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地理探究式教學案例范文

地理探究式教學案例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地理探究式教學案例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地理探究式教學案例

第1篇:地理探究式教學案例范文

    案例探究教學,重在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和探究問題的能力,在課堂上,在有限的案例中,激發(fā)學生學習和探究的興趣,提高其分析、研究地理問題的能力,在新課程背景下,案例探究教學,教會學生發(fā)現(xiàn)、分析和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對地理科學的興趣,也培養(yǎng)學生熱愛家鄉(xiāng),建設家鄉(xiāng)的情感。例如:我對《荒漠化防治——以我國西北地區(qū)為例》這一課學習時,我設計的教學程序是:提前一周組建班級課題小組,并安排課題小組的學生負責查閱吐魯番地區(qū)土地荒漠化的面積及形成原因的資料,安排部分課題組成員對吐魯番地區(qū)一些荒漠化加劇地區(qū)的調查和訪問,帶領全班學生到沙漠植物園(沙漠研究所),向科研人員了解我地區(qū)荒漠化問題及其防治的措施。然后安排學生預習教材《荒漠化防治——以我國西北地區(qū)為例》,最后在課堂上,不是教師在講課,而是各小組學生在探究。課堂上,各小組分別展示自己對本課的學習成果,并發(fā)表自己對我國西北地區(qū)荒漠化形成原因的分析,也有小組提出防治西北地區(qū)荒漠化的具體措施;最后,由教師歸納總結,進一步提升學生對本課的理解程度;同時對學生精彩的成果展示給予充分的肯定。

    這堂課的成功之處,在于我們本來就生活在西北地區(qū)荒漠化的環(huán)境中。所以對荒漠化的認識本來就有一定的基礎。所以,學習這一課時,通過教師的精心準備和認真組織,讓學生學習教材內容的同時也了解我們身邊的地理環(huán)境。讓學生理解人類的那些活動對本區(qū)荒漠化發(fā)生和發(fā)展產(chǎn)生那些危害,如何防治荒漠化的進一步擴張,讓學生感受到防治荒漠化的緊迫性,并反思現(xiàn)實生活中不合理的人類活動,引發(fā)學生對可持續(xù)發(fā)展理念的再思考,從而達到三維教學目標。這就是案例探究教學的優(yōu)勢。

    在案例探究教學中,對教師有何要求呢?學生是否喜歡一門學科,關鍵在于授課教師對學生的引導,而授課教師對教學內容的精心準備是上好這堂課的前提。作為一名地理教師,首先要端正教學態(tài)度,教,是為地理興趣而教,不是完成教學任務而教,這也是地理課能否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所在。所以,地理教師首先必須明確自己的使命,明確地理課堂教學的三維目標,認真組織并實施案例探究教學,只有這樣,才能讓地理課成為學生喜歡的課堂。當然,地理課不可能每一堂課都需要這樣做,但這種教學模式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興趣,能夠促使學生產(chǎn)生探究的欲望,提升自主學習的積極性,能夠引導學生關注社會動態(tài),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批判思維。這也是我們提倡采用“案例探究教學”的原因之一。

    其次,新課程背景下的教學理念認為,教材與師生的關系應該是教師、學生與教材形成一個系統(tǒng),互相影響,互相補充,互相豐富。教師應該努力促成學生與教材的直接聯(lián)系。教材不等于課程,也不是唯一的課程資源,教師應根據(jù)課程標準對教科書進行適當?shù)摹凹舨谩?、“增補”和“加工”,使之更適合案例探究教學的實施。所以,在案例探究教學中,教師要用課標對教材內容適當整合,把關注的重點放在調整教材內容或活動的設計上;同時還要做好教師對學生自主學習的引導工作。案例探究教學提倡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探究、理解和運用知識,自主學習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發(fā)展學生個性特長,并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感,但自主學習不能放棄教師的指導,在課堂上,當學生充滿興趣地思考、爭辯、探究時,教師要適時引導,避免活動盲目和課堂秩序的混亂,更不能放任自流。

第2篇:地理探究式教學案例范文

一、“課案導學問題探究”教學模式的優(yōu)缺點

1. “課案導學問題探究”教學模式的優(yōu)點

“課案導學問題探究”教學模式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各種能力,首先,它讓學生能夠進行充分的課前預習。根據(jù)課案中的學習目標,明確重難點內容,促使學生充分的閱讀和了解教材。并根據(jù)課案中教師的設計思路把握學習的框架便于對學習內容的掌握。其次,課案中老師會根據(jù)歷年高考以及地理學科的重難點提綱挈領地設計探究問題,學生在課堂中圍繞這些問題進行探究合作,深化學生對知識的認識,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最后,“課案導學問題探究”模式要求老師編制好課案,對已有的知識進行梳理,結合時事熱點,借鑒成功的課堂和課案教學案例,不斷地沖破束縛,進行內容和形式的創(chuàng)新,做到課案的有用有效。

2.“課案導學問題探究”教學模式的缺點

(1)“課案導學問題探究”模式并不是任何課型都適用,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課案導學和多媒體教學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相得益彰,相輔相成的。要求老師們所做的課件及多媒體演示資料最好與課案的內容相映生輝,相互完善,不能自相矛盾,要相互配套,這樣更有利于學生接受知識。

(2)大部分學生適應了傳統(tǒng)課堂模式,沒有明確的學習計劃和學習目標,沒有良好的課前預習的習慣,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許多老師也面臨著學生弄丟課案的尷尬和無奈,以及學生不按時或按照要求完成課案的情況。這就要求老師對課案的制作精益求精,吸引學生的注意,逐步引導學生,慢慢培養(yǎng)他們自主探究的能力。

二、“課案導學問題探究”的使用過程

1.課案編寫的過程

編寫課案由地理備課組組長負責組織。開學初,備課組長按照教學進度編寫主備教師備課表,將備課任務分配給組內成員。備課組成員按照組長分配的任務,結合地理學科、章節(jié)內容的特點,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科學設計,精心編寫,在上課一周前寫出初稿,交給組長以備學科組集體討論。每周二的集體備課時間,組長組織本組成員對主備教師編寫的下一周的每節(jié)課案進行研究、討論、試作、修改,討論沒有異議后,最后組長把關定稿。自實施課改以來,“課案”的編寫都要求要體現(xiàn)“提前備課、輪流主備、集體研討、優(yōu)化學案、師生共用”的精神。

課案的預習案部分在上課前一兩天發(fā)給學生,讓學生按照預習案按做好預習。教師在上課前應重新復案,進行再備課,使課案體現(xiàn)個人風格,具有個性。課后教師應根據(jù)課堂發(fā)現(xiàn)的新問題、新思路,在課案上填寫教學反思,以便積累經(jīng)驗,改進教學,不斷完善課案設計。

2.“課案導學問題探究”教學模式的具體實施

(1)課前發(fā)放課案,自主預習。課案在授課前一兩天發(fā)給學生,讓學生在課前明確學習目標,并在課案的指導下對課堂學習內容進行自主預習。在預習中發(fā)現(xiàn)的疑難問題要做好記錄,以便在課堂上與同學及老師交流、探討。

(2)課堂上討論交流,合作探究。上課開始后,針對預習案中的共性問題由事先培訓好的“小先生”先點評,預習案的內容解決完后,當堂發(fā)放探究案,針對探究案展開交流、討論,采取個別提問或小組競爭的方式對學生在討論階段的學習成果進行展示、質疑、探究。

(3)課堂上點撥精講,解難釋疑。教師先引導學生對在展示、質疑過程中出現(xiàn)的錯誤、暴露的問題進行分析、評價,指出錯誤,然后分析錯誤的原因。教師針對這些錯誤問題以及學生自學交流過程中遇到的難點問題,進行啟發(fā)、引導,同時根據(jù)課案確定的重點、難點問題,適當加深、拓寬對重點的講解。

(4)課堂小結。讓學生自主歸納總結,理清知識結構,總結解題步驟,掌握規(guī)律和方法。突出教材中對基本概念、基本規(guī)律、基本方法的掌握,突出學科精神、學習態(tài)度的培養(yǎng)和總結反思習慣的養(yǎng)成。教師及時對小組探究情況及學生的預習、學習情況進行總結、評價。

(5)課堂訓練。最后發(fā)放訓練案,

在課堂上留出足夠的時間,讓學生當堂完成達標測試題。下課后學生將試卷上交老師,教師批完試卷后要盡快發(fā)還給學生,以便及時講評、輔導、矯正、補救,力爭做到教師“節(jié)節(jié)批”,學生“堂堂清”。

第3篇:地理探究式教學案例范文

新課標的提出與新一輪基礎教育改革的實施,對地理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案例教學法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生獨立思考與創(chuàng)新的能力,使地理課堂變得更加精彩。

[關鍵詞]

高中地理;案例教學法;創(chuàng)新能力

在地理教學中,案例教學法既能夠幫助學生突破難點,也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且不同的教學案例可產(chǎn)生不同的教學效果,實現(xiàn)課堂的延伸。在地理課堂上,教師需要明確選擇案例的原則,合理運用案例教學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生獨立思考與創(chuàng)新的能力。

一、案例的選擇要適當

選擇案例是實施案例教學的基礎。案例是提示地理原理與規(guī)則、啟發(fā)學生思維、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的載體,只有正確認識案例的作用與地位,充分鉆研教材,掌握學生的學習基礎,關注社會實踐,才能夠選擇出最恰當?shù)陌咐?。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想要選編有效的案例,教師應當先熟悉地理案例的編寫技巧,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高中地理教材的特點。例如在講解荒漠化防治的問題時,教師就可選擇我國西部地區(qū)一些生態(tài)較為脆弱的省份實施退耕還林還草、植樹造林等案例。此外,教師選擇的案例還應當注意具備啟發(fā)性。案例教學中,多數(shù)教學活動都是由學生來完成,因此教師選擇的案例需要具有一定的啟發(fā)性。過于簡單的案例無法引導學生深入思考,且不利于學生吸收與內化地理知識。因此案例的各組成要素(圖表等)應通俗易懂,內容應當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使學生順利地掌握地理規(guī)律,同時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一些開放性的案例更容易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地理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二、要教給學生分析問題的方法

高中地理案例教學實際上屬于一種集體探究活動,是教師按照教學目標與教學內容來選擇具體的地理事實作為案例,在課堂上組織學生對案例進行分析與討論,從中發(fā)現(xiàn)地理原理,掌握學習方法,將理論與實際結合起來,最終實現(xiàn)教學目標。可見,高中地理案例教學中,案例是完成教學目標的載體,案例自身并不一定是教學重點。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當以點帶面,不能太過死板。例如在講解“流域綜合開發(fā)與可持續(xù)發(fā)展———以長江流域為例”時,在教材中,對于美國田納西河的綜合開發(fā)利用進行了研究,假如在課堂上,教師以此為案例,針對上述內容進行講解,往往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因此教師可在教學中具體分析長江流域,教給學生案例分析的方法,將田納西河作為補充材料,以學案的形式,讓學生在課下自主完成對不同問題的探究與分析。此種處理形式不僅可以解決課時緊張的問題,還能夠使學生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今后遇到河流開發(fā)類的問題時能做到胸有成竹。

三、案例聯(lián)系當?shù)貙嶋H,提高學生科學實踐能力

時代感與現(xiàn)實性強,是地理教學案例的主要特點,這些案例不僅能夠讓學生學會觀察生活,同時還能夠使學生認識到地理的教育價值與社會功能,從而養(yǎng)成終身學習的習慣。在地理課堂上,通過選擇與學生實際生活聯(lián)系較為緊密的案例,就能夠避免直白無趣的陳述,同時能夠促使學生認真思考、養(yǎng)成主動學習的習慣,可有效實現(xiàn)開放式教學。例如教師可結合當?shù)氐那闆r,針對城市中河流污染較為嚴重且具有繼續(xù)惡化趨勢,對于當?shù)鼐用竦纳钆c生產(chǎn)造成了嚴重影響的問題,結合地理教材中“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內容,設計“家鄉(xiāng)河流的變化”這一案例,在上課前一星期,可先圍繞案例提出幾個問題:(1)觀察家鄉(xiāng)河流的污染情況,主要有哪些污染物。(2)詢問家長,20年前、10年前河流是怎樣的情況。(3)觀察與思考導致河流變化的原因。(4)針對現(xiàn)在的狀況,你認為應當怎樣解決問題?你會怎么做?提出問題后,讓學生利用雙休日的時間進行觀察與訪問,收集詳細的資料。在課堂上,學生因為都準備了相關資料,在課堂上都積極發(fā)言,相互交流與補充,此時教師再對學生進行指導,最后加以歸納,就能夠取得較好的效果。通過此種教學形式,學生的學科實踐能力與創(chuàng)新意識都可得到有效的加強。

綜上所述,在地理課堂上,使用案例教學法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地理學習興趣和學習主動性,促進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中,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與能力。

作者:呂從兵 單位:江蘇連云港市塔山中學

[參考文獻]

[1]陳麗萍,陳玉林,張菲菲.高中地理課堂互動交流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8).

第4篇:地理探究式教學案例范文

一、案例式教學策略的內涵理解

(一)案例式教學的涵義

案例式教學法起源還是比較早的,是1920年代由美國哈佛大學商學院在商業(yè)管理中運用真實情境或事件來講解而逐步發(fā)展起來的,直到1980年代才開始被應用到教育領域,逐漸成為學校課堂教學的重要方式。而我國教育界開始探究案例式教學法則是在更遲的1990年代以后。

所謂的案例教學法,顧名思義,就是一種以案例教學為基礎的教學方法,具體是指教師通過在教學中的案例設計,并且積極鼓勵學生參與進來等達到一種高質有效的教學目的。對于初中數(shù)學學科來說,數(shù)學重在公式、方法的靈活運用,數(shù)學課堂堂上也要通過大量的例子來讓學生掌握知識點,所以,要讓學生做到舉一反三、融會貫通地學習,教師就要在課堂上多進行典型例題的講解,在通過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積極讓學生參與進來,活躍課堂氛圍,真正做到營造健康、快樂、高效的課堂教學氛圍。

(二)案例式教學的特點

與其它的教學法不同,案例教學策略有自己的特點。首先它的載體是在課堂上講解的習題案例等,那么它就具有比較強的現(xiàn)實性與實踐性,因為那些習題案例都是學生在做了之后存在問題或者學生一起來探討的,都是在實踐中來的,再拿來在課上當作案例來講解。從這當中也可看出,這些拿來在課堂上講解的習題或者案例都是比較典型的,因而案例教學的案例具有典型性,只有這樣,才會讓大多數(shù)的學生在今后不再犯同樣的錯誤,通過一道典型的例題掌握一種方法,在練習中學會舉一反三,融會貫通,最后,案例教學發(fā)還具有互動性,案例教學的參與主體主要是學生,按照“學生提出問題―探討問題―解決問題―總結問題”的模式,發(fā)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讓學生積極參與其中,而老師更多的是做引導。

二、現(xiàn)階段初中數(shù)學案例式教學策略應用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一)教師運用案例式教學策略的意識還不夠強

由于以前一直都是應試教育占主導性地位,即使是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在中考、高考的壓力下,素質教育中的許多新理念或者新的教學策略依然得不到落實或者落實意識不夠強。例如案例教學法,一些老師雖然有這方面的意識,但還不夠強,或者只是單一地理解其內涵,因而在具體實踐中沒有發(fā)揮其應有的效用。

(二)在初中數(shù)學案例式教學策略應用中沒有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

案例教學的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要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其中,有較強的互動性。并且,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但是現(xiàn)在的一些案例教學課堂上,老師以教學任務重沒有時間等為由,沒有給學生共同探討的時間,只是單純的自己講,學生在下面聽解,沒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沒有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課堂教學質量與效率不高。

(三)案例教學中選擇的習題案例不夠具有典型性,沒有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

數(shù)學案例教學中選擇的習題案例很重要,選擇好的適合學生實際情況的習題來講解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現(xiàn)在一些老師的數(shù)學課堂教學案例中要不就是照般教材上的例子,要不就是只參考教輔材料上的,與學生的實際情況聯(lián)系起來的少之又少,沒有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

三、初中數(shù)學案例式教學策略應用的探索

(一)首先是初中教師要提高案例教學的教學水平

初中教師要提高案例教學的教學水平要從兩方面做起,先是要有案例教學策略應用的意識,這樣才會在教學中積極營造案例教學的氛圍,如讓學生積極發(fā)表自己看法,習題案例都是從學生的實際練習中來等等。其次還要切實提高初中數(shù)學老師的案例教學是實際水平能力,要讓他們會選擇典型的案例,不斷地創(chuàng)新形式,從根本上發(fā)揮案例教學法的功用。

(二)在案例教學中可以運用先進的多媒體設備

在現(xiàn)在的信息技術化的時代,多媒體設備也被廣泛地運用到課堂教學當中。在初中數(shù)學的課堂案例教學當中,可以利用多媒體設施,用圖片聲音等來進行案例教學,還可以通過這種先進的設施聯(lián)網(wǎng)學習國內外與本節(jié)課相關的知識點,這樣既可吸引學生,也可以拓寬學生的眼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習成績。

第5篇:地理探究式教學案例范文

教學案例:《平拋運動》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理解平拋運動的概念;理解平拋運動的兩種形式:勻速直線運動和豎直方向的自由落體運動.

過程與方法 通過學生主動參與實驗,對事物的認識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認識;通過探究平拋運動的處理方法,認識物理學研究的重要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生對平拋運動的探究,激發(fā)學生對科學的好奇心與興趣;通過積極主動的參與以及與他人的合作,體會到探究的樂趣以及培養(yǎng)學生有一定的合作意識.

二、教學過程

1.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情趣

為了引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情趣,筆者向學生播放了B2轟炸機投彈的過程.正當學生沉浸在視頻的震撼中時,向學生發(fā)問“你們想不想也作一名出色的飛行員,來操作飛機進行投彈呢?”學生們異口同聲地回答“想”.接著教師播放飛機投彈過程的flas,讓學生擔當飛行員進行投彈.這個動畫通過對飛機和輪船速度的設定,來進行操作.學生們爭先恐后地想上講臺進行嘗試.經(jīng)過多名學生的操作,有些學生能夠很準確地炸毀輪船而有些學生相差甚遠.接著向學生發(fā)問“在操作過程中如何才能很準確地投射,怎樣操作才能百發(fā)百中呢?學完今天的內容,你就會知道其中的奧秘.”

教學反思:生動的視頻創(chuàng)設,很快吸引了學生們的注意力,就連平時對物理課程喪失興趣的學生也對視頻表現(xiàn)出極大的興趣.讓學生參與flas的操作,不但能夠很好地調動學生,讓學生主動參與也是一個很好地探究方式,每一位學生特別是男生都有做一名優(yōu)秀飛行員的夢想,正是利用這個過程很好地讓學生體驗了一把夢想,并且通過探究,引入了課本內容的學習,讓學生充滿了期待.

2.通過觀察實驗,啟發(fā)對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筆者引導學生觀察實驗:教師拿粉筆以一定的初速度平拋;一個小球以一定的初速度從桌面上滾落.引導學生小組合作,分析在剛才老師的實驗中,粉筆和小球所做的運動相同嗎?它們做的是什么運動?剛才我們的飛機投彈過程和這個一樣嗎?學生們通過激烈的討論,分析出這兩個物體的運動都是沿著水平方向進行的,而這個過程物體只受重力的影響,并且飛機投彈的過程也是這種運動.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在黑板上寫出“只受重力,按照初速度沿水平方向”對學生的理解進行添枝加葉,引入了平拋運動的概念.

教學反思:筆者通過兩個生活中的小實驗,讓學生很真切地體驗到在自己身邊的平拋運動,通過問題地設置,巧妙地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進一步進行探究,學生通過小組間的合作結合進行剛才的實驗,很自然地探究出平拋運動的概念.對于物理概念而言,如果直接引入概念不但無法讓學生很好地理解,也很難讓學生對其特征進行牢固把握.正是通過學生自己的探究,自主發(fā)現(xiàn)平拋運動的概念要點,這樣才能促進學生牢固掌握概念.

3.在假設與猜想中,探究平拋運動的規(guī)律

教師根據(jù)剛才的小實驗繼續(xù)進行引導“剛才小球和粉筆的平拋運動都有怎樣的運動路線呢?”學生們通過思考,很快得出“有一個水平方向的運動和一個豎直方向的運動.”教師趁熱打鐵接著提問“那我們來猜想一下,這些物體包括我們在上課之初的飛機發(fā)射導彈的運動在水平方向以及豎直方向都做怎樣的運動?”引導學生進行小組討論,提出自己的猜測.接著,筆者引導學生利用豎落儀進行小組實驗,通過閃頻照片的顯示,學生們得出了平拋運動的規(guī)律,物體的平拋運動在水平方向是勻速直線運動而在豎直方向是自由落體運用.

第6篇:地理探究式教學案例范文

一、 讓學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尋找規(guī)律

在教學中有的教師為了節(jié)約時間、提高講課效率,往往會直接將問題結果告知學生,這使得學生失去了自主思考探究的機會,只能在教師“滿堂灌”的講授之下被動接受,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對教師產(chǎn)生依賴,缺乏主動探究精神,喪失自主探究能力。這種教學方式嚴重阻礙了學生的全面健康成長,對學生的學習有著非常不利的影響。在新課標的指導下,教師應該將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幫助學生在學會知識的同時,掌握自主學習的方法與技巧。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加強對學生的引導,指引學生在自主探究的道路上順利前行。教師應該采用引導式教學,讓學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礎上更好地學習數(shù)學知識,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數(shù)學綜合素養(yǎng)。

例如,在“圓柱的體積”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通過啟發(fā)式教學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學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學生設置適宜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深度思考,讓學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礎上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如,先讓學生想一想我們之前學過哪些立體圖形,他們的體積是如何計算的,要研究的新圖形――圓柱呢?能不能把圓柱轉化成已學的立體圖形?再讓學生想一想,上學期學的平面圖形――圓――它的面積是怎樣得來的,能不能從中受到什么啟發(fā)?通過這種方式使學生能夠獨立思考,發(fā)現(xiàn)知識間的內在聯(lián)系,去尋找解決問題的條件,得出結論;然后了解整個學習流程,在學會教學知識的同時也掌握了學習的方法、步驟,為學生獨立學習、自主思考打下良好基礎。值得注意的是,學生在進行自主探究的過程中,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的進一步指導,讓學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保持正確的方向。

二、 讓學生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總結技巧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向我們表述了實際操作的重要性。在教學活動中,如果學生只是通過聽教師講課來學習,而不動手操作,則會造成學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教學效果定會大打折扣。所以,在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依據(jù)教學內容以,盡可能地讓學生親自動手寫一寫、畫一畫,使學生了解學習過程,從實踐中歸納出理論知識,讓學生能更深切地理解教學內容,從而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

例如,在向學生講“圓柱的表面積”這部分內容的時候,我十分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讓學生在自己動手的過程中加深印象,更好地學習與“圓柱的表面積”相關的數(shù)學知識點,促使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圓柱表面積的由來。在本節(jié)課教學的過程中,我不是像以前那樣,直接告訴學生圓柱表面積的計算公式,而是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進行實際操作。在“圓柱表面積”部分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向學生提供相關的實物,諸如茶葉桶、易拉罐之類的圓柱物體,并提問“要制作一個你手中的茶葉桶商標紙,你應該把它做成什么形狀的,需要做多大?”通過這些提問和引導,讓學生對圓柱的表面進行思考。學生在腦中有了一定的模型、形成一定的“知識清單”之后,讓他們自己動手做一做、剪一剪、卷一卷,搜集、分析和?理信息。通過實際操作,對圓柱的表面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并通過學生進一步自主探究,讓學生明白了圓柱的特點和與圓柱相關的知識點。通過學生的實際操作,學生可以更好地掌握與圓柱相關的數(shù)學知識點,這樣還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促使學生更好地融入小學數(shù)學的教學過程中來,進而促使學生可以更好地掌握數(shù)學學科知識,最終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發(fā)展。

三、 讓學生在生活實踐中學習圓柱知識點

第7篇:地理探究式教學案例范文

“學會交流,學會合作,學會學習,學會生存”是這個時代對人才培養(yǎng)的基本要求。這同時對高中地理學科教學注入新的內涵,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地理教學的理念發(fā)生了重大變化。教學理念的轉變必然帶來教學方式的變化,研究性學習、案例教學越來越引起地理教師的重視?!镀胀ǜ咧械乩碚n程標準》也積極倡導問題解決教學模式,并要求教師積極實行案例教學,組織學生搜集、獲取案例進行研討與交流,培養(yǎng)學生主動獲取地理信息的習慣和能力。筆者在高中地理新課程的案例教學實踐中作了一些探索,現(xiàn)就什么叫案例教學,它有什么特點、如何實施、有什么作用等與大家作初步探討。

一、案例教學的含義和特征

地理案例教學是指在教師的精心策劃和指導下,基于新課程標準的理念,根據(jù)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的需要以及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特點,運用典型案例,將學生帶入特定事件的“現(xiàn)場”,深入角色,分析案例,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性學習,以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地理案例教學的實質就是貫徹“地理教學不只是傳授地理知識,更重要的是幫助學生自已學會學習地理,同時向學生傳授地理學習方法”的教育理念。案例教學可分為兩種類型:一是從例到理類型,即引導學生運用案例,經(jīng)過自主合作,群體思維撞擊,尋找知識形成規(guī)律,發(fā)現(xiàn)基本概念并運用掌握的規(guī)律和概念去解決實際問題;二是從理到例類型,即給出基本概念,啟發(fā)學生運用基本概念,發(fā)散思念,以例釋理,以例證理,從而獲得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地理案例教學有如下特點:

1.教學內容的實踐性。從地理教學內容看,案例都源于實際的社會活動和不斷發(fā)展的社會現(xiàn)實生活,與地理學科有緊密的聯(lián)系,是對己發(fā)生的典型事件的真實寫照,包含有供學生思考、分析和探索的一系列地理現(xiàn)實問題,需引導學生去觀察、體驗、判斷和推理。如,地理必修3第四章的問題研究中的《我的家鄉(xiāng)怎樣發(fā)展》一文呈現(xiàn)了我國西南某大城市郊區(qū)的一個鄉(xiāng)發(fā)展現(xiàn)狀,通過對一系列問題的思考,引導學生了解自己家鄉(xiāng)目前發(fā)展存在的問題及今后解決發(fā)展的出路,提前讓學生利用雙休日進行觀察、調查、訪問,收集各種信息資料,進行思考想象。到了課堂上,因為有一手資料,學生們都有話可說,紛紛發(fā)言,相互交流和補充,教師再進行歸納、指導。通過這樣的教學,學生的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意識都得到了鍛煉和培養(yǎng)。

2.教學過程的互動性。從地理教學過程來看,案例教學應以師生互動和學生的積極參與為前提,或在課堂上組織對地理案例進行研討和評析或讓學生到社會生活中去搜集,整理地理案例,以較快的速度、較高的效率使學生實現(xiàn)從理論向實踐的轉化,達到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如學生對《我的家鄉(xiāng)怎樣發(fā)展》的討論和教師的引導,不但使學生了解家鄉(xiāng)發(fā)展現(xiàn)狀和家鄉(xiāng)發(fā)展方向,同時也使學生掌握了一定的發(fā)展是建立在綜合考察位置、自然條件、社會經(jīng)濟條件等因素基礎上的理性開發(fā),目的是實現(xiàn)經(jīng)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tài)效益的統(tǒng)一,實現(xiàn)區(qū)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3.教學目標的全面性。從地理教學目標看,地理案例教學不但能豐富學生對所學理論知識的感性認識,拓寬知識面,而且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業(yè)務素質與專業(yè)意識,以及參與活動的積極態(tài)度,開發(fā)學生的智能,提高其實際運作能力。如通過對《我的家鄉(xiāng)怎樣發(fā)展》的學習,學生不但掌握了有關一定的發(fā)展地理的知識,而且也可以了解有關國家的政策、商品經(jīng)濟和城市化等知識,并且還能切實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案例教學的實施

地理教學中的案例教學以案例討論為主,即以學生為主體,在教師的指導下,運用所學理論知識,對事前編寫的案例進行分析、認證,提出自己的看法,集思廣益,發(fā)揮群體功能。其基本步驟如下:

首先是找到合適的教學案例。案例是案例教學的基礎和前提。地理案例在我們的周圍是很多的,但案例的選擇要來自地理事實、符合地理客觀實際,反映地理事物的典型特征和一般規(guī)律,要能提示地理要素的內存聯(lián)系和地理原理的案例。這些案例要適應時代的發(fā)展趨勢和當代中學生的實際情況。例如在學習必修二第五章第一節(jié)《交通運輸方式和布局》中的交通運輸布局時,我選用了“向莆鐵路”這一案例,這條鐵路就從我們學校旁邊穿過,學生對此有很高的興趣,結合向莆鐵路的修建對家鄉(xiāng)經(jīng)濟發(fā)展的影響,讓學生學習身邊的地理,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因而,在課前留多點時間給學生去搜集相關的資料,通過資料的搜集,使他們對尤溪的交通運輸狀況有所了解,為課堂使用的案例做好相應的知識準備,進一步加強教學效果。

其次是營造合作的氛圍。只有在和諧的合作氛圍通過相互間的共同合作才能開展案例學習,因為案例學習的過程,也是學生思維碰撞的過程,是學生相互討論、爭論的過程。地理教師必須注意營造這種氛圍,為案例教學創(chuàng)造和諧的氛圍。

第三進行必要的引導。在討論中,案例涉及的每個問題都必須由學生進行分析、解釋和討論,教師則應圍繞題目中心給予必要的引導,以免偏離案例分析討論的目的要求。例如:當學生討論冷場時,應及時啟發(fā),活躍學生思維,使每個人都能進入角色;當學生離題太遠時,要及時調整、控制節(jié)奏,以獲得最佳效果。

第四做好總結。案例討論完畢,應由教師進行總結。教師對案例討論結果不應簡單做結論,而是就整個討論情況做出評價,指出案例涉及的理論問題及討論的優(yōu)點和不足,并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一步分析引導其深入思考。教師要把好“講評關”。一個案例可以允許存在多種正確的解決辦法,教師對案例討論結果不應“一刀切”,否則案例教學法又會在本質上回歸于傳統(tǒng)教學法之中,檢驗真理的標準在于實踐,只有把講評重點放在學生討論的質量上、思路上,才能真正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能力。

三、案例教學的作用

案例教學是一種啟發(fā)式教學方法,它不同于傳統(tǒng)教學的教師講、學生聽的注放式教學,教學案例能使學生身臨其境,有真切的身體力行之感受。

1.有利于改變傳統(tǒng)概念教學

傳統(tǒng)教學觀念以教師為中心,以教材為中心,從書本到書本,從概念到概念,傳統(tǒng)從書本到書本,教給學生的是運用概念解決問題的現(xiàn)成答案,學生獲得的是背誦、機械記憶,是按標準答案答題的知識。導致學生學不深、學不透、學不懂,甚至不會運用學到的概念去解決實際問題。而案例教學不論是“從例到理”,還是“從理到例”,都十分注重學生的主體性、主動性、自主性的發(fā)揮,注重引導學生通過案例的分析、推導,從而發(fā)現(xiàn)概念,并從中發(fā)現(xiàn)書本研究總結的規(guī)律和方法,使學生較好地運用概念較好地解決實際問題;重在激發(fā)學生不斷地提出問題,學會收集各方面的資料和信息,學會對已有的資料作多方面的分析,從而探索事物的內在聯(lián)系,得出自己的結論和解決實際問題,使學生的思維不斷深化;并不要學生去尋求這些問題預定的唯一正確答案,而是重在解決問題過程中的思維策略以及多種可能的解釋。

2.有利于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案例教學是一種動態(tài)的開放式的教學方式,區(qū)別于傳統(tǒng)的注放式教學方式。從教育心理學“需要論”的角度來說,一個人心理上一旦形成了“自我實現(xiàn)需要”,應會為實現(xiàn)自己需要的滿足而努力開發(fā)自己的潛能,必欲求之而后快。這時,他的思維火種就會熊熊燃燒,就會想方設法置疑、釋疑,為自己的成功披荊斬棘,使自己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提高。

第8篇:地理探究式教學案例范文

【論文摘要】高中思想政治新課程標準教學要求“通過啟發(fā)學生勇于提問和指導學生開展自主探究、討論、辯論等方式,給予學生充分表達自己學習見解的機會,激發(fā)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倍咐虒W法正體現(xiàn)了上述要求。本文分為三部分:簡述了案例教學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分析了案例教學的意義;重點介紹了案例教學的組織和實施。

1.案例教學法產(chǎn)生和發(fā)展

案例教學法(Case Study)最早于1870年由當時擔任美國哈佛大學法學院院長的克里斯托弗·哥倫姆布斯·朗道爾(Christopher Columbus Langdell)教授創(chuàng)立,他在《合同法案例》一書的前言中說道:“被作為科學的法律是由原則和原理構成的?!恳粋€原理都是通過逐步的演化才達到現(xiàn)在的地步。換句話說,這是一個漫長的、通過眾多的案例取得的發(fā)展道路。這一發(fā)展經(jīng)歷了一系列的案例。因此,有效地掌握這些原理最快的和最好的的途徑就是學習那些包含著這些原理的案例?!痹谶@里,他強調了案例教學法對學生學習和掌握知識的重要性,后來這一教學方法被廣泛應用于哈佛大學的法律教學和工商管理碩士等專業(yè)教育領域的教學,并成為舉世聞名的“哈佛模式”的一大特色和內涵。80年代初,我國一些高等院校也開始在一些學科教學中引人了案例教學法,經(jīng)過多年的實踐和探索,案例教學法的運用已日趨規(guī)范,對我國高校教學的改革和發(fā)展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思想政治課課程標準》指出: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要求“通過啟發(fā)學生勇于提問和指導學生開展研究、討論、辯論等方式,給予學生充分表達自己學習見解的機會,調動學習積極性?!倍咐虒W正體現(xiàn)了上述要求。案例教學,就是教師根據(jù)課程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的需要,通過設置一個具體的教學案例,引導學生參與分析、討論等活動,讓學生在具體的問題情境中積極思考探索,以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它強調以學生為主體,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為基本價值取向。因此,這種教學法同樣也適用于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它對于促進中學政治課教學改革和加強素質教育有著積極的意義。

2.案例教學法巧用的意義

2.1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學習是一種源于人的潛能和天賦的高度自主性、自由性的選擇行為,是人的潛在能力的釋放過程;學習必須使學生感到學習材料的個人價值和意義,體現(xiàn)“知覺”的個體性、主觀性的情感。案例教學法強調以人為本,教師側重于對學生學習過程的引導,重視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在教學過程中,學生不是被動的、消極的接受者,而是主動的、積極的知識探究者,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這樣就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學生的時間和能力。

2.2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學會學習

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于其他人 (包括教師和學習伙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源,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的。案例教學法強調以學生的活動為主,教師是學生建構知識的組織者和促進者,學生在探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自覺地形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了學習的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為學生的終生學習打下基礎。

2.3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

創(chuàng)造精神是指那種不安于現(xiàn)狀、力圖改進創(chuàng)新的一種積極心理狀態(tài);而創(chuàng)新能力,是指一個人具備的運用一切已知東西產(chǎn)生出某種新穎、獨特、具有社會或個人價值的未知的東西。案例教學法中案例所描述是的一個兩難的困境,沒有分析,只有事實。案例討論的結果沒有絕對的對與錯,沒有人告訴你答案,案例教學的目的就是讓學生置身于決策者的角色中,根據(jù)材料所提供的情況,作出自己的決定,這樣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2.4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

如何培養(yǎng)學生跨學科的綜合素質,這對學校和教師來說始終是個難題。如果搞專題講座,但教師跨學科的綜合知識又很有限;如果采用多學科教師在課堂上共同授課,教師之間的配合又很難協(xié)調。案例教學法在培養(yǎng)學生跨學科的綜合素質方面有著它所特有的作用。由于學生已初步具備了跨學科的綜合知識,在案例教學法中,案例可以將不同學科的知識整合在一起,在學生課堂討論過程中,教師只要適當引導,學生就可以自由地實現(xiàn)在政治與歷史、地理等不同學科之間的切換,而教師并不需要太多的跨學科的綜合知識。

3.案例教學法的組織和實施

案例教學法的組織和實施主要過程:設計教學案例、組織案例討論。

3.1設計教學案例

案例是案例教學法的核心,案例設計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效果。課前教師首先要根據(jù)教學目標收集整理相關素材,設計教學案例并發(fā)給學生預習準備,學生可以以個人或小組的方式進行準備,寫出分析提綱和思路。教師在設計案例過程中,應注意以下三個問題:

3.1.1案例要能夠盡量多蘊涵教材的概念和原理。案例教學法是在引導學生探究案例的過程中學習和掌握相關理論知識,學生在案例探究過程中所能掌握知識的多少直接受到案例探究所將涉及到的知識的多少有關。因此,教師在設計案例時首先應將學生所應掌握的概念和原理排列出來,使案例所提供的信息和資料,必須盡可能多地蘊涵教材中的重要概念和原理,從而使得學生在探究案例的過程中掌握盡可能多的知識。當然,能力的培養(yǎng)是非常重要的,但能力必須要以知識為基礎,離開了知識來談培養(yǎng)能力也是不可想象的。

例如,高一《經(jīng)濟生活》公司的經(jīng)營中,我設計了金融海嘯中兼并或破產(chǎn)的一個案例:華爾街正陷人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危機中,9月的美國金融市場愁云密布:

—9月7日,曾占據(jù)美國房貸市場半壁江山的房利美和房地美被美國政府接管。

—9月15日,美國第四大投資銀行雷曼兄弟申請破產(chǎn)保護,第三大投行美林被美國銀行收購。

—9月16日,世界最大保險公司,美國國際集團(AIG)告急。

—9月21日,美國第一大投行高盛和第二大投行摩根士丹利轉型為銀行控股公司,加上今年3月第五大投行貝爾斯登被摩根大通收購,至此,美國前五大投行已“全軍覆沒”。

—9月25日,美國最大儲蓄銀行華盛頓互惠銀行被美國聯(lián)邦監(jiān)管機構接管。

—9月29日,美聯(lián)銀行被花旗銀行收購。

在這個案例中,學生圍繞案例去分析討論什么是兼并、破產(chǎn)?美國“五大投行”為什么會“全軍覆沒”?兼并或破產(chǎn)有哪些利與弊?通過討論歸納把教材的基礎知識點梳理清晰。

3.1.2案例要能夠真實和全面地模擬現(xiàn)實

《思想政治課課程標準》中規(guī)定,“高中思想政治課的教學,……幫助學生形成觀察社會、分析問題、選擇人生道路的科學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逐步提高參加社會實踐的能力?!边@就要求政治課教學中應用的案例要注重引導學生關注現(xiàn)實問題,關注人類生存與發(fā)展進程中的重大問題,如經(jīng)濟、社會、科技、生產(chǎn)、生活等問題。這樣才能夠保持政治課教學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讓學生始終意識到他們所學的知識學有所用,能夠應用于實踐;也只有這樣才能夠充分激發(fā)他們自主學習的動力。 案例教學法所使用案例的具體內容可以是真實的,也可以是模擬的。因為在案例教學中,重要的不是案例的具體內容是否真實可靠,而是案例對教學能起到多大的作用。當然,能將兩者統(tǒng)一起來的案例是最好的。在很多時候,教學用的案例都是要經(jīng)過修改或者假設,以便能更好地適合課堂教學的需要。但是,案例的主題必須要和真實的情況相接近,或者至少和學生所熟悉的社會生活環(huán)境相類似。即至少看起來它是真實的,或者說,這個案例的主題應該是大家所共同感興趣的。

3.1.3案例應包含有復雜、模糊、或巫待解決的問題

由于案例教學法主要不是以傳遞信息的方式來幫助學生理解學習的內容,而是讓學生在問題的發(fā)現(xiàn)和解決過程中建構知識,所以,案例應具備適度的復雜性和對不同觀點的包容性,這樣才足以讓學生在認知上產(chǎn)生沖突。案例教學法最大的價值就在憑借著案例所包含著的復雜、模糊、或巫待解決的問題,讓學生產(chǎn)生的認知上的沖突,從而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動機。另外,為了讓學生能夠迅速地抓住案例主題,減輕學習負擔,教師在案例后面最好能給學生提供可以研究的問題或方向,以供學生選擇,也可以讓學生自己列出問題來分析。

如經(jīng)濟常識《樹立正確的消費觀》一課的教學案例:

我鄰居家80年代末原有的一臺黑白電視機“退休”后,由一臺18英寸彩電取而代之,使用至今沒修過一次,圖像清晰,色澤豐富,看得也蠻順心。近年來,每逢子女來他們父母處,就不免要嘮叨幾句,說什么現(xiàn)在還看18英寸彩電,多寒酸!誰家還沒換大屏幕的!還開導說,現(xiàn)代人的消費觀不能死抱住傳統(tǒng)不放了,應該適應潮流,要學會享受生活。被他們這么一開導,他們的父母也感到有些困惑了。

我鄰居家兩老人細細思忖,盡管經(jīng)濟上尚有換大屏幕彩電的能力,但換了以后,這臺好好的18英寸彩電該如何處置?賣了吧,三文不值兩文,可惜!不賣吧,讓它躺著睡大覺,直到自然消亡。物不能盡其用,這算不算浪費呢?如果是屬于浪費的話,那么與子女所說“適應潮流”之間的矛盾又如何解決?請就這臺18英寸的彩電究竟該不該換提出你的看法。

這個案例的主題是家用電器的更新?lián)Q代,可以說它就發(fā)生在我們每個人生活的周圍,或者也是我們有些人親身所經(jīng)歷過的,因而,這個案例的主題是真實的。在這個案例中涉及到的基礎知識有生產(chǎn)與消費的關系,家庭消費的內容,影響家庭消費的因素等。同時,針對彩電究竟是換還是不換,有著一定的模糊性,沒有一個絕對的正確答案,而且,在這個案例中又蘊涵著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節(jié)約與享受等一系列矛盾與沖突,這樣就為學生在認知上形成沖突提供了條件。

3.2組織案例討論

組織學生對案例進行討論是案例教學法的關鍵。組織案例討論的方式靈活多樣,不過,針對中學生目前的能力與素質的實際狀況,通常是先由一位準備得比較充分的同學代表自己或小組進行發(fā)言,然后由其它同學或小組針對于這個發(fā)言提出補充意見或反對意見,也可以從其它方面另行分析,最后,由教師作一個案例小結。在課堂組織學生進行案例討論時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3.2.1注重對學生的引導

案例討論的過程就是以案例的事實和教材知識為依據(jù),通過師生的互動來挖掘案例中的潛在性的問題,探討案例事件的行為與原由。在討論過程中,學生是討論的主體,教師只是引導者,引導學習者去探討案例中復雜的、深層次的、有爭議性的問題,協(xié)助學習者進行討論。針對一些復雜的案例,教師也可以以疑問的方式加以引導,幫助他們尋找合適的解決方法。通過這樣高度互動的引導式教學,讓學生們體會如何思考、決策和解決問題,多數(shù)學生反映這樣的教學相當活潑、有趣,能刺激其主動學習。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在引導過程中最好不要有傾向性的提示或結論,因為這樣會對學生的思維產(chǎn)生“誤導”,不利于學生思維的發(fā)散和創(chuàng)新。

3.2.2對學生的行為表現(xiàn)應多加以鼓勵和肯定

由于案例教學法側重于學習的過程,再加上案例的復雜性和模糊性,這就更使得學生的討論過程充滿了不確定性。因此,案例的討論沒有所謂的“標準答案”或“愚蠢的問題”,關鍵是看問題的思路是否正確合理。在討論過程中要對學生們的分析要表示尊重,哪怕是分析問題的過程或結果都發(fā)生了錯誤,都要給予應有的鼓勵。另外,在案例分析過程中,對同一問題分歧是應該有的,爭論是不可避免的,但大家爭論的只是針對問題的不同看法和觀點,而不是對人。所以,不能對任何同學的人格和尊嚴有絲毫的不尊重或侮辱,尤其是教師的行為對學生的影響最重要。需要注意的是,同學的發(fā)言不僅是學生,也是我們教師學習的重要信息來源,也只有大家彼此尊重、傾聽和溝通,增進團體合作,才能激發(fā)每個學生“主動參與”的動機,促進共同進步。

3.2.3注意對班級紀律的管理

第9篇:地理探究式教學案例范文

近年來,計算機的微型化以及互聯(lián)網(wǎng)的發(fā)展推動了我國的職高計算機教學由過去的純文本化講解開始向多媒體講課方式轉變,多媒體技術應用于計算機教學已得到廣泛普及。但是,多媒體技術應用于計算機教學在發(fā)揮重要的積極作用時,也產(chǎn)生了一些不良的影響。實踐證明,多媒體技術在呈現(xiàn)和說明計算機運作原理和語言開發(fā)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優(yōu)勢,便于學生的理解和入門學習,但與此同時,多媒體技術并不能很好的引導學生的研究性思維和思路,并且教師在應用多媒體技術進行計算機教學時,其本身存在著思維斷層和思考緩慢的情況,這相較于傳統(tǒng)的“板書式”教學時不利的一面。

一、多媒體技術在計算機教學中應用的問題

(一)多媒體技術應用于計算機教學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師生的時間和注意力的浪費

多媒體技術應用于計算機教學主要是通過課件形式,教師在課前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用于制作多媒體課件,希望課件的多樣性和豐富性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幫助學生更快更好地理解一些基礎的理論知識。在這方面,多媒體技術的確存在這優(yōu)勢。但是,大量的課件同時也造成了學生負擔,四十分鐘的課堂時間,有些教師演示課件就需要十幾二十分,這造成了教師講解和演示的時間不足,學生雖然對教師的課件非常感興趣,但是這些低層次化的課件內容卻很難進一步深化,課堂上學生的注意力和記憶力是有限的,在課堂開始階段由大量的課件加以吸取后,對后期老師的講解就顯得興趣缺缺。在這一層面上來講,多媒體技術應用于計算機教學容易造成師生雙向的時間和注意力的浪費。

(二)多媒體技術應用于計算機教學不利于師生課堂思路的結合

多媒體技術應用于計算機教學,由于其表現(xiàn)形式具有統(tǒng)一性,基本都是通過圖文音色的方式,這樣的表現(xiàn)方式對解釋說明教學原理和知識點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卻無法達到知識的衍生和擴展。初步的計算機理論知識延伸發(fā)展為計算機系統(tǒng)知識需要教師對學生思維和思路的引導。傳統(tǒng)的板書式教學方式,教師思維和思路往往可以通過黑板的板書內容給學生進行同步的演練和說明。學生在摘錄老師的板書時,不但可以及時地理解到知識點,同時也可以吸收老師思路和思維方式等。這樣的過程是多媒體技術無法展現(xiàn)的,多媒體技術展現(xiàn)的知識都是靜態(tài)的和片段的,連續(xù)性的思維和思路方式并不能得到詮釋,因此,課堂上師生思路的結合和相互推進還是需要借助傳統(tǒng)的授課方式,多媒體技術在這方面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

(三)多媒體技術應用于計算機教學不利于激發(fā)學生探究性學習

多媒體技術這一方面的不利影響,主要是針對互聯(lián)網(wǎng)應用于計算機教學而提出的。教學實踐證明,多媒體技術的應用為學生獲取知識提供了快捷便利的平臺,特別是互聯(lián)網(wǎng)應用于計算機教學中,但是,正因為這樣的平臺學生省去了許多獨立思考和探究的過程。

這樣的省略過程其實是不利于學生探究性的獨立學習,導致學生的知識未能很好的內化和深化,對計算機知識的理解和應用也停留在較為膚淺的層面。從這方面而言,多媒體技術應用于計算機教學不利于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性學習。

二、如何科學正確地應用多媒體技術于計算機教學中

針對上述的三點問題,結合自身多年的計算機教學工作經(jīng)驗,就如何科學正確地應用多媒體技術于計算機教學提出以下幾方面建議:

(一)合理控制多媒體課件的數(shù)量和頻率

多媒體技術作為計算機教學的一種手段,它不具有唯一性和必須性,它的應用應該講究課時性和階段性。一般在知識點的開始階段的前一兩堂課程中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講解和分析,這樣有利于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多媒體課件需要控制在十五分鐘內,這樣才不會因課件繁多造成學生記憶的重復和浪費。在學生對知識形成初步的理解后,就應該避免使用多媒體技術來進行知識的深化和講解,而應盡量采取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來引導學生深入學習。

(二)要多鼓勵學生動手練習和操作,提倡其獨立思考

計算機教學其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體現(xiàn),就是學生動手操作和實踐。這與大中院校的計算機教學有很大的區(qū)別。如在學習編程語言時,院校應該多鼓勵學生進行實踐編程練習,讓學生在編程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并通過問題的解決來獲取新的知識。多媒體技術對于呈現(xiàn)現(xiàn)有知識和現(xiàn)有經(jīng)驗具有直觀、具體的效果,但是卻不能很好地引導學生進行思考,相反,如上述的問題之一,互聯(lián)網(wǎng)的便捷性反而容易導致學生思維上的惰性,遇到問題不愿思考而求助于網(wǎng)絡。這就需要教師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方式和思考習慣,而培養(yǎng)學生這樣的思考能力,就需要教師在實踐中減小對多媒體授課技術的依賴。通過教師的課堂引導來培養(yǎng)學生動手練習、操作和獨立思考的能力。

(三)多媒體課件的內容應以疑問式和啟發(fā)式內容為主

科學地應用多媒體技術于計算機教學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體現(xiàn)在多媒體課件的內容上,課件的內容多為疑問式或啟發(fā)式的內容更能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并激發(fā)學生思考,促進學生自主學,若多媒體的課件內容多為講述式、解析式的內容,則可能造成學生思維的惰性和思維的斷層現(xiàn)象,這樣的情況不但不能促進學生的學習反而會造成學生學習能力的退化??梢?,多媒體技術應用于計算機教學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是多媒體課件內容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