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鋼琴演奏藝術的美學因素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鋼琴演奏作為一種重要的音樂實踐,是一種美的藝術。鋼琴演奏本身蘊含著豐富的美學思想和美學價值。鋼琴演奏不僅表現鋼琴音樂作品的內容,而且彰顯出音樂藝術獨特的內容美和形式美,這就要求鋼琴演奏者不能只是簡單的模仿,而是需要演奏者具備一定的美學思想來獲得一定的審美體驗,這樣才能使鋼琴音樂作品中的美學思想展現出來。本文從鋼琴演奏藝術的幾個方面,對美學因素的一些問題進行探討,從而對鋼琴演奏藝術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關鍵詞:本體;結構;形態(tài);個性;感性
鋼琴演奏是一門表現音樂作品美感的藝術,也是一項集美學、技藝、創(chuàng)造于一體的音樂表演藝術。在鋼琴演奏過程中,演奏者通過自身精湛的演奏技巧來向觀眾們展現出鋼琴音樂作品獨具的特色和自己對于該音樂作品的理解。鋼琴演奏蘊含著豐富的美學思想,以演奏的方式呈現鋼琴作品的內涵,從而展現自身內心的情感,將觀眾引進彈奏的情景中,使觀眾體驗到鋼琴音樂的無限魅力。本文從鋼琴演奏藝術的幾個方面,對美學因素的一些問題進行探討。
一、本體
本體,就是表示事物的本源和內在的根本屬性。音樂的本體就是感情,而彈奏者本身也就存在于這本體之中,從美學角度認為樂音及樂音的運動形式就是鋼琴音樂的本體,樂譜就是音樂本體的載體。鋼琴演奏藝術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活動,是作曲家審美體驗下的勞動藝術,基于對文本、原創(chuàng)的理解,再一次創(chuàng)造了音樂文本,也創(chuàng)造了鋼琴藝術的本體。真正音樂的本體不僅是美學所提出的本體,而且應該是人的生命、人的靈魂上升到本體論這樣的一種特殊的地位。鋼琴演奏是演奏者自己對鋼琴音樂作品的理解加上自己的感情表現出來的產物,所以從大的方面來說,鋼琴演奏是演奏者二度創(chuàng)作的過程,對于演奏者來說是二度創(chuàng)作,但是對于觀眾來說,二度創(chuàng)作卻是一種演奏者自身的展現,為觀眾呈現出一個鮮活的音樂本體。展現音樂本體,需要演奏者不斷的加強練習,不斷的對音樂本體進行二度創(chuàng)作的、高層次的、帶有濃烈的主觀色彩的創(chuàng)作體驗,也需要演奏者發(fā)揮自身對于音樂獨特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只有這種親身體驗和創(chuàng)作共生的鋼琴演奏藝術,才能滿足鋼琴演奏本體的客觀要求。
二、結構
結構是一部優(yōu)秀的鋼琴音樂作品必須具備的靈魂,它直接表現作品的內部和諧、統一。鋼琴音樂作品有非常嚴格整齊的形式和結構,它的旋律、速度、節(jié)奏、力度、和聲都遵循一定的規(guī)律。可以說,結構是音樂內在美的一種特殊體現。鋼琴音樂作品是一個有個性的、音響效果完美的音樂整體,在形式上是經過反復斟酌的,一般是由每個音樂參數通過縝密的結構組織起來的,結構的每個部分都是非常精確地連接在一起的,每個音都是重新按照各種不同的方式組織成完整統一的整體,使各個支聲部在整體中形成了一定的位置關系,所以鋼琴音樂作品的基本結構是深度、高度和諧統一的整體。在鋼琴演奏演奏中,演奏者需要對作品的整體進行表現,明白每個音的和聲規(guī)律、每種不同節(jié)奏型變化的意義,并且透過音樂本體的結構特征來觀察音樂隱含的內在情感和意義,從而確立彈奏出來的整體音響效果,追求和諧、統一的最終演奏目的。淺談鋼琴演奏藝術的美學因素
三、形態(tài)
形態(tài),是劃分音樂外部樣式的一種特殊表現,它與音樂的體裁、形式息息相關。鋼琴演奏通過形態(tài)表達演奏者內心的情感,從而使觀眾產生共鳴。鋼琴演奏良好的形態(tài)可以為觀眾呈現出一種令人激動的感覺。當演奏者跟鋼琴融為一體、成為鋼琴的一部分,就可以不受拘束的、自然地表現自己內心的感受,鋼琴演奏大多數形態(tài)都是鋼琴演奏者本能的條件反射,都帶有自身動作體系的自覺性,都是鋼琴演奏者表達情感時不自覺的反應,如果演奏時的形態(tài)跟表達的情感不符合,那么這些動作和情感都是虛假的。情感的表達跟形態(tài)都是息息相關的,每一種情感的表達都要跟一定的動作相匹配,有時候需要一定的控制力,有時候需要一定的流暢性;有時候需要身體的重量來加強重力,有時候又需要指尖彈奏的準確,每一種抑揚頓挫都有對應的演奏形態(tài),這樣才能保證演奏的自然性。
四、個性與共性
每個演奏者都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個體,由于鋼琴音樂作品的演奏沒有明確的規(guī)定,所以不同的演奏者對一首作品所產生的音樂審美理解是不同的,所作出的音樂處理也就各不相同,即演奏出來的作品也會產生不同的共鳴。每個演奏者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來看待每一首鋼琴音樂作品,所以每首作品都多層次、多風格。每位演奏者的演奏都是演奏者經過不斷地積累,不斷地藝術創(chuàng)作形成的,是不可替代的,這種不可替代就是個性。鋼琴演奏遵循個性與共性相互對立這一哲學定理。鋼琴演奏中的共性也就是演奏者演奏同一首作品共同的、基本的特點,在鋼琴藝術中,有很多的作曲家,每一位作曲家都有自己的風格,而每一位作曲家的不同創(chuàng)作時期就代表了一種風格,這種風格形成了一種共有的風格,所以在發(fā)揮演奏者自身風格的同時,也要遵循該作品的基本風格,尊重每首音樂作品的一度創(chuàng)作,尊重作曲家自身的內在情感、情緒。只有抓住鋼琴作品的共性,再加入自己的演奏個性,才能為觀眾呈現出完美的鋼琴音樂藝術。
五、感性與理性
情感是音樂表現的內涵,無論是演奏者自身還是聽眾都離不開感性的體驗,情感的能動性在鋼琴演奏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對作品的感性認識,需要演奏者對不同的作曲家,不同的演奏時期,不同的演奏風格進行細致的推敲,熟悉并掌握每種鋼琴音樂作品的音樂風格,積累豐富的舞臺演奏經驗,提升自身的審美意識,提高二度創(chuàng)作的水平。深化對作品的理性認識,就需要演奏者系統的學習鋼琴方面的理論知識,提高自己對鋼琴作品的分析能力,加強自身的演奏技術,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理解作品和展現作品,才能發(fā)揮鋼琴演奏藝術獨特的美??傊撉傺葑嗨囆g要求演奏者在演奏時將感性和理性完美的結合起來,只有二者的完美融合,才能真正的領會鋼琴彈奏給予我們的美學意義,才能真正掌握鋼琴演奏的藝術精髓。
六、存在與意識
任何一種物質,都有它存在的方式、方法,音樂藝術的存在方式就是高于人的精神創(chuàng)造所存在。鋼琴演奏藝術的美從存在方式的角度看,是一種內在美和形式美的高度結合,是真、善、美的完美體現。在鋼琴演奏過程中,樂譜是現實存在的純粹物質,它使音樂有了切實可感的外形,但是它并不是音樂本體,所以只有當它被演奏之后,它才能和社會意識產生關系,才能將現實存在的樂曲符號轉變?yōu)楝F實的音樂藝術效果。存在和意識是相互對立的。鋼琴演奏藝術的存在,就是為了表現人們的內在感情,音樂具有強大的力量,能夠激起人們濃烈的感情。鋼琴演奏者可以感受美、發(fā)現美,只有當鋼琴音樂的藝術美作為前提,演奏的審美意識才能夠存在。演奏的審美意識作為演奏者的一種主體能力,需要演奏者不斷地進行實踐,不斷地進行探索,沒有探索鋼琴演奏的藝術,就不會有演奏的審美意識。只有具備審美意識和能力,才能真正的感受到音樂的存在??傊撉僮髌凡⒉皇仟毩⒋嬖诘?,它存在于意識當中,只有當作品展現到意識中時,才算是真正的存在。
七、結語
鋼琴演奏是一種高雅的藝術形式,鋼琴演奏的美學原則就是探索怎樣將樂曲符號轉變成為現實的音樂藝術效果。鋼琴演奏藝術涉及到的問題很多,本文只是通過本體、結構、形態(tài)、個性與共性、感性與理性、存在與意識六個方面對鋼琴演奏藝術進行了基本的探討,通過把握鋼琴演奏的本體,再結合個性與共性的統一、感性與理性的統一,就能深層發(fā)覺作曲家本身的創(chuàng)作意圖和創(chuàng)作情感,這也就是鋼琴演奏藝術的內在和本質。
[參考文獻]
[1]李田甜.鋼琴演奏藝術的美學分析[J].藝術百家,2017,03.
[2]楊彤.鋼琴演奏藝術中的美學因素[J].消費導刊,2009,04.
[3]周為民.李云迪鋼琴演奏藝術特征的美學思考[J].中國音樂學,2014,04.[4]鄭興三.論鋼琴演奏的美學原則[J].中國音樂學,1996,04.
[5]王振蒙.論鋼琴演奏藝術的美學因素[J].藝術教育,2006,07.
[6]劉佳.淺談音樂美學對鋼琴演奏的重要性[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4,06.
[7]呂曉亮.淺談鋼琴演奏藝術[J].山東藝術學院學報,2003,02.
[8]王新樂.鋼琴教學中的審美教育與情感教育[J].美與時代,2004,10.
[9]孫舜華.鋼琴演奏美學的情感探析[J].雞西大學學報,2010.
作者:張萌 單位:內蒙古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