2]馮剛,金國峰.新中國成立70年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發(fā)展動力、經驗和展望[J].思想理論教育,2019(10):33-39.

[3]閆科培.新形勢下高校輔導員隊伍專業(yè)化建設探析[J].兵團教育學院學報,2012(1):25-28.

[4]潘敏,等.國內外BBS論壇發(fā)展及管理比較研究[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07(7):68-72.

作者:李青芫 徐達 單位:廣州工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