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獸醫(yī)寄生蟲病》創(chuàng)刊于1993年,由農(nóng)業(yè)部主管、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上海家畜寄生蟲病研究所主辦、農(nóng)業(yè)部農(nóng)業(yè)血防辦公室協(xié)辦的全國唯一的國家級獸醫(yī)寄生蟲學專業(yè)雜志。本刊堅持普及與提高相結合,重點報道獸醫(yī)寄生蟲領域領先的科研成果、基礎理論研究以及診療經(jīng)驗,旨在反映、傳播、交流獸醫(yī)寄生蟲領域的研究成果與經(jīng)驗總結,促進本學科發(fā)展。主要讀者對象:從事獸醫(yī)寄生蟲、動物寄生蟲病防治工作的政府部門、科研單位、大專院校及基層工作者。
為加快期刊建設,提高雜志的競爭力,擴大雜志報道的專業(yè)范圍,保證雜志的學術水平,滿足不斷擴大的作者與讀者的需要,提高雜志在全國的影響力,《中國獸醫(yī)寄生蟲病》從2009年起更名為《中國動物傳染病學報》。雜志更名后,在保持原有選題范圍的基礎上,增加了病原微生物學、傳染病學、病原診斷學、動物疫苗學、病原流行病學等方面的研究內容。堅持普及與提高,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重在促進動物傳染病學的基礎理論研究,促進國內外學術交流,提高我國動物傳染病防控、診斷與治療水平。歡迎國內外相關科研人員以及工作人員撰寫和提供具有指導意義的研究報告、檢測技術、經(jīng)驗介紹、病例報告、最新文獻綜述等文章?,F(xiàn)用名:《中國動物傳染病學報》。
便于廣大獸醫(yī)寄生蟲工作者及時交流科技知識和活動情況,提高我國在防治畜禽寄生蟲病工作中的研究水平,更好為國民經(jīng)濟發(fā)展服務。
研究論著、試驗報告、調查研究、動物血防工作與科技動態(tài)、文獻綜述與譯文、臨床防治經(jīng)驗和病例報告、其它信息等。
地址:上海市閔行區(qū)紫月路518號,郵編:200241。
1總體要求
1.1文字一般不超過5000字(特別優(yōu)秀的稿件可不受字數(shù)限制)。
1.2投稿需同時遞交電子版與書面版各一份,電子版發(fā)郵件至本刊郵箱。書面版經(jīng)郵局交至本刊編輯部,稿件中如有照片圖需附原件。
1.3來稿若為多學位或多作者時,須由第一作者單位開具推薦證明,第一作者單位應對稿件的真實性、保密性和作者排序負責。
1.4來稿文責自負,杜絕抄襲,請勿一稿多投。來稿一般在3個月內提出處理意見,若3個月后仍未收到稿件處理通知,作者可自行處理稿件。
1.5來稿請注明詳細通訊地址、郵編、聯(lián)系電話和電子郵箱,以便編輯部與作者聯(lián)系。
1.6來稿不論錄用與否,稿件一律不予退還,請自留底稿。若作者有要求,請在來稿中說明。
1.7為擴大學術交流渠道,本刊已先后加入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shù)據(jù)庫等多家數(shù)據(jù)庫及期刊網(wǎng),作者投稿時,若無特別聲明,則意味著同意將自已的作品授予本刊收入相關數(shù)據(jù)庫和期刊網(wǎng)中并向社會提
供服務。
2撰稿格式
2.1題名:簡明扼要、具體確切,反映文章中最重要的特定內容,有助于選定關鍵詞和編制題錄、索引等二次文獻,可以提供檢索的特定使用信息。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縮略語、字符、代號和公式。中文題名一般不超過20個字(必要時可加副題名),相應的英文題名不超過10個實詞。
2.2作者、工作單位、地址:作者姓名居題目下方,單位寫在姓名下方,注明單位、城市和郵政編碼。如多作者不在同一單位,可在其名字的右上角加“1,2……”角標,并按序寫出各作者所在單位、地址及郵編,英文摘要中的郵編之后要加國名。任何類型文章的前3位中國作者姓名均應配漢語拼音,寫法如ZHANGJing(張靜),LUOYong-chao(羅永超),OUYANGHong(歐陽洪)。
2.3摘要、關鍵詞:摘要應具有獨立性與自含性,包括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四個基本要素。使用第三人稱,不用圖、表、化學結構式、非公知公用的符號和術語。中文摘要不宜超過200~300字;英文摘要不宜超過250個實詞。中英文摘要內容相一致。本刊摘要分報道性摘要和指示性摘要2種類型。
報道性摘要是指明一次文獻的主題范圍及內容梗概的簡明摘要,相當于簡介。報道性摘要一般用來反映科技論文的目的、方法或定量的信息,充分反映該研究的創(chuàng)新之處。本刊中研究論文、調查研究類文章摘要以報道性摘要形式書寫,標明四個基本要求,不超過300字。
指示性摘要是指明一次文獻的論題及取得的成果的性質和水平的摘要,其目的是使讀者對該研究主題的主要內容(即作者做了什么工作)有一個輪廓性的了解。文獻綜述與相關欄目可以此形式進行撰寫,不超過200字。
關鍵詞3~5個,每詞之間用分號隔開,中英文關鍵詞一一對應。
2.4首頁腳注標識項目
2.4.1基金項目:來稿內容如列入國家、地方各行業(yè)、部門的科技計劃,應在首頁腳注中注明項目名稱及項目編號。
2.4.2作者簡介:第一作者姓名(出生年-),性別,民族(漢族可以省略),籍貫,職稱,學歷,學位,研究方向,通訊作者注明電話、傳真、E-mail。
2.5正文:各層次標題一般用阿拉伯數(shù)字連續(xù)編號,依次為:一級標題1,二級標題1.1,三級標題1.1.1;如1,1.1,1.1.1;2,2.1,2.1.1……,空一格位置再寫標題或具體內容,均左頂格編排。正文各級標題要層次分明,安排適當;同一級標題內容盡量做到平衡統(tǒng)一。
2.6圖和表:切忌與文字表述重復。線條圖需用計算機制作,橫、縱坐標要有說明文字及單位的國際符號;照片要求圖像清晰,請?zhí)峁┰掌?并注意標明放大倍數(shù);圖下方應標明圖序、中文圖題與英文圖題。表采用三線表設計,表上方標明表序、中文表題與英文表題。
2.7量和單位:按我國法定計量單位及國際標準中有關量和單位的規(guī)定書寫,單位用符號表示,注意大小寫與上下角標。例如:kg(千克、公斤),mm(毫米),mL(毫升),d(天),min(分),h(時),表示濃度的ppm、M、N不用,相應地改為mg/kg或mol/L。
2.8致謝:指對本項研究有一定的貢獻而在署名中未出現(xiàn)者的感謝,如提供材料,協(xié)助實驗,繪制圖表,統(tǒng)計學處理,提供合理建議等,并應征得本人同意。致謝置于正文后并與其間相隔一空行?!爸轮x”二字用黑體,空一格后列出致謝內容。
2.9參考文獻:按在正文中出現(xiàn)的先后編文獻序號,在引用處的右上角用方括弧[]標出;列出主要參考文獻。參考文獻的中文刊名應寫全稱,西文刊名按《IndexMedicus》格式縮寫。參考文獻的作者為3位或3位以下者應全部列出,3位以上只列前3位,后加“等”或“etal”。參考文獻書寫格式如下:
2.9.1專著、論文集、學位論文、報告:[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文獻類型標識].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任選)。
2.9.2期刊文章:[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頁碼。
2.9.3報紙文章:[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N].報紙名,出版日期(版次)。
2.9.4國際、國家標準:[序號]標準編號,標準名稱[S]。
2.9.5專利:[序號]專利所有者.專利題名[P].專利國別:專利號,出版日期。
2.9.6電子文獻:[序號]主要責任者.電子文獻題名[電子文獻及載體類型標識].電子文獻的出處或可獲得地址,發(fā)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選)。
2.9.7各種未定義類型的文獻:[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密碼子優(yōu)化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HA基因DNA疫苗在小鼠體內免疫保護效力研究
鴨坦布蘇病毒E蛋白的原核表達
柔嫩艾美耳球蟲真核起始因子3d基因的酵母表達分析
pVAX1/SjTSP2DNA疫苗免疫預防小鼠日本血吸蟲病的效果評估
日本血吸蟲還原性輔酶I(SjNADH)基因的克隆表達及其免疫保護效果分析
免疫雞群H5N1和H9N2亞型禽流感病毒混合感染及H9N2亞型病毒進化分析
兩株H6N2亞型雞源禽流感病毒的分離鑒定
A組輪狀病毒的基因組及其蛋白研究進展
沙門氏菌的檢測技術進展
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5′非翻譯區(qū)中一順式結構因子對病毒感染必要性的分析
一株新型鴨源呼腸孤病毒(TH11株)的分離與鑒定
一株牛蛙源虹彩病毒的分離及鑒定
雞傳染性喉氣管炎病毒(江蘇株)的分離與初步鑒定
傳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的分離與鑒定
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強/弱毒感染PAM細胞生物學特性比較分析
乙型腦炎病毒NS1′蛋白移碼序列的鑒定
小反芻獸疫病毒H基因在桿狀病毒中的表達
2010-2011年中國部分地區(qū)禽坦布蘇病毒感染調查及分子變異分析
血清2型鴨疫里默氏桿菌制苗用菌株的篩選及滅活油乳劑疫苗的研制
枝原浮對豬增生性腸炎的防治效果評價
資助課題 | 涉及文獻 |
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建設計劃(2005DKA21104) | 4 |
上海市科技興農(nóng)重點攻關項目(2004-12-3) | 4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70573115) | 3 |
河北省教育廳自然科學基金(2003265) | 3 |
青年科技基金(0601) | 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9860069) | 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0371079) | 2 |
長江學者和創(chuàng)新團隊發(fā)展計劃(IRT0723) | 2 |
國家自然科技資源平臺項目(2005DKA21104) | 2 |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自然科學基金(0007005) | 1 |
資助項目 | 涉及文獻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42 |
上海市科技興農(nóng)重點攻關項目 | 13 |
“九五”國家科技攻關計劃 | 8 |
國家科技攻關計劃 | 7 |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fā)展計劃 | 6 |
黑龍江省自然科學基金 | 5 |
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建設計劃 | 5 |
上海市科學技術發(fā)展基金 | 5 |
國家高技術研究發(fā)展計劃 | 4 |
國家自然科技資源平臺項目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