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網絡安全課堂范文

網絡安全課堂全文(5篇)

前言:小編為你整理了5篇網絡安全課堂參考范文,供你參考和借鑒。希望能幫助你在寫作上獲得靈感,讓你的文章更加豐富有深度。

網絡安全課堂

智能手機進行網絡安全的課程教學改革

摘要:隨著WiFi、4G以及5G等無線通信技術的快速發(fā)展,手機上網已經越來越便利,智能手機也成為人們必不可少的隨身之物。文章對如何利用智能手機進行網絡安全課堂教學實踐進行了探討。在教學中,如果能充分利用智能手機進行教學實踐,可以有效增加師生互動,幫助學生理解復雜的網絡安全算法和協(xié)議,有利于學生了解自身設備的網絡安全保護情況,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智能手機;網絡安全;課堂教學改革

引言

在大學課堂教學中,有一個現象已經引起廣泛的關注:越來越多的學生上課看手機,對老師的授課內容缺乏持續(xù)關注,只有聽到自己感興趣的內容才愿意抬頭聽講。顯然,上課看手機嚴重影響了學生對授課知識的吸收和理解,學生往往只能學習或了解到部分知識點內容,難以全面系統(tǒng)地握課程體系架構和具體知識點內容。因而對于這個現象,多數人的觀點都是采用禁止的態(tài)度。如有學校禁止手機進課堂,把手機儲存在儲物盒中,下課后在取回,或者規(guī)定手機不能帶進課堂拒不上交將扣學分[1][2]。當然,這種只是堵的方式會引起學生的反感,有部分學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大學課堂內容較多,用手機拍照記錄筆記很方便?!薄ⅰ翱梢岳檬謾C錄音老師的授課內容,便于課后復習?!薄ⅰ坝龅讲欢膯栴}可以立刻用手機進行搜索查詢。”、“萬一課堂上應聘企業(yè)或家人有急事找,手機不在身邊怎么辦?”等。這些提法和意見都有其合情合理之處,學校和老師不應當漠視。為了更好解決手機與授課之間的沖突,越來越多的高校教師選擇了利用智能手機進行課堂輔助教學,讓沖突變?yōu)楹献?,并取得了良好效果。如:文獻[3]通過分析英語趣配音、微信這2種智能手機APP在高職英語語音課教學中的可行性、教學的方法和效果,建議在今后的教學中使用智能手機APP以提升教學質量;文獻[4]建議高校教師和管理者應嘗試將智能手機作為輔助教學的重要工具,充分發(fā)揮智能手機的多功能以增強理論課的參與度;文獻[5]更是指出互聯網進課堂將成為學校課程與教學改革的新趨勢。目前,對利用智能手機進行網絡安全課程教學改革的研究較少。結合筆者的教學實踐,本文將探討智能手機在網絡安全課程教學中的多種應用場景。具體的,本文將從加密算法、網絡安全協(xié)議和網絡流量分析等三個方面闡述課堂教學中智能手機的實際應用,并分析其它的可能應用場景。應用效果表明在實際教學中,智能手機能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把握具有重要幫助。

一、網絡安全教學現狀分析

由于網絡安全課程具有內容涉及廣泛、難度高、更新周期短和實踐性強等特點[6],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存在壓力較大、對許多內容不理解等問題。經總結,發(fā)現在網絡安全教學中存在以下三個方面的挑戰(zhàn)。一是教學模式單一。現在一些本科院校在開展計算機網絡安全課程時,仍然是以教師為主體的灌輸式傳統(tǒng)教學模式,忽略學生作為“教學主體”的特性,嚴重制約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及動手能力培養(yǎng)[7]。二是學生缺乏對網絡安全問題的直觀認識。現實中,由于我國高校和電信網絡有相對健全的安全保障體系,以及主流殺毒軟件都提供免費個人版,大部分在校生很少有機會真正地接觸到網絡安全事件或是遭受嚴重的網絡攻擊。三是學生基礎知識不足。網絡安全課程包含的內容非常豐富,如對稱加密算法、非對稱加密算法、防火墻的配置和應用、黑客攻擊與防范技術應用等。學生在學習網絡安全課程之前,應熟練掌握編程、網絡、操作系統(tǒng)等專業(yè)知識,并有好的數學功底。但絕大部分學生很難滿足該要求。為此,亟需對網絡安全課程的教學改革開展深入研究。在本文中,筆者將探討智能手機在網絡安全課程教學中的多種應用場景,為后續(xù)的網絡安全課程的教學改革提供參考。

二、智能手機在網絡安全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點擊查看全文

計算機網絡安全課程教學改革淺談

摘要:隨著互聯網的大量普及,網絡安全問題越來越不容忽視,互聯網中的計算機面臨著網內和網外,物理和技術方面的攻擊與威脅。為了解決網絡發(fā)展中存在的安全問題,要培養(yǎng)一些對網絡安全知識掌握較為全面的學生。在當前高職計算機《網絡安全技術》課程的基礎上,對課程的內容進行重構,對教師教學的方式與實踐教學進行了初步的探索。根據崗位職責確定對學生的教學內容,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確定教學方式,運用多種教學模式進行教學。

關鍵詞:高職院校;計算機網絡安全

1計算機網絡安全課程教學常見的問題

1.1學生缺少實踐操作

通常情況下,計算機網絡安全教學主要包括理論和實踐兩部分,在進行理論知識講解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計算機操作來對學生進行教學內容的展示,這樣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無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實踐教學也只是教師帶領學生到機房進行上機操作,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重復,缺少系統(tǒng)性的實踐操作,長時間這樣會導致學生對計算機網絡安全教學產生厭倦心理。

1.2學生缺乏網絡安全意識

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大多數家長會為自己的孩子提供筆記本電腦、手機、Pad等電子產品,這樣就增加了他們接觸網絡的頻率。然而網絡屬于“雙刃劍”,其在給學生提供便利的同時,也會帶來一定的風險,加之大多數學生缺乏網絡安全意識,不能夠對網絡資源進行合理的篩查,從而導致計算機網絡存在比較大的安全風險。

點擊查看全文

談計算機網絡安全課程創(chuàng)新教學

[摘要]在信息技術不斷發(fā)展的今天,計算機網絡安全課程是計算機專業(yè)的專業(yè)課程之一。該專業(yè)主要以阻擋黑客等不法分子的網絡攻擊、保障相應互聯網安全,培養(yǎng)出具有理論又有實踐能力的技能人才為目的。因此技工院校教師在對計算機網絡安全課程教學進行創(chuàng)新研究時,要認識到學科特點,找尋教學不足之處,明確改革目標,加強實踐的比重,采用多元化的方式,構建出高效的課堂。本文將結合筆者自身技工學校計算機專業(yè)教學經驗,對該問題進行簡要闡述。

[關鍵詞]技工院校;計算機;網絡安全課程;創(chuàng)新教學;研究

1技工院校計算機網絡安全課程的特點

1.1知識更新較快,涉及范圍廣闊

現階段的網絡安全技術發(fā)展較快,主要是因為網絡安全技術人員需要時刻在被網絡攻擊后尋找防御的方式,并在一次次的較量中革新自我,屬于一種競爭的關系。所以技工院校的網絡安全課堂教學內容也需要不斷更新,與時俱進,滿足當前網絡的防范需求。要如何做到這一點,卻是許多技工院校教師的難題。該科目涉及知識較廣,囊括學科知識眾多,如防火墻構建與配置,入侵檢測,自動尋找系統(tǒng)漏洞等,都需要教師花大量的時間精力去認真學習鉆研,付出努力。

1.2知識起點較高,具有實踐特征

網絡安全作為一門計算機專業(yè)必修課程,計算機專業(yè)學生要有一定的網絡基礎后方可學習,在安排教學計劃時,一般會安排在二年級開課。學生要先將網絡基本原理、操作系統(tǒng)、程序設計等知識掌握,才能更好地理解和運用。因此網絡安全課程的學習起點是較高的,與此同時,該課程對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也有較高的要求,需要對程序進行合理的設定,將防御和攻擊進行最終演練出結果。否則,如仍然停留在理論層面,會使學生逐漸喪失學習興趣和動力。

點擊查看全文

大學生網絡安全教育引導

【摘要】本文從網絡素養(yǎng)與網絡安全的關系入手,在分析大學生網絡安全意識缺失表現的基礎上,探討如何開展大學生網絡安全教育引導。

【關鍵詞】大學生;網絡素養(yǎng);網絡安全

本文基于網絡素養(yǎng)視角下探究大學生網絡安全教育引導來源于2016年影響較為廣泛的“徐某某”電信詐騙事件。2016年8月,某省高考錄取新生徐某某的考生信息被犯罪分子通過網絡技術手段竊取,并假扮教育局、財政局工作人員以發(fā)放助學金名義騙取徐某某上大學的費用9900元。在得知被騙后,徐某某郁結于心,最終導致心臟驟停不幸離世。該事件發(fā)生后,立即引起了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大學生網絡安全又被推向輿論的浪尖。因此,如何開展大學生網絡安全教育引導,提高大學生的網絡安全防范意識是我們值得深思的問題。

一、網絡素養(yǎng)與網絡安全的關系

網絡素養(yǎng)主要由五個部分構成:信息接收、信息解讀、網絡安全、網絡利用、網絡倫理道德1。網絡安全與網絡素養(yǎng)的關系是包含、融合和發(fā)展的關系。網絡安全是構成網絡素養(yǎng)的重要部分之一,網絡安全進一步發(fā)展了網絡素養(yǎng)的內涵和外延;網絡素養(yǎng)包含了網絡安全,缺乏網絡安全的網絡素養(yǎng)注定是不完整的、不全面的,因此兩者相輔相成,相互影響,缺一不可。

二、大學生網絡安全意識缺失的表現

1.信息辨別能力不強

點擊查看全文

新媒體大學生網絡安全教育路徑分析

摘要:新媒體環(huán)境下大學生網絡安全面臨挑戰(zhàn),高?,F行的安全教育工作不能全面、系統(tǒng)、有效地應對新媒體環(huán)境下的網絡安全問題,導致網絡安全教育難以達到理想效果。高校應當發(fā)揮新媒體教育引領作用,占領網絡安全教育輿論話語權,將傳統(tǒng)安全教育和網絡安全教育加以融合,通過完善高校安全教育機制、加強教師隊伍建設、豐富教育內容和形式、營造校園安全環(huán)境等措施,提高大學生網絡安全教育的實效性。

關鍵詞:新媒體;網絡安全;安全教育網絡

新媒體技術發(fā)展突飛猛進,網絡新媒體的開放性、便捷性、隱匿性和交互性等特點既給在校大學生安全教育提供了新的機遇,也帶來了嚴峻挑戰(zhàn)。高校安全教育應根據新形勢,創(chuàng)造性地將新媒體轉化為大學生安全教育載體,從安全教育發(fā)展的現實需要和大學生心理需求、發(fā)展特點出發(fā),加強引導,拓寬高校安全教育范圍,積極探索和研究大學生網絡安全教育實現路徑,提高安全教育的實效性,促進新時期高校安全穩(wěn)定。

一、新媒體視域下大學生網絡安全問題的成因

“新媒體”是指利用數字技術、網絡技術、移動技術向終端用戶提供信息和服務的數字化媒體。新媒體視域下大學生網絡安全問題是指網絡新媒體對大學生受眾的思想觀念、人身、財產、隱私、信息安全等方面帶來的沖擊。新媒體信息傳播具有大眾化、碎片化、即時性的特點,這些特點使網民的參與和互動信息的拓展更加寬泛,也使信息的二次傳播更具有隱蔽性和誘惑性,加之青年學生價值觀尚不成熟,社會經驗不足,容易偏聽偏信等原因,進而導致網絡安全問題的產生。

(一)大學生自制力不強,容易偏聽偏信走極端

隨著年齡的增長,大學生追求自主獨立的意識逐漸強烈,交往能力不斷提高,但畢竟處于價值觀形成的不成熟階段,自制力較弱,較淺的社會閱歷造成其是非辨別能力不強,存在對網絡意識形態(tài)的認識具有局限性,對主流意識把握不準確的現象。即時性和開放性的傳播方式易使他們受到各種社會思潮和意識形態(tài)的沖擊,容易偏聽偏信,造成一些網絡言論不當和處理極端化的行為,影響青年群體健康價值觀念的形成。

點擊查看全文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