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茶藝實訓總結及體會范文

茶藝實訓總結及體會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茶藝實訓總結及體會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茶藝實訓總結及體會

第1篇:茶藝實訓總結及體會范文

有人說飲茶時,茶的品質不是最重要的。泡茶人的心情,同飲人的心境,是決定茶道高低的根本。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茶藝心得體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茶藝心得體會1我常常喝茶,但只是把它當做飲料而已。雖然有時會仔細品味一番,略能感覺不同茶湯之間的些許差異,但終因對茶了解甚少而不得要領。因此,也不存在真正意義上的品茶,茶道就更不必說了。在聽了羅蒙老師的講座之后,我學到了很多東西,也激發(fā)了我對茶文化的興趣。

對于品茶,分為三種境界。最初級的為識茶,即認識茶,是與“制茶”、“泡茶”相對應的名稱。識茶除了用眼識,還要用口嘗、用鼻嗅、用觸感。而這些對茶的認識除了用于市場上的買賣之外,重要的還在于享用,所以“識茶”尚包括了“評茶”、“賞茶”的內容在里面。第二個境界為茶藝。茶藝包括:選茗、擇水、烹茶技術、茶具藝術、環(huán)境的選擇創(chuàng)造等一系列內容。茶藝背景是襯托主題思想的重要手段,它渲染茶性清純、幽雅、質樸的氣質,增強藝術感染力。最高的境界乃茶道。茶道是在茶事活動中融入哲理、倫理、道德,通過品茗來修身養(yǎng)性、品味人生,達到精神上的享受。茶道是一種烹茶飲茶的生活藝術,一種以茶為媒的生活禮儀,一種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它通過沏茶、賞茶、聞茶、飲茶,來增進友誼,美心修德,學習禮法,是很有益的一種和美儀式。喝茶能靜心、靜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雜念,這與提倡“清靜、恬?!钡臇|方哲學思想很合拍,也符合佛道儒的“內省修行”思想。在烹茶品茗的過程中,老師特別提醒要心靜(禪靜)。老師還引用老子的話“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一語中的地道出了茶道修身養(yǎng)性之作用。

通過飲茶使人能夠得到一種精神的享受和愉悅,從而完成個性品德修養(yǎng),在剎那間體會到廉、美、和、敬之真諦和永久,正所謂“道由心悟”當然意境很重要,有一個很好的意境,再加上人們用心靈去體悟茶道的玄妙感受,正好比是:“月印千江水,千江月不同。”有的“浮光躍金”,有的“靜影沉壁”;有的“江清月近人”,有的“水淺魚讀月”;有的“月穿江底水無痕”;有的“江云有影月含羞”;有的“冷月無聲蛙自語”;有的“清江明月露禪心”。有的“疏枝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有的則“雨暗蒼江晚來晴,白云明月露全真”。月只一輪,映像各異。茶道如月,人心如江,各個茶人由于個人的經(jīng)歷和所處的環(huán)境不同,從而在心中對茶道自有不同的感悟,但有一點值得肯定,那就是返璞歸真,和誠處世,敬愛為人,珍愛人生。

第一次聽茶道的講座,不僅了解了很多關于茶道的知識,而且還喝到了老師親自泡的珍貴的茶,也很有幸得到老板的贈茶。茶,不僅需要懂,更需要品,需要體悟。在以后的生活中,我想我肯定會不斷地了解茶,學會做一個懂茶、會喝茶的人,并以茶道悟人道。

茶藝心得體會2常言:今朝有酒今朝醉;我言:今夜有書今夜閱。閱讀茶藝先生大美推薦的《品茶圖鑒》,忽然記起要寫課后感想,腦海里浮現(xiàn)善壯和大美在美好生活館門口送別的身影,現(xiàn)在才覺知原來茶藝課已經(jīng)結束了。因為不清楚還有哪支古琴曲與茶有關,我聽著《酒狂》,寫“茶道”課后心得體會。

為什么來學茶藝?

因為朋友丁丁引領我體會陶瓷和香薰的文人閑情逸致,我才略知道這個世界里有一些人以茶會友,召集茶席雅集;有的通過茶參禪悟道,有的堅持做一個傳統(tǒng)的茶人?,F(xiàn)代工業(yè)化的浪潮里,還有許多人炒作茶葉猶如股票。在這樣的背景中,我想初步認識茶與人的世界。

從技能方面,我想考個證,或者有一天在有關國際文化交流的工作里用得上。前幾年,我在日本大阪附近短期學習交流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教育實踐,當?shù)孛耖g組織就安排我們欣賞了茶道。那時候,與日本翻譯分享有關宋茶和建盞的皮毛認知,我感受到那位翻譯對中國文化的敬意。我有回歸傳統(tǒng)的愿望,在行茶儀式里,與各色人等分享傳統(tǒng)的茶道,大有無聲勝有聲的妙趣。

學到了什么?

聽課的時候,我覺得很愜意,聽得興致盎然,感受到一個茶人的心態(tài)和氣質。對照之下,大美老師每次都講了3、4小時的內容,包括茶的產(chǎn)地、茶的歷史、茶的化學成分、茶的分類、日本茶道、品鑒茶質、4種行茶法。這些知識在四次課里,固然屬蜻蜓點水,略泛一圈漣漪。

作為一個學生課后功夫,我主要把握幾點:1)閱讀《品茶圖鑒》,2)觀想行茶儀式的點點滴滴,3)鍛煉腕力,4)三五人湊一起喝喝不同的茶,模擬品鑒,從眼耳鼻舌意身去品鑒:

(1)茶葉、茶湯、器皿色、

(2)水沸聲、沐霖甌杯的聲音

(3)水之味、茶之味、

(4)茶器特性

(5)茶葉、茶湯、茶底、杯底氣味

(6)口腔與喉嚨的各種味道、

(7)身體其他部位的反應。

謝謝真誠分享茶人知識和茶之感官世界的大美老師,我也很喜歡精致的美好生活文化館。

茶藝心得體會3茶的韻味,是由心的味道決定的,所以佛家常講“茶禪一味”。禪意太深,但弄茶時,專注于安處自在的深處,常常帶我走入青燈古寺的寧靜。

我經(jīng)常會在裊裊的茶香中,聞到自己內心的孤獨,喜悅,但更多的是篤定。無論在都市的喧鬧中,還是在空谷幽靜的山野,那杯盞之間發(fā)出的清脆,有如鐘罄之聲,讓人洗盡鉛華。

當年學習茶文化,是因為生命里一位摯愛的親人喜歡,于是也試著去品嘗。盡管苦澀繞于舌間,情境的愜意與美好,卻牽著我慢慢走近茶的深邃。

有人說飲茶時,茶的品質不是最重要的。泡茶人的心情,同飲人的心境,是決定茶道高低的根本。一人得智,二人得慧,三人就只能得趣了。想起最初學泡茶,茶是最普通的,老師的教導是真誠的,朋友的陪伴是最真實的,陪著自己慢慢的品,淺淺的嘗,心事說盡,茶也在此起彼伏的心境中,盡顯人生百態(tài)。

如今,學會了這份知識豐富了我的人生色彩,更讓我摸清了這個難走的隧道它的真正方向。如今,我同事雖然各據(jù)一方,倒真地體會到一點點物是人非的人生況味,但那份情懷,卻如這茶香,在心的最深處,揮之不去。茶的真味就是于任何情境下,都擁有一份不被打擾的心情;于任何因緣中,保持最真摯的情感,予人,予己,予茶。

茶藝心得體會4因為個人對茶的喜愛,我報名學習了茶藝。

在7天的學習過程中,我對茶有了進一步的了解。無論是茶的歷史文化、茶的分類、喝茶的器具以及泡茶的方法,都是我之前所沒有了解過的。7天的學習即將結束,雖然當前我只是淺淺地學習了一些入門知識,但濃厚的茶興趣已被激發(fā),我只迫不及待想要繼更深入的學習茶,讓自己融入茶的美妙世界。

茶藝培訓學習開設這樣關于茶的培訓課程,不僅僅為我們學員教授了茶文化,也為我們提供了一個良好的交友平臺。在當代社會,能有機會以茶會友,是很風雅的一件事,大家有緣坐在一起學茶、品茶、賞茶、鑒茶,就好似古代文人騷客一般,喝茶談笑,很令人享受,十分愜意。

源于對“茶”的喜愛,懷著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敬仰,終于將學習茶道的小夢想付諸于行了。

如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任何一例皆淵源流長、博大精深,茶藝亦如此。初級班給了一把打開“茶道”這只潘朵拉神盒的鑰匙,將原來飲茶的習慣及愛好的淺浮和模糊,引向明了,開啟更多愉悅之情。

短短幾日的茶藝課程,接觸到淺略的中國茶文化理論,學習到綠茶泡法、生活泡法、紅茶泡法、閔式?jīng)_泡四款茶藝表演。因為原本對茶的喜愛,淺閱過茶藝相關的書籍,學習中對茶藝的閱讀便有了更多的渴求與熱情。在老師授課時,我們也渴望老師能傳授更多的知識,有時因為課時的原因,未能更為詳盡,我想學習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茶藝學習,對我來說,才是剛剛開始。

這學期的茶藝茶道課程向我們具體介紹了綠茶、紅茶、黃茶、白茶、烏龍茶、黑茶、花茶的知識,重點學習了綠茶、烏龍茶、花茶的泡制技巧和方法。因為在我的生活里多以礦泉水和飲料,很少用到茶(尤其是烏龍茶和花茶),而且以往我泡茶也只是憑自己的感覺來沖泡,也存在著很多認識上的錯誤,沒能泡出一杯好茶的精髓。而通過這一學期茶藝茶道課程學習,很好的幫助我彌補了這一點不足,使我對茶、對茶藝有了新的認知和體會?,F(xiàn)就我個人的茶藝心得總結如下:

一、綠茶

綠茶,是茶藝課程開始后所接觸學習的第一種茶。沒學習之前,還真的不知道自己以前泡的那些個綠茶都是一種浪費,簡直就是茶葉兌開水。我最欣賞綠茶的純與淳,綠色的芽葉干凈清爽、柔淳的茶水清香寧神,能讓人卸下一身疲乏,舒緩身心,有種回歸自然之感。

二、烏龍茶

烏龍茶是我從未接觸過的茶類,相較于綠茶和花茶來說,于我是最最陌生的一類。而在烏龍茶的實訓中,我擔任的是主泡。因為烏龍茶的泡制比較繁瑣,使我經(jīng)常忘記一些步驟,所以它是令我印象最深的一類茶。

最后我發(fā)現(xiàn),它是最能鍛煉人的心境的一類茶。因為無論時間多么的有限,它還是得按照步驟一步步來,既不能增也絕不可減。就像我們的生活,生活里無論你遇到多少困難,無論困難如何大、如何難以解決,無論所剩時間有多緊迫。事情還是得一件件來,問題還是得一個個解決。所以,浮躁的心難以泡出一杯好的烏龍茶。我覺得烏龍茶的茶盤就是一個縮小的人生,而我們練就的何嘗又不是一個張弛有度的人生。

三、花茶

“芳香四溢、倍感溫馨”是我對花茶最直觀的印象。當桌前擺起花茶茶具,無論是清潔茶具、投茶沖泡還是提杯品茗,自始自終都有那么一種如春天般的溫暖圍繞在心頭,讓人能有種春日的盎然,無論心情、精神都頓覺美好。由于課程條件有限,在具體泡制時仍舊以綠茶茶葉代替,無法真正體會到花茶那甘甜的茶味兒、融暖的芳香,但我覺得在泡制時,只要我們心中懷以花茶,意入心,心入茶,杯中處處有甘甜,周身處處有花香?;ú璧呐葜谱屛覍W會了感知,感知生命勃發(fā)的力量,感知生活里那些溫暖的美好。

綜上所述,這學期茶藝茶道課的學習讓我有了不小的收獲——泡茶,最貴乎“心”。當然我也深知茶藝并非僅靠一學期的學習就能練就的,所以在今后的生活中,我會繼續(xù)的練習。同時,希望每一個泡茶人,無論何時何地,都能以自己的心入茶,泡茶一杯屬于自己的好茶。

茶藝心得體會6在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中,茶文化歷史悠久且文化底蘊深厚。雖然我對茶文化的知識知之甚少,但有一句話卻是深印在我腦海的:"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可見茶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在日常生活中有客人來訪時必泡一壺好茶,以表對客人的誠心歡迎與尊敬。

"茶藝師"在我的字典里是個新鮮的名詞,在參加天晟茶業(yè)有限公司舉辦的茶藝師培訓班之前,我想大部分同學也和我一樣對這個高雅的稱謂感覺陌生吧。

"茶藝"是個什么概念呢?通俗地說,茶藝是指泡茶與飲茶的技巧。泡茶的技巧包括識別茶葉、茶具的選擇、泡茶用水的選擇等;飲茶的技巧是對茶湯的品嘗、鑒賞,對它的色、香、味、形、韻的體味。只有掌握了這兩樣技巧,才能真正地、深入地體會到茶藝的精髓。

在這短短的十多天培訓中我們學習到很多茶藝的相關知識,比如茶藝師該具備的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茶文化的理論,各種茶的特質,各種泡茶器具以及泡茶方法等等。

品茶也是修身養(yǎng)性的一種方式,它通過沏茶、品茶增進友誼,修徳習禮。

茶藝心得體會7一節(jié)茶藝課的感想

泡茶時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個心態(tài),都是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只要用心去體會,便會收獲很多。

茶藝并不只是簡單的泡茶、品茶,在整個過程中,我們對所有茶具的尊敬,也反映出了生活中的為人之道:彼此之間的相互尊重。我相信每一個茶具都是有生命的,我們要學會尊重它,理解它。上天賦予了世間萬物生命與靈性,若給予它們尊重和理解,那么它們也會給予你一樣的回應。你愛戴生命,生命也會回饋你。

“酒滿敬人,茶滿欺人。

”倒茶要倒七分滿是茶道的基本,也是告訴我們做人要學會保留和謙虛,保留一份接納別人對你批評和建議的空間,對人或事。這能讓我們時刻擁有一顆包容的心,也能讓人感覺到我們平和、與人為善的態(tài)度。

茶道有四個境界:清、和、敬、寂。

“清”指的是泡茶的環(huán)境清凈、幽雅,各種茶具的干凈、整潔,會讓人覺得舒服;

“和”指的是泡茶和品茶的人都心平氣和,氣氛也和諧融洽;

“敬”主要表現(xiàn)在對別人的尊敬,對茶具的尊敬,例如我們常常在泡茶之后洗壺,就是對茶壺的尊敬;

“寂”是茶道里最高的境界,它體現(xiàn)的是一個人泡茶的心境淡定、從容,是否可以忍受寂寞。人就像茶一樣,越泡越有味道,越泡越出其精華,耐人尋味。做人也應當像茶一樣,當還沒有被摘采的時候,要經(jīng)得起風吹雨打;當被摘采下來之后,還要修剪加工;當被人品嘗的時候,要經(jīng)得起評價和回味。

茶藝心得體會8抱著"活到老,學到老"的心態(tài)參加了由岑溪市天晟茶業(yè)有限公司創(chuàng)辦的岑溪市首屆"茶藝師"培訓班,經(jīng)過了兩個星期的學習和積累,可以說是受益匪淺。了解了茶最早起源于中國,有著五千年的歷史和豐厚的傳統(tǒng)文化和沉淀。中國不僅是茶葉的故鄉(xiāng),還是最早種茶,制茶和飲茶的國家。

過去只知道綠茶、紅茶、花茶、龍井茶、烏龍茶這幾種茶,殊不知,茶的基本種類分為綠茶、紅茶、青茶,白茶,黃茶,黑茶六大茶類,而龍井茶屬于綠茶這一分類。除此之外,它們的加工方法和沖泡方法都各有差異。

何為茶藝?茶藝是指泡茶和飲茶的技藝。泡茶的技巧,實際上是包括茶葉的識別,茶具的選擇,泡茶用水的選擇等。比如,沖泡綠茶要用玻璃杯,因為玻璃杯是透明的,且不容易吸香,用其泡茶可使茶之清香,嫩香充分顯露出來,也便于我們欣賞茶芽形態(tài)和茶湯的顏色。明代茶人張大復在《梅花草堂筆談》就有寫到"茶性必發(fā)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試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可見水質能直接影響到茶質,泡茶的水質好壞,對茶葉的色、香、味,特別是對茶湯的滋味影響很大。而飲茶的技巧則是茶湯的品嘗,鑒賞,對它色、香、形、味、韻的體味。要泡好一杯茶,主要是要根據(jù)不同的茶類,加工方法,茶的特性,掌握好茶的用量,開水的溫度,沖泡的時間。因此,可將茶水比例,開水溫度,沖泡時間歸納為泡茶的三要素。

現(xiàn)如今,茶藝已經(jīng)慢慢的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比如有客人來時都是以茶代禮,聚會時一起聊天喝茶,這些都與茶息息相關。其實,人生就像一杯茶平淡是它的本色,苦澀是它的歷程,清香是它的饋贈。但愿中國的茶文化越來越發(fā)揚光大。

最后非常感謝茶業(yè)有限公司給大家?guī)淼倪@一次學習茶藝的機會,讓愛茶的人相聚一堂談天論地,也讓我的心慢慢沉淀下來,變成一個優(yōu)雅的女子,而這只是剛剛開始,希望我們都能成為愛茶,懂茶,惜茶的人。

一期茶藝培訓優(yōu)秀學員梁詩詩培訓心得

茶藝心得體會9沒去茶業(yè)公司學茶藝之前,我并未接觸過太多關于茶相關的知識,僅僅認為泡茶是很麻煩的一件事情。但經(jīng)過這十幾天的專業(yè)學習,我從中感悟到:當一個人的心由原來的浮躁變?yōu)槠届o時,便可以看到生活中的很多美,這是一個人品質的升華。泡茶時的每一個動作,每一次心境,都會影響到我們的生活,讓我們受益匪淺 .

茶藝并不只是單純的`泡茶、品茶如此簡單。"酒滿敬人,茶滿欺人。"倒茶七分滿是茶道的基本常識,同時也是寓意我們做人要學會保留和謙虛,做人做事,保留一份接納別人對你批評和建議的空間,這會讓我們時刻擁有一顆包容的心,也能讓人感受到我們平和、與人為善的態(tài)度。 例如日本茶道有四個境界:清、和、敬、寂。"清"指的是泡茶的環(huán)境清凈、幽雅,各種茶具的干凈、整潔,會讓人覺得舒服;"和"指的是泡茶和品茶的人都心平氣和,氣氛也和諧融洽;"敬"主要表現(xiàn)在對別人的尊敬,對茶具的尊敬;"寂"是茶道里最高的境界,它體現(xiàn)的是一個人泡茶的心境淡定、從容,是否可以抵住清寂。人就像茶一樣,越泡越有味道,越泡越出其精華,耐人尋味。做人也應當像茶一樣,當還沒有被摘采的時候,要經(jīng)得起風吹雨打;當被摘采下來之后,還需修剪加工;當被人品嘗的時候,要經(jīng)得起評價和回味。茶的一生如同人的一生,經(jīng)過荊棘與曲折的考驗才能達到人生的頂峰,才能把最濃郁的清香散發(fā)出來。

成長是一種蛻變,茶藝的學習過程對我而言就是個蛻變的過程。除了享受茶水帶來的甘甜之外,還有待人接物淡定而平靜的心境。茶道雖然在日本盛行,但卻是源自于中國,這讓我從中領悟到中國藝術的偉大和精致。茶藝的學習過程中,我不只感悟了人生,也有對中國歷史和藝術的崇拜、尊敬和熱愛。

天晟茶業(yè)有限公司的茶藝培訓課程讓我發(fā)現(xiàn)美麗,創(chuàng)造自信,感悟生活,感恩生命。無論將來是否從事茶藝師的工作,我都會永遠熱愛茶,熱愛茶文化。我要用我之所學,倡導更多的人來喝茶,讓更多的人來愛茶。

茶藝心得體會106月15日下午的茶藝課主要是學習泡茶實踐,學員們拿著各自家中的好茶請孟老師點評介紹,孟老師首先一一講了這幾種茶的產(chǎn)地和起源,并對茶的挑選也做了介紹。

比如武夷山烏龍茶,有大紅袍、水金龜、白雞冠、半天腰(巖茶 閩北);綠茶中名為白茶的有安吉白茶、溧陽白茶、天目湖白茶;九龍窠是大紅袍的母樹所在地,于福建閩北“秀甲東南”的武夷山,茶樹生長在巖縫之中。烏龍茶具有綠茶之清香,紅茶之甘醇,深受茶友喜愛。

今天聊一下這節(jié)課老師講的巖茶的沖泡方法及茶藝師和評茶員聞茶的方法,聞茶時要放到鼻子前嗅,很有技巧;沖泡時可以用紫砂壺,用100攝氏度的沸水沖泡,高沖水,十秒左右出湯,壺內不留余水。

老師把帶來的高品質的傳統(tǒng)工藝正山小種示范沖泡給學員們品嘗,講了傳統(tǒng)工藝正山小種的起源,是(1609)明末清初年間,武夷山星村鎮(zhèn)一家茶廠正在加工一種綠茶,茶廠被軍隊占領,等軍隊走后,茶廠人發(fā)現(xiàn)茶葉紅變了,扔了可惜于是用松枝點燃熏干茶葉后運到廈門請茶商帶到國外去賣賣看,茶商運到荷蘭后,荷蘭人沒見過這種顏色的茶,因為他們以前一直買中國的綠茶,很好奇沖泡出紅的湯色的茶,品嘗后直說好喝,很快銷售一空。荷蘭人給這茶起名black tea,歐洲從此流行開來,這就是咱中國的紅茶。

現(xiàn)代工藝的正山小種就是茶葉不揉切不用松枝熏,十秒左右出湯。

學員們按照老師的授課要領沖泡實踐,進一步加深了學習領會的精髓,自然是一堂愉快的茶藝課。喝茶多了后,要補充點甜點類的食物哦,我第一次有醉茶的感覺。

第2篇:茶藝實訓總結及體會范文

關鍵詞:酒店管理;人才培養(yǎng)模式;工學交替

作者簡介:張宏(1968-),男,陜西渭南人,蘇州經(jīng)貿(mào)職業(yè)技術學院旅游系,副教授。(江蘇 蘇州 215009)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0年院級酒店學科帶頭人資助項目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3)34-0063-02

工學結合是職業(yè)教育人才培養(yǎng)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點,而工學交替、頂崗實習是工學結合的本質要求和實現(xiàn)方式。旅游系酒店管理專業(yè)“工學交替”在全院屬于先行者,在工學結合中敢想敢試,取得了寶貴經(jīng)驗。2007年率先在酒店管理專業(yè)開展了工學交替,為當時學院四個教改專業(yè)中唯一教改的重點專業(yè)。

一、工學交替探索

1.課程體系改革

(1)將工學交替時間延長為半年。課程體系建設是專業(yè)建設核心,本專業(yè)工學交替如圖所示(見圖1),“學”有2個階段、4個學期(第一、二、四、五),“工”有2個階段、2個學期(第三、六),由此形成先“學”后“工”,再據(jù)“工學交替”反饋回校繼續(xù)“學”,最后在第六學期繼續(xù)“工”的符合學生認知學習規(guī)律的“工學交替”人才培養(yǎng)模式。

實際運行時為響應酒店需求,將學生分為兩批進行實習,時間安排在第三或第四學期,每期6個月。也就是圖1中“工”其實有兩種,還有一種是前3學期是“學”,第4學期是“工”,后面同前的工學交替模式,這是對工學交替模式的重要探索,贏得了學校、企業(yè)和學生的初步認可。

(2)增加專業(yè)認知實習。所謂認知實習為學生在第二學期停課一周通過去蘇州酒店的參觀、學習、撰寫實習報告的形式,讓學生對酒店行業(yè)有一個感性認識過程,以此增強學生對專業(yè)知識學習的目的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的專業(yè)技能水平。

(3)注重學生職業(yè)能力拓展。根據(jù)全國高等職業(yè)教育“四個合作”職業(yè)教育發(fā)展主線,對教學計劃進行調整,大幅度增加了職業(yè)能力課時。除已有的(如畢業(yè)設計、畢業(yè)實習等)職業(yè)能力考核外,先后開設了前廳、客房、酒店情景英語、茶藝師、調酒師等8門停課實訓項目,職業(yè)能力考核有46學分(職業(yè)知識課也是46學分)。

目前除了前廳、客房、餐飲三個核心骨干課程外,為拓展學生職業(yè)能力,先后開設了快樂服務、酒店督導、蘇州話、酒店情景英語等新開課程,積極引入“調酒師”、“茶藝師”等職業(yè)資格證書考證。

2.教學管理改革

(1)成立專門的工學交替領導組及工作組。工學交替由企業(yè)和學校共同進行,涉及很多方面,只靠教研室無法完成,必須成立專門領導機構進行協(xié)調。為此旅游系專門成立了工學交替領導組及工作組(見圖2)。

領導組由系主任、系書記、教研室主任、班主任組成,職責包括審定工學交替計劃、審定工學交替指導老師名單、審定考評方案、處理工學交替指導組提交的問題。該領導組涵蓋了工學交替涉及的在校主要相關利益方,能有效、及時協(xié)調解決工作中面臨的問題,在實踐中發(fā)揮了關鍵作用。

指導組由專業(yè)教師和實習單位指導師傅的“雙師”組成,職責包括制定工學交替計劃、提出指導教師名單、擬訂考評方案、根據(jù)工學交替計劃安排組織實施、實習巡視與指導評定成績、處理工學交替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及突發(fā)事件在實習過程中。

這種“雙師”制度有利于發(fā)揮學校和酒店雙方所長,也是在實踐中大家普遍認可和采用的一種管理制度。

(2)在實習基地設立臨時團支部。 工學交替是高職院校一種新的教學模式,而在“工學交替”單位建立團支部則更是一種新嘗試與探索。

工學交替基地學生的生活與工作情況較在校有很大區(qū)別。學生們分在不同部門、班次,雖同處一個實習基地,但卻很難聚在一起;學生們接觸的人群也由過去的老師和同學變成了現(xiàn)在的領導、同事和顧客,并需按頂崗標準嚴格遵守酒店各項管理規(guī)定,很多學生會出現(xiàn)程度的不適應,情感上較在學校期間也常會出現(xiàn)失落和對立等不良情緒。

為此旅游系團委在系黨總支指導下經(jīng)過反復醞釀,于2011年1月報請系黨政和院團委批示,決定在工學交替基地率先成立臨時團支部,開始實踐在工學交替單位開展團建創(chuàng)新工作,得到了系領導、上級團委和企業(yè)三方肯定。

(3)校內外實訓基地管理制度完善。制度建設是一個根本性問題。為此,教研室非常重視規(guī)章制度建設。先后推出“工學交替教師巡視規(guī)定”、“工學交替學生守則”、“工學交替突發(fā)事件應急處理辦法”等,[1]總的思路是把工學交替運行在一個規(guī)范制度化平臺上,做到有據(jù)可查,這也是旅游系工學交替能取得明顯成效的一個重要原因。

校外實習實訓基地由校企雙方均安排專人負責,在基地建設與管理方面應在合作協(xié)議中明確校企雙方的責任、義務與權利,避免產(chǎn)生分歧。

3.實施形式探索

工學交替在實施時應結合具體校情和企情,實施形式和方式百花齊放各異,本專業(yè)進行了如下探索:

(1)重視工學交替宣傳。首先是出版工學交替簡報。為及時總結工學交替經(jīng)驗,旅游系于2011年布置酒店管理專業(yè)教研室負責籌集出版《工學交替簡報》,將開展工學交替的內容、經(jīng)驗進行反映、總結、提煉。此舉受到了學生、老師、企業(yè)的廣泛認可,連院領導都認為旅游系的《工學交替簡報》是一個創(chuàng)舉,對于全院正在開展工學交替的系部都能起到借鑒作用。

在旅游系網(wǎng)站開設“工學交替”板塊。2011年1月開始,旅游系新開設了一個“工學交替”板塊,專門報道系里工學交替。從開設之初就要求教師和學生積極向這個板塊投稿,內容涵蓋工學交替方方面面等,凡是與工學交替相關做過的工作上面都有報道,目前已成為旅游系工學交替宣傳的一個重要窗口。

(2)關心實習生切身利益。關注實習生切身利益不但是一個現(xiàn)實問題,而且是一個政策問題,必須引起系部高度重視。學生實習時面臨和學校完全不一樣的環(huán)境和管理方式,學生會面臨很多實際問題,其實影響學生對實習認識的很多是現(xiàn)實問題,比如輪崗問題[2]、與實習待遇相關的實習補貼、加班、伙食、住宿問題及實習期間人際關系問題等。

在這些方面,由于各實習點情況不同,導致學生在實習點待遇比較時心理不平衡,總喜歡用自己酒店短處和別的實習點長處比較,結論自然是令她們感覺沮喪,對實習產(chǎn)生消極情緒,給工作帶來不利影響。[3]另外,雖然學生身在酒店,但仍屬在校學生,故四六級考試、畢業(yè)信息采集、專接本以及考工報名費等問題,有個別情況也需要學生的集體行動。

在實踐中旅游系對這方面也進行了探索。在聯(lián)系工學交替實習點的時候,工學交替開始前提前聯(lián)系酒店和即將去實習的學生見面會,酒店就學生關心的問題現(xiàn)場答疑,并就學生關注在酒店允許范圍內進行協(xié)商,這也是對學生溝通協(xié)調能力的一個鍛煉,有效緩解了實習中學生關切問題對實習態(tài)度的干擾。

此外,對系部而言,涉及“工學交替”學生事情需特事特辦,不用都親自辦理,讓學生安心實習。

(3)注重實習生人文關懷。送文藝節(jié)目到實習點。與系里主管學生工作分團委合作,從選演員到選節(jié)目、排練節(jié)目、借服裝等形成送文藝節(jié)目“暖風”到國貿(mào)酒店,排練了時長1.5個小時總計13個文藝節(jié)目。由于都是系里學生自己演,大家都認識,受到酒店和學生歡迎。酒店當天給所有學生調休觀看文藝節(jié)目。節(jié)目結束后,酒店當即表示給系文藝部一定獎勵,并希望將這個形式堅持下去。

和系領導一起到實習酒店看望學生。2011年1月,實習學生過年不能回家,幾個主要系領導和教研室老師在大年初三、初五帶著慰問品去看望在酒店的實習學生,并深入了解學生的想法和需求,融洽了師生關系,收到良好效果。

(4)注重增強實習生的榮譽感,對優(yōu)秀實習生進行表彰。2011年4月,由酒店教研室牽頭,負責籌備旅游系2010年度工學交替優(yōu)秀實習生表彰大會,對前期09酒店31、34班的21名優(yōu)秀實習生進行表彰,邀請酒店和院系主要領導參加,增加了實習生的榮譽感,也增進了大家對工學交替的認可。

舉行結業(yè)典禮。在2011年1月和7月,教研室先后兩次邀請系領導到張家港國貿(mào)酒店出席新老生工學交替“結業(yè)典禮”,這是酒店與系部進行工學交替深化的一個階段性成果,對老生工作給予表彰,對新生入職進行鼓舞,收到了預期效果。

二、取得成效

1.工學交替人才培養(yǎng)模式推廣

全院工學交替人才培養(yǎng)模式首開于旅游系酒店管理專業(yè),現(xiàn)已在全系的旅游管理專業(yè)、會展專業(yè)以及文秘專業(yè)推廣實施。

2007年,院里在旅游系召開了工學交替座談會決定將經(jīng)驗在全院推廣,現(xiàn)在全院每屆人才培養(yǎng)方案每個專業(yè)要求不少于連續(xù)8周的工學交替,這也是對教研室工作最大的肯定。

2.為社會培養(yǎng)大量高端人才

由于酒店管理專業(yè)畢業(yè)生基礎知識扎實,適應能力較高,得到單位充分肯定,在社會上具有較好聲譽。學生錄取分數(shù)線呈增長趨勢,使招收學生的素質越來越高。

其中有些佼佼者,如合肥萬達威斯汀酒店人力資源總監(jiān)、蘇州香格里拉餐飲部服務主管、無錫錦湖大酒店人力資源部經(jīng)理、蘇州電視臺旅游節(jié)目主持人等成為學生楷模。

3.學生在全國技能比賽中成績優(yōu)異

參加大賽是對酒店管理專業(yè)辦學水平的一次大檢閱,比賽中選手的出色表現(xiàn)充分展示了近年來教學改革的豐碩成果,擴大了學院在全國同類院校和行業(yè)的影響。

本專業(yè)學生職業(yè)技能較強。近4年先后參加三次全國技能大賽,榮獲二等獎5次、三等獎三項,還獲得優(yōu)秀組織獎2次。2013年第三次參賽也榮獲高等院校組(含本科院校)優(yōu)秀團隊獎,團體總分躋身全國旅游高職院校第一方陣。

三、工學交替建議

如何結合各自情況開展有成效的工學交替,結合實踐有以下幾點體會:

1.課程體系設置應突出職業(yè)能力培養(yǎng)

職業(yè)能力培養(yǎng)是課程體系建設的重點。旅游系結合本地具體情況在工學交替時間、專業(yè)認知實習、職業(yè)能力拓展方面進行了積極有益探索。今后的工學交替應結合各地學生和酒店實際大膽嘗試,不斷完善以提升學生職業(yè)能力。

2.成立專門的工學交替領導小組

工學交替必須動員全系力量,形成齊抓共管的有利局面。例如旅游系就成立了專門的工學交替領導組,由系主任掛帥,這樣能保證系里對工學交替出現(xiàn)問題時及時響應,擴大工學交替的正能量,將不利影響減到最低。

3.在工學交替基地創(chuàng)建團學組織

在“工學交替”基地創(chuàng)建團學組織能夠促進高校共青團工作對大學生學習生涯的全程化覆蓋,有效實現(xiàn)校內、校外一體化,保障了團工作的規(guī)范性和連續(xù)性。特別是將分團委力量介入到實習中,改變過去“工學交替”由教研室單獨進行勢單力孤的弊病。

4.積極豐富工學交替內涵

工學交替內涵是一個不斷深化的過程。在這方面進行積極探索,形成了比如辦工學交替簡報、送文藝節(jié)目到實習點、重視制度建設、對優(yōu)秀實習生進行及時表彰等等比較有代表性的做法和經(jīng)驗,豐富了工學交替的內涵。

當然,由于社會大環(huán)境影響、機制不健全、某些師生及家長理念差異,[4]酒店對學生管理理念與學生工學交替實訓理念有距離,加之酒店行業(yè)工作的特殊性及教研室管理工作還有待于深化,造成了“工學交替”效果與系部理想的效果還有距離,需要不斷學習和探索。

參考文獻:

[1]張宏.高職酒店專業(yè)工學交替突發(fā)事件探析[J].職業(yè)教育研究,

2012,(9).

[2]張宏.蘇州經(jīng)貿(mào)酒店專業(yè)“工學交替”中學生培訓問題探析[J].職教通訊,2011,(2).

第3篇:茶藝實訓總結及體會范文

民間音樂是相對于專業(yè)創(chuàng)作音樂而言的一個概念,是指勞動人民在生活和勞動中,自己創(chuàng)作、自己表演,反映民俗生活、思想情感并廣泛流傳于民間的各種音樂體裁形式 \[1\]。主要分為五大類別,即民歌、民間歌舞音樂、說唱音樂、戲曲音樂和民間器樂。其中,民歌作為通俗性的音樂文化,以聲樂演唱方式進行表達,對于導游專業(yè)的學生而言,相對器樂等其他表演形式更容易掌握,并且在實際的導游傳播過程中,更為大眾所接受,因此民歌的學習在民間音樂課程內容中占有較大的比重。本文僅包含民間音樂中民歌的傳播進行闡述。

民間音樂作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導游專業(yè)學生的選修課程之一,對于導游專業(yè)而言有著特殊的意義。以桂林旅游高等專科學校導游系導游(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專業(yè)為例,民間音樂是該專業(yè)的選修課程,旨在培養(yǎng)導游專業(yè)的學生掌握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中民間音樂的知識,具備帶領旅游者到各地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旅游景區(qū)和廣西各少數(shù)民族聚居區(qū)進行講解和傳播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知識的能力,為他們提供個性化服務的導游員。導游員能否提供個性化服務,取決于其綜合素質的高低,而有特色的導游風格,有利于提高一個國家或地區(qū)的旅游業(yè)的競爭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要求學生掌握民間音樂的基本理論知識,更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在導游過程中的實際表演能力與靈活運用能力。

一、民間音樂應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演唱技能

民間音樂是一門實踐性的課程,不僅僅在鍛煉綜合應用能力方面有較高的要求,在鍛煉學生理論知識部分的學習和基本技能方面的掌握也非常重要。據(jù)了解,在現(xiàn)今大部分高校的導游專業(yè)中,授課形式也比較單一,基本上是以理論講授為主,穿插一些欣賞,涉及實踐的并不多,所以學生往往在修讀完該課程后,真正能將此門課的內容結合到實際導游中的人很少,因此最終也未達到學習此門課程的目的,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重視學生的理論知識與基本技能的培養(yǎng),并有目的地擴大時間范圍,使學生又更多的機會學以致用,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一)民間音樂理論知識學習

由于課程的實踐性環(huán)節(jié)較多,理論知識部分的學習課時有限,因此應對一般教材中的授課順序及內容進行調整,可分專題型模塊進行,以民歌部分的內容為例,可以根據(jù)民歌流傳的不同區(qū)域,選擇具有地域色彩和地域文化的民歌來分成若干個專題,比如:廣西民歌、湖北民歌、江蘇民歌、河北民歌、陜北民歌、藏族民歌、蒙古族長調民歌、新疆木卡姆等若干個專題,課堂上應首先讓學生了解不同地區(qū)民歌的起源、概況、現(xiàn)狀等內容,從民歌的背景出發(fā),了解民歌的主要種類及傳承價值,學會理解分析民歌。這部分知識的課堂學習可以采用問答的形式,充分運用音響、投影等電教手段介紹民歌。民歌理論知識的學習,主要是為演唱該地區(qū)的民歌做準備,同時為學生擬寫導游詞時提供相關信息。范曉琴 :論導游專業(yè)學生民間音樂傳播能力的培養(yǎng)——以桂林旅游高等專科學校導游專業(yè)為例十堰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 2012年第3期 第25卷第3期

(二)基本技能的學習

基本技能的學習是在開展綜合實踐前最為關鍵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在學習完理論部分的內容后,教師可以從每個專題中挑選當?shù)刈钣刑厣拿耖g音樂表演形式讓學生學習,以民歌的演唱為例,廣西民歌《壯鄉(xiāng)美》、《世上哪有樹纏藤》、《多謝了》,湖北民歌《龍船調》,江蘇民歌《茉莉花》,河北民歌《放風箏》,哈薩克族民歌《瑪依拉》等。對于非音樂專業(yè)的學生來說,準確的演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在課前應要求學生聆聽相關音響資料,并朗讀、背誦歌詞,課堂上再通過老師的引導循序漸進,清理思路,把握重點,難點,培養(yǎng)自身的演唱能力。這樣會對課堂的教學起到積極的作用,然后應該將歌曲中音準和節(jié)奏的難點抽出來專門訓練,有助于學生快速的掌握民歌的演唱。最后在教師指導下,以演唱為主,與欣賞、聆聽、模唱等參與活動相結合,學生經(jīng)過模仿、糾正、重復、改進,形成正確技能。采取此種教學方式,在我校導游專業(yè)2009、2010級學生都能學會演唱,積極性高,完成效果較好,同時因為可以將學習到的表演技能作為個人的才藝,所以學生學習的興趣比較高。對于導游專業(yè)的學生來說,學習成為個性化的導游已經(jīng)成為評價其綜合素質的高低的標準,掌握一定的才藝可以為成為個性化的導游提供有利支持,比如聲樂演唱、器樂演奏、舞蹈表演、茶藝表演等等,都可以作為才藝參加各種比賽做好準備,而有特色的導游風格,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就業(yè)競爭力。

二、開展綜合實踐,鍛煉學生的應用能力,使學生能夠學以致用

在民間音樂教學過程中,除了基礎知識的培養(yǎng)和基本技能的訓練以外,應更注重開展綜合實踐,它是唯一能提高學生綜合實踐應用能力的手段。因此如何將民間音樂教學的內容用于綜合實踐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筆者認為可以通過課堂實踐和景區(qū)實踐這兩個環(huán)節(jié)去實現(xiàn)。

(一)民間音樂的課堂實踐

在學生掌握民歌的演唱后,從內心有了與別人分享民歌所帶來的美感的時候,就達到了與聽眾見面的階段,應該有目的地擴大實踐的范圍,在課堂上加入模擬導游的環(huán)節(jié),更要讓學生明確在旅游景區(qū)傳播民間音樂時所需要的各種條件、相互的組合及具體安排,使學生具備傳播的能力。

在模擬導游的過程中,以不同的景區(qū)場景為單位,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按照景區(qū)的特點,設計一個模擬導游環(huán)節(jié),擬寫導游詞,這同時也完成了學科課程內容的交叉實踐。將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中民歌的傳播與模擬導游課程相結合,通過學生的思考、互動合作,教師引導學生共同交流各自的觀點和想法,然后制定方案,模擬導游。如:現(xiàn)在需要導游將廣西那坡壯族民歌《壯鄉(xiāng)美》傳播給來壯鄉(xiāng)旅游的游客??梢允擒噷?,也可以是在進入壯鄉(xiāng)之前的一個向導。要求學生擬寫導游詞并完成一次民歌教唱的模擬導游。此部分為自主性練習,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當學生基本掌握技術要領時,給學生設置情境,提出問題,由學生分組討論、策劃方案、實施導游,引導學生由感性入手、逐步上升到理性。這一環(huán)節(jié)就是培養(yǎng)學生個性化的服務能力的關鍵,它既能突顯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中民間音樂教學的實踐性環(huán)節(jié),同時也讓學生具備演唱和傳播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的能力。

(二)民間音樂的課外實踐

導游是一項實踐性很強的工作,要培養(yǎng)學生傳播民間音樂的應用能力,還必須走出校門,安排景區(qū)導游實訓。

以我校導游專業(yè)為例,一般安排近程實訓一次,為桂林市周邊的景點,按照不同景點,分小組安排學生進行實地講解,安排一位同學進行途中講解,詳細的對這一地區(qū)的歷史、人文背景進行講解介紹,激發(fā)他們的好奇心。到達景區(qū)后可以安排一位同學演唱具有代表性的民歌,慢慢引導他們對了解民歌產(chǎn)生興趣,然后可通過普及民歌知識、民歌教唱等方法使游客對這一地區(qū)的民歌有充分的了解和喜愛。完成導游后,由同組的同學對導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評述,最后老師總結,結合不同講解方法,讓同學們掌握在景區(qū)傳播民間音樂的要點。這樣的方式既可以讓學生親身體會整個導游的過程,同時起到了傳播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的作用,也可以使游客感受游覽景區(qū)之外的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知識,從而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

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專業(yè)的導游,必須擔負起傳播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的作用,因為導游本身就具有非常好的平臺,就是能把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帶到所到之處,結合所學專業(yè)知識,通過自身的音樂修養(yǎng),演唱能力推動民歌歌曲的傳播,為解決“人亡歌息”之危盡一份力量。