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新課改優(yōu)秀教學案例范文

新課改優(yōu)秀教學案例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新課改優(yōu)秀教學案例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新課改優(yōu)秀教學案例

第1篇:新課改優(yōu)秀教學案例范文

關鍵詞: 案例教學法 初中政治教學 教學設計 課堂實施

案例教學法是在20世紀80年代被引進我國教學中的,由于其獨特的魅力,很快得到我國教育界的廣泛重視和推行。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深入,轉變教育教學理念,革新教育教學方法,既是思想政治課課程改革的迫切需要,又是學生自身發(fā)展的客觀要求。作為一種新穎的教學方式,案例教學法以其真實性、生動性、具體性、啟發(fā)性、針對性、典型性、系統(tǒng)性、實踐性、互動性、教學目標的全面性和創(chuàng)造性等特點,正在被推廣應用于思想政治等大部分學科的教學活動中。

一、案例教學法概述

1.案例教學法與傳統(tǒng)教學的比較

從教學目的看,傳統(tǒng)教學目的主要是向學生傳授知識,而案例法的教學目的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包括分析能力、批判性思維能力和協(xié)調溝通能力等;從教學載體看,傳統(tǒng)教學的教學載體是多年一貫制的固定教科書,主要講述的是基本概念和知識點,案例教學法使用的教學載體是精心選擇的紙質案例、多媒體課件和相關的媒體資料;從教學方式看,傳統(tǒng)教學方式是以灌輸式為主的,教學內容單方面由教師灌輸給學生,忽視學生學習潛能的開發(fā),往往導致高分低能。案例教學法作為一個有效的載體,使學生更多地參與教學,促使學生不斷地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并最終較好地解決實際問題;從教學主體性來看,傳統(tǒng)教學讓學生死記硬背書本上的知識點,容易使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和熱情。案例教學注重學生的技能發(fā)展,給予學生能力發(fā)展發(fā)揮的空間。

2.思想政治課實施案例教學法的意義

初中思想政治教學不僅要圍繞中考升學的要求,還肩負德育教育任務,這是思想政治課區(qū)別于其他課程的特殊性。在思想政治教學中應用案例教學法有利于學生理解思想政治教材的內容,有利于學生學會理論聯(lián)系實際,有利于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思想政治課的興趣,有利于學生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3.優(yōu)秀思想政治教學案例的特征

優(yōu)秀的教學案例應該有理論內容,有助于學生理論水平和思想政治素養(yǎng)的提高;應該有詳細的教學提示,有助于教師的使用;案例長短取決于教學時間和教室環(huán)境,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優(yōu)秀的教學案例還應當敘述明確且生動、真實、有趣,焦點和目的明確,使學生“移情”或“同理”,把枯燥的書本理論內化為思想品德修養(yǎng)。

二、思想政治課案例教學設計與實施

1.思想政治課案例教學的教學設計

對思想政治課案例教學進行教學設計時,首先要明確制定教學目標,并根據具體教學目標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制訂教學計劃;其次要選擇合理案例,盡可能選擇符合教學和學生要求的優(yōu)秀案例、經典案例、激發(fā)正能量的案例;再次要根據案例設置問題,問題的設計與教學目標及教學內容要緊密結合,由淺入深、層層遞進、數量適中;最后要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優(yōu)化教學流程。課堂活動設計時,“呈現案例―分析討論案例―總結評價”三個環(huán)節(jié)必不可少,案例討論方式設計時,應以學生發(fā)言為主,教師引導為輔,教學時間分配設計時,要圍繞教學目標,分清輕重緩急,既不要太死板又不要太隨意。

2.思想政治課案例教學的課堂實施

案例教學的課堂實施主要包括案例呈現、分組討論、發(fā)言交流和總結提升四個部分。案例呈現的方式包括文字、圖片材料、口頭描述、學生表演及多媒體技術等多種方式。在案例呈現過程中,教師必須考慮初中學生的心理及思維發(fā)展水平,提出問題的方式要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和好奇心,語言生動,內容豐富,能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在分組討論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既要勇于發(fā)表觀點,又要仔細傾聽他人的想法,,還要引導學生目標聚焦,不要“跑題”,避免過度概括、過度陳述、過度簡化、沒有資料支持的結論。在發(fā)言交流過程中,教師要營造有利于學生學習的氣氛,有效控制案例交流的進程,確保圍繞主題進行,讓針鋒相對的觀點盡情地表達出來。同時適度把握和控制學生討論的節(jié)奏,做到既激烈尖銳,又富有理性和真誠。在總結提升過程中教師要緊緊圍繞教學目標,以幫助學生完成學習目標為主,要善于總結成功經驗,鼓勵學生提出不同觀點,不要將自己的觀點強加給學生。通過正確的引導、說理等方式讓他們自覺接受,使外部的案例信息不斷內化為學生的感悟。還要把握好重點與難點,詳略得當,提綱挈領,掌握好課堂教學時間。

三、結語

案例教學法的運用注重學生的參與和個體的全面發(fā)展相統(tǒng)一,促進新課改和素質教育在思想政治課中的推廣與應用。思想政治課教師應當以學生為中心,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對于案例教學法中存在一些問題,如案例的合理選取與編輯、課堂討論的方式與方法及教師的總結提升技能與技巧等方面的研究有待進一步深入開展。

參考文獻:

[1]袁文鳳.論新課改形勢下初中政治教學的方法.學周刊,2013(11).

第2篇:新課改優(yōu)秀教學案例范文

——張煒事跡材料

她始終在不斷地鉆研、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業(yè)務水平,所教學科教學成績顯著,她的教學成績在全旗統(tǒng)考中連續(xù)好幾年第一。

為了管理好班級,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班級凝聚力,她動了很多腦筋,想了很多辦法,她的班會課每周一個主題,內容豐富:理想、勤奮、團結、安全、學習方法……學生在這些主題班會課中提高了認識,掌握了方法,增強了凝聚力。她還以小組為單位辦了班級小報《清風小河報》,優(yōu)化班級文化建設,她不僅是嚴格管理學生的管理人,更是學生成長路上的領跑人。

2012年,棋盤井中學參加了全國十二五教育規(guī)劃課題——"少教多學在中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策略與方法研究",她是我校課題的負責人,為了帶領大家在教學中不斷探索教學改革的新路子,實現少教多學,課堂高效,她向年輕教師一樣,積極參加培訓,虛心學習,參加公開課教學展示,與同行切磋,相互學習。她總是走在課改的前列,作為學校一名教學經驗豐富的老教師,她經常利用工作之余,多方搜集材料,閱讀報刊,轉變教育觀念,了解課改的新動向,使自己的教育理念始終走在時代的前列,更好地服務于教育教學工作。

她是我學校語文教研組長,她帶領我校全體語文教師編寫了校本教材《沉吟集》《中學生必備古詩詞》《棋盤井中學優(yōu)秀作文集》,她創(chuàng)建了我校首個文學社團——"春暉"文學社,并且出了六期社報,在"少教多學"課題研究過程中她負責編寫了《少教多學論文反思集》《少教多學案例集》《少教多學階段小結和結題報告集》,她熱心幫助年輕教師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

她待人誠懇,為人謙虛耿直,捧著一顆教育熱心,做好每一件事。在教育崗位上勤勤懇懇工作了30年,仍能以滿腔的熱情從事一線教學,從不懈怠,這種精神是難能可貴的 ,我們相信張煒老師會在將后的教育崗位上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取得更加輝煌的成績。

主要業(yè)績:

2002年被鄂旗人民政府授予旗級優(yōu)秀教師稱號;

2002年榮獲內蒙古首屆"文星杯"青少年作文大優(yōu)秀組織獎;

2004年教學案例《月亮上的足跡》獲國家級一等獎;

2004年論文《課改讓語文課堂插上了騰飛的翅膀》發(fā)表在出版的《新課改理論與實踐》上;

2004年鄂旗首屆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競賽三等獎。

2005年被評為鄂爾多斯市語文教學改革成果獎;

2006年課件《大雁歸來》被自治區(qū)評為"遼教杯"教學軟件二等獎;

2007論文《誦讀課之我見》獲國家級一等獎并發(fā)表在《方法》雜志第三期上;

2008年被鄂旗人民政府授予名教師稱號;

2008年教學錄像課《三國演義導讀》獲自治區(qū)一等獎,論文《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設計初探》榮獲中小學綜合實踐學科第三屆教學論文二等獎;

2008年負責編寫了棋盤井中學語文校本課程《沉吟集》;

2009年被鄂旗人民政府授予明星教師稱號;

2009年被旗教育局授予鄂托克旗中學語文學科帶頭人稱號;

2009年負責編寫了棋盤井中學學生優(yōu)秀作文集第一輯:初一《春陽》、初二《雨荷》、初四《尋夢》。

2010年被鄂旗人民政府授予明星園丁稱號;

2010年在第四屆全國語文教師讀書競賽中榮獲初中組"讀書百杰"獎;

2010年在鄂爾多斯市第五屆教學能手評選活動中被評為初中語文教學能手;

2010年負責編寫了棋盤井中學學生優(yōu)秀作文集第二輯:初一《春陽》、初二《雨荷》、初三《尋夢》;

2011年所帶班級107班被評為市級先進班集體;

2012年編寫了棋盤井中學校本教材《中學生必備古詩詞》;

2012年教學案例《三國演義》導讀被評為國家級一等獎;

2012年承擔全國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教育部規(guī)劃課題 ——"少教多學在中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策略與方法研究"的課題研究,并撰寫了實施方案和開題報告,主持課題研究;

2012年先進事跡在鄂托克旗電視臺桃李芬芳欄目中報道,受到了廣大師生和家長的好評;

2014年被全國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教育部規(guī)劃課題 ——"少教多學"在中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策略與方法研究的課題研究中評為優(yōu)秀主持人;

2015年是"少教多學"的結題年,負責收集了所有結題的資料,并編寫了教師《論文反思集》、《案例集》、《階段小結和結題報告集》;

第3篇:新課改優(yōu)秀教學案例范文

[關鍵詞]行動、優(yōu)質高效。

周衛(wèi)勇老師主篇的《走向發(fā)展性課堂評價》一書,收錄有這樣一個教學案例:

“一節(jié)四年級的體育課在室內操場進行,執(zhí)教的是艾默特女士。10分鐘的熱身操后,她開始了本節(jié)課的主題教學:教學一個德國鄉(xiāng)村婚禮上的集體舞。這個舞蹈共有四個動作:向左移三步;向右移三步;右手脫帽、彎腰行禮;將禮帽扔向空中并撿回。20分鐘的教學真是“慘不忍睹”;四年級的學生左右不分,有的左手執(zhí)帽,有的右手摘帽;有的先移左腳,有的先移右腳;伴著音樂有的彎腰,有的挺身。于是,胳膊碰胳膊,屁股撞頭,混亂不堪。只有一個動作是一致的,那就是將手中的帽扔向空中,再滿操場地奔跑著撿回來。那些金發(fā)碧眼的臉滿是汗水和喜悅,我猜他們一定是其樂無窮。

接著評課,在我的感覺里,這堂課除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外,成功之處又有哪些呢?評課教師凱根先向我們簡單介紹艾默特是一個已有15年教齡的老師,而后凱根向艾默特提了幾個問題,其中有:1、你認為這堂體育課完成了教學目標嗎?2、你認為這堂課有何不足?

艾默特沉思了片刻,即答:“這是一節(jié)體育課,不是舞蹈課,舞蹈動作的標準和整齊不是這堂課的教學目的,舞蹈只是我的教學手段。我利用學生渴望學會舞蹈的心理,讓他們達到一定的運動量,你們都看到了,我的每個學生都達到并超過了這堂課的運動量目標,所以,我認為我的教學目標完成得很好,沒有什么遺憾和不足?!?/p>

這種西方式的自信,我聽得目瞪口呆,但也令我茅塞頓開,心悅誠服?!?/p>

看到這個教學案例,真令人耳目一新,回味無窮,豁然開朗。艾默特老師抓住學生渴望學會舞蹈的心理,而采取音樂課的舞蹈的教學形式,來達到體育課的一定運動量這一教學目標,不愧為一節(jié)教學形式與教學目標完美相結合的優(yōu)質高效課。

從這一教學案例,使我更深切的體會到:教學的形式、教學的手段只是幫助實現教學目標的媒介,是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載體,目的是為達到優(yōu)質高效完成課堂的教學目標,達到發(fā)展學生的能力。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可以不理解教學形式,但學生能通過這一教學形式,掌握到學習的內容,并能使學生的學習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得到發(fā)展。

反思我們的課堂教學,即使是通過將近十年的新課程教學改革的今天,還有一部分的課堂教學是流于形式,沒有實效的課改課。其主要表現是探究、討論、小組合作學習等的學習形式,大部分學生在濫竽充數,只有極少數優(yōu)秀學生參與活動,課堂看起來很活躍,但實際是在教師的主導下學生“被活躍”。結果是新課改改成了表演課,學生自主性、個性得不到真正的發(fā)揮與張揚。這種只注重形式、不注重實效的課堂教學,并沒有體驗新課程理念,不能達到新課改的優(yōu)質高效、使學生得到發(fā)展的教學要求。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如何才能一改只注重形式、沒有實效的 “表演課”為“真正體驗新課改理念的、能促使學生能力發(fā)展的優(yōu)質高效課”呢?我認為在教師方面,關鍵是行動。

首先,要從備課開始行動。備課既要備教學目標、重點、難點、教法和教學過程等。更要像艾默特老師那樣,深入研究學生的所想所思,了解自己所教學生的特點和愛好,了解自己所教學生渴望學會什么、得到什么,然后把學生們的愛好和渴望跟我們的教學內容聯(lián)系起來。設計出能提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主動積極參與學習,達到優(yōu)質高效地完成教學目標、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得到發(fā)展的教學形式。

例如:在“探究聲音的響度跟什么因素有關”的教學時,我平時就注意觀察學生、找學生聊天、跟學生打球、下棋,了解學生的思想、特點和愛好,從而知道很多初中學生都有較強的好奇心,容易被新鮮好玩的東西所吸引,都比較喜歡玩游戲等。根據對學生的這些了解,結合這節(jié)課的主要教學內容是理解聲音的振幅、離聲源的遠近、聲音的分散程度不同時,聲音的響度有什么不同。聯(lián)系到艾默特老師的課,我想到可以用游戲的形式來上這節(jié)課:

把要探究和學習的問題設計成游戲,游戲1:“比比誰敲音叉發(fā)出的聲音響度大”。分組讓同學敲擊音叉,使音叉發(fā)聲,然后,請使音叉發(fā)聲響度最大的同學說說其做法。游戲2:“比比誰的耳朵靈”。分組后,一個同學用同樣的力敲響音叉,其他同學背對著敲音叉的同學,站在離音叉不同的距離,聽音叉發(fā)出的聲音,比較誰聽到音叉發(fā)聲的距離最遠。游戲3:當“醫(yī)生”。一個同學扮醫(yī)生,一個同學扮病人,用聽診器聽心跳。

通過這些游戲,使學生始終保持濃厚的玩樂興趣,調動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課堂活動,學生會在玩樂中、潛移默化地感知到:敲音叉的力越大,產生的聲音越大;離聲源越近,耳朵聽到的聲音越大;聽診器里聽到的聲音很響。

其次,要在教學過程中行動。很多教師覺得除了分組實驗,做練習可以讓學生自己來完成之外,其它內容好象不好安排或不敢放手讓學生活動。一節(jié)課,如果教師少講,課堂會剩下很多時間,不知如何安排,課堂會很沉悶。出現這樣的課堂,主要是我們的教師太“能干”,太“勤勞”。我們現在使用的物理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安排了很多的實驗、活動、閱讀、討論,都是安排給學生的,不是安排給教師的。但教師們把設計給學生的閱讀、思考、討論,安排給學生做的活動、實驗等,都代替學生去完成了,學生要做的只剩下“聽”和“做筆記”了。要做到真正體驗新課程的理念,達到高效優(yōu)質、發(fā)展學生的各方面能力要求的課堂教學,需要廣大教師在每一節(jié)課中,都要切實把課堂還給學生,把教師用來“講”課的時間還給學生,把課堂從教師的“教堂”變?yōu)閷W生的“學堂”。

如《眼睛與光學儀器》這一節(jié)的教學,教師要做的是:

1、設計好教學活動:教學活動1(5分鐘):讓學生閱讀“眼睛是怎樣看見物體的”的內容,根據上節(jié)所學的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把眼睛跟右圖對比,讓學生自己認識眼睛的結構和成像原理。

問題設計:1、眼睛的 相當于圖中的凸透鏡, 相當于圖中的光屏, 相當于圖中的蠟燭。

2、眼睛看到的物體到眼睛的距離應是 ,所成的像的特征是 。

教學活動2(10分鐘):準備好厚薄不同的凸透鏡,讓學生探究厚薄不同的凸透鏡對光的偏折能力有什么不同。對比眼睛,理解近視眼和遠視眼的成因。

問題設計:完成右圖的光路。

教學活動3(15分鐘):探究近視眼、遠視眼的矯正。在圖中,讓光屏成清晰的像,改變凸透鏡和光屏的距離,再在蠟燭和凸透鏡之間放進凸透鏡或凹透鏡,觀察光屏上能否成清晰的像。

問題設計:近視眼要戴 鏡矯正;遠視眼要戴鏡矯正。

教學活動4:課外活動:找一份照相機的說明書看一下,了解照相機的光圈、快門和調焦環(huán)。并拍一張有陽光的照片和無陽光的照片,當作業(yè)交上來。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安排好學生參與活動的順序和規(guī)定好活動的時間,盡教師的能力去感染學生,使學生始終都滿懷信心、興趣盎然地參與活動。根據學生的反應,穿插一些必要的講解,做一些必要的指導或引導,給學生以信心去辨析自己所歸納出的結論的真?zhèn)?,并作出激勵性的評價。

完成學習活動、通過活動歸納出結論等等就是學生要做的了。

當然,不是所有的教學內容都能設計出學生很喜愛的形式,也不是所有的實驗都能引起學生濃厚的興趣,這就要靠教師的表演能力了。學生喜歡聽故事,我們就把教學內容跟人物、傳說典故、笑話、時事、科技等聯(lián)系起來,盡可能把課上成講故事一樣;學生喜歡看魔術,老師演示實驗時,盡可能把實驗設計和渲染成“魔術”來演示。如探究沉浮條件時,設計了一個“沉浮玩偶”的小魔術:用一支10cm長的吸管對折,用發(fā)夾夾住,調整發(fā)夾位置,把它插入盛水的礦泉水瓶中并讓一小段的吸管吸入水,使之直立浮于水中,蓋上瓶蓋。演示時用手壓瓶子(學生沒覺察到),“沉浮玩偶”聽話的下沉,松手后又聽話地浮起來,同學們看后會驚嘆不已,激發(fā)了學生濃厚學習的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

我們的課堂教學要做到真正體驗新課程的理念,發(fā)展學生的各方面能力的高效優(yōu)質課堂教學,這確實不是件容易、簡單的事,要比只做“蠟燭”、“園丁”型的傳統(tǒng)教師辛苦得多,付出的精力和心血要多好幾倍。如果我們教師只認同新課改的教學理念,卻安于現狀,怕苦怕累,不思進取;如果我們教師由于現實的種種原因,而懶于去課改,沒有激情去課改,就會很自然地回到容易做到、不用擔風險的以“教師為中心,學生是聽眾”的滿堂灌的應試教學中。所以說課改的關鍵是要廣大教師持之以恒地把課改付之于行動,行重于言。

第4篇:新課改優(yōu)秀教學案例范文

1.培訓內容缺乏針對性,實用性不強,重復而低效

中小學教師培訓的內容理論與參訓教師的實際相脫離。具體表現為:內容陳舊,不符合新課改的理念和要求;脫離實際,對教師具體的教學實踐無指導示范作用;重普遍性而輕特殊性,解決不了實際問題;重理論而輕實踐,參訓教師教學技能的提高程度不大。目前,國家重視和大力發(fā)展基礎教育,對中小學教師的培訓也極為重視,國培、省培、校培等各種培訓交叉在一起。但由于缺乏科學規(guī)劃,導致內容重復和效率低下。同時,教學內容和培養(yǎng)目標的設計未能體現參訓教師的差異性和不同經濟發(fā)展水平地區(qū)對基礎教育教師的不同需要。無論是城市教師還是鄉(xiāng)村教師,無論是教學經驗豐富的老教師還是沒有教學經驗的新教師,無論是經濟發(fā)達地區(qū)的教師還是經濟不發(fā)達地區(qū)的教師,都采用同樣的培訓內容,缺乏因地制宜、因人而異的劃分和設計,培訓內容學科劃分不清晰、專業(yè)特色不明顯,不能激發(fā)參訓者的學習興趣,不能滿足參訓者自身發(fā)展的需要,不能解決參訓者在教學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

2.任課教師構成單一,對基礎教育的實際情況和發(fā)展規(guī)律缺乏足夠了解

目前,擔任中小學教師培訓任務的培訓機構大多是各地、州、市的師范院校、普通高校、教育學院、教師進修學校,其師資力量主要是以前擔任教師學歷達標培訓任務時的原班人馬,也會聘請一些高校教師和學術專家來擔任授課教師。這些教師在培訓中大多按綱講解,脫離中小學教育的實際現狀;理論不能聯(lián)系實際,一味灌輸;教學內容陳舊過時,解決不了現實問題;注重知識的講授,忽視參訓者人格的塑造。因此,參訓者不感興趣、培訓效果不好成為了培訓的常態(tài)。實踐出真知,只有親身參與新課改實踐的專家和學者才能了解中小學教師的問題和需要,才能尋找出新一輪基礎教育改革的正確方法和可行之路,其本身的教育教學才具有示范效果和榜樣作用。

3.教學方式單調,教學方法陳舊,培訓效果不理想

中小學教師的繼續(xù)教育,作為職后成人教育的一種形式,其教學活動必然與普通教育有所區(qū)別。而目前的中小學教師培訓仍然慣性地沿襲普通教育的教學模式和方法,主要采用集中授課的“課堂教學”方式,或采用“課堂討論”的方式。教學形式單一,與新課改提倡的“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的精神相背離,參訓者對學習不感興趣。而教學方法主要采用注入式的講授法,枯燥、呆板、空洞,與新課改提出的讓學生自主探究式學習的要求相距甚遠,不能激發(fā)學員學習的積極性,教學效果不好也就成為意料之中的事情。教育不是一次性消費,在信息技術飛速發(fā)展和社會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不提高自身就意味著落后和被淘汰。廣大中小學教師都有學習進修的需要和愿望,關鍵是在培訓中要把新課改的精神、要求和方法落實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讓參訓教師掌握正確的理論、方法和手段。

4.考評方式及安排不夠科學合理,難以體現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

目前,教師培訓的考評方式主要有考試、考評和論文,其中考試仍然是最主要的形式。其主要考核學員對知識的掌握,不重實際效果,對學員學習方法、技能的考核往往無能為力。一些以技能技巧為內容的科目課程結束后馬上就安排考試,很不合理。更有甚者,考試內容在上課時圈定,考試成了走過場,教育的嚴肅性蕩然無存。其實,教師培訓應根據教育對象、教學內容和培養(yǎng)目標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教學形式和考評方法,進行合理的設計和安排,以求達到最好的效果。而且,中小學教師的教育理念、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集中體現在其教學過程中,教學能力的高低也通過教學實踐得以充分展現。因此,只有通過對具體教學過程的動態(tài)的、綜合的考核,才能展現參訓教師的培訓效果,而這正是當前中小學教師培訓考評體系中最欠缺之處。

5.集中培訓與訓后的個別跟蹤指導相脫節(jié),培訓難以形成長效機制

當前的中小學教師培訓是集中于一定時間、地點的班級課堂教學形式,因受制于教學設施硬件的落后和簡陋,現代信息教育技術在教學中沒有發(fā)揮出應有的作用。其教學著力于當時的培訓效果,雖因師生的面對面的直接交流而有一定的效果,但對教師教學實踐中的發(fā)展跟蹤和問題指導則無法實現。而借助于網絡平臺的遠程教育,雖能利用網絡對學員進行跟蹤指導,但授課卻因教師與學員的分隔而難以取得較好效果。二者各有優(yōu)劣,比較而言前者鮮活生動、比較有效,但無法完成后期的跟蹤指導;后者缺少聽課的情境,效果不佳,但可以隨時對學員跟蹤輔導。二者無法優(yōu)勢互補,造成了教育資源的浪費。

二、解決問題的途徑及對策

1.貫徹素質教育和終身學習的理念,完善培訓的硬件設施和軟件配置,不斷提高培訓質量

調整和改革基礎教育的課程體系、結構、內容,構建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是新課改的根本任務。在中小學教師培訓中,只教會參訓者新理論、新觀點、新方法和掌握學科教學改革的最新成果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教會參訓者正確看待和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關系的態(tài)度、品質和價值觀。即培訓的目標不僅僅是完善知識結構、提高教學技能和提升學習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提高中小學教師的政治思想、道德水平和人文素質,使他們更有效地開展教育工作。“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育的真正內涵乃是養(yǎng)成學生健全的個性或人格,而教師對學生的教育是通過教師人格的深刻影響產生的,因此,在全面提高參訓者業(yè)務水平的基礎上,重點提高參訓者的人文素質,是今后中小學教師培訓工作改革的突破口和重要內容。

2.根據受訓教師的實際和新課程標準設計教學內容,逐步提高培訓效能

中小學教師培訓要以基礎教育的新課程標準為依據、以解決教師實際教學中遇到的問題為目的、以滿足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和個性需要為目標,引領教師專業(yè)成長。培訓要進行科學分類,新任教師的崗前培訓、在職教師的提高培訓、骨干教師的研修培訓屬于不同階段的不同需求,應根據對象的不同制定不同的培訓計劃和培訓課程,力求教學內容貼近一線教師教育教學的實際,理論與實際相結合,讓參訓教師自主選擇需要的、喜歡的課程接受培訓,調動他們學習的熱情、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以提高培訓效果。接受培訓的中小學教師都有一定的學歷和學力,他們的專業(yè)基礎不同,教學經驗的程度不同,從教地區(qū)的經濟發(fā)展水平不同,只有合理設計課程內容,使其具有層次性和遞進度,才能消除人們認識的不平衡,最大限度地激發(fā)教師的學習潛能,實現教學效果的最大化。教學內容的設計要貼近一線教師的教育教學實際,開展主題鮮明的教學技能培訓,提高實踐性課程在培訓課程中的比例。要遵循立德樹人的要求,提高學員的人文知識、人文能力,培養(yǎng)學員尊重他人、關愛社會、樂于奉獻的人文精神,增強學員教書育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確立國培、省培、校培的不同目標和具體要求,避免培訓的重復低效,實現不同層級培訓的無縫對接。國培主要負責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及學科課程標準與教材的研討,使中小學教師進一步理解新課程標準的目標、內容和教改理念,了解教材的特點及教學策略;省培主要負責新課程改革的教學經驗交流與問題研討,使中小學教師進一步梳理教育教學中的問題與困惑,交流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掌握教學研討的策略和方法;校培主要側重課堂教學設計和課堂教學案例分析,使第一線的教師掌握教會學生探究式學習的策略和方法,學會用新技術、新理念和新方法設計課堂教學。這樣可以避免多種培訓方式的重復,節(jié)約教育資源,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另外,針對頂崗培訓、輪崗培訓、脫產研修和業(yè)余學習等不同培訓形式,也要區(qū)別對待,根據其特點和需要適當調整教學內容及教學方法。

3.豐富和完善任課教師構成

選聘一批有學術造詣的專家型中小學教師擔任主講教師,科學提高教學質量。打造一支高素質、高質量的教師培訓者隊伍,是提高中小學教師培訓質量的關鍵。各培訓機構要建立自己的培訓專家?guī)?,并根據需要進行動態(tài)調整,建立一支專、兼職結合的教師培訓者隊伍:精選一批長期從事中小學教育的一線優(yōu)秀教師作為兼職培訓教師,發(fā)揮他們看問題準、解決措施有針對性的優(yōu)勢;對來自高等院校的兼職培訓教師,要求他們掌握基礎教育的改革內容,了解中小學一線教師的實際問題和培訓需要;對培訓機構自有的專職培訓教師,要創(chuàng)造條件讓他們學習和提高業(yè)務水平,深入教學第一線研究中小學教育的規(guī)律和實用方法,實現培訓教師隊伍構成的多元化。在用人上實施優(yōu)勝劣汰的競爭機制,能者上、庸者下、不適應者淘汰,合作學習,增強內部競爭力和凝聚力。通過提高培訓質量,促使中小學教師的整體素質有明顯的提高,在教學實踐中更好地體現新課改的理念。

4.改革教學方式,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提高培訓效果

新課改的一個重要思想和理念認為,學生掌握知識的過程實質上是一種探究的過程、選擇的過程、創(chuàng)造的過程,對學生而言最重要的不再是接受和存儲知識,而是學會探究,以便為終身繼續(xù)學習奠定基礎。這是中小學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的根本性變革,決定了中小學教師培訓的教學方法也要進行實質性的改變。要貼近一線教師的教育教學實際,通過典型教學案例分析、設計真實課堂教學環(huán)境,現場指導,實際操作,切實提高中小學教師的教育教學技能。要針對教師學習的特點,探索走進教學現場、走進真實課堂的培訓環(huán)節(jié),通過案例分析和現場診斷幫助參訓教師解決實際問題。要尊重參訓學員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增加課堂教學趣味性和新穎性,讓他們自主探究學習,通過“反思—學習—創(chuàng)新”來提高教學水平。要改革傳統(tǒng)的講授方法,吸引學員參與互動,積極研討,發(fā)展跟崗培訓和情境體驗,改善教學行為,確保培訓質量的不斷提高。改革和創(chuàng)新中小學教師培訓的教學方法,是提高培訓質量的關鍵。參加培訓的學員大多是在職的中小學教師,他們有的是城鎮(zhèn)教師,有的是偏僻鄉(xiāng)村教師;有的是高級教師,有的是新上崗的大學畢業(yè)生;有的是掌握現代教育理念的教師,有的是對新課改知之不多的教師。他們層次不同,水平也有高低的差異,這就要求在培訓中應根據不同地區(qū)、不同職級、不同水平的學員特點分層次設計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既要保持教育的先進性、引領性,又要緊貼中小學教師的需要,回答和解決他們在實際教學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堅持分類指導,因材施教,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5.淡化理論知識的考核比重,增加教學實踐在考評中的比重,推動受訓教師綜合素質的提高

以新課程標準為依據,中小學教師培訓應樹立以學員為中心、以技能提高為依托、以教育觀念的轉變?yōu)橥黄瓶诘呐嘤柪砟?。改革培訓考評體系,降低理論知識在考核中的比重,增加教學技能在考核中的比重。改變單一的考試形式,補充考查報告、教學案例分析、教學論文作為考核的備選方式。將中小學教師專業(yè)標準、師德教育和信息技術作為常規(guī)課程,引進培訓內容。通過教學現場的案例分析和問題診斷,考查學員質疑和反思的能力,并將發(fā)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作為重要指標計入學員的培訓成績。

6.運用現代網絡及計算機技術,拓展培訓的空間與時間,實現實體培訓和虛擬培訓的有機結合

第5篇:新課改優(yōu)秀教學案例范文

一、初中思想品德課嵌入德行培養(yǎng)的重要性

所謂“八德”,指的是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作為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內容,重視對學生的德行教育,既是中華民族禮儀之邦的基本要求,也是新課程標準的深層次內涵。初中思想品德課發(fā)掘國學經典《弟子規(guī)》內容,從“八德”入手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德行,對實現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目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偟膩碚f,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中,“八德”嵌入德行培養(yǎng)的重要意義可以大致概括為以下兩個方面。

1.有利于傳承和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

德行教育是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內容,其中“八德”分別指的是孝、悌、忠、信、禮、義、廉、恥。所謂德行培養(yǎng),實則是教會學生為人處世的道理,這也是教育教學的宗旨。所以,在初中思想品德課中重視對學生的德行教育,對傳承和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有利于塑造學生健全的人格

初中思想品德課注重對學生的德行培養(yǎng),將《弟子規(guī)》中的“八德”滲透到教育教學中,從“八德”入手規(guī)范學生的言行舉止,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敬親愛長的孝悌意識,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誠實守信的良好品德,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健康的價值觀念,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積極健康的人生態(tài)度、良好的人際習慣;有利于塑造學生健全的人格,對促進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總之,“八德”嵌入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德行,可以幫助學生明辨是非,正視自身不良行為與習慣,形成正確的責任意識和價值追求,培養(yǎng)良好的品性。同時,將“八德”嵌入德行培養(yǎng)的課程資源,也有利于拓展課程資源,對實施思想品德課教學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新形勢下,初中思想品德課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德行是必然趨勢。

二、初中思想品德課中嵌入《弟子規(guī)》――“八德”的教學思想

《弟子規(guī)》成文的時間為清朝康熙年間,那時人們的生活環(huán)境與現在有很大的區(qū)別,包括人們的生活方式、受到的教育、科學的發(fā)展等方面。那時人們所著的《弟子規(guī)》,對現代的人們來說,有一些思想內容是有益的,有一些思想內容則為封建思想的糟粕,初中思想品德引導學生學習《弟子規(guī)》,不能要求學生完全遵守《弟子規(guī)》中所說的內容,而應引導學生一邊思考、一邊學習,使學生在學習《弟子規(guī)》的時候思想得到升華。

1.去粗取精的思想

前人所撰寫的《弟子規(guī)》,提出的言行準則是符合那個時代的標準的,現代的人或者不適合照《弟子規(guī)》中提到的內容執(zhí)行;或者必須去除《弟子規(guī)》中包含的思想糟粕。初中思想品德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去思考,為什么古人認為子女必須孝順父母呢?因為在子女成長的時候,父母給過子女很多關愛,所以,做子女的也應當關愛父母。在現代社會里,我們應當怎樣關愛自己的父母呢?初中思想品德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弟子規(guī)》,提煉《弟子規(guī)》中思想精華的時候,可使學生的思想水平得到提高。

2.與時俱進的思想

《弟子規(guī)》中具有一些封建的思想糟粕,這也不意味著《弟子規(guī)》不值得學習,初中思想品德教師可以引а生以這些思想糟粕為鏡子,找出正確的學習方向。比如,《弟子規(guī)》中說,“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彼钦f當父母責備子女的時候,子女不能與父母頂嘴,只能順承自己的父母。這段話是不符合現代教育學理念的。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去思考,當我們的意見和父母不一致,父母開始責備我們的時候,我們應該怎么辦呢?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教育學的理念來思考思想品德問題,讓學生從現代教育學的理論中找到與父母平等溝通的方法。初中思想品德教師如果應用與時俱進的方法引導學生學習《弟子規(guī)》,就能讓學生把古人的思想和現代的知識結合起來,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3.知行合一的思想

《弟子規(guī)》中有一些內容直到現代依然值得提倡。思想品德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學習思想品德知識,還應引導學生把知識和行動結合起來,在生活中落實。比如,《弟子規(guī)》中“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后。”這是講文明禮儀規(guī)范的,直到現代,人們依然認為這套文明禮儀體現著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思想品德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生活中照這套文明禮儀來做,爭取做一個具有思想品德修養(yǎng)的中學生。

三、初中思想品德課中嵌入《弟子規(guī)》――“八德”的有效途徑

育人為本,德育為先,這不僅是新課改思想品德課教育教學理念,也是整個學校教育的宗旨和歸宿。教育的實質就是育人,這是教育的前提,離開德育的教育就不是真正的教育。當今世界學校德育目標的共同走向可以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重點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另一方面則注重學生個性的體現,正視優(yōu)秀民族文化傳統(tǒng),強調培養(yǎng)民族精神。但是從我國中學階段德育實施情況可以看出,教師對德育沒有形成足夠的重視,德育尚未真正落到實處,使得學生在適應社會時出現各種問題,對教育教學目標的實現形成了極為不利的影響?;诖朔N形勢,初中思想品德課嵌入《弟子規(guī)》,以“八德”培養(yǎng)學生的德行,就成為初中思想品德課打破現狀的出路。

1.對應教材,選準德行嵌入的切入點

初中思想品德課嵌入《弟子規(guī)》,實現對學生德行的培養(yǎng),需要找準德行嵌入的切入點,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思想品德課培養(yǎng)學生德行的重要目標。就以往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情況可以看出,教師對思想品德課的重視程度比較低,教師“可有可無”的態(tài)度在潛移默化中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學生對參與課堂興趣欠缺,課堂教學效率普遍偏低。深入發(fā)掘初中思想品德教學內容可以發(fā)現,其中很多內容與《弟子規(guī)》中的“八德”息息相關。比如,八年級第一章課標內容為“體會父母撫養(yǎng)自己付出的辛勞,孝敬父母和長輩”,其中第一課時“愛在屋檐下”和第二課時“我與父母交朋友”就與“八德”中的“孝”密切相關。選準切入點,在課堂教學中有目的地滲透德育思想,就可以讓學生真正體會到“孝”的真諦,從而達到思想品德課嵌入《弟子規(guī)》的重要目的。

2.探索實效實用的情境課程資源,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

情境課程資源在課堂教學中的巧妙應用,不僅實現了對課程資源的有效拓展,也可以使學生更好地融入課堂,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對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具有重要作用。深層次發(fā)掘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特征和《弟子規(guī)》“八德”本質,在選準德行嵌入的切入點的基礎上,利用實效實用的情境課程資源,實現對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課堂教學水平。例如,在教學“教師伴我成長”這一部分教學內容的時候,為了讓學生對師生關系形成正確的認識,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利用多媒體播放了2015年感動中最美鄉(xiāng)村教師朱敏才、孫麗娜夫婦的事跡,生動的故事使得學生將注意力牢牢集中于課堂教學中,學生被故事情節(jié)所吸引,并深入思考。所以,實現德行在初中思想品德課中的有效嵌入,還需要積極探索出實效實用的情境課程資源,只有這樣才能打造高效課堂,從而真正實現初中思想品德課培養(yǎng)學生德行的重要目標。

3.巧妙導入教學案例,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課堂教學中適當導入案例,不僅可以降低理論知識的理解難度,也可以讓學生在參與探討教學案例的過程中真正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潛移默化地加深對知識內容的理解。德育教學背景下,將《弟子規(guī)》嵌入初中思想品德課,以“八德”入手,有利于塑造學生健全的人格,規(guī)范學生的言行舉止,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教師還需要在課堂教學中充分發(fā)揮出教學案例的重要作用,以教學案例說明“八德”的具體內容,讓學生真正對“八德”內容形成深刻的理解,從而真正實現“八德”嵌入初中思想品德課的重要目標。例如,在教學“友好交往禮為先”這部分內容的時候,這一單元與“八德”中的“禮”理念相同,要求學生通過學習本章內容掌握基本的交往禮儀與技能。課堂教學中,教師選用了學生耳熟能詳的故事――“孔融讓梨”,讓學生根據對教學內容的初步認識,再讀“孔融讓梨”的故事,通過分析這個故事,明白“禮”的內涵,并將其落實到自己的生活實踐中。而且教學案例在課堂教學中的巧妙應用,也可以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教學內容的認識和理解,對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初中思想品德課嵌入“八德”培養(yǎng)學生德行,必須重視教學案例導入課堂教學的重要作用。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八德”與初中思想品德教學內容的融合,既是兩者理念不謀而合的基本要求,也是順應新課程改革的基本要求。作為禮儀之邦,“孝、悌、忠、信、禮、義、廉、恥”是每個人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將“八德”嵌入課堂教學中,重視對學生德行的培養(yǎng),對實現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目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呂 頂.既曉之以理,又導之以行――關于初中思想品德課程教學中“知行合一”教學策略的思考[J].考試周刊,2016(81):125.

第6篇:新課改優(yōu)秀教學案例范文

【關鍵詞】 幼兒教師培訓;專業(yè)成長;視頻教學案例

【中圖分類號】 G4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458x(2013)11—0088—05

一、引言

新課改過程中,教師的專業(yè)成長主要依托自我反思和研討合作能力,而提升反思和研討合作能力的有效途徑之一便是案例研究,案例研究成為架設教師專業(yè)化成長的重要階梯。在信息技術廣泛使用的今天,一種新型的教師培訓方式——視頻教學案例研修——應運而生。視頻教學案例是一種動態(tài)生成性資源,對于幼兒教師研修所發(fā)揮的作用尤為明顯。與傳統(tǒng)案例研修相比,視頻教學案例更具有直觀性、情境性、真實性和啟發(fā)性,結合幼兒教師的工作特征,能幫助教師更有效地感受課堂進程與玩具和教具使用,有利于教師多角度、全方位地重復捕捉教學信息。

本文以課題階段性研究成果——《學前教育教師研修課程資源》——為例,重點探索視頻教學案例在幼兒教師專業(yè)成長中的意義與價值。作為一整套針對幼兒教師遠程研修的視頻教學案例課程資源,其目的在于提高幼兒教師專業(yè)素質、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以《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以下簡稱“《綱要》”)為依據,以幼兒教師的現狀為背景,以課題研究為依托,按照幼兒教師的學習特點和專業(yè)構成,從理論學習和實踐研討兩個方面系統(tǒng)研制,以此探究視頻教學案例在幼兒教師研修中的作用。本套課程資源已在2012年由中央電教館電化教育電子音像出版社正式發(fā)行。

二、視頻教學案例課程資源研制的必要性

(一)順應時代教育形態(tài)轉變,使用信息技術提高培訓效率

傳統(tǒng)教師研修受到教育行政管理的約束,模式單一,培訓教師沒有參與選擇的余地,教授方式以講授為主,以集中培訓為主要形式,往往起不到培訓提升的作用,讓培訓成為一場拉鋸戰(zhàn)、消耗戰(zhàn)。視頻教學案例課程資源的明顯優(yōu)勢在于,利用當前廣泛應用的信息技術,將枯燥的傳統(tǒng)培訓轉變成靈活性、生動性、可重復性強的培訓模式,學員可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自行選擇學習內容,并根據自己的學習進度制定學習計劃,增強學員的自主性,調動教師研修中每名成員的能動性,提升單位時間的培訓效率。

(二)打破傳統(tǒng)幼師培訓瓶頸,建設新型培訓模式

根據陜西省學前教育專項調研報告,在職幼兒教師接受培訓的形式趨于單一化,培訓效果不佳。目前,陜西省各縣市,特別是農村幼兒教師的培訓形式主要有兩種:一是“引進來”,即聘請專家教學;二是“走出去”,即參與研修的幼兒教師進入指定的研修學校學習。實際情況是,外請專家費用昂貴,對于大部分農村地區(qū)幼兒園而言開支甚大,難堪重負;其次,教師走出去不僅會擾亂正常的教學秩序,同時走出去所學到的先進理念和方法,對于農村現有教學發(fā)展水平又不能完全適用。因此出現了教師接受培訓后仍舊按部就班教學的情況,達不到培訓的預期效果。

視頻教學案例課程打破了時間與空間的局限,研修教師可以根據自身的工作需求選取相應的教學課程,在節(jié)省外請專家高額費用的同時,還達到了幫助教師直接與專家“對話”的目的,讓教學任務繁重的幼兒教師不必走出去也可以接觸到先進的教育方式與全新的教育理念,為廣大幼兒教師培訓創(chuàng)設了一種新型的培訓模式。

(三)豐富培訓內容,增強培訓效果

伴隨著《綱要》的頒布,各省市陸續(xù)出臺《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陜西省深入基層調研,發(fā)現幼兒教師在職培訓實效性不強,最主要的問題集中在幼兒教師培訓內容過于理論化,實踐性較差。對于剛入職一、兩年的新手教師來說,他們更渴望接觸實操性較強的培訓內容,以達到對活動現場主導的教學效果。而側重理論培訓的教學內容,不僅起不到提升教育教學能力的作用,過于抽象的理論概述反而使得教師缺乏實實在在的體驗,對幼兒教師解決教學實際問題成效不大,特別是對幼兒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沒有實際幫助。因此,在培訓會場常常會出現教師聽課不認真,培訓后缺乏深刻的總結和思考,導致事倍功半。

視頻教學案例課程資源在內容選取上嚴格按照幼兒園教學內容制定,在豐富教學內容的基礎上,分門別類,既有按照幼兒年齡的分班培訓內容,也有按照五大領域課程標準劃分的教學實踐;既有宏觀上分析現行國家幼兒教育政策的學習資源,也有幼兒園特色課程、玩具教具制作和使用介紹,能滿足研修教師全方位的學習需求,使幼兒教師能充分利用優(yōu)質教學資源,幫助教師在工作上精益求精,提高培訓的實效性。

三、視頻教學案例課程資源

研制的基本思路

教學案例是教學情境中一種有效的行動研究,是對教育過程中典型事件的深層剖析和反思,其目的在于發(fā)現問題和解決問題,最終提升教學效果。視頻教學案例是在傳統(tǒng)教學案例基礎上,以視頻為手段,以主題為核心,將含有問題和典型疑難教學情景的教育教學事件以及相關研究,通過多種媒體,借助信息技術編輯而成的作品集。[1]優(yōu)質的視頻教學案例記錄了師生的互動和教學過程,可以為師生提供高質量的輔導觀摩功能,是提升教師專業(yè)水平的有效途徑。[2]

伴隨著3G網絡核心技術的應用與推廣,超媒體對傳統(tǒng)視頻通訊技術進行了融合,新媒體意識與教育思維有機結合,將視頻、音頻、動畫、圖片、文字有機整合到視頻教學案例中,并與Web等信息傳播和存儲技術互通,為教師培訓特別是幼兒教師專業(yè)成長提供了一種新的模式。

(一)研制原則

1. 系統(tǒng)性原則

研制本資源的落腳點就是要立足于不同層次幼兒教師的研修需求,系統(tǒng)地設計研修課程,全面融合幼兒園五大領域課程中幼兒教師需要掌握的專業(yè)理論和活動實踐,全方位支持和引領幼兒教師的研修。

2. 針對性原則

本視頻案例研制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都針對學前教育發(fā)展的現狀及教育活動中可能出現的問題與困惑,以此為依據設計課程內容,以期轉變教師教育理念,開拓教師視野,充分使用教育機智,有效提升教師在教育活動中的設計與組織能力。

3. 實踐性原則

緊密結合教育實踐活動,圍繞大量真實的教學案例以及一線教師的感悟和反思來組織主體資源的研制,通過專家的詳細講解,通過分析活動案例,達到為教師的教育活動提供指導和幫助的目的。

4. 參與性原則

本資源中選取的教學案例,通過適時設問、創(chuàng)設案例情境等方式引導教師積極參與學習,在學習活動中產生共鳴,在過程體驗中反思自己的工作實踐,在互動分享中學習他人的長處,在潛移默化中生成新的思路,從而實現自我提高。

(二)課程資源的使用對象

首先,一套完備的視頻教學案例要立足于幼兒教師的研修需求,一定程度上滿足不同地區(qū)、不同學歷幼兒教師的專業(yè)成長,對于新手教師縮短上崗適應時間,對于成熟教師豐富拓展知識能力結構,順應新時代的新要求;其次,為幼教教研員提供一手研究資料,推動幼教更全面、更深入的課程改革,實現幼兒教師向專家型教師轉變的個體定位。

(三)課程資源的基本框架

本套課程資源包括專業(yè)理論學習和教學實踐研討兩個篇章,每個篇章又由若干學習模塊組成,根據課程框架錄制,以DVD媒體光盤形式出版(詳見表1)。

1. 專業(yè)理論學習篇

本篇章包含兩個模塊。模塊一主要介紹學前教育的最新動態(tài)和發(fā)展趨勢;模塊二則介紹了學前教育的基礎理論。兩大模塊分五大主題授課,以講座形式呈現,配合PPT演示文稿說明,共10課時。通過本篇章的學習,可以不同程度地了解學前教育發(fā)展的最新趨勢和課程改革的近況,學習學前教育專業(yè)的基礎理論,解讀幼兒發(fā)展規(guī)律,了解學前兒童的營養(yǎng)與健康常識,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提升教師的專業(yè)理論素養(yǎng),促進教師的專業(yè)意識形成。

2. 教學實踐研討篇

教學實踐研討篇是本課程資源的主體部分,共分八個模塊,內容涵蓋教育活動設計、教育資源應用、特色課程分析以及幼兒園的五大領域課程,其主要形式為案例分析+專家座談,教學對象為3-6歲幼兒。根據年齡分段,在小中大班各選取1-2個典型案例,通過視頻呈現完整流暢的教學過程,授課結束后專家對授課教師、教學過程和教學中的情緒情感體驗進行詳細介紹和深度剖析,分析教學實踐中的優(yōu)勢與不足,有針對性地點評教學過程。

四、視頻教學案例課程資源的設計與開發(fā)

(一)課程資源設計

1. 組建研制隊伍

優(yōu)質的教學資源研發(fā)隊伍主要包括幼兒教師、相關專家學者和技術人員。其中,幼兒教師是視頻教學案例錄制的主體,既是學習者也是實踐者;專家學者在對教學案例深度剖析后,對視頻案例起到整體把握作用,對授課教師的教學過程提出相應的指導和建議;技術人員主要對授課過程進行錄制,并對視頻素材進行后期設計與編排,是課程資源的創(chuàng)制者。[3]

2. 確定課程方案

課程方案主要包括課程目標、課程內容、每個模塊中主持專家的人員以及拍攝計劃。

課程目標是課程錄制的首要工作,是在教學活動中促進幼兒全身心發(fā)展的一種預期效果,是幼兒園課程構成的首要成分,是學前教育目的的具體化,為課程的內容和組織提供依據,并為課程實施后的評價提供基本準則。從縱向看,幼兒園課程目標可分為課程總目標、年齡段目標、單元目標和教育活動目標。本課程資源在課程目標的設定上嚴格按照幼兒園課程目標的基本要求,包括:目標具體、核心突出;適合幼兒不同年齡階段的特點;目標表述遵循幼兒優(yōu)先的原則;目標的結構包括認知領域、情感領域和動作技能領域。

視頻教學案例的核心在于案例的設計與選取,它是整個培訓活動的觸發(fā)因素,是開展交流研討的基礎和載體。[4]因此,選取的案例應具有代表性,不是課堂中發(fā)生的所有事件都會被錄制成案例。要圍繞課程目標選取教學中的典型事件,重在質,不在量,并具有實踐和研究價值。[5]針對幼兒教師的職業(yè)特點和教學環(huán)境,為了幫助教師在有限的時間內觀察學習、深度理解并提升自我反思能力,本課程資源選取了如下課程內容:

(1)理論學習點評案例

本課程資源對近年來學前教育的發(fā)展動態(tài)和趨勢進行了深入解析,包括《綱要》和《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等一系列國家教育政策,旨在幫助幼兒教師從宏觀上建立起“21世紀是幼兒的世紀”這樣的認識。歷史不只提供了一種時間上的巧合,它還預示著人類自身觀念的變革:對幼兒以及學前教育的再認識;幼兒作為獨立的個體有別于成人,同時,應得到成人的尊重和理解。這無疑是整個社會對“幼兒”的民主認識,從觀念上建構人與人之間的平等和尊重。“人生百年,立于幼學”。只有具有這樣的認知,才能在教學實踐中從更高層面理解和把握學前教育的重要性。

(2)優(yōu)秀教師示范案例

作為幼兒教師理論學習與實踐反思的動態(tài)教學敘述,我們在全國多個省市的幼兒園進行了聽課和評課,選出優(yōu)秀的幼兒教師課例作為教學范例。這些案例能夠對教師起到示范作用。教師通過觀摩、分析和反思,找到自己在教學實踐中的困惑與解決途徑,從而內化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3)技能示范案例

對于一名從事幼兒教育的教師來說,教育對象的特殊性,決定了其必須具有不同于一般教師的全面能力。其中,環(huán)境創(chuàng)設和玩具教具制作是幼兒教師除教學能力之外最重要的技能。作為一名幼兒教師,也許對教室沒有選擇的余地,但卻有機會,也有責任有效地組織這塊空間,并通過安排空間和組織材料讓幼兒成為積極的人,讓幼兒在與物質世界和他人的交往中學習。[6]因此,本課程資源也把環(huán)境創(chuàng)設和玩具教具制作的過程利用視頻手段記錄下來,作為教師專業(yè)成長的重要組成部分。

(4)教育機智示范案例

幼兒園課堂教學是一項處于多種變化和可能的綜合活動,教案設計與編寫很難達到全面覆蓋教學活動的目的。因此,需要參與教學的幼兒教師時刻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對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出現的突發(fā)事件及時做出反應并予以解決。這類案例在課程資源中貫穿于五大領域的教學中。每個案例中可能包含一個或多個疑難問題,也會包括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7]由于這類案例是幼兒教師課堂教學、課后總結的真實感受,容易引發(fā)培訓教師的共鳴,通過示范案例中教師教育機智的展現。豐富教師應對類似教學疑難的解決方法,培養(yǎng)教師的問題意識和反思能力。

整個課程資源的拍攝從2011年11月15日起,在確定專家人員名單、腳本形成等多項工作完成后正式實施,歷時一個月,于2011年12月20日一期拍攝完成。

(二)課程資源的特色

問題導入是本課程的一大特色。問題導入機制始終強調課程錄制以問題為先導,理論學習為基礎,教學實踐為關鍵。視頻開始前會根據幼兒教師設計的教學內容提出相應的教學疑難,以此明確教學目標,突出教學重點和難點,引導學習者有針對性地觀看教學案例,尋找并發(fā)現問題的答案。

授課過程中,主講教師圍繞所選教學內容實施課堂教學,整個過程完整連貫,真實再現了幼兒園的教學過程。根據教學案例的編排,教學過程主要分為四個部分:課程導入、教學本體、結束和教學延伸。在課程的后期編排中,會在四個教學部分的轉換處進行適當的文字提示,使教學過程更清晰、更明確。同時,對于教師在每一部分的教學處理和引導會做簡單的文字評價,例如,如何導入教學、本體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方法與玩具教具的使用情況、教學結束的形式以及教學延伸的意義與價值等,都會在視頻下方做同步文字分析。課程結束后,專家學者針對視頻中的教學過程進行詳細的點評,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及工具使用等方面進行深度剖析,在給予肯定的基礎上,提出值得借鑒的教學建議,以便對學習者起到良好清晰的示范作用,幫助學習者有效提升。

(三)課程資源的開發(fā)

教師的教育核心能力,是教師的內在素質,是作為教師各項能力的重要基礎,是不受外在教育設備和教育手段制約、在不同教育條件下都能遷移的能力。總的來說,教育核心能力是教師的教育判斷能力和教育行為的選擇能力。

我們希望通過幼兒教師培訓課程資源的建立,為本省廣大在職幼兒教師提供一個培養(yǎng)教育核心能 力、促進教師群體專業(yè)發(fā)展的快捷路徑,通過大量教學實例指導幼兒教師進行高效教學,從而幫助教師更快地適應新形勢下的幼教改革,幫助教師縮短教學 過程中的無效探索,提升業(yè)務能力,形成初步的教學結構,促進新教師專業(yè)成長;對熟練教師則力求在已有大量教學經驗的基礎上,豐富專業(yè)知識與能力結構。

1. 課程資源整合

基于學前教師培訓計劃建立一個以“強化核心能力,打造專業(yè)師資”為主題的幼兒教師培訓資源庫,通過教學視頻采集和后期審查制作,按照課程框架進行資源分類,將后期制作的幼兒教師教學視頻案例刻錄成光盤(DVD)出版發(fā)行。

2. 課程資源實現

由于幼兒教師專業(yè)提升是一項長期工作,在對不同幼兒教師教學需求了解的基礎上,制定課程資源的“三年行動計劃”。

第一年,提供一批與視頻案例配套的實操性教育教學與課堂管理的教師用書,打造一批充滿活力、業(yè)務精良、適應能力強的新手教師群體;幫助陜西省新入職1-3年的幼兒教師加強教學觀察與指導幼兒生活的能力,打下扎實的基本技能功底。

第二年,幫助趨于熟練的老教師完善其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設計充滿新意的教學活動,增強老教師的教學靈活性和教育機智,制定適合本園發(fā)展的園本課程。

第三年,在已有兩年不同層次的教師教育能力提升實踐基礎上,因地制宜,尋找陜西本土文化特色,探索幼兒教育的獨特元素,進入本省各市幼兒園活動現場,通過優(yōu)秀教學視頻案例的培訓,給本省甚至全國廣大幼兒園教師提供示范、指導與評估,幫助他們更快地形成自己獨特的、受幼兒歡迎的教學風格。

五、結語

伴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fā)展,視頻教學案例的開展為幼兒教師培訓開辟了一條嶄新的專業(yè)成長道路,這種新型的培訓模式也被越來越多的幼兒教師和專家所認可。信息技術的推廣,給教育教學活動注入了新的活力,視頻教學案例的數字化、信息化、多媒體化使得教師研修更為自主,從過去的被動接受式轉變?yōu)橹鲃訁⑴c式,充分發(fā)揮教師在研修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一種高效、個性和順應時代的研修方式正在逐步走進幼兒教師的教學活動中,為幼兒教師研修搭建起更為廣闊的現代化平臺。

[參考文獻]

[1] 鄒開煌. 視頻案例——中小學教師專業(yè)成長的有效途徑[J]. 網絡時代,2008,(9):11-12.

[2] 李文昊,劉銀環(huán). 基于活動本體的課堂教學視頻案例系統(tǒng)的應用研究[J]. 電化教育研究,2009,193(5):71-73.

[3] 唐應山,董閩紅. 教師培訓視頻案例中的技術設計[J]. 中國電化教育,2005,226(11):102-103.

[4] 孫默. 基于課堂教學視頻案例的教師遠程培訓[J]. 中國電化教育,2011,291(4):63-66.

[5] 韓明秋. 基于視頻案例的課堂教學自評方法研究[D]. 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06:24-25.

[6] 高嵐. 學前教育學[M]. 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52-253.

[7] 王瑞峰. 面向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視頻案例學習支持系統(tǒng)的研究與設計[D]. 陜西:陜西師范大學,2009:9-10.

[8] 翁凡亞. 基于視頻案例的職前教師教育資源的設計與應用[D]. 浙江:浙江師范大學,2007.

[9] 黃曉蘭,宋繼華. 基于課堂教學視頻案例的對外漢語教師培訓模式[J]. 現代教育技術,2010,20(5).

[10] 方紅. 教師研修新資源——教學視頻案例開發(fā)創(chuàng)作與應用介紹[J]. 成都教育學院學報,2006,20(9).

[11]楊. 視頻案例在教師培訓中的作用[J]. 大連教育學院學報,2010,26(2).

第7篇:新課改優(yōu)秀教學案例范文

一.利用信息技術教育為教師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

網上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已成為一個現代教育工作者必不可少的。特別是大部分農村學校,地處偏僻地帶,信息閉塞,教學資源相對短缺。教師不能查出自己需要的東西,只能相互商討定奪。這樣,不僅浪費更多的時間,而且有時出現知識性的錯誤是在所難免的。教學輔助工具無非是一塊黑板、幾張卡片而已。如果農村學校聯(lián)通網絡,教師可以通過網絡查閱資料、排疑解難,和一些先進教師在網上交流經驗、互相切磋,借鑒先進的教學方法,及時了解教育信息,把下載好的課件、練習、教學案例進一步處理,然后設計出適用于自己教學需要的內容。如果課堂教學中采用多媒體等電教設備,教學輔助工具不再是一塊黑板、幾張卡片,教師利用這些教學資源可減輕工作強度。比如,一名教師同時上兩個年級的課程,可以給一個年級上課,另一個年級運用DVD觀看教學光盤,這樣,加快教學進度,提高教學質量。

二.利用信息技術教育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

農村學校的學生受地方方言的影響,只能在課堂上練習說普通話。然而部分教師自身的普通話不是很標準,更談不上流利。學生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要學說一口標準流利的普通話是不可能的。如果使用多媒體教學,學生可以先聽到標準流利的普通話,然后練習說,這樣會大大提高學生的普通話水平。

大部分農村學校缺少圖書室,即便有圖書室,但室內的圖書數量是有限的,而且內容陳舊。學生課外閱讀的內容甚少而且陳舊,查找資料更困難。如果聯(lián)通網絡,學生通過網絡既可以了解豐富的知識,又可以解決疑難問題,為學生開辟了一條通往知識海洋的航線。學生可以通過這條航線在知識的海洋里遨游,實現自己的夢想。

三.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教育取得最佳教學效果

利用信息技術教育不僅為師生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更重要的是能增強教學效果。比如《飛奪瀘定橋》一課,以前只能靠教師的讀和講、學生的聽和讀來理解課文內容,這樣,學生感覺枯燥無味,不愛學。如果運用多媒體教學,可化靜為動,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突破教學難點。通過播放《飛奪瀘定橋》錄像片段,學生就會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聽水流的聲音想象出大渡河河水的湍急,從戰(zhàn)士冒著敵人的炮火,在搖搖晃晃的鐵鏈上爬行可以想象出當時奪橋的殘酷,從而進一步理解不畏艱險,不怕犧牲這一主題思想。

又如《社會》課,以前,教師只能看課本讀,學生聽,對一些歷史內容找不到擴展資料。學生對內容不容易理解而產生厭學情緒。如果能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教育教學,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不僅能聽教師讀和講,還能夠看錄象片段、上網查出一些擴展資料。這樣可化難為易、化抽象為具體,加深對知識的理解,《社會》課不再是枯燥乏味的,而是很有樂趣的。這樣,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愉快。通過運用多種現代信息技術教育,能讓學生在生動、形象的環(huán)境中學習,可快速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四.在教學活動中滲透信息技術,為教師專業(yè)成長提供示范和指導

由于計算機和網絡特有的資源共享性和信息的搜集功能,使得教師能從傳統(tǒng)手工備課中解脫出來,把更多時間放到思考課堂教學設計和做上課的準備上來。除了教材和教參外,可以通過網絡收集和下載最新教學教學資料、優(yōu)秀教學課件,開闊教師的眼界,拓展教師上課的思路,豐富課堂教學活動。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結合自身和本校的實際情況,通過自己對信息的加工和創(chuàng)新,不斷提高課堂教學設計能力和教育教學質量。同時,電子備課特有的修改和編輯功能,也更利于教師對原有的教學設計,進行修改、補充和完善。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是我國傳統(tǒng)教學思想的精華。信息技術教育不能完全替代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但在教學中絕不可忽視。在農村課堂教學中,我們只有合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教學手段,才能推進新課程改革的順利進行,才能緊跟時代不掉隊,才能有效地促進學校教育向現代化方向發(fā)展。

第8篇:新課改優(yōu)秀教學案例范文

關鍵詞:高中政治;新課改;課堂教學;思考

前言:在新課改中,課堂教學論點與現實生活呈現緊密的合作關系,也就是說在每一個教學論點上,不再是以往的長篇大論的解釋,而是與當前社會中的一些相關聯(lián)的生活場景或典型事例相結合,通過這些貼近現實社會環(huán)境的案例來引導學生的興趣和探求科學解釋的好奇心。同時,在課程上,還設置了大量的社會實踐調查活動,為思想政治課面向社會提供了必要的指導作用,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在校學生的社會認知和一定的適應能力,這也是新課改要求的使學生具有適應終身學習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在理論與實際中明白事理,進而完善自我。根據新課改的課堂要求是“課堂是對話、溝通、交往、合作、探究、展示的平臺。課堂是新認識的生長點,新激情的鼓動器,學生帶著疑問進課堂,帶著更多的疑問出課堂。”本文將在此討論新課改下的課堂教學改革心得。

1、政治新課改下出現的問題

1.1過分強調自主學習模式。在教學中,新課改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模式,也就是要學生成為學習的主動體,而非輔助體。但是一些教師在教學實踐中,過分的強調自主學習探討,而忽視了教師在其中的作用,這樣的結果就是很多課題由于其自身的難度,很多學生限于自身的知識面而并不能深入的理解,或是理解只是游于表面,這樣的討論結果就有些漫無目標了。也嚴重影響了學生對教學點的深層次理解。

1.2過分強調學生的主體性而忽視教師的地位。這樣過分的強調學生的主體性,其缺點也很明顯的在一些中下等成績的學生身上顯現出來,由于教師講的變少,很多問題甚至一帶而過,這就給這些思維跟不上的學生在學習上帶來了極大的困難,嚴重的出現兩極分化。

1.3教學手段過于形式化、手段化,而忽視教學的實效性。過分的依賴視頻等多媒體手段,在很大程度上使得課程的文字接收存在很大的不足,雖然激發(fā)了學生的積極性,卻也導致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引導和啟發(fā)的缺失。過度的問題預設,只會增加無數個疑問,而不能深入的了解和明白問題的背后的含義。多媒體的功能不能單單成為表象的吸引和刺激學生的工具,使得整個課堂教學流于形式而缺乏內涵。

2、轉變觀念,轉變角色、地位

教師必須改變以往的灌輸式、機械式的教育觀念,轉變自身的教育主導地位,由以往的教師主講和學生被動的聽,轉變?yōu)檎n堂上的教學引導者,輔助者和參與者,幫助學生自主的完成學科研究和課題的討論。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做的就是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況,注重與學生的交流,將自身與學生的地位擺平衡,以參與者的姿態(tài)融入學生的學習研究討論中,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使之自主學習,自發(fā)的去發(fā)現教學中的關鍵點,并能正確的理解和運用這些知識點。

除了在思想觀念上轉變主體地位外,還要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轉變學生的參與者地位。讓學生有機會自主的去參與教學活動,把課堂的教學轉變成學生對知識的探索和對疑惑的求解之地。新課改要求下的政治課堂教學必須擺脫以往脫離實際,空洞乏味,毫無生命力的教學模式,做到理論聯(lián)系實際,學以致用,真正實現新課改要求的開放性與實踐性。在這里,我們可以通過組建“探討小組”進行競賽的方式,引導學生在相互學習,交流中自主的去積極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或是引導其積極配合進行社會實踐活動,在活動中學習團隊配合,相互鼓勵,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在講授《股票、債券和保險》一課時,可以積極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給家庭制作一份投資計劃表。也可以播放一些金融方面的電視節(jié)目,通過節(jié)目分析和教師的指導,讓學生在極大的興趣中發(fā)現一般性的社會經濟規(guī)律,還能增強學生對國家經濟的了解。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點,為未來步入社會前埋下伏筆。

3、轉變課堂的氛圍

課堂一直被認為是一個大家庭,而老師就是這個大家庭的大家長,在這個多達幾十人的家庭里面去活躍氣氛容易,但是如何在活躍的氣氛中讓每個同學都學到知識,這個就是一個很大的難題。課堂的活躍性一直是政治課堂的難點所在,因為以往的政治課的特點所在很多都是文字敘述或者圖片解說,而且文字的理解比較簡單缺少邏輯性的思考,或是思考點過于簡單,以至于很多同學一上政治課就心不在焉,完全提不起興趣。而在新課改的政治里面增加了很多社會元素以及實踐調查元素,擺脫了以往單純的課堂教學內容,使得政治課也變得豐富多彩起來。但在實施的過程中,必須嚴格把控,比如進行時事政論的討論時,很多同學興趣高漲,以至于教室里面充滿了激烈的討論味道,但是如果教師放任自由,那么很快這樣的討論就會跑偏方向,以至于一節(jié)課下來同學們是興奮了,但是卻沒有將教學點給理解透。這就要有個度,教師在這里面是監(jiān)督者和參與者也是引導者,在教師通過一個材料和視頻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之后,教師就要扮演好以下的這三個角色“監(jiān)督者、參與者、引導者”,通過觀察學生在整個過程中的動手,動口,動腦的普及性,考察學生的參與熱情度,發(fā)現并引導極個別的不專注的學生,并在討論過程中積極引導話題與教學點的結合。通過精心設計的問題,引發(fā)學生的思考,尤其是在激發(fā)興趣之后,就要盡快的抓住時機,帶領出問題,并引領學生的思考方向。積極鼓勵和贊揚有創(chuàng)新思考結果的學生,培養(yǎng)起幾個比較活躍的點,通過以點代面,使整個班級的學員的積極性和思維的活躍性完全調動起來。最后,有教師引領學生進行總結同時教師相應的做出補充。轉變課堂氣氛并不意味著教師越少講越好,也不意味著課堂的氛圍越激烈越活躍越好,這其中始終要有個度,一旦不能把握住這個度,就適得其反了。由于一些失敗的案例,致使一些教師認為新課改的一些要求不合實際,這是不對的,由上文我不難看出,其實很多時候是我們在方法的使用上不合理造成的。這就要求我們的教師在面對新課改的時候,要認真學習把握住核心精神,積極學習新的教學方法,積極向有成功經驗的教師取經,做到多學多看多思考。

4、轉變教學手段

3.1人對一個事物理解和記憶上的深度往往是要有聲有色的。也就是說,教學除了有聲,即教師的解讀還要有色,也就是要有圖有文字,所以,將多媒體引進到政治課堂上來的改革是必須的,也是現代教育所要求的。因為往往一個片段的視頻,在文字講述里面就需要很多文字來解說,那么過多的文字也只會給學生帶來疲勞。所以,在新課改的課堂上,就需要我們的教師多多運用多媒體技術來代替大量的文字解說。同時由于視頻是一個集合了有聲有色的片段,更能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和思維的活躍。便于教師在有限的時間激發(fā)學生的思考進而很快的理解該節(jié)課的教學點。長時間的解說,會讓很多學生在中途便很難跟著教學的步伐。所以,快速的激發(fā)學生的思維是關鍵。

3.2人的大腦和身體的存在是關聯(lián)的,不單單是大腦可以控制身體,身體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大腦的運轉。所以,政治教學還要嘗試著讓學生動動身體。只有身體動了,大腦才不會隨意轉動以至于走神。借助于新課改的大量實踐活動教學,安排豐富的教學實踐活動,讓學生能夠動起來,也會極大地增加學生的思考能力。同時由于是在行動,也就避免了枯坐時的胡思亂想,因為身體在有目的的行動中,大腦便不可能隨意的脫節(jié)。

科學的實踐活動和有效的管理,經常能夠帶來巨大的收獲。而對于一些教師在一開始按照課本的要求進行大量的實踐活動后,發(fā)現效果很差的原因是在整個的實踐活動中,缺乏有效地管理,以至于效果極差的原因。比如,要學生去做一個社會計劃生育的調查,教師雖然設定好了考察的項目,卻沒有做好對這個實踐活動的監(jiān)督和管理機制,以至于很多自主學習意識差的同學在走出教師視線之后,就放任自由了,然后隨意交回一個不知所謂的調查報告。所以新課改增加的課題是好的,關鍵是我們的監(jiān)督管理是否落實到位,我們是否做好了引導的這個角色。

結語:作為新時期新課改的政治教師,當前的教學要求已經不單單是要求理解和要學生掌握知識,還要培養(yǎng)學生具備終身學習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的能力。還要在教學中使學生具有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熱愛社會主義,繼承和發(fā)揚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傳統(tǒng)和革命傳統(tǒng),在學習中逐步的養(yǎng)成有創(chuàng)新精神、實踐能力、科學和人文素養(yǎng),有著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全新一代的全面素質人才。而作為新時期的政治教師,也要轉變教學的觀念,轉變教學的方法,積極的吸收新的教學模式,還要了解當代學生在接受教育時的思想動態(tài),及時做出相應的教學調整。

參考文獻:

第9篇:新課改優(yōu)秀教學案例范文

在新課標中,無論是課程性質、課程基本理念、課程思路設計都始終在強調“語文素養(yǎng)”的這一新觀念。而要培養(yǎng)高語文素養(yǎng)的學生,作為教學活動的實施者的語文教師,則應具備更高的語文素養(yǎng)。本文試從以下幾個角度對語文教師在新課改理念下應當具備的素養(yǎng)進行一些探討。

一.海納百川,活水清渠

常言道:要給學生一碗水,教師需有一桶水。教師作為傳道授業(yè)解惑者,首先得自己聞道而不惑,精通本學科的專業(yè)知識,對本學科的全部內容有深入的了解。知識是聯(lián)系師生精神世界的紐帶。語文學科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這就要求語文教師廣泛涉獵多學科知識,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以自身豐富的知識來贏得學生的喜愛和信任,發(fā)展學生的智力和能力。而當前這個知識爆炸的時代,學生接受知識和信息多元化的現狀,也對語文教師提出了新挑戰(zhàn)。語文教師不能只滿足于自己原來具備的專業(yè)知識,還應掌握現代社會飛速發(fā)展的文化信息,捕捉瞬息萬變的社會生活,與時俱進,為教學引進活水,奏響語文教學的時代強音。

以實際教學案例為例,在新增篇目《別了,不列顛尼亞》與《飛向太空的航程》的教學中,不僅要單純?yōu)閷W生傳遞民族自豪感,還應當引導學生關注當下社會和生活,放眼全國乃至游目世界,拓寬學生視野。

二.革故鼎新,標新立異

當前,為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的需要,守業(yè)型人才已不能承擔大任,我們必須培養(yǎng)創(chuàng)造型人才,創(chuàng)新是社會發(fā)展、人類進步的源泉。

根據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素養(yǎng)的需要,教師必須首先為自己在血液中注入“創(chuàng)新”因子。這種創(chuàng)新性落實在教學中就應該是文本理解的獨特性體驗。當前的大部分語文教師再學習能力正逐步喪失,過分倚重他人經驗和資料,從而出現虛假閱讀現象,而這種拾人牙慧的做法,只能使自己成為冷漠的說教者,喪失語文課堂的魅力。要重塑語文課堂魅力,切實發(fā)展成為有文化品位的老師,就需要大量、持續(xù)的閱讀。教師不能只滿足于原來已經具備的專業(yè)知識,而應熟悉掌握我們優(yōu)秀的文化積淀,避免不讀書現象發(fā)生。同時在閱讀的基礎上也要勤于思考,讓思想和思想在碰撞中擦出新的火花,在思考中積累,在思考中提高,在思考中放飛希望。真正做到學而思不罔、思而學不殆。

新課標要求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學生才是學習活動的主體。這種新理念正是新舊教學理念的分水嶺,它要求教師要為學生提供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促進學生均衡而有個性的發(fā)展。而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正是創(chuàng)新意識的具體體現。這就要求教師尤其是語文教師要更新教學觀念,由曾經的說教式課堂轉變?yōu)轶w驗性課堂,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究去獲得獨特的感受、獨特的思考和獨特的體驗,由語文的工具性為人文,讓語文獨具的人文美和審美性在探究學習中散發(fā)其魅力。

三.學高為師,身正為范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語文教師要想征服學生,使學生愛上語文,激情四射的人格魅力是其基石??鬃佑醒裕浩渖碚?,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教師的健康人格極大程度地影響著學生的人格健康,教師應當成為學生學習的典范。這就要求教師自身首先具備高尚的道德和良好的修養(yǎng),不斷反思自己的思想品德、行為作風、處世態(tài)度,以身為范。

在教學上,教師主要通過課堂來實施教育職能,實現教育目標。要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必須具備高超的語言技巧。否則,具備再好的內在素質,也無法通過語言的方式傳達給學生。教師要善于表現,善于言傳。而這就要求教師具備較高的語言素養(yǎng),平等、健康、準確、嚴謹、規(guī)范、生動、幽默、和藹……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創(chuàng)設的不同情境和不同的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用語,真正使學生如沐春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