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論文中心 媒介傳播學理論范文

媒介傳播學理論全文(5篇)

前言:小編為你整理了5篇媒介傳播學理論參考范文,供你參考和借鑒。希望能幫助你在寫作上獲得靈感,讓你的文章更加豐富有深度。

媒介傳播學理論

媒介即訊息在當代文學理論的價值

摘要:近年來,國內(nèi)對麥克盧漢媒介理論的研究猶如滿天繁星,數(shù)不勝數(shù),其“媒介即訊息”理論在傳播學和文藝美學領域更是廣受歡迎,但它在中國當代文學理論方面的研究仍有很大的潛在價值。筆者不揣谫陋,重新審視“媒介即訊息”對我國當代文學理論研究的影響。

關鍵詞:媒介即訊息;文學理論;新變

一、借異而識同

“媒介即訊息”包括“人的延伸”“媒介技術論”“新尺度”“媒介感知論”和“媒介環(huán)境論”等諸多內(nèi)容,這一理論使我國當代文學理論產(chǎn)生了諸多新變。

(一)文學理論的變化

受麥克盧漢媒介理論的影響,我國當代文學理論教材新增了關于媒介的篇目,具體有南帆《文學理論新讀本》、王一川《文學理論》、佘向軍和成遠鏡主編的《文學理論》以及陶東風的《文學理論基本問題》等。限于篇幅,不便逐一展開列舉。這些教材都受到了“媒介即訊息”觀點的影響??傮w來說,媒介理論對文學理論的影響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兩方面。首先,“媒介新尺度”引發(fā)文學本身的種種變化。在文學構成論中,新增了電子媒介或影視文學等內(nèi)容,文學活動論中出現(xiàn)了現(xiàn)代傳媒與文學發(fā)展的內(nèi)容,這些變化都促使文學創(chuàng)作出現(xiàn)新的文學標準,即以媒介傳播為準則。當代文學理論教材中設置專章論述電子時代的文學,意在說明如今是一個電子媒介占主導權的時代。“在以影像為主導的文化工業(yè)影響下,不少作家已經(jīng)自覺或不自覺地根據(jù)影視劇的特色在自己的創(chuàng)作中展開想象和敘述?!保?](P114-115)不少作家創(chuàng)作便于影視改編的文本作品,文學生產(chǎn)和文學接受及其關系也在發(fā)生著顛覆性變革。正如麥克盧漢所說的那樣,“所謂媒介即是訊息,只不過是說:任何媒介(即人的任何延伸)對個人和社會的任何影響,都是由于新的尺度產(chǎn)生的;我們的任何一種延伸(或曰任何一種新的技術),都要在我們的事物中引進一種新尺度”,“任何媒介或技術的‘訊息’,是由它引入的人間事物的尺度變化、速度變化和模式變化”[2](P33)。文學的語言、文本、形式及內(nèi)容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要考慮其媒介的傳播特性,以便創(chuàng)作出更好更符合大眾口味的作品,故媒介傳播成為電媒時代文學創(chuàng)作的新尺度。其次,“媒介即訊息”豐富了文學理論內(nèi)容,拓寬了當代文學的研究領域。麥克盧漢的“媒介即訊息”既包含技術美學理論,也包含形式美學內(nèi)涵,因為麥克盧漢正是從新批評的美學原則來對媒介問題進行討論的[3]。麥克盧漢的媒介形式在文學理論教材中具體表現(xiàn)為文學形式的變化。隨著網(wǎng)絡科技的發(fā)展,文學表現(xiàn)形式也出現(xiàn)很大變化,由以前的紙媒時代,到如今盛行的各種電子讀物、影視作品甚至各種小視頻,都是新時代的文學表現(xiàn)形式。有些作家或評論家利用微信公眾號或微博的形式表達自己的觀點,拉近與受眾的距離。

(二)理論和思維的延伸

點擊查看全文

傳播學與社會心理學論文

20世紀初,美國芝加哥學派開啟的符號互動論為傳播學研究提供了最初的思想來源,30年代后前后,美國傳播學經(jīng)驗學派的理論來源和研究方法也是社會學和社會心理學,在外文文獻中,傳播學研究受到社會心理學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反應,但絕大部分文獻都沒有系統(tǒng)的研究二者之間的關系,也未點明傳播學研究新的發(fā)展路徑。休斯和普奈爾在《傳播學科中個人的位置》中從人際關系角度分析社會心理學對傳播學的影響并提出性格、跨個體、認知路徑,這三種路徑的理論基礎和研究方法都屬于社會心理學;奧爾松在《大眾媒介:范式的形成》中總結了大眾傳播研究中形成的四類典型范式,其中“作為刺激物的媒介”這一范式大體建立在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刺激——反應”理論基礎上,與社會心理學的關系最為緊密;麥奎爾在《50年代的耶魯傳播與態(tài)度改革研究》一文中認為在20世紀50年代,耶魯大學的傳播與態(tài)度研究采用的理論和方法主要是實驗心理法,與社會心理學具有密切聯(lián)系;斯波爾在《傳播:從概念、領域到學科》一文中追溯了傳播學的發(fā)展歷史過程,認為作為跨學科性質(zhì)的傳播學研究在戰(zhàn)后的發(fā)展受到社會心理學的明顯影響;德利亞在《傳播學研究歷史》梳理了傳播學研究的幾大系統(tǒng),但未明確提及美國傳播學研究的社會心理學系統(tǒng);此外,拉扎斯菲爾德和卡茨的兩極傳播研究(《個人影響》,1954)、克拉伯的多級傳播理論(《大眾傳播的效果》,1960)、拉斯韋爾的5W傳播模式理論、拉斯韋爾和李普曼的宣傳輿論理論也是對建立在社會心理學的“刺激-反應”理論基礎上的傳播研究范式的具體研究,特別是二戰(zhàn)后傳播學的發(fā)展更加受到社會心理學的影響,如《二戰(zhàn)期間的社會心理學研究》與拉斯韋爾.萊特斯《政治語言學》、墨頓、拉扎斯菲爾德的《社會研究中的連續(xù)性》等著作都對傳播學發(fā)展產(chǎn)生了很大影響。此外,美國其他重要的學術期刊也表明,傳播科學在美國的發(fā)展與社會心理學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

綜上,我們可以在學科結構、研究方法、研究主體、研究歷史方面判斷出這兩個學科之間血濃于水的緊密關聯(lián)。首先,從學科的結構、研究對象、研究方法和美國傳播學現(xiàn)在聲稱的主要概念來看,是由媒體和傳播造成的社會心理現(xiàn)象,通過對這些現(xiàn)象的分析和解釋,實現(xiàn)了社會控制的目的。研究課題上,美國的傳播學更像是社會心理學的一個分支;從研究方法的角度來看,社會心理學主要研究控制實驗的研究方法,而實驗方法、問卷調(diào)查方法和實地調(diào)查方法在社會心理學中被普遍使用;從研究的核心概念上來看,社會心理學的核心概念通常是傳播研究的核心概念,比如傳播學中研究的有限效果論、魔彈論、沉默的螺旋、社會依賴論、培養(yǎng)理論、第三人效果、把關人理論、議程設置等也幾乎是都是社會心理學理論研究的內(nèi)容;從研究主體的角度來看,幾乎所有早期美國傳播研究的最偉大的創(chuàng)始人都是重要的社會心理學家:勒溫被認為是現(xiàn)代心理學的創(chuàng)始人;Huofulan的美國社會心理學研究被認為是美國認知心理學范式的奠基者之一;從學科史的角度來看,美國傳播科學的生命周期與社會心理學的生命周期幾乎相同。總之,無論是學科結構、研究課題還是學術歷史上,美國的傳播學都受到社會心理學的各個方面的影響,具有一定程度的共生和相互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我國國內(nèi)傳播學研究與社會心理學研究知識流動中存在著盲目套用西方心理學和社會學等相關理論的誤區(qū),以及國內(nèi)傳播學和心理學面臨的本土化困境。我國傳播學研究急需導入其他相關學科的思想材料、思想成果、研究方法、社會學和社會心理學應被視為新聞傳播學的近緣學科,它們對深化新聞傳播學研究有重要意義,此外還要明確傳播心理學的研究對象和研究目的,建立傳播心理學理論建設的理論批判性、理論超越性原則,關于建立中國本土傳播心理學體系。想要重塑傳播學的學科地位和學科框架,不僅要汲取其他學科的營養(yǎng),更要創(chuàng)新發(fā)展出一套具有理論適應性、理論效用性和理論批判性的傳播學理論體系,從而為未來大眾傳播活動的理性化、科學化發(fā)展提理論依據(jù)和理論服務。

參考文獻:

[1]劉曉紅,卜衛(wèi).大眾傳播心[M].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1.

[2]林之達.傳播心理學新探[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3]劉京林.大眾傳播心理學[M].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5.

點擊查看全文

古代文學傳播學改革分析

文學傳播學的創(chuàng)建與中國古代文學研究的改革是目的和手段的關系,曹萌教授就是運用這組關系實現(xiàn)了他多年的學術理想。從2002年發(fā)表《略論中國古代文學的傳播方式》到2006年出版《中國古代戲劇的傳播與影響》、《中國古代經(jīng)典小說傳播研究》和四卷本《中國古代文學傳播資料匯編》,可以明確地見出,曹萌的文學傳播學的創(chuàng)建與中國古代文學傳播研究工作正由啟動嬗變?yōu)殪柟毯桶l(fā)展。這是一個以開拓新學術領域為目標,以特定研究方向為突破點的學術上的蓽路藍縷。文學傳播學是將傳播學知識方法和理論體系與文學研究加以學術嫁接而產(chǎn)生的新學科,屬于綜合性、跨學科的交叉學科。從理論上說,文學傳播學的研究對象應包括兩方面:一是文學作為傳播內(nèi)容而被傳播的過程與現(xiàn)象,以及其中所蘊涵的理論與規(guī)律;另方面是文學作為特定社會信息的傳播媒介或傳播手段而實現(xiàn)傳播的行為或現(xiàn)象,以及其中所蘊涵的理論與規(guī)律。

這兩方面的研究對象可以概括為傳播的文學與文學的傳播。從傳播學的外延上說,文學傳播學則是依照以傳播內(nèi)容劃分出的特定傳播種類,它是立足傳播學立場,運用傳播學理論和方法體系對文學傳播這一傳播內(nèi)容種類進行考察、描述、說明、歸納和揭示等研究的學科,是傳播學學科的分支領域。作為新的學術領域,文學傳播學的開創(chuàng)應該是一個比較龐大的學術工程,因為文學本身包含著非常復雜的內(nèi)容和多層面的構成:僅就文學自身而言,從國別上看,有中國文學、外國文學;從時間上分有古代文學和現(xiàn)代、當代文學;從表達方式上說有口頭文學和文本文學;就文學題材說,則有詩歌、散文、戲劇和小說。面對這樣復雜的研究對象和范圍,文學傳播學的創(chuàng)建工作應該先從哪一方面和角度入手,要有一個科學的選擇。正是基于這一思想和認識,曹萌選擇了中國古代文學傳播研究作為其文學傳播學建設的奠基和突破點。

在中國文學和世界文學范圍內(nèi),中國古代文學都堪稱典型和范例,因此,在文學傳播學尚為空白領域的學術背景上,進行中國古代文學傳播研究,實具重大意義:既在國內(nèi)外傳播學界開拓出文學傳播學這一獨特學術領域,又為建設文學傳播學學科奠定了基礎。同時,還可以通過中國古代文學傳播的具體研究成果,檢驗和完善一般傳播學理論與方法,為探討人類傳播的方式、類型及規(guī)律提供更多的途徑,從而豐富傳播學理論方法體系,拓寬傳播學領域。此外,從傳播學立場出發(fā),運用傳播學理論和方法研究中國古代文學的現(xiàn)象、思想和發(fā)展過程,揭示古代文學傳播對中國社會發(fā)展的極大作用,以及立足傳播學立場重估中國古代文學的文化價值,還能刷新當代人的“古代文學”觀念,為中國古代文學研究創(chuàng)新提供參考和借鑒,進而為中國古代文學研究、中國古代歷史研究提供新途徑和新范式。中國古代文學傳播研究是從傳播學立場出發(fā),以傳播學理論體系和研究方法為指導,結合文學史、文獻學、社會學、美學等學科理論與方法,對中國古代文學的傳播主體、傳播目的、傳播方式、傳播思想、傳播類型,以及影響中國古代文學傳播的重要因素進行描述和說明。二是開拓與創(chuàng)新。文學傳播是經(jīng)過學術嫁接產(chǎn)生的新學科。對于傳統(tǒng)的中國古代文學研究而言,帶有突出的開拓與創(chuàng)新性。如上所說,中國古代文學傳播研究是以傳播學的立場和視角對文學進行描述和說明,其主要研究對象是文學作為被傳播的信息的傳播過程和非文學的信息以文學作為傳播方式而被傳播。這樣的研究方式和研究對象使它超越了既往的中國古代文學研究,因此,就中國古代文學研究而言它又是開拓與創(chuàng)新。

在上述理論思考和學術戰(zhàn)略鼓勵下,曹萌首先從中國古代文學傳播研究入手,展開文學傳播學學科的創(chuàng)建,因此,匯編中國古代文學傳播資料就成為這一學科開拓工作的先導性著作。在曹萌的主導下,他的研究生們利用傳播學的知識方法和理論系統(tǒng),將中國古代文學傳播過程和現(xiàn)象,劃分為傳播行為、傳播方式、傳播目的、傳播組織與制度、傳播類型、傳播思想、傳播媒介、輔助文學傳播的重要因素等類項,然后以這些類項為基本標準,在各類古代文獻資料中進行甄別、發(fā)掘、鉤稽,而后按時間排序加以編纂,就有了以中國古代社會歷史朝代為斷代的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文學傳播資料匯編,再對所匯編的資料加以特定的評點,便形成了一套四卷本《中國古代文學傳播資料匯編與評點》,該書于2006年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繼之,曹萌出版了他的文學傳播學領域的第一本學術專著《中國古典小說名著傳播研究》。該著作選取中國古代幾部代表性小說名著進行傳播學角度的描述和分析,依據(jù)傳播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對這些已經(jīng)在古代文學研究中受過反復學術煎炒的作品,實施傳播與影響的研究,從而將《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金瓶梅》、《儒林外史》、《聊齋志異》等作品的傳播方式、傳播特征和擴散范圍,以及傳播類型給予提煉和概括,成就了一部文學傳播學領域的開山之作。

為此,北京大學龍協(xié)濤教授在給該書作序時稱:曹萌教授撰寫的這本文學傳播學方面的書稿,就是傳播學這棵大樹同其他樹種嫁接的一個成熟果實。文學傳播學是一門新興的學科,讀者會看到,在有關這門學科的以后的汗牛充棟的研究成果的鏈條上,在許許多多有志于此的學者一棒接一棒向目標沖擊征途中,曹萌教授這一棒的價值和他這本書的篳路藍縷的作用。時隔不久,曹萌的另一部文學傳播學著作面世,這就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古代戲劇的傳播與影響》(2007)。從學術思想發(fā)展的角度看,該著是曹萌創(chuàng)建文學傳播學的繼續(xù)和深化。中國古代戲劇是中國古代文學的一個相對獨立的體裁,因此文學傳播的特征和規(guī)律,也突出而鮮明地體現(xiàn)于戲劇作品和戲劇發(fā)展中。用作者的話說就是,必須在動態(tài)的傳播研究中,才可見出中國古代戲劇發(fā)展的客觀軌跡。中國古代戲劇的傳播與影響,包括劇作者、劇本、演員、導演、觀眾,以及劇本的基本模式與相應的藝術形式等因素,同時還受其外部的政治、經(jīng)濟、哲學、教育、宗教、其他藝術、文化娛樂需求、各種社會文化體系等條件的制約。此外,像當代戲劇一樣,中國古代戲劇也是一種群體性的藝術活動,是既具有時間藝術特性又具有空間藝術特性的綜合性藝術,再加上戲劇活動本身具有社會性,所以中國古代戲劇的傳播與影響乃是一種極為復雜的多層面的文化現(xiàn)象。

研究對象本身的復雜內(nèi)涵和外在表現(xiàn),很大程度地決定了作者對其實行文化批評和傳播學角度的考察,必須有多層面、多角度的設計與構思,即根據(jù)其作為復雜情況和背景作不同層次、不同角度上的研究推進。其中,傳播學角度的研究和考察則是最能夠科學、客觀地揭示中國古代戲劇發(fā)展的根本性規(guī)律的途徑。所以該書序作者朱一玄教授說:從研究的布局和撰著的內(nèi)容看,這是一本與當代戲劇文化發(fā)展有密切聯(lián)系,甚至是一本直接關系戲劇發(fā)展與建設的研究性著作。據(jù)曹萌向我介紹,他寫這本書的目的是從大文化背景的角度對中國古代戲劇及其傳播進行比較全面的考察和論析,以便發(fā)現(xiàn)其中與文化、文學發(fā)展與文學傳播有關的規(guī)律,以及與傳播學有關的理論因素,在學界業(yè)已形成傳統(tǒng)和模式的戲劇研究背景上,力圖給現(xiàn)代人們認識中國古代戲劇、戲劇傳播,以及與戲劇有關的文化現(xiàn)象提供一個新的角度和新的研究參考與示范,同時也與他前次出版的《中國古典小說名著傳播研究》等構成特定的研究系列。中國古代文學研究作為學科或研究領域,歷時已相當久遠,甚至西漢時代的詩學和東漢昌盛的經(jīng)學都不是它的起點。這樣的學科委實需要加入一些翻新甚至革命的學術因素,以激活其中某些衰老的、疲憊的學術傳統(tǒng)或狀態(tài)。因此從傳播學立場出發(fā),用傳播學理論和方法體系研究中國古代文學的發(fā)展和特定的體裁,以及文學思想、文學現(xiàn)象,是可以為中國古代的文學、文學思想、文學批評研究提供新途徑和新范式,更重要的是對已經(jīng)形成傳統(tǒng)研究模式的中國古代文學研究理論體系和方法體系,實行一定的革新或革命。

點擊查看全文

案例教學在傳播學教育中的應用

摘要:伴隨著教學活動與教學改革的不斷開展,教學理論也不斷地推陳出新。在這樣的背景與教學環(huán)境下,案例教學法隨之產(chǎn)生。案例教學方法作為一種新型教學理論和方法,極大地調(diào)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與創(chuàng)造性,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傳播學教育中運用案例教學方法已成為教育界關注的熱點。

關鍵詞:案例教學;傳播學教育;教學案例

案例教學法是通過教師在教學中引入“案例”的一種授課形式,它將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通過實踐性很強的案例來推進教學已經(jīng)成為高校教學中常用的教學方法。在大學課堂上,如何通過案例教學來推進傳播學教育是本文的研究重點。

一、案例教學的相關概述

(一)案例教學的概念

案例教學是種通過引入“案例”來教學的新型教學方式。教師在采用案例教學時,首先要準備和篩選案例,選用與課程教學目標相符的案例,指導學生學習或強化學習效果。在案例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分組,開展小組討論與辯論,強化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通過觀點的碰撞,以達到教學目標。

(二)案例教學的相關理論

點擊查看全文

高職影視制作論文

1高職影視專業(yè)傳播學教學現(xiàn)狀

傳播學課程作為專業(yè)基礎課往往面向大學一年級學生在第一學期開設。該課程的教學效果對學生的影視領域認知、影視專業(yè)素養(yǎng)及后續(xù)相關課程的學習會產(chǎn)生直接影響。僅根據(jù)學生考試情況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較為片面,也容易產(chǎn)生偏差。因此課題組在課程結束后,面向所授班級學生進行了課程的認知調(diào)查,總計發(fā)放問卷62份,實際收回有效問卷62份,有效率100%。此次問卷調(diào)查主要包括個人基本情況、學生學習情況、教學實施情況、教學評價情況四個方面。具體調(diào)查情況及分析如下:

1.1學生學習情況

從統(tǒng)計結果來看,學生對傳播學課程接受程度較高,大部分學生對課程較為感興趣,主要原因有內(nèi)容豐富,貼近生活,能拓展自身知識面,并且和其他專業(yè)課程密切關聯(lián),但也存在一定的畏難情緒,有近20%的學生認為該課程不是很重要,主要因為理論性強、知識點多,實踐少。同時學生對傳播學的學習主要依賴于課堂講解,遇到問題不太愿意提問,學習主動性不強。

1.2教學實施情況

大部分學生認為傳播學的教學方式除講授外,應偏重于討論與小組學習,對視頻觀看要求強烈,并且希望多閱讀補充資料,而部分學生認為教材不能滿足學習需要,原因主要集中于理論繁多、知識需要隨時展多更新等,這些情況與媒介的發(fā)展及90后學生的媒介接觸情況有密切關系。

1.3教學評價情況

點擊查看全文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