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論文中心 正文

小議肘閣戲美術課程資源的開發(fā)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小議肘閣戲美術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小議肘閣戲美術課程資源的開發(fā)

一、“肘閣戲”中美術教育元素的梳理

肘閣戲服飾樣式的單純與統(tǒng)一、臉譜色彩的調和與對比、表演舞步的節(jié)奏與韻律、圖案樣式的對稱與均衡等都蘊藏著豐富的美術教育元素。下面我們從兩個方面來梳理肘閣戲的美術教育元素。

(一)各具特色的造型表現(xiàn)之美

雖然肘閣戲的人物形象大多直接或間接地取材于歷史典故和傳說、戲劇等,但其臉譜形象、服飾造型、道具配設在具有戲曲一般美學特征的同時,又溶入了皖北地區(qū)勞動人民樸實、單純的美。首先從肘閣臉譜上說:具有色彩寓意之美,肘閣臉譜上顏色的選取以及比例的大小、不是隨意勾畫的,每一筆色彩都凸顯著人物的個性。具有簡練傳神之美,肘閣臉譜特征突出,概括簡潔,通俗易懂,簡單的色塊表現(xiàn)出了皖北地區(qū)勞動人民豪爽、不拘小節(jié)的性情。其次從肘閣人物服飾上說,具有色彩吉祥之美。肘閣戲曲的人物服飾中,充分運用了中國戲曲中的赤、青、黃、白、黑這些最基本的原色,色彩艷麗、鮮明、飽滿,表達了人們祭拜神明、祈求福祥的民俗心理。具有類型化之美,每一架上的肘閣人物形象要呼應,且什么樣的人物穿什么樣的衣服,服飾都要完美地體現(xiàn)肘閣人物的性格特征、身份地位。最后從肘閣道具造型上說,道具具有生動美。簡簡單單的鄉(xiāng)俗材料在老藝人熟巧的裁、剪、扎、捆等技法后生龍活虎的顯現(xiàn)出來。

(二)神秘夸張的表演方式之美

肘閣戲以故事傳說為主要內容,巧妙運用力學原理,融集雜技、舞蹈、音樂于一體,造型獨特神秘具有鮮明的地域風格和藝術特色,充分展示了皖北地區(qū)勞動人民的聰明與才智。首先造型驚險獨特。肘閣戲是分為上座和下座,兩者以鐵支架捆固連結(連接處一般有4~5米高),造型高大奇巧。表演時為了使上位的“肘閣人”有彩衣飄蕩、瀟灑自如酷似神仙下凡的氣勢,下位的藝人必須壓穩(wěn)腳根,甩開膀子,隨著鑼鼓節(jié)奏變換來變換步伐,變換隊形,場面十分驚險。其次形象寓意化:寓意是借助特定的物象、或者諧音來表達勞動人民最樸實美好的愿望。最早的肘閣戲表演就是勞動人民用來慶祝豐收的方式用來表達對豐收的喜悅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最后表演歌舞化:肘閣戲中老藝人們嫻熟的舞姿配以典型的人物故事形象,在鑼鼓齊鳴以歌舞表演故事,在視覺聽覺上給人全方位的美的享受。

二、開發(fā)利用肘閣戲美術課程資源

只有把民間藝術的教育資源開發(fā)起來和利用起來,才能顯現(xiàn)出它的價值,而不再是一種只是存在于我們周圍的民間藝術。在這一章我們重點從課標的四個學習領域“造型•表現(xiàn)”“設計•應用”“欣賞•評述”“綜合•探索”來分別探討肘閣戲美術課程資源開發(fā)利用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四個領域的開發(fā)學習是相互聯(lián)系交叉的,在難度上是螺旋上升的。

(一)“造型•表現(xiàn)”學習領域

“造型•表現(xiàn)”學習領域是指運用多種媒材和手段,表達情感和思想,體驗造型樂趣,逐步形成基本造型能力的學習領域,體驗造型活動的樂趣,產(chǎn)生對美術學習的持久動力。我們可以從美術語言(例如形狀、色彩、對稱與均衡、對比與節(jié)奏等)、美術媒介(例如雕塑、描繪、剪紙等)、制作技巧、造型活動過程幾個方面入手。因此,在肘閣戲藝術中凡是與視覺造型形象有關的活動都可以列入這一學習領域。在肘閣戲藝術中,喜怒哀樂的人物臉譜、各具特色的服飾造型、新穎別致的道具圖例都能形成視覺形象教學的素材,我們可以選取適當?shù)拿佬g形式和手法表現(xiàn)出來。一方面使學生了解到肘閣戲藝術的傳統(tǒng)歷史淵源和傳統(tǒng)民間美術的魅力,另一方面在表現(xiàn)方法上使學生體驗多種材料的造型樂趣,培養(yǎng)創(chuàng)造力的生成。例肘閣人物臉譜可以引入課程,學生通過欣賞臉譜的過程中感悟其簡潔的圖式樣式、深刻的色彩蘊意、豐富的文化內涵等。在制作媒介上,通過多種媒材(例如描繪、面塑、樹葉等)來制作各具特色的臉譜,從而體會造型樂趣。

(二)“設計應用”學習領域

這一領域是讓學生注重“形”與“用”關系,發(fā)展“物以致用”的思想即注重學生創(chuàng)造意識培養(yǎng)。肘閣戲中神秘的狀架結構、肘閣服飾的豐富多樣可以作為本單元的學習素材。欣賞肘閣人物造型、分析其制作工藝與材料,根據(jù)用途提出設計構想,并用手繪草圖或立體模型的方式加以呈現(xiàn)。教師要充分引導學生善于發(fā)現(xiàn)、勤于思考、大膽想象和追求創(chuàng)意。在這一領域要注重校外資源的充分利用,老藝人走進課堂、地方博物館參觀、走進社區(qū)等。例如肘閣戲中肘閣人物服飾中豐富的傳統(tǒng)紋樣、典型的服飾造型可以引入課程。學生通過對肘閣人物服飾(造型獨特,個性鮮明,服飾艷麗)的欣賞,運用身邊常見的物品材料(鉛筆、麥秸稈、舊衣服、廢紙本等)用組合與裝飾的手段制作肘閣人物服裝,通過泥塑、紙塑和剪紙表現(xiàn),讓學生通過設計符合人物性格的肘閣人物形象、開一場別開生面的服裝會。可以讓學生通過學習本課學會改善自己周圍的世界。改善穿衣風格怎樣穿才能突出個性,突出自己的特征,使自己的生活有一種審美的裝飾性。

(三)“欣賞•評述”學習領域

這一領域的學習是其他三個領域的基礎,學生通過視覺的方式直觀欣賞,以小組合作理性的方式進行欣賞評述。在欣賞的過程中,通過肘閣戲藝術以小見大認識到祖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精深與豐富多彩。肘閣戲在安徽有著悠久的文化歷史,經(jīng)過時間的沉淀,融入了皖北地區(qū)人民的熱情、豪爽、細膩等性格特征,具有著濃厚的鄉(xiāng)土氣息和地區(qū)特色。通過對肘閣戲的欣賞評述,可以增強學生對民間藝術的理解能力。此外濃厚的人文典故、民間故事也是很好的素材,例如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可以在課堂上播放相關影片,講述肘閣戲引用的典故,從而增強學生的人文知識。讓學生了解中華民族的個性特征和獨特精神,才能加深整個民族精神的認同感和榮譽感。

(四)“綜合•探索”學習領域

“綜合•探索”學習領域是指通過綜合性的美術活動,引導學生主動探索、研究、創(chuàng)造以及綜合解決問題的學習領域。這需要我們教師改變思維,發(fā)現(xiàn)美術學科與其他各個學科多的聯(lián)系并設計出豐富多彩的課程內容。在課程設計的過程中要注重美術與社會社區(qū)、多媒體技術的結合,這樣才能使美術教學更加的直觀、生動、立體更加貼近學生的生活。在項目中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明確分工,從拜訪肘閣表演老藝人、學習制作肘閣人物、廣泛收集資料探索民間服飾特點到完善肘閣人物形象,以小組為單位表演一出“肘閣大戲臺”,并運用信息技術拍攝成視頻,最后集體舉辦“皖北之窗,肘閣大戲臺”會,向校內外及社會公開表演、展覽。在活動中讓學生換位成導演,培養(yǎng)學生展示自我的能力,從社會中的民間藝術到學生動手動腦的整合再回歸社區(qū)社會,在這一系列的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各種能力的生成。

三、對“肘閣戲”教育資源課程開發(fā)的建議

課程建議是十分必要的,關系到課程資源開發(fā)實踐能否順利展開。皖北地區(qū)經(jīng)濟落后,教學條件不理想,一方面需要學校領導的重視,另一方面需要教師教和學生學的方法轉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利用地方可利用的資源,與社會、社區(qū)結合,充分利用博物館、美術館、現(xiàn)代多媒體技術等各種資源,聘請老藝人進課堂、做講座、現(xiàn)場制作等方式來優(yōu)化教學途徑。同時教師評價時要注意轉變以往的評價方法,要采取以過程評價為主,結果評價為輔的多種評價策略。評價時注重的不是學習結果的好壞,而是注重考查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是否積極主動的參與,是否發(fā)揮自己的腦力。學生在學習肘閣戲課程時要改變觀念,要注重自己能力的培養(yǎng)無非具體學科知識的學習,要總結自己在學習活動過程中經(jīng)歷了哪些難忘的經(jīng)歷,學習到了哪些做事方法。

筆者希望通過本文的撰寫,可以對皖北地區(qū)的教學實踐有一定的借鑒作用。學生通過學習肘閣戲課程可以培養(yǎng)其對我國優(yōu)秀民間美術的認同感、鄉(xiāng)土情結與愛國主義情懷,從而珍視我國優(yōu)秀的文化遺產(chǎn)。關于肘閣戲美術教育資源的開發(fā)利用目前還沒有人研究過,由于本人社會實踐經(jīng)驗少,在開發(fā)利用的深度和廣度有待提高。好的研究應該是理論、實踐與反思的完美結合,從理論到實踐,從實踐再到理論的不斷反復的過程。以后本人將繼續(xù)這方面的研究,爭取為皖北地區(qū)的美術教育作出自己的貢獻。

本文作者:顏慧珍、宋雪 單位:合肥師范學院藝術傳媒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