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中西方的文化范文

中西方的文化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中西方的文化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中西方的文化

第1篇:中西方的文化范文

七年級英語教材中出現(xiàn)了“MynameisJimGreen.”這種交際用語,教師應該對西方的稱呼作些解釋。英語中多用名字直接稱呼對方,而在我國,人們第一次見面時大多會用尊稱,這是中西方文化的差異。中國人在分別時經常會說“慢走、走好”之類的話,若翻譯成英語就是“Pleasewalkslowly”則會使外國人到不解:“為什么要慢慢走?是不是走快一點就不禮貌?”而如果直接說“Thankyouforcoming”就很得體。這也是一種中西方文化的差異。

二、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外國文化修養(yǎng)

(一)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內涵

英語教材中蘊藏的西方文化元素很多,教師應該從單詞、短語、短文中進行挖掘。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將學生感興趣的西方寓言故事或名著,引入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在了解西方文化的同時,提高學習英語的興趣。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介紹西方的節(jié)日或其他資料,讓學生了解西方國家的節(jié)日和文化背景,如介紹感恩節(jié)、圣誕節(jié)的由來,復活節(jié)、萬圣節(jié)的風俗等,讓學生感受西方節(jié)日的氛圍,了解西方文化。

(二)營造文化氛圍,體驗語言環(huán)境

學生學習英語的困難在沒有具體的語境,因此,學校應加強教學設備的配置工作,教師可采用多媒體授課,利用繪畫、圖片等,或以外國電影、影像資料等來烘托課堂教學的氛圍,增加課堂教學的文化信息量,通過營造適宜的語言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

(三)講解文化差異,培養(yǎng)語言能力

漢語和英語具有明顯的差別,這與東西方間的文化差異息息相關。將中西文化進行對比學習是進行英語教學的一種手段。對文化差異進行比較能夠有效增強學生的文化敏感性,使學生在更好地了解我國文化的同時,對西方文化也有基本的了解。比如,人教版初中英語教材中,從西方的餐飲文化入手,將中西方的餐飲文化進行比較,使學生對西方的餐飲禮儀有所了解,也激發(fā)了學生強烈的學習欲望,使其想通過更多的方式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異。

三、如何在課堂教學中滲透中西方文化

(一)依托課堂教學,滲透文化意識

課堂是進行初中英語學習的基礎平臺,課堂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文化意識的主要途徑,英語教材的內容豐富,很多知識都涉及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因此,教師應該利用好教材資源,將中西方文化滲透到教學中。比如,初中英語教材中出現(xiàn)了“dollar”一詞,教師便可以拓展教學內容,講解西方國家的貨幣與中國貨幣之間的差別,通過匯率、單位和單復數形式的區(qū)別等,使學生加深對商店購物的認識,增強文化意識。因此,英語教師要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將西方文化融入到教學中,并引導學生搜集西方文化知識,提高學生對文化的觀察能力和理解能力。

(二)拓展信息渠道,了解西方國家的文化

文化滲透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單單依靠課堂教學還不夠,需要充分利用課外活動來開發(fā)更多的學習資源,因此,教師要收集相關英語文化的報紙、電影、小說等,讓學生了解西方國家的語言表達、文化傳統(tǒng)等。英語教學一定要以文化為基礎,不能單純依靠教材,要通過收集大量的文化資源,讓學生感受西方文化的語言環(huán)境,在輕松的氛圍中學習英語,了解正宗的西方文化。

(三)加深文化理解,弘揚中國文化

第2篇:中西方的文化范文

關鍵詞:初中英語 西方文化 差異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的學習,不僅僅是簡單的語法、詞匯的教學,主要是一門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這就要求學生在學習英語的同時,要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語言特點。對于初中英語的教學,一定要融合西方文化,將西方文化滲透于初中英語教學當中,讓學生通過文化的了解,激發(fā)英語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對于初中英語學習的理解更加容易、深刻、全面,而且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還能拓展知識面。

1 西方文化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必不可少。

首先,由于民族文化的不同,中西方文化存在很大的差異。語言作為文化的載體,對于各個民族不同的生活方式、價值觀的表達有所不同,中西方之間文化的差異會可能會使學生在學習初中英語的過程中對于語言的理解有所偏差。有時我們對于一些英語語句的翻譯,會很難理解,但是了解其中的語言環(huán)境后,就會覺得理所當然。因此,在學習初中英語的時候一定要結合西方的文化環(huán)境,理解起來會更加容易。

其次,將西方文化融入初中英語的教學當中,不但有助于學生對于英語語言學習的理解,而且能夠激發(fā)同學們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們通過異國他鄉(xiāng)的文化差異喜歡英語的學習,提升英語教學的課堂氣氛,而不是枯燥的詞匯、語法的背誦。要讓學生先去理解,再去記憶,提高初中英語教學的課堂效率。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升自己的語言能力,而不單單是為了考試去學習英語。

再次,隨著全球文化交流的廣泛拓展,了解西方文化的作用愈加凸顯,英語學習是學習西方文化的一個重要途徑,也是必然的途徑。初中英語教學中融入西方文化的環(huán)境也將成為一個趨勢,比如一些英文的文章、語句可能會更多地融入國外的文化特征,這樣對于學生語言能力的提升才會更加實際。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也可以盡可能多地引入西方文化的環(huán)境內容,以加深學生的理解能力,拓展學生對西方文化知識的理解。

最后,根據新課標的要求,教師在英語教學的時候,不但要教授學生英語語言的能力,而且要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操,讓他們了解中西方文化之間的差異,從而提升學生的世界意識。

2初中英語教學中中西方文化的差異。

英語教學的根本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將其作為一個語言交際的工具。僅僅學會英語的聽說讀寫是不夠的,要真正地能夠去運用它去交際。而在交際的過程中就需要我們去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差異。

最常見的也是我們最初接觸到的就是日常的生活用語,比如在平時的打招呼、互相寒暄、問候、稱呼等,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其表達的方式也有所不同。西方國家打招呼的用語常常是“Hello”、“How are you”等,而中國人往往會說“你吃過了?”、“你去哪兒?”,如果你以這樣的方式翻譯過來問外國人,他們往往會理解偏差,會感到茫然。中國人在寒暄的時候往往會問“你今年多大了”、“在哪里上班”等等,而在西方國家,個人的年齡、工作單位、婚姻狀況、地址等都屬與個人的隱私,是不能夠隨便問對方的,他們常常以健康、運動、天氣狀況等作為談論的話題,因此在交際的時候要特別注意其中的差異。在稱呼上中西方文化也有所不同,比如稱呼老師的時候有些人常常用Teacher加一個姓氏來稱呼,而西方國家稱呼其為Mrs、Miss。

中西方國家在平常的生活習慣上也有所差異。在日常生活中,西方國家的人常常會借用生活中的事物或者動物的特征來形容人的行為或特征,如英語中“You are a luck dog”,如果你直接翻譯的話可能是“你是一個幸運的狗”,會覺得是一句罵人的話,但真實的翻譯卻是“你真是個幸運兒”。中西方的思維習慣也存在差異,如漢語的表達主要是主動語態(tài),而西方人喜歡將行為、承受者或者結果作為敘述表達的視點,所以英語表達中會廣泛地使用被動語態(tài)。

然后就是在中西方的節(jié)日方面有著顯著的文化差異,除了New Year’s Day是中西方國家都有的節(jié)日,中西雙方還各有獨自的節(jié)日,比如中國的春節(jié)(the Spring Festiva1)、端午節(jié)(Dragon Boat Festival)、中秋節(jié)(Mid-Autumn Festival)、七夕節(jié)(Tanabata festival)等,以及西方國家的愚人節(jié)(April Fool's Day)、情人節(jié)(Valentine's Day)、圣誕節(jié)(Christmas Day)、感恩節(jié)(Thanksgiving Day)等。中西方在不同的節(jié)日里的風俗習慣也不同,學生在學習英語知識的同時也要了解中西方國家節(jié)日文化的差異。

3 初中英語教學中西方文化的滲透措施。

對于初中英語的教學,首先要明確其教學目的,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而不僅僅是詞匯的背誦與語法的應用,英語的教學不是為了考試而教學。因此,教師的教學觀念要轉變,平時的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學生的英語社交能力,需要注意西方文化對英語教學的滲透作用。

其次,教師要注重英語教學的教學方式,可以多引入多媒體教課方式,展開一些西方文化知識的了解,進而增加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以及對國外文化的認識,使學生能夠將西方文化與英語學習相融合,以提高自己的語言交際能力。

4 小結。

西方文化的滲透在初中英語教學中起到很大的作用,跨文化交際意識的強化是英語教學的必然趨勢。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重視中西方文化的差異,通過西方文化的滲透來教學初中英語,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拓寬他們的知識領域,促進他們對于英語語言的理解能力以及認識到英語學習的根本目的。

參考文獻:

[1] 吳靜寒,趙飛.英語教師該如何實現(xiàn)英語教學中文化的滲透[J].時代文學,2010,(10):112-114.

第3篇:中西方的文化范文

中西文化作為世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各自包含著豐富的內容,具有鮮明的特色。本文首先對中西文化的基本概況進行了闡釋和說明,并且從幾個方面進行了對比找出兩者差異所在。我們應該把握中西文化各自的優(yōu)勢,找到互補之處,在中西文化交融之中推動我國社會的進步與發(fā)展。

一、中西方傳統(tǒng)文化概況

(一)中國傳統(tǒng)文化概況

中國傳統(tǒng)文化是以中華民族為創(chuàng)造主體,在中國大地上形成和發(fā)展起來的,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的,影響了整個社會歷史的,較為穩(wěn)固而又具有動態(tài)特征的物質文化和精神觀念文化的總和。[1]中國特殊的地理環(huán)境使得中華民族在區(qū)域位置上比較獨立,但在文化上形成了強大的向心力,使得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具備內聚性,與此同時,中國遼闊的地域又使得各種文化的構成因素有較大的回旋余地。從地理環(huán)境來看,復雜的地形和多樣的氣候使得中國文化呈現(xiàn)出多元化和互補性;從物質生產方式來看,我國自古就是一個農業(yè)大國,農業(yè)生產固有的特征,即相對封閉的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產生了與之相適應的具有相對封閉性特點的文化;在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悠久歷史中,無論戰(zhàn)亂紛爭,政權更迭,其主流仍是中華民族的統(tǒng)一性和整體性,使得中華文化具有了穩(wěn)定性和延續(xù)性。但是我們也必須意識到,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形成和發(fā)展基本上是在漫長的封建社會中進行的,被深深的打上了封建社會的烙印,既厚重、質樸、進取,也包含著因循守舊、安于現(xiàn)狀的弱點。

(二)西方文化概況

西方不僅是一個地理概念,也是一個文化概念和政治概念。作為世界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西方文化,其源頭主要有兩個:古希臘羅馬文化和古希伯來文化。古希臘羅馬文化是一種具有世俗精神的文化,在思想、科學、藝術、歷史等各方面取得了令后世側目的成就。中世紀以來,以希伯來宗教理想為核心的基督教文化占據了主導地位,標志著西方社會開始從古典奴隸制向中古封建社會邁進,影響了整個西方文明的發(fā)展進程。當時宗教神學占據主導地位,控制著思想文化領域,后來,世俗精神和宗教精神相互沖突和融合,文藝復興階段形成。文藝復興后的兩百年間,世俗文化與宗教文化始終處于矛盾的沖撞之中,彼此相互撞擊和融合的本文由收集整理結果就是形成了西方近代文化。

二、中西文化的差異

(一)儒道兩家的思想傳統(tǒng)與基督教的宗教情結

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儒家、道家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與中國古代傳統(tǒng)社會的歷史狀況和文化特點相適應,對國民的思想滲透非常深刻,給予中國的歷史和文化的發(fā)展以重大的影響。儒家思想經過不斷的豐富和發(fā)展,其核心仍是一脈相承的。先秦儒學提出了以仁為核心,以禮為規(guī)范的理論架構,其核心是“仁”,包含極為豐富的政治和倫理內涵。在政治上,主張實行“王道”和“仁政”,要以德治國;在自我修養(yǎng)方面,嚴于律己,寬以待人;在傳統(tǒng)教育中,德教為先,育人重德。另外,儒家的其他思想諸如重義輕利的義利觀,民本思想和君權至上的思想也對我國的發(fā)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以老莊思想為核心的道家思想也對于中國文化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儒道互補,對我國文化的發(fā)展增加了豐富的內容。

多個世紀以來,作為西方文化主流的基督教一直左右著西方人的道德理念,使其成為一種人道主義精神,起到了一定的道德作用。宗教精神則是以信仰為基礎,以神人合一的人格精神為指導和召喚的道德使命。西方文化有著深厚的宗教傳統(tǒng),宗教精神滲透到西方思想文化的各個方面,特別是與西方的倫理道德觀念有著密切聯(lián)系?;浇涛幕紫仁且环N信仰體系,代表著一種道德價值觀念,其核心是拯救意識與博愛精神。[2]這種精神境界作為宗教精神的真諦和精華滲透于西方文化的血脈中,使得宗教作為一種信念去培養(yǎng)和啟發(fā)人的感情,協(xié)調了人際關系,穩(wěn)定了社會秩序,營造了良好的道德風尚,在歷史上起到了積極進步的作用。但是在中世紀時期,教會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宗教禁錮了科學、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發(fā)展,到處充斥著愚昧和野蠻,文化成為宗教的附屬品。文化的發(fā)展緩慢又反過來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中世紀社會歷史的發(fā)展進步。

(二)天人合一與駕馭自然

中國文化相對重視人與自然的和諧統(tǒng)一。“天人合一”的思想內容十分豐富,總體上強調的是人與自然的和諧統(tǒng)一,包括人的道德觀念與自然理性的一致,人的行為和自然運行的統(tǒng)一兩個方面,體現(xiàn)人與自然界萬物的息息相通、和諧交融,強調天、地、人、物各安其位, 融洽相處。[3]盡管不同的思想家和哲學流派對天人關系的理解和追求不甚相同, 但它們在相對互補、融合與發(fā)展中所呈現(xiàn)的天人合一思想的主導傾向是清楚的, 其終極觀點都是一致的,即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和諧。

作為海洋文化的西方文化形成了一種謀求駕馭自然、征服社會的精神。西方文化也認為人是自然界長期發(fā)展的產物,但認為自人類出現(xiàn)以后, 人不僅應當獨立于神,而且獨立于自然,人與自然分為兩極并且被嚴格地區(qū)分開來,主要從人與自然對立的立場來考慮人與自然的關系,把人看成是主體,把自然世界看成是客體,認為提倡認識自然世界,并改造、征服自然,從而發(fā)展出科學理性精神。即使是宗教與神學統(tǒng)治下的歐洲中世紀黑暗時代,也遏制不住伽里略、布魯諾等科學家對大自然、對知識和真理的探索。

(三)家族本位與個人本位

與中國傳統(tǒng)的自然經濟相適應,產生了家族本位意識,強調個人的存在與發(fā)展必須同整個社會、整個家庭的存在與發(fā)展統(tǒng)一起來。從家族本位出發(fā),中國文化強調群體和社會意識,個人利益應該服從社會整體利益,個體的欲望和價值以群體的欲望和價值為轉移,個體的利益和需求通過整體的發(fā)展來滿足。中國傳統(tǒng)文化重視倫理本位和道德至上具有兩重性。以血緣關系為基礎的宗法制度,對于我國的社會結構和意識形態(tài)產生了很大影響,使人們認識到家庭是社會關系的紐帶,由家而國、家國一體,進而重視個人對家庭的職責和對社會的義務,這對于家庭和睦和社會穩(wěn)定有積極的作用。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泯滅了人性,束縛了人們民主思想的發(fā)展,壓抑了個人的自我意識,忽視了個人的權益,萎縮

了民族的進取精神。

西方文化則奉行個人本位,以個體的人作為社會的核心,以自我為中心,重個人、重競爭、注重人的人格和尊嚴。這種個性開始于古希臘時代,經過文藝復興時期得到比較充分的發(fā)展,成為西方國家一種典型的文化形式。其個人本位思想滲透到社會生活各個方面。個人本位的價值觀,在西方文化中有著具體表現(xiàn),正如美國的《獨立宣言》所講的,人生而平等,上帝賦予他若干不可剝奪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命權、自由以及對幸福的追求。[4]

三、中西文化的交融

(一) 中國文化的西傳及影響

中國文化基本上是一種開放型的文化,不是保守的、封閉的,其發(fā)展過程本身就證明了它的開放性。中國文化的發(fā)展過程,不僅僅是中華民族各族文化融合的過程,也是與異質文化交流的過程。它對域外文化具有強大的兼容力,以漢族文化為主體,融合了境內各少數民族文化,又兼容了外來的文化。中國文化自它產生之日起,就不斷向四周擴散。中國文化向西方傳播最早的是物質文化。從公元前138年張騫出使西域,正式開辟通往西方的道路,經過東漢時期班超班固父子的苦心經營,絲綢之路成為連接中西方的陸路通道。大量的物品沿著絲綢之道,經過安息、埃及等地,源源不斷流向西方,直至羅馬。隨著中國絲貨等物品長期大量的流入,中國的養(yǎng)蠶、絲織技術也開始向西方傳播。唐宋時期和元代,由于中西方海路的開辟和蒙古軍對西方的軍事征服,中西人員往來頻繁,中西關系更加緊密,形成中西文化的交匯。[5]這個時期西傳的中國文化,除了物質文化外,主要是中國的科學技術,特別是中國的“四大發(fā)明”傳入了西方。馬克思就曾經說過:“在歐洲火藥、指南針、印刷術-這是預告資產階級社會到來的三大發(fā)明.火藥把騎士階層炸得粉碎,指南針打開了世界市場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術則變成新教的工具,總的來說變成科學復興的手段,變成對精神發(fā)展創(chuàng)造必要前提的最強大的杠桿。”哥倫布、達伽馬、麥哲倫開辟的歷史性的航行對中西海路交通產生了突破性作用,使中西文化交流又進入了一個新時期。這個時期傳入西方的中國文化主要是中國古代的哲學思想、理論觀念。中國文化的西傳,使許多歐洲人認識到西方文化并非世界上唯一最早的文化,特別是中國哲學思想傳入西方,成為西方某些啟蒙思想者同基督教文化進行斗爭的思想武器。

(二) 西方文化的東漸及其影響

與中國文化西傳和對西方的巨大影響不同,西方文化對中國文化的吸收完全取決于中國文化魅力和西方文化發(fā)展的內在要求。但是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西方文化傳入中國除了加速了中國近代化的進程,也不可避免的給中國帶來了嚴重的災難和挑戰(zhàn)。

第4篇:中西方的文化范文

相較于西方音樂文化,中國音樂文化擁有更為深刻的底蘊,這種結果是民族與文化的差異所造成的。西方音樂以深刻程度來體現(xiàn)其深度,而中國音樂的突出特點是深邃,相較于西方音樂思維中表現(xiàn)出的思想、觀念、情感以及彰顯的主題,中國音樂更多的是體現(xiàn)一種自身對音樂的領悟,通過聆聽后的直觀感受去描述音樂,更具有主動性和多樣性。靜態(tài)的、明細的、固定的訴諸理性的觀念是西方音樂的主題,而游移不定含蓄神秘的中國音樂則更具有動態(tài)美感。它不可以訴諸理論觀念,悟性以及感覺才是主題之外的審美特點。該書對中西方音樂文化做了透徹清晰的對比,開篇闡述了中西方音樂分析比較的開端及發(fā)展現(xiàn)狀:首先分析了王光祈的比較音樂學觀點,這也是中西方音樂比較學中的代表作,作者將這部作品的整體脈絡以及核心內容闡述明了,也為讀者對中西方音樂的了解掌握鋪好了路,并在這一節(jié)后附上了德國比較音樂學創(chuàng)始人――霍恩博斯特爾和施通普夫的觀點思想,也是對初讀者的一個思想啟蒙;其次又對王光祈的《聲音心理學》進行了概述,這是上升到理論的高度對音樂進行剖析,以加深讀者對音樂的理解,并附上了德國科學家赫爾姆霍茨的觀點學說;再次闡述了“慢憚”音樂機器與“奧加農”的比較分析,并附上新都寶光寺的歷史簡介;最后詳細闡述了中西方音樂機器文化背景之比較,東西方音樂的相遇――融合與分立,西方學者對東方音樂的新觀察。這幾節(jié)內容則將本書所述內容的背景情況呈獻給了讀者,只有熟悉了中西方音樂文化才能進行分析比較。

中西方音樂從體裁的角度出發(fā),許多西方音樂都沒有音樂標題,這也是我們經常談論到的早期純音樂,被人們所熟知的交響樂、協(xié)奏曲等,以體裁直接命名這樣的命名方式是西方音樂界的一大特色――脫離具體作品的標題而獨立存在。而中國社會從古至今,帶有文字性質的標題是中國音樂的特點,中國音樂沒有形成任何一種純音樂題材,這也是它與西方音樂的區(qū)別。中國音樂對音響的效果一直采用回避的方式,在組織樂曲方面,西方向來是以主調音樂為主的,容易忽略掉重復音調,這樣便形成了主旋律占據絕對主動的音樂形式,不太注重復調音樂。而中國音樂則大多采用橫向線條的延伸、展開,旋律悠揚,絲絲入心,這也是西方音樂難以達到的效果。

而從使用的樂器出發(fā),中國的樂器結構簡單,因為大多數的中國音樂都以單旋律為主,大多不能演奏和聲。琵琶、笙簫、嗩吶、揚琴等中國樂器多以“絲竹”為主要題材,在古代,也被稱為絲竹之聲,柔和細膩是其突出特點。而西方古典音樂大多以和聲為主,因此,樂器大多擁有復雜、精細的結構,不僅能夠演奏和聲,而且音色豐富、音域廣泛,具有極強的表現(xiàn)力。如:鋼琴、吉他、薩克斯、小號等樂器,都是這一類型的代表。中國音樂大多采用小型合奏的形式,單獨的幾樣樂器相互搭配融合,能夠產生獨具特色的樂器效果。西方人的思維發(fā)散性更強,他們善于將情感外露,因此在音樂的廣度上就更勝一籌。而中國人則擁有更強大的綜合性思維,能夠在細小的音樂范圍之內展示豐富的內涵。

第5篇:中西方的文化范文

[關鍵詞]經濟全球化;電影;中外文化交流;翻譯;文化差異

在21世紀,經濟全球化不只是局限在市場經濟中,還滲透到人們的社會生活的各個角落。作為一種世界性的藝術,電影在各國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也日漸凸顯出來。而隨著西方電影的引進,尤其是美國電影的進入,讓我國的電影翻譯工作受到了人們廣泛的關注。電影是將多種藝術手段融為一體,傳播文化,抒發(fā)感情,展現(xiàn)出社會形形的文化生活,讓觀眾在精神上得到享受。隨著各國家地區(qū)人民文化交流的頻繁,電影翻譯起到的文化傳遞的作用是十分明顯的。由于每部電影都承載著原國家的民族文化內涵,因此在電影翻譯中我們經??梢钥吹轿幕町惖捏w現(xiàn)。所以我們要盡可能地保持原國家的語言與文化,要盡量翻譯出原文的內涵,并且被我國觀眾更好地理解,而這些是我們翻譯工作者所面臨的一大挑戰(zhàn)。

一、全球化背景下中西方文化的審視

隨著全球一體化的趨勢加強,許多研究學者都提出了“和而不同”的國家相處原則,也就是說不同地區(qū)的民族可以堅持著自己民族的特征與習慣,但是又不能相互獨立存在。曾經以色列學者提出的社會多元化理論詮釋了這種民族文化共存的局面,認為全球的文化能夠相互交叉與部分重合,具有相互依存的關系。

由于我國是一個具有多民族的文明古國,傳承著幾千年的文化,在世界文化之林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但是在清朝末年,清政府推行閉關鎖國政策,讓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在被動的局面下與西方國家的文化頻繁交流。清政府通過翻譯來與西方國家進行文化交流,斯皮瓦克說過,“如今的后殖民評論家難以回避的兩大難題:既要去擺脫了傳統(tǒng)西方模式的影響,還需要達到非邊緣化的目標,那么西方國家的惟一選擇就是通過自身的語言與西方的解構策略來減少西方殖民主義國家的文化霸權。

不管是各民族之間的邊緣文化抑或是中心文化,在如今的全球一體化的背景下,各民族都存在著互相交流與溝通的需求,這是發(fā)展民族文化的惟一途徑。新時期許多西方國家將自己的文化侵入中國,這對我國傳統(tǒng)民族文化進行了猛烈的撞擊。而在中西方文化碰撞的局面下,翻譯工作也成為兩種文化交換的重要途徑,例如漢語中出現(xiàn)的許多外來詞匯,可口可樂(Coca cola)、貓(modem)、模特(model)等,涉及各種領域。

美國文化學家Gutt的翻譯理論認為,翻譯能夠依靠“不同語言的相似性”,然而我們在翻譯中的許多語言并沒有太多的相似性,差異的地方偏多,所以研究學者認為,如果直接翻譯來保存源語言中的全部語言特征的結果就是“保存源語言特征來讓翻譯者為讀者引導原來交際者想表達的交流線索”。

二、電影翻譯中的文化差異特征

隨著電影藝術的發(fā)展,電影翻譯工作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而翻譯的主要任務就是能夠忠實地去表達原來電影中的內容與內涵。而新時期中西方大規(guī)模的電影文化交流趨勢也讓我國的電影翻譯工作面臨了巨大的挑戰(zhàn),電影翻譯是否恰當得體,能否讓觀眾們容易理解電影內容顯得十分重要。而中西方國家觀眾的不同審美觀念直接影響了翻譯工作的形式,電影的翻譯工作不只是普通的文學翻譯,而且是一種藝術的再創(chuàng)造過程。我們要針對觀眾來再現(xiàn)原電影的審美效果,并且符合接受國觀眾的審美理念與文化特征,進而獲得最佳的審美效果,讓觀眾流連忘返。

(一)電影中的審美價值及特征

人們的審美活動包括思維、情感等多種活動,而電影翻譯作為電影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與審美也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翻譯工作就是審美活動,包含了一定的審美價值。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導致兩地區(qū)的受眾也存在著一定的審美差異。中國傳統(tǒng)文化是以無為本,認為一切美感都是與生活相聯(lián)系的,美學理念是從生活中提煉出來的,人們在生活中就能提煉出美感。而西方國家是以有為本的,認為審美是要在生活之上,與社會生活具有明確的界限,而這種審美理念是中西方文化存在差異的核心之處,我們應當去把握住這種精髓來研究電影翻譯工作。

在我國20世紀80年代初期上映的英國電影Red Shoes被翻譯成《紅舞鞋》,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英國的一個跳芭蕾的女孩難以對事業(yè)與愛情做出正確的選擇,只得選擇結束生命的悲劇。雖然我國翻譯工作者翻譯成《紅舞鞋》,能夠準確地翻譯出電影名稱,但是卻難以看出深刻的寓意。到了80年代后期,人們將Red Shoes翻譯成《紅菱艷》,翻譯者將英國女演員的紅色的舞鞋比喻成為我國受眾都知道的紅菱,因為紅菱雖然生活在污濁的泥塘中,但是卻冰清玉潔,嬌艷動人,尤其是紅菱彎彎的角,就像是我國古代女性悲慘的三寸金蓮,而這與電影主題不謀而合,可以說《紅菱艷》比《紅舞鞋》更加能夠體現(xiàn)出這部電影的內涵與意境美。風靡一時的美國電影Home Alone被我國翻譯者翻譯成為《小鬼當家》,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小鬼是大人對孩子的昵稱,表現(xiàn)出大人們對聰明伶俐、智勇雙全的小孩發(fā)自內心的喜愛,而電影中敢與歹徒斗智斗勇的小歐文正是符合小鬼的形象?!爱敿摇敝傅氖且粋€人能夠領導全局,而電影中的小歐文一個人在空蕩的房間中與兩個歹徒斗智斗勇,就像是一個勇敢的大當家的形象。所以電影《小鬼當家》將名稱與內容統(tǒng)一起來,并且蘊含了我國豐富的文化內涵。

電影藝術是生活的再現(xiàn),因此電影名稱也包含了許多民族文化元素,我們需要遵循審美原則與文化原則,在翻譯工作中盡可能地還原原國家的文化信息,并且用最為貼切的形式來對受眾傳遞。如今電影翻譯工作作為新的文學藝術形式,用自身獨特的審美理念讓更多的優(yōu)秀的電影跨出國家的界限,讓全世界的觀眾享受了視覺的盛宴,推動了全球的電影藝術發(fā)展。

(二)翻譯工作的表達差異性

中西方文化的差異還表現(xiàn)在人們的表達與思維方式方面,中國人注重句子之間的意合,靠詞語的順序來表現(xiàn)內容;而西方國家的人們注重句子的形合,語句的結構嚴謹,具有較強的邏輯性。曾經著名的翻譯學家傅雷說過,“中國人與西方人的思維形式具有基本的分歧,中國人習慣綜合考慮問題,重視語句的暗示、歸納與含蓄,而西方人注重分析,唯恐語句中缺少邏輯性”。雖然中西方的語句中都是基本的主謂賓結構,但是由于不同國家的思維差異性,所以在基本的句子結構形式上存在著巨大的差異。我們可以看到英文語句的結構緊湊,詞語之間的關系都會明確地表達出來,會使用較多的銜接詞語。而漢語的句子多數簡單明了,句子松散。動畫電影《花木蘭》詞就具有這些特征:

1.Guard:Were under attack!Light the signal!有人偷襲,快點烽火。

2.Guard:Now all of China knows youre here.全中國馬上傳遍了警報。

電影中的臺詞十分簡單,表現(xiàn)出故事情節(jié)的緊迫感,句子中“我們遭到了襲擊,馬上點信號!”被翻譯成“有人偷襲,快點烽火?!狈g成這種四字的短語,并且加上了“快”字,突出了現(xiàn)在情況的緊急,并且讓詞句節(jié)奏對稱,而且將信號翻譯成烽火,讓我國觀眾迅速理解。在句子2中,如果我們按照英文直譯成“現(xiàn)在全中國都知道你來了”就顯得力度欠缺,并且難以符合士兵堅毅勇敢的特點與形象,所以翻譯成“全中國馬上傳遍了警報”就顯示出果斷的語氣,并且符合電影表現(xiàn)的內容,還符合漢語的特征。

(三)電影翻譯中不同文化的差異性

不同的語言都具有一定的文化內涵與背景,承載了這個國家地區(qū)的民族文化,許多地區(qū)的語言都具有一定的文化信息,而不同地區(qū)的人們很難去理解其他地區(qū)的語言,所以我們正確翻譯帶有地區(qū)文化的語言信息就成為電影翻譯工作的核心任務。由于不同國家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習慣,而這些不同的習慣都直接影響到語言的使用方式,中西方觀眾存在著文化方面的差異,所以我們翻譯工作者要盡可能地幫助觀眾去理解電影中蘊涵的文化元素。英國電影《魂斷藍橋》在片頭出現(xiàn)這樣的配音:

Announcers Voice:At 11:15 this morning,the Prime Minister,speaking to the nation from Number Ten Downing Street,announced that Great Britain is at war with Germany.

翻譯1:廣播員聲音:在今天上午十一點一刻,首相在唐寧街十號對全國群眾發(fā)表了講話,宣布了英國與德國正處于交戰(zhàn)的狀態(tài)。

翻譯2:廣播員聲音:在今天上午十一點一刻,首相在英國首相府邸唐寧街十號對全國群眾發(fā)表了講話,宣布了英國與德國正處于交戰(zhàn)的狀態(tài)。

我們可以看出,第一個翻譯能夠翻譯出原來電影畫外音的表面意思,但是對于唐寧街十號并沒有進行背景性的補充說明,許多中國觀眾不了解英國文化就會莫名其妙。而翻譯者在第二個翻譯中對唐寧街十號進行了地理文化的補充,讓觀眾們了解到唐寧街十號指的是首相府邸,就能夠更方便地理解電影內容。

三、結語

由于不同國家社會文化的差異,所以在電影翻譯中必定會受到不同文化的制約,因此在電影翻譯中會深深印上社會文化的烙印,凸顯出中西方文化差異。而在這種激烈的文化碰撞中,記錄了社會的變遷與傳統(tǒng)文化的發(fā)展與傳承。當前我國電影事業(yè)也在不斷地發(fā)展,西方諸多優(yōu)秀電影也不斷引入我國,因此會帶來更為激烈的文化差異的撞擊。我們翻譯工作者要融合兩種不同的文化,立足于我國民族的獨特思維方式,在理解外國電影中的文化后與我國傳統(tǒng)文化相融合,才能夠做好具有藝術性的電影翻譯工作。.

[參考文獻]

[1] 張穎,劉軍艷.淺談電影字幕翻譯策略——以電影《臥虎藏龍》為例[J].電影文學,2010(20).

[2] 蘇玉霞.分析《紅樓夢》回目中兩個譯本的歸化與異化[J].文教資料,2010(02).

[3] 王登文.改寫·批判·重構——從“硬譯”看轉型期魯迅對中國新文化建構的探索[J].作家,2010(06).

[4] 楊苗苗,趙玉閃.電影字幕中文化因素的翻譯[J].中國電力教育,2008(19).

[5] 汪瑩.試從“歸化”和“異化”論《必須重視城市街道商店和單位名稱的翻譯》和《再談城市街道商店和單位名稱的翻譯》的翻譯[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10).

[6] 楊惠瑩,劉蔚馨.從翻譯的審美體驗角度談詩歌翻譯中文化形象的轉換——兼評李清照《聲聲慢》英譯文[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6(12).

[7] 秦楠.淺析《京華煙云》中的異化翻譯策略[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04).

[8] 許建平,張榮曦.跨文化翻譯中的異化與歸化問題[J].中國翻譯,2002(05).

[9] 劉輝修,王衛(wèi)利.電影字幕翻譯中文化過濾現(xiàn)象探析[J].現(xiàn)代語文:語言研究版,2010(07).

第6篇:中西方的文化范文

關鍵詞: 飲食 中西方文化 差異

引言

飲食是文化的載體之一,不同的飲食反映著不同的文化。隨著中西交流的日益頻繁,全球一體化進程的不斷深入,了解中西飲食文化的差異,有助于中西雙方的文化交流,不僅能提高跨文化交際的成功率,而且能避免因不當的方式或行為造成的誤解與交流障礙。

中國歷來講求“天人合一”,“水融”,西方社會一直強調“天人對立”,“人定勝天”,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必定造成兩種完全不同的飲食文化。

一、息息相關VS生存所需

飲食與中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中國人向來視“吃”為頭等大事。中國人打招呼的首選就是“吃了嗎?”。小孩滿月要吃滿月酒,周歲要吃抓周宴,結婚要吃喜宴,生日要吃壽宴,就連過世也要吃??腿藖砹艘语L洗塵,客人走了要餞行,首選當然還是吃。搬家要吃,升遷要吃,離職還是吃……通過吃,可以交流信息,在觥籌交錯之間表達歡迎之情、恭賀之意與惜別之緒,甚至情感上的波折也能通過吃來平復。

孔子在《禮記》里講:“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彼^飲食,就是民生問題。在中國人看來,飲食不僅可以用來維持生存,而且可以用來維持健康。這種對“吃”異常的執(zhí)著,在中國人的文化當中也有相當的體現(xiàn)。中國的很多成語典故都離不開“吃”或與吃相關的詞,例如,“寅吃卯糧”、“爭風吃醋”、“坐吃山空”、“癩蛤蟆想吃天鵝肉”、“吃不了兜著走”、“好漢不吃眼前虧”,等等。中國人常把職業(yè)比做“飯碗”,將嫉妒說成“吃醋”,輕而易舉被形容為“小菜一碟”,經常發(fā)生的事情或情形被稱為“家常便飯”中國人什么都可以用“吃”來形容,不管是精神的還是物質的,就連看不見摸不著的風也可以“吃”,最形象的例子莫過于“喝西北風”。中國歷代的文人騷客常常將吃喝入詩,坡就寫下“無竹令人俗,無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筍燜豬肉”、“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日啖荔枝三百顆,不妨長作嶺南人”等膾炙人口的詩句。

在西方人的眼里,吃飯僅僅是滿足生理所需。西方人對待飲食,首先講有什么營養(yǎng),能產生多少能量,完全是把飲食當做一門科學。在他們看來,吃飯,僅僅是作為一種生存手段和交際方式。西方人將人的需求劃分為從低級到高級五個不同的層次,飲食需求就位于第一層次,在其之上的需求分別有安全、情感、尊重和自我實現(xiàn)的需求。西方人將“吃”看做是對機器添加燃料,保證其正常運行,只要在吃過以后能夠保持身體健康,能夠抵御疾病,其他就不重要。吃對于西方人來講只是為了維持生命所需。

二、隨意隨性VS科學規(guī)范

中國飲食文化非常注重“美味”。在中國的烹調中,對美味的追求沒有最高只有更高。中國人在評價一道菜時,往往會說這道菜“好吃”,或是“不好吃”,然而何為“好”,何為“不好”則很難下定論。這說明中國人對于美味的追求是一種難以言傳的“意境”,即便中國人常用“色、香、味、形、器”界定這種“意境”,也很難把握。

同樣的一道菜,不同的烹飪者會做出不同的味道,甚至是同樣的一道菜,相同的烹飪者在不同的場合不同的時節(jié)烹調,也會有所不同。例如,冬季需要味道濃郁,夏季則考慮清淡爽口,婚宴須色彩斑斕,喪宴則忌諱紅色,等等。此外,烹飪者還會根據自己的臨場變化隨性發(fā)揮。同時,對食品加工的隨意,成就了中國龐大的菜譜。食材的豐富,加工方法的多變,調味料的多樣,以及烹調手法的繁雜,再加以組合,就變成成千上萬種的菜肴。如“餃子宴”、“全羊宴”等都體現(xiàn)了中國飲食文化的隨意隨性所派生出的無窮創(chuàng)意。

西方的飲食就顯得很規(guī)范科學。西方人注重飲食的科學與營養(yǎng),因此在烹調時都嚴格按照科學規(guī)范行事。遍布全球的洋快餐“肯德基”、“麥當勞”,無論是在哪里,他們的食品味道都沒有太大分別,全因其嚴格按照規(guī)范化的烹調要求,調料的添加精確到克,烹飪時間精確到秒。在這樣的高規(guī)格下,要求烹飪者不能有任何隨意與創(chuàng)新,就如同機器一樣嚴謹。

再看中西菜譜,可以發(fā)現(xiàn)中式的隨意性和西式的嚴謹性。中式菜譜中涉及材料及調味料的用量都會用一些比較模糊的詞,如“一些”、“少許”、“適量”等,談及食材的制作流程,則常會出現(xiàn)“放入滾油中”,“炸至微黃色”,“焯水少時”等字眼。西式菜譜,則讓初學者很有頭緒,菜譜中不僅詳細記錄了用材的分量,就連烹調的時間也很精確,讓操作者只要按部就班,就能制作出像樣的西餐。

三、和合團圓VS個性分別

臺灣地位國學大師錢穆先生曾說:“文化異,斯學術亦異。中國重和合,西方重分別?!贝艘晃幕卣饕搀w現(xiàn)于中西飲食文化之中。

中國人一向追求“和”與“合”為最高境界。中國飲食強調“五味調和”,指在烹調過程中在重視烹調原料自然味道的基礎上,要用陰陽五行的基本規(guī)律指導調和,該調和要合乎時序,注意時令,最終結果就是要味美適口。中國人之所以把做菜稱為“烹調”,就是因為這意味著我們歷來是將烹與調合為一體的。美味的產生,在于調和。中國人烹調不是“1+1=2”那么簡單。不用說是繁復的宴會菜肴,即便是最一般的家常菜,也必須講求葷素搭配,將各種材料混在一起,放入鍋中或炒、或煮,或煨,或燜,同時在制作過程中適當添加調味料,或攪拌,或翻炒,最后出鍋放入器皿中,不同的食材已經完全融合。

細觀西方的烹調方式,則會發(fā)現(xiàn)地道的西餐,除了“羅宋湯”是多種食材混合烹煮外,幾乎都會是一大塊肉(牛肉、羊肉、雞肉或魚肉等),配上幾個土豆,幾片菜葉或番茄,雖然同放在一個盤子中,卻是互不相干、“各自為政”的,只有等咀嚼下肚,才會在腹中融合。調味的佐料也不是在烹調過程中加入,而是現(xiàn)吃現(xiàn)加的,即使現(xiàn)在受到了中菜的影響也開始注重調味了,但仍然是分開的工序,先把食物弄熟了,再加上味道。這些都體現(xiàn)了中西方文化“和合”與“分別”的根本差異。

結語

中西飲食在諸多方面存在各式各樣的差異,這些差異都能在文化中找到根源。當然,這些差異都具有相對性,幾千年來的東西方文化的交流促成中西方的飲食文化的不斷融合。目前,全球化趨勢日益明顯,跨文化交際日益頻繁,使多樣性的飲食文化增強了互補性和兼容性。同時,這類的交流,會使得世界的飲食文化更加豐富多彩,最大限度地促進人類的健康發(fā)展。同樣,中國飲食也會在中西方文化的交流碰撞中不斷完善發(fā)展,推陳出新,永遠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促進中華飲食在全世界范圍的傳播與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南懷瑾.論語別裁[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

[2]南懷瑾.孟子旁通[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

[3]趙紅群.世界飲食文化[M].北京:時事出版社,2006.

[4]林語堂.生活的藝術[M].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5]陳治安,等.跨文化交際學理論與實踐研究[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05.

第7篇:中西方的文化范文

關鍵詞:語言;中西方文化差異;英語教學;電大

語言是人與人之間交流最重要的方式,同時也傳遞著獨有的文化內涵。各種復雜因素的共同作用,比如歷史條件、地理環(huán)境以及社會環(huán)境等方面的差異,使中西方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往往過于重視語言方面的知識,而忽視了中西方文化差異的教育,導致大學生將英語講成并不符合英語習慣用法的“中式英語”。這種脫離了文化背景和語言環(huán)境的英語很難真正達到溝通交流的目的。所以,要想學好英語,教師就必須讓大學生了解英語這門語言形成的文化背景,提高大學生的實際交際能力,使語言恰當得體,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交流。

一、中西方文化差異在語言中的具體表現(xiàn)

(1)價值觀差異。價值觀差異使中西方形成了截然不同的語言表達方式:西方人個性張揚,中國人則謙虛恭謹。受西方人文思想的影響,西方人崇尚個性的自由和解放,注重人生價值、自我價值的實現(xiàn)。在取得榮譽或者是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目標時,他們會非常開心地與人分享并期望獲得所有人的祝福。他們甚至會興奮地大喊:“Congratulationstome!Iwonthefirstprize!”同時,他們對他人的優(yōu)點或成績也不吝贊美之詞:“Oh!Lookyou!Youaresobeautiful!”面對他人的贊美,西方人一般會坦然接受并回之以“Thankyou”就可以了。而中國人受幾千年來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比較推崇中庸思想,視謙虛謹慎、低調內斂為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當中國人面對他人的贊美時,往往會回答“沒有,沒有”“還行”“一般”等謙遜之詞。在與西方人交流的時候,這種中國式的謙遜會使西方人產生誤解和困惑,給雙方的交流造成阻礙。(2)差異。西方國家大多是宗教之國,人們普遍有自己的。尤其是基督教,對西方國家文化影響深遠,并由此衍生了很多相關詞匯與俗語。比如,在英語中大家經常會聽到西方人用“Oh,myGod!”“ThankGod!”等詞語來表達驚訝、驚喜、焦急、傷心或者憤怒等心情。甚至西方一年之中最重要的節(jié)日,如ChristmasDay(圣誕節(jié)),ThanksgivingDay(感恩節(jié)),就是與宗教相關的節(jié)日。在語言交流過程中,大家要本著的原則,維護自己信仰的同時也要尊重他人的信仰。例如,與外國友人一起用餐時,看到他正在虔誠地禱告,這時候你不妨與他一起禱告,只是簡單的一句“Amen”就可以無形中拉近你們的距離。在日常交流中,如果不了解宗教方面的知識,最好不要輕易談論。(3)傳統(tǒng)風俗習慣差異。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內涵,而獨特的文化促使中西方形成了各自特有的風俗習慣。中國有句俗語叫“入鄉(xiāng)隨俗”,實際上就是對他人文化習俗的認同,這種認同利于打破彼此之間的文化隔閡,達到愉快且有效交流的目的。所以,要學好英語,了解英美國家的風俗習慣是十分必要的。中西方國家風俗習慣的差異賦予了語言迥然不同的內涵。首先,對相同語意的表達,中西方的說法各不相同。比如,漢語俗語“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在英語中的表達是“Romewasnotbuiltinaday”。但如果你對外國人說“Three-feeticeisnotformedinaday”,他就會感到莫名其妙。再如,“早起的鳥兒有蟲吃”,英文表述是“Theforemostdogcatchesthehare”。還有大家所熟知的“raincatsanddogs”,是英語中用來形容大雨尤其是風雨交加的天氣。因為在北歐神話中很多動物都是有寓意的,狗代表大風,貓代表雨,所以才會有此一說。如果不了解這句俗語背后的文化背景,就很難想象為什么風雨在英文中卻成了貓和狗。其次,同一事物在不同的文化里引發(fā)了不同的聯(lián)想,代表了不同的寓意。典型的比如“望子成龍”,可以說成“l(fā)ongtoseeone’ssonsucceedinlife”,如果按照字面意思直譯是“l(fā)ongtoseeone’ssonbecomeadragon”,但是“龍”在中國和西方文化中是有完全不同的寓意的。在中國文化中,“龍”象征著吉祥、幸運、威嚴,是一種神獸,而在西方文化里,“龍”卻會使人聯(lián)想到邪惡和兇殘。所以,在用英語表達語意時,要避免將“dragon”這個詞用作褒義。還有人們常用的數字,因為讀音的關系,中國人討厭數字“4”,喜歡“6”和“8”。但在中國具有幸運含義的“666”,到了西方恰恰成了惡魔的代名詞。(4)社交禮儀差異。中國自古以來就是禮儀之邦,但中國式禮儀并不一定適用于西方國家的社交場合。比如,中國人日常交際中會時常問及對方的年齡、職業(yè)、配偶和收入等問題,以表達對對方的親近和關心,但是西方國家卻對此類問題非常反感,認為這侵犯了他的個人隱私?!癏owoldareyou?”“Whereareyougoing?”“Whatisyourmonthlysalary?”這些在中國常見的問題在西方國家反而會使人感到不愉快,感到自己正在被人盤問生活方面的隱私。這時,他們大概會毫不客氣地回你一句:“It’snoneofyourbusiness!”所以,禮儀理解的偏差也會影響正常的交流。西方人總是覺得中國人“好為人師”,就是由于雙方禮儀上的差異所造成的誤解。西方人崇尚獨立思維,除非他向你尋求幫助,否則不要對他們“噓寒問暖”。比如“It’sraining,don’tforgettotakeanumbrella.”“Youshouldseeadoctor.”“Becareful!Theroadisslippery”,這些以中國人角度來看是好心的叮囑,卻會讓西方人覺得你在對他的生活指手畫腳,橫加干涉。

二、中西方文化差異教學在英語教學中的積極作用

(1)喚醒了教師不斷提高自身文化修養(yǎng)的意識。長期以來,中國的英語教學過于專注語言本身而忽略了語言自帶的文化內涵。要改變這種現(xiàn)狀,實現(xiàn)文化教育與語言教育的巧妙結合,英語教師就必須認識到文化教育對于英語教學的重要性,然后通過不斷學習來汲取相關的知識,豐富自己的文化修養(yǎng)。(2)豐富了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為了讓大學生直觀感受英美國家的文化氛圍,各種多媒體素材都被應用到課堂教學中。例如,經典英文原聲電影、英文歌曲、英文小視頻或是圖像素材等,這些多媒體素材的應用會讓沉悶的課堂教學變得豐富多彩起來。相對于傳統(tǒng)的文字素材,多媒體素材會給大學生營造一種更直觀的文化氛圍,讓大學生更能融入到語言情境當中,同時也激發(fā)了大學生了解英美國家文化的熱情和興趣。(3)調動了大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文化可以說是一個非常龐雜的知識體系,課堂上的教學很難做到面面俱到,教師要鼓勵大學生通過各種途徑豐富自己的文化內涵。比如,大學生可經常閱讀一些英美報紙、雜志、文學作品等,借助英語角或是網絡聊天等方式與西方人交流,如果時間和金錢還算充裕的話,到西方國家游歷一番也是個相當不錯的選擇。當大學生從中發(fā)現(xiàn)樂趣并從教師引導學習發(fā)展到積極主動地去學習,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時,文化背景知識也就在這樣的習慣中一點點累積起來了。

三、中西方文化差異教學在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意義

語言代表的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獨特的文化。一個國家的歷史文化背景,這個國家人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還有他們的思維方式和生活習慣都在語言中得以體現(xiàn),并隨著語言的發(fā)展不斷傳承下去。而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是用英語這門語言進行交流,具備了語言能力并不意味著就具備了交際能力。過去的教學方法針對的是應試教育,但長此以往,忽略了語言產生的背景文化和環(huán)境而去孤立地看待一門語言,只能讓大學生的英語變成啞巴英語。教師只有將文化教育結合到英語教學之中,逐步培養(yǎng)大學生的跨文化意識,從語言了解文化,以文化豐富語言,才能在學習中取得長足的進步,真正掌握這門語言。如今,中國與世界各個國家的交往越來越密切,中西方文化差異教學對于克服語言交流障礙、消除文化隔閡、增強民族間的交流與合作都有著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參考文獻:

[1]巫正洪.英語教學要為跨文化交際奠定基礎[J].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學報,2010(06).

[2]孟蕊芳,馬鵬飛.大學公共英語文化教學的問題與對策[J].忻州師范學院學報,2011(06).

[3]胡文仲.跨文化交際學概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2(08).

第8篇:中西方的文化范文

關鍵詞:中西方;思維方式;差異;飲食文

飲食文化是世界各民族文化中的一個重要分支,極具民族特色和審美情趣。當前,全球化背景下,中西方文化交流日趨普遍,飲食文化也跳脫了廚房和餐桌的限制,成為關乎社會、經濟、政治、倫理、藝術的主要元素,延展性很強。本文立足于思維方式差異,對中西方飲食文化進行研究,為中西文化交流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感性思維與理性思維差異的影響

感性思維和理性思維雖對立,也極為矛盾。東方人和西方人感性思維和理性思維兼?zhèn)洌皇且虻赜?、文化、歷史、宗教、生活習慣的差異,使他們各有側重??v觀西方飲食文化,具有很強烈的理性色彩,而中國飲食則更偏重于柔性和情感性。

(一)營養(yǎng)與美味,各有側重

理性思維層面下,西方人更講求飲食的科學性及合理搭配,其飲食文化普遍基于營養(yǎng)的科學論證形成。其通過飲食搭配,實現(xiàn)營養(yǎng)的均衡。他們更善于結合自己的身體狀況,來進行食物配給。他們更注重食物的營養(yǎng)價值,而不在乎其是否美味、好看。當他們食用牛奶、面包、香腸、蔬菜時,普遍關注食物的脂肪、熱量、維生素和蛋白質含量,以及是否能夠對這些營養(yǎng)進行充分吸收,食用之后有無副作用等。相較于營養(yǎng),中國飲食更講求美味。無論是食物的原材料、調料,還是菜品、做法等,都極為豐富。例如,中國人善于炸、烤、煎、熘等,采用這些烹飪方法,很容易使食物的營養(yǎng)成分流失,并滋生有害成分,不夠健康。但是,因為對色、香、味、形的偏重,使中國飲食更具藝術性、文化性和美感等。

(二)烹飪過程的規(guī)范性和隨意性

西方人的飲食,講求科學和營養(yǎng),其烹調過程極為規(guī)范、考究。食物烹調過程中,主料和調料的應用都非常精確,而烹飪時間也有明確的規(guī)定。而中國飲食則極具感性特征,無論是食物的搭配,還是調料的使用,都很自由、隨意,富有創(chuàng)造性。在中國,川菜、粵菜、東北菜等各大菜系,都有各自的特點和風味。哪怕是同一菜系中的同一種菜,在配料的使用和搭配上,也會因廚師的習慣和喜好等,各有不同。即使是同一個廚師,也會因季節(jié)、場合、用餐人特點、年齡和身體狀況等,對烹飪過程和材料搭配等進行調整。而中國廚師也會在菜品中,加入自己的想象,給予自身充分的發(fā)揮空間,這并不會受到食客的抗議。因為中國人對飲食的評判極為寬容和隨意,受個體喜好的影響[1]。

二、綜合性與分析性思維差異的影響

綜合性思維和分析性思維的區(qū)別在于前者講求整體性,后者講求個體化。中國人的思維方式更加綜合,更傾向于依從整體,對事物的特性進行觀察。而西方人更側重于分析性思維的應用,注重個體特性。因思維層面的差異性,使中西方飲食文化,無論是味道搭配,還是餐具選擇和就餐方式,各有不同。中餐的烹飪和食用,更講求整體性;西餐則是分而治之的搭配型料理。

(一)味在其中和味在其外

中國飲食以味道著稱,中國人追求味覺層面的享受,自內向外,進行整體性調和。具體實施方法是食物經加熱和烹飪之后,本來的味道、加熱之后的熟味、添加調料和輔料之后的調和之味進行融合,互為補充和滲透,實現(xiàn)味道在食物內部的充分融合。西餐則比較簡單,其很少將食物混合在一起烹調,而是側重于對食物搭配組合形式的研究。搭配過程中,更注重原材料的形和色,主要實施方法是對各種食物和配料分開烹調,然后在餐盤中予以搭配。這些原料的味道各有特點,互不干擾,味在其外。多是將各菜品煮熟之后,搭配調味的醬汁。以法式羊排為例,一邊放置羊排和土豆泥,另一邊搭配煮青豆、番茄和生菜。色彩對比鮮明,味道各有不同。其顯示出的是分析式思維特性。

(二)筷子和刀叉

筷子是中國飲食文化中的必備元素。它看似簡單,卻具備夾、撥、挑、扒、撮、撕等多重功能,極具融合性和包容性。刀叉主要服務于西方人的飲食習慣,功能比較多,可用以對牛羊肉進行宰殺、解剖和切割,食物燒熟之后,兼做餐具。與繁雜的西方餐具相比,筷子簡單、大方,體現(xiàn)出了“以和為貴”和“綜合統(tǒng)攬”的獨特韻味。依靠一雙簡單的筷子,中國人便能夠嘗遍各類菜式。西方人在餐具的分析和使用過程中,極為具體,各類菜品所應用到的餐具也極為講究。例如,吃肉時,所用的刀叉略寬,吃涼菜所用的刀叉細長。倘若刀叉橫放,表示其是為飯后點心準備的。西方飲食過程中,刀叉類目很多,使用不當,會顯得極為失禮。中國飲食,小到日常三餐,大到滿漢全席,一雙筷子便可解決。餐具的不同,主要是源于中國人講求綜合,西方人注重分析的思維習慣[2]。

(三)分餐制和會餐制

中西方飲食文化的差異,還表現(xiàn)在分餐制和會餐制。中國宣揚的是會餐制飲食文化,無關乎人數的多少及何種目的。進餐者圍坐在一起,共用一桌,其反映出的是漢民族的大團圓文化。在這樣的飲食氛圍中,人們相互敬酒、讓菜、勸菜,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互相尊重和禮讓等,一脈相承。分餐制在西方的盛行,與西方人講求的個體性思維具有很大的相關性。西方,無論家庭聚餐,還是賓客宴請,都采用該種方法。用餐者依據自己的個體喜好,進行菜品選擇。上菜之后,每個的面前擺放一個屬于自己的盤子,各吃各的,自己依據喜好,隨意添加調料。吃完第一道菜之后,更換第二道。該種飲食方式,干凈衛(wèi)生,但是過于冷清,沒有營造出一種溫馨歡樂的飲食氛圍。當前,西方自助餐,也是變相的分餐制,有助于個體之間的情感交流。西方人講求的是對個性和自我的尊重。該種飲食方式,與西方以個人為本位,崇尚自由,注重個性的民族特點相一致。

(四)餐桌禮儀差異

中西方飲食文化中,餐桌差異主要表現(xiàn)在西方人喜靜,中國人喜動。中國人將飲食作為人生一大樂事,講求排場、熱鬧和氣氛等。無論是主人,還是賓客,在餐桌上都相互勸酒、讓菜,滔滔不絕,盡情的享受美味佳肴。以這樣的餐飲氛圍,來體現(xiàn)主人的熱情和好客,而食客的開心和歡快也是源于內心的。該種“鬧”的氛圍,折射出的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和諧、溫暖、團圓等。西方人之所以在餐桌上比較安靜,與他們所秉承的文化禮儀具有很大的相關性。他們在餐桌上安靜的吃自己的盤中餐,無論是喝湯,還是吃菜,都不會發(fā)出過大的響聲,均細嚼慢咽。進餐過程中,與左右的客人進行交談,但是也要兼顧餐桌上的其他人。交流的聲音不宜過大,也不能太小,要確保對方能夠聽見。咀嚼食物過程中,禁止說話,即使有人同你講話,也要咽下口中食物之后,再做回答。西方人在交往過程中,不同于中國的一團和氣,保持著一定的距離,獨立性很強。

三、中西方思維方式差異對飲食文化交流的意義

飲食文化是中西方文化交流中的主要內容。中西方飲食文化差異,能夠幫助人們對西方風俗文化特性具備全面的認知,并對自我飲食文化特性進行總結,汲取西方飲食文化中的優(yōu)質特性,用以對中國飲食文化中的不足進行補充,使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得到不斷提高。并弘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飲食文化傳統(tǒng),使其得到快速更新和發(fā)展[3]。飲食是對社會和文化轉變最直觀的體現(xiàn),主要取決于人們對各種口味的認同和接受。自古至今,中西方飲食文化都有其各自的發(fā)展脈絡,且具備各自不同的特性,并借助對外來文化元素的吸收和借鑒,使自身得到不斷豐富。中西方飲食文化的差異,主要根源于其思維模式,它不會隨著歷史的沿襲而發(fā)生改變。明確中西方思維方式差異對飲食文化的影響,將文化的融合和交流作為主要價值取向,實現(xiàn)中、西方文化的滲透和融合,最終創(chuàng)造出相輔相成,互為合作的文化精神,實現(xiàn)中西方飲食文化交流。

四、結語

綜上所述,思維方式對飲食文化的影響極為明顯。中西方的社會背景、文化差異和交際需求等,決定了它們的飲食文化也各有不同。中國人注重感性思維,而西方人則更偏重于理性思維,前者講求美味,烹飪過程隨意,而后者則更注重營養(yǎng)的搭配,烹飪過程極為規(guī)范。中國飲食文化中體現(xiàn)出的是綜合性思維模式,西方飲食文化則是對分析性思維模式的彰顯,這在味道、餐具和用餐制度等方面都有所體現(xiàn)。明確中西方思維方式差異對飲食文化交流的影響,以推進中西方文化交流與融合。

[參考文獻]

[1]卜佳.中西方思維方式差異對飲食文化的影響[J].知識經濟,2012(15):50-51.

[2]戴躍儂,陸涓.中西飲食文化差異之跨文化比較[J].淮陰工學院學報,2012(06):77-81.

第9篇:中西方的文化范文

飲食文化 文化差異 發(fā)展趨勢

一、介紹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fā)展,人們的生活水平質量和標準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物質生活也變得越來越豐富。中國人認為民以食為天,而且在衣食住行四個元素中,食是排在第二位的,可見其在人們生活中占據的重要位置。事實上中國有著五千年的悠久歷史,文化底蘊非常深厚,包括飲食文化。飲食文化非常的豐富精深,是一個非常值得研究的領域。換句話說,飲食文化的發(fā)展在人類發(fā)展中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縱觀全世界,每個地區(qū)的文化背景在數千年的時間里趨于會合,經歷了許許多多才形成了現(xiàn)在的文化體系,所以不同的文化產生了。飲食文化也是這樣形成的。而且,隨著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越來越多的西式食物在我國迅猛發(fā)展,得到許多追求時尚的年輕人的喜歡。與此同時,中國人的飲食習慣也在潛移默化的變化著。

二、中西方飲食理念上的差異

中國飲食文化都源于東方營養(yǎng)這個教義。這個豐富浪漫的哲學影響中國人的生活至今。中國人所追求的是享受好味道,獲得健康的身體。因此,中國飲食文化的觀念就是美。而且這個美講究的是一個意境,很難用言語去形容。這種意境源自于菜肴中產生的混合味道,事實上,它所體現(xiàn)出的最本質特點就是不確定性。盡管我們用“色,香,味,形”來表達意境,但僅這幾項很難概括意境的所有內容。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一個菜的名字也能體現(xiàn)出意境。比如說:“芙蓉雞片”,其實“芙蓉”就是雞蛋白,但是中國人把雞蛋白比喻成芙蓉也就是荷花。因為在烹調后雞蛋白就跟一個盛開的花朵一樣。由此可見中國人即使是在菜名上也在追求著美。但是如果我們把這道菜翻譯成英文,不能只是單純的把“芙蓉”和“雞”兩個單詞放一起,而是翻譯成“slice chicken with egg white”。在讓我們看看“霸王別姬”這個菜,翻譯成英文就是“steamed turtle and chicken in white sauce”。很難去想象這個“霸王”是龜,“姬”是雞。中國人在給菜起名字的時候經常會引用歷史典故,這樣菜名就達到了藝術的目的。還有一個例子,一個非常簡單的菜“糖拌西紅柿”,但是我們給它起了個非常好聽的名字“大雪封山”。

中國的飲食理念和我們傳統(tǒng)的哲學思想也是相符合的。中國哲學的顯著特點是宏觀的、直覺的、無形的和不明確的。中國菜的烹調方式更多的注重整體的協(xié)調性,也很好的體現(xiàn)出中國哲學的豐富辯證法。

同樣的西方的飲食理念也符合整個西方的哲學體系。形而上學是最重要的特點。這個哲學給西方文化帶來至關重要的影響力,但是相對的,也變成一個巨大的障礙物。比如說,飲食文化不可避免的被放到后面,到處都是形而上學的標記。西方飲食大部分都比較注重食物的原味,烹飪的主要方法也是燉和油炸。并不像中國菜肴一樣把所有的調味品放在一起烹飪,而是把調味品鋪放在菜上面。在節(jié)日當中,西方人比較重視餐具,原料的選擇以及原料搭配出的形狀和顏色。但是這些原料放在一起味道可能并不搭配,也不協(xié)調。

從另一方面來看,味道和營養(yǎng)都能體現(xiàn)出中西方飲食理念的不同。

1.中西方飲食營養(yǎng)均衡概念的不同

西方人的飲食是非常理性的,西方人把飲食作為一門科學。他們把更多的重點放在食物里營養(yǎng)所起的作用。所以在西方飲食中營養(yǎng)被作為最高的指導方針,特別是追求營養(yǎng)成份,比如說要合理的搭配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和其他無機物。每個食物中所攝入的卡路里的量也被考慮到。甚至是所有的營養(yǎng)成為能否被吸收,是不是有副作用也在考量范圍之內。所有這些構成了西方飲食學問,而色香味就被放在之后考慮。比起中國的美味佳肴,很多西方美食都是嘗上去都一個味道,但是飲食科學告訴他們?yōu)榱藸I養(yǎng)也要去吃。在“美食王國”法國,在飲食方面很多時候跟我們的文化很接近。但是一旦跟營養(yǎng)掛上鉤,中法兩國的飲食理念就又拉開了距離。特別是在20世紀60年代,現(xiàn)代飲食理念出現(xiàn),人們更多的側重于健康和減肥。開始追求少鹽、少油,使用新鮮的原材料。在烹飪中保持內在固有的營養(yǎng)和味道,所以開始食用新鮮的蔬菜。也就是說,側重于營養(yǎng)可謂在西方無孔不入。

事實上在中國飲食中營養(yǎng)是最大的問題。盡管我們已經很重視食材的處理,但是為了遵循口味的第一原則,導致很多的營養(yǎng)在烹飪過程中流逝了。現(xiàn)在我們的廚師加入世界飲食業(yè)的競爭,如果不考慮到在好味道的同時能夠保有食物的營養(yǎng)價值,很難在競爭中取得先機。

2.中西方飲食味道概念的不同

為什么中國菜有自己獨特的魅力呢?答案就是味道。我們總是把好味道作為首先考慮的要素。人們經常說:“人們以食物為生,但是味道凌駕于食物之上?!比绾闻胝{出好味道取決于調味,那就是說原味的食物放在一起加熱,加入各種調味品,各種事物和調味品相滲透結合,最后產生非常和諧的味道。一個菜的顏色和樣式并非固有的,但是味道是固有的。在注重固有的味道同時,也會調整菜肴的形狀和顏色來達到意境美的境界。這個是中國飲食的最具代表性的飲食理念。在中國,吃不僅僅是為了飽和獲取營養(yǎng),有些時候我們飽了,但是還是想要去吃更多的東西。為什么呢?是因為對美食藝術的贊賞和享受美食好味道的誘惑。

但是在西方飲食中,味覺仍然不是第一要素,還是注重營養(yǎng)。西方飲食經常會啟用冷的食物,喝加冰的飲料。但是過冷的東西會使得舌頭的味覺神經失去品味的感覺。帶著血絲的牛排、新鮮的蔬菜、水煮西紅柿,盡管很有營養(yǎng),但是卻缺少了美味。并且在烹飪西方廚師很少加入味精,由此可見西方人忽略味覺而注重營養(yǎng)。

三、菜肴的標準和隨意性

為什么中國食物有這么多種口味,而西方的食物永遠吃上去都一種味道呢?那是因為中國菜肴的隨意性和西方菜肴的標準規(guī)范。

1.西方食物的標準化

因為西方人更多的注重飲食科學和營養(yǎng),整個烹飪過程都嚴格的遵循食譜,就像是在做實驗一樣。所以牛排的味道從紐約到舊金山都是驚人的相似,配菜也僅僅是土豆、生菜。除此之外,烹飪過程中每一樣食材和調味品的計量都會精確到克,烹飪時間也精確到秒。難怪曾經有人說西方人的廚房就像是化學實驗室一樣。

2.中國菜肴的隨意性

中國菜肴和西方有很大的不同。不僅是因為每個菜系都有著自己的口味和特點,就算是同一個菜,不同的廚師和配菜也會烹調出不同的味道。即使是同一個廚師烹飪同一道菜,他也會根據食用者的不同身份去調整口味。

四、中西方節(jié)日食物

在現(xiàn)在,很多的西方節(jié)日被中國人所接受,同時很多西方人也逐漸開始了解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但是卻不見得了解中國的節(jié)日食物,每個傳統(tǒng)節(jié)日都有自己各有特色的食物。

1.傳統(tǒng)的中國食物

中國有悠久的歷史,我們的前輩留給我們很多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每個傳統(tǒng)節(jié)日都有比較有特色的食物。

春節(jié)是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中最重要的一個,一般來說春節(jié)里的食物都有著非常好的寓意。比如說北方人最具代表性的食物就是餃子,因為餃子的外形看上去像元寶。人家通過吃餃子來象征來年可以賺更多的錢。還有就是餃子里面會有餡兒,人們把餡兒比喻成自己美好的愿望放進餃子皮里。過年的時候人們會在餃子餡里放硬幣。如果有人吃到這個硬幣,就寓意著來年會發(fā)財。在南方,人們會吃米糕,米糕寓意著節(jié)節(jié)高升。

春節(jié)中的重頭戲就是吃團圓飯。家庭中每個成員無論身在何方,都會在春節(jié)前回家和家人一起吃團圓飯。在團圓飯中,有一道菜是必須的。那就是魚,在中文里“魚”和“余”的讀音是相同的,意思就是一年到頭家里還有剩余的錢去花。還有一個比較有特色的是中國的端午節(jié),在這個節(jié)日里人們會吃兩樣東西――粽子和咸鴨蛋。吃這兩樣食物的傳統(tǒng)可以追溯到魏晉時期。特別是粽子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幾乎所有的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的食物都寓意國家和人民有著美好的未來。一些節(jié)日來源于中國的古代神話,一些則來自于中國的一些舊習俗。而西方很多的節(jié)日都是跟宗教有關的。

2.傳統(tǒng)的西方食物

眾所周知,西方節(jié)日中,圣誕節(jié)是最重要的節(jié)日。家庭中的所有人都會聚集在一起吃圣誕食物:烤雞、烤火雞、烤土豆、培根、香腸、洋蔥汁、肉汁等作為頭盤。一般甜點都是布丁,這個是混合了牛脂,干果和白蘭地一起煮的。通常在11月份就會在家里準備,做的時候家里所有的成員都會輪流攪拌這個混合物,然后許下美好的愿望。還有肉餡派也是都會準備的,把面粉皮混合蘋果、葡萄干、櫻桃和牛脂一起放入烤箱烤出來的。這些都是傳統(tǒng)的節(jié)日食物。西方的每個人都喜歡圣誕節(jié),因為這是個充滿聚會和禮物的節(jié)日。

感恩節(jié)是為了表達感謝的節(jié)日,家族里所有的成員都會聚集一堂一起享用美食。在這個節(jié)日里大家都會準備烤火雞、南瓜派、玉米等。

五、餐桌文化

中國受到儒家思想數千年的影響,而西方受到基督教的影響。在餐桌文化上表現(xiàn)出很大的不同,比如用餐時的舉止、餐具、用餐慣例和位置的安排。

1.用餐禮儀

中西方不同的用餐禮儀主要是受到不同的民族特點所決定的。

在中國,無論是什么節(jié)日,無論慶祝的目的是什么,但只有一種形式的慶祝方式。那就是大家圍坐成一桌。圓桌代表著相互依存和謙恭。菜肴被擺放在桌子的中間,不僅僅是為了品嘗食物,而是作為一個交流的媒介。人們會不斷的敬對方的酒,相互夾菜,互相邀請對方多吃點。人們在餐桌上體現(xiàn)出尊重和禮讓的優(yōu)點。盡管從健康衛(wèi)生的角度出發(fā),這樣的餐桌禮儀有明顯的缺點。但是這個更為符合我們民族普遍認同的大團圓的結局。

在西方的宴會中,盡管食物和酒都很重要,但這都是陪襯。宴會的核心是為了友誼。人們會為新來的鄰居準備各種特色的美食,以此來增進大家的感情。西方人很盛行的宴會形式是自助餐,和中國有很大的不同。在自助餐會中,所有的食物、飲料和甜點都被展示出來。人們選擇他們喜歡的,最重要的是不需要一直坐那享用美食,更利于相互交際。這樣的方式也體現(xiàn)了西方人更尊重個性和自我。

2.餐具

中西方飲食中的餐具有非常明顯的不同。眾所周知,中國人乃至于很多亞洲人都會在用餐中使用筷子、湯勺和碗。但是西方人大多使用碟子、刀和叉??曜雍偷恫媸菛|西方餐具的代表,分別影響著東西方不同的生活方式,代表著東西方人們不同的智慧。

3.用餐慣例

在中國的正式宴會中,上菜的順序是非常重要的,按照冷菜、熱菜,最后是主食和水果。在正式場合使用筷子也很講究,在宴會開始前,每個人的一套筷子和湯勺等要事先準備好。除此之外,不要用筷子敲擊器物,不要把筷子叉在菜或飯里,不要揮舞筷子,也不要去舔筷子。這些都是不禮貌的行為。湯勺是用來喝湯的,當不用的時候應該放在碟子里,而不是直接放在桌子上。在用餐中,我們不可避免的會用到牙簽,用牙簽的時候應該用手或者餐巾遮蓋一下。

在西式餐飲中,刀和叉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當然也免不了有一些禮節(jié)。比如說,不要太粗魯的去切食物,特別是不要在高雅的西餐廳發(fā)出很大的聲音。當叉不小心掉到地上的時候,讓招待幫你換一個而不是去撿起來重新使用。刀基本都是放在右手邊,叉都是放在左手邊。當我們停下來的時候,應該把刀叉八字形的放在碟子上,而不是一邊放一個。這樣就意味著吃完了,招待就會來收走你的碟子。還有一點要很注意的是,刀叉不要直接放在桌子上,特別是不要交叉的放在桌子上。

在西方的宴會中,主人只會把菜放在客人的面前,接下來客人就自便。但是在中國很不同,主人會不斷的邀請客人多吃點,但是不要去夾離你較遠的菜。在飯桌上聊天,最好跟臨近的人聊,不斷越過臨近的人去和距離遠的人聊天是不禮貌的行為。

4.用餐位置

在中國,用餐的時候會花很多心思去安排位置,因為座位代表著很多難以言語的意思。西方人也很重視用餐位置的安排,但是和中國有著不同的習俗。

在中國的宴席中,古老的中國道德標準決定了地位比較高的或者是年紀比較大的人應該坐在主位。大致來說,最尊貴的客人應該坐向朝南的位置,或者是朝向大廳里門的位置,我們把這個位置成為主位。中國經歷了很長的封建社會,在宴席中或多或少的缺少對女性的尊重,甚至有的地方都不允許女性出現(xiàn)在宴席中。

在西方,人們通常把女士優(yōu)先作為他們的座位安排標準。大多是會安排主人和女主人面對面,尊貴的女客人安排在主人的左右兩邊,其他的按照時針的位置一個挨一個的坐著。還有兩點是要注意到的:第一夫妻的位置應該安排在同一邊,第二男性的位置是按照地位來坐而不是年齡。

六、結論

傳統(tǒng)的中國飲食有著悠久的歷史。作為中國人,我們很熱愛我們的傳統(tǒng)美食,也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主要食物。但是隨著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不可避免的很多西式美食在中國蓬勃發(fā)展。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大家都感到非常的新奇,另一個原因則是用餐環(huán)境非常的安靜和浪漫。很多的情侶,朋友或者是生意人很喜歡這樣的就餐環(huán)境去吃飯聊天。即便如此,傳統(tǒng)的中國飲食仍然不容易改變。

社會在發(fā)展,飲食文化業(yè)也在發(fā)展。發(fā)展的趨勢就是越來越融合和協(xié)調,無論是東方美食還是西方美食都有美好的未來。而且在中國發(fā)展的西方美食必將會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西方飲食。

參考文獻:

[1]APA Publications.歐洲大陸(第二版).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4.

[2]邱國珍.中國傳統(tǒng)食俗.廣西民族出版社,2002.

[3]吳斐.英國社會與文化.武漢大學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