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從眾心理分析范文

從眾心理分析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從眾心理分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從眾心理分析

第1篇:從眾心理分析范文

【關鍵詞】新時期;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及管理

1 前言

在我國快速發(fā)展的背景下,現(xiàn)有的文化已經遠遠不能滿足人民群眾的基本需求?;鶎尤罕娢幕a生于人們平常的學習與生活中,這種文化是一種社會性的文化,且可以有效推進我國的精神及物質文明的建設,對于構建和諧社會也有重要的作用。此外,基層群眾文化可以幫助國家提升管理水平與經濟能力,提高人民群眾的科學文化素養(yǎng),使人們養(yǎng)成健康文明生活的良好習慣。為此,國家應根據目前我國基層文化建設及管理的現(xiàn)狀出臺相應的政策,以幫助人民群眾解決文化需求的問題。

2 新時期加強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及管理的措施

2.1依據區(qū)域特點進行建設與管理

不同地區(qū)有不同的民族風俗、歷史以及文化,因此在基層群眾文化建設中,一定要根據地區(qū)特點,對基層群眾文化進行建設與管理?;鶎尤罕妼ξ幕男枨篌w現(xiàn)在對文化活動的參與以及對文化生活的享受兩方面,這其中必不可少的就是文化設施,文化設施在基層群眾文化建設中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文化設施也應當依據地區(qū)特點來建設,從而使文化設施發(fā)揮其本身的功效,能夠更好地作用到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當中。

比如,在建造社區(qū)活動室等活動中心時,必須依據這個地區(qū)的民族風俗以及歷史文化,不斷補充和增加文化活動設施,并對現(xiàn)有的文化活動設施進行改造和完善,這樣不僅可以豐富基層群眾的文化知識,還可以有效地發(fā)揮文化活動設施的功效。除此之外,在對文化活動設施進行管理時,應該借鑒優(yōu)良的管理方法,有效提升對基層群眾文化的建設及管理[1]。

2.2全面認識基層群眾文化,增強對基層群眾文化的管理

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在我國的發(fā)展受到了很多阻礙,這導致許多人民群眾不能很好地了解基層群眾文化的內涵。為了讓人民群眾能夠全面了解基層群眾文化的相關內容,國家應出臺一些政策來幫助人民了解基層群眾文化,例如,國家可以大力宣傳基層群眾文化知識,開展相關的培訓活動,讓更多的群眾了解并學習基層群眾文化的內容,幫助群眾更進一步理解基層群眾文化的內涵。

此外,國家應加大對文化工作人員的教育力度,在幫助國家開展政治建設以及經濟建設的前提下開展基層文化建設,從而能夠強化基層群眾文化的建設及管理。想要增強基層群眾文化的管理,就要在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及管理的過程中,加強群眾的文化理念,使群眾養(yǎng)成積極健康的生活習慣,才能傳承并發(fā)揚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提升新時期人民群眾的基本素養(yǎng)。只有這樣,基層群眾文化的建設才能向更高層次邁進,人民的知識水平和文化內涵才會更加豐富,有助于提升國家總體的經濟水平,使國家的發(fā)展更加迅速[2]。

2.3創(chuàng)新建設與管理制度,發(fā)掘基層群眾的文化生活

我國在文化工作領域中還存在著文化工作人員不足、文化工作發(fā)展緩慢以及基層群眾文化管理混亂等問題,要想改變這些現(xiàn)狀,國家就要加強基層群眾文化的建設,比如在社區(qū)開設多個文化中心,開展一些文化展覽等,以普及文化知識,豐富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

在經濟飛速發(fā)展的過程中,我國也逐漸注重文化的發(fā)展,這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基層群眾文化的建設與發(fā)展。同時,相關的文化部門也在努力推動信息資源與文化的整合,以促進文化的信息化,從而使文化領域能夠更快、更好地發(fā)展。除此之外,相關的文化部門還應該重視對民間文化的保護和建設,在資金方面給予一定的支持與獎勵,為民間基礎文化的保護與發(fā)展開辟一條新的道路,使得民間文化得以傳承和發(fā)揚。

2.4指導基層群眾對基層群眾文化進行建設及管理

在建設和管理基層群眾文化的過程中,群眾是占據首要地位的,因此,基層群眾文化建設要以群眾為中心,使群眾成為建設的主導因素,從而給群眾文化注入新的活力與生命力;在建設基層群眾文化時,可以選擇多種形式與方法,促使人民群眾積極參加文化活動,以提升群眾的文化品質;群眾在參加文化活動時,還可以鍛煉其溝通交流的能力,學習文化知識,掌握文化信息等;群眾對文化的需求也是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的必要條件之一,國家在進行文化宣傳的同時可以對群眾進行思想道德的教育,這樣不僅可以培養(yǎng)人民群眾的精神內涵和健康思想,還可以大力提升人民群眾的文化素養(yǎng)[3]。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為了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與文化需求,我國應該高度注重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及管理工作的開展。相關的文化工作者應該根據我國的地方特色,從實際角度出發(fā),努力探尋新時期背景下基層群眾文化建設與管理的新方法、新方針,從而促進我國文化事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韓強.談當前基層群眾文化團隊的建設與管理[J].藝術品鑒,2016,(09): 356.

第2篇:從眾心理分析范文

【關鍵詞】惡夢;夢;心理分析

0 Introduction

Joseph Heller’s Catch-22 is a satirical novel that gained popular success. By using Catch 22 as a metaphor, it is highly acclaimed as an excellent novel of black humor. It explores the absurdity of World War II and protests against the absurdity of modern society.

1 Psychological Interpretation of Hungry Joe’s Nightmares

Hungry Joe is portrayed in detail in Chapter Six. At night, he often has bad dreams, and terror comes out in his screaming nightmares that awake and annoy his tent mates.

1.1 Hungry Joe’s Recurrent Nightmares

Catch-22 is a satire on the murderous insanity of war, and the reality of war in which Hungry Joe’s fears are magnified in horrible recurring nightmares. Hungry Joe, an unhinged pilot of Yossarian’s squadron, is afraid of tranquility, and has horrible nightmares on nights when he is not scheduled to fly a combat mission the next morning. He dies in his sleep towards the end of the novel. Initially, he has a common, logical train of thought, wishing to finish his combat missions in the war and return home, where his safety is guaranteed, and where he has no fear of being killed. His wing commander, Colonel Cathcart, continues to raise the number of required missions to fly for his wing in order to achieve his goal.

Hungry Joe’s fears are magnified in horrible recurring nightmares. He begins to be anxious and dreamy when he is not assigned a combat mission; his sleep becomes uneasy, and once almost every night it is interrupted by an acute attack of anxiety with hallucinations. From this dream, he wakes up in terror; and cries out. There arises within him a struggle for repression, which suppresses the libido and transforms it into anxiety, and this anxiety gathers up the punishments with which he was originally threatened. His ear-splitting nightmares keep the whole camp awake. (60) He goes to pieces each time he finishes flying the number of missions the Headquarters requires, and recovers only when the Headquarters raises the number of missions required, as it inevitably does, throwing him back on combat status. He has “inverted set of responses” (63). When he is assigned increasing number of missions, he looks normal and relieved; however, he looks awful and begins his nightmare when he is free from duty. He keeps on having nightmares and screams every night, although when he wakes up the next morning, he denies anything that has happened. (63)

Hungry Joe’s nightmares can explain what is troubling him inside. “He began screaming in his sleep. (62-63). He suffers from traumatic neurosis, so his nightmares have connection with his traumatic experience in the war. His nightmares are memories of past trauma. “After a severe trauma, the dominant emotions are obvious” (Dreams and Nightmares 7). “Terror and fear usually predominate. According to Freud, nightmare symbolizes the conflict between id and ego. In Joe’s nightmare, the id and the ego are fighting with each other. The confrontation bewilders him every night when he hasn’t a combat mission. His internal struggle goes on and on. He is stuck with repetitive posttraumatic nightmares, which are classically described as repeating the very earliest stages―picturing the trauma as it occurred. The nightmares most often actually repeat a slightly later stage of the process with an added element of survivor guilt (Hartmann 185).

When an emotional concern is appropriately worked on and understood, it no longer acts as a major force in the production of dreams. This relates to Jung’s notion of “compensation” in dreams. By this term, Jung implies that portions of the personality that are repressed or not significantly expressed in waking are the ones that appear in dreams. Therefore, Hungry Joe’s nightmares are a good way for him to release his sufferings and repressed emotions. In psychology, it’s a kind of catharsis. Freud notes that “dreams occurring in traumatic neuroses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peatedly bringing the patient back into the situation of his accident, a situation from which he wakes up in another fright” (Beyond the Pleasure Principle 7). Thus, Hungry Joe’s repeated nightmares create a mood of delirium. He is a soldier in the field, but he starts to dream too much of war scenes which he has seen.

1.2 Hungry Joe’s Scream in His Nightmares

In Chapter Seven of The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 Freud states that an anxiety dream arises when a repressed wish and the preconscious repudiation of that wish are not properly balanced and the unacceptable impulse comes too close to consciousness. Freud described an anxiety dream as a product of internal conflict and compromise. (Altman and Brenner) After the severe conflict inside, Hungry Joe awakes from his nightmare, and accepts the fact that he has to finish the missions. He makes compromise with Catch 22.

Hungry Joe lies screaming in his sleep every night. (33) His every nightmare is followed by his scream. In Hungry Joe’s dream, he has something better to do each time he finishes his missions. But whenever he is not assigned a mission, he has “ear-splitting nightmares” (60) because his wish to go home will not be fulfilled, and he has to stay in the front line again. This causes his anxiety and he can not have a normal state of mind when he has to take combat missions again and again.

2 Psychologic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Factors Leading to Hungry Joe’s Nightmares

2.1 External Factors Leading to Hungry Joe’s Nightmares

2.1.1 Noises around Him

As Kellerman points out, “External factors would be any real environmental events which endanger the dreamer’s life, threaten the dreamer with bodily injury, or reverses in the dreamer’s life circumstances, etc” (Kellerman 8).

Hungry Joe is a hypersensitive person who is easily affected by the noises around him, which is a reverse in his life circumstances. He’s emotionally fragile, and easily affected by various environmental events. He can’t stand the repetitive sounds around, which get on his nerves.

Heller describes Hungry Joe’s detestation of small minute sounds. On the surface, Hungry Joe’s is irritated by small noises such as the ones Aarfy makes while sucking on his pipe, the ones that Orr makes tinkering, McWatt’s card snapping, and Dobb’s teeth chattering. The ticking of a watch also makes him miserable. Owing to the disturbance of these noises, he cannot have a good night’s sleep.

2.1.2 Colonel Cathcart’s Order to Increase the Number of Combat Missions

Hungry Joe is the most avid flyer, having more missions than any other person in the squadron. He has completed his number of required missions, but he has to wait for the order to go home which never comes. Every night when Hungry Joe goes to sleep he sees himself getting closer to home, but then ends up being pulled back by Colonel Cathcart’s order. So he begins to have shrieking nightmares. This shows he is actually a person of thin boundaries. Colonel Cathcart commands him to stay in the war till it ends although he wants to go home. Ironically, each time Cathcart increases the number of required combat missions and places Hungry Joe on combat duty, Joe stops having the nightmares, because he thinks that when he finishes his mission this time, he will complete the number of required missions, and then he will be able to go home. He is completely trapped in his own Catch 22. The desire of going home is so strong that he begins to have a mental struggle. His ego and superego are fighting each other fiercely. His waiting for the order of mission builds up huge stress or pressure which drives him mad. Consequently, he screams during his nightmare, feeling fidgety.

His nightmares indicate his psychological breakdown ultimately by his anxiety and uneasiness. While external factors often operate in conjunction with internal factors in contributing to nightmares, they are typically not sufficient determiners on their own (Kellerman 8).

2.2 Internal Factor Leading to Hungry Joe’s Nightmares

2.2.1 Hungry Joe’s Anxiety

Hungry Joe has his anxiety, which leads to his bad dream. This kind of dream is called “anxiety dream” (Kellerman 10). When a person has a nightmare, his id (his subconscious or unconscious level of mind) is a barrier keeping the ego from all the possible fantasies. When the unconscious id impulses preponderate or the ego’s defense is in an inferior position, anxiety dream is formed.

When a person has a nightmare, his brain is a battlefield. The two parties at war are the unconscious wishes of the id and the ego. They are like enemies. The ego is in a disadvantageous position because its strength is weak. So, it cannot defend itself and is defeated by the unconscious wishes. When it surrenders, “the threatening impulses begin to emerge into consciousness” (Kellerman 10).

So when Hungry Joe’ desire to return home and his anxiety about being killed are repressed into his unconsciousness, which they find their way out through his nightmares.

Any intense threats to the ego’s integrative functions, whether from the external world, the instinctual drives, or the superego, which induces feeling of helplessness, may precipitate nightmares (Kellerman 12). Hungry Joe’s ego is overburdened by the threat of the increasing numbers of missions and the separation from his family members. His ego’s “defensive functions are diminished”. Thus, he is “prone to experience nightmares” (Kellerman 12). During his sleep, his ego inclines to be helpless because it’s deprived of external sources of comfort and support which might be provided by the waking state. The efficacy of his ego functions decreases during his sleep. When he is awake, his ego gives a signal to prevent the intensity of anxiety. When he is asleep, the signal given by his ego diminishes. Therefore, his anxiety in nightmares should be attributed to his ego. Once substantial anxiety has built up, he can do nothing but wake up. And screaming, shrieking, or squealing is his exclusive emotional outlet.

2.2.2 Hungry Joe’s Personality

The ego is the executor of one’s personality. Hartmann elaborates the organizing principle of “boundaries”, distinguishing people with thick boundaries from those with thin boundaries. He puts forward a division of people into two personality types: thick boundaries and thin boundaries (Hartmann 227-228). The people who have “thick boundaries” do not report dreaming much, aside from the repetitive nightmares (Dreams and Nightmares 51-52).

Hungry Joe is a person with thin boundaries, and he has tendency to experience nightmares. Heller describes Hungry Joe as “a jumpy, emaciated wretch with a fleshless face of dingy skin and bone and twitching veins squirming subcutaneously in the blackened hollows behind his eyes like severed sections of snake. It was a desolate, cratered face, sooty with care like an abandoned mining town” (63). He looks like “an eaten shell of a human building” (63). This description implies that Hungry Joe’s body boundary is thin. He is an extremely sensitive person.

2.3 Psychologic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Factors Leading to Hungry Joe’s Nightmares

Hungry Joe’s screaming nightmares are caused by the anxiety he feels as a result of the external and internal factors. When he falls asleep he begins to have nightmares that reveal the novel’s underlying theme of “madness” or “insanity”.

Those who are involved in the brutal war suffer from mental trauma. Hungry Joe is afraid of being killed in the war, and that’s why he wishes to go home. But he has to stay in the front line as Catch 22 requires him to. As a result, his anxiety increases as he stays in an environment with a lot of noises around him that get on his nerves. He then develops all kinds of fantasies about what would happen on him, and this causes him to wake up screaming.

In this situation, his psychology is distorted. He no longer possesses the psychology that a normal person usually has. He has an inverted set of responses to combat. He seems at peace only while in combat. When he is assigned another missions, he looks normal and relieved; whereas when he is not, he looks awful and begins to have his nightmares.

Hungry Joe’s nightmares have a serious consequence. He died in his sleep while having a dream with a cat on his face. His death is a self-fulfilling prophecy. According to Freud’s theory, if one’s nightmares begin to occur while one is awake, if the breakdown of one’s defenses is frequent, if one’s anxiety or pain in mind cannot be mitigated, if the truth hidden by repression comes out before one’s conscious self in a manner one can neither disguise nor handle―then one is in crisis, or trauma. When the trauma accumulates to a certain extent, exceeds the limit of one’s endurance, death will find its access, and this is the case with Hungry Joe.

3 Conclusion(下轉第237頁)

(上接第217頁)The psychological reason for Hungry Joe’s nightmares is intricate but clear: it is a combination of external and internal factors: the noises around him, Colonel Cathcart’s command of 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combat missions, and Hungry Joe’s own anxiety and personality.

In describing Hungry Joe’s nightmares, Heller seems to suggest the disillusionment of the American Dream. Through the portrayal of his recurrent nightmares, he presents us with a picture of modern society as a world full of nightmarish comedy of violence, bureaucracy, and paradoxical madness. The depiction of Hungry Joe’s nightmares also helps to reveal the novel’s theme that war is a dehumanizing machinery, in which people have to endure its horror and mental torture. Heller seems to suggest that the war is a nightmare, leaving them mentally insane.

【References】

[1]Altman, L. L. The Deam in Psychoanalysis[M]. New York: 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Press, 1969.

Brenner, C. Psychoanalytic Technique and Psychic Conflict[M]. New York: 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Press, 1976.

[2]Freud, Sigmund. Beyond the Pleasure Principle. Trans. W. W. Norton. Ed. James Strachey[M]. New York: and Company, 1961.

[3]Freud, Sigmund.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1965). Trans. A. A. Brill[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and Research Press, 2011.

[4]Hartmann, Ernest. Dreams and Nightmares: The New Theory on the Origin and Meaning of Dreams. (2nd Edition)[M]. MA: Perseus Publishing, 2000.

[5]Hartmann,E.The Nightmare: the Psychology and Biology of Terrifying Dreams[M]. New York: Basic Books Inc., 1984,246-272.

[6]Hartmann,E.Dreams and Nightmares:The New Theory on the Origin and Meaning of Dreams[M]. New York: Plenum Publishing,1998.

第3篇:從眾心理分析范文

關鍵詞: 物理;心理分析;方法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3-010-01

在物理教學實踐和教學研究中,經常需要分析學生的物理學習心理。作為一位物理教師,應該了解一些分析學生物理學習心理的方法。本文對中學生物理學習心理分析的一般原則和方法作一簡要介紹。

一、物理學習心理分析的內容、特點和方法

物理學習心理分析的內容和特點。物理學習心理分析指對那些跟物理學習過程密切相關的心理現(xiàn)象的分析。這些心理現(xiàn)象包括學習的認知過程、學習能力、學習動機和興趣等。物理學習心理分析屬教育心理的研究內容,它跟其它教育心理分析如智力測驗、能力傾向測驗、學業(yè)成就測驗等既有區(qū)別,又有聯(lián)系。其相通之處在于,它們都是對學生心理的分析或測量,所測到的心理物質有重疊的部分,故一般來講它們之間會有一定程度的相關。但是物理學習心理測量又區(qū)別于智力測驗、能力傾向測驗以及學業(yè)成就測驗。智力測驗與一般能力傾向測驗所測的是一般認識能力或一般能力傾向;學業(yè)成就測驗或各種選拔考試,根據其測試目的,往往是對知識和部分能力的綜合測試;物理學習心理分析則是對學生在學習物理過程中形成的、對進一步學習物理起決定作用的心理特質的分析或測量。

二、物理學習心理分析的方法。物理學習心理分析是一種特殊的教育心理分析,其特殊性決定了這種分析必須是在學生的物理學習活動中,通過對學生的各種物理作業(yè)過程及結果的分析來探知學生的心理特質;同時由于它也是一種心理分析,可以借鑒一些一般心理測量的方法。

(1)觀察法。觀察法是對研究對象在物理學習活動中的外部表現(xiàn)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觀察和記錄,通過對觀察結果的分析得出結論的方法。作觀察記錄可采用以下方法:①評等級法,即先將要觀測的心理特質或行為排出不同等級,記錄時在相應的等級上做標記;②記錄出現(xiàn)頻率法,即觀察時出現(xiàn)一次特定現(xiàn)象即在表格中該現(xiàn)象處做一次標記;③連續(xù)記錄法,即將觀察到的現(xiàn)象用筆記、錄音機、攝像機等手段記錄下來以進行分析。

(2)談話法。談話法即直接與被試學生進行有準備的談話并記錄談話內容及被試學生的反應。運用談話法要注意以下幾點:①要有統(tǒng)一的談話提綱,以確保對不同被試學生施以相同的刺激;②事先對被試學生可能的回答分類制表,談話時只在相應的項目上作上標記;③建立和諧的談話氣氛,消除被試者的拘束和戒備心理,使之暢所欲言。

(3)問卷法。 問卷法是通過問卷形式對學生的學習心理進行調查的方法。運用問卷法可以對學生的一些非智力因素如動機、興趣等進行調查。

(4)測驗法。測驗法是通過心理測驗對學生的物理學習心理進行測量的方法。運用測驗法可以對學生的物理學習心理作大規(guī)模的測量,是研究學生的物理學習心理特別是物理學習能力的有效手段。但為確保測量結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該法對整個測量過程特別是測驗的編制有嚴格要求。

三、物理學習心理過程的分析

1、物理學習中思維障礙的分析。思維是物理學習過程中最主要的心理活動,也是存在障礙最多的心理活動。思維障礙干擾和阻礙物理思維活動的正常進行,影響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正確理解,久而久之,勢必會影響物理學習能力甚至一些非智力因素的正常發(fā)展。造成思維障礙的因素很多,一般可歸為三類:一類是知識因素,即由于學生頭腦中缺乏為思維活動定向的知識或有關知識處于混亂無序狀態(tài)而形成思維障礙。如在建立物理概念的思維過程中,如果相應的表象知識缺乏或錯誤,存在錯誤的前概念或新舊概念界限不清,則都有可能發(fā)生思維障礙,形成對物理概念的表面理解或引起概念的混淆。在解決物理問題的思維過程中,如果學生對相應的物理概念、規(guī)律的含義或適用范圍不清楚,則這一思維過程必然會遇到障礙。再一類是技能或能力因素,即缺乏執(zhí)行思維活動的智力技能或能力從而使思維過程無法繼續(xù)。例如綜合性強的物理問題要求學生具備較強的綜合分析能力,靈活性強的物理問題要求學生具備逆向思維、發(fā)散思維能力,即使是基本的物理問題也要求學生具備分析物理問題的基本智力技能,否則解決物理問題的思維活動會障礙重重,無法順利進行。最后一類是學生的不良思維習慣和一些外來干擾因素。如中學生思維的絕對化、片面化傾向,想當然的思維習慣以及思維定勢的影響都可形成思維障礙。

思維障礙的分析比較復雜,不象能力可以通過測驗測出,也不像動機可通過問卷調查。思維障礙存在于學生的思維過程中,間接反映在學生的智力作業(yè)中,學生自身也不一定能意識到,因而既不能通過外部觀察和學生內省報告直接得到,也不能在學生的作業(yè)中直接測出。對思維障礙的分析只能綜合運用觀察法、談話法和測試法(或作業(yè)分析)通過對學生思維過程及結果的深入綜合分析方可得出結論。

第4篇:從眾心理分析范文

關健詞:大學生;道德缺失;心理分析

當代社會,人們在普遍注重物質利益的同時,還必須注重和共同遵守行為準則及道德理念,從而來規(guī)范和調節(jié)公共場合中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系,這既反映了人們公共生活的共同需要,也提供了個體發(fā)展的基本保證。毋庸置疑,道德在當代社會生活中的作用就更為明顯和重要。但令人遺憾的是,在我們的周圍,甚至連文化層次較高的大學里,不遵守社會道德的人和事也屢見不鮮。有人對道德視而不見,我行我素;有人對道德嗤之以鼻,棄如敝屣,以至于道德失范成了我們今天社會的一大頑疾。那么這些不講道德的人究意是怎么想的?他們?yōu)槭裁催@么做呢?本文通過對在校大學生不同層次的樣本進行道德缺失行為者的心理動機的調查、分析并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加強相關方面的教育建議。

一、道德缺失行為的主要心理因素

為了解大學生中道德缺失的心理情況,筆者在某地區(qū)三所高校中隨機抽取了不同年級不同專業(yè)的200名在校大學生,對其進行了有關道德缺失問題問卷調查,其中一半題目前為道德缺失表現(xiàn),如選后則對其缺失心理進行分析,即“當你坐公交車的時候,你占坐了“老、弱、病、殘、孕”專坐后,一個懷孕只有二個月的上車,請問你會讓坐嗎?如果不讓造成這一原因是因為――”。從所有回答者的答案中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結果:

(1)無知心理:“不知道其懷孕”。有126人將其列為第一項,占參加調查人數(shù)的63%。

(2)從眾心理:“大家都不讓,所以我也不讓”。有48人首選該項,占參加調查人數(shù)的24%。

(3)僥幸心理:“坐老、弱、病、殘、孕”專坐沒什么不好意思”。有22人首選該項,占參加調查人數(shù)的11%。

(4)反叛心理:“對社會和周圍的人有反叛心理”。反叛心理中應包含過去我們常說的“逆反心理”。逆反心理常常是莫名的,而反叛心理卻通常是有原因的。大學生們不太愿意選擇該項,只有4個人首選該項,僅占2%。

以上分析僅代表了一個小小的側面,但這些數(shù)據可以高校的素質教育和心理教育提供一些參考。

二、形成道德缺失行為的心理分析

一個正常的人,他的一言一行都受心理因素的支配,哪怕“言不由衷”、“身不由己”也是一種心理狀態(tài)。因此,做道德缺失的事,必然有其心理基礎。由上述對高校大學生進行道德缺失行為的統(tǒng)計結果,我們可以從心理角度對這些道德缺失行為的同學進行一下簡要的分析。

1.無知心理

無知心理主要是道德教育問題,道德作為人的基本理性,并非與生俱來。道德同人類其他的知識有相同的一面,都需要通過教育或其他渠道進行傳授;又有不同的一面,即道德不僅要求每個人都知道,而且要求每個人都將道德作為自己發(fā)展自內心的理念,認識到作為社會上的人必須這樣做,不這樣做不行,哪怕這樣做眼前可能要吃虧受損。道德教育往往需要貫穿人的一生,從稍一懂事的家庭教育,到學校教育以至社會教育。道德教育環(huán)境需要使社會成員如同置身于按摩式浴缸里,不斷流動的水從四面八方溢出隨時按摩著你的全身,道德教育需要這樣的無所不在、無所不包。我國是一個注重道德教育傳統(tǒng)的國家,每個小學生都能講出類似“孔融讓梨”的動人故事。但目前道德教育尚存在很多“盲區(qū)”,道德知識傳授不足是道德滑坡的因素之一。就大學生來說,小到城里來的獨生子女不懂得謙讓,農村來的孩子不太講衛(wèi)生;大到競爭的需要往往使得道德尷尬地退居二線,科學的發(fā)展又出現(xiàn)一些新的道德問題等等。大學生對于道德的無知心理,不僅說明了大學前道德教育的欠缺,也說明了大學期間道德教育的艱巨。道德教育“盲區(qū)”的存在,使得學生成長各階段的道德教育面臨著諸多的新課題,值得引起道德教育工作者的重視。

第5篇:從眾心理分析范文

[關鍵詞] 大學新生 從眾消費心理 行為調適

大學新生從眾消費行為是大學生群體消費領域常見的現(xiàn)象,如何引導大學新生從眾消費行為,使其能夠盡快養(yǎng)成健康消費行為和習慣,對其邁好人生關鍵階段具有重要現(xiàn)實意義。

一、大學新生從眾消費行為的心理成因

從眾消費行為是指在群體壓力面前,消費者在消費行為中,自覺不自覺地以群體中其他消費者的行為作為參照,作出與多數(shù)消費者一致的消費行為或反應傾向。大學新生從眾消費行為的產生有多種客觀原因,但主要是由大學新生自身心理因素導致的。

一是自主消費經驗缺乏。經濟的非獨立性決定了大學新生自主消費經驗缺乏,沒有形成相對自主、穩(wěn)定的消費觀念。在面臨全新的大學生活時,難以根據自身經濟條件、生活以及發(fā)展需要確定消費計劃,在消費行為中常常表現(xiàn)出缺乏主見,人云亦云,隨波逐流,盲目沖動,產生從眾消費欲望和行為。

二是消費自控能力不強。由于受各種媒體宣傳炒作或是受周圍環(huán)境影響以及身邊同學誘導等而產生消費欲望,加上自控能力不強,極易產生隨機沖動消費。個別學生不能體諒家庭的困難,以各種借口欺騙家人寄錢用于自己消費,事后也感到后悔。但當遇到周圍環(huán)境、市場因素、網絡媒體、群體輿論等誘惑時,還是難以自制,產生從眾消費行為。

三是攀比消費心理滋生。大學新生消費心態(tài)多種多樣,其中攀比消費心理占有相當比例。一部分學生總是習慣于有意無意地與身邊的同學作比較,以求心理平衡,獲得自我認同感。少部分學生不顧及家庭條件去消費,以滿足自己的虛榮心。甚至個別貧困學生,也盲目地去效仿別人的高檔次消費,等等。這些攀比消費心理的滋生,是從眾消費行為普遍性的一個主要原因。

二、大學新生從眾消費行為的現(xiàn)實危害

從眾消費行為是被動的接受過程,在群體壓力面前,從眾者往往有無奈、被動等消極心理體驗,從眾消費行為對大學新生而言是弊大于利。

一是加重家庭經濟負擔。對于大多數(shù)大學新生而言,其上學費用已經是家庭一筆不小的開銷,甚至有的家長不惜貸款或借錢來供學生。當學生出現(xiàn)從眾消費行為時,很多開支就變成了“計劃外”,必然增加家庭經濟負擔,家長為此常常是苦不堪言。

二是增加學生精神壓力。由于剛走進大學校門,消費環(huán)境發(fā)生了變化,購買欲也隨之增強。除了學習和生活必需品以外,他們會有很多消費奢求,由于缺乏消費理性的消費沖動,極易導致過度消費,帶來經濟上不必要的浪費,使部分學生成為“月光一族”,囊中羞澀的窘境帶來的是精神上的壓力和痛苦。

三是導致誠信行為缺失。從眾消費帶來過度消費或透支消費,使得一些學生不得不編造謊言向家長伸手,向周圍同學和好朋友張口。把錢借來后,又很難按時償還,直接影響了同學關系。學生中因債務關系發(fā)生矛盾甚至打仗斗毆的事情也是不乏其見的。更有甚者有極個別學生采取欺騙、偷竊、詐騙等違紀違法手段,想方設法弄錢滿足自己的不正當消費。從眾消費所帶來的誠信行為的缺失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應該引起高度重視。

三、大學新生從眾消費行為的思治對策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fā)展與信息化社會的到來,各種與消費相關的信息充斥市場,大學新生消費者很難作出合理的判斷和選擇,所以必須加強教育與管理。

一是加強消費理念教育和引導。大學新生是一個特殊的消費群體,喜歡追求“新、奇、美、特”。很多消費品往往在大學新生中一出現(xiàn)就迅速流行開來,如配備手機、電腦、買高檔化妝品和名牌服裝等,他們在消費時卻很少顧及自己的經濟承受能力和消費的必要性。必須通過采取日常教育管理、舉辦專題講座、進行咨詢服務等多種形式,使其掌握大學消費規(guī)律和特點,明確科學消費內涵和意義,培養(yǎng)理性消費意識和習慣,樹立科學消費行為和時尚,營造文明消費環(huán)境和輿論。對經濟寬裕的學生,幫助制定科學合理的消費計劃,對其日常消費行為進行適當監(jiān)督,避免其盲目引領時尚消費和過度消費。對于家庭貧困的學生,要幫助培養(yǎng)健康的消費觀念,教會如何把錢用在刀刃上。特別是對那些家庭條件一般且易產生非理性從眾消費行為的學生要格外關注,采取有效的教育和管理手段,提前進行干預,防止因從眾消費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和精神負擔??傊?,加強消費理念教育和引導,必須作為大學新生入學教育的重要一課。

二是營造良好消費環(huán)境和輿論。日益豐富的消費市場、日益復雜的消費環(huán)境、日益多元化消費觀等諸多因素,無時無刻不在充斥著大學校園,影響著莘莘學子,給他們的消費觀念和行為帶來了沖擊,而往往是不正確的價值取向形成了學生高消費的心理基礎。因此,社會要多創(chuàng)造一些有利于大學生身心健康的經濟使用的消費商品與服務項目,使大學生消費者的個性化消費有更多選擇的余地,提供更加經濟合理的消費平臺。學校要努力在大學生消費的心理環(huán)境營造上做文章,通過倡導消費文明,強調智力性、發(fā)展性消費,提高消費文化、教育含量,引導學生正確評價和選擇消費行為。從更深的意義上講,通過培養(yǎng)大學生正確的消費意識和行為習慣,用小環(huán)境來影響大環(huán)境,可以促進社會精神文明的進步??傊?營造校園良好的消費環(huán)境和輿論,已是社會賦予高校的使命和責任。

三是消除從眾消費癥結和誤區(qū)。大學新生心理處在不成熟的階段,相互攀比的消費心理較為普遍,對消費認識及行為呈現(xiàn)不穩(wěn)定、片面和極端性等特點,消費的目的,是為了滿足虛榮心,而不是從自身的學習或生活實際需要出發(fā)。因此,高校必須采取教育和管理手段,加強國情、校情和家情等方面的專題教育,倡導適度和文明消費。學生家長也要積極配合學校,對學生的消費觀念和行為加以有效的指導和有力的監(jiān)督。大學生自身要注重加強自身修養(yǎng),把主要精力用于自身的學習和發(fā)展上,自覺抵制高檔和超前消費,避免盲目地從眾消費,避免給自己帶來經濟和心理壓力,以良好的心態(tài)和奮發(fā)進取的精神完成學業(yè),成為社會有用人才。

參考文獻:

第6篇:從眾心理分析范文

也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曉虹同學總喜歡拿自己和別人做比較。同班的王芳花800元買了件名牌服裝,她就花1000元買件更好的;看到別的同學有了MP3,她就纏著父親買了一個最新上市的MP4;午休時,同寢室的同學有事向家里打電話聲音高了些,她也故意拿出手機,扯著嗓門打電話。同桌期中考試數(shù)學考了個滿分,可她只在及格的邊緣,曉虹的心情失落了好幾天,甚至趁同桌不注意將人家的滿分試卷撕了個稀巴爛……

心理分析

曉虹的這種心情和狀態(tài)其實是一種“攀比心理”,這是中學生非常普遍的一種心理疾患。一個人待人接物一旦出現(xiàn)攀比心理,就容易陷自己于不停地比較,爭勝的境地,而且常常為強出頭而盲目攀比。就像自大的另一面是自卑,攀比心理其實源于根深蒂固的不安全感,而學校和社會又太強調成就,這就更容易讓人產生一種浮躁心理,急于爭勝求贏,惟恐自己落于人后。

攀比心理歸根到底也是一種膨脹的虛榮心。虛榮心是指一個人借用表面的或他人的榮光來彌補自己內在的,實質的不足,以贏得別人的注意與尊重。它是一種很復雜的心理現(xiàn)象。法國哲學家柏格森曾經這樣說過:“虛榮心很難說是一種惡行,然而一切惡行都圍繞虛榮心而生,都不過是滿足虛榮心的手段。”當然,人免不了都有些虛榮心,但虛榮心太過,就會出現(xiàn)心理失衡,即攀比心理。這時,不妨檢查自己是不是脫離現(xiàn)實,才夠得上自己心目中的完美形象。

心理處方

每個人都會面對挫折,打擊和種種壓力,攀比心理很容易引起心理失衡,進而導致身心疾病。因為炫耀,攀比是沒有止境的,所以快樂永遠離自己遙遙無期。

要改變認知。認識到虛榮心帶來的危害

虛榮心強的人,在思想上會不自覺地滲入自私、虛偽和欺詐等因素,這與謙虛謹慎、光明磊落及不圖虛名等美好品德是形成鮮明對照的。

不對自己過分苛求

有人把奮斗目標定得太高,非能力所及,于是終日郁郁不得志,這無異于自尋煩惱;有人做事要求十全十美,對自己近乎苛求,結果受害者還是自己。為避免挫折感,曉虹最好還是明智地把目標和要求定在自己能力范圍之內,懂得欣賞自己的成就,自然會心情舒暢了。

端正自己的人生觀與價值觀

自我價值的實現(xiàn)不能脫離社會現(xiàn)實的需要,必須把對自身價值的認識建立在社會責任感上。正確理解外表、地位,榮譽的內涵和人格自尊的真實意義。曉虹不要陷在自我的小圈子里,要有比較遠大的理想和精神追求,同時,還要用豐富多彩的生活情趣和積極的學習來充實自己。

擺脫從眾的心理困境

曉虹要有清醒的頭腦,面對現(xiàn)實,實事求是,從自己的實際出發(fā)去處理問題,擺脫從眾心理的負面效應,形成獨立的人格,做生活中真實的自我。

多找同伴,少尋對手

有些人心理不平衡,完全是因為處處與人競爭,常常迫使自己處于緊張狀態(tài)。其實人之相處以和為貴,在心理上不要把別人看成對手。每個人頭上都有自己的一片天空,曉虹不一定要和別人活得一樣,自己過得輕松。是你最大的福氣。

第7篇:從眾心理分析范文

關鍵詞 預期心理 從眾心理 開發(fā)模式

中圖分類號:F713 文獻標識碼:A

一、購房心理分析

由于近兩年過度市場化導致房價飆升過快,加快了國家對房地產業(yè)持續(xù)、嚴厲的調控,包括:限貸款、限購買、限漲價、收信貸、重保障、抓問責。導致了當前房地產市場形勢出現(xiàn)短暫低迷。如果現(xiàn)行調控政策一、兩年內不松動的話,市場疲軟勢頭極有可能持續(xù)1―2年。

在房地產市場中,需求可分為投資購房和消費剛性需求購房,前者又包括長期投資購房者和短期投機購房者。投資購房者始終會希望自己在最短的時間內擁有最高的收益,選準現(xiàn)階段最佳抄底時間。他們在心理上往往會擁有預期心理和從眾心理;而剛性需求者他們考慮的是商品的性價比,盡量使自己的效用最大化。因此他們還會產生反復心理、求穩(wěn)心理。

(一)預期心理。

消費者的購買決策主要取決于內心對于住房盈利虧損的判斷,而盈利虧損的參照點就是對房價未來的期望。假設房價一直上漲,人們若現(xiàn)期以低價買房,則未來高漲的房價就是“獲得”;下跌的房價就被視為“損失”。因此,在房地產市場價格在下跌形勢的影響下,消費者對于房價的參照點不斷降低,認為現(xiàn)期買房在未來不能得到收益反而會損失,越來越多的購房者處于觀望狀態(tài)。

(二)從眾心理。

在現(xiàn)實的房地產市場中,房地產價格受眾多復雜因素的影響,普通購房者難以獲得這些不確定因素的變動信息,同時信息也是極不對稱的。此時,缺乏信息的購房者主要是通過觀察別人的行為來取得信息。當看到越來越多的人加入買房者行列時,很容易產生一種急躁與盲從的心理,導致“從眾行為”。同樣在現(xiàn)階段越來越多的剛需購房者和投資購房者處于觀望狀態(tài),這也有從眾心理的誘導。

(三)選價心理。

對于消費者個體而言,自身所能承受的購買價格決定了自己的購買能力。

1、重慶市城鎮(zhèn)人均可支配收入。

重慶市統(tǒng)計局公布的2010年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532元,預計2011年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將突破2萬元。

2、重慶市人口承購力分析。

根據折現(xiàn)法進行理論分析

VtA/i [1-1/(1+i)N] 1/(1-r)

式中:Vt――第t類單個客戶可承購的最高總價位(元/戶)

A――第t類客戶可以承受的月均住房消費支出額(元)

i――銀行提供的按揭供款月利率

N――客戶愿接受的供款月數(shù)(月)

r――首付款比例

購房者一般采用按揭貸款的方式購房,我們可根據上式計算分析消費者的承購力,由今年重慶市人均可支配收入2萬元計算,假設1萬元用于支付購房年供,貸款比率按8%,首付款比率按30%計算,可承受的貸款年限為20年,則平均購房者最高可承受的房產價位為140259元,按重慶主城區(qū)平均房價7000元/平方米,則重慶城鎮(zhèn)人均能夠購買的主城區(qū)住宅面積為20平方米,按家庭收入主要來源為兩人,則家庭能夠承受的購買面積約為40平方米,與小康水平的人均居住面積35平方米還有很大差距。

二、開發(fā)策略

為了應對政策風險和開發(fā)經營風險,原先以香港開發(fā)模式(即將融資、拿地、開發(fā)、銷售等環(huán)節(jié)一并進行全產業(yè)鏈操作)為主流的國內開發(fā)商應適當轉向以美國模式(產業(yè)鏈專業(yè)分工操作)為藍本,探索新的業(yè)務增長點并且降低部分環(huán)節(jié)的風險。

1、融資――減少受信貸及貨幣政策影響的風險、拓寬融資渠道、減少融資壓力。

房地產調控下,對開發(fā)貸款的收緊直接影響到房地產開發(fā)投資資金來源;對個人購房貸款的收緊間接影響到房企銷售資金回籠;資金鏈緊張客觀要求尋找多元化融資渠道和融資模式。

應對策略:(1)從傳統(tǒng)以銀行貸款為主的較單一渠道向股權融資、產業(yè)基金、信托、私募等多元化融資模式發(fā)展,以應對融資環(huán)節(jié)的風險;(2)與投資機構合作成立融資平臺,針對項目進行專項融資進行大規(guī)模項目開發(fā)。

2、拿地及開發(fā)建設――應對土地價格上升的風險、減少獲取土地及開發(fā)資金需求大的壓力、分散開發(fā)風險、發(fā)揮各主體的綜合優(yōu)勢、形成戰(zhàn)略合作關系、增強聯(lián)合開發(fā)能力。

應對策略:(1)與投資機構合作建立融資平臺來募集資金進行共同開發(fā);(2)房企和商業(yè)企業(yè)或投資機構聯(lián)合投資拿地、由房企負責建設開發(fā);(3)房企與當?shù)卣献?、?yōu)先獲得土地、進行片區(qū)開發(fā);(4)不參與或少部分參與融資拿地、主要負責開發(fā)建設、進行“輕資產”的“代開發(fā)”。

3、銷售/運營――應對房地產調控政策對銷售的影響、對現(xiàn)金流的管理。

應對策略:(1)低價快銷:降價或以各類優(yōu)惠間接降價以促進銷售;(2)采取觀望態(tài)度、穩(wěn)步推盤:不降價或提價,或者企業(yè)之前積累了足夠資金、不存資金壓力,或者在售項目高品質、占據稀缺資源、走高端路線,對項目針對的專屬客群強化項目高端形象;(3)改售為租、租售結合:對于部分住宅項目采取改售為租、持有運營;(4)進度控制、優(yōu)點強化:不是從價格入手,而是緊密結合政策和市場環(huán)境,調整銷售計劃、控制銷售節(jié)奏、選擇合適的項目特點進行強化并進行差異化營銷。

(作者:重慶大學建設管理與房地產學院2009級房地產經營管理專業(yè))

參考文獻:

第8篇:從眾心理分析范文

關鍵詞:消費心理;市場營銷;管理;分析討論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7)001-000-01

隨著我國現(xiàn)代國民經濟和社會建設事業(yè)的順利推進,以及國際商品市場市場環(huán)境中競爭態(tài)勢的日趨激烈,我國現(xiàn)有產品生產銷售企業(yè)實際面對的市場激烈程度也在不斷發(fā)展提升。近年來,在我國現(xiàn)代國民經濟建設事業(yè)保持快速穩(wěn)定增長態(tài)勢的歷史背景下,基礎消費行為對國民經濟增長發(fā)展事業(yè)的貢獻效應逐步引起了廣泛關注,而隨著我國基層民眾基礎性思想觀念認知的開放性和多元性水平不斷提升,消費心理因素對消費行為決策和市場營銷活動開展水平的營銷效應逐步引起了廣泛密切關注,有鑒于此,本文將會具體圍繞消費心理透視與市場營銷管理工作的相互關系問題,展開簡要的闡述論述分析。

一、消費心理的基本內涵和具體表現(xiàn)類型

(一)消費心理的基本內涵

所謂消費心理,就是獨立的消費者個體在具體開展實物商品,以及勞務項目的遴選、對照、細致分析、購買決策與實踐、具體應用,以及應用效果和主觀感受評價等實踐活動過程中所產生和體驗的一系列內在心理活動。消費心理對消費者最終形成的消費行為決策具備深刻影響,是最終決定消費者是否開展針對某一特定商品對象的購買實踐行為的基礎性決策因素。舉例論之,圖1表示魔種籃球鞋產品的外觀示意圖,因其外觀設計特征而導致的消費者主觀消費心理感受狀態(tài)差異,對消費者實際獲取的消費活動決策結果,具備極其深刻的影響效應。

(二)消費心理的具體表現(xiàn)類型

遵照消費者個體實際開展的消費行為的表現(xiàn)特征,通??梢云鋵嶋H形成和表現(xiàn)的消費心理,具體劃分為四種表現(xiàn)類型:

第一,從眾心理,通常指的是傳統(tǒng)消費心理學研究視域之下的“入鄉(xiāng)隨俗”心理,就是在看到周圍人針對某些具體類型的商品類型展開購買行為基礎上,自己也會跟隨實施購買行為,因而這種消費心理具備一定程度的趨同特征。

第二,攀比心理,在攀比性消費心理的作用和驅使條件下,獨立消費者在具體開展商品消費行為決策過程中,往往并不重點關注產品實際具備的應用價值和使用功能,而其主要的心理關注側重點,則在于與周圍其他人開展的商品購買行為實施比較。

第三,求實心理,所謂求實性消費心理,其在基本內涵和表現(xiàn)特征層次具備鮮明的彼此相反性,其具體的基本內涵,在于消費者在實際開展商品消費行為決策過程中,重點關注商品實際具備的實用性,以及對自身實際消費需求的滿足程度,實現(xiàn)了對商品消費行為綜合效能水平的充分關注,具備較為充分的理性化表現(xiàn)特征。

第四,求異心理,所謂求異性消費心理,指的是消費者在具體開展商品選購和商品消費決策行為過程中,單純片面追求自身購買商品與他人購買商品的相互差異特征,切實滿足自身推陳出新和標新立異的主觀心理欲求,忽視了在具體的消費行為開展過程中其他因素對最終消費活動效能水平的影響效應,因而導致此種消費心理具備一定程度的盲目性和不科學性。

二、消費心理分析企業(yè)市場營銷管理問題的具體思路

現(xiàn)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具體發(fā)展過程中依然展現(xiàn)著一定程度的嚴峻性,傳統(tǒng)的以銷售者主體占據主導性控制地位的“賣方市場”形態(tài),正逐步被以“消費者群體”為主導的賣方市場形態(tài)所替代,直接導致我國現(xiàn)有的各類產品生產型企業(yè)實體,以及勞務輸出型企業(yè)實體,正在真切面對著一系列表征r明的市場性經營發(fā)展挑戰(zhàn)。

根據目前已經獲取的實證性研究數(shù)據,在現(xiàn)有的歷史發(fā)展背景下,我國消費者終端市場尚未實現(xiàn)飽和發(fā)展狀態(tài)、依然能夠在后續(xù)開展的消費行為實踐過程中,開辟和創(chuàng)造數(shù)量充足的消費行為活動實踐空間。

對于現(xiàn)階段獨立存在的企業(yè)組織實體而言,如何結合目標消費者群體實際具備的消費心理活動和消費實踐行為表現(xiàn)特征,制定和事實上針對性的市場營銷管理工作開展方案,是我國現(xiàn)代企業(yè)在現(xiàn)有的市場環(huán)境格局之下面臨的首要發(fā)展問題。我國現(xiàn)代企業(yè)布局必須借由科學合理的市場營銷工作開展方案的制定和實施,不斷擴展企業(yè)產品銷售和勞務項目經營實踐過程中的市場波及面和覆蓋面,優(yōu)化和擴展對象消費者群體的消費消費實踐行為開展空間。

在市場營銷管理工作基本理論的研究視域中,所謂消費終端問題,事實上,指的就是消費者在完成針對特定商品對象或者是勞務服務對象要素的購買活動基礎上,其在具體使用商品購買對象或者是勞務服務購買對象過程中所獲取的心理感受,在消費者獲取良好心理感受條件下,其往往會對具體開展的商品購買消費和勞務服務購買消費行為產生充分的接納心理,并引導其他消費者實施類似消費行為,為特定企業(yè)市場營銷工作效能水平的切實提升,構筑支持條件。

三、結語

針對消費心理透視與市場營銷管理關系問題,本文具體選取消費心理的基本內涵和具體表現(xiàn)類型,以及消費心理分析企業(yè)市場營銷管理問題的具體思路兩個具體方面展開了簡要分析,旨意為相關領域的研究人員提供借鑒參照。

參考文獻:

[1]萬品維,徐婀娜.基于消費心理透視市場營銷管理[J].現(xiàn)代營銷:下旬刊,2015(12).

[2]郭俊華.消費心理透視與市場營銷管理分析[J].日用化學品科學,2009(12).

[3]張政.消費心理透視與市場營銷管理探討[J].現(xiàn)代經濟信息,2014(7).

第9篇:從眾心理分析范文

許燕在借鑒了相關決策理論的基礎上,結合會計職業(yè)判斷的特點,將過程模式歸納為:全面理解面臨的問題;確立判斷的目標;提出可能的備選方案;收集相關的信息資料;確定適當?shù)臉藴?;分析比較方案;得出結論,形成判斷。并從不同的角度出發(fā),建立了幾種研究會計人員做出判斷的心理活動過程的認知模型,分別為:直感決策模型;信息加工的一般模型;布倫斯維克透鏡模型。這里的過程模式是以相關的決策理論為基礎,決策過程中的幾個步驟相互關聯(lián),存在于所有的會計職業(yè)判斷過程中??紤]到會計職業(yè)判斷主要是強調其思維的過程及結果,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會計人員實際進行判斷時通常是憑借直覺來進行決策,而非有意識地關注所有步驟。作為行為個體,一定會受到特定個體因素的影響,如心理素質、順勢思維、先人為主慣性等。上述會計職業(yè)判斷的認知模型都是以會計人員為中心,或從系統(tǒng)工程,或從信息加工心理學的角度把職業(yè)判斷看成是一個信息加工系統(tǒng)或過程。然而,人的大腦在處理信息時要比電子系統(tǒng)復雜很多,并非簡單的輸入、加工、輸出幾個步驟,加工出的信息也并非絕對精確。產生這種現(xiàn)象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會計人員的主觀行為心理。

一、現(xiàn)有模式下的行為心理分析

行為學家克特?列文曾提出過一個關于人類行為的著名公式:B=f(P,E)。式中,B表示行為,P表示人,E表示環(huán)境,即人類的行為是由內在心理因素和外在環(huán)境刺激所決定的。會計人員的職業(yè)判斷行為是人類行為的一個具體、微觀領域,除了遵循人類行為的共有一般模式之外,又有著其特殊的內容。會計人員的內在需求和外部環(huán)境刺激同時存在并相互作用,進而形成某種動機,該動機支配判斷行為以滿足一定的需要和判斷目標。不管判斷目標在何種程度上得到實現(xiàn),都表現(xiàn)為判斷結果,或判斷質量。而這些判斷的影響又會通過不同途徑反饋到會計人員的內在需求和外在環(huán)境中,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新一輪的、循環(huán)往復的職業(yè)判斷過程。

(一)判斷主體的需求心理1969年美國心理學家克雷頓?奧爾德弗(clayton Alderfer)在《Existence,relatedness,and growth;Human Needs in Organizational Settings》中修正了馬斯洛的觀點,將需求層次進行重組后提出了三種人類需求,即生存需求、關系需求以及成長需求,并稱作ERG理論。該理論的基礎是:需求被滿足的程度越低,對它的追求就越強;當較低層次的需求得到滿足后,對較高層次的需求會加強(滿足一上進模式);較高層次需求越是受到挫折,個體對低層次需求滿足的追求越強烈(受挫一衰退模式)。

以上述理論為基礎,會計人員也存在三種核心需求,即生存需求、社交需求和成就需求。從生存需求到社交需求最終到成就需求,需求層次依次提高;但三種需求并不存在嚴格的等級次序,需求的滿足并非一定遵循馬斯洛所提出的“階梯式剛性上升”,它們可以同時存在且同時支配會計行業(yè)人的行為。然而,低層次需求的滿足必然會使會計人員加強追求高層次需求的欲望。當最基本、最明顯的生存需求得到滿足之后,會計人員會追求社交需求,當其置身于社會團體之中時,為了維持原有的協(xié)調關系以及建立新的和諧關系,便會產生對自身溝通能力的提高、對社會能夠提供良好的溝通渠道以不至于造成溝通障礙的需求。成就的需求是會計人員最高層次的需求,當其處于這一需求層次時能夠明白內在真正的需要,能夠誠實守信,忠于自己的原則,這時獲得尊重和自我實現(xiàn)價值變得很重要。

(二)職業(yè)判斷的動機形成在會計職業(yè)判斷行為模式中,動機在整個模式中占有核心地位,是特定行為的直接驅動力量。會計人員在多重需求的引導下會形成某種動機。如有的會計人員對于管理者秉持的意見,即使是違背了業(yè)務流程或違反了制度,也會迫于其所處的地位,而在威信、利益、從眾、僥幸、投機等心理因素的驅動下,予以采納進而產生造假動機。而會計人員在收集的相關會計信息不夠充分的情況下盲目得出判斷結論,就是出于降低收集信息成本、追逐經濟利益的動機。如果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通過嚴厲的檢查和懲罰增加會計人員的違規(guī)成本,減少違規(guī)收益,會計人員會抑制這種自利行為,從而形成有利于公眾利益的行為動機。動機也會受到人的價值觀的影響,具有高尚的價值取向的會計人員是能夠排除利益干擾的。

雖然《會計法》對違法行為規(guī)定了明確的懲治措施,但在真正的實施過程中有關會計人員執(zhí)業(yè)風險的法律體系仍不完善,這很容易導致會計人員在進行職業(yè)判斷時毫無顧忌,而這樣的直接后果便是導致會計信息的質量低下。因此,不能把會計人員看作是純粹的“簡單自然人”或是“理性經濟人”,而要從“人本化”出發(fā)認識到會計人員進行判斷時的心理源于會計個體、群體的世界觀和價值觀,要激發(fā)會計的高效能,必須是物質動力、精神動力和信息動力的協(xié)同作用。會計人員一方面要面對單位具體環(huán)境對其施加的利益誘惑,另一方面接受了利益相關者的委托,并承擔職業(yè)判斷偏誤造成個人財產、聲譽受損等隱形成本,因此其動機的形成必然要在兩者的利弊間進行權衡。

(三)不同判斷階段的行為心理分析Alison Sutcliffe和Paul-Emile Roy在《Professional judgment and the auditor》一書中解釋了不同選擇程度下判斷的需求變化,借用其原理可以說:當職業(yè)界已經了非常詳細的執(zhí)業(yè)規(guī)則時,會計人員很少或者不需要運用職業(yè)判斷;而當會計人員完全沒有規(guī)范可循的時候,則要完全依賴會計人員的個人判斷。這兩種極端的情況在現(xiàn)實中并不多見,更多時候需要會計人員在兩者之間尋求一個平衡,即在會計準則提供的框架內進行判斷。會計人員在職業(yè)判斷過程中所進行的一系列專業(yè)性行動,都可以看作是圍繞會計信息來展開的,包括信息的確定和收集、信息的評估、未來結果的預測、對發(fā)生特殊結果概率進行評價和修正、對信息加以衡量和綜合以便從可供選擇的行動過程中做出選擇等。

(1)會計信息確定和收集過程中的行為心理。會計人員在判斷伊始,要對相關的事項和環(huán)境有清晰的認識,了解與問題有關的所有信息,包括問題本身的信息、以及產生的前因后果方面的信息等。然后針對具體判斷事項確定目標,即明確是對什么做出判斷、判斷結果應實現(xiàn)什么目的等。搜集會計信息時,資料的來源首先依賴于選擇什么標準來比較,可選擇的標準包括既定的標準、該公司過去的情況、行業(yè)中其他公司的情況以及類似事件的結果等。其次,收集信息還應具有導向性,最后還要注意收集信息“量”的問題,信息不充分和信息過度都會引起判斷的偏誤。在這幾個階段會計人員主要受到工作記憶和選擇性注意的影響,二者是在知覺、思

維和行為問的動態(tài)交互作用中兩個重要認知系統(tǒng)。工作記憶是指在執(zhí)行任務過程中,用于信息暫時存儲和加工的資源有限系統(tǒng)。會計人員在判斷某種會計事項是否可能發(fā)生時,往往根據頭腦中比較深刻的印象來確定其發(fā)生的概率大小。然而,很多時候較深刻的記憶并不等同于正確的記憶,因為工作記憶與意識覺察有關.即進入工作記憶中的信息就是人們自身意識中的內容,這種記憶易被抹去,并隨時更換。

選擇性注意則是對外界豐富的信息進行篩選以確保有限的認知資源得以高效運行的認知系統(tǒng)。會計人員會依據自己的興趣、背景、情緒、知識經驗、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態(tài)度,根據判斷目標而主動地、選擇性地解釋和接受外界信息。但是選擇性知覺的主觀傾向是要承擔信息失真風險的,如會計人員一開始就認為公司的壞賬準備數(shù)目準確無誤,很可能會有選擇地收集公司過去應收款項回收情況的資料,而忽略了相反的信息。

(2)會計信息加工過程中的職業(yè)判斷行為心理。會計人員在對會計信息進行識別、評估、選擇、分析、綜合的過程中也需要進行判斷,筆者認為,在這個過程中其主要會受到以下一些行為心理影響:

一是從眾效應。指在群體一致性的壓力下,個體尋求的一種試圖接觸自身與群體之間的沖突、增強安全感的手段。會計人員在特定的條件下,由于沒有足夠的會計信息或者搜集不到準確的會計信息,從眾行為是很難避免的。通過模仿其他人的行為在準則和規(guī)則的框架內來選擇策略,這并無大礙,甚至有時候模仿策略還可以有效地避免風險和取得進步。但如果不顧是非曲直地一概跟隨多數(shù),則不可取,是消極的“從眾效應”。

二是首因效應和近因效應?!笆滓蛐敝缸畛踅佑|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對人以后的行為活動和評價的影響,即會計人員面對每一系列信息時,先獲得的信息要比后獲得的信息對會計人員的判斷產生強烈的影響。而與其相反的近因效應是指在多種刺激一次出現(xiàn)的時候,印象的形成主要取決于后來出現(xiàn)的刺激,也稱“新穎效應”。在判斷過程中二者都有可能出現(xiàn)。可見.會計人員的不同行為心理對會計信息的出現(xiàn)、加工、處理順序有不一樣的認知。會計人員對“第一印象”和“新穎信息”都要有正確、全面的認知。

三是定勢效應和光環(huán)效應。定勢效應指以前的心理活動會對以后的心理活動形成一種準備狀態(tài)或心理傾向,從而影響以后心理的活動。會計人員很可能局限于既有的會計信息或已認識的現(xiàn)象.在判斷的過程中愛用“老眼光”,即用已有的知識經驗來看待當前新出現(xiàn)的問題。在新準則框架內,應克服這樣的心理反應傾向,突破定勢、靈活處理各類事項。光環(huán)效應指以事物的某一突出特性為依據.而忽視事物的其他特征對整個事物做出全面的評價,結果產生錯覺。會計人員要克服這種“以偏概全”的心理弊病,在加工會計信息和資料的過程中不要把某些信息的特性,尤其是與決策相關性較弱的信息看得過重,若以此去推斷其他特性,容易造成有失公允的偏誤。

四是錨定效應。是指決策者過于依賴舊信息,對新信息反應不足.事先確定一個特定的初始值進行估計和調整,并將其作為決策的依據。這種調整通常是不充分的,不同的初始點會產生不同的估計,這就易于偏離其初始價值。不同的決策者依據各自的“初始點”做出不同的“錨定”。會計人員經常根據以往的判斷經驗對會計事項或行為做出決策,并根據當年的新情況進行調整。其中,新情況可以是會計制度的變化,也可以是行業(yè)的競爭,還可以是引進新產品線,或是無數(shù)其他情況。而會計人員所做的調整并沒有完全考慮到這些新情況帶來的所有定向影響.因為錨定效應中的起點十分重要,以后所做的調整未必能充分反映出新信息的意義。

(3)根據會計信息得出判斷方案時的行為心理。SEC認為準則制定過程應以“目標導向”為基礎,這一指導思想已經體現(xiàn)在我國的新會計準則中,該法避免了使用例外條款與明線測試,同時又在原則的指導下提供了足夠的詳細指南,以幫助會計人員圍繞判斷目標進行信息的收集和加工進而做出適當?shù)穆殬I(yè)判斷。如前所述,判斷目標是否實現(xiàn)、在何種程度上得到實現(xiàn)都要表現(xiàn)為一定的判斷結果。.然而在判斷過程中,會計人員即使嚴格遵循公正性的立場,謹慎運用其專業(yè)知識和經驗,也會由于其固有的認知局限性、思維慣性等原因產生會計職業(yè)判斷偏誤。可見,會計人員總是希望判斷結果與自己的估計基本一致,而不同的行為心理卻可能造成有悖會計信息質量要求的不同職業(yè)判斷結果,其承擔的風險和責任大小也就不同。

會計職業(yè)判斷是一個連續(xù)的、反復循環(huán)的過程,人們總是從經驗中學習.以不斷提高認知和判斷的能力。對不同的會計事項進行不同的會計判斷,之前的判斷結果對會計人員具有反饋作用。正面的判斷結果被反饋給會計人員后,日后在對同類事項進行判斷時,其判斷信心和職業(yè)敏感度會有所增強;反之,則會提高其警惕性并積累相關的經驗教訓。反饋的頻率越高、越具體、越及時,對判斷主體行為心理的影響和調整效果越好。

二、基于行為心理分析的會計職業(yè)判斷質量提升

會計人員的行為心理復雜且多變,除了上述一些階段性出現(xiàn)的因素外,有些心理因素如努力程度、情緒、判斷傾向、性格等在整個判斷過程中都會存在并影響判斷質量。對會計人員職業(yè)判斷時的行為心理模式進行分析和理解,目的是對其有一定的把握和控制,以期發(fā)揮部分行為心理所產生的正面作用、克服負面作用,盡量減少會計職業(yè)判斷偏誤,提升判斷質量。

(一)滿足個體合理需要、抑制不良動機心理學認為,需要引發(fā)動機。想要激發(fā)個體的積極合理的行為動機,首先應滿足個體的某些合理的可行的需要。對于會計人員的合理需要,企業(yè)管理當局應當給予足夠的關注?;拘枰臐M足,如工資、福利待遇.可以激發(fā)會計人員內在的積極性;反之,其有可能違背管理當局的意愿,進行不當甚至是違規(guī)違法的會計職業(yè)判斷行為。此時,會計人員本身所具有的職業(yè)技能就成了會計個體謀取私利的工具和手段,也成了不良動機的誘因。因此,對會計人員合理的物質生活需要的滿足和適當?shù)奈镔|、非物質結合的激勵會抑制不良動機.在無形中激發(fā)會計人員職業(yè)判斷技能朝著合理化的方向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